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总霉菌酵母菌计数数时不摇匀取上层液,结果如何,是偏大还是偏小?为什么?

肖安庆熊国庆生物工作室
当前位置:&&
“血球计数板”高考常见考点
上传: 肖安庆 &&&&更新时间: 16:11:45
&血球计数板&高考常见考点 &
来源:新高考&高三理化生&2012年3期
  血球计数板是一种常见的计数工具。在高中生物学中,血球计数板被用于实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中酵母菌数量的计数。
  ■ 一、 高考真题
  ■ 1. (2008年江苏省高考第31题)(4)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直接从静置的培养瓶中取培养原液计数的做法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5) 实验结束后,用试管刷蘸洗涤剂擦洗血球计数板的做法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_________。
  ■ 解析 试题的设计从血球计数板的实验方法入手,需要对实验操作的正误进行判断。静置的培养液中酵母菌可能沉淀到培养瓶下部。若取样时取的是原液底部,则统计出的数据可能偏大,取的是原液上部时,统计处的数据将偏小,因此取样前需摇匀。清洗计数板时,先用洗液浸泡,再用清水冲洗,在冲洗时切忌擦计数室,以免磨损计数室网格。
  ■ 答案 (4) 摇匀培养液后再取样
  培养后期的样液稀释后再计数 (5) 浸泡和冲洗
  由以上可知,近年的高考题着重于对血球计数板使用目的、使用的步骤以及计数时的注意事项的考查,对计数过程中涉及的计算并未涉及,因此下面对高考真题中涉及的考点进行分析总结,并对未涉及的具体计算问题进行了介绍,
  ■ 二、 血球计数板构造
  血球计数板是一块较厚的特制玻片,其玻片中有四条凹槽,构成三个平台。中间的平台较宽,且又被一短横槽隔为两半,每半边上面刻有一个方格网(图1)。方格网上刻有9个大方格,其中只有中间的一个大方格为计数室(图2)。这一大方格的长和宽各为1 mm,深度为0.1 mm(盖上盖玻片后计数室的高),其容积为0.1 mm3,每个大方格分25个中格,每个中格又分为16个小方格(25&16型)如图3,或每个大方格分16个中格,每个中格又分为25个小方格(16&25型),共400个小格。
  ■ 例1 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 )
  a. 改变培养液的ph不影响k值(环境容纳量)大小
  b. 用样方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数量的变化
  c. 取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对酵母菌进行计数
  d. 营养条件并非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
  ■ 解析 养分、空间、温度和有毒排泄物等是影响种群数量持续增长的限制因素,ph变化将影响酵母菌的生长。对酵母菌计数时应该用血球计数板,为样方法。酵母菌体积小,计数时需在显微镜下进行,因此玻璃容器内的酵母菌数量不宜直接观察。
  ■ 答案 d
  ■ 四、 计数原则
  (1) 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对培养液进行稀释以便于酵母菌的计数。
  (2) 活酵母有芽殖现象,若芽体达到母细胞大小的一半时,即可作为两个菌体计数,若芽体小于母细胞一半时为1个酵母细胞。
  (3) 对于压在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当计数同侧相邻两边上的菌体数,一般可采取&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另两边不计数。计数时,如果使用16&25规格的计数室,要按对角线位,取左上、右上、左下、右下4个中格(即100个小格)的酵母菌数(如图4中黑色部分);如果规格为25格&16格的计数板,除了取其4个对角方位外,还需再数中央的一个中格(即80个小方格)的酵母菌数(如图5黑色部分)。
  16&25型的计数板中酵母细胞个数/1 ml=100个小方格细胞总数/100&400&10 000&稀释倍数;25&16型的计数板中酵母细胞个数/1 ml=80个小方格细胞总数/80&400&10 000&稀释倍数。
  ■ 例2 下图为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某同学在t3时取样,统计的酵母菌种群数量明显高于d对应的数量,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和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出现错误等。
  ■ 解析 取样前培养液是否摇匀会影响酵母菌的计数。从曲线看,在t2~t3时,酵母菌数量下降,表明培养液中有死酵母菌存在,用血球计数板进行计数时死亡酵母菌也统计在内,而种群数量统计的是存活的个体数,因此种群数量偏高。对此可以用采用活体染色法,如美蓝,当它处于氧化状态时呈现出蓝色,而还原态时为无色,故活细胞表现出无色;而死细胞呈蓝色或者淡蓝色。
  ■ 答案 取样时培养液未摇匀,从底部取样 未染色,统计的菌体数包含了死亡的菌体
  ■ 巩固训练
  1. 通常用血球计数板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计数,若计数室为1mm&1 mm&0.1 mm方格,由400个小方格组成,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计数,应先稀释后再计数。若多次重复计数后,算得每个小方格中平均有5个酵母菌,则10 ml该培养液中酵母菌总数有________个。
  2. 检测员将1 ml水样稀释10倍后,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检测每毫升蓝藻的数量;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少许培养液使其自行渗入计数室,并用滤纸吸去多余液体。已知每个计数室由25&16=400个小格组成,容纳液体的总体积为0.1 mm3。
  现观察到图中该计数室所示a、b、c、d、e5个中格80个小格内共有蓝藻n个,则上述水样中约有蓝藻________个/ml。
  答案 1. 稀释 2&108 2. 5n&105 &
评论:(未激活和未注册用户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如需回复,请留下联系方式!)
文明上网,理智发言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数量变化 的实验中. (1)某学生的部分实验操作过程如下: ①从静置试管中吸取酵母菌培养液进行计数.记录数据, ②把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冰箱中, ③第——精英家教网——
成绩波动大?难提高?听顶级名师视频辅导,
& 题目详情
10、(11分)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数量变化”的实验中,
(1)某学生的部分实验操作过程如下:
①从静置试管中吸取酵母菌培养液进行计数,记录数据;
②把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冰箱中;
③第七天再取样计数,记录数据,统计分析绘成曲线。
请纠正该同学实验操作中的错误。
&&&&&&&&&&&&&&&&&&&&&&&&&&&&&&&&&&&&&&&&&&&&&&&&&&&&&&&&&&&&&&&&&&&&&
&&&&&&&&&&&&&&&&&&&&&&&&&&&&&&&&&&&&&&&&&&&&&&&&&&&&
&&&&&&&&&&&&&&&&&
&&&&&&&&&&&&&&&&&&&&&&&&&&&&&&&&&&&&&&&&&&&&&&&&&&&&&&&&&&&&&&&&&&&&&
(2)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中,利用血球计数板可在显微镜下对酵母菌进行直接计数。血球计数板是一个特制的可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玻片,样品就滴在计数室内。计数室由25×16=400个小室组成,容纳液体的总体积为0.1mm3。现将1
m1酵母菌样品加99 ml无菌水稀释,用无菌吸管吸取少许使其自行渗入计数室,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多余菌液。&
①现观察到图中所示a、b、c、d、e 5个大格80个小室内共有酵母菌40个,则上述1 ml酵母菌样品中约有菌体_________________个?
②在吸取培养液制片时前,要轻轻振荡几次试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当怎样计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获得较为准确的数值,减少误差,你认为可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 。
10、(11分)
(1) ① 应将试管轻轻震荡几次再吸取酵母菌培养液进行计数
② 应将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适宜温度下培养 (2分)
③ 应连续七天,每天观察、取样计数并记录数据(2分)
2×108 (2分)&
② 使酵母菌分布均匀&&&
只数相邻两边线上及其夹角的菌体数&&&&&
多次取样计数,取平均值
科目:高中生物
(11分)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数量变化”的实验中,(1)某学生的部分实验操作过程如下:①从静置试管中吸取酵母菌培养液进行计数,记录数据;②把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冰箱中;③第七天再取样计数,记录数据,统计分析绘成曲线。请纠正该同学实验操作中的错误。&&&&&&&&&&&&&&&&&&&&&&&&&&&&&&&&&&&&&&&&&&&&&&&&&&&&&&&&&&&&&&&&&&&&& &&&&&&&&&&&&&&&&&&&&&&&&&&&&&&&&&&&&&&&&&&&&&&&&&&&& &&&&&&&&&&&&&&&&&&&&&&&&&&&&&&&&&&&&&&&&&&&&&&&&&&&&&&&&&&&&&&&&&&&&&&&&&&&&&&&&&&&&&& (2)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中,利用血球计数板可在显微镜下对酵母菌进行直接计数。血球计数板是一个特制的可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玻片,样品就滴在计数室内。计数室由25×16=400个小室组成,容纳液体的总体积为0.1mm3。现将1 m1酵母菌样品加99 ml无菌水稀释,用无菌吸管吸取少许使其自行渗入计数室,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多余菌液。& ①现观察到图中所示a、b、c、d、e 5个大格80个小室内共有酵母菌40个,则上述1 ml酵母菌样品中约有菌体_________________个?②在吸取培养液制片时前,要轻轻振荡几次试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当怎样计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获得较为准确的数值,减少误差,你认为可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 。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广东省汕头市澄海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数量变化”的实验中,
(1)某学生的部分实验操作过程如下:
①从静置试管中吸取酵母菌培养液进行计数,记录数据;
②把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冰箱中;
③第七天再取样计数,记录数据,统计分析绘成曲线。
请纠正该同学实验操作中的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中,利用血球计数板可在显微镜下对酵母菌进行直接计数。血球计数板是一个特制的可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玻片,样品就滴在计数室内。计数室由25×16=400个小室组成,容纳液体的总体积为0.1 mm3。现将1 m1酵母菌样品加99 ml无菌水稀释,用无菌吸管吸取少许使其自行渗入计数室,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多余菌液。
①现观察到图中所示a、b、c、d、e5个大格80个小室内共有酵母菌40个,则上述1 ml酵母菌样品中约有菌体________个?
②在吸取培养液制片时前,要轻轻振荡几次试管,原因是________。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当怎样计数?________。为获得较为准确的数值,减少误差,你认为可怎么做?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生物
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某学生的部分实验操作过程是这样的:①从静置试管中吸取酵母菌培养液加入血球计数板进行计数,记录数据。②把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冰箱中。③第七天再取样计数,记录数据,统计分析绘成曲线。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同学实验操作中有3处错误 B.在实验前应该对计数板、吸管等器具进行灭菌处理 C.用计数板计数时若视野中酵母菌过多,应先进行稀释 D.要获得较为准确的数值,减少误差,应多次记数,求平均值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学年新疆乌鲁木齐市一中高二(特长班)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某学生的部分实验操作过程是这样的:①从静置试管中吸取酵母菌培养液加入血球计数板进行计数,记录数据。②把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冰箱中。③第七天再取样计数,记录数据,统计分析绘成曲线。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同学实验操作中有3处错误B.在实验前应该对计数板、吸管等器具进行消毒处理C.用计数板计数时若视野中酵母菌过多,应先进行稀释D.要获得较为准确的数值,减少误差,应多次记数,求平均值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学年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选修)试卷
题型:综合题
(11分)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需利用计数板对微生物细胞进行直接计数。计数板是一个特制的可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玻片,样品就滴在计数室内。计数室由25×16=400个小室组成,容纳液体总体积为0.1mm3。某同学操作时将1mL酵母菌样品加99mL无菌水稀释,用无菌吸管吸取少许使其自行渗入计数室,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多余菌液,进行观察计数。(1)在实验中,某学生的部分实验操作过程是这样的:①从静置试管中吸取酵母菌培养液加入计数板进行计数,记录数据②把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冰箱中;③第七天再取样计数,记录数据,统计分析绘成曲线。请纠正该同学实验操作中的3处错误:①&&&&&&&&&&&&&&&&&&&&②&&&&&&&&&&&&&&&&&&&&&&③&&&&&&&&&&&&&&&&&&&(2)在实验前应该对计数板、吸管等器具进行_________________处理。(3)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采取的措施是&&&&&&&&&&&&&&&&&&&。(4)如果观察到上图所示a、b、c、d、e 5个大格共80个小室内共有酵母菌48个,则上述1mL酵母菌样品中约有酵母菌&&&&&&个;要获得较为准确的数值,减少误差,你认为该怎么做?&&&&&&&&&&&&。(5)为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动态变化,某同学按下表完成了有关实验:试管编号培养液(mL)无菌水(mL)酵母菌母液(mL)温度(℃)A10——0.128B10——0.15C——100.128①请写出该同学研究的课题名称:探究&&&&&&&&&&&对酵母菌种群动态变化的影响。②用显微镜定期检测酵母菌数目,结果仅A管中第3天开始个体数目迅速增长,第5天开始A 管中个体数目达到最大,第6天结束实验。请用曲线在图中表示出A、B、C三组结果的变化趋势。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学年辽宁省本溪县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综合题
(12分) 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1)对酵母菌进行计数可以采用&&&&&的方法,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要&&&&。如果实验时发现血球计数板的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2)如果提出的问题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数量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试针对这一问题作出假设:&&&&&&&&&&&&&&&。(3)某一组同学为了探究“温度(5℃、28℃)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是如何影响的?”设计了实验方案,进行了为期7天的实验,每天定时取样一次,并在实验前设计了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如下:&&&&&&&&&&&&&&&&&&&&&&&&根据上述表格,有人认为该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不能够准确反映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请指出该方案不足之处:&&&&&&&&&&&&&&&&&。(4)另一组同学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设计了3组实验(见下表)。每隔24小时取样并计数,实验结果略。试管编号培养液(mL)无菌水(mL)酵母菌母液(mL)温度(℃)A10——0.128B10——0.15C——100.128上述实验目的是:探究&&&&&&&&&&&对酵母菌种群动态变化的影响。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学年湖北武穴中学高三学期12月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中,同等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支大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根据表中实验设置,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A.试管Ⅳ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Ⅰ相同B.4支试管内的种群达到K值所需时间不同C.4支试管内的种群在变化初始阶段都经历了“J”型增长D.试管Ⅱ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Ⅲ开始下降&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学年河北衡水中学高三上期四调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中,同等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支大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根据表中实验设置,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A.试管Ⅳ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Ⅰ相同B.4支试管内的种群达到K值所需时间不同C.4支试管内的种群在变化初始阶段都经历了“J”型增长D.试管Ⅱ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Ⅲ开始下降&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届新疆乌鲁木齐市高二(特长班)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某学生的部分实验操作过程是这样的:①从静置试管中吸取酵母菌培养液加入血球计数板进行计数,记录数据。②把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冰箱中。③第七天再取样计数,记录数据,统计分析绘成曲线。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同学实验操作中有3处错误B.在实验前应该对计数板、吸管等器具进行消毒处理C.用计数板计数时若视野中酵母菌过多,应先进行稀释D.要获得较为准确的数值,减少误差,应多次记数,求平均值&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届江苏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选修)试卷
题型:综合题
(11分)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需利用计数板对微生物细胞进行直接计数。计数板是一个特制的可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玻片,样品就滴在计数室内。计数室由25×16=400个小室组成,容纳液体总体积为0.1mm3。某同学操作时将1mL酵母菌样品加99mL无菌水稀释,用无菌吸管吸取少许使其自行渗入计数室,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多余菌液,进行观察计数。(1)在实验中,某学生的部分实验操作过程是这样的:①从静置试管中吸取酵母菌培养液加入计数板进行计数,记录数据②把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冰箱中;③第七天再取样计数,记录数据,统计分析绘成曲线。请纠正该同学实验操作中的3处错误:①&&& &&&&&&&&&&&&&&&&&②&&&&&&&&&&&&&&&&&&&&&&③&&&&&&&&&&&&&&&&&&&(2)在实验前应该对计数板、吸管等器具进行_________________处理。(3)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采取的措施是&&&&&&&&&&&&&&&&&&&。(4)如果观察到上图所示a、b、c、d、e 5个大格共80个小室内共有酵母菌48个,则上述1mL酵母菌样品中约有酵母菌&&&&&&个;要获得较为准确的数值,减少误差,你认为该怎么做?&&&&&&&&&&&&。(5)为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动态变化,某同学按下表完成了有关实验:
培养液(mL)
无菌水(mL)
酵母菌母液(mL)
温度(℃)
①请写出该同学研究的课题名称:探究&&&&&&&&&&&对酵母菌种群动态变化的影响。②用显微镜定期检测酵母菌数目,结果仅A管中第3天开始个体数目迅速增长,第5天开始A 管中个体数目达到最大,第6天结束实验。请用曲线在图中表示出A、B、C三组结果的变化趋势。&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某学生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实验中.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出如图所示的曲线图.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实验过程中酵母菌种群的年龄组成发生改变B.种群数量在不同时间的增长速率可能相同C.取适量培养液滴于血细胞计数板.盖上盖玻片显微镜观察计数D.每次取样前应将培养瓶振荡摇匀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成绩波动大?难提高?听顶级名师视频辅导,
& 题目详情
某学生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出如图所示的曲线图.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实验过程中酵母菌种群的年龄组成发生改变B、种群数量在不同时间的增长速率可能相同C、取适量培养液滴于血细胞计数板,盖上盖玻片显微镜观察计数D、每次取样前应将培养瓶振荡摇匀
考点: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分析:分析曲线图:图示为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其中ab段,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率逐渐增大,酵母菌种群数量加快增长;b点时,种群数量增长率最大,此时种群数量增长最快;bc段,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率逐渐减小,酵母菌种群数量减慢增长;c点时,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此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即K值;cd段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de段种群数量逐渐减少.
解:A、实验过程中酵母菌种群的年龄组成有变化,其中ac段为增长型,cd段为稳定性,de段为衰退型,A正确;B、ab段种群数量增长率逐渐升高,到b点时到达最大值,而bc段种群数量增长率逐渐降低.因此,种群数量在不同时间的增长速率可能相同,B正确;C、应先盖上盖玻片,再在血球计数板上的盖玻片边缘滴一滴培养液,C错误;D、每次取样前应将培养瓶振荡摇匀,使酵母菌分布均匀,减少实验误差,D正确.故选:C.
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种群数量变化曲线、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要求考生掌握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尤其是S型曲线,能准确分析图中曲线,判断不同时期的种群数量增长率变化情况;识记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实验的原理、过程及实验结论,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生物
关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信号分子与靶细胞的识别与结合具有专一性B、与不同激素分子结合的受体是不同的C、激素的受体全部分布在细胞膜上D、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数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
科目:高中生物
假设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噬菌体DNA由5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18%.用这个噬菌体侵染只含31P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100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含32P与含31P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1:50B、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和酶等C、该过程需要316800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D、该DNA发生突变,其控制的性状可能发生改变
科目:高中生物
长期接触到X射线的人群,他(她)们的后代中遗传病的发病率明显提高,其主要原因是这一人群的生殖细胞很可能发生(  )
A、基因重组B、基因分离C、基因互换D、基因突变
科目:高中生物
如图表示细胞中几种大分子物质的元素组成及形成过程,a、b表示单体,A、B表示多聚体,请根据图中的信息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a是;b是;A是,B是.(2)a的结构通式为,a形成A的这种化学反应叫.(3)鉴定蛋白质所用试剂是.
科目:高中生物
有关蛋白质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B、每种tRNA只转运一种氨基酸C、tRNA的反密码子携带了氨基酸序列的遗传信息D、核糖体可mRNA在上移动E、起始密码决定转录的起点
科目:高中生物
下列关于免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给SARS患者注射痊愈的SARS患者的血清是因为其中含有毒性较低的SARS病毒B、给婴幼儿重复多次注射某疫苗的原理是二次免疫可以提高免疫能力C、给进行器官移植的病人注射药物以降低其免疫能力可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D、给病人进行青霉素皮试是为了防止出现过敏反应
科目:高中生物
通过分析发现,甲、乙两个生物细胞中的DNA总量完全相同,而且4种碱基的量也分别相同.下列各项均为对此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这两个生物的DNA分子数量相等B、这两个生物的遗传信息必定相同C、这两个生物表现出来的性状相同D、这两个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科目:高中生物
如图分别表示温度、pH与酶活性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曲线A上的点b表示该酶的最适温度B、人体内胃蛋白酶的活性与曲线B相似C、曲线B、C说明不同的酶有不同的最适pH值D、人体血浆中的凝血酶原的活性与曲线C类似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A.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不需灭菌 B.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C.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不必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 D.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后计数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成绩波动大?难提高?听顶级名师视频辅导,
& 题目详情
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A.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不需灭菌B.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C.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不必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D.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后计数&
【答案】D 【解析】略&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生物
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 &&& A.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不需灭菌 &&& B.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 C.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不必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 &&& D.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后再计数 &&&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届江西省赣州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错误的是A.可在每天的不同时间从培养瓶中吸出等量的培养液进行计数B.培养液和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C.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后再计数D.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应将培养瓶轻轻震荡几次&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学年河北省高三上学期四调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培养酵母菌时,无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B.在实验后应该对计数板进行认真擦洗C.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后再计数D.使用血细胞计数板时,先放置盖玻片,然后使培养液从边缘处自行渗入计数室&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年银川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测试生物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错误的是(&& )A.培养液和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 &&&& B.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应将培养液轻轻震荡几次&& & C.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后再计数&& D.应在每天的同一时间从同一培养瓶中吸出等量培养液进行计数&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年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A.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不需灭菌B.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C.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后再计数D.使用血细胞计数板时,先放置盖玻片,然后使培养液从边缘处自行渗入计数室&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酵母菌计数方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