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中考招生网站中要求的1a2b是一定指生地史政治四科吗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2011年莱州中考招生意见.doc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内江市201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实施办法 -- 内江市东兴区教育局
&& 内江市201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实施办法
内江市201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实施办法
  我市201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以下简称中考)合并进行,为做好中考工作,现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报名
  (一)报名对象和条件
  1.应届初中毕业生及具有同等学力的社会青年均可报考。
  2.应届初中毕业生必须进行综合素质评定,且评定等级为C等及以上的学生(综合素质的评定办法按内教基〔2005〕59号文件执行)。
  3.报考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公费生计划的考生,其综合素质测评等级须达B等及以上。
  4.下列对象不得报名
  ①初中非毕业年级的在校学生;②凡已取得高中学籍者(含高中倒流读初中);③因触犯刑律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④综合素质评定不合格者。
  (二)报名时间、地点
  4月22日-24日报名。本市户籍考生原则上应在户口所在地的县(区)报考。外市户籍在我市初中学校毕业的学生,可回户籍地报考,也可在本市报考;应届初中毕业生由所在学校统一组织报名,社会考生须持学历和户籍证明到户口所在县(区)教育局指定地点报名。
  (三)报名信息报送
  报名信息采集与报名号编排等有关要求,按照《内江市201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中阶段统一招生考试考务工作细则》(以下简称《中考细则》)规定执行。请各县(区)于5月4日前将复核无误的报名信息库(附件2)报送市教育局基教科。
  二、命题、制卷
  市教育局按中考要求,统一命题、统一制卷,应确保试卷的质量和试题安全。文考学科考试说明由市教科所制定,从2015年起,政治学科将适当增加法律知识考试分值。详细内容见附件5。
  三、考试
  (一)考试科目及组考形式
  中考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生物、地理、体育及实验操作共11科。
  文化学科考试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各县(区)教育局负责实施。语文、数学、英语分科制卷和考试,物理和化学学科简称&理化综合&,政治和历史学科简称&政史综合&,2016届生物和地理学科简称&16届生地综合&。上述综合学科均分科编排试题并同堂合考。文化考试除生物、地理外,其余学科均分A、B卷制卷(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职和五年制高职招生考试只用A卷成绩);体育考试和实验操作考试分别由市教育局体卫科、市教仪站负责组织,各县(区)教育局负责实施。
  (二)考试类别及分值设定
初中毕业会考
普通高中招生考试
中职和五年制高职招生考试
A卷百分比+B卷成绩
100*70%+60=130
100*70%+60=130
100*70%+60=130
100*35%+35=70
100*30%+30=60
100*30%+30=60
100*30%+30=60
100*35%=35
100*35%=35
  1.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条件的主要依据。文考各科分值为100分,体育为40分,实验操作为20分,总分960分,均以等级的形式呈现,文化考试学科80分及以上为优秀(A等),70~79分为良好(B等),60~69分为合格(C等),60分以下为不合格(D等),体育和实验操作考试成绩等级按相关要求确定。初2015届生物和地理学科以初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准;初2016届生物、地理学科的学业水平考试,安排在初二进行,其考试成绩按比例计入2016年中考总分。对综合素质考核和各学科学业水平考试(含补考)合格及以上等级的学生,可颁发初中毕业证。
  2.普通高中招生考试
  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各科折合后的总分为770分,其中,2015届的生物、地理成绩由市教育局在2014年初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库中提取。因故未能参加生物、地理学科考试的应届考生(含市外地考生),应参加初2016届生物、地理学科毕业考试。已参加2014年内江市组织的初二生物、地理学科毕业考试的应届考生,不得参加2016届生物、地理学科毕业考试,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严格审核考生资格。
  3.中职和五年制高职招生考试
  中等职业学校和五年制高职招生考试成绩,按A卷满分不折合计算,总分为700分。各科B卷以及体考、实考、生物、地理等学科成绩不计入总分。
  (四)文考时间安排:6月11日-13日
语 文 9:00&11:30
理化综合 14:30&16:30
数 学 9:00&11:00
政史综合 14:30&16:30
英 语 9:00&11:00
16届生地综合 15:00&16:30
填报普高、职高志愿11:20-11:50
  四、评卷及成绩发布
  (一)评卷。中考评卷采取网上阅卷方式。各县(区)教育局和学校在考前要组织学生进行网上评卷规范答题适应性练习。
  (二)成绩发布。市教育局将考生成绩库统一发送到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机构,待第一批新生录取后,由录取机构统一打印考生成绩通知单,将第一批新生的《录取通知书》和考生成绩通知单通过各报名点逐级发放给考生本人。通知成绩时,达到或超过各招生区域内学校公费生最高录取分数线的考生成绩以等级A呈现。
  五、招生录取
  (一)招生计划和范围
  1.2015年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将另行发文通知。
  2.五年制高职专科和中等职业学校面向全市招生。招生规模按相关部门下达的招生计划执行。
  3.全市分市直三区、资中、威远和隆昌四个招生区域,各区域内的普通高中学校面向本区域内生源学校招生。
  (二)普通高中招生相关规定
  根据四川省教育厅相关招生改革要求,对普通高中招生改革做如下规定:
  1.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统招公费生计划要以不低于50%以上的比例均衡分配到服务区域内的每所初中学校,定向分配名额以初中学校参加中考的报名人数为基数计算。
  2.定向招生的学生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①应届初中毕业生;②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达到B等及以上;③须在生源学校学习3年并有3年正式学籍(正常转学的学生须满2年);④第一志愿须填报定向招生学校;⑤中考成绩不得低于招生主管部门划定的报考学校当年普高公费生录取分数线下15分。
  (三)普通高中学校招生录取
  1.组织形式。全市普通高中录取工作由市教育局统一指导。市直两区普高学校的录取工作由市教育局和三区教育行政部门成立的&联合招办&组织实施,三县普高学校的录取工作由各县教育局组织实施。
  2.录取程序。另行发文通知。
  3.划定普高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由各招生区域根据考生人数、中考成绩和普通高中招生计划,自行统一划定本区域普高招生(含艺术体育类考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并报市教育局&中考领导小组&备案。低于最低控制线的考生,原则上不得参与普通高中的录取。
  (四)中职和高职的招生录取
  三年制普通中专的招生录取由市招办统一指导,市属及以上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录取不受区域限制,按志愿录取。五年制高职专科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由市招委划定,报省招考委审批,招生录取工作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中职和高职的招生计划、录取办法及其他有关事项,由市招办编印《内江市2015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报考指南》公布说明。
  (五)录取加分
  1.普通高中加分条件
  鉴于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将作调整,四川省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正在报批之中,内江中考加分政策将参照照省教厅关于高考加分相关规定执行,具体要求另行发文通知。
  2.中职和高职加分
  加分办法参照《四川省2015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实施规定》执行。享受中职录取加分的考生,需将加分材料上报各县(区)招办(市直属学校考生的加分材料按属地管理的原则分别报对应的招生部门),由县(区)招办汇总上报市招办审核。
  六、相关要求
  (一)严肃考风考纪
  中考的考场设置、试卷运送与保管、考试实施、考试纪律等,按照《中考细则》要求执行。对违反考试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及有关文件规定,依法严肃查处,确保考试公平、公正。
  (二)规范招生行为
  1.规范宣传渠道。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实施招生&阳光工程&要求,各县(区)教育局要加大宣传力度,整合宣传资源,维护招生学校和生源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招生宣传资料由相关部门统一编印免费下发,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和收费。各招生学校要规范招生宣传,凡需进入招生区域内生源学校进行宣传的,必须向县级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市直、两区招生学校向&联合招办&提出申请),经审查同意后方可从事招生宣传活动。各初中生源学校不得接待招生区域外的学校及其委托的招生机构进校宣传。对违反规定的学校和个人,如有举报,一经查实,将严肃处理。
  2.规范录取程序。普通高中招生办法和录取程序由各组织实施录取工作的机构制定,第一批新生《录取通知书》的发放工作务必于6月28日完成。
  普高《录取通知书》必须加盖市(或县)普高招生机构的录取专用章,五年高职《录取通知书》由省考试院加盖录取专用章。三年中职由招生学校报市招办办理录取手续,市属职业中学(含民办中职)由职成科办理录取手续。凡不符合招生条件的考生,不得录取和发放录取通知书,否则,学籍管理部门不予注册学籍。
  3.严禁违规招生。各县(区)教育局的纪检、监审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严格执行普高招生政策,严禁招生学校采取向考生和生源学校相关人员承诺、许愿等不正当手段进行有偿招生;严禁招生学校通过预发录取通知书等形式组织未被正式录取的考生入学;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扣压按规定程序录取考生的《录取通知书》;严禁组织无计划自主招生考试。在招生中若有违规违纪行为,一经查实,将取消考生录取资格,市教育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对不执行招生改革政策、违反招生管理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处理。
  (三)经费保障
  根据四川省发改委、财政厅《关于规范全省教育系统考试考务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通知》(川发改价格〔号)文件规定,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报名考试收费标准为每生60元。其中,40元用于报名及文化考试,县(区)教育局按每生20元标准上交市教育局,缴费帐户名称:内江市财政局,开户行名称: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内江市市中区支行,专用财政性存款帐号:010001,缴费时请在转账备注栏内注明&2015年中考报名及文考费&;12元用于实验操作考试,县(区)教育局按每生2元标准上交市教仪站,缴费帐户名称:内江市财政局,开户行名称:工行内江中兴支行,专用财政性存款帐号:6420497,缴费时请在转账备注栏内注明&2015年中考实验操作考试费&;8元用于体育考试。请县(区)教育局和相关部门务必于5月15日前,按相关文件要求将文考、体考和实验操作考务费一并足额划拨到指定帐户。
  由于物价上涨、考生减少和实施中考改革等因素的影响,致使考试成本不断增加,仅靠收取学生考试费难以维持中考工作正常运行,请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在财政经费中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弥补中考经费的不足,确保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
  市教育局设咨询和监督举报电话:基教科2053558,电子邮箱:;市招办2023359。
  附件2:
  内江市2015年中考报名库
  报名库结构(采用VFP库格式)
信息项含义
信息项说明
考生身份证号
18位身份证最后一位可为X,录入应为大写&X&
姓名紧左填写中间不留空格
报名号的后5位
毕业中学代码
出生年月日
考生类别代码
1初中应届 2初中往届
  3农民工 4退役军人
政治面貌代码
1党员 2团员 3其他
民族类别代码
见填表说明
1农村 2 城镇
考试类别代码
1升学类 2只参加毕业考试
1英语 2俄语 3日语
1A 2B 3C 4D
照顾对象代码
见下填表说明
本校学籍年限
通讯地址(或家庭或学校)
考生必须填写
  中考报名库结构说明
  1.报名号(BMH)、考试号(KSH)的编排要求,按《中考细则》规定执行。
  2.学籍号(XJH)、考生身份证号(SFZH):属省内的社会考生必须准确登记其学籍号和身份证号,属省外的社会考生,必须准确采集其身份证号,学籍号栏空缺。
  3.县区代号(XQDH):市直、中区5901,东兴区5902,资中县5903,威远县5904,隆昌县5905,经开区5906。
  4.毕业中学代码(BYZXDM):前四位为县区代号,五六位统一为&00&,七八位为学校代码(见《中考细则》报名号编排要求)。县(区)教育局汇总上报信息库的同时,一并上报各毕业中学的名称和代码列表。
  5.民族代码;
  01汉族、02蒙古族、03回族 、04藏族、05维吾尔族 、06苗族、07彝族、08壮族、09布依族、10朝鲜族、11满族、12侗族、13瑶族、14白族、15土家族、16哈尼族、17哈萨克族、18傣族、19黎族、20傈僳族、21佤族、22畲族 、23高山族 24拉祜族、25水族、26东乡族、27纳西族、28景颇族、29柯尔族、30土族、31达斡尔族、32仫佬族、33羌族、34布朗族、35撒拉族、36毛难族、37仡佬族、38锡伯族、39阿昌族、40普米族、41塔吉克族、42怒族、43乌孜别克族、44俄罗斯族45鄂温克族、46崩龙族、47保安族、48裕固族、49京族、50塔塔尔族、51独龙族52鄂伦春族、53赫哲族、54门巴族、55珞巴族 、56基诺族、97其他、98外国血统中国籍人士
  6.体育成绩(TYCJ)、实验成绩(SYCJ):分数均不折算,按四舍五入保留整数。
  7.照顾对象代码(HZZG):A市级三好 B市级优干 C烈士子女 D少数民族子女 E归侨华侨考生 F体尖生 G艺术特长生 H科技创新大赛获奖者 I获国家专利者 J台湾籍考生 K见义勇为公民 L见义勇为勇士 M见义勇为英雄 N见义勇为烈士子女
  8.学籍号、身份证号、姓名、性别、班级代码、出生年月日、民簇、联系电话、通讯地址等信息可从中小学电子学籍系统导出,不齐的信息请自行补充完整。请各县区和学校务必保证考生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身份证号码的准确。
  附件3:
  内江市2015年省一、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定向招生计划分配到校情况和完成情况统计表
  县(区)教育局
  总人数
定向分配计划情况
计划到校情况
定向分配计划完成
  学校名
  完成数
全县(区)合计
  备注:1.&单位&栏指省级及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
  2.本地区所有省级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必须逐一填报。
  3.各县(区)教育局分向市教育局基教科报送统计表,6月5日前报送计划到校的计划数,8月10日前报送计划实际完成数。
  附件4:
  内江市2015年&中考&工作日程安排表
主 要 工 作
时 间 安 排
制定中考文件
召开中考工作会
各报名点组织中考报名
4月22日-24日
上报中考报名库、领取《准考证》
上报考点设置情况、试卷订数
上缴文考、体考、实考考务费
全市体育考试、实验操作考试
审查考生照顾加分资格
发送各县(区)中考试卷
上报体考、实考、照顾加分和综合素质情况
实施文化考试和填报普高、中职志愿
6月11日-13日
返送中考和初二生物、地理答题卡到评卷场
6月14日上午前
实施答题卡扫描
6月15日-16日
中考网上阅卷、上报市直三区普高志愿库
6月17日-21日
中考成绩合成及成绩册、成绩通知单打印,下发中考成绩至招生单位及考生
6月22日-25日
发放首批普高《录取通知书》
6月26日-6月28日
考生到县区招办填报五年高职志愿
上报查分花名册、统一组织查分
6月29日-7月1日
县(区)招办上报中职志愿库
上报普通高中录取库,基本完成普高招生录取
录取新生登记注册
7月6日-9日
普高招生补录
7月12日-15日
  附件5:
  内江市201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中阶段学校
  招生考试各学科考试范围及说明
  第一部分 考试性质和指导思想
  我市2015年实行初中毕业会考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合考,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其目的是为了更全面、更准确地评价初中毕业生是否达到《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所规定的毕业水平和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的潜能,考试的结果将作为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因此试卷结构等按2015年中考文件精神执行;命题将结合我市的教学实际,本着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和终身学习,有利于第一线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等原则,关注学科特点和高初中教学衔接,考查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应达到的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要求。
  第二部分 各学科考试范围及说明
  一、考试指导思想
  高中阶段招生语文考试要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真实地反映初中学生在语文学业方面所达到的水平;有利于推进语文课程改革,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
  高中阶段招生语文考试要注重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要注重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要注重考查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状况。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为了体现语文素养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应从六个能力层级对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蕴涵在其中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语文素养进行有效的考查。六个能力层级为:
  A.识记 指识别和记忆,是语文能力最基本的层级。
  B.理解 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 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欣赏评价 指对阅读材料的欣赏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 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灵活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 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三、考试内容和目标
  (一)识记与积累
  包括字词的积累、语文基础知识和文化文学常识的积累、古诗文的积累以及语言的实际运用等。
  1.识记A
  (1)识记常用汉字3500个常用字的读音、字形和基本意义(常用字以国家语委颁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为依据)。
  (2)规范、整洁地书写汉字。
  (3)记忆并准确默写课文要求背诵和&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名篇名句。
  (4)识记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文学名著的文学常识,识记课文涉及的重要文化常识。
  2.理解 B
  (5)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特定含义。
  3.表达应用 D
  (6)正确使用词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7)辨识、修改常见的病句(常见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句子杂糅、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8)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9)基本语法修辞知识的运用。(基本语法修辞知识见教材附录)
  (10)根据要求仿写、扩写、缩写、续写、概述信息。
  (11)在具体交际情境中,理解对方的观点、意图,听出讨论的焦点;根据对象、场合,完整准确、文明得体、有针对性地表达、应对。
  (12)联系生活、学习实际,综合运用语文。
  4.探究 F
  (13)对生活、学习中的语文现象进行探讨。
  (二)阅读
  I.现代文阅读
  阅读材料以课外为主,选取文质兼美、难易适度,较为典范的白话文。也适当选用一定比例的课内文章。
  1.理解 B
  (14)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15)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
  (16)把握文章主要内容,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析综合 C
  (17)搜集、整理文章中的有用信息。
  (18)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19)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20)分析文章的写作方法及作用。
  (21)把握文章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的联系。
  3.欣赏评价 E
  (22)体验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现手法。
  (23)对文章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4.探究 F
  (24)对文章的某一方面能提出疑问或有自己的感悟和看法。
  II.文言(古诗文)诗文阅读
  阅读材料以课内文言诗文为主,也适当选用与课文难易相当的课外的浅易文言诗文。
  1.理解 B
  (25)正确理解常见文言字词在句中的含义。
  (26)正确理解文言句子在文中的意思,并能进行翻译。
  (27)整体把握文言文的文意,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析与综合 C
  (28)概括文言诗文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欣赏评价 E
  (29)初步欣赏文言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现手法。
  (三)写作
  综合考查学生恰当地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以及体现在写作过程中的习惯与方法、情感与态度。鼓励有创意地表达。
  表达应用 D
  (30)掌握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简单的议论文和常用应用文的写法。
  (31)根据写作要求选材立意,内容具体,中心明确。
  (32)感情真实健康,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33)联想丰富,想象合理。
  (34)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
  (35)思路清晰,结构完整。
  (36)根据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语言通顺、生动形象。
  (37)标点正确,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四、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试卷分数及考试时间
  考试采用书面闭卷的方式,试卷分为A、B卷,A卷100分,难度系数0.65-0.70;B卷60分,难度系数0.55;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二)考试内容及分配比例
  基础知识15分左右
  语言运用12分左右
  古诗文积累阅读38分左右
  现代文阅读45分左右
  写作50分
  (三)试题难度及分配比例7:2:1
  较易试题约占70%
  中等试题约占20%
  较难试题约占10%
  (四)试题题型及分配比例
  选择题24分左右(用机读卡)
  填空题、简答题等86分左右
  写作题50分
  (五)试卷阅读量
  试卷总文字量在6千字左右。
  (六)考试覆盖面
  考查覆盖面要求达到本考试标准所规定考查内容的80%以上。
  一、能力目标要求
  以主干知识为载体,考查基本运算能力、估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应用意识;注重体现数形结合、换元、函数与方程等基本数学思想;适当考查探索能力及在高中阶段进一步学习的潜能。
  1.知识技能目标
  了解(认识):能从具体实例中,知道或能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或意义);能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出这一对象。
  理解:能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能明确地阐述此对象与有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掌握: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运用到新的情境中。
  灵活运用:能综合运用知识,灵活、合理地选择与运用有关的方法完成特定的数学任务。
  2.过程性目标
  经历(感受):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初步的经验。
  体验(体会):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
  探索:主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对象的某些特征或与其他对象的区别和联系。
  二、命题依据及考试方式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和现行教材(华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为命题依据。
  采取闭卷笔试的方式,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60分。
  三、试卷结构
  全卷分为A卷(100分)和B卷(60分)两部分。
  试题题型包括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A卷含12个选择题(36分)、4个填空题(20分)及5个解答题(44分);B卷含4个填空题(24分)和3个解答题(36分)。
  试题难度比例:容易题60%,中等题30%,较难题10%。
  四、考试内容及分值
  数与代数(有理数、实数、代数式、整式与分式、方程与方程组、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函数等)约70分;空间与图形(平行与相交、三角形全等与相似、勾股定理、三角函数、圆、全等变换、视图与投影等)约53分;概率与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统计图表、概率等)约25分;探索与研究约12分。
  一、命题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课程计划,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建立学习英语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与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接轨,全面反映初中毕业生的学业水平,为高中阶段学校综合评价、择优录取提供依据。
  二、命题依据以国家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为《课标》)为依据,体现《课标》的基本精神。
  三、考试范围
  参照《课标》所规定的九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五级目标&为基本要求,考试范围为义务教育课标实验教材(新目标)七年级、八年级和九年级的全部内容。
  四、内容和目标要求
  结合我市初中教学实际,以教育测量学为理论指导,确保试题的区分度和信度,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双基,强调应用,难易适中;着重考查考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英语语言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语言知识
  要求考生掌握并能运用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基础知识以及所学功能意念和话题(见《课标》附录)。
  (二)、语言运用
  1.听力:要求考生听懂有关日常生活中所熟悉话题的简短独白和对话。考生应能:理解主旨要义;获得事实性的具体信息;对所听内容作出简单推断;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2.阅读:要求考生读懂公告、说明、广告以及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章。考生应能:理解主旨要义;理解文中具体信息;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作出简单的判断和推理;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态度。
  3.写作:要求考生能根据提示进行书面表达。考生应能:使用一定的句型、词汇和语法,比较清楚、连贯、准确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意思。
  五、考试方式、难度和试卷结构
  1.考试方式:闭卷考试
  2.考试时间:120分钟
  3.试题难易比例: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题和难题,所占分比例约为7:2:1;B卷5:3:2。
  4.试卷结构: A卷选择题(100分)和B卷非选择题(60分);满分为160分,其中听力部分35分,笔试部分125分。
  选择题
  识运用
  选择题
句子成分识别
任务型阅读(回答问题)
  非选择题
  一、考试性质
  九年级毕业生的升学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考查学生所达到的物理水平,其考试成绩是高中升学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命题将从多个方面来考查学生,以便促进物理新课标多维培养目标的形成。全面考查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应达到课标所规定的要求,为学生的物理学习水平提供客观公平、公正的评估依据,坚持以学生发展为培养目标,促进学生和教学方法、手段的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有利于教学手段的改进,有利于高中招生公平竟争、择优录取的原则,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二、能力要求
  升学考试把能力的考核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考核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学生能力的高低.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核学生的能力。
  1.理解能力
  理解物理概念、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运用;能够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2.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能够根据具体的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
  3.实验能力
  能够熟练掌握教材中的实验原理和方法;会使用基本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能根据已有的物理知识进行有关的实验设计及运用。
  三、考试范围和特点
  1.命题以课标、教材为依据,尽量使用教材上的习题和例题进行改编.复习时一定要关注教材中的素材、例题、习题、插图、家庭实验等。
  2.注重试题素材的时代性.加强试题的题干与生产、生活和科技等热点知识的联系,反映物理学知识的发展与应用,以及物理知识的运用对社会带来的影响。
  3.试题按力学约42%、电磁学约42%、光学约10%、热学约4%,近代物理约2% 。
  4.所有教材中不要求的内容都将不作为命题的内容。
  5.体现初中和高中教材的衔接:重视物体的受力分析、电阻的测量及仪器的使用;重视运动学、功、功率及电学知识的有关运算;适当减少或减弱:热学、杠杆、滑轮、浮力、压强、原子结构等有关知识的运算考查。
  四、试题结构
  A卷:单选题12个,每个4分,共48分;填空题7个题,每空3分,共42分;作图和基本仪器的使用共3个题10分。
  B卷:选择题或填空题及实验题2个题,约19分;计算题2个,共16分。
  试题的难易程度按:容易题约55%、中等难度题约30%、较难题约15%进行分布,力争将试题的难度系数控制在0.55左右。
  一、能力目标要求
  2015年初中毕业会考暨高中阶段招生考试试题意在检测学生对&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达成情况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特别是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试题对初中毕业生进行水平测试的同时,又要体现一定的区分度,有利于高中教育选拔合格新生。
  二、考试范围
  参考山东教育出版社教材,以《课程标准》和《四川省课改实验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内容为考试的范围。试题不局限于教材,不过分注重知识的覆盖面;同时关注初高中教学的衔接。
  三、试卷结构及难度
  1.试卷结构
  A卷题型及分值
  试题分为选择题(12个小题,单项选择,共48分);填空题(4个小题,共24分);实验题(1个小题,共18分);计算题(1个小题,共10分)。全卷合计100分。
  B卷题型及分值
  填空题(约12分)、综合实验探究题(约12分)和计算题(6分),全卷合计30分。
  2.难度要求
  A卷难度系数为7:2:1;B卷难度系数为5:3:2。
  3.内容分布
  身边的化学物质 40%左右
  物质构成的奥秘 20%左右
  物质的化学变化 30%左右
  化学与社会发展 10%左右
  其中涉及科学探究和实验的内容不低于20%;
  &多识一点&的内容不纳入考试范围。
  思想品德
  一、考试性质
  我市中考近年采用的是普通高中、中专招生考试和初中毕业生合格考试合一的考试,具有毕业检测和升学选拔的双重功能。在命题目标上既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将根据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特点和初中生身心特点及发展规律,适当增加对学生的能力考查,有利于为高一级学校选拔合格人才。
  二、目标要求
  1.能力目标:能获取解读试题有效信息;有一定的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运用学科术语、时政术语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等。
  2.考试目标:情感目标,以社会主要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知识方面,主要考查学生发展终身受用的知识、教材的主干知识、初中与高中相衔接的知识;能力方面,主要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方法和技巧;在命题形式上等尽可能与高中接轨,实现初中与高中的有效对接。
  三、考试范围
  1.教材部分:教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及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七课、第九课、第十课和十一课;八年级上册第1单元和第4单元,下册第3单元和5单元,九年级(全一册)。
  2.《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3.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法律进学校等相关内容。
  4.2014年4月&&2015年3月国际国内重大时政。
  四、试题结构
  全卷由A卷和B卷构成,试卷长度基本保持不变。其中,A卷为初中毕业水平测试卷,分值为100分,由客观单项最佳选择题(16个,每小题4分,共64分)和主观非选择题36分构成;B卷为高中招生考试卷,分值为30分,全部为主观试题。
  五、试题难度
  初中毕业水平测试卷(即A卷)的难度系数为0.8左右;高中招生考试卷(即B卷)的难度系数为0.6左右。
  特别说明:2015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法律进学校、教材相关法律知识等将作为重要内容进入中考考试。为此,考试范围调整增加了七年级部分教材内容。有关法律知识的考试,卷面分值将不低于20分。
  一、能力要求
  试题在检测学生对&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达成情况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特别是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二、考试范围
  根据初中(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和学生学习的川教版历史课标教材,以《四川省课改实验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内容作为考试的范围。试题不局限于教材,不过分注重知识的覆盖面。具体范围如下:
  2015年初中历史(川教版)
  七年级中国历史(约15%)
  上册:第9课秦朝的统一;第11课汉武帝的文治武功&&第13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
  下册;第14课封建帝国的危机&&第17课科技巨著与史学巨著。
  八年级中国历史(约40%)
  上册:第5课洋务运动&&第8课新文化运动;第13课往日救亡运动――第16课抗日战争的胜利;第19课近代民族工业&&第22课思想文化。
  下册: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第3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第9课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第11课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第14课&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第20课城乡人民生存状态的沧桑巨变--21课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九年级世界历史(约45%)
  上册:第4课古代希腊--第5课古代罗马;第7课古代东方与西方的战争&&第8课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第12课文艺复兴与新航路的开辟&&第15课法国大革命;第1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第21课日本明治维新。
  下册:第1课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第3课自然科学的革命;第5课
  伟大的十月革命--第8课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第10课大战的爆发和初期阶段&&第13课&冷战&局面的形成;第18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向&&第19课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三、试卷结构及难度
  1.试卷、题型及分值
  试卷分A卷和B卷。
  A卷为初中毕业会考,试题分为选择题、非选择题两部分。选择题为单项选择题,1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非选择题共36分。非选择题不再具体分某种题型,按试题顺序排序号。题型方向参考如下:填空方面、历史改错方面、材料阅读分析方面等,凡是能考查学生知识与能力的都可以应用。
  B卷为非选择题,共30分,题型同A卷非选择题。
  2.难度要求
  2015年仍然减少死记硬背方面的考试。A卷基础题大约占70%,中等难度题大约占20%,较难题大约占10%。B卷较难,为中难度以上,为5:3:2。
  第三部分
  2016届生物、地理结业考试说明
  一、考试形式:闭卷。生物、地理两科同堂同卷考试。选择题合卷,非选择题分卷。
  二.考试时间,两科共90分钟。
  三、题型:选择题、简答题。
  四、分值;共100分。其中,选择题48分,简答题52分。
  五、试卷长度:生物卷4页。
  六、命题依据
  (1)课程标准。
  (2)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济南教育出版社出版)七年级上册(2012年5月修订版)、七年级下册(2012年5月修订版)、八年级上册(2013年6月修订版) 和八年级下册(2013年10月修订版)。
  七、能力要求:坚持以能力立意为主导,在突出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能力考查,尤其注重考查学生读图能力、理解能力、实验探究能力、从新情境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命题原则:试题素材源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重点考查主干知识,侧重考查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考查与高中生物学相衔接有关的知识;
  九.试题难度:容易题、中档题、高档题之比为7:2:1。
  十、命题范围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奇妙的生命现象)中的
  第2章 观察生物结构
  第二单元(多彩的生物世界)中的
  第1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2章生物圈中的动物
  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人)中的
  第1章人的生活需要营养
  第2章人的生活需要空气
  第3章人体的物质运输
  第5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6章免疫与健康
  八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物种的延续)中的
  第1章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
  第2章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4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生命的演化)中的
  第1章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第六单元(生物与环境)中的
  第2章生态系统。
  第七单元(生物技术)中的
  第1章生活中的生物技术
  一、考试形式:闭卷。生物、地理两科同堂同卷考试。选择题合卷,非选择题分卷。
  二、考试时间,两科共90分钟。
  三、题型:选择题、综合题。
  四、分值:共100分。其中,选择题48分,综合题52分。
  五、试卷长度:地理卷4页。
  六、试题难度:容易题、中等难度题、难题之比为6:3:1 。
  七、命题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教材(广东、地质版)。
  八、能力要求:1.有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
  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
  4.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九、命题范围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认识地球
  第二章 学用地图
  第三章 陆地与海洋
  第四章天气与气候
  第五章居民与聚落
  七年级下册:
  第七章第一节亚洲概述 第三节 南亚
  第八章第一节 欧洲概述 第二节 欧洲西部
  第九章第一节 美洲概述 第二节 美国
  第十章 大洋洲概述
  第十一章 极地地区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与文化八年级下册:
  第五章 地理区域和界线
  第六章 四大地理单元
  第七章第三节四川盆地 第五节 陕西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宁中考招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