新疆中下旬新疆天山天池景区官网气温情况?

新疆天池门票多少钱 天池旅游注意事项(全文) - 网易河北
十天内免登录
新疆天池门票多少钱 天池旅游注意事项(全文)
摘要:天山天池是以高山湖泊为中心的自然风景区,茂密的森林,镜面的湖泊,让人如此神往。如果你打算前往,就要先了解下天池门票多少钱,天驰旅游需要注意什么,这样才能玩的开心。一起来看看天池旅游注意事项吧!新疆天池门票多少钱 天池旅游注意事项网易河北旅游频道讯 天山天池是以高山湖泊为中心的自然风景区,茂密的森林,镜面的湖泊,让人如此神往。如果你打算前往,就要先了解下天池门票多少钱,天池旅游需要注意什么,这样才能玩的开心。新疆天池门票价格多少?旺季:4—10月期间,100元/人;淡季:11月—次年3月期间,40元/人。区间车:旺季70元/人,淡季40元/人。王母庙门票:10元/人次天池生态馆门票:10元/人次天池索道票价:全程35元/人次,单程20元/人次电瓶车单程票:5元/人次画舫船票:50元/人次快艇票:35元/人次游艇票:20元/人次天池区间车票:全程35元/人次,单程20元/人次优惠信息半价票:国内65周岁——70周岁的老年人持老年优待证和身份证购买五折票,区间车全价,共120元每人。国内军人凭军官证和士兵证、军残证等有效证件实行门票免票,区间车五折。35元每人。免票:身高1.4米以下的儿童、随团导游、旅行社经理、团队司机、70岁以上老人、残疾人、记者(国家新闻总署或国家广电总局签发有年检)凭合法有效证件实行门票免票,区间车全票。新疆天池门票多少钱 天池旅游注意事项新疆天池最佳旅游时间6、7、8月是最佳季节。夏季最佳美丽的草原,遍地金黄的野花,纯净的湖水,倒映的雪山,牛羊成群,雪白的小羊,一望无际的金色油菜花,淳朴的民族风情,构成一副优美的画卷。新疆天池旅游交通班车乌鲁木齐北郊客运站—天池景区:1、从乌鲁木齐北郊客运站,坐开往阜康县的班车,每10分钟一班,行车时间约1小时,票价15元左右;2、在阜康县汽车站,换乘开往天池的班车,每30分钟一班,到天池游客中心,行车时间约20分钟,票价5元左右;3、所有游客要从游客中心统一乘坐区间车到天池以北1公里的地方,然后步行到达景区。乌鲁木齐人民公园—天池景区:从人民公园前乘坐直达天山天池的班车,车程约2小时,每天8:30—9:00发车,来回约50元。新疆天池门票多少钱 天池旅游注意事项去天池旅游要带什么呢?天池旅游注意事项1、“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是新疆气候典型的写照。新疆属于大陆性干旱气候,昼夜温差大,不同季节、不同海拔区域气候差异显著。如遇恶劣天气,气温乍暖乍寒,故请注意及时增减衣服,做好预寒及防暑工作。早晚温差较大可达到10至15度左右差距,一般来说夏季旅游仍需准备外套或羊毛衫。2、天山地区海拔较高,紫外线照射强烈,所以请带好防晒物品,同时应配备清热防暑的药物或冲剂。帽子,墨镜绝对是一个好的选择。3、新疆气候干燥且风沙大,建议您多注意饮水,准备支润唇膏在身边,饮用水要多带一些,山区水源不是很多,另外没有洗手的地方,4、天山旅游时部分景点须您下车行走、爬山,建议您最好在出发前准备一双舒适便于行走的鞋。山体附近石子较多建议穿登山鞋会舒服一些。5、注意时差:新疆地理位于东八区,北京位于东六区。新疆与北京等内地城市有两小时时差,旅游活动通常安排在9:00—20:00之间。6、天山地势较高一般头一次去的游客可能会有不良反应,建议多带一些防晕车的药和止泻药。7、天山南北长线旅游,景色迷人,但大多数地区较落后,住宿和餐饮条件较差,部分住宿无法提供标准间及冲凉洗澡,用餐较简陋,多为民族快餐,可以自行准备一些自己喜欢吃的食物,例外登山体力消耗较大,食物可以多备一些。8.新疆景点之间距离较长,车程比较漫长枯燥,最好准备一些零食和充足的水。特别提醒多备一些现金和零钱,天山附近可以刷卡的地方不多,绝对有好处,避免尴尬,另外多备写纸币的零钱,一般硬币在新疆是不太流通的。(作者:叨叨)来源:出游客旅游网延伸阅读&&&
本文来源:网易
责任编辑:HEB029
相关新闻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网易河北访谈间
&select name="site" class="left"&
&option value="网易" selected="selected"&新闻&/option&
&option value=""&网页&/option&上一页景区内景观目录大天池北坡游览区:首页&&&&&&&&&大天池游览区:&&&&&&&十万罗汉涅盘山游览区:&&&&&&&&娘娘庙游览区:&&&&&&&&博格达峰北坡游览区:&&&&&&&&周边的景区推荐&&&&&驴友攻略铁蛋:久久旅游攻略:驴友相册(包含
张照片)天山天池景区包含21个相册463张照片微信扫码,获6000旅游攻略
新疆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旅游攻略(1/共40页) 1.新疆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景点照片景区简介:  新疆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位于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县境内,是以高山湖泊为中心的自然风景区,为新疆著名湖泊,素有“天山明珠”盛誉,天池古称“瑶池”。风景区以天池为中心,包括天池上下4个完整的山地垂直自然景观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这里还是西天王母娘娘沐浴的地方。
  “天池”一名来自乾隆48年(公元1783年)乌鲁木齐都统明亮的题《灵山天池统凿水渠碑记》。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多吟诗赋文,备极赞誉。传说3000余年前穆天子曾在天池之畔与西王母欢筵对歌,留下千古佳话,令天池赢得“瑶池”美称。七十年代初,郭沫若陪同西哈努克亲王旅游,临湖吟出“一池浓墨沉砚底,万木长毫挺笔端”的佳章。景点分布:  天山天池自然保护区可分为大天池北坡游览区、大天池游览区、十万罗汉涅般木山游览区、娘娘庙游览区和博格达峰北坡游览区。景区内有天池石门、五十盘天、、、醴泉隐乳、仙女泳池、天镜浮空、镇海古榆、、、、、东岳庙址、、西王母庙、、、、等。景区资质:  国家5A级景区、世界自然遗产、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森林公园、中国湿地保护区景区特色:  摄影、徒步、探险、攀岩、观光、避暑、古迹、名山、湖泊景区游览图:景区游览图驴友游记:铁蛋:久久旅游攻略:旅游攻略:  1.天山天池风景区被誉为国内五大最美的清凉圣地之一,历来是旅游者的最爱。游客可乘游艇在湖面上行驶,一阵阵凉风吹来,暑气全消。
  2.每年冬季12月开始,举办“冰雪风情节”活动,滑雪场、温泉等多个场地都有各自活动。游览路线:  天山天池一日游推荐行程:早晨乘车赴天山天池景区,经吐乌大高等级公路,经昌吉州 → 阜康市抵达新疆的母亲山天山脚下。参观凝德堂大药房(约30分钟)欣赏天山雪莲花等地方特产,之后游览天池 → 西小天池 → 雪岭云杉 → 欣赏天山英姿(约20分钟)午餐后步行抵达大天池,观定海神针 → 望博格达雪峰,西山望雪 → 南山观松 → (参观30分钟)感受道教圣地文化。然后可乘坐天池游船观山景。之后返回乌市,结束一天行程。最佳游览时间:  游天池的最佳时段应是每年5月中旬至10月中旬。购物推荐:  (购物)邹氏微雕、新疆雪莲、新疆地毯等。
  (美食)丁丁炒面、炒羊肚、“过油肉”、孜然风味烤羊腿、大盘鸡、馕包肉等。景区游览图:景区游览图景区位置:   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到达方式:  从乌鲁木齐市内的人民公园、红山宾馆门口有班车直达,2小时可到。或从乌鲁木齐走高速公路去天池,约一个半小时到达。景区地图:  天山天池门票价格:  天池风景名胜区门票实行淡、旺季差别价格:
  旺季时间(每年4月1日零时起到10月31日24时止),门票100元/人次;
  淡季时间(每年11月1日零时起到次年3月31日24时止),门票80元/人次。
  区间车票:70元/人次(含往返)景区开放时间:  9:30-18:30景区官网:    景区电话:  400--注意事项:  1.建议穿轻便的运动鞋,休闲一点的衣服;
  2.出门需要带的物品:相关证件,雨伞,晕车药等;
  3.女士特别注意事项:带上防晒霜;
  4.老人、小孩需要注意:建议有家人陪同,在景区游览时要结伴而行。天山天池天气预报:  提前了解 天山天池 所在地 新疆>昌吉>阜康 的最新天气预报,做好完美行前准备,迎接一段愉快旅程 ^-^
阜康今:多云→小雨19℃ / 31℃西北风4-5级→3-4级明:小雨→晴18℃ / 31℃西北风3-4级→微风后天:晴21℃ / 33℃微风穿衣:炎热天气炎热,建议着短衫、短裙、短裤、薄型T恤衫等清凉夏季服装。舒适度:较不舒适白天天气多云,同时会感到有些热,不很舒适。晨练:较适宜早晨气象条件较适宜晨练,但风力稍大,晨练时请注意选择避风的地点,避免迎风锻炼。最新发布:驴友天山天池照片的最新评论分享了“”25张照片 分享了“”15张照片 分享了“”10张照片 分享了“”203张照片 评论了的照片“” 分享了“”59张照片 评论了的照片“” 评论了的照片“” 分享了“”70张照片 分享了“”1张照片 回复了照片评论“” 评论了的照片“” 分享了“”7张照片 评论了的照片“” 评论了的照片“” 分享了“”13张照片 评论了的照片“” 分享了“”9张照片 分享了“”12张照片 回复了照片评论“” 评论了的照片“” 分享了“”7张照片 分享了“”1张照片 评论了的照片“” 评论了的照片“” 评论了的照片“” 评论了的照片“” 分享了“”14张照片 分享了“”2张照片 分享了“”10张照片 评论了的照片“” 评论了的照片“” 岁月轻狂评论了玲龙的照片“” 分享了“”2张照片 分享了“”1张照片 分享了“”2张照片 分享了“”8张照片 分享了“”3张照片403 Forbidden
403 Forbidden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access the URL on this server.Powered by Tengine新疆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
我的图书馆
新疆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
新疆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
大天池游览区
十万罗汉涅盘山游览区
大天池游览区
十万罗汉涅盘山游览区
  新疆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阜康县境内。是以高山湖泊为中心的自然风景区。天山博格
达峰海拨5,445米,终年积雪,冰川延绵。天池在天山北坡三工河上游,湖面海拨1,900多米。湖畔森林茂密,绿草如茵。随着海拨高度不同可分为冰川积雪带、高山亚高山带、山地针叶林带,和低山带四个自然录象带。在天池同时可观赏雪山、森林、碧水、草坪、繁花的景色。附近还有小天池、灯杆山、石峡等景点。天池石古称“瑶池”,清乾隆时始以“天镜”、“神池”之意命名为天池。[1]
  唐代浪漫主义大诗人李白“请君赎献穆天子,犹堪弄影舞天池”,为天池的今称首开先河;一说源于元代道教全真派首领邱处机的随行第子李志常所著《长春真人西游记》载:“山上有池,雪峰环立,倒映池中,师名之曰天池)……”,另一说取之于清代乌鲁木齐都统明亮《灵山天池疏凿水渠碑记》——“见神池浩淼,如天镜浮空”句中“天镜”与“神池”的“天”“池”合音。追本溯源,天池一名由公元648年唐太宗在博格达峰设瑶池都护府,宋元时改作冰湖,至清代始称天池。
  天池海拔1910米,呈葫芦状。南北长约3400米,东西最宽处1500米,平均水深60米,最深处达105米,水面约5平方公里,总蓄水量2亿立方米。
  博格达峰海拔5445米,雄踞天池东南面。号称东部天山第一峰“。《新疆图志》载博格达:“维语神灵之谓”,成为民间尊崇的偶像。古代牧民尊为“祖峰”;哈萨克语意为民间故事《沙勒哈沙曼》中的勇士。诗人王树楠盛赞“南山伸臂拿天外,西域昂头到日边”,确实人间奇观,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十座著名高峰之一。“莫道苍穹无路到,此峰便是碧云梯”,更道出人们登临博格达峰“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情怀。
  新疆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形成以天池为中心,向四面辐射,包括博格达峰、灯杆山、马牙山、白杨沟、花儿沟、小磨沟、哈熊沟、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在内的八大景区,总面积548平方公里。
  新疆天山天池大景区由南至北,垂直距离约80公里,地理环境独特,地形地貌复杂多变,集沙漠、戈壁、绿洲、山谷、草原、森林和雪域冰山等自然景观为一体。南部山区崇山峻岭、逶迤连绵,雪山冰峰高耸入云,林海草原苍茫无际,翠谷悬泉清幽激荡,中部平原田野广袤,阡陌纵横,一派北国田园风光;北部戈壁沙漠有许多保护完好的海相、陆相动植物化石群,堪称瀚海沙漠中的自然博物馆和史前生物大观园。在短距离之间反差如此巨大的自然风貌,展示了丰富多样的典型的地质地貌和动植物景观。
  根据有关资料表明,新疆天山天池景区存在着一整套从第三纪至古生代石炭纪地层,揭示了距今五亿年以
来,沧桑巨变的地质变迁和生物进化历程,并在此出土了引起国际学术界轰动的“明星天池甲龙”和“小龙兽”“九龙壁”(恐龙化石)至今被收藏于北京中国自然博物馆,成为国宝。
  从景区进山口至石门尤为典型,时间由新到古,依次排列着新生代、中生代、古生代的地层。在距离不到20公里的范围内,再现了近五亿年的时光变迁,成为一条名符其实的“时光隧道”,原始岩画点缀期间,更展示了先民们曾在这草木丰茂、珍禽异兽群集的神山圣水之间,生活繁衍的生动史实。每一位上天池观光的游客,实际上也领略了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探察。
  博格达峰北麓垂直景观结构奇特,由峰顶至山麓5个自然景观带十分鲜明,高山冰雪砾漠带、亚高山草甸草原带、中山森林带、低山干草原带和山麓荒漠半荒漠带。上天池登天山,这些景观带风貌各呈其胜,佳境目不暇接。中山带以下,是各类珍禽异兽、奇花异卉的天堂,高山带以上则是探险考察者的乐园!
  垂直自然景观带的形成,为天山天池景区“一日四季不同天”的神奇景观,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春天池秀中掩媚,夏天池幽中露艳,秋天池深中显俏,冬天池旷中亮丽!“雄、奇、险、秀、幽、奥、深、旷”的天然绝色,四季变幻,胜景层出,神形各异,奇趣无穷,“瑶池仙境世绝殊,天上人间遍寻无”!
  悠久美丽的神话传说,源远流长的道教传承,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更显示了天池人文景观和旅游文化的底蕴深厚,神秘迷人!
  公元前十世纪,西王母与周穆王瑶池相会的神话,极具浪漫色彩。《穆天子传》卷三载:“乙丑,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这一美好神奇的传说,激发了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的无尽遐想。唐代大诗人李商隐一首千古
绝唱:“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至今令人荡气回肠!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142页载:“西王母者,不过是西方一国君”。直至东汉末年,道教兴起。道徒们将西王母请入道门,尊为天界之首,一起被道教和世人供奉,顶礼膜拜。天池娘娘庙,当年规模宏大,香火鼎盛。至1932年毁于战火。1999年,台湾道教“慈惠堂”总道长周文义与乌鲁木齐道成实业责任有限公司在原娘娘庙遗址上合资修建了现今的娘娘庙。这一现代的壮举,对迷人的天池和悠久的道教传承又一次锦上添花
  据史书记载,公元1219年,道教全真派首领长春真人邱处机,应元太祖成吉思汗诏命,率弟子西行,一路讲经布道,修寺建观,赋诗抒怀。这位走遍名山大川,具有仙风道骨的长春真人到过阜康,登临天山瑶池和博格达峰后激情难抑,写下千古流传的诗篇《宿轮台东南望阴山》:
  三峰并起插云寒,四壁横陈绕涧盘。
  雪岭界天人不到,冰池耀日俗难观。
  岩深可避刀兵害,水众能滋稼穑干。
  名镇北方为第一,无人写向画图看。
  并亲率弟子,在天池西岸台地上,修建道观铁瓦寺。铁瓦寺因青砖砌墙,铁瓦铺顶而得名。清代乾隆、光绪年间,天池道教达到鼎盛时期,铁瓦寺成为新疆道教的中心。天池铁瓦寺在历史上三建三毁,现在筹划在原址处再修,重现铁瓦寺当年风采,弘扬国教道光。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区,阜康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汉、回、哈萨克、蒙古、维吾尔等民族,长期生活在这灵山秀水之间。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形成了各民族在生产、生活、饮食居住、装饰服饰、婚丧嫁娶、信仰禁忌、器乐歌舞、运动竞技等方面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这又是天山天池独特的、充满神秘浪漫色彩,具有无限诱惑力的亮丽风景,每位游览天山天池的宾客,都会领略到丰富多彩、纯朴热忱的民俗风情。令你兴趣盎然,流连忘返!
  新疆天山天池,以其得天独厚的地质地貌,神奇特异的自然风光,珍稀独特的动植物种,丰富光彩的人文景
观,珍贵殷实的文献文物,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悠久深厚的道教传承,浓郁多彩的民族风情,热情周到的旅游服务,在全国著名的山水名胜中,独领风骚!是休闲避暑、观光揽胜、探险猎奇、科学考察、运动竞技的理想境地。无数中外游客俯仰之间,为之倾倒,感慨之际,叹为观止!
  毛泽东主席生前曾满怀向往地说过:“我要上一趟天池”,“瑶池传说中是王母娘娘沐浴的地方,到时候我也要在里面洗个澡”。夙愿虽未实现,但足以印证天池的无穷魅力!
  江泽民总书记日登临天池时,也高度评价,“象天池这样的风景,恐怕世界上也少有”!
  刘少奇、朱德、周恩来、邓小平、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许多外国元首先后登池揽胜。
  历代文人墨客,也曾在天池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天池之胜,不仅因西王母“瑶池盛会”名传千古,更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蜚声中外!
  1980年6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以博格达峰为中心,建立了天池自然保护区。
  1982年11月,新疆天山天池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中国温带荒漠区博格达峰北麓生物圈保护区加入联合国人和生物圈计划,它以保护博格达峰北麓的生物多样性与天池自然景观为主,为国内以及世界保护与合理利用荒漠提供样板。
  1990年8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以天山天池为中心,建立了博格达峰“国际人与自然生
新疆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8张)
物圈保护区”保护网络。保护区面积约1600平方公里。
  1993年,国家建设部批准《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2000年,天山天池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级风景区,天池两线公路的开通,更将形成天池—达坂城—吐鲁番环形黄金旅游线路,正在建设中的博格达国家冰川公园、“时光隧道”化石山地质公园竣工后,新疆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将更加雄奇壮伟,神秘诱人,令海内外宾客游人心驰神往,留连忘返。
  到了新疆不到天池,等于白来新疆。
  “早知天池美,何必下苏杭”。
  “瑶池扬波连四海,博峰翘首望五洲,”。
  “祝君长寿,愿君再来”。
  云蒸霞蔚的博格达峰下,碧波荡漾的天池湖畔,西王母和周穆王在众仙女的簇拥下把酒言欢,举杯互敬……这是歌舞剧《瑶池相会》中的一个场景。
  在民间传说中,天山天池曾是西王母居住的仙境。据《穆天子传》记载,公元前989年,周穆王姬满驾车西游来到天山瑶池,西王母设宴款待,周穆王以丝绸玉器相赠。西王母即席作歌:"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
  周穆王随即唱和:"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
  临别时,西王母依依不舍地对周穆王说:祝君长寿,愿君再来!然而,周穆王却一去不复返。唐代诗人李商隐有感这段凄美的爱情佳话,留下了千古绝唱:"瑶池阿母倚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这个如诗如梦的动人故事在天池流传了几千年,它是天池旅游文化的精髓和灵魂。为了艺术地展现天池的神奇壮美以及3000年前母系社会、父系社会、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相互沟通交流的情景,揭示西域对中原开放的历史源头和中原文化对西域文化所产生的影响,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对天池西王母文化进行了挖掘和整理,西域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投资80万元,创作编排了大型歌舞剧《瑶池相会》。
  这部歌舞剧长达40分钟,共分四场,第一场:瑶池风情;第二场:八骏西巡;第三场:蟠桃盛会;第四场:黄竹送别。
  新疆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以高山湖泊为中心,雪峰倒映,云杉环拥,碧水似镜,风光如画。
  新疆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以天池为中心,包括天池上下4个完整的山地垂直自然景观带,总面积380.69平方公里。天池湖面呈半月形,长3400米,最宽处约1500米,面积4.9平方公里,最深处约105米。湖水清澈,晶莹如玉。四周群山环抱,绿草如茵,野花似锦,有“天山明珠”盛誉。挺拔、苍翠的云杉、塔松,漫山遍岭,遮天蔽日。天池自然保护区可分为“大天池北坡游览区”、“大天池游览区”、“十万罗汉涅般木山游览区”、“娘娘庙游览区”和“博格达峰北坡游览区”,每区八景,五区四十景。
  湖水系高山溶雪汇集而成,水深近百米,清纯怡人。每到盛夏,湖周绿草如茵,繁花似锦,最为明艳。即使是盛夏天气,湖水的温度也相当低,乘游艇在湖面上行驶,一阵阵凉风吹来,暑气全消,是避暑的好地方。
  天池东南面就是雄伟的博格达主峰(蒙古语“博格达”,意为灵山、圣山)海拔达5445米。主峰左右又有两峰相连。抬头远眺,三峰并起,突兀插云,状如笔架。峰顶的冰川积雪,闪烁着皑皑银光,与天池澄碧的湖水相映成趣,构成了高山平湖绰约多姿的自然景观。
  天池四周的山腰上,有许多云杉林,云杉形如宝塔,是著名的风景树。深绿的云杉林,挺拔、整齐,很有气势,显示出一种高山风景区特有的景色。清澈湖水,皑皑雪峰和葱茏挺拔的云松林,构成了天池的迷人的景色。
  天池自然风景名胜区是一处以高山湖泊、云杉林和雪山景观为特色的国内著名避暑旅游胜地。1982年11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1990年联合国设立的“博格达《人与生物圈》保护区”,把天山天池风景区纳入了保护区的范围。
  游天池可从乌鲁木齐乘汽车前往,上山时山路蜿蜒曲折,伴随一条奔腾的溪流,这是来自天池的水,清澈的溪水冲击岩石时激起雪白的浪花,使人感到一股清新气息。
  天池四季,景色俱佳。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多吟诗赋文,备极赞誉。传说3000余年前穆天子曾在天池之畔与西王母欢筵对歌,留下千古佳话,令天池赢得“瑶池”美称。七十年代初,郭沫若陪同西哈努克亲王旅游,临湖吟出“一池浓墨沉砚底,万木长毫挺笔端”的佳章。清代,天池周围曾修建过铁瓦寺、娘娘庙等“八大庙”,现已荡然无存。娘娘庙后经人募捐修复供香客使用。天池周围,还有“石门一线”、“龙潭碧月”、“顶天三石”、“定海神针”、“南山望雪”、“西山现松”、“海峰展”、“悬泉飞瀑”八大景观。每年都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冬天的天池,白雪皑皑,银装素裹,湖上坚冰如玉,是全国少有的高山滑冰场。
  天池风景区,它以天池为中心,融森林、草原、雪山、人文景观为一体,形成别具一格的风光特色。它北起石门,南到雪线,西达马牙 山,东至大东沟,总面积达160平方公里。立足高处,举目远望,一片 绿色的海浪,此起彼伏,那一泓碧波高悬半山,就像一只玉盏被岩山的巨手高高擎起。沿岸苍松翠柏,怪石嶙峋,含烟蓄罩;环山绿草如茵,羊群游移;更有千年冰峰,银装素裹,神峻异常,整个湖光山色,美不胜收。
  天池共有三处水面,除主湖外,在东西两侧还有两处水面,东侧为东小天池,古名黑龙潭,位于天池东500米处,传说是西王母沐浴梳洗的地方,故又有"梳洗涧"、"浴仙盆"之称。潭下为百丈悬崖,有瀑布飞流直下,恰似一道长虹依天而降,煞是壮观,帮成一景日"悬泉瑶虹"。西侧为西小天池,又称玉女潭,相传为西王母洗脚处,位于天池西北两公里处。西小天池状如圆月,池水清澈幽深,塔松环抱四周。如遇皓月当 空,静影沉壁,清景无限,因而也得一景日:"龙潭碧月"。池侧也飞挂一道瀑布,高数十米,如银河落地,吐珠溅玉,景称"玉带银帘"。池上有闻涛亭,登亭观瀑别有情趣。眼可见帘卷池涛,松翠水碧;耳可闻水击岩穿、声震裂谷。
  天池以西三公里处是灯杆山,海拔2718米,山体长3公里许。老君庙、东岳庙就建于此。当年道士在山顶立
一松杆,上挂天灯,昼夜不灭,当年乌鲁木齐的百姓都以天灯为神喻,只要灯长明不灭就预示世道太 平,故该灯又称太平灯。由灯杆山西眺,乌鲁木齐可尽收眼底,尤其在华灯初上之际,远看乌鲁木齐万家灯火,其乐无穷。
  天池西南两公里处,有马牙山,海拔3056米,山体长5公里,山顶断崖崖嵬,巨石林立,形似一排巨大的马牙,因而得名。马牙山石林是天池景区的一绝,那些巨石在风的剥蚀下,形成厅特的马牙景观,其石厅形怪状,形态各异,或巨齿獠牙,如同猛兽血口,或层层翻卷如大海波涛。其中有一石极像古代牧人,头着毡帽,神态安然。走进石林总让你遐想联翩。在马牙山顶,北望天池,满目锦绣;东看博格达,雪海三峰尽收眼底;西眺乌鲁木齐,庐舍田庄,历历在目。
  1783年,乾隆皇帝的侄女婿枣乌鲁木齐第三任都统明亮疏凿了天池水渠。第二年春天水渠断流,“渠口高出水面数十尺”,被认为"该处水渠实于屯田无益”,因此被乾隆皇帝下令“停止开挖,其用过银两,著于明亮名下,赔缴还项”。后来明亮著碑文时,只对“疏凿水渠”点到题目而碑文中只字不提:灵山天池疏凿水渠碑记“阜康之阳,灵山屏列,峰势出没云雾中,上有天池在焉。俗传此水为蛟龙窟宅,雪淹冰封,莫穷所自。人欲探其胜者,至山麓辄为风雨所阻。(1783年)余饬骑从,自南山口取道而入。溪流曲折,山径纡回,林木交荫,蔚然深秀,穿岩越壑,盘旋于松云蓊郁之间,其不减蚕丛(指‘蜀道’)百折也。”都统明亮这里所言的不亚于蜀道的纡回山径,就在现在的石门以下。
  石门是进入天池风景区的天然山口,两侧宽约百米,最窄处仅10来米。石门两峰夹峙,一线中通,是河道切
割形成的峡谷,故又称“石峡”。石壁巍峨,高达数十米,长约100米,天巧奇绝,犹如打开的两扇门板。石色赭暗,如同铁铸,又称“铁门关”。石门内三工河穿流,水旋路转,河水湍急,浪花飞溅,崖耸谷深,声震幽谷,有诗曰:“巍峨石峡瑶池门,峭壁悬天险断魂。鬼斧神工刀劈就,一线通途上青天。”
  《灵山天池疏凿水渠碑记》继续写到:“再登再憩,渐就平岗。”明亮所言的平岗就是石门以上的“又一村”。过石门后,顿觉“柳暗花明又一村”从“又一村”开始,就是上天池顶的盘山公路,约五十盘。“五十盘”的大湾子处,今新建有“闻涛亭”(旧亭“观瀑亭”已坍塌)。
  《灵山天池疏凿水渠碑记》继续写到:“闻水声潺潺,喷薄于断岩之上者,小龙潭也。潭水深碧,其源弗长,然虽流细力微,亦足以占溉近郭。”此处的“小龙潭”即为“王母脚盆”,位于“五十盘天”的第三盘的右下方,海拔1660米,由天池湖水从地下渗漏入池,水似玉汁,犹如王母的冰肌玉体,传说是“王母娘娘的洗脚盆”。池周围塔松竞秀,披绿挂翠,倒映湖中,墨染幽深;到了夜晚,碧月当空,静影沉壁,月影微颤,与粼波成趣,有诗曰:
  “一泓碧流成龙潭,青松白雪镶翠盘。
  金秋桂月沉壁底,疑是嫦娥出广寒。”
  “冰潭银帘”(地名为“西小天池瀑布”)
  过了西小天池不远,路右侧的瀑布即为“西小天池瀑布”,瀑布凌空,垂帘数十米,犹如一卷垂落的银帘,银帘的后面,隐现着王母娘娘梳洗的倩影。
  传说是“王母娘娘的淋浴水”,“洗澡水”下泻即成“西小天池”。“西小天池瀑布”对面,光绪年间建有六角、尖顶的“观瀑亭”,已毁,但有王树楠的诗为证:
  “半亭飞瀑挂瑶虹,万仞层冰镂玉龙。
  晴霭断桥笼弱柳,怒涛深涧响寒松。
  洪波泻地倾星海,仙掌擎天峙雪峰。
  与子谈山过夜半,乱云深处忽闻钟。”
  今于原址重建“闻涛亭”:八角、两层、红柱、黄琉璃瓦,亦十分魁伟。
  “西小天池瀑布”的源头为“醴泉洞”,此处,似洞非洞,隐蔽难寻,又称“隐乳洞”。泉乳从地下涌出,清净甘甜似醴,传说是“王母娘娘的醴泉”。汉代司马迁(约公元前145-公元前86年)的《史记》卷一百二十三曰:“《禹本记》言:‘河山昆仑。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日月所避隐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瑶池’。”这里说“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古代的一里约合今0.75里),即昆仑高约937500米,约为当今最高峰珠穆拉玛峰(海拔8848米)的106倍,由此可见,“昆仑”是中华民族心目中的最高山,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昆仑”所指的山也发生变化,《禹本记》中的“昆仑”指现在的博格达峰,现在的“昆仑”为西从帕米尔高原起,分三支向东分布的中国的最大山脉。
  东小天池,位于“五十盘”的最后一盘的左侧半公里处,方圆数百米,海拔1860米。此处环境幽静,水清透
底,原是“天上仙女的游泳池”,后被黑龙霸占,故又名“黑龙潭”。池水碧绿,深幽莫测,池周松柏密匝,清泉阴森,令人心惊目弦,毛骨寒立,犹入龙潭虎穴。为此纪晓岚作诗曰:
  “乱山倒影碧沉沉,十里龙湫万丈深。
  一自沉牛答云雨,飞流不断到如今。”
  东小天池北岸断崖峭壁,高近百米,故称“百米崖”。每逢春末夏初,冰雪消融,池水上涨并由北岸泻漏下跌,形成近百米高的瀑布,流银泻玉,飞溅直下,水声如雷;若逢阳光折射,则彩练当空,气象万千,有诗云:
  “珍珠数泉悬半空,银链高挂雾蒙蒙。
  烟水漂渺娇阳艳,长虹飞架青峦中。”
  翻过东小天池南面的山头,即达大天池北岸。天池北岸是一座巨大的天然堤坝,由古冰川终碛垄及山体崩落物迭加堆积而成,高289米,整个大坝似一条鳄鱼尾巴,故称“鳄鱼坝”。大坝东首建有人工水闸,名“鳄鱼闸”。天池水下泻,形成一条10来米高的瀑布,称“鳄鱼吐珠”,水溅“黑龙峡谷地”,汇成山涧溪流,北流不远形成一潭,即东小天池。“鳄鱼吐珠”、“冰潭银帘”和“悬泉飞瀑”合称“天池三瀑”。
  过了西小天池,明亮继续写到:“从此(指“西小天池”)越崇岭数层,始臻绝顶(指“鳄鱼坝”)。见神池浩淼,如天镜浮空,沃日荡云。洵造物之奥区也!”大天池湖面,传说是“王母娘娘的梳妆镜”,“天镜”海拔1910米,呈半月形,酷似一个头南身北的葫芦,其南段的三工河就是葫芦的把。天池南北长3.4公里,最宽处1.5公里,平均宽度1公里,湖周长9.7公里;最大湖深102米(位于东北处),平均湖深40米;湖面最大面积4.9平方公里,一般为3.5平方公里;最大容水量2亿吨,一般为1.6亿吨;湖水冰凉清澈,内有人工养殖的冷水型无鳞鱼。
  在鳄鱼坝上,将目光从“大天池湖面”收回来向湖边看,您可看到一颗孤零零的大树,那就是驰名中外的“镇海古榆”。天池北岸的这颗古榆树,相传是西王母的神簪化成。传说王母娘娘在瑶池举办蟠桃会,各路神仙应邀赴宴,唯独瑶池水怪未被邀情,它便兴妖作怪,翻池倒海,搅得周天寒彻,蟠桃会无法畅饮欢歌。西王母盛怒之下,顺手从头上拔下一枚宝簪,插在瑶池北岸,镇锁水怪,平息怒涛。后来,在插宝簪的地方,长出了一颗榆树。实际上,这颗古榆是后人或西王母为纪念穆天子所栽的槐树,而在天池北岸池边栽的适于该地水文土壤的榆树的后代。生长在海拔1910米高处的这棵古榆,独生独长,树冠大如伞,状如帝王金舆华盖,面海向南,孤芳傲立。特殊的自然环境,给这一枝独秀的古榆,添神增奥。即使丰水年,湖水再涨,也只能漫到其根部。长期以来,人们将古榆根部与湖水水面的距离,当朝北尾朝南,龙脊9曲呈9座起伏的缓峰,龙脊西侧的龙爪变为5条支脉,伸入池内。
  传说,每当夕阳西下,就有一个妙龄少女与东岸卧龙幽会。说来也巧,每当日薄西山,夕阳的余辉就沿着卧龙山
勾勒出一位屈曲双腿、仰面而卧的少女侧影,她头枕高山,长长的睫毛化为山头的几株松树,丰满的胸脯化为两座圆圆隆起的山峰,梦幻迷人。要观此景,则需小住或包车前往。
  天池西岸的长垄山体,传说是一条鳄鱼所变,故名“鳄鱼山”。鳄鱼头朝南身朝北,鳄鱼背呈弧状缓峰隆起,鳄鱼足插于湖中,鳄鱼尾即为前述的“鳄鱼坝”。
  博格达山区,夏季降水较多,在天池常暴雨盆泼。三工河上游集水面积有168平方公里。每当大雨,河水汹涌北泻,黄色的洪水,浩浩淼淼。从池北南望,如一条黄色巨龙入池,使池水翻腾不息,涛长里许,涛声如雷,成扇状散去,似“孔雀开屏”。要观此景,则需小住或包车前往。
  大天池湖面西南部即“大湾子”处,风平浪静,峰林映湖,是观赏倒影的好地方。在大湾子观倒影,一定要掌握时间,天池白天刮上山风,夜晚刮下山风,换风时间一般在每天上午的九、十点钟,这时,天池风平浪静,倒影如画,此景乃成。要观此景,也需小住或包车前往。
  “瑶池风帆”天池南岸,一片松海。夏季运送枯木,从南至北无路可行,只得将木捆扎成排,放入池中顺水而下,此时须小扬风帆。放木排的最好时机,是在夜间刮下山风时进行,乘风破浪,顷刻即到,而且在风帆上点盏小灯,一为照明指航,二为图个吉利。放木工站立于排上,掌舵扯帆。此时,人去鸟归巢,山睡林酣,万空皆寂。
  循大天池西侧盘山公路向上数百米,见路边“新疆瑶池国际旅行社中国天山天池马克·钟度假村”(内有丝绸古道马克钟餐饮广场等),再向上约3公里,便可达驰名中外的十万罗汉涅般木山之一的禅灯山。十万罗汉涅般木山,由禅灯山和马牙山组成。禅灯山长约3公里,宽约2公里,山头有3块顶天巨石,此处海拔2718米,为天池西侧群山中的第二高峰,是遥望博格达峰、俯瞰天池、“西山观松”和观看日落的绝佳位置。从禅灯山顶登临送目,山原广阔。每当日薄西山之际,残阳如血,霞光霍霍,千变万化,异常壮观。《顶天三石》诗云:
  “嶙峋三石刺苍穹,立地顶天伟亦雄。
  昔日灯影对乱世,今日红霞满山中。”
  注:“灯”指“黑暗中的一盏明灯”(见下文“夜观天灯”一节)从禅灯山顶“西山观松”,林海茫茫,林涛阵阵,挺立的云杉,密密的塔松,重重叠叠的枝桠漏下斑斑光点。有诗曰:
  “云杉塔林劲松青,万支长毫笔端挺。
  饱蘸湖水写盛世,边陲无处不飞春。”
  十万罗汉涅般山,有4个旷世含义,其一:十万罗汉涅般山中的禅灯山是中国佛教禅宗派第一大名山(参见下面的“夜观天灯”一节),其二:禅灯山是令中外无数人心牵梦绕的合廾山(参见本旅游区总论部分),其三:十万罗汉涅般木山是“辟支佛涅般木之处”(参见下面的“东岳庙址”一节),其四:十万罗汉涅般木山的西北部有“十万罗汉灵骨”。
  释迦牟尼的第28代弟子枣西天禅宗28祖、中国禅宗初祖南印度人菩提达摩,于南北朝时,自印度来中国传播禅法。相传,他曾在天池东岸一个山洞里“面壁坐禅”,此洞后称“达摩禅洞”。人们为了纪念他所传的禅法,就在“达摩禅洞”对面的一座山上立一松杆,上挂“天灯”,寓意为释迦牟尼的禅法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正如菩提达摩的第5代弟子枣中国禅宗六祖慧能,在中国禅宗的开山著作《坛经》上说:“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慧能灭万年愚”。禅灯山因此得名,又名“灯杆山”。每当晴空万里的夜晚,从乌鲁木齐和天池岸边,都可以看到冥冥灯光在长空中闪烁。过去,只要这盏“天灯”不灭,附近百姓心便会安宁……。
  在天池西北岸约700米处,有一遗址名为“铁瓦寺遗址”,铁瓦寺始建于南宋。传说,道家学说的创始者老子曾与西王母等一起在天池里畅游,老子见陪游的仙女,个个如花似玉,白肤嫩肌,薄纱透体,娇艳妩媚,差一点犯了戒念。1167年,王重阳创立了以道教为主,兼融儒家思想的全真道,自此,道教正式为正一、全真两大教派,长春真人邱处机为王重阳的第一大弟子,后来成为全真的掌门人。1220年,72岁的邱处机应成吉思汗的召谕率弟子19人由今河北省的化县启程。途中,邱处机为纯正道规,遂派弟子到天池造寺示戒。一年后,邱处机一行抵达成吉思汗的驻地即今阿富汗兴都库什山南部。由现能见到的历史资料可知,铁瓦寺重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因用青砖砌面,铁瓦铺顶,故称“铁瓦寺”。绪年间,铁瓦寺得到重修,因为博格达山又称“福寿山”,所以,铁瓦寺这时也称“福寿寺”。寺坐西朝东,右配殿供奉邱处机等。
  1946年8月,于右任下榻福寿寺,他对寺内道佛揉合,不甚理解,遂题匾额,曰“灵山道观”,以图逐本清源,纯正道教。
  1950年,福寿寺被阜康的叛乱分子焚毁。现在,此地竖有纪念石碑一块。
  唐代李白的《清平调三首》其一曰: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花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此处的瑶台即指“西王母之山”的“大锅底坑”(公元649年,唐朝在西域设置了瑶池都督府)。禅灯山下,有一处大洼地,海拔2180米,比禅灯山山峰低538米,状如一个大锅底,锅口向天池方向倾斜,故名“大锅底坑”。
  大锅底坑是一片起伏的草地,绿草成茵,云杉密布,山风吹不到,气温偏高,加之坑底数泉涌出,因此这里春天来得最早,水丰草茂,繁花似锦。这里既是《穆天子传》中“天子觞西王母”的场地,也是《西游记》第五回“一朝,王母娘娘设宴,大开宝阁,瑶池中做‘蟠桃胜会’”的地方。可惜,如今这里群仙已去,为此茅盾1940年作诗曰:
  “博格达山高接天,云封雪锁自年年。
  冰川寂寞群仙去,瘦骨黄冠灶断烟。”
  陈诚(公元年)的《西域番国志》记载道:“……百余里有灵山,相传为十万罗汉佛涅般木之处。
近山有土台高十余丈,云唐时所筑,台畔有僧寺,寺下有石泉一泓,林木数亩。由此而入出,行二十余里,经一峡之南,有土屋一间,旁多柳树,沿土屋之南登山坡,坡上有石垒小屋一间,高不五尺,广七八尺。房中有小佛像五位,旁多木牌,皆书夷字,云游山者纪其姓名。前有土池一口,不甚大,浅无积水,洁无尘污。
  杨应琚(公元年)的《火州灵山记》记载道:“……,有灵山在焉。四面青壁斗绝,周行约二十余里,溪涧中五色沙石,云沉电射,骑马惊鸣。入山步行十数里,双崖门立,石色青黑,皴画细若毛发,上有古松数株,垂枝伸爪,穿水沸浪而上下。有流泉上涌尺余,触石雷奔而下,陟山磴巅,有石屋供小佛像五。前有池,坠物宗然,水纹羊角而上,历久乃息。崖侧白石累成堆,光泽如玉,握之应手而碎,岂不屑为世用耶!再折而东,群峰墙环,溪流带绕,石笋剑拔。人立高下,巨细奇形异态,不可名状。每夕星月明朗,有白鹤数百连
  翼而至,各立一石,侵晨相向而鸣;声震岩谷,山僧游客以此别昏晓,如鸡鸣云。山中草木丛茂,皆从石隙中生,多不知名。
  羽鳞狸互之物,不易见,必有奇特,大都非尘世也。酒泉文殊山番僧罗卜藏言之不去口,年八十余,曾三至灵山,眸子炯然,
  眉庞齿儿。谓人曰,吾居酒泉三十年,而灵山之妙,日盘一车轮耳。其爱慕如此。
  萧雄1892年写成的《西域杂述诗》曰:“……循峡东南行六七里,登高崖,崖下小山累累,峰峦秀丽,罗列成行。峰下白石成堆,似玉,轻脆不可掘。堆中有若人骨状者,甚坚如石,文缕明析,颜色光润,土人言此十万罗汉灵骨也。”因此,人们在“辟支佛涅般木之处”修建了博岳庙。1888年,天池道士整修博岳庙,并拟改名为山神庙。1890年,博岳庙整修完工后,正式定名为“东岳庙”。从旧照片上看,东岳庙由正殿、二殿、三殿、左右偏殿及后院组成,均为硬山式顶;正殿三间,中开门,前廊式,白墙青瓦。
  “博岳庙”为什么改为“东岳庙”?原因如下:现在流行的五岳之名,出现于公元前5世纪以后,而记载公元前10世纪周穆王西游的《穆天子传》中“舂山”的出现则比现在流行的五岳之名早约5个世纪。“舂山”后来又衍写成“泰山”、“香山”、“天山”等。因此,本义的“泰山”指现在“天山”东段的博格达峰,博格达峰海拔5445米,比现在流行的“五岳之首”山东省“东岳泰山”高3900米。早在1890年,当时的博岳庙道长就私下认为“泰山”应是新疆的博格达山,博格达山可称“新疆泰山”,故将“博岳庙”改为“东岳庙”。
  “太虚八卦”指“东岳庙址”下方的“八卦亭址”和“太虚庵址”,由民国时曾任伊犁镇守使的杨飞霞所建。“八卦亭”两层八角,剖面呈八卦状,故名。“太虚庵”,在八卦亭下方,为杨飞霞结茅修行处,取杨号“太虚”为名。
  有关此景,笔者的挚友之一--台湾著名旅游作家凌云志曾说:“去灯杆山的外地游客中有99%以上去的是这个‘假灯杆山’,真灯杆山‘野导’(指山野中的向导)则不愿前往,因为真灯杆山山高路远,不过庆幸的是真假二山外貌相似且从真灯杆山看天池不如假灯杆山,这是因为真灯杆山距天池太远。需要笔者指出的是,凌先生并不知道灯杆山的几个旷世含义,因此才这样安慰未去真灯杆山的游客。
  禅灯山山头耸立着3块巨大的石笋,其状如戟,指向长空,似有苍天赖此3石顶撑之势。传说,天池是藏妖之湫。当王母娘娘来到天池时,许多精妖水怪还不她的法力无边。一日,池中黑浪翻滚,一片妖气。王母娘娘定神一看,原来是被罚下仙界的黑鱼精在此作怪,欲将天池掀翻,好卷起万丈恶涛,将西天冲斜。王母娘娘怒上心来,脱下1只云头绣鞋,扔进水里,口中念念有词,喝道:“金母在此,妖孽还不上来见吾”(王母娘娘号“九灵太妙龟山金母”、“太虚九光龟台金母元君”等)。说毕,黑鱼精顷刻束手被擒,王母娘娘用法锁住,带回仙宫。接着王母娘娘在灯杆山上立下1块巨石,用簪子劈成3半,撑住西天,使天下太平“顶天三石”与“雪海三峰”(参见本区博格达峰北坡游览区)遥遥相对,真是:
  三石遥对博格达,雪海三峰顶石三。
  飘渺灵山不易行,人人只登禅灯山。
  与禅灯山南部相连的山是马牙山,山体长约5公里,峰顶海拔3056米,是天池西侧群山中的第一高峰。站在山顶四顾,北面的禅灯山、南面的博格达峰、西面的田舍、东面的天池,皆历历在目。马牙山顶,尖石林立,远看好像一排排巨大的马齿。马牙山的石林,无奇不有。有的巨石,层层翻卷,似大海狂涛;有的石凹凸不平,满身披甲,活像鳄鱼在卧;有的巨石互相连接,似熊似龟;有的巨石奇形怪状,妙不可言。哈萨克人将马牙山叫做“玛依阿散”,意思是“易出油”之山。因为这里山势较为平坦,草肥如油,牲畜食后容易增肥长膘。
  一到大天池,左侧就有一条路向东延伸。循路向前数百米,可见一个船坞。从这里沿大天池东岸小路向南徒步半小时许,便可到娘娘庙游览区。
  从天池北岸沿大天池东岸小路徒步去娘娘庙游览区的途中,左侧有一条非常危险、很少有人涉足的路也通娘娘庙。传说,此路由达摩所开辟。
  道教将西王母视为玉皇大帝的太太,因此称西王母为王母娘娘。据史料记载,娘娘庙当年建筑规模宏大,香
火旺盛,1932年毁于战火。80年代末90年代初,海内外华人多次受到西王母的梦托,因此来中国大西北寻找梦中仙境的人络绎不绝,当他们来到天池后发现天池之景与梦中非常相似。
  日,台湾“西王母朝圣团”一行219人,专程来天池朝拜。自此以后,海内外“西王母朝圣团”络绎不绝。1992年,台湾道教“慈惠堂”在原娘娘庙遗址兴建了这座庙宇。现庙内有王母娘娘全身像及原娘娘庙部分遗物,如古钟、瓦当、壁画等。
  居仙故洞位于西王母庙右上方50米处,传说为群仙居住的地方,洞内壁画残存,隐约可辨。
  达摩禅洞在居仙故洞的右上方。
  观音阁遗址在达摩禅洞的上方,建筑年代不详,曾有道士2人,民国末年被毁。
  会仙平台在西王母庙左前方的天池边上,今为一块平坦的圆形草地。
  《史记》卷六十三云:“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西出函谷关),莫知其所终。”据传说,老子来到了“西王母之山”并与西王母等一起在天池里畅游,没想到差一点犯了戒念,因此在天池东岸即今“老子故洞”进一步修炼。
  观佛光亭位于天池东岸的池边上,此处很少有人光临,非常幽静。日出时,如果天空布满碎云,那么就有佛光在西王母庙上空忽隐忽现,不知缘由者认为它是“海峰晨曦”,并作诗曰:
  “云遮雾绕万仞隐,晨曦初露景色新。
  五彩霞光呼日出,博峰含笑看盛景。”
  从鳄鱼坝上南望博格达峰,正是:
  “远处皑雪近处松,野花似锦绿偎红。
  湖光山色泼墨画,春夏秋冬一景融。”
  这是天池八景的最后一景“南山望雪”,另外七景依次是以上提及的“石门一线”、“龙潭碧月”、“悬泉飞瀑”、“定
海神针”、“西山观松”、“顶天三石”和“海峰晨曦”,以上有关此八景的《天池八景诗》由当代诗人谢玉康所作。
  从鳄鱼坝可带您摆渡到天池南岸(您可包船前往,也可由西岸小路骑马或徒步前往),到南岸后继续向南行,博格达峰北坡游览区的八景会依次欢迎您。
  从海拔1910米(即天池南岸池边)沿三工河的支流峡谷向上至海拔2800米之间,是博格达峰北坡游览区中的中山峡谷森林自然景观区,山体由块状安山岩和凝灰岩组成,流水冲刷侵蚀异常强烈,山峦叠嶂,沟壑纵横。景区夏季平均气温14.1℃,比平原区的阜康市低10℃;冬季位于逆温层中,平均气温-10.6℃,比阜康市高7℃(中国天山天池马克·钟国际滑冰、滑雪场天池南岸住宿点就在此处)。此区为茂密的原始云杉森林,树龄最大者为400岁左右,林内遮天蔽日,空气流畅,传音深远。
  这里是三工河的上游,著名的峡谷为三工河的5条支流,从东到西依次为大东沟、阿克布拉克沟、哈拉木萨克沟。
  孜沿毡沟(又名“将军沟”,因孜沿毡岩画中的狩猎将军而得名)和马鹿沟,沟谷内谷深流急,涛声隆隆,河水清凉纯净,河岸时而危岩矗立,时而宽阔平坦,涉足峡谷,常常险象横生,是探险旅游的好地方。沟谷内植物依高矮不同分成5层,最高一层是云杉的圆锥形树冠层,第2层是天山花楸,第3层是蔷薇、忍冬、红果小蘖,第4层是羽衣草、早熟禾、鹿蹄草、唐松草、天山鸢尾、高山羊角芹等200多种草本植物层,第5层是苔藓、地衣。它们或相互依存,或独在一方,把中山峡谷装点得千种姿态、万种风情。沟谷内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兽类有马鹿、狍子、野猪、棕熊、狐狸、猞猁、石貂、艾虎、野兔等,鸟类有石鸡、斑翅山鹑、黑鹳、柳莺、星鸦、金额熊雀、红额金翅雀、朱雀、鸢尾等。
  在海拔米之间,是博格达峰北坡游览区中的亚高山草甸草原自然景观区。景区山地呈波状起伏的东西相连的平台,是山地在上升过程中速度减漫时被流水等侵蚀形成的,学名为“夷平面”,俗称“台子”。6-8月为这里的夏季,7月平均温度3℃-4℃。这里夏季降水充沛,是良好的夏牧场。景区内植物为多年生植物,很矮小。植物种类多,覆盖面大,为绿油油的草甸草原景象。因海拔高度高,紫外线强烈,这里植物的花格外鲜艳美丽。有龙胆、紫宛、火绒草、老鹳草、珠芽蓼、金盛花等,姹紫嫣红,纷呈异彩,点缀在蒿草、苔草、狐草组成的绿色草原上。
  景区内栖息着各种各样漂亮的野生动物:红嘴山鸦体态优美,身披泛着黑金属光泽的羽毛,红色的脚爪在草地上悠闲地走来走去,时而还发出一两声清脆幽长的鸣声;憨态可掬的小旱獭站在草地上摆弄着两只灵巧的前爪,瞪着两只大眼睛望着周围,常常发出一阵欢快的、似小狗一样的叫声;在高空,高山霸主兀鹫展翅翱翔,它勇猛而高傲,能以每小时120公里的高速冲向猎物,吃完猎物后总是独自站在高高的岩石上;肥胖笨拙的大棕熊也常光顾这片肥美的草原,躺在草地上打打滚,晒晒太阳;偶尔来此地的还有远在雪山上的雪鸡、雪豹;另外,过去还有北山羊和盘羊生活在这里。草甸草自然景观区的上段有一处岩雕刻画。
  在草甸草原自然景观区的上段,即离博格达山雪线不远的将军沟沟口的台地上,有两块硕大的扁圆型褐色砾石。其上雕刻了羊只、马鹿、狐狸和牧人狩猎等40多幅图象,还有一些神秘的记事符号。画中的羊有的犄角弯曲,有的胡须飘然,健壮肥硕,形象逼真。画面上的牧人,身着长袍,脚蹬皮靴,显得威武有力。一位牧人身体前倾,弯弓搭箭,似在射猎一只惊恐驻足的小鹿;而另一位则两臂张扬,迈开双腿,意欲奔上前去捕获被射中的猎物……
  在草甸草原自然景观区和其上的高山砾漠自然景观区的交接地带,景色非常壮观。登博格达峰的大本营就设在这里,海拔为3540米。从天池南岸到大本营,登山者一般走下面两条路:一是沿大东沟向东折南翻过“三个岔达坂”,这条路较为平缓;一是向南折东沿将军沟翻过“以肯起达坂”,这条路则较为陡峭。两条路的全程分别为25公里和30公里。
  在海拔米之间,是博格达峰北坡游览区中的高山砾漠自然景观区。景区终年低温,遍地都是岩石碎块,生物活动微弱,呈现原始状态,给人一种混沌未开的神秘感。
  这里保留了大量完整的古冰川遗迹,有围椅状的古冰斗、U形谷、冰蚀盆地、状似绵羊脊背的羊背石、各种类型的冰碛。夏季这里昼融夜冻,岩石胀裂塌落,形成倒石堆和石流山坡。冻融作用也使地表的岩石慢慢上升,贫瘠的高山原始石质土沿石缝一点点地下沉,形成这里特有的石河、石带、石环、多边形土和冻胀丘等。
  这里野生动物很少,仅有一些很小的昆虫如小绢蝶等,它们白天出来觅食,太阳一落就立即躲进石缝里,以此度过寒冷的夜晚。这里的植物都是耐寒的多年生植物,它们扎根于石缝间的原始石质土中,因气温低,都匍伏在地,尽量多地从地面吸收热量。植物种类有雪莲、高山蓼、苔藓和地衣等,其中雪莲又可构成“冰石插花”之景。
  世界上最著名的高山花卉枣雪莲,属菊科,有雪菊花、雪荷花、雪莲花、石莲、瑞莲、大木花、瑶花、西王母花、圣人草、优钵罗花(佛经中的称谓)、高山玫瑰、百草之王(天池上的哈萨克人称雪莲为“霍加雀普”,意为“百草之王”)等别名。它生长在海拔米的冰碛砾质坡地和积雪岩缝中,幼苗可经受-30℃严寒的考验,从发芽到开花需要整整5年时间。
  岑参《优钵罗花》诗云:
  “白山南,赤山北,
  其间有花人不识。绿茎碧叶好颜色,
  叶六瓣,花九房。夜掩朝开多异香,
  何不生彼中国兮生西方?
  移根在庭,媚我公堂,
  耻于众草之为伍。何亭亭而独芳,
  何不为人之所赏兮,深山穷谷委严霜?
  吾窃悲阳关道路长,曾不得献于君王。”
  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云:“塞外有雪莲,生崇山积雪中;状如今之洋菊,名以莲耳。其生必双,雄者差大,雌者小,然不并生,亦不同根,相去必一二丈。见其一,再觅其一,无不得者。盖如菟丝茯苓,一气所化,气相属也。凡望见此花,默然探之则获,如指以相告,则缩入雪中(时有发生,您知道为什么吗?)杳无痕迹。即属雪求之,亦不获。草木有知,理不可解。土人曰,山神惜之,其或然欤!”《新〔疆〕卫药准字〔93〕56-001号新疆雪莲口服液说明书》云:“新疆天山雪莲为野生药用植物,含有复杂而神奇的成份,能为人类祛病解痛、延年益寿。对风湿性关节炎、妇女小腹冷痛、白带过多、月经不调、经血过多、遗精阳痿,均有特效。
  “用法用量:雪莲一个,加入1000克酒中浸泡,10天后服用,每日服50克,治遗精阳痿、肾虚腰痛、关节疼痛。
  雪莲一个,加入1000克黄酒中浸泡,10天后服用,每日服50克,治妇科病(孕妇忌服)。
  雪线(海拔3800米左右)以上,是博格达峰北坡游览区中的冰川雪海自然景观区。这里是天山山脉发生雪崩最频繁的地区,雪崩的密度、路径、落差都很大,最易发生雪崩的时间是夏季降雪时及降雪后,这给登山者带来许多麻烦。此区常年的积雪又将底层的积雪压变成冰,形成冰川。冰川的进退是随气候的冷暖变化而变化的。在距今170万年至57万年期间,全球出现了一个寒冷期,大量的降雪形成了大规模的冰川,当时博格达山区三分之一的山地被冰川覆盖,最大的冰川长达27公里,巨大的冰川顺山谷下移,所到之处留下大量痕迹,这就是前述的高山砾漠自然景观区的古冰川遗迹。
  现在,全球处于温暖期,冰川退缩到高山区,规模较小,在博格达峰北坡现有48条冰川,面积55平方公里,最长的冰川为7公里,刃脊、角峰、冰碛堤、蛇形丘等现代冰川地貌非常发育,是冰川考察的良好场所之一。在这终年冰雪的世界里,没有植物能够生存,野生动物也只有雪鸡和雪豹。它们在雪线以下觅食,在雪山上栖身。这里的雪鸡属暗腹雪鸡,是世界上生活在最高地区的鸡类,它们不善飞翔,但却是登山和滑翔的健将,成群的雪鸡滑翔时的响声震天动地冰川雪海自然景观区的顶部就是博格达峰的“雪海三峰”。
  博格达峰是博格达峰北坡游览区中的冰川雪海自然景观区的最上部分,2000多年前曾名“昆仑”,是当时中华民族心目中的最高山。博格达峰的山顶,三峰并立,最东边为主峰即博格达峰,海拔5445米,号称“东部天山第一峰”;中间为“灵峰”,海拔5287米;最西边为“圣峰”,海拔5213米。
  博格达峰因为下面的传说而被称为准噶尔盆地的“守护之神”:博格达峰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这里居住着维
吾尔族的祖先,有一位维吾尔族少女叫塔格莱丽丝(意为雪莲花),生得十分漂亮,美若下凡仙女。有一个恶少,人模鬼样,却想霸占姑娘,这位维吾尔族姑娘便化作一座冰峰即现在的博格达峰主峰。然而,这个恶少还不死心,企图爬上峰顶去吻这个姑娘的脸。因此,姑娘的大弟变成了“灵峰”,二弟变成了“圣峰”,站在姐姐的前面阻挡恶少。
  可是恶少又绕过“灵峰”和“圣峰”,企图从东北侧爬上山顶(现在的登山队也走这条路),但爬到半山腰时被雪崩活埋了。不知过了多少年,被活埋的恶少变成了一条恶龙,又企图爬上峰顶去吻这个姑娘的脸。当时,有5位青年,心善性豪,决心除掉这个妖孽。5人历尽艰险,穷追恶龙,恶龙无处可逃,遂向博格达峰主峰爬去,5人在峰顶同恶龙进行了殊死搏斗。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的鏖战,5人精疲力尽,昏倒在山上。这时,恶龙趁机将他们5人依次向东方投掷,恶龙投掷最后一位青年时,这个青年醒了并抱住恶龙从博格达峰主峰南面的山崖跳了下去。后来,这5位青年在博格达峰主峰的周围也变成了冰峰,即“雪海三峰”东南侧排列着的5座5000米以上的冰峰;恶龙则变成了野狼,仍然贼心不死,至今还在打博格达峰主峰塔格莱丽丝姑娘的主意。
新疆天山天池风...(8张)
词条图片(15张)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白山天池峰顶气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