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并发症能治好吗已经十年了,吃什么药能减少并发

十年后,我终于回到了正途
  一进病房,他就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别的住院患者都卧床休息,但这位患者却独坐床头,若有所思的望着窗外,不知他心中在想些什么……
  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记者与他攀谈了起来。
  原来,他的病都不在面上,虽然看起来没什么异常,但身体器官却已经受到了重创。住院期间他也从其它病友身上吸取到了教训,而看着门诊熙熙攘攘的求医之人,他更是感慨万千。
  “赶”时髦“赶”出病
  吴欣,今年53岁,十年前发现糖尿病,具体患病时间不得而知。
  还记得那是十年前一个寒冷的冬天,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新添置了一台监测的精密超声仪器。而那阵子,吴欣被疑似脂肪肝患者,但也有些人说他是胆囊炎,为了探出究竟,他特意跑到附属第一医院超声科来“赶了一回时髦”。
  以为医术高明的欧姓接待了他,在做了仔细的检查之后,一定提醒道:你去查查血糖吧。
  对于血糖,吴先生还是多少有些了解的。因为他的爷爷、‘父亲、姑姑都是糖尿病患者。想到这儿,吴先生不免有些害怕。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到医院做了,同时做了C肽释放试验,结果,正如自己担心的那样,他被医生诊断为2型糖尿病。
  自己给自己开药
  这十年来,由于工作繁忙,吴欣在没有时间去医院复查。同时,他也大胆地当起了自己的大夫。自己为自己开了很多药。
  都说“久病成医”,这是必然的吗?多年来,吴欣自己吃过双胍类、磺脲类等很多西药,血糖控制一直不理想,也吃过很多中医,甚至是他到北京购买的。可是他的血糖稳定了吗?没有。
  2001年的时候,单位一位同事对他说:“听说不错,你试试吧。”吴欣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打起了胰岛素,出人意料的是,这次他没有找大夫确定药量,而是自己摸索着用药。几年来,吴欣虽然不确定自己应该打多少,但是对胰岛素使用时间的要求是严格的,他从来都是“不打胰岛素就不吃饭”,虽然剂量不是很准确,但总算跌跌撞撞地走过来了。
  事实上,对于糖尿病这样一种需要自我控制和管理的疾病,很多患者都相当于自己的半个医生。因为自己更便于观察平日里的身体变化,但是,这也并不是说患者可以不听从医生的劝告自行用药。在此也提醒广大患者,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充分学习糖尿病知识,然后有理有据地对自己的疾病进行管理。
  身体状况不容乐观
  虽然当了十年的“私人医生”,但是他是身体状况远没有自己预期的那样好。今年年初,吴欣由于长期的以及眼睛模糊来到医院进行治疗。结果却发现,他已经发生了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并发症,微血管已经受到了损伤,导致了糖尿病,心脏和肾脏都车型了一定的异常。
  在医院里,医生每天给他监测7次血糖,他这是才意识到自己以前的血糖有多么不正常。以前在家里吴欣从来都不敢测餐后血糖,空腹血糖一般读数都在10.0mmol/L,左右。有时候,晚上在饭店吃过饭,回家就感觉心头一阵阵难受,后来去医院检查才发现那时已经发生了。,那种难受叫做“” 。究其原因,可能是自己胰岛素打多了。这次住院,吴欣才知道自己的身体已经出现了这么多的异常。提到自己总没有时间到医院看病的原因,他认为除了忙碌以外,对糖尿病不了解、不重视占了很大一部分。
  吴欣想对病友说
  经历了这次住院,吴欣不仅从医生那里学到了很多专业的自我管理知识,也从病友那里看到了糖尿病更大的危害,同时也从一些控制较好的病友身上学到的很多东西。他总结了自己十年来对糖尿病的一些错误做法,希望和他一样的病友们能够迷途知返,早日重返正途。
  1. 没有经过正规治疗,轻视糖尿病。
  吴欣得糖尿病的时候刚40岁出头,事业发展处于上升期的他自然因为工作繁忙而将糖尿病抛在了一边。如今五十几岁的他看上去部实际年龄苍老了许多。
  自得糖尿病后,吴欣就再也没有进过医院,每次药物的调整和更换都没有经过医生的同意。“我不知道哪些药物属于磺脲类,也不知哪些药物是胰岛素促泌剂,我只知道每种药的服用剂量,而这些剂量也是从说明书中得来的,根本没有想过是否适合自己”,现在回想起来,吴欣无奈的说,“看,如今证明这样服药是不对的”。
  2. 从来不注重劳动
  “这几年来,我从未有意识地运动过,我单位离家3公里,每天我都开车上下班,很少走路”,提到运动,吴欣不免有些惭愧。与他一个病房的病友多数时间都能通过运动使血糖平稳,他现在也暗下决心,出院后一定也让自己动起来。
  3. 吃饭、喝酒都不控制
  “从来没有在饭桌上考虑过什么该多吃什么该少吃,包括喝酒,想喝的时候就喝,很随意”,这是吴欣描述的自己对饮食的态度。那个时候他也不知道要控制饮食,住院后才知道不同类的饭菜要分别对待才不会使,酒也尽量要不喝或少喝。
  吴欣对记者说:“这些都是大错误,自己对糖尿病的很多细节认识都偏离了轨道。这次出院后该好好对待糖尿病了!要不等眼睛看不见了,或者腿不能走路了就真的晚了。”
(实习编辑:潘信凝)
相关阅读:
请详细描述您的疑问,有助医生快速帮您解答!
糖尿病必读:
39糖尿病服务:
儿童常用药 >>             
老年常用药 >>         
妇科常用药 >>         
男科常用药 >>             
看专家博客:&&&&
逛论坛:&&&
找医生:&&&活动:&</li!→ 糖尿病得10年,有并发症
糖尿病得10年,有并发症
健康咨询描述:
糖尿病得10年,有并发症,近两天突然耳朵出血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擅长: 擅长各种血液,尿液,体液的检验,对健康体检项目,生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8041次
&&&&&&病情分析:&&&&&&糖尿病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持续高血糖会引起身体很多的并发症。&&&&&&指导意见:&&&&&&糖尿病得10年,近两天突然耳朵出血,建议立即去医院进行检查和处理,要严格控制好血糖,防止更多的并发症出现。
擅长: 胃炎、胃溃疡、阴道炎、盆腔炎、胆囊炎、胆结石、阑尾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5975次
&&&&&&病情分析:&&&&&&你叙述的症状是,糖尿病合并血管神经病变了,所以有耳朵出血的现象?&&&&&&指导意见:&&&&&&建议,你可可以去医院看看,帮助明确诊断,同时避免误诊。另外,对治疗也有帮助作用。
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医师
擅长: 甲状腺疾病,糖尿病,更年期,汗证,色斑,丘疹等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3912次
&&&&&&病情分析:&&&&&&你好,一般来说耳朵出血并不是糖尿病的并发症的,您最好是去医院耳鼻喉科检查就诊&&&&&&指导意见:&&&&&&你好,你如果糖尿病时间比较长建议你最好是平时控制好血糖,如果血糖长期比较高的话容易出现并发症的,您这种情况建议你最好是去医院耳鼻喉科就诊&&&&&&以上是对“糖尿病得10年,有并发症”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疾病百科| 糖尿病
挂号科室:内科-内分泌科
温馨提示:要根据自身体重定制合理的饮食计划,选择低血糖生成的食物。运动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使身体逐步适应,并在运动过程中逐步提高运动能力。
&&&&& 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
好发人群:中老年尤其是50岁以上人群
常见症状: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消瘦、乏力、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饮食疗法、运动治疗、心理治疗
参考价格:3.6
参考价格:16
参考价格:45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本品用于2型糖尿病。...
参考价格:¥25.8
本品适用于单用饮食控制疗效不满意的轻,中度Ⅱ型糖...
参考价格:¥25
下载APP,免费快速问医生
赞赏:医生
医生,随时向其咨询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1元得了糖尿病,能“减寿”十年?
单纯性糖尿病不会影响寿命,一旦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那就危及生命体征以及寿命了。
糖尿病会引发全身的代谢紊乱,对身体从头到脚的各个部位都有影响。
在这些并发症中,出现率最高的是视网膜症、肾病和神经障碍,被称为"糖尿病"的"三大并发症"。
这三大并发症在"糖尿病"患后二十年以内,有百分之八十的人一定会得这些疾病。动脉硬化也包括在里面,这是因为血液中过剩的葡萄糖逐渐腐蚀全身器官及其组织的恶果。一旦患上"糖尿病",人体的麻烦随其而至,因为免疫功能减弱,容易感染由感冒、肺炎、肺结核所引起的各种感染疾病,而且不易治愈。并可以选择性地破坏细胞,吞噬细胞。抗癌细胞的防御机能将会大大减弱,至使癌细胞活跃、聚集,导致引发癌病患。
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范围如此广泛的疾病,除了"糖尿病"之外几乎很少见。因为并发症的关系,故有人说一旦得了"糖尿病",寿命至少减去十年,但是一直平稳血糖,这个减寿或可避免。
治疗糖尿病的重点是什么?
许多人说起治疗糖尿病,都说控制血糖是重点,这其中有认识误区。
控制血糖当然没有错,但它不是最重要的终极目的。以下五条才最重要。
第一,在不发生低血糖的情况下尽量使血糖达标。
第二,有利于保持良好体重。
第三,有利于并发症的防控。
第四,有利于延年益寿。
第五,有利于改善生活质量。
提醒大家:得了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势必影响寿命,那么稳定血糖刻不容缓,糖友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
一个人控糖很孤单,一群人控糖很简单,更多尽在【糖天使APP()或 糖友QQ交流群:,也可关注微信公众号:tts1000com(糖天使家园)】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关爱糖尿病,让爱走进千家万户。
开启糖尿病私人医生健康管理服务我知道患有糖尿病已经有十年了,一直没有药物治疗。只是希望通过和饮食,坚持运动每天早晨慢跑4000米。不吃甜食。但是结果没有使血糖降下来。
这十年里虽然没有进行药物治疗,但是随时有对血糖值监控,早餐空腹血糖9-13,餐后二小时血糖18-25.糖化血蛋白7.9%。
三个月前开始重视并开始服用降糖药。
早餐前服达美康80mg,晚餐后服用格华止0.85克。达到空腹血糖平均6.5,餐后血糖平均8.5.
我觉得餐后血糖控制得不好,于是最近停止服用达美康和格华止,改服诺和龙(格瑞列奈片)。只在午餐和晚餐时,随进餐服用诺和龙1.0mg. 效果是:早晨空
我知道患有糖尿病已经有十年了,一直没有药物治疗。只是希望通过和饮食,坚持运动每天早晨慢跑4000米。不吃甜食。但是结果没有使血糖降下来。
这十年里虽然没有进行药物治疗,但是随时有对血糖值监控,早餐空腹血糖9-13,餐后二小时血糖18-25.糖化血蛋白7.9%。
三个月前开始重视并开始服用降糖药。
早餐前服达美康80mg,晚餐后服用格华止0.85克。达到空腹血糖平均6.5,餐后血糖平均8.5.
我觉得餐后血糖控制得不好,于是最近停止服用达美康和格华止,改服诺和龙(格瑞列奈片)。只在午餐和晚餐时,随进餐服用诺和龙1.0mg. 效果是:早晨空腹血糖5.7-6.5.餐后血糖4.9-7.2.
这里有一个问题:我有在每天晚餐喝白酒二两的习惯。在我晚餐有喝酒时,餐后血糖4.9-7.2;在我晚餐不喝酒时餐后血糖9.9-10.5.明显喝酒比不喝酒血糖值要低,但是从来没有低到小于4。这是好现象吗?
在诺和龙的说明书中也有提到酒精能加强诺和龙的药物作用。
我的问题是这酒如果继续喝,有别的什么问题吗?
我的基本情况:
75岁,男,最近检查:肾功能正常,肝功能正常,血压正常,血脂四项正常,眼底正常。
没有三多一少现象。
不正常现象:浑身皮肤瘙痒,每天不定时,不定位置,不是皮肤病,不是皮肤干燥。
希望有明白人指点。谢啦。
1、坚持服药,常用的药有:格列齐特片、二甲双胍
、拜糖平及注射胰岛素。
2、饮食疗法:低糖饮食,不仅是甜食,还包括含淀
粉多的所有食物,每餐进食量都要控制;饮酒和不规律进食
都对糖尿病不利。应多吃蔬菜、杂粮类。
3、相关信息疗法:每天保证有半小时以上的运动,不一
定是跑步,快走即可。最好是每餐饭后都要运动运动,可以
降低餐后血糖。
4、了解糖尿病知识,可以买一点关于糖尿病知识的
小册子看看,和有同样要糖尿病的其他病人交流治疗体会。
5、自我血糖检测,自备血糖仪,经常检查,随时调
6、高血糖患者日常饮食要特别注意,同时还可以喝
些塔罗藏降茶,这样会收到意想不到 的效果的,可以刺激
胰岛素活性,对稳定血糖有一定功效,还可缓解并发症的产
其实糖尿病人如果控制得好,是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处
于相对健康的状况的,我见过还有几十年的糖尿病没有发生
并发症,...
1、坚持服药,常用的药有:格列齐特片、二甲双胍
、拜糖平及注射胰岛素。
2、饮食疗法:低糖饮食,不仅是甜食,还包括含淀
粉多的所有食物,每餐进食量都要控制;饮酒和不规律进食
都对糖尿病不利。应多吃蔬菜、杂粮类。
3、相关信息疗法:每天保证有半小时以上的运动,不一
定是跑步,快走即可。最好是每餐饭后都要运动运动,可以
降低餐后血糖。
4、了解糖尿病知识,可以买一点关于糖尿病知识的
小册子看看,和有同样要糖尿病的其他病人交流治疗体会。
5、自我血糖检测,自备血糖仪,经常检查,随时调
6、高血糖患者日常饮食要特别注意,同时还可以喝
些塔罗藏降茶,这样会收到意想不到 的效果的,可以刺激
胰岛素活性,对稳定血糖有一定功效,还可缓解并发症的产
其实糖尿病人如果控制得好,是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处
于相对健康的状况的,我见过还有几十年的糖尿病没有发生
并发症,活到100多岁的,关键是要重视。
其他答案(共1个回答)
高血糖产生的原因血糖浓度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其来源与去路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正常人体血糖的来源途径有:1.食物的消化吸收,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如米、面、白糖等。2.糖原的分解,糖原是人体糖类的“仓库”。空腹时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避免血糖下降明显。3.脂肪和蛋白质的转化,蛋白质、脂肪及乳酸可通过人体的生化过程(糖异生)变成葡萄糖。因此,控制血糖不仅要控制主食的摄入,也要对肉、蛋等富含脂肪蛋白质的食物加以控制。
正常人体血糖的消耗途径有:1.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供人体消耗利用。2.变成糖原储存。3.转变为脂肪储存。4.转化为细胞的组成部分。
正常情况下,人体能够通过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这两大调节系统确保血糖的来源与去路保持平衡,使血糖维持在一定水平。但是在遗传因素(如糖尿病家族史)与环境因素(如不合理的膳食、肥胖等)的共同作用下,两大调节功能发生紊乱,就会出现血糖水平的升高。那么,高血糖究竟有哪些危害呢?
高血糖的危害短时间、一次性的高血糖对人体无严重损害。比如在应激状态下或情绪激动、高度紧张时,可出现短暂的高血糖;一次进食大量的糖类,也可出现短暂高血糖;随后,血糖水平逐渐恢复正常。然而长期的高血糖会使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发生病变,导致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如胰腺功能衰竭、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缺乏、抵抗力下降、肾功能受损、神经病变、眼底病变等。控制高血糖势在必行
人类的健康相关信息,与外环境(如空气、水源)和内环境(如血液、组织液)的稳定密切相关。血糖过高正是破坏了人体的内环境,引起一系列生化病理改变,影响了各个脏器的功能。由此可见,糖友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将血糖稳定在正常水平,防止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得了糖尿病并不可怕,你还年轻,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血糖,糖尿病最主要的就是控制饮食,还要经常的锻炼,定时测量血糖,少荤多蔬,还要定时定量、按时服药,合理安排你的生...
高血糖患者必须“忌口”,还要适度运动才能延缓和控制疾病的发展。
糖尿病饮食的注意事项:
1、 糖尿病患者的主食一般以米、五谷杂粮为主。如燕麦、麦片、玉米面等...
正常空腹血糖是在3.1-6.1MMOL/L.如果血糖高出这个标准不到7是为高值.超出这一标准才能考虑.还要参照餐后的血糖.一般餐后血糖是在11MMOL/L.才有...
可怕的糖尿病并发症
北京协和医院糖尿病中心主任 向红丁
其实,患了糖尿病,就糖尿病本身而言,并不使人可怕,可怕的是由它引起的并发症。糖尿病几乎所有的危害...
很多降糖药都很好。
关键还是自己控制好。
管好自己一张嘴,
甜密东西不张嘴。
管好自己的味口,
少吃多餐有奔头。
卧位、坐位、立位的血压是用于检查血压是否正常的一项辅助检查方法。就医时多数医生都测患者坐位血压或卧位血压,如果只测卧位血压,还有可能测到的是 高血压 ,以致 低...
卧位、坐位、立位的血压是用于检查血压是否正常的一项辅助检查方法。就医时多数医生都测患者坐位血压或卧位血压,如果只测卧位血压,还有可能测到的是 高血压 ,以致 低...
卧位、坐位、立位的血压是用于检查血压是否正常的一项辅助检查方法。就医时多数医生都测患者坐位血压或卧位血压,如果只测卧位血压,还有可能测到的是 高血压 ,以致 低...
卧位、坐位、立位的血压是用于检查血压是否正常的一项辅助检查方法。就医时多数医生都测患者坐位血压或卧位血压,如果只测卧位血压,还有可能测到的是 高血压 ,以致 低...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糖尿病不能吃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