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问题出现问题了呢。。

当前中国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沈丘教育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6,157贴子:
当前中国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收藏
当前我国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若干建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关系到几代人发展的大问题,中国现在虽然是教育大国,但还远不是教育强国。教育问题已成为中国当代突出的社会问题,教育的现状非常不容乐观,人民群众对当前教育不满意的地方很多,问题涉及到各个层面,有些问题关系到国家的长期发展和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亟待解决。我认为,当前教育的突出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素质教育流于形式,应试教育实质未变,甚至变本加利问题分析:
自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以后,我国开始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但10年过去了,素质教育现状仍然堪忧。目前的教育,特别是中学教育,由于必须面对中考和高考,许多学校虽然形式上在搞素质教育,但实质上仍不同程度地受到考试的束缚,或明或暗在搞应试教育。某些地方的应试教育的甚至更加变本加厉,学生的考试负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了。由于应试教育仍然大行其道,素质教育所推崇的让学生个性能力自由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目标似乎遥遥无期。
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还是教学质量评价制度(以下简称评价制度)没有根本改变,如今以考试分数、升学率为主的评价指标仍然是许多地方教育部门对学校进行考核的主要指标(硬性指标)。如果评价制度不变,素质教育在现实中还会让位于比较实际的可量化的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变成口号和空谈!解决建议:
本人认为,以应试教育为核心的评价制度是素质教育不能推行的根本症结所在。从根本上解决素质教育问题,必须彻底改变现有的评价制度,采取新的评价制度,让评价制度更加科学化、多元化、符合教育自身的规律,而且可操作性要强,避免流于形式。因此建议:由教育部牵头联合地方教育部门成立专门研究和推进教学质量评价制度改革的部门,集思广益,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推进教学质量评价制度的改革,这一工作应该提上日程,而且刻不容缓!二、教育功利化倾向严重,教育目的发生扭曲,忽视德育教育
问题分析: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教师的作用除了传授知识还有责无旁贷的育人责任,前副总理***指出:“素质教育从本质来说,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目前我们的教育功利化倾向严重,教育方向严重偏离了素质培养这一根本教育目的,特别是忽视了德育教育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做人,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目前我们的教育对德育的重视远远不够,导致培养的学生往往智商很高,但人文道德素养低下,近几年在教育界频发的很多恶性事件与此有很大关系。另外培养的学生只会考试,眼高手低,实践创新能力低下,与国外学生相比差距比较大,这是个老问题,直到现在也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我总结有以下几点:1、各级学校行政化、官僚化倾向严重 许多教育官员和学校负责人根本不懂教育,管理方式简单、粗放、违背教育和教学基本规律。学校作为教育场所,也经常受到行政方面的过多干扰,很大程度上失去了自主性,最终导致学校管理人员和老师变得被动、官僚化、丧失了应有的教育创新活力,无法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影响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同时,也直接造成了教育界一些不良之风、“潜规则”(如走后门托关系、择校风)盛行和权钱交易等腐败问题的滋生。2、应试教育扭曲了教育的目的和方向 应试教育现在可以说是积重难返,受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在中高考这个指挥棒的引导下很多学校和老师把提高考试成绩作为唯一教育目标,忽视了学生的全面素质特别是道德素质的培养。3、教师群体的道德素质整体在下降
一些老师受功利浮躁的社会大环境影响,放松了对自身的道德修养要求,变得更加急功近利,把教学作为谋利手段,利用课外时间大肆从事有偿家教和其他经济性活动,损害了老师教书育人的良好社会形象。4、“考试经济”大行其道,已成为教育改革的巨大阻力
有中国特色的“考试经济”在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条庞大的上千亿规模的产业链,这条产业链完全是围绕应试教育而建立起来了,与现有的应试教育制度形成了牢固的利益结合体,而且日益向规模化、资本化方向发展,其利益关系牵涉到方方面面,错综复杂,其触角已经延伸到了每一个学校和家庭,给教育改革带来重重阻力。“考试经济”不但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还给家长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同时每年大量印刷的内容几乎重复的考试辅导资料,浪费了大量资源和财力,劳财伤民。解决建议:教育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从多方入手来解决才行。这么多年的教育改革实验证明,单靠国家管理部门自上而下利用行政或法律手段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教育问题的,还有赖于身在教育第一线的包括教师在内的各阶层人士的自上而下的不懈探索和努力求索,要问计于民,取智于民,教育的伟大智慧在人民群众中。1、
减少教育的行政干扰道家的老子说过:“治大国,如烹小鲜”,他强调要按照事物的自身规律办事,减少不必要的外力干扰。治国如此,治教育同样需如此。教育是育人的事业,一定要以育人为本,学校要避免过多的行政性干扰,少掺杂一些的功利因素,恢复校园应有的人文气息和学术氛围,加强人文教育。2、依靠教育家办教育 要想把教育事业做好,就要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开放思想,开放学校办学自主权,尊重教育自身规律,依靠教育家来兴办教育。温家宝总理提出的“鼓励教育家办学”是非常有远见的思想!我们国家当前和未来需要一大批以教育为终生志业、献身教育事业、淡泊名利的优秀教育家来发展教育,国内外大量成功的教育实践也表明:由教育家来兴办教育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他们能始终能把“教育质量”摆在首位。特别要鼓励和支持优秀教育家兴办私立学校(建议今后将“民办学校”改称为“私立学校”以与国际接轨!),促进私立学校长足发展,与公立学校形成良性的竞争,允许这些优秀的私立学校进行大胆的教育改革实践,私立学校探索的一些好的办学经验反过来又可以带动公立学校的发展。特别要强调的一点是,要借鉴国外先进的办学模式,由教育家通过企业家慈善捐助或社会慈善机构出资的方式投资兴办教育,一方面,保证学校的公益性和非营利性,另一方面,由教育家进行具体教学管理,由热心教育事业的企业家和社会贤达人事组成董事会参与学校发展的重大决策并对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监督,保证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健康持久发展。3、
加强师德建设,建设人文校园,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发展通过组织各种文化讲座、培训、学习班,努力提高教师的素质,特别是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建设人文校园,通过开展丰富的学术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培养学术型和专家型教师;鼓励优秀老师做教育家、思想家,在学术上和道德上成为学生的楷模,用人格魅力和一身正气感染学生,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成为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材。
当今我国教育的整体情状如何?这恐怕只能有一个盲人摸象的答案,因为我们没有一个中立的、权威的调查统计机构来勾画出一个较为客观的情状。自一九九八年以来,我不倦地游走于中国大地,到过的地级市超过百分之八十,因此对中国教育有一些直观的印象。许多人有一个错误的认识:中国的高等教育不如美国,但基础教育优于美国。中国的高等教育不如美国,这是无容置疑的,有十分充分的证据证明这一点。中国高等教育落后,主要的原因是大学精神的缺失。就是享有优质资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北京大学,今天也没有什么大学精神可言。他们同样热衷于向权力献媚,同样缺乏对于公平与正义的普世价值的自觉守护。前些年邱成桐先生披露的北大为获得政府资助,虚拟海外聘请人员更是让人侧目。就在前几年,北大一位主要负责人居然还在公开场所宣称“教师在课堂上发表错误言论将被追究”更让人失望与寒心。四九年以来,北大独立精神的丧失,是中国高等教育最为令人痛心和不齿的倒退。中国的一些三四流的地方大学,其教师素质之差,官场习气之重,实在不配称之为大学。“大学”一词,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的“University”,都有“兼容并包、博大宽广”之意。说得极端一点,当今中国内地,无有真正意义上之大学,只有党校。在内地大学,校长不是最高领导人,而是“党委书记”,这大概是要令文明世界的人们和我们的后人耻笑的。在中国内地人文社会学术领域,没有一位可以称之为大师的人物,有的只是“伪大师”,这也与缺乏学术自由、言论自由的社会氛围不无关系。因为缺乏言论自由必然导致思想资源、学术资源的稀缺与匮乏。人文社会学术领域,各个领域的头面人物,差不多都是些不学无术的人,他们是“学官”,而不是学者,他们是课题掮客,而不是真正的探索者。这种现象的存在,与我们整个制度设计的根本缺陷有关。至于中国的基础教育是不是比美国的好,我的结论是同样不如美国。问题的关键是评价标准:如果在有限的教育群体里,如少数大中城市的学生的学业成绩,中国基础教育的学生在教科书的内容的掌握的巩固性上,会优于美国整体的学生对教科书内容的掌握的情况。注意,这是局部与整体的比较的结果。就是在这一点上,如果整体与整体相比,中国还是会不如美国。其次,中国学生更多的是“小面积的高产”,而美国学生却是“大面积的丰收”。据有人观察,中国学生用于教科书的学习时间是美国学生的五倍,这一结论的可信度有多大,当然有待证实。但当中国学生一遍一遍做习题,一遍一遍背诵教科书的时候,美国学生会有更多的自由探索、广泛交往、自主阅读,却是不争的事实。再次,美国学生在独立性、自信心、社会经验以及探索精神和对探索方法的掌握上,整体上也优于中国学生。“中国的高等教育不如美国,但基础教育优于美国”这在逻辑上也是说不通的:为什么中国好的基础教育导致了一个不好的高等教育,而美国不好的基础教育却导致了一个好的高等教育?中国基础教育的落后于美国,不过是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落后于美国的一个必然结果。在一个文明落后的国度,要想教育一枝独秀是不可能的。由于中国的人口基数很大,差不多是美国总人口的五倍,而具有高智商、卓越天赋的人,在任何一个自然人群中都是一个小概率的分布,大约占总人口的0.35%。因而在超过14亿的人口总数中具有高智商的人群总数的绝对数还是很大的,只是由于不良的环境和劣质的教育使得这部分人中的绝大多数人的卓越智商被废置而沦为平庸的人。但仍有少数的人还是会幸运地脱颖而出,使他们出众的天赋绽放异彩。但又由于整体教育的不良,从内容到方法,仍无法造就世界一流的头脑。在内容上,由于极权政治的意识形态必然渗透到教育领域,就像有剧毒的微量元素如果污染到饮用水源中,而使人慢慢中毒一样,那种极权主义的思想必然荼毒学生的心灵而使思想飞翔的翅膀羽毛脱落,从而丧失自由翱翔的能力。
在当今中国内地各省、市、自治区的教育中,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的。按照当今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准,大体上有这样的几类地区: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湖北、湖南、浙江、福建、山东属一类地区;四川、河南、重庆、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安徽、江西属二类地区;广东、广西、陕西、山西、甘肃、海南属三类地区;云南、贵州、内蒙古、宁夏、新疆、青海、西藏属四类地区。北京和上海,基础教育相对好,主要是由于社区环境、生源素质和办学条件的相对优质,而对整体的教师素质而言,其实是不如武汉、南京、长沙、济南这些省会城市的。这主要是由于北京和上海就业机会很多,有吸引力的岗位很多,中小学教师这个职业在这样的大城市,远远不是受人羡慕的职业,因而在这一领域中很难留下有卓越天赋的人。尽管北京有像华应龙、刘可钦、窦桂梅这样一些优秀的教师,但他们都是北京凭借自己的地缘优势从外省市“挖”来的。北京和上海,相对于山东、江苏、湖北这些省市而言,是不太重视教师培训的,尽管他们占尽近水楼台的优势。我在许多场合都表达过对京沪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不重视教师的培训而靠着自己优越的地缘优势实行对外省市优质教育资源的掠夺的批评,因为这种做法是十分不道义的。我希望国家能够制定人才流动的合理机制,杜绝这种不义行为。人才可以也应该流动,但要对流出地进行必要的补偿。否则,两级分化会越来越严重,更重要的是不能纵容不劳而获的不义行为。湖北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如浙江,但湖北教师的整体素质却高于浙江。我感觉浙江人患上了“富裕病”,突出表现是“精神厌食症”。江苏经济也不错,但江苏教师的精神状况远好于浙江。我不知道浙江的问题出在哪里,也许这是个人偏见吧。其实,浙江有那么深厚的人文底蕴,出现过许多优秀人物,现在也有像王淞舟、阎学、王蕾英、费慰、周步新这样一批优秀教师,整体的教师素质应该更好。福建的教师整体上是比较有追求和有教育理想的,这与黄克剑、张文质、余文森、林少敏等先生的努力与影响有关。正如江苏有南师大诸位同仁的影响、湖北有华中师大诸位同仁的影响一样,对于教师的精神引领是不可或缺的,尽管这效果并不会立竿见影,但时间一久,潜移默化的影响的效果就会彰显出来。产生过陈独秀、胡适、朱光潜的安徽,今天成为中国内地省市中最为封闭、保守、贫穷和落后的省份之一,层出不穷的是贪官和对法治践踏的丑闻,其中的原因值得深究。它的难兄难弟河南,在开放程度上要远优于安徽。河南是民营教育培训机构最为发达的一个省份,背后的原因恐怕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懒政与贪腐。和安徽一样,河南在法治水平上也是较低的一个省。加强法治建设,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我们的教育是完全可以有所作为的。我特别强调我们的教师要有现代民主政治的意识。我认为一个学生能够遇到具有民主、自由精神的老师,那是一种幸运, 因为只有自由、民主的精神能够让一个人真正从精神上站立起来。台、港、澳是民主社会的型态,社会发展程度远高于中国内地。因而,教育的品质也远高于内地。民主政治不仅表现为对民意的尊重,民意有充分的表达途径,也更能开启民智。所以可以说,民主是教育的助推器,而专制则必然导致对人的尊严的漠视和头脑的封闭与禁锢,是教育的天敌。肖川(转载)
如果中国的父母都是像卡尔威特一样的人的话,那么其实学校的教育也是水到渠成而已,全民的观念改变了,学校教育自然改变。
应该说都像卡尔威特的父亲一样,学校的教育也是水到渠成。因为卡尔·威特能取得惊人的成就,并不是由于他的天赋有多高超,而是全赖他的父亲教育有方。但是如果都让家庭教育取代了学校教育,那谁还愿意当学校领导,甚至更高一级的……。现在神通广大的名父亲们多得是,我们对教育应该有“信心”。
那你对兴办盈利性学校有什么看法~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面试中,你究竟出了什么问题――HR的精辟总结
  关于在面试学生中所出现的问题,我看到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虽然有些不是面试学生过程中的问题,但是我觉得值得借鉴的,也加在里面。
  简历。
  1.一份好的简历,无疑是一块好的敲门砖。其实HR在看完你的简历之后,要不要你已经有了大概的打算,只要你的表现能够符合你的简历所描述的那样,基本上HR的心里就已经有底了。很多人的简历,版面格式很混乱,如果你对这样的简历感到满意,那就说明,你本身就是个思维混乱的人,这样的人,你觉得企业会要么?很多的简历上面充斥着“很好”“不错”等等的词语,那什么叫做“很好”呢?一般HR都会认为如果你写的是“很好”或者“不错”,那就是你没有拿得出手的东西来,自然简历也就被扔在了一边。当然,有些事情确实不方便量化的,HR会根据整份简历的水平来评估你所谓的很好到哪里,但是如果简历上面全部是很好跟不错,基本也就只能剩下被冷落的份了。
  2.夸大简历。我敢说,基本上99%的人,简历上都有夸大的成分。适当的美化HR并不介意,毕竟你是来求职的,而且人总有自我感觉比较良好的习惯。但是,如果简历上存在不真实的信息,那就是弄虚作假了,这样的人去到哪里都不会被接受。我曾经收到过这样的简历:某人在某公司实习,简历上讲到此人负责某些项目,一个还没有毕业的人,怎么可能负责这么重要的项目,一问之下发现,原来他只是负责项目里面的一些普通资料的整理,并没有进入实质性的工作环节。如果你说参与到这个项目里面,那没问题,但是你说的是“负责”,还说得好像没了你不行,这个就太夸张了。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 京ICP备号 |
CERNET Corporation课堂“翻转”以后,可能出现哪些问题呢?
  1.无边界的自主
  有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把主体回归的课堂变成了主体放任自流的课堂,过度弱化了教师的作用。这种极端化的倾向在一些对新型教学结构掌握得不太好的教师中存在着。于是在教学中出现了放手让学生在网络中自学而不进行监控,让他们在讨论区中自由发言而不围绕主题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不但数字化学习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连传统教学中教学任务的完成、必要的师生情感交流、教师人格魅力的熏陶都等丢失殆尽。
  2.不知所措的老师&
  把学生放开后,教师活动指导不明确、不具体,茫然不知所措、独立于学习群体之外,无法有效地引导学生。小组对话流于形式,没有评价、没有实质交流。在翻转课堂下,教师要发展、学习、研究自主学习的调控技能。把学生放开的课堂调控策略与教师讲授的课堂策略是不一样的。
  3.浅层次的对话&
  教师提出的问题是浅层次的问题,开展的是浅层次的对话。教师要提深层次的问题,科学设置问题,可以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将学生的认知从低层次引向高层次。在翻转课堂上教师怎样有效设计问题呢?
  祝智庭老师提出了“五何”提问法。即:
  由何:问题是从哪里来的(Who,When, Where)?针对“由何”的设计往往产生的并不是真正的问题,而是任务的布置或情境的导入。教师可以为学生模拟一个情境,也可以还原到问题产生的初始情境。
  是何:即What,学生要回答这类问题,需要完成事实性知识的回忆与再现,或者通过说明、解说、转述、推断来阐明某种意义。
  为何:即Why,学生要回答这类问题,需要弄清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构成方式,以便对事件、行为和观点等进行恰当准确的解释和推理。
  如何:即How,学生要回答这类问题,必须具备将知识应用于具体情境的能力,或者了解有利于应用能力培养的原理、概念和理论。
  若何:即If……then,要求学生推断或想象如果事物或情境的某种属性发生变化,结果会怎么样。此类问题是创新和发现问题的“启动机”。学生要回答这类问题,必须善于对事物的多种属性进行判断,充分发挥自己的洞察与神入能力,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翻转课堂上教师要多提为何、如何、若何的问题,问题要体现层次性。
  4.对学生思维方式的误导&
  在信息时代,学生以一种非传统的方式接受知识,获取信息,思考评价,解决问题。正确的思维方式对于学生一生都有很重要的作用。网络信息容量巨大,同时也良莠不齐,有的只是对某一问题的观点罗列,有的则带有片面性甚至误导性,那么这种数字化学习的能力培养就要求学生能够站在较为客观的立场进行分析,再结合自身的知识结构做出相应的判断。有的教师只是提出“从网站找出一条信息来表达或证明你的观点即可”。这种引导学生分析学习资料的思维方式就带有误导。它易使学生人云亦云,甚至以偏概全,有碍其正确判断,有理有据地分析事物的能力。如果教师连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等都无法对学生进行正确训练的话,那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更无从谈起了。要对学生汇报进行质疑、质询、反问、批判、反驳、引导。
  5.以信息作为知识&
  信息即知识,这是严重的认知错误,信息与知识根本就不是一个意思,信息只有内化到人的认知结构中,并对人的思考与行动产生影响后,才能称为知识。因此,认知网络和联接的重要性在于内化,而不是孤立的数据或信息的简单排列,更不是因过于广泛而无法整理或归类的一大堆内容。课堂上粘贴与拷贝、无意义的阅读与探究皆源于这种认识。
  知识是内化到人的认知结构,并能指导人的行为的有用信息。在翻转课堂上,要让学生外化知识,用知识指导他解决问题,要转变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并在情境中运用知识。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开学季:网络安全“第一课”,顶级名师联袂开讲,所有课程免费观看!...
网安国际学术论坛于日至18日在北京举办“网络空间安全大学生夏令营”活动...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马云:如果毕业于北大清华 就没有阿里 中国教育问题都在哪?
来源:中商情报网综合 责任编辑:yuxueshan
市商会第九次会员大会暨2014“全球经济新常态与企业发展之道”高峰论坛于12月7日在上海举行。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出席并发表了演讲。谈到创新方面,马云认为,中国的创新做得不好归根到底是的问题。他把教育分为“教”和“育”两部分,认为“教”是没有问题的——中国的学生在全世界范
围内考试都是最好,但是“育”,即培养、情商方面出了问题。“我毕业于杭师院,我有时候在想,如果我毕业于北大、清华,可能现在每天就在做研究了,因
为我是毕业于杭师院,所以才有了现在的经历”。其称,文化是玩出来的,会玩的孩子、能玩的孩子、想玩的孩子一般都很有出息。我们是“教”把“育”的东西拿
走了,企业家也要学会玩。
长期以来中国式教育都存在一些争议。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转载自(微信公众账号:占豪) 名为《中国式教育是重大失败?该如何改进?》的文章。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中国教育都有哪些问题?
那么,中国式的“填鸭式”教育真的磨灭了孩子的创造力和心性了吗?
对这个问题,占豪(微信号:占豪)看法有两点:
一、中国的考试压力的确让孩子在成长期有很大的心理压力,这是客观事实。这些压力来自于哪里呢?是来自于教育体制吗?个人认为,并不能简单这么看,因为压力不仅仅是来自于教育体制,而是整个社会。包括历史人文,包括教育资源等等,当然也包括体制因素。
那么,为什么中国整个社会有这么巨大的考试压力呢?最重要原因有三点:
一是教育资源仍然不够丰富,使得不能完全普及,这必然会带来考学压力。当前社会,在教育资源还不能完全满足社会需要的情况下,高考是兼顾社会公平所必须走的一步,诸如美国名校被豪门望族基本包了的情况是不能在中国出现的,这也是为什么占豪一直批评那些要求大规模扩大自主招生言论的原因。从新闻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某大学的招生处长,受贿竟然过亿,由此我们可知自主招生带来的社会不公平和权力寻租腐败。
二是中国社会处于高速变化中,由中下层向中上层攀升最好的方式就是考学。寒门子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学习考到好的大学,接受好的教育,就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在中国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这应该是中国之幸。因为,社会只有这样的循环流动,才会维持发展、进步与和谐。
当前,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虽然很多人批评教育,但批评中国教育模式的多是精英阶层,他们认为这种残酷的学习压力对孩子是残酷的;但普通百姓多不这么想,他们更希望得到公平教育的机会,而不是合法权益被有权、有钱者侵蚀。也正是基于此,诸如自主招生之类的招生方式,客观上是增加了社会的不公平。当然,考虑到一些特殊人才,给大学一些自主招生权力也是适当的,但不可再继续扩大,因为那样会增加社会的不公平。
三是中国的历史文化的影响。数千年来,中国人都推崇读书,特别是有了科举制度之后,中国人更是把读书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历史上,关于读书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很多。譬如“孟母三迁”、“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借光”等等。这种文化基因,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中华子孙,这也是为什么在我国政府教育不够的情况下,中国教育依然在不断快速进步的根本原因和动力。这种文化基因,决定了中国的家庭大多数都会对孩子的读书重视,并有相应的要求,这些要求自然就会形成相应的压力。
由上所述,客观上,把考试压力简单归结于体制是不客观的。事实上,很多问题都有利弊两面,这也是我们看待问题不应钻牛角尖,而应去找真正的利弊所在,并最终实现趋利避害。
二、如今美国科研机构大约有三分之一是华人,中国考出去的留学生非常受美国科研机构欢迎,当前我国搞航空航天科研的中坚力量也多是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由此可见,说中国式教育磨灭了创造力的说法是不准确的,我们不能简单认为教育真的是磨灭了孩子的创造力和心性。这一点,从现在八零后、九零后孩子的创造力方面看,没看出来他们创造力变弱了,相比五零后、六零后、七零后,他们的创造力是变强了。
相关内容阅读
中商情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 “来源:***(非中商情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5 邮箱:
热门调查榜
热门资讯榜
大家都爱看
活动时间:-
活动地址:http:/......
近日传出的“珠海公交猥亵事件”视频截图
珠海市公......
日前,国家食药监管总局公布了本年度第二阶段19类食品及食......
备受关注的英雄联盟第124位英雄终于要露出端倪了,官方给......
海南矿业12月9日上市交易,新股发行一览表。
海关总署今天公布1至11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情况。据海关统计,今年前......
法国为俄罗斯建造的“西北风”级两栖战舰“塞瓦斯托波尔号......
朝鲜中央电视台6号公开了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近期视察空......
资料图片:韩国男团CNBLUE(韩联社)
韩联社首尔12......
二十七八岁
一段名为《我今年,二十七八岁》的近8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教育问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