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所学派认为遗忘是由于某种动机性遗忘的压抑所致

您现在的位置: &
被遗忘的知识
来源: 时间:
篇一:知识的遗忘及其原因 二、知识的遗忘及其原因
在现代认知理论看来,知识信息可以在长时记忆中得到永久储存,但由于人们的学习不可能停止下来,人脑也处于不断地对外来信息进行加工的状态,学习材料之间会产生干扰作用,因此,随着时间的流失,会出现头脑中的某些知识信息难以提取的情况,也就是说会发生遗忘现象。
(一)遗忘规律
遗忘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它是指对所学习过的材料不能正确地回忆或再认。遗忘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的保持。
心理学史上最早对遗忘问题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的是著名的记忆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他以无意义音节作为记忆材料,这些无意义音节由子音和母音组成,如BEH、FIW、PAF 等,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避免被试产生联想。再者,他还以自己为被试,用节省法计算保持和遗忘的数量。其实验结果如下: 根据表4.1的数据以时间为横坐标, 以保持百分数作为纵坐标可以画出一条曲线(如图4.6), 这就是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这条曲线反应了遗忘的一般规律: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起初快,后来逐渐变慢,到了一定的程度,就几乎不再遗忘了。总之,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艾宾浩斯通过实验所提出的这条遗忘规律成为现代记忆研究的基础。
表4.1 不同时间间隔后的记忆成绩 图4.6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在艾宾浩斯之后,人们还做了大量的类似实验,对记忆材料的性质和数量、学习的程度、材料的序列等对记忆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特别是人们运用有意义材料像概念、诗歌、散文、课文等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表明:有意义材料比无意义材料遗忘得要慢。如莱昂 (D. O. Lyon)对课文记忆材料的研究, 吉尔福德(J.P.Guilford)对散文、诗歌材料的记忆研究(如图4.7),里得(Reed)用人工概念所进行的研究,以及泰勒以动物学知识为材料的记忆研究等。
图4.7 不同性质材料的保持曲线
(二)遗忘的原因
从上面的很多研究中可以看出,遗忘是一种普遍的现象,那么,如何对这种现象进行解释呢?这一直是心理学家们关注的一个理论问题,而且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心理学家对其解释也很不一致。从总体上来看,这些观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1.痕迹衰退说。痕迹衰退说是本世纪20年代由完形心理学家们所作出的对遗忘原因的解释。他们认为人们在学习时神经活动引起大脑产生某种变化,并留下各种痕迹,亦即记忆痕迹。这些记忆痕迹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消退。假若在学习之后一直不进行练习,已有的记忆痕迹就会淡化。而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这种学习所留下的记忆痕迹才能继续保持。这种观点与“用进废退”的原理相一致,也符合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
记忆痕迹衰退说虽然易于为一般人所接受,但它并非能解释所有的事实。如有时人们回忆不起来一个很熟悉的名字或一段往事,但在特定的情景中,又轻而易举地回忆起来了;有时候人们在清醒时想不起来的事情,在睡眠或催眠状态中却很清楚。因此,这种理论受到其他理论的挑战。 2.干扰说。干扰说认为,虽然人们的遗忘随时间的延长而发生,但遗忘的发生不是由于记忆痕迹的消退,而是由于人们在一种学习之后接下来又去从事其他的学习任务。人们在某时期所学习的材料或所获得的信息之间会发生相互影响,正是这种影响造成了遗忘的发生。
心理学中有关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实验研究为这种理论提供了依据。如人们通过以下等组设计法进行倒摄抑制的实验: 表4.2 倒摄抑制的实验
这里A、B代表两种学习材料,实验时选取两组学习能力相当的被试分别作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大量的类似的实验结果表明控制组的回忆成绩明显地高于实验组。这种回忆成绩的差异说明学习B对学习A产生了倒摄抑制。
心理学家们发现,不仅后来学习的材料会对先前的学习产生影响称作倒摄抑制,而且相反的情况也经常发生,即先前的学习会对后来的学习产生影响,这就是前摄抑制现象。
有关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实验研究揭示了学习材料之间的干扰是遗忘发生的原因之一。这一点也与人们的一些生活经验相吻合,如一般来说人们在早晨和临睡前记忆效果较好,这主要是因为它们分别避免了先前的学习材料和后来的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3.检索困难说。现代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人们所获得的信息在长时记忆中的储存是永久的。一旦人们获得了信息,就像图书馆中增加了一些书籍一样,人们只要知道其编码(不论是书名、作者还是分类码)就一定能够找到它们。之所以会发生遗忘,是因为检索的困难造成的,亦即难以找到其提取的线索的原因。如果能够通过指导获得提取的线索,这些先前“遗忘”了的信息仍然能够找到。
实际上,人们遗忘的多少是通过一些记忆的测定方法来衡量的。不同的方法所测出的结果有很大的差异。一般来说再认法要比回忆法测定的分数要高一些,这主要是因为再认这种方法为提取有关记忆材料提供了较多的信息和线索。由此可以推论出,遗忘的发生主要是缺乏有关材料的必要的线索,从而造成了检索的困难,尽管这些材料保存在长时记忆中,也难以提取;如果能够为学习者提供一些重要的背景材料,它们就能够回忆起有关的信息。
在学习者提取有关信息时,为其所提供的线索的适当与否是影响记忆效果的主要原因。例如让学生写出某个单词(memory),一种方法是听写,另外一种方法是听写并告诉学生该词的汉语意思,显然第二种方法较为容易。
4.同化说。这种学说是奥苏伯尔根据其同化理论所提出的对遗忘原因的解释。他曾经指出,遗忘是知识的组织和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在有意义学习中,新旧知识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建立起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新知识同化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人们长时记忆中储存的不是零碎的知识,而是经过转换的较为一般性的观念结构。人们遗忘的往往是一些被较为高级的观念所替代的低一级的观念,从而减轻了记忆的负担。 显然,同化说这里所指的是一种积极的遗忘,它充分说明了人们在记忆中的积极能动性。人们为了使一些重要的适用范围广泛的观念更好地得到保存,会主动地对所学知识进行加工,使其同化到自己认知结构的某个部分。这种理论与有意义学习材料的学习中具体事实比较容易遗忘,而一般概念和原理不容易遗忘的情况相符合。
三、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
在认识了记忆的规律和遗忘的原因之后,我们再来谈谈如何运用这些原理防止遗忘,提高知识保持的效率问题。现代认知心理学对记忆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和策略,在此,我们只介绍一些具有普遍意义和广泛应用价值的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加工水平
现代信息加工心理学十分重视学习者对所获得的信息的组织加工,人们在获得信息时如果能够对它进行深加工,那么这些信息就可以在头脑中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其保持效果就得到提高,而且在提取时也可获得更多的线索,从而有助于回忆。
深加工是指通过关注记忆材料的细节,以对新材料从多个方面进行感知,或赋予意义并与有关观念形成联想,从而提高保持效果的方法。如,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实验材料是一组照片,实验时要求两组被试分别按照“性别”和“忠诚水平”进行分类,最后再将一些新照片混入其中,让这些被试找出自己曾看到过的照片,结果要求按“忠诚水平”分类的一组的成绩远远高于另一组。这主要是因为要求按“忠诚水平”进行分组的被试需要从多个方面对照片进行判断,其加工水平深,因此记忆效果好于另一组。其他一些心理学家也做过许多类似的实验,也都证实了这个结论。
(二)多重编码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人们获得的信息在头脑中是按照某种方式组织的。前面也提到遗忘的原因往往是检索困难造成的,也就是说提取的线索不清。因此,要增进记忆效果应提倡在学习时采用多重编码的方法。 人们在学习时主要是以语义进行编码的,人们通过理解新信息的意义使其归人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的适当地方,从而使所获得的知识保持得更为长久。心理学研究发现,除了语义编码之外,还有形象编码、声音编码甚至动作编码。综合运用这些编码系统可以为以后提取信息时提供更多的线索,从而有助于记忆。 例如,在语言学习中,对于单词或词汇的记忆只有做到同时掌握其音、形、义,才能保持得较为牢固。有人甚至提出最好再给这些单词等增加一个“动码”(即通过大量的书写练习形成动作习惯),这样为以后检索提供更多的线索,使学习者可以按照动码的指引顺利地写出单词来。
(三)记忆术
这种方法是指运用联想的方法给一些无意义的材料附加一定的意义从而有助于记忆。这种方法最初来自于记忆人名,例如有人给你介绍一位龙先生,你马上可以联想到“民间龙的形象”,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这里像“龙”这个字可以帮助形成心像以强化所要记忆的内容,这是记忆术的一种,即关键字法。 这种方法后来推广到语言材料学习之中,人们通过给一些单词、历史年代、地名等附加一定的意义,使这些机械性的材料变得有一定的意义。 如学习英语中的“gas”(煤气)一词时,根据其发音,可以联想到中文的关键字“该死”,由此想到煤气可以引起中毒,这样就很快记住了gas一词的意义。
(四)进行组块化编码
所谓组块,指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利用贮存在长时记忆系统中的知识经验对进入到短时记忆系统的信息加以组织,使之成为人所熟悉的有意义的较大单位的过程。组块可以是一个字母,一个数字、一个单词、一个词组,甚至是一个句子。组块的方式主要依据于人过去的知识经验。例如,“认知心理学”5个字对于根本不懂心理学的人来说,是5个组块;对稍懂心理学的人来说,是2个组块(认知、心理学);而对心理学家来说,则只是1个组块。再如,有这样一列数字:5,如果把它看成是孤立的数字来记忆,是24个组块,远远超过短时记忆的容量。但熟悉中国历史的人可以把它组块化为,,,把它看作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年代,则只有6个组块,就很容易记住了。
(五)过度学习
过度学习(over learning) 是指所学材料达到刚刚成诵后的附加学习。心理学中很多实验证实了这一点。如克鲁格(W. C. F. Krueger)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实验材料为12个名词,被试分为三组,学习程度分别为100%、150%、200%, 在学习后28天内的几个时段分别要他们重新学习,测得的保持量如下:
图4.8 不同学习程度学习材料保持量的比较 从研究的情况来看,学习程度在150%左右时,保持效果较好,虽然学习程度更高时保持效果会随之有所提高,但其增加幅度不大,因此,较为合适的过度学习量为50%左右。
有人依据类似的研究结果认为,一般来说过度学习量在50%左右效果最好。过度量既可以按时间来计算,也可以按学习遍数计算。如你用了半个小时(或读了10遍)会背诵某篇课文,那么你最好不要就此停下来,而是最好再紧接着增加15分钟(或再读5遍),这时候的保持效果才最好。实际上,“过度学习量为50%时保持效果最好’这一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意义,还是值得怀疑的,不过克鲁格的实验研究至少反映了这样一个篇二:心理学2017考研专业课遗忘理论知识点 心理学2017考研专业课遗忘理论知识 点 众所周知,心理学是一门看起来丰富多彩,实际理论却复杂枯燥的学科,各种原理主义错综复杂,所以我们有必要把其中的知识点做个清晰地整理,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复习,2017的考生一起来看看吧。 遗忘 1.含义 记忆内容不能保持或提取时有困难的现象;有不完全遗忘、完全遗忘、临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 2.遗忘曲线 艾宾浩斯以无意义音节为材料,采用节省法对记忆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刚学完时信息保持量最大,学后短时间内保持量急剧下降,如1小时内保持量降低到44.2%,然后渐渐稳定下降,最后趋于稳定。 3.遗忘理论 (1)衰退说:对材料的识记会在大脑皮层留下痕迹,遗忘是由于这些痕迹得不到强化所致。 (2)干扰说:遗忘是因为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干扰说可以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进行解释。 (3)压抑说:弗洛伊德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有些经验会使人产生痛苦的体验,因此被压抑到无意识中。一旦压抑解除,记忆就能恢复。 (4)提取失败: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永远不会丢失,遗忘是因为没有找到适当的提取线索。 4.影响遗忘的因素 (1)时间。 (2)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 (3)学习材料的意义。 (4)学习的程度:适当的过度学习(150%),记忆效果更好。 (5)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如近因效应和首因效应。 (6)识记者的态度。 内隐记忆(补充) 1.内隐记忆的含义 过去经验对个体当前活动的一种无意识影响。 2.内隐记忆的经典测量 (1)知觉辨认。 (2)词干补笔。 3.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区别 (1)加工深度对内隐记忆无影响,对外显记忆有。 (2)内隐记忆相对外显记忆保持时间较持久。 (3)记忆负荷量对内隐记忆遗忘几乎无影响,对外显记忆影响很大。 (4)呈现方式对内隐记忆有很大影响,对外显记忆则几乎没有。 (5)干扰因素对内隐记忆无影响,对外显记忆有。 跟很多资料一样,我们的整理只是作为一个辅助,切不可过于依赖,复习的过程中还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查缺补漏,努力把复习资料的用处最大化。
?考研英语5500词汇班 ?2015考研英语复试班?考研政治精品辅导班 ?凯程考研数学精讲辅导 ?考研英语强化住宿班 ?凯程考研专业课篇三:遗忘规律的正确使用 遗忘规律在学习中的正确使用 一、遗忘规律的曲线 德国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名叫艾宾浩斯,他在1885年发表了他的实验报告,这就是非常有名的揭示遗忘规律的曲线: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很快,并且先快后慢。观察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 甲组在学习后不复习,一天后记忆率36%,一周后只剩13%。乙组按艾宾浩斯记忆规律复习,一天后保持记忆率98%,一周后保持86%,乙组的记忆率明显高于甲组。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提醒我们:记忆新知识后,一定要趁大脑的记忆痕迹还未开始消失时及时复习。如果长时间不复习,等遗忘已经大面积产生了再复习,往往等于重记。这样,记忆效率当然很低,学习效率也大打折扣。 二、记忆三规律 记忆规律一,中间的材料较难记。 对策: ①把重要的材料放在最前面或最后面记。②把长材料分割成短材料记,最后串起来一起记。 记忆规律二,遗忘进程先快后慢。 对策: 学习的东西要及时复习,如在晚上进行学习,第二天早晨复习效果较好。 记忆规律三,理解的材料容易记。 对策: 不要死记硬背,对一些枯燥的材料可赋于意义联想归类等记忆。 解读遗忘规律 (一)骨架支柱的内容不容易遗忘,细微直接容易遗忘 启发:在学习时要学会列提纲、大意去记忆。要从宏观上把握所学内容内容的框架、结构、条理及大体意义。 (二)遗忘速度先快后慢 在学习识记完某一知识后,遗忘就开始发生,尤其在起始阶段遗忘的速度较快。记忆新知识后,一定要趁大脑的记忆痕迹还未开始消失时及时复习。 三、科学的复习时间:根据科学家们教研的基本规律,复习时间作如下设计要求学生: 第一次复习:20分钟;第二次复习:1小时; 第三次复习:8小时; 第四次复习:1日;第五次复习:2日;第六次复习:6日;
第七次复习:31日。篇四:遗忘知识点考核(答案) 遗忘知识点考核(记忆版)
编者:林伟文 【第四次月考】 1. (判断题)“细胞分裂是细胞分化的基础”这样的说法是错误的。(×)(细胞增殖分化) 2. 3. 有细胞结构; 4. //不可遗传变异); 5. 可遗传变异包括=++ 6. ; 7. ; 8. ++ 9. 上场所中进行,而进行有氧呼吸的特定场所是在线粒体;并且,两个地方都具有合成ATP所需要的酶; ★10. 内质网(细胞器)合成胆固醇; 11. 其物质分泌到细胞外,此过程称为胞吐,需要(需要/不需要)消耗能量; 12. (判断题)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根尖分生区没有叶绿体以及液泡) 13. 中心法则的内容是:;其中,只有部分病毒进行逆转录(d)过程; 14. 15. DNA复制需要的酶有: 16. 合成mRNA 17. 18. PRC扩增技术(可理解成合酶; 19. 20. 在转录过程中,完成mRNA翻译(合成蛋白质)过程; 21. 22. 某种酶的合成,一般情况下,分泌到细胞外,至少需要通过 (注意:磷脂双分子层数=膜数×2) 23. 翻译过程设计到的RNA有 24. 25. 26. 27. 写出酒精发酵的方程式:C6H12O62C2H6O+2CO2+能量; 28. 写出人体肌肉缺氧的方程式:C6H12O62C3H6O3+能量; 29. 30. tRNAmRNA上的碱基配对;另外,tRNA/不携带)遗传信息;31. 32. 33. -和HCO-离子团起着重要作用; 34. ,在沸水作用下,出现砖红色沉淀; 【理综测验卷(一)】 35. 36. 用无色洋葱鳞片叶细胞可以用作 A. 观察植物细胞减数分裂(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如麦冬、花粉母细胞) B.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C. 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也可以用口腔上皮细胞) D. 叶绿体中四种色素的分离和提取(新鲜的绿色叶子,如菠菜叶) 37. 进行“观察线粒体细胞器”的实验中,/活);而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需要使用有(有/没)颜色的植物细胞,另外要求此细胞是死(死/活)的; 38. 有阳光和没有阳光的地方进行培养(有机物有限),最终,它在两个环境下的生存状况一样(一样/不一样); 39. (判断题)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体现细胞间信息交流。(×)(应改为“神经元”间) 40. (判断题)光合作用速率与CO2浓度成正相关关系。(×)(到达一定水平则不变) 41. (判断题)所有细菌的遗传物质一定是DNA。(√)(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一定 是DNA) 42. /减少); 43. 若发现某种病为隐形性状,则发现在每1000000人,才有一人得此病,则其正常基因的 频率是999/1000; 44. 45. 46. 若要标记DNA和RNA啶核糖核苷酸;(不可以填“胸腺嘧啶(T)”以及“尿嘧啶(U)”,因为核酸的最基本单位是核苷酸) 47. ATP粒体;(考核根尖分生区内没有液泡跟叶绿体) 48. 在观察有丝分裂实验时,我们发现即使操作正确,也难以看到很多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主要的原因是分裂期时间远远短于分裂间期时间; 49. 外电位关系是外正内负,此时K离子外(内/外)流;(当兴奋到来时,电位变化为外负内正,此时Na离子内流) 【理综测试卷(二)】 50. 51. “超级细菌”的诞生,是由于(BC) A. 定向变异 B. 抗生素滥用 C. 自然选择的结果 D. 通过染色体变异造成的 (A:变异具有不定向性;D: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核膜,更不用谈有染色体) 52. 用32P标记磷肥,检测到初级跟次级消费者中都含有此放射物质,且A消费者的含量低于B的含量,据此推断,A消费者为此食物链中的第二营养级;除此之外,生产者体内的32P 53. 基因A、B 54. 55. 在光照等适条件下,将培养在CO2浓度为1%的环境中的某植物迅速转移动CO2浓度为 0.003%的环境中,其叶片暗反应中C3和C5化合物微摩尔浓度的变化是一个增加,一个减少,请指出减少的物质是/低),原因是CO浓度低,暗反应的强度低,所需ATP和[H]少; 【理综测试卷(三)】 56. ★细胞骨架是指真核细胞中的蛋白纤维网络结构; .... 57. ★58. 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59. 萨顿用类比推理法推测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 60. 摩尔根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 ★61. 温特是只是证明了胚芽鞘的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从尖端运输到下部,并且能促使其下面某些部分生长,并命名这一物质名称为吲哚乙酸; ★62. 郭葛证明了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 63. (判断题)狮子(染色体数目为38)与老虎(38)交配,其后代成为狮虎兽(染色体数 目仍为38),则说明狮子与老虎不存在生殖隔离。(×)(因为得到的狮虎兽其染色体分布是:有狮子一组染色体(单体),老虎一组染色体(单体),这样构成了一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无法进行联会,因而产生不了配子,无法繁殖,所以具有生殖隔离) 64. (判断题)利用细胞融合技术,把白菜(染色体数目20)细胞与甘蓝(18)细胞融合, 得到杂种细胞,再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得到新物种-白菜-甘蓝(其染色体数目为38),这一物种可育。(√)(植物细胞工程克服了远缘无法基因交流(即生殖隔离),理由是白菜-甘蓝其染色体分布是:白菜染色体两组,甘蓝染色体两组,可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因而可以繁殖,不存在生殖隔离) 65. 需要借助光学显微镜才能完成的实验有(BC) A. 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细菌计数(使用血球计数板才需要) B. 探究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液浓度 C. 对大蒜根尖细胞进行染色体计数 D. 调查和统计土壤物种的丰富度 66. 67. 酶X能水解离层细胞的细胞壁导致叶柄脱落,则推断酶X 6(来自: 书业 网:被遗忘的知识)8. (核糖体=rRNA) 69. 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并用刚果红(试剂)加以鉴别; 【市调研】 70. 状分离;(减Ⅰ前期进行的是同源染色体非姐妹单体交叉互换;减Ⅰ后期进行的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71. 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 72. (判断题)一个mRNA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步翻译合成多条肽链。(√)(称此结构 为“多聚核糖体”) ★73. 基因治疗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基因治疗是基因工程一个项目,即与基因工程原理一致) ★74. (判断题)PCR过程中,DNA分子边解旋,边复制。(×)(先解旋,后复制) 75. (判断题)DNA分子复制的过程,DNA分子是边解旋边复制。(√) 76. (判断题)人类滥用抗生素促使细菌突变成耐药性细菌。(×)(变异具不定向性) 77. 78. (判断题)利用洋葱表皮细胞进行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洋葱表皮细 胞不再进行有丝分裂,通常利用蚕豆侧根) 79. (判断题)利用水绵探究光合作用的场所实验。(√) 80. 使细胞分裂;赤霉素激素促使细胞拉长;生长素激素促使细胞生根发芽; 81. (判断题)稀释涂布平板法可用于微生物的纯化和计数。(√) 82. 83. ★84. 植物组织培养时需要对外植体进行酒精消毒处理,而对接种器材进行高温灭菌处理; (消毒=利用酒精把细菌的蛋白质变性;灭菌=杀死左右生命体) ★85. 植物开花属于(物理//行为)信息;孔雀开屏属于行为(物理/化学/行为)信息;候鸟南飞属于物理(物理/化学/行为)信息; 86. (判断题)人工高产鱼塘中生长者所固定的能量不足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87. 88. ; 89. 写出供能时的反应式:ADP+PiATP; 90. (基因突变=新基因;基因重组=新基因型) 91. 92. /非特异性)免疫; 93. 94. 利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出乙肝病毒(DNA病毒)增殖过程中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 ; 95. ; 【test one】 96. 核酸种类有,其中可能是酶的组成成分; 97. 98. 若某运输无需ATP 99. 100. 检验二氧化碳,除了使用澄清石灰水外,使得其溶液颜色由蓝色变成绿色再变成黄色; 101.
102. 103. 某细胞呼吸过程中有CO2释放,可判断该过程是有氧呼吸或酒精发酵(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104. PCR技术实际是分子扩增; 105. 106. (判断题)观察叶绿体的基粒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应使用电子显微镜) 107. (判断题)观察叶绿体需要使用电子显微镜。(√)(无需染色) 108. 在酒精发酵过程中,需要(AC) A. 加入适量酵母 B. 定期通气 C. 定期放气 D. 将温度调至4℃中进行 109. AABB与aabb同种交配,得到的F1代中,A的基因频率是1/2;让其F1自交,得到 F2代中,a的基因频率是3/5; 110. 某男孩得了一种罕见的疾病,对其基因进行诊断,发现该男孩的染色体组为44+XXY,说明导致其患此疾病的原因是:他的母亲(母亲/父亲)的生殖细胞进行第二次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发生了染色体不分离现象; 【test two】 111. //没)叶绿体,能(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12. 发菜即是蓝藻,同类还有颤藻、念珠藻、蓝球藻;(衣藻属于真核生物) 113. (原生生物=真核生物) 114. (判断题)蛋白质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胞吞) 115. 116. 鉴定DNA;给DNA液试剂; 117. (判断题)给RNA染色,使用吡罗红染料染色。(×)(要使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液) 118. 119. 制备纯净细胞膜时,胞核; 120. 121. //不含)遗传物质; 122. 123. 124. (判断题)单克隆抗体是骨髓瘤细胞分泌的。(×)(只有浆细胞才有分泌抗体的能力) 125. (判断题)蛋白质工程可以制造出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蛋白质。(√) 126. (判断题)DNA复制后,染色体组数目翻倍。(×)(染色体组数目不变,DNA分子数 翻倍) 127. 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得到个精子;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得到个卵子(卵 细胞)(+3个极体);一个AaBb基因型的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得到2种精子;一个AaBb基因型的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得到AaBb的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则经过减数分裂后,得到4种精子或卵子; 128. ATP水解后仍然有 129. 无氧呼吸只有第ATP;有氧呼吸第ATP最多; 130. 殖; 131. 在光合作用中,若发现C5化合物含量快速升高,可能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光照强度增强条件发生改变; 【test three】 132. 蛋白质中的N 133. 三磷酸腺苷的结构简式:★2016二级心理咨询师考前预测题及答案(9)-心理咨询师考试答案-无忧考网
2016二级心理咨询师考前预测题及答案(9)
无忧考网为您整理了“2016二级心理咨询师考前预测题及答案(9)”,方便广大网友查阅!更多心理咨询师考试相关信息请访问。
判断题  1.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是时间的函数,揭示人类遗忘的规律是“先慢后快”。(× )  解析: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是时间的函数,揭示人类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  2.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是最早对人类记忆和遗忘规律进行实验研究者。(√)  3.过度学习达150%时保持的效果最佳。(√ )  4.保持是指以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在人脑中巩固的过程,它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基本环节。( ×)  解析:记忆包括三个环节:识记、保持、再现(再认、回忆)。识记是识别、记住事物、积累知识经验的过程,它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基本环节。保持是巩固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也就是防止遗忘的过程,它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基本环节。再现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恢复过去知识经验的过程,它是记忆过程的第三个基本环节。  5.识记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基本环节。(√ )  6.无意识记是指没有明确的是识记目的。(√ )  无意识记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用经过特殊努力的识记。  7.情景记忆是个人对各种有组织的知识为内容的记忆。(× )  解析:情景记忆是指个人以亲身经历过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或情景为内容的记忆.  8.个人以感知过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是情节记忆。(× )  解析:情节记忆是指我们具有的有关以往经历过的某些特定事件方面的信息,它主要用来贮存人生中印象比较深刻的事情。  9.对具有先后顺序的活动的记忆是程序性记忆。(√ )  10.表象是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保持在人脑中感知过程的事物形象的映像。(√ )  11.前摄抑制干扰的程度随先前学习材料的数量增加而增加。( √)  12.学习一篇文章往往收尾部分记得好、不易遗忘,而中间部分往往识记比较难,这是由于受到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干扰所致。(√ )  13.动机性遗忘说认为以往是由于某种动机的压抑所致。(√ )  14.赖性以往说认为,遗忘是由于线索检索困难所致。(√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动机性遗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