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慈善的项羽的真实力量有多大到底有多大

弘扬慈善 传递力量
&  厚德载物,上善若水。
  8000年前,裴李岗文化诞生于黄河之畔,这是黄河流域的古老文化,亦是华夏文明的重要来源;3600年前,华夏文明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绽放,成为彼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经济发达、文明灿烂;如今,在铁路的拉动下再度崛起的这座城市,拥有着繁华的物质文明,更有着渊源的文化传统&&乐善好施、崇德重善的慈善之风,吹遍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吹到了近千万人的心中。
  郑州慈善,步履声铿锵。
  郑州慈善,跬步成千里。
  回望过去一年的慈善工作,以制度为本,以创新为纲,以项目为基,以透明为魂,以实践为器,谱写了慈善工作的新华章。
  弘扬慈善文化,传递&郑&能量。
  制度为本 新高度谋求新发展
  制度为本,固本清源。
  2014年底,国务院《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61号)印发,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以中央政府名义出台的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文件。消息传来,郑州慈善工作看到了更为明亮的前景。郑州慈善总会先后通过慈善项目发布会等途径,学习、宣传文件精神,积极探讨新时期深化社会组织管理改革、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路径,使郑州慈善事业站在了一个新的高度来谋求新的发展。
  政策既出,重在落实。郑州市委、市政府按照国发〔2014〕61号文件精神,把慈善工作摆在社会治理创新大局中的突出位置来抓。与此同时,4月28日,&2015中国慈善榜&在京发布,郑州慈善总会荣获公益推动力奖。好消息传来,省市领导纷纷发来贺信及批示,对郑州慈善下一阶段工作进行了具体指导,为郑州慈善事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组织领导保障。
  学习贯彻新政策、完善募捐新手段、大力构建新网络、创造内部建设新水平&&秉承着这样的总体思路,郑州慈善总会继2014第七个&郑州慈善日&之后,在&激情创新&中取得了&务实高效&的新成绩。
  据统计,2015年上半年,郑州慈善总会共接受善款元,举行各类募捐、救助、志愿服务活动30余次,开展实施慈善项目33个,在安老、抚孤、助学、济困、助医、助残、慈善文化建设等社会救助方面支出元。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郑州慈善总会的组织带动下,郑州市各县(市)区的慈善工作也取得了新进展,尤其是各个基层慈善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新生。慈善组织建设到了村里、镇里、小区里、工厂里,群众有困难,第一时间就可以联系到最近的慈善组织,这项建设,解决了困难群众求助&最后一公里&的难题。目前,我市11个县(市)区及郑东新区、经开区、高新区、航空港区的基层慈善组织网络建设进展良好,其中的部分县(市)区已全部建立起了乡镇、社区慈善工作联络站。已建成的慈善组织网络都在良好运行中,积极开展了进社区、进单位、进企业、进校园、进组织等&五进&活动,同时以慈善救助、慈善志愿服务等&接地气&的活动为重点,充分发挥工作站作用,动员基层市民参与慈善中。根据计划,2015年底前,全市将基本建成比较健全的基层慈善组织网络,并努力把基层慈善机构打造成为&老百姓身边的慈善组织,老百姓心上的慈善组织,老百姓自己的慈善组织&。
  与此同时,郑州的各个慈善组织也遍地开花:目前,全市已建立慈善志愿者工作站76个,工作领域涵盖社区、医院、机关、企业、学校、NGO等各行各业。在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社工与社区志愿服务之中,初步形成了&五社联动&的工作格局。
  同时,郑州慈善总会制定了《郑州慈善总会救急难慈善项目实施方案》《郑州慈善总会救急难慈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并召开&救急难&慈善项目实施工作会议,有序铺开了&救急难&慈善项目。随着&救急难&慈善项目内容及实施程序的规范化,&救急难&慈善项目融入到了社会救助体系中,健全完善了我市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制度,为慈善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创新开辟了一个新的重要途径。
  创新为纲 八个创新开展慈善新局面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是进步的源泉。
  一年来,郑州慈善总会以&八个创新&为指导,开创了郑州慈善的新局面。
  郑州慈善总会会长姚待献履新之时,便带来了&八个创新&的思想: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创新慈善激励机制、创新慈善募捐体系、创新慈善救助机制、创新慈善宣传模式、创新慈善志愿者管理体系、创新慈善透明方式、创新内部管理。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郑州慈善工作处处有&新招&。
  慈善募捐新气象:郑州慈善总会通过加强与爱心企业的联系、创新搭建慈善募捐平台。加强走访联络促募捐,开展了总会领导慰问爱心企业系列活动,先后走访了郑州日产、⒏V靡怠⒖道锛拧⒆87康夭⒅V菀械劝钠笫乱档ノ唬纬闪&总会关心企业,企业支持慈善&的良好局面;创立慈善基金,先后成立了&中原医院医疗救助慈善基金&&瞬间缔造完美新视界&&&郑州新视界眼科医疗救助慈善基金、&郑州聋艺画廊助聋创业慈善基金&,目前,有20余支基金正在运行,类型包括医疗救助、助学培训、网络宣传、特殊群体关爱等;创新建立&爱心基金及爱心银行&,促进慈善募捐社区化,以授权募捐的形式,鼓励各慈善志愿者工作站自筹自募慈善专项基金,遵循&谁募集谁使用&的原则,配合慈善总会匹配的爱心资金,共同支持各工作站开展慈善活动;坚持发扬&人人可慈善&理念,促进慈善募捐社会化,通过举办慈善公益活动、开通&慈善捐款电话热线&和&网上募捐平台&,设置捐款箱,举办义卖、义拍等多种方式开展日常化募捐。
  慈善宣传新动向:&互联网+慈善&,郑州慈善宣传工作也有了新举措: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渠道,传播慈善理念,一方面传播郑州涌现出的好人好事,另一方面让慈善工作更阳光透明;开展&微公益&,2015年6月,我市首个慈善微公益的网上募捐渠道打通,只需动动手指,市民便可进行慈善捐赠,截至目前,我市共有9个项目开启了&微公益&募捐渠道;拍摄慈善微电影,今年,一部以退伍老兵为主题的微电影进行了发布,这是我市第四部慈善微电影,用电影传递慈善理念。
  慈善救助新方向:今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郑州慈善总会启动了&慈善有爱 致敬老兵&的系列活动,号召全市慈善志愿者行动起来,寻找身边的抗战老兵,记录他们的故事,为他们拍一张全家福,圆他们一个梦想。同时,还成立了我市首支&关爱老兵&慈善资金,注入善款50万元。
  项目为基 33个慈善项目为困难群众&托底&
责任编辑:bj009
上一篇:下一篇:
新闻排行榜
百度广告赞助
好搜广告赞助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 &主办单位:中国《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网版权所有& && &工信部备案:京ICP备号-2
举报电话:12377
本网广告由代理发布奔驰以全民公益的力量让公益之路越走越宽
李宏鹏先生为一年级班的孩子们上道路安全课
12月6日,由梅赛德斯-奔驰管理层、奔驰星愿基金管委会成员、奔驰员工、经销商、NGO组织及媒体一行百余人组成的星愿使者团队,带着奔驰大家庭满满的爱心,走进在云南鲁甸地震中遭受创伤的会泽县浑水塘小学,为灾区的孩子们送上了圣诞节前的浓浓关爱。活动中,奔驰星愿基金向浑水塘小学捐赠200万元人民币用于校园重建,而星愿使者们则带来了别开生面的“星愿益课堂”支教。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秉承其一贯的公益创新精神,奔驰在此次爱心之旅中充分借助其刚刚上线的星愿基金新媒体公益平台,汇聚了来自公司内外各方人士的关爱,并将之真正传递给了浑水塘小学需要帮助的孩子们,让爱继续,让感动继续。
据悉,所有到场的星愿使者们,不仅参与了志愿服务,还将自己志愿服务的小时数按照每小时1,000元人民币的比例,通过星愿基金新媒体公益平台实现正能量的变现,这些善款将被投入到星愿基金平台的各个公益项目中。而未能到场的爱心公众,也通过新媒体公益平台参加了爱心接力,并委托星愿使者将定向认购的熊猫玩偶“童童”传递到浑水塘小学的孩子们手中。
就此,我们采访了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奔驰星愿基金管委会主席李宏鹏先生,分享他对本次活动的体会以及对全民公益的思考和实践。
提问 :这次来到会泽参与爱心公益之旅,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李宏鹏 :此行感触颇多,我看到了包括我们的员工、经销商以及媒体朋友们在内的众多爱心人士对公益事业的热忱和身体力行的行动。同时,看到孩子们眼神中的期待,我觉得身上的担子和责任也更加重大了。以后,奔驰将为孩子们提供更多长期的、可持续的、实实在在的帮助,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做公益仅凭奔驰一己之力是远远不够的,今后,我们会依托奔驰星愿基金及其新媒体公益平台,用创新的方式和便捷的渠道,最大化地带动企业内外一切可以带动的爱心力量。只有集万众之力,才能让公益之路渐行渐宽。
我一直认为,在公益领域没有对手,也不存在竞争,需要大家共同投入,共同前进。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欢迎更多的力量关注并支持孩子们的健康茁壮成长。
提问 :作为负责任的企业公民,奔驰如何带动企业内、外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公益事业?
李宏鹏 :一直以来,我们都致力于通过开拓多元化的公益项目平台、便捷的参与渠道,广泛带动员工、经销商、车主、NGO合作伙伴、媒体及公众等力量投身公益事业:
一方面,我们不仅携手经销商合作伙伴共同成立星愿基金,带动经销商一起回馈社会,还将与经销商加强在公益项目方面的合作。以“安全童行”儿童道路安全教育项目为例,未来我们将为经销商打造更加创新、灵活的项目参与形式,如在经销商店内设立“安全童行欢乐角”,并让项目深入地走进社区,从而让更多公众从中受益。
另一方面,我们为志同道合的爱心人士持续搭建志愿服务平台,通过“星愿使者”志愿者计划广泛带动经销商、车主、公众等社会力量,参与快乐音乐教室支教和培训、走进雅安、走进会泽、快乐音乐汇以及环境保护等一系列星愿基金公益项目;
提问 :奔驰投身公益已经有很多年的时间,如何通过不断创新,实现公益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李宏鹏 :一直以来,奔驰都坚持在公益体系、公益平台及公益项目上不断创新,致力于成为公益领域行动与价值观的引领者。
早在2010年,我们开创性地联合经销商设立了全球范围内启动资金最多的综合性公益事业基金——星愿基金,既定了环境保护、驾驶文化、教育支持、艺术体育以及社会关爱五大发展领域,并通过持续不断的关注和投入,确保所有公益项目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随后,在2011年,我们打造了“星愿使者”志愿者计划,进一步提升公益项目的参与性,鼓励和带动企业内、外利益相关方共同投入公益事业;同年,我们还启动了“音乐教育?星愿基地”项目,与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建立长期合作,更具针对性和常态化地为希望小学提供音乐教师培训、志愿者支教等教育资源;
此外,安全童行”道路安全教育项目在2012年由梅赛德斯-奔驰引进,项目希望大力支持素质教育的普及和推广,并倡导全方位的安全理念,已成为国内首家被正式纳入小学教材的校本课程;
最近,我们还上线了星愿基金新媒体公益平台,将以更便捷的渠道和更多样化的方式,鼓励全民参与公益事业。
提问 :能否详细介绍一下星愿基金新媒体公益平台?在此次会泽爱心公益之旅活动中,公众是如何通过星愿基金新媒体公益平台参与活动的?
李宏鹏 :对于奔驰来说,我们的星愿基金一直坚持“行动成就未来”理念,并以“行动”作为理念的核心,希望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公益中来,用点滴行动为美好明天出一份力。我们已经看到了大家参与公益的意愿和热情,有时只是缺少一个渠道。新媒体平台将是一条纽带,我们通过打造更便捷的渠道和更多样化的方式,希望让更多人和我们一起践行公益,助力实现全民公益时代。
今年11月21日,我们启动了“中国青基会-奔驰星愿基金”微信账号,让公众可通过线上、线下双重渠道,参与公益。公众的个人公益信用将根据机制,被转化为实际的捐资,共同汇入环保、教育、体育、音乐艺术及社会关爱等公益项目中,以确保这些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此次活动我们也充分利用了星愿基金新媒体公益平台,来实现公众的参与和爱心的传递。首先,我们所有来到浑水塘小学的志愿者们,包括员工、经销商和媒体朋友,不仅参与了志愿服务,同时,还能将自己志愿服务的小时数通过星愿基金新媒体公益平台,按照每小时1,000人民币的比例实现正能量的变现。而我们为志愿服务进行的配比捐赠,将用于资助公益项目,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群;
其次,未能来到学校的爱心人士,也可以通过我们的新媒体平台参与进来,通过捐赠99元定向认购熊猫玩偶“童童”,并由星愿使者们代为转交给受灾小学的孩子们,同样实现了爱心的传递。
提问 :到目前为止,星愿基金在五大领域有哪些投入,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
李宏鹏 :企业社会责任在奔驰企业发展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一直以来,梅赛德斯-奔驰对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投入都不遗余力。
早在2010年,奔驰就携手经销商设立“梅赛德斯-奔驰星愿基金”,在环境保护、驾驶文化、教育支持、艺术体育及社会关爱五大领域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截止目前,梅赛德斯-奔驰陆续为其注资7,500万元。也正是基于“星愿基金”这个平台,使得奔驰成为中国汽车行业在企业社会责任领域投入力度最大、覆盖面最广、专业化最强、创新性最高的企业。
环境保护:自2007年9月起,奔驰便携手及中国政府开展长期合作,启动“自然之道 奔驰之道”自然保护项目,支持和推动世界遗产地在中国的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成为首家向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地捐资的汽车厂商。该项目累计捐资2400万元,使包括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中国南方喀斯特、庐山、三清山、青城山、武夷山在内的世界遗产地因此得到更加全面专业的保护。
驾驶文化:2012年4月,梅赛德斯-奔驰将全球最早、影响范围最广的儿童道路安全项目--“安全童行”正式引入中国,通过多种创新实践,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倡导全方位的安全理念。不仅开发适合中国学校的专项校本课程作为“第一课堂”,走进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地的200所小学,惠及7万多名学生;同时,还在北京、上海、广州建立“安全童行星愿基地”作为“第二课堂”,面向儿童及家长以互动体验的方式全方位传播道路安全知识。未来,奔驰还将与经销商紧密携手,通过“安全童行欢乐角”“安全童行移动益课堂”等平台进一步推广道路安全教育。
教育支持:截止目前,“乐动未来”希望工程快乐音乐教室项目已经为国内29个省(市、自治区)的400所希望小学配置了快乐音乐教室,为逾16万名需要帮助的儿童提供了平等接受音乐教育的机会。日,奔驰携手经销商向公众正式宣布启动“星愿1+1”快乐音乐教室项目,深化企业社会责任,广泛带动企业内外的利益相关者,关注和支持快乐音乐教室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惠及中国更多农村小学和希望小学的学生。
音乐/艺术/体育:今年2月,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再度与国家大剧院续签三年合作协议,并以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动中国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与繁荣。
社会关爱:去年4月,雅安发生地震,奔驰销售公司及北京奔驰携手经销商第一时间向灾区提供2,000万元捐款,分别用于始阳镇中心小学的重建,雨城区大兴镇、雨城区中里镇、天全县鱼泉乡及宝兴县大溪乡4所卫生院的重建,雅安和都江堰大熊猫保护中心的猫舍修缮和1个生态试点村庄的建设。去年12月,我们特别邀请了经销商伙伴、中外员工、车主、NGO组织、公众代表、社会知名人士及媒体代表等150余人组成“星愿使者”团队,带着奔驰大家庭的关爱,走进雅安,开展爱心公益行动。今年,我们向在云南鲁甸地震中受灾的浑水塘小学捐赠200万元人民币用于重建,并再次组成“星愿使者”团队,走进浑水塘小学,让爱继续。
提问 :星愿基金目前已经成立4年多了,接下来您有什么新规划?
李宏鹏 :未来,我们希望能把现有公益项目做得更加深入,同时拓展和整合公司资源,提升公益项目的辐射面,从而能影响到更多人。
第二,我们推出了星愿基金的新媒体公益平台,通过鼓励公众爱心捐赠和志愿行为参与的方式,汇聚更多的力量和资源,在未来执行公益项目时进一步带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
第三,我们的经销商网络遍布全国各地,在200个城市有超过400家展厅。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些网点资源,将公益项目随着这个网络布局渗透到全国各地。
以梅赛德斯-奔驰“安全童行”项目为例,未来我们将会借助现有经销商网络辐射到更多地区。现在奔驰“安全童行”在北京、上海、广州已经建立三个星愿基地,接下来在成都还会设立第四个。但这些还不够,我们还会联合全国经销商,只要经销商的展厅具备条件,都可以在星愿基金的帮助下在展厅设立“安全童行”欢乐角。展厅开在哪,那里的儿童和家长就可以方便地参与道路安全学习和实践,从而真正让“安全童行”落实到行动中。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4小时点击排行
12345678910
24小时跟贴排行
环球时报系产品2015中国公益报道与公益媒体年度观察-微众圈
微众圈,我的微信生活圈!
2015中国公益报道与公益媒体年度观察
摘自公众号:发布时间: 6:55:36
2015中国公益报道与公益媒体年度观察本文原刊于《中国新闻业年度观察报告(2016)》(张志安主编),人民日报出版社本文经作者授权独家发布,转载请联系授权 作者简介:周如南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院长助理广州市社会创新中心理事长陈敏仪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公共传播学系学生 回首2015年,“互联网+”数字化转型继续推动公益报道与公益媒体发展领域的结构性变迁。悲观者认为,报刊公益报道专业版面的持续消亡意味着传统媒体的式微,而乐观者则欢呼,的崛起意味着技术对公益事业的赋权。这对于公益传播来说,似乎是矛与盾的对抗。然而,这也意味着公益行业同样借“互联网+”之东风在焕发生机,远未沉寂,而是日益走向专业化。社会转型时期,公益传播潜藏着巨大力量,只是传统公益媒体有其发展的道路,新媒体与自媒体有其生长的空间。一方面,传统公益媒体在夹缝中寻找生存空间,进行众筹、自我造血、角色转化等尝试,但从未停止关注公益主题与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新媒体与自媒体发展顺应数字化转型趋势,以社交网络与用户体验为努力方向,让更多普通人卷入并参与到体验式社交型公益行动当中。本文通过对2015年传统公益媒体与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公益发展路径的观察与分析,探索公益传播发展的多元形态,窥探互联网给公益行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一、“停办潮”之后公益媒体再度扬帆 1传统公益媒体继续面临转型 2014年都市类报纸所开设的公益周刊出现巨大变局,甚至掀起了一阵“集体停办潮”,令公益业界感到忧心忡忡。2015年,随着政府对“互联网+”的大力倡导,无论是传统领域还是新兴产业,互联网的渗入势如破竹,这个世界因为互联网和科技进步发生巨变的速度越来越快。相应地,无论是读者还是广告商,都被交互体验更好、传播力更强、传播面更广、内容更多元且自带社交功能的新媒体与自媒体吸引。由此带来的阅读习惯与兴趣改变,在相当程度上带来受众与资金的双重流失,令传统公益媒体措手不及。互联网对传统公益报道的裹挟之势已不可抵抗,公益媒体更是想方设法为公益报道寻求新的出路。《中国财富》杂志主编,著名记者南香红感叹:“好死或者赖活。两种境地都是我们不愿意看到也不愿意接受的。但是又该如何活下去?我想这不仅是摆在《中国财富》这样一本月刊面前的一个大问题,同时也是拷问所有中国传统媒体的一个大问题。这个问题如此迫切,如此没有回旋余地,它咄咄逼人地等着你用每一期的杂志、每一次的报道来回答。作为一本公益杂志,面对蓬勃发展着的中国公益,怎么会没有生存空间?”野蛮生长的自媒体的堵截,以及停办趋势的迫近,都在倒逼公益媒体和公益报道探索新的生存模式、进行深刻的转型。 一方面,公益媒体持续进行角色转化。从单纯的报道者到组织者,以“南方公益”为代表的一众公益媒体在公益新闻的形式上注入了互动性与参与性元素,为打造公益品牌而努力。比如支持“南方公益志愿大讲堂”“第三届广州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等,分别进行公益领域的知识生产和充当公益与其他领域跨界合作的枢纽。另一方面,公益媒体在困境下仍然坚守社会责任。每年的“安平?北大公益传播奖”都决出包括传播行动奖、公益创新奖、评论奖、人物报道奖、深度调查报道奖、时政报道奖、图片报道奖、音视频奖等共计11个奖项,旨在通过评选优秀的公益传播作品与行动。在这些公益报道里,不乏客观、公正、深入、有创意、有担当的报道实践。2015年,安平奖开通大众推荐渠道,将公益报道传播给公众,增加公众对公益报道的关注度。公益报道是为了提高公民的意识和改善所有人的生活而做出的真正努力。公众是公共事件的潜在参与者,正因如此,公益报道的社会责任不仅在于培养公众的公民意识、改善公众讨论的舆论环境,也在于帮忙解决社会问题,帮助公共生活走向美好。那么,新媒体的出现是否已摧毁传统公益报道?其实不然。其一,对事件的内在因素与整体模本(patterns)的挖掘,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和信息挖掘、呈现的技术,甚至方法论的基础,公益报道可以做到,而新媒体尤其是公益组织自媒体往往无法完成。其二,当需要挖掘公共事件对社会的深层影响、聚焦事件背后的社会发展体系(structures)时,显然需要更专业的知识、更科学的方法、更坚强的意志和更专业的精神。可见,虽然互联网赋予了新媒体、自媒体进行大量、迅速的新闻传播的机会,但在深度、复杂、专业的报道上,新媒体和自媒体仍然无能为力,公益报道场域的专业门槛并没有消失。公益报道的职业操守和公信力并没有被颠覆,且依然被公众所信任。2015年,《新京报》公益月刊遭遇停刊。但是停刊只是一个“现象”,公益行业的快速发展将令整个媒体行业刮目相看,公众与媒体行业将给予公益报道更多的关注。且实际上,《新京报》的管理人员在做有关方面的调整。停刊之后,《新京报》公益月刊的核心团队――记者申志民、胡杰、王卡拉的岗位得到了调整:申志民被调往《新京报》核心报道部门、王卡拉进入医疗健康领域,而胡杰成了《新京报》核心报道部门的首席编辑。因此专刊的撤并也可以解读为《新京报》的战略考量。媒体对公益的关注并没有明显消减。在撤刊后的《新京报》报道中,公益报道内容仍在。事实上,《新京报》在进一步关注公益,在调查和人物平台上给予了公益更大的支持和推进。“《新京报》持续在考虑通过怎样的调整和运作,能让更多公益的声音通过更大的版面来发挥和呈现,在这一块上,它没有放弃自身的一种责任,从这些方面来看,我觉得公益报道在传统媒体上不是鸡肋,而一定是蓝海。”2新闻众筹成为支撑公益报道的创举 当然,目前新媒体给公益报道带来了持续而深刻的冲击,公益媒体寻求生存出路之举迫在眉睫。2015年,新闻众筹开始在中国公益媒体界得到应用。新闻众筹指的是记者通过公开报道计划,向社会公众募集新闻报道项目启动资金并执行报道。日,众筹网发布国内首家“新闻众筹”平台,“众筹”的概念第一次走进新闻媒体领域。但实际上,日知名媒体人刘建峰在博客、微博发起“独立记录者诚征后援”活动,10月10日《中国财富》记者宋志标微信公众号“旧闻评论”、博客均提供小额阅读支付,这均是媒体人早期对新闻众筹的试水。目前,世界上有多个相对成熟的新闻众筹平台,通过众筹资金的方式,为记者采访和报道提供资金支持。NGO、基金会资助记者的方式主要有收购报纸、成本覆盖(报道前资助)、事后奖金、打造平台等。 纵观公益媒体领域,新闻众筹这一模式在中国的首次应用,是在2015年的尼泊尔地震报道中。日,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西部发生8.1级地震,安平公共传播公益基金以成本覆盖的方式资助记者前往尼泊尔地震区进行灾难报道。面对世界级的灾难,记者需要尽可能迅速地到达现场,展开报道,获取灾难实时的情况与造成的影响。但是,受到现实与政策等因素的牵绊,而且在报道之前需要对灾难影响进行评估,一般媒体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记者到达现场的速度。由此,致力于推动公益传播和公益行动的安平公共传播公益基金联合中国扶贫基金会、敦和基金会、卓明信息等NGO,在尼泊尔成立提供通信、信息与后勤支持的安平大本营,并发放含保险、灾难报道记者采访手册、应急物资等的安平便携记者包,资助7名有灾难报道相关经验以及使用多种媒体形式的记者赴灾区进行报道。与此同时,华媒基金会启动“灾难采访专项基金”,分别设立3000元、5000元或10000元/人三个档次的奖励资助标准,用于支持、帮助和鼓励在尼泊尔灾区深入现场采访的记者。 NGO支持记者独立采访其实是新闻生产多元模式的一种,即慈善基金会支持模式。从公益传播的角度来看,慈善基金会的支持使得记者获得后勤与物质的保障,因而在报道的过程中没有后顾之忧,大大地促进了有序、专业的公益报道的生产,并且使NGO和媒体结合得更为紧密。应该说,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一般媒体在灾难报道的速度和物质上的重重障碍,令记者得以第一时间赴灾区进行新闻生产。NGO助力媒体可能是灾难报道的一种新的路径。但是,合作意味着相互满足需求,普通媒体往往无法对记者在一个话题上进行长期支持,但NGO可以;相应地,NGO认为,自己为某地区做出的贡献被主流媒体报道了就是传播的成功,但媒体通常认为这对受众往往是无效信息。NGO与媒体因为诉求的不同,双方的关系可能很容易失衡。因此,如何建立NGO与媒体之间成熟的合作机制,令新闻众筹发挥更大的价值、产生被期待的专业的报道;是否可以卷入更多的个体或组织例如专家学者、救援机构、国际组织甚至公众,形成一个互通的多元平台,凸显“众筹”,值得我们去探究。 相对于目前灾难报道中“NGO+媒体”的“闭环式新闻众筹”,2015年公益报道领域还诞生了一种风格迥异的新闻众筹――“长尾式(the long tail)新闻众筹”。长尾理论指的是在互联网经济背景下,众多小市场汇聚成可与主流大市场相匹敌的市场能量。于新闻报道而言,除了几大新闻热点及板块之外,其他相对冷门、小众的报道主题构成了漫漫的长尾。读者对于新闻报道,有政经、文化、科技、娱乐报道等不同的阅读兴趣,形成了一些个性化的阅读需求。众筹新闻可以理解为针对个性化受众需求的“长尾新闻”。公益报道目前显然属于“小众的”,但喜欢公益报道的读者和资助者可以低成本地为公益报道的计划贡献智慧或捐助资金。因此,公益报道的“长尾式新闻众筹”要求报道生产方向公众提供推荐信息,而信息提供方式必须方便公众的选择,以让公众不仅参与到报道的生产中去,还参与到公益报道的投资中去。 致力于成为中国公益第一刊的《中国财富》面对新媒体与市场压力的围堵,亦不能独善其身,与其他公益媒体一样寻找新的发展坐标和前进方向。创造性地,主创团队在杂志出版环节引入众筹模式,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探索用互联网众筹办杂志。日,《中国财富》杂志开始在以自媒体为主、以传统媒体为辅的发布平台进行选题众筹;日,杂志开始进行报道众筹、并与多家公益组织以及企业洽谈定制传播众筹,探索基于各方对于某个公益项目的认同而联合发起众筹的“定向+众筹”的模式。这种众筹模式是成本众筹、业务众筹、人气众筹、定向众筹。所谓成本众筹是指通过社会化筹资解决成本问题;业务众筹是组建采编、筹款等项目组,分工协作;人气众筹则是在网络众筹平台上开展;而定向众筹是针对每个项目做的小众众筹。公益报道的新闻众筹通过“无组织的组织力量”探索新的新闻生产方式和内容,这本质上是一场公益媒体领域的新闻革命。公益报道的生产将产生长尾效应,弥补公益报道此类相对小众的选题资金不足的现状,将受众放到了新闻运作过程的核心地位。虽然新闻众筹存在一些问题――它可能变成迎合资助者的新闻生产方式。此外,还存在运作模式和合法性边界尚不清晰、公众新闻消费习惯尚待改变等问题。但是这在未来或许是公益报道的一个方向。当然,众筹的模式使得出资人与记者紧密联系,如果得不到受众的认可和支持,整个公益报道计划将无法启动。而成本众筹、业务众筹、人气众筹和定向众筹等方式,将会给记者带来采访与写稿之外的工作,这对记者的要求也会更高。 坎坷的是,在日,《中国财富》杂志副主编黎宇琳撰文称,《中国财富》已于一周前正式停刊,北京中财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清算关停,经营人员业已遣散分流。在传统媒体集体衰落的大背景下,面对长期的、大量的亏损,目前公益媒体商业模式的创新所带来的支持犹如杯水车薪。新媒体的冲击与商业模式的溃败,使得杂志的经营难以为继。未来,传统媒体公益报道的生存模式探索之路依旧崎岖曲折。二、公益传播和社交媒体携手助力社会化劝募 正当传统的公益报道在深刻转型之时,新媒体与自媒体正在野蛮地生长,与同期崛起的社交媒体在互联网时代共同完成人类的“去中心化”。“去中心化”指互联网技术本质上是以个人为中心的传播技术,具有天然的反中心取向。第五次传播革命本质上是传播资源的泛社会化和传播权力的全民化,通过解构国家对传播权力的垄断,使传播力量由国家转移到社会,从而削弱国家在信息、技术和意识形态上的主导地位。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横空出世并快速崛起,“去中心化”的影响正在席卷整个公益生态圈。千人千面,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需求,每个人的需求都希望可以实现。并且,移动支付、物联网等快速发展,公益行为也不断地做出创新,从传统的捐钱捐物,到如今更多样化的形式如捐步数、捐声音,做公益的门槛越来越低、越来越轻量化,不再只有单一的渠道。并且,公益传播大大增加的广度和力度也使得公众慢慢地了解公益、引发参与,形成“指尖上的公益”。因此越来越多个体开始发力,官办慈善组织、大型公募基金会在一些个体性的“小微”公益项目上已不再是中心和主导。 在发展之初,“指尖上的公益”形成的是一个闭环,因为它最初源于个人意愿,通过移动支付、项目推送等实现捐赠、获取反馈与监督,如同用户自己在演独角戏。而在“指尖上的公益”继续社会化的过程中,这个闭环渐渐结合了社交关系链,增加了分享的环节,从而增加了社交的属性。根据社会经济学,沉浸在社交网络的人们乐于相互分享信息,因为这种信息分享行为可以增加社交货币,为人们提供谈资、表达想法、帮助别人、塑造形象,以及促进社会比较,从而获得社会归属感和与他人的联系感。被分享的信息本身也将达到口碑传播的目的――形成了社会化劝募。社会化劝募本质上属于一种基于社交关系链的劝募模式,捐赠人的分享、劝募、捐赠行为都附加了社交作用,形成链式反应,带动更多身边的人卷入公益,甚至形成社群,使得原闭环中的基金会、公益组织、项目发起人、捐赠人、受助人等站在同一个舞台上,共同成为主角,完成“去中心化”。 再者,基于社交媒体的自媒体的兴起降低了公益传播的成本,吸引了大量新媒体用户的目光和参与,而移动支付提供了快捷安全的捐款渠道。更重要的是,从社会网络的视角上看,用户在社交媒体中会形成一个虚拟社区,并产生类似“牵拉”的相互作用,促进了社会化劝募的成功。以为例。从功能结构来看,朋友圈可分为三个层次,呈金字塔形:底部层是安全感、归属感、身份感、个人投入和共同标识系统;中间是信息交换与分享,顶层是集体行动。底层是基础,在朋友圈里,个体多大程度上具有安全感、归属感、身份感,他就有多大意义上为之投入的程度,反之亦然。个人的归属感越强,留在虚拟社区中的意愿就越强。在底层的基础上,个体根据共同标识系统进行相互的信息交换与分享,形成不同强度的关系,甚至产生了合作。这就上升到顶层的集体行动了。与单纯分享不同,合作能改变个人的行为,或者他人改变行为来与你同步,营造出一种社区的感觉。对于微信朋友圈重度用户而言,其朋友圈功能金字塔的底层非常坚实。当社会化劝募开始在其朋友圈传播并刷屏时,他有很大的可能会加入集体行动而做出捐款的举动――内嵌于社交网络中的人际关系增加了“朋辈捐赠”(peer-to-peer fundraising)的可能性。当个体通过社交媒体把自己的公益行为分享与告知朋辈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社交压力,使得他/她的朋辈模仿这种公益行为。因此,用户主动或被动地将自己的公益行为通过分享按钮传递到自己的社交圈子,都能一定程度上完成传播与劝募。在这里不得不提到腾讯公益平台的“一起捐”项目,它创造了基于社交网络的公益传播的连锁效应。“一起捐”是腾讯公益平台定制的公益募捐,由网友个人为公益项目发起一定数额的爱心筹款,圈内友人合力完成该筹款任务。根据《2015腾讯公益数据报告》,在2015年,1个人发起的“一起捐”,平均带来5.6个人的捐款。“一起捐”带来的筹款占所有捐款额的34.23%。 虽然,“一起捐”的成果看起来很喜人,但是公益传播与社交媒体的联手并不是无懈可击的。社交媒体的开放性使得募款项目大量涌现,同质化倾向严重,真假莫辨,轻重缓急难以确定;社交媒体也带来了关注度的虚高,社交媒体人际的互动虽然对筹款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作用有限,社交媒体上传播与实际意义上的捐助存在差距。因此,公益传播与社交媒体的结合其实并不总是奏效。三、公益传播将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 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国家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拥抱互联网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时代要求,“互联网+”已经在经济、生活等方方面面开花结果。互联网作为低成本、高便捷的信息交互和价值交换平台,从一开始就唤起了公益界的浓厚兴趣和积极参与。日,“互联网+公益”成为第四届中国公益慈善展会的一大热议话题。~12日,主题为“新媒介赋权时代,公益传播如何让公民‘听?见’”的公益传播年会在广州中山大学举行,这是国内第一个公益传播年会。年会超过20个发起方跨界协作,政府、公益界、媒体、学界、企业等近100名嘉宾出席,一起探讨在移动互联时代,公益传播如何突围与颠覆。在会上,“公益教父”徐永光表示,“移动互联网把中国公益带进了一个最好的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公益传播,如果能够营造一种激发活力,鼓励创新,允许试错的宽松气氛和舆论环境,则中国公益的美好未来,一切便皆有可能”。阿里巴巴集团前副总裁梁春晓也表达了对“互联网+公益”的看法:“互联网对整个社会创新的推动作用表现在四个方面:传播、赋能、聚合和大规模协同。互联网催生了很多社会创新的雏形,包括募款、众筹、动员、组织还有慕课。未来将是一片新大陆。”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有90.1%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被分别称为“第四媒体”和“第五媒体”,塑造了全新的社会生活形态,对于整体社会的影响已进入到新的阶段,并掀起了一场传播革命。在每一个角落,互联网都是热门的话题。风云际会,“互联网+”行动计划与公益传播的结合是大势所趋。 回顾2015年的公益大事件,所有人都不会忘记“互联网+公益”的“爆款”项目――99公益日。日,腾讯公益平台联合知名企业、公益组织、顶尖创意机构、名人明星以及数亿网友发起中国首个互联网公益日――“99公益日”,通过移动化支付、社会化劝募、趣味化互动等方式,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连接受助人、公益组织及项目、知名企业、明星名人和数亿用户。作为发起者和连接器,腾讯基金会在“99公益日”期间对数千个公益项目进行配捐。至9日,网友每捐1元,腾讯基金会配捐1元;网友每捐10000步,腾讯基金会配捐2元。配捐上限最高可达9999万元。在这期间,“99公益日”结合广告创意、社交网络、移动支付、线下物料、营销渠道、公益互动等元素,势不可挡地展开全面的整合传播。腾讯公益平台内置小额捐赠、步数捐赠、声音捐赠、朋友圈广告互动;在微信、手机QQ、腾讯新闻、腾讯视频、腾讯电脑管家等设置入口与分享链接,全方位利用社交网络;数十家全球知名品牌利用强大的营销渠道线上线下助力;名人明星进行领捐发挥意见领袖效应……三天之内,总捐款人次达2053404,用户捐款总额达元,“一起捐”发起人次达861673;在筹项目达2178个,涵盖扶贫、助学、疾病救助、助残、妇女儿童、环境保护、动物保护、传统文化保护、公共建设、人文关怀、社会创新等各大领域、全国34个省市。促成这场共赢的最大推动者莫过于互联网。因为“99公益日”从设计到执行,无处不渗透着互联网思维。针对过去鲜少或不曾体验过腾讯公益平台的用户,腾讯尝试用不同的创意,将用户带入公益场景,简单又快速地参与活动,进而了解互联网+公益的力量。 其一,设计情怀化与参与式的交互页面。大众对公益的触动更多是来源于项目的真实性而引发怜悯,他人的表态或是虚拟的故事并不能很好地引发共鸣。在页面中,腾讯以真实采访语音(朋友圈广告“第一次,听见这个声音……”)这种听觉维度的加入,在增强公益项目的真实性的同时,更能刺激用户产生代入感,使受助者与用户产生了情感沟通,更易引发用户的关注与捐赠行为。用音画结合的展示方式来讲述公益项目的内容,既亲近真实,又恰到好处。在详情内容视觉设计上,以最直接的方式展示受助者真实、正面的照片和背景资料,促成气氛与情感的交融:使用令人感到亲近的字体、平实的文本色彩,版面中大面积留给项目主体内容,让主体更加清晰,让环境更加贴近,让梦想更加明朗。同时将VI中的红色用于主要交互的元素上,令元素引导主次分明,形成干净利落的视觉和体验感受。 其二,个性化的捐助反馈。在场景安排上,腾讯形成从“发现―了解―考虑―捐助―感谢―分享”的完整闭环。同时思考每个节点的涵义和功能,做到点点有效,逐步升华情感产生触动和积极行为。而为了更好地对参与公益用户表示感谢,同时也作为公益日的总结回顾,腾讯特意设计在活动结束后向用户推送一期“公益历程”的H5页面。考虑到这次活动会有很多第一次参与公益的用户,在页面中,腾讯继续升华了“第一次”的概念,设计从“第一次离家时亲情的依恋”“第一次失恋中朋友的关怀”“第一次受挫后同事的安慰”这几个人生历程中的关键时间点来代入情感。在设计上选用了字体动画来表现出:离家的不舍拉扯、失恋的伤心流泪、受挫的内心崩溃。让用户回味亲情、爱情、友情等有人支持陪伴的幸福,引出在参与公益的爱心行为对于受助者的支持鼓励与陪伴,同时再回顾用户的公益记录数据,在结尾突出“您的第一次与每一份爱都会被铭记”,进一步增强用户的参与感与成就感,同时也为整套公益日活动画下圆满的句号。 其三,促进社交,降低门槛,轻松愉悦。社交软件在劝募上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腾讯毫无疑问地加入了社交环节――好友关系链的设计。目的是让用户点进来惊讶并感知到身边朋友公益的一面。如果没有已参与公益的好友,腾讯也安置了一些参与的明星在用户关系链中,希望通过明星的号召让人更加容易接受和参与公益。此举更加贴合公益日“一起爱”的主题以及“多数人做的一点点”的公益理念。其次,随机项目和固定捐款金额的设计思路是让第一次接触公益的用户不需思考太多,点击一次就能快速捐助,参与全民公益的活动。每个用户点击广告所看到的公益项目不同,听到不同的主角语音,做公益,为爱,不用选择、不分大小高低,不分人群。如此一来“99公益日”的捐款通道十分轻量化,降低了门槛,使用户感到轻松愉悦。 其四,处处精彩的主会场。为了满足99公益日的活动需要,更好地协调明星、企业资源,腾讯根据微信、手机QQ、WEB端的人群使用特性,为公益日分别定制了相应的主会场。首先,对活动内容进行模块化设计:划分为“活动说明模块”“公益项目模块”“明星领捐模块”“一起捐排行模块”。然后根据各个终端用户群体的不同灵活调整展示主次。为了能让更多NGO参与进来,腾讯提供了强力的平台技术支持和高效的复用能力:在原有的“公益新年有爱红包”的基础上定制了可直接复用的NGO使用模板,降低了NGO的参与成本,让NGO简单的编辑图片以后就可以在自己的公众号中发布并推广自己的公益项目。微信的用户偏向理性,更为关注公益项目本身的内容,所以为微信突出公益项目展示,用真实案例来打动用户参与公益;手机QQ群体偏向年轻化,更喜欢明星带动的活动,所以在手机QQ突出明星领捐的形式,吸引年轻群体参与公益;web端较为官方,通常是企业与公益组织较为关注,所以在web端突出合作企业与明星的资源,同时引流用户到移动端进行支付。而唯一不变的是此次活动的精神和视觉系统的贯穿。 情感唤起、个性定制、用户细分、社交价值,无一不直指受众的痛点、直指互联网思维的核心――用户体验至上。因此,“99公益日”的成功是一件必然的事。互联网以其强大的裂变式传播能力,引发公众的大面积关注,把“99公益日”变成了全民的狂欢。如果没有互联网这样的一个高度开放、互动交流的平台,这样的活动是难以高效传播并接续完成的。 应该说,“99公益日”的成功,移动互联网也发挥了重要作用。《2015年腾讯公益数据报告》显示,从2007年5月腾讯公益平台上线到2013年1月,5年内总筹款数为1亿;然而,从2015年3月至2015年9月,不到一年,筹款数已达5亿。移动端捐赠平台的使用率从2014年的60%上升到2015年的95.32%,转变在一年之内完成。移动互联网开启了新公益时代。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互联网+”公益的化学反应,日益走上社会、参与社会事务的90后是催化剂――因为90后是互联网与新媒体时代的原住民、移动互联网的早期采用者。根据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在《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Culture and commitment:a study of the generation gap)里的预言,人类文明的发展,将经历 “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后喻文化” 三个时期:在人类文明进入工业革命之前,世界的变化非常缓慢,年轻一代要向老一辈学习基本的生存技能,以及老一辈对生活的理解、公认的生活方式以及简拙的是非观念,此之谓“前喻文化”;而“后喻文化”则意味着,随着科技革新和经济全球化,年轻一代走上历史舞台,与老一辈相比,年轻人对生活的理解、对生活方式乃至根本价值观念的追寻都发生了颠覆性的转变,并且一直处于快速变化的状态。年长者的生存经验不可避免地失去了指导价值。身为网络与新媒体的“原住民”,90后是特别的,当90后开始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时,“后喻文化”时代将来临,并引领时代的潮流。根据《2014中国网络捐赠第三方平台研究报告》,包括新浪、腾讯、蚂蚁金服等各大公益平台上,90后表现强势,均占捐赠人总人数的40%-70%,且占比将持续增长。90后成为捐款主力军。如此年轻的群体,为互联网时代的公益行业储备了强大的支持人群。互联网时代,90后是公益行业最有力、最瞩目的传播者、行动者和变革者,它不是预言,它正在发生。结语 如今,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期,各行各业在科学技术革新与多变的经济浪潮中面对着变革的机遇和挑战。公益行业也不例外。作为公益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公益传播处于“互联网+公益”变革的前沿。传统公益媒体与公益报道不甘落伍,纷纷寻求自我造血的出路;新媒体与自媒体“互联网+公益”新生态能够消除当前公益环境中的壁垒和负面形象,联结更多的政府机构、企业、NGO、名人和用户,真正推动公益产业良性发展,让人人可公益成为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徐永光指出,“中国正在进入人人公益时代,传统的线下公益模式,人人公益可能需要5~10年才会产生显著的变化,而在今天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一两年之内就会产生巨大的变革。”让世界变得更好是公益行业的愿景,人人公益是公益传播的使命。如何充分利用公益行业现存的优势以克服资源不足、影响力不高的重重困难?如何在变革的时代不被淘汰、在互联网的风口扬帆破浪?如何结合平台与资源创造更轻快的方式卷入更多的公众来参与公益?这些问题最终都指向公益行业永远追寻的方向――让人人公益从理想变成所有人触手可及的现实。因版面限制,注释与参考文献省略更多详情,敬请阅读《中国新闻业年度观察报告(2016)》。《中国新闻业年度观察报告》由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主办、人民日报出版社连续第三年出版。本期报告继续对中国新闻业的最新变化、事件和趋势进行观察和分析,并特别对“互联网重构新闻业”的话题展开了专题研究。-23日,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港澳与内地合作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全媒体研究院将举办首届“中国新闻业研究圆桌论坛”。论坛将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媒体负责人与资深新闻从业者,就中国新闻业研究面临的新问题及当下和未来发展的新路径进行对话和研讨。会议期间还将举行《中国新闻业年度观察报告2016》首发式,并诚邀参会者对年度报告提供意见和建议。 推荐阅读:2014中国公益报道与公益媒体年度观察 公益入门书推荐:《公益原理》《公益原理》节选内容回顾:公益入门书推荐:《公益原理》《公益原理》:孤独的公益人――自娱自乐的三无群体《公益原理》:劝募原理与三个共识《公益原理》序:学习和理解中国公益《公益原理》:公益新人的10个常见问题《公益原理》(简体中文版,全一册) 鲁达 著出版社:香港学而时习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定价:港币260元(人民币220元)购书咨询:请添加微信zhang_yixun,注明“公益原理”。
微信号:loongzone200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冬兵的手臂有多大力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