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种带有visa和建行银联visa信用卡两种标志的信用卡就是所谓的双币信用卡吧?

【转滴】Visa与银联交恶幕后(持有Visa标志的、“4”开头BIN号的双币种信用卡的孩子们可以进来看看)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刘永刚|北京报道  一个是全球的银行卡老大&&Visa,一个是全球最大市场的银行卡老大&&中国银联,双方的公开反目,自然引发各界不同猜测和关注。  6月初,国际卡组织Visa向其全球会员银行发函,要求从8月1日起,凡在中国大陆境外受理带Visa标志的、&4&开头BIN号的双币种信用卡时,不论刷卡消费还是ATM取现,都不得走银联的清算通道。否则Visa将重罚收单银行,第一次将罚款5万美元。如果再犯,每月将罚款2.5万美元。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Visa要封杀银联!&  Visa的回答措辞严谨、立场鲜明,颇有国际大佬风范。其中国区新闻发言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Visa从来没有、也不会&阻止&(或像有些报道所说的在海外&封杀&)银联。&6&打头的银联标准卡仍可以在全球自由地走银联的通道。Visa所做的是属于正常业务范围的合规考量。目的是为了确保Visa持卡人能够享受到由Visa支付系统提供的安全便捷和可靠的支付体验及服务的保障。  银联相关负责人的回应则措辞严厉、态度直接:银联和Visa共同推出的双标识双币种信用卡(下称&双标识卡&)不是纯粹的单品牌银行卡,标识双方均有责任和义务为持卡人提供境外受理服务。任何一方都无权单独对持卡人选择境外支付通道作出限制。  从2002年到2010年,短短数年间,Visa和银联快速完成了从亲密师生到合作伙伴再到竞争对手的角色转变,角色转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曾经的&师生&  2004年之前,在中国银行业面前,Visa更像是一位降尊纡贵、循循善诱的老师。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的信用卡市场几乎一片空白,国内银行还处在依照各自的标准发行银行卡的&诸侯割据&时代。而 1970年成立于美国的Visa,已是全球信用卡产业的&教父&:1995年参与制定全行业的技术标准,1997年全球Visa卡年交易金额达1万亿美元;2000年Visa卡发行量达到10亿张。  当然,Visa并不是发卡机构,而是一家全球支付技术公司,是连接持卡人、商户和金融机构的交易处理网络,其收入主要来自于金融机构客户支付的费用,以及基于交易额、交易笔数和所提供的其他服务收费。主要业务为信用卡业务。通常所谓的Visa卡,是指金融机构发行、与Visa有合作关系的银行卡,卡面上有Visa的标识。  1993年,Visa在北京设立办事处。面对国内处于&原始&状态的信用卡市场,Visa积极地帮着&拓荒&,包括帮助相关金融机构建立信用卡研究培训中心、培训银行卡系统员工等;并游说国内银行发行了一些Visa卡,尽管这些卡当时不仅无法跨国使用,甚至连在国内跨行、跨地区使用都不行,但Visa不着急:将来大陆的银行卡市场一旦开放,就可以帮助这些银行发国际卡。  然而,Visa还没有等来开放,先等来了银联。  2002年3月,经央行批准,80多家国内金融机构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银行卡联合组织&&中国银联,从此,国内银行的&诸侯割据&时代结束,银联成为各银行发卡必走的清算通道。Visa此时已在中国大陆耕耘了近10年,在清算标准、品牌推广等方面已形成自身特点。而银联则是&一穷二白&,&作为一个卡组织,其规则、概念、过程,几乎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懂行的人来教授。&业内人士表示,又是Visa当仁不让,做起了老师,并且尽心尽力,不厌其烦:先后为银联系统提供了几十种不同的培训;一名高层业务骨干曾在银联现场指导长达两年;多名美国专家来中国指导网络建设;邀请银联的技术人员到新加坡、香港等地参观、培训等等。  师生双方亲密无间。2002年6月,银联宣布加入Visa成为其会员,这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也喜欢
庆祝骏哥哥三个月啦
进来关注吧
充满能量哦,耶!?
春风十里不如我
夏日小礼物走一走
热门日志推荐
人人最热标签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联visa双币信用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