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喝冰水 户外作业 为什么不能喝 冰水

山东多地发通知战高温:户外超38℃,环卫工停止作业
11日,面对高温来袭,我省多地都发布了高温预警。记者在工地探访发现,建筑工地在中午时间段都给工人安排了休息时间。热浪袭城之下,各地政府部门和各个行业也都做出了积极反应,发出通知采取预防措施,迎战高温。
每当夏季到来,环卫工高温下工作保障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资料图)
烈日下建筑工地
都安排了休息时间
烈日炎炎的午后,在济南历山路一处建筑工地上,焊工老高脸戴黑色面罩,眼部有眼镜保护,拿着焊接棒,直面火花四溅。背部的衣服已经湿透。每次焊接时,火花四溅,温度急剧增高。&热啊,也受不了。总感觉要缺氧了似的。&老高虽然这样说,但他一刻不得闲,从早晨六点到晚上六点,老高说一天要焊接多少个,他也不清楚。
对于烈日下工作,工人们笑着说,&这有什么受得了,受不了,干这行就这样。&解决酷暑,工人老李最爱喝水,从市场买的两升装的水杯,他一天能喝三瓶。
工地另一侧,一群工人正在忙着搬运钢材。刚刚经过中午酷晒的钢筋温度更高,记者手摸了一下,感觉钢筋发烫。工人手上都戴着针织手套,胳膊露在外面的部分已经变成了黑红色,豆大的汗珠正在慢慢流下。
记者走访多个工地发现,目前济南建筑工地在中午时间段都给工人安排了休息时间,根据工种的不同,休息的时长也不一。但目前来看,并没有因为特定高温天气,而延长休息时间。
在历山路一建筑工地上,下午两点半大部分工人已经在忙碌着:运水泥、卸钢材、挖地基等。一工人告诉记者,他们现在执行的夏季休息时间,每天中午十一点到下午两点休息,&活多的就加班干,没有的就休息。&
在花园路一建筑工地中,下午刚两点工地上就咣咣当当地干起来。&中午十一点到下午一点休息,上吊车的能晚些,下午两点上班。&工地一负责人告诉记者,室内工人与室外工人作业时间不一样,为了给工人降暑,他们还发放了防中暑的药、风油精等。
7月11日,德州各县市区气温均达到了37℃以上,乐陵、庆云、德州等6个县市区气温达到了38℃以上。连续的高温天气,城区不少建筑工地上,工人也都在紧张施工。部分施工方考虑到高温作业,已将下午上班时间推迟到三点半左右。
济南市专门发通知
学校要减少户外活动
7月11日济南气象局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后,济南市专门发出通知,对高温天的防范应对工作进行安排,通知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要按照职责,切实落实各项高温天气防范应对措施。卫生计生部门要加强救护一线力量,及时救治中暑患者。教育部门要减少或暂停师生各种社会实践、实习和夏令营等户外活动。各级各类学校和公共游泳场所要高度重视学生和未成年人安全,防止发生溺水事件。
当日,济南市建委也发布通知,要求各参建单位落实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办法,合理调配高温天气下施工人员的作业时间,避免高温时段户外作业。并积极为从业人员创造良好的作业和休息环境,预防中暑、食物中毒等安全事故;施工现场必须保证防暑降温饮品的充足供应,向作业人员发放防中暑药品。
此外,济南市城管局也下发通知,调整高温时段环卫工作业时间。当天气预报最高气温超过35℃时,中午11点至下午3:30,停止保洁人员户外作业;超过38℃时全天停止户外作业。
派出多路监督人员
检查高温下室外施工
11日,淄博发出了高温红色预警后,淄博市质安站通过短信、微信群等方式向各施工单位下发停止室外作业通知,并要求施工现场给工人备足开水,必要时准备绿豆汤、淡盐水等。
采取这些措施后,质安站还派出多路监督人员检查是否有在高温下室外施工情况。&我们中午没吃饭去检查的,分多路对市直属的50多个在建项目检查。&16:00左右,这些工地全部检查完。据悉,此次检查,所有市直属工地均已停止室外作业,并配备了开水和绿豆汤。
德州市住建局相关工作人员也表示,根据《山东省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办法》(省政府令第239号)等文件要求,在下列高温天气期间,施工单位应当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减轻劳动强度,采取有效措施,保障职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据淄博电网的工作人员介绍,受持续高温天气影响,淄博最高用电负荷一直处于高位运行态势,主要原因是企业和居民制冷负荷的不断增加。针对高负荷情况,淄博供电公司目前安排人员24小时值班,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负荷走势,加强电网负荷的在线监测和电力平衡分析,精心组织机组处理,以此增加供电能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唐园园罗静朱迎雪 刘雅菲张阿凤 见习记者赵夏晔)
[责任编辑:杨凡、韩琳琳]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拨打新闻热线4,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2,诚邀合作伙伴。
独居老人在家被抢6月27日晚11时,诸城市林家村镇某村65岁的独居老人刘某正在睡觉,突然听到了屋外有动静。经过现场勘查,民警发现现场除了...
日,游人在青岛第一海水浴场消暑休闲。山东省气象台于7月11日11时将高温黄色预警信号升级为高温橙色预警信号:预计11日12日两天...
崂山交警副大队长杨长涛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连续8年逃逸案件破案率100%。火眼金睛锁定逃逸司机。
全面二孩已经放开一年半了,我省今年的生育情况如何呢?近日,记者在多地进行调查。数据显示,今年头四月,我省共出生55.3万人,二孩占比74%。
2017年潍坊市中小学生普及游泳运动工作各场馆培训情况公告。报名须知:报名时需携带户口本、健康证明、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证明,年龄为三年级...
7月10日晚,由胶州市茂腔秧歌艺术传承保护中心带来的大型茂腔现代戏《秧歌乡的故事》,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上演。文化部副部长董伟,山东省...
7月11日,记者从召开的第二届东亚国际老龄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第二届东亚国际老龄博览会将于10月27日到29日在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
6月底,山东潍坊菜农地里收购价约5分钱一斤的甘蓝,历经辗转至北京的大超市,一斤售价超过2元。从山东潍坊到北京大约有1000里地,从田间地...
“谢谢你们,警察同志,如果不是你们及时发现,真不知道孩子现在会怎么样了。”7月7日中午,在沙子口边防派出所,一位年轻母亲紧握民警的双...
每到汛期,国内媒体上经常会出现“青岛是国内最不怕淹的城市”这样类似的标题。央视制作的《城市里的中国》纪录片,青岛将会作为第一集出现...
今天下午,市城市管理局公布了青岛市建成区2017年第二季度的城市管理工作考核结果,珠海路街道排名第一。在存在问题方面,市南区考核了10个...
小西湖的荷花进入盛花期。娇艳欲滴的荷花,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冒着酷暑前来赏花。
12日开始进入三伏天,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期,入伏后,高温、高热、高湿的。11日,青岛市区天空晴朗,阳光充足,空气中弥漫着炎热的气...高温天气,室外作业的工友们要注意防暑。。。。。。。。。【皖维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359贴子:
高温天气,室外作业的工友们要注意防暑。。。。。。。。。收藏
我TM居然中暑了。。。。。就怕生产时机器坏,还偏偏遇上了,还是赶工期的生产,今天的气温,30米高的塔上不停机维修干了6个小时,头上是炎炎的烈日,脚下是滚烫的机器。。。。。。。人生中第一次尝到到中暑的滋味!喝不下水,吃不下饭,恶心想吐,头晕晕!
皖维高新股票分析结果,后市是否有上涨空间?短线怎么操作?
友情提醒:高温天气,室外作业的工友们要注意防暑。。。。。。。。。不要喝太多冰水。。。。。。。常温的饮料的最好!领导们也别吝啬那点降温费,户外作业较多工种或高温岗位要给予特殊关照!
队长你要悠着点了,千万别倒下...大家盼你哪天能回来啊!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多数户外工作人员难领高温补贴 违法成本低致执行难
烈日下,一名清洁工喝冰水降温(资料图片)。京华时报记者徐晓帆摄
立秋已过8日,“秋老虎”威力不减,上周以来持续的闷热天气让高温津贴话题再次引发关注。现行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
但记者近日探访发现,仍有不少高温作业人员并未领取到属于自己的高温津贴。为何高温津贴总是遭遇执行难?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程延园表示,一方面由于宣传普及不到位,很多人并不知道可以领取这项补贴,用人单位对于高温津贴发放的具体标准及天气条件等也不清楚;另一方面,出于对经济效益的考虑,也有相当多的企业单位选择规避这些政策。此外,劳动者在企业面前较为弱势,不敢、不会主张权利,都是高温政策难落地的重要原因。
多数户外工种未发高温津贴
8月10日,当日预报最高气温为33℃,潮湿闷热的天气让很多市民直呼“热得受不了”。下午3点,记者来到丰台区方庄南路某建筑工地,几名工人正在蓝色围挡内施工。“我们干活干这么久了,还没有领到过高温津贴。”据工人师傅介绍,他们此前并未领取过高温津贴,尽管也知道自己可以享有此项权利,但他们也不知道应该向谁申请这项补贴。
“我们每天工作10小时,早上是从7点开始到中午12点,下午从2点工作到晚上7点。工地上会给准备绿豆汤、藿香正气水这些东西,但补贴是真没有。”这名工人无奈地笑了笑。
据记者探访了解,除这些建筑工人外,很多露天停车场的管理员同样也没有享受高温津贴。在朝阳区一处露天停车场,两名身穿黄色工服的管理人员告诉记者,自己没有听说过高温津贴,工资里也没有这一项。
除了像建筑工人这样的传统户外作业人员外,对于像快递员、送餐员这样的新型户外作业人员来说,领取到高温津贴的情况更是少之又少。
“我早上得六点半起床,七点半提货,八点半开始送货。”一位快递员告诉记者,他通常在晚上七点半下班,这意味着他一天的工作时间是至少十个小时,即使是中午,他们也得送货,一般下午1点半送完货物,然后在两点的时候回网点吃饭,三点半继续工作。这位快递员表示,自己已经在公司工作了近三年,从未领取过高温津贴,也没有听说过有其他的防暑降温福利。
此外,某外卖平台的送餐员表示,他们同样也没有领取到高温津贴。“就是上个月给我们每人发了两瓶藿香正气水。”“出门在外打工的,哪里会讲究那么多。”
当然,在有些企业,情况也有所不同。一名京东送货员告诉记者,公司每年夏天会给员工发放高温津贴,此外冬天也会发放防寒补贴,标准是每人每月300元,一年一共会发放6个月。
另一家外卖送餐平台的送餐员则表示,自己今年虽然领取到了高温津贴,“但没有去年多了,今年公司说是按照每人每月180元的北京市最低标准发放的。”该送餐员介绍,去年夏天,公司是按照每单8毛的额度给发放高温津贴,“这样算下来的话,一个月就能领到差不多500元的补贴,相比之下,今年的补贴就少多了,但好歹还是给发了。”据该送餐员介绍,今年入夏以来,公司迟迟没有发放高温津贴,后来经过大家集体反馈后,公司才告知称今年将会按照北京市最低标准发放。
违法成本低致使补贴发放难
类似的情况不止发生在北京,事实上,全国各地几乎每年都有用人单位未按规定足额发放高温津贴的现象发生。根据此前媒体报道,2015年就曾有一位建筑工人在网上发帖表示,自己看了媒体报道才知道高温津贴这回事,而且,自己和200多位工友已经5年都没领过高温津贴。
为何高温津贴发放这么难?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程延园表示,一方面由于宣传普及不到位,很多人并不知道可以领取这项补贴,而用人单位对于高温津贴发放的具体标准及天气条件等也不清楚,这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程延园说,很多劳动者不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不知道自己可以享有这项福利,此外,有些用人单位对于高温津贴的具体发放要求也不是很明确,“比如具体气温达到多少度算是高温天气,有些企业都还不是很了解。”另一方面,程延园认为,各地现行的高温津贴标准并不算高,客观来讲,涉及的金额并不是很高,因此也无法引起用人单位足够重视。此外,劳动者在面对用人单位时大多较为弱势,不会合理主张自己的权利,也是导致高温津贴执行难的原因。
除上述原因外,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所所长张车伟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高温天气的劳动保护主要依靠劳动监察部门、工会组织监督,监督管理工作比较乏力,惩处方面的欠缺使得用人单位违法成本较低,也是导致高温津贴难以落实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支振锋认为,高温维权要有法所依,就要把相关的权利义务法律化,今后可以考虑将高温津贴等高温劳动保护措施列入《劳动法》,提高其执行效力。同时,要明晰监管责任,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保证政策的刚性和权威性。
防暑降温措施不止高温津贴
事实上,除了高温津贴外,用人单位还应当在高温条件下为作业人员提供其他必要的安全生产环境及保障措施。北京市2015年发布了《工作场所防暑降温技术规范》,这一地方标准对于高温作业工种的工作环境以及用人单位需采取的措施做了详细规定。市安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前相关规定中对用工单位为高温作业人员提供防暑饮料和药品没有具体要求,因此常常出现上百工人只供一桶绿豆汤、几盒清凉油的现象。而现在,用工单位有了明确的执行标准,执法时不能达标,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警告或处罚。
据北京市安监局工作人员介绍,按照北京市《工作场所防暑降温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室外露天作业累计不超过6小时,且在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即12时-15时)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时,用人单位应该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连续作业时间,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
此外,每年6月~9月期间,用人单位应为所有高温作业人员提供清凉饮料和防暑药品,清凉饮料发放量应不少于人均2.5L/天;防暑药品可配备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防暑药品供应量以满足实际需要为宜。应明确饮料及药品盛装器具的放置地点、清洗方法,消毒应规范,并设专人负责。
快递员送餐员也应享有高温津贴
记者在探访中发现,不少人认为只有建筑工人、环卫工人这样的传统高温行业作业人员应当享有高温津贴,对于快递员、送餐员这样的从业人员是否应当享有高温津贴则不很确定。像这些新兴行业内的高温作业者是否应当享有高温津贴?
程延园表示,现行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并未规定应当发放高温津贴的具体行业,而只是规定了作业场所的温度,即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从这个角度来说,在这样的温度环境下工作的人员,就应当享有高温津贴。”
记者统计发现,今年入夏以来,北京市平均气温达到35度以上的天气共有8天,其中,6月份5天,7月份3天。对于未领到高温津贴的工人怎么办?北京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高温津贴的发放是强制性的,企业必须按照要求执行,如果用人单位拒绝发放,工人可找工会反映,工会协调无果时,可向本市人社部门热线12333举报,或者向各区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或提起劳动仲裁。如果单位拒不发放,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有权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28省份已明确高温津贴发放标准
按照《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规定,高温津贴标准由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适时调整。此前,曾有媒体报道称多个地区的高温津贴标准已经数年未涨,有的地区甚至还在用10年前的标准。相关专家也表示,应建立动态调整机制,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职工平均工资、消费物价指数等因素适时进行调整。
但近年来,不少地区已经对高温津贴的具体标准进行了动态调整。北京市自2012年7月开始,两次上调劳动者高温津贴标准。目前实施的标准是,室外露天作业每人每月不低于180元;在33℃(含33℃)以上室内工作场所作业每人每月不低于120元。山东省也在2015年,将企业职工防暑降温费标准调整为:从事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200元;非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140元。全年按6月、7月、8月、9月共4个月计发,列入企业成本费用。四川、湖北等省也都在近两年对高温津贴的标准进行了调整。
据统计,目前已有28个省份公开了高温津贴标准。其中,在按月计发津贴的省份中,山西省标准最高,为240元/月;按天发放则是天津27.3元/天位居榜首;而发放时间最长的则为7个月的海南,发放时间为每年4-10月。
记者卫张宁
责任编辑:久久
08-15 08-15 08-15 08-15
08-15 08-15
08-15 08-15
08-15 08-1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冰水机hlaz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