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要求画一张图,令我敬佩的一个人老师表达这张图,很多人画图,最后有的人画对了

好书推荐:零基础也可以《五天学会绘画》_使用评测_第8页_什么值得买
好书推荐:零基础也可以《五天学会绘画》
追加修改( 16:23:56):注:承蒙编辑厚爱转到了经验盒子,自己看了值友们的回复想补充几句。看到不少值友都表示买了但没看或没看完,有点意外。因为没见有人晒单还以为很冷门。这本书是今年6月入的,本来只是在SMZDM推的特价书目里看到之后随便买的。买了之后也没看,吃了几个月的灰,最近想在写日记的时候加点图画才开始看的。其实下定决心开始学之后,并不是特别耗时。关于《旋转的舞者》,这张图跟书关系不大,只是觉得比较有趣所以拿来讲一下,没有误导的意思。感到怀疑的还是用左手试画一张比较直接。有兴趣的可以搜索下面两篇文章:(1)一张图分出你是用左脑还是右脑(2)「果壳」谣言粉碎机: “旋转的舞者”能区分用左脑还是右脑思考吗?其实我本人无论看(1)或(2)这类文章都有所保留,说到底现在的医学对人脑的了解还是有限的。这些就不多讨论了。对于作者说的右脑模式的理论我也有所保留,但是绘画时的精神状态跟平时不一样这一点是自己可以感受得到的,看书的时候加上自己的理解就好。感谢值友@cbjxc 指出,作者的一套书《像艺术家一样思考系列(全4册)》,其中的第一册《像艺术家一样思考》跟《五天学会绘画》是同一本,只是用的名字不一样。关于这本书是否有效,可能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但我想至少画完《边线的感知:手》的练习,如果还是觉得没用再放弃吧,不要还没开始就否定自己。
其实我有很多废稿,只是选不太差的来贴,比如在这篇审核的过程中画了几张,敢贴的也只有一张(追加好像不能贴图),谢谢@北泠印象 的指点,自己还有很多地方不懂,希望大牛们不吝赐教,而像我一样正在学习的同学们一起加油吧。有时候SMZDM上有人推一些绘画工具,比如彩色铅笔,会有人问“怎样才可以学会画画呢?”、“想学画画,但是应该怎么开始呢?”、“我现在xx岁再来学会不会太晚呢?”我也曾经有类似的疑问,后来在SMZDM遇到了这本书——的《》
五天学会绘画这本书从1979年第一版以来,已经畅销三十多年,可是这样说可能很多人不相信,或者会说“五天只能学到点皮毛”。所以我想根据作者的教学方法,加上自己的理解、还有作业,来介绍一下这本书。
首先给大家展示作者开展的某一期培训课程的学生作品。这是他们的“5天前”和“5天后”的自画像对比。
学前/学后 自画像对比这些作品是没经过是筛选的,是一个班的全部学生的作品,也就是说这种成功率是具有普遍性的。从上面的图片我们还可以看出:
1、他们都是成年人,甚至是中老年人。我相信大多数值友们比他/她们年轻。2、从他/她们的学前自画像可以看出,大多数人是没有绘画基础的。但是他/她们完成课程后,都获得了巨大的进步。
但是作几点说明:
1、这本书、以及楼主接下来说的“绘画”,主要是指以写实为目的的素描。
2、这本书的英文原名并不是“5天学会绘画”。“5天”是作者开展的、在专业老师指导下、为期40学时(每天8小时,共5天)的课程。所以根据每个人的学习频率和自学能力所需的时间不一定是5天;在校学生的话可能只需要在寒暑假抽一个星期就可以学完,而上班族可能需要一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来完成。
3、这本书是针对像我这样“不知道怎么画画,也不知道从何入手”的人而写的,擅长绘画的人可能会觉得“真奇怪,这么简单的东西都要讲”。
4、这里的学会“绘画”是指掌握一种能力(看事物的方式)和一种“(语言之外的)表达方式”,不以成为画家为目的。就像我们学习多年《语文》,不意味着可以成为诗人或者作家,但是可以掌握读写能力。 第0课:用右脑绘画
练习1:画一幅自画像,并签上名字和日期。这幅自画像保留起来,等学完这本书这后,再拿出来对比。你只需要准备:
一张画纸、一支铅笔、一块橡皮擦,还有一面镜子。
我不建议一开始就去买素描本、画架之类的,因为不知道自己会坚持多久,所以先利用手头现在有的工具吧。画纸用普通的A4复印纸就可以。随着后面学习内容的增加,会需要增加一些工具,或者随着兴趣的增长,你会主动的去完善自己的画具。
楼主非常有勇气地贴上自己的学前作品。
学前作品,自画像很糟糕,问:为什么我明明看着镜子里面的自己,画出来的却是其它东西?为什么我不会画画? 可能有人会说“因为高考不考”,虽然这样说没错,但是说到底还是我们的社会对这项技能没有硬性要求,一个孩子如果有“读写障碍”,那么家长会很担心;但是如果一个孩子有“绘画障碍”,好像没什么大不了的;如果你喜欢画画,说不定大人还会劝你“还是把兴趣放在地理、历史、算术、语法上”。(【法】圣埃克苏佩里《小王子》)”
“大人们劝我把这些画着开着肚皮的,或闭上肚皮的蟒蛇的图画放在一边。”——《小王子》回想了一下小学、初中上过的《美术》课,里面涵盖了蜡笔、彩色铅笔、水彩笔、水粉、国画各种绘画,还有折纸、剪纸、贺卡制作、纸模型、甚至雕刻,以“美学”的高度的目标,但实际教学手段通常是临摹课本里的一张画,却没告诉我为什么要这样画,也从来没有叫我们画自己亲眼看到的事物或风景。大概是我上的学校比较屌丝吧。 当你问老师怎样才能把画画好,老师可能会告诉你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
从前从前,有很多很多鸡蛋当你问有绘画天赋的同学,他/她可能会告诉你:“我也不知道,天生就会的。”或者, “我原来也不会,后来,突然就会了。”他们说的都是真的,但是这样使绘画显得很遥不可及,对事情也没帮助。 为了回答上面的问题,先看下面这张图:
旺仔注意它眼睛相对于整个头部的位置,大概位于头部的上面1/3的位置,我们常常看到的商标,各种卡通形象,或者随手画的人像的眼睛常常也是在这个位置。再看一个头骨模型的图片:
注意眼框的位置只在1/2参考线的上面一点点,所以加上头发的厚度,眼睛的水平线应该是在头部1/2左右的位置,现在仔细观察一下自己的脸、周围的人,或者随便在网上找些照片,看看他/她们眼睛的位置是不是这样。
那么,为什么我们的直觉会认为眼睛是在1/3的地方呢?那是因为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眼睛及其以下的部分——我们感兴趣的部分。头发、前额非常单调,会被忽视,这个现象被称为“被削掉的头骨之谜”。所以第一个回答是:我们只看到我们想看的。
再来看一张“视觉差”的图片,
4个人像的大小是一样的
受背景线条的影响,基于“近大远小”的认知,左边的人离我们“近”,右边的人离我们“远”,所以虽然他们大小一样,但是“远处”那个看起来“更大”。
简单来说,我们看到的图像会受固有知识的影响。像这样的图片还有很多。
再回旺仔的图片,分别观察它们的头发、脸型、耳朵、眼睛、鼻子、嘴巴。我们的眼睛是长得那样又大又圆的吗?脸是完全对称的吗?不是,但是我们常常会这样画,这些都不是我们看到的,而是一种符号。这些符号或是父母、老师教的,或者受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动漫形象、广告商标等影响,或者是自己童年时代学习作画的过程而形成的,根深蒂固的符号系统。
除了眼睛、鼻子这些,还有很多常见的“符号”,比如:
你是不是跟我一样,从来没见过苹果的叶子,但是每次画都要加那么一片?这听起来很奇怪,很不合理,我们的大脑在干扰自己,阻止眼睛看清事物的真实的样子。但是,另一个角度来说,眼睛和大脑有非常强大的观察能力,人的五官都差不多,但是我们可以根据一个人的脸分辨出他/她是谁、他/她的年龄、种族、心情等等,这些细微的差别甚至可以让我们区分长得几乎一样的双胞胎。这说明每个人都有很好的观察能力,只是在绘画的时候没有发挥作用。
用右脑绘画回到这本书上,这本书的原名其实是《Drawing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Brain》,用右脑绘画,是这本是的核心。我们的大脑以左脑为主导,对于眼睛接收到的画面进行筛选,把重点放在我们感兴趣的部分(五官),过滤了单调及繁琐的信息(前额、头发),然后把图像分割并且符号化(比如眼睛可能简化成一个橄榄形外框里面加一个圆形代表眼珠),然后对这个符号命名为“眼睛”(文字是高度精简化的、系统化的符号)。 可是有关绘画的能力,是右脑负责处理的,比如我们常听说“左撇子(对应右脑)”们更有创造力和艺术天分,所以现在家长已经渐渐不纠正小孩子用左手来写字。
由于绘画跟右脑相关,而右脑对应的是左手,所以有一种做法是右撇子开始学习绘画的时候,用左手作画。作者不赞同这种做法,但是建议我们尝试用左手画一张,不过这样的目的只是为了测试自己是不是曾经被“矫正”的左撇子。
顺时针?逆时针?据说,你看到的舞者旋转的方向,跟你惯用哪边大脑有关系。但不必太较真。作者本人也不是左撇子,但是当她绘画的时候,她“看事物的方式不一样”,她称之为“右脑模式”。在进入“右脑模式”之前,先做一个简单的练习:
练习2:画一张“人脸/花瓶”的图案,
花瓶/人脸这个练习的目的是体验“在左脑干扰的情况下,看起来简单的图像画起来困难”,在画的过程可以感受到大脑的矛盾。然后做另一个练习:
练习3:倒过来画
临摹一张倒过来的毕加索《伊格·斯特拉文斯基的画像》,也就是本书封面的那一幅。
倒过来画(左)放正之后(右)这个练习出来的结果让人惊喜,当你把画摆正的时候,比预期效果好很多。这个练习的目的是让你体验在没有左脑干扰的情况下,看起来很复杂的图像画起来很轻松,人像颠倒的时候,大脑接收到的词汇讯息大量减少,你也许还能分辨出他的五官,还有手,但是其它比如衣服和椅子的线条,在你临摹的时候,它们只是不可名状的线条,“不可名状”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它们不会启动符号系统、词汇系统,这将会大大地减少左脑产生的干扰,而右脑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非常胜任绘画这项工作。你不知道自己正在画的是什么,只需要关心每一条线的方向、角度、位置,这样反而更容易画,而且画得更像,这就是“右脑模式”。
你可能看出她是谁,也能阅读上面的文字,但比正常反应慢些不管你是否相信,这些左脑、右脑的情况是不是真的像作者说的这样,通过这个练习,你确知有这么一个状态,当你进入这个状态的时候更适合绘画。但是我们不能每次都把画倒过来画,模特不会倒过来,风景更加不会,所以后面的章节,作者会讲怎样去主动地打开“右脑模式”的开关。方法讲出来效果不太好,所以卖个关子,希望大家还是去买书来看。
另一张倒过来画的练习:不知名艺术家的《德国骑士》第一课:对边线的感知 如果完成上面的练习和小测试,还有兴趣往下学的话,就要准备以下工具了,还是一切从简:
画纸垫板/画架4B铅笔、铅笔刀橡皮擦30cm的直尺显像板白板笔纸巾
手头上比较多A4纸,所以我是没有去买素描本的,素描纸纹理粗糙画起来效果更好,但不是必需的。垫板的话推荐我正在用的。铅笔的话可以买,也可以选好一点的。橡皮要用好的,自己用的是的,还不错。如果有更好的请推荐一下。
所谓显像板是一片大约15cm*20cm的透明塑料板或者玻璃,可以利用一些透明的包装盒、或者塑料文件夹,甚至透明封箱胶+纸板来制作。我用的《》附带的。
显像板关于《2分钟奇迹》,其实这本书是《五天学会绘画》配套的练习册,它提供了很多不错的练习内容,而且它提供了一支铅笔、一块显像板,还有每个练习的画纸。但这是一本不够诚意的书——根据作者说,这支铅笔应该是4B的,实物却是HB的;有些练习比如要临摹第71页的某某作品,但是空白页却在第72页,即临摹对象的背面。这些可能是国内出版社造成的,就书的内容来说还不错,我的建议是可买,可不买。
练习册:2分钟奇迹
显像板的作用,简单来说,就是让你把眼前的三维图像,压扁到一个二维平面,为此,要闭上一只眼睛,因为两只眼睛看到的是两个不同的图像。把看到的一定范围内的单个图像准确地复制到纸上,这就是我们要做的,这就是绘画的过程。
练习:画出手的边线
把手放在显像板下面,闭上一只眼睛,把看到的所有“边线”,包括手的外轮廓、指甲边缘、皱褶等,用白板笔画在显像板上面。这些步骤非常简单,大概只需要两分钟,但是画出来的效果很好,比以往画过的手都更像。
更重要的是,从这里开始,你会明白原来“画家的视角”并不是那么神秘,相反,绘画(写实画)似乎是一个很标准化、数学化、机械化的过程。
阿尔伯科特·丢勒《助手在画一个女人的透视像》(1525)显像板不是什么现代的玩意,以前的画家会做一个木框,在上面拉一些参考线,透过这个装置就可以把看到的图像准确地转移到纸上,看着那些格子,是不是很像数学用的坐标图?工科生看到这里时感到满满的希望。 把显像板的轮廓画转移到纸上,再把一些细节补充完整,这一课就学完了。
边线的感知:手第二课:对阴形的感知
阴形,就是主体以外的部分,比如说,要画一个人在夕阳中的剪影,人是主体,但是由于背光你看不到这个人,所以你画这个人周围的空间,当你把周围的空间(那些不可名状的空间)画完的时候,这个人也就画好了。
剪影(网络图片)上面已经说过,画不知名的东西反而更容易,所以当你画要画某一个物体(有名字)的时候,去画它周围的空间(没有名字)。
椅子的阴形
花卉的阴形(红色)不要去画“花瓣”、“叶子”、“茎”,不要对你正在画的东西命名。去画那些不知名的空间。根据你想画的不同部分,把周围的空间拆分成多个&阴形”来画。
阴形的感知:花
后面的内容就不讲了,我想已经说得太多了,反而造成初学者的困惑,还是买书看,跟着作者的思路一步步学的效果比较好。后面简单po下自己的作业就好。第三课:对相互关系的感知(透视和比例)
透视练习:书房的一角第四课:对光线和阴影的感知
素描中用“交叉排线”的方法,根据铅笔的深浅、粗细、力度、排线的密度,可以表现出很多层次的灰度,也就可以画出很复杂的光影效果,但是这一部分作者只是几笔带过,可能是因为她曾经以为“交叉排线法是一种天生的行为”,她后来知道并不是这样,但没找到适合的教学方法。所以又回到了“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只能多练习。这一课挺有挫败感的,找不到感觉,暂时放一边了,先继续往后学。
光影的感知:定时器
排线练习:球体第五课:对整体的感知
这里主要就是画人像了,先临摹大师的作品,学习人脸的比例。然后开始画自画像,画自己画腻了还可以在网上找些照片来画。画照片不是很有趣,但好处是他们不会动,画起来比较轻松。而且明星通常有突出的轮廓和明显的个人特征,画不同的民族也有助于了解不同人种的五官特征。
临摹:约翰·辛格·萨金特《X夫人》头部
罗大佑先生当你习得写实画的技能之后,可以回过头来画一些符号化的图画,或者去画想像出来的事物,甚至更抽象的画,但那是有选择有目的地去画,而不是因为技能不足而找一个固有符号去代替。 第六课:色彩的加入 通过素描的基础训练之后,再进行其它带有颜色的创作,比如彩铅。PO主目前还是想多做素描的练习,色彩部分还没开始,所以没有图。而且本书关于色彩的部分讲得不多,真要开展的话可能要买贝蒂老师的其它书。 ——————————————————————————
最后上几张“5天后&自画像,
自画像3——————————————————————————
到这里,大概经过1个月,30多个练习加上一些废稿,两支铅笔没用完,可以说入门成本很低。学习绘画可以让你拥有更好的视角,可以借助画图更好地向别人展示自己的想法,可以画出你脑海中景象(这是相机无法代替的)。
虽然现在画得不好,但是看完这本书之后,画画成了我的爱好,我会一直画,这个爱好不错,很好,很终生。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什么值得买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更多内容分享或是对文中观点有不同见解,值客原创欢迎您的投稿。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3)
赞324评论405
赞250评论233
赞85评论101
赞2073评论2117
赞1349评论1797
赞771评论1165
赞560评论600
赞444评论986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查看: 12376|回复: 81
关于两种拉饵调漂,自己画图分析,请化老师指点疑问!!!!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00:39签到天数: 62 天[LV.6]常住居民II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这是网上查到的两种拉饵调漂的方法。我通过理解,画了两张图。
方法一,是在搓饵找到底后在改拉饵,可此时拉饵的钓目肯定和搓饵的钓目不一样,自己已经验证过。
问题来了--------1.不知此时饵料的状态是不是双钩到底?
& && && && && && && && & 2.是灵还是顿?
& && && && && && && && & 3.双钩的状态是什么样?
& && && && && && && && & 4.如果下拉浮漂至3目,此时是不是双饵离底了?
在前两天本地的一个小型竞技小鲫鱼鱼比赛中,用此方法,有钓友说我钓的太顿,但是我觉得我调3钓3啊!
于是,今天在网上又看到方法二,同样调3目,先不找底,拉饵称重假如双钩饵压下2目,漂露1目。在拉饵找底露出1目。
问题来了,& && &&&1.此时是否饵料到底?
& && && && && && && && & 2.状态是否上钩悬浮,下钩触底?
& && && && && && && && & 3.上推浮漂至漏出3目,此时,双钩是否都到底,饵料状态又是什么样呢?
& && && && && && && && &&&综合上面两种方法,哪种是对的?如都是对的,又有什么区别?在竞技小鲫鱼比赛时该用哪种方法调漂?我的那些白痴问题,化老师或超哥帮忙解答下吧,我脑子现在一团浆糊了!
或者有别的方法调漂,如有麻烦告知。在此不胜感激!.
1.jpg (34.98 KB, 下载次数: 4)
00:24 上传
2.jpg (34.88 KB, 下载次数: 4)
00:24 上传
勤学好问!
TA的每日心情慵懒 05:42签到天数: 1 天[LV.1]初来乍到
本帖最后由 大海A 于
08:50 编辑
有些乱啊。还得结合图片,你这个图片也很忽悠人,第二个图片反而排在前面,这个2又被水印挡住。我看了半天,才看慕白顺序。
方法一,是在搓饵找到底后在改拉饵,可此时拉饵的钓目肯定和搓饵的钓目不一样,自己已经验证过。问题来了--------1.不知此时饵料的状态是不是双钩到底?2.是灵还是顿?3.双钩的状态是什么样?4.如果下拉浮漂至3目,此时是不是双饵离底了?用此方法,在前两天本地的一个小型竞技小鲫鱼鱼比赛中,有钓友说我钓的太顿,但是我觉得我调3钓3啊!
f5hzhi1516gi1.jpg (35.4 KB, 下载次数: 2)
08:35 上传
调3,搓饵找3.拉饵变6.为什么变6?搓饵拉饵不一样重。搓饵是上钩到底了。拉饵轻,上钩浮着。但是调的是3,现在是6,那么下钩肯定是到底的。于是你拉漂到3目,为什么又到了3目?因为你拉浮漂,把上钩平衡了。但是下钩没有离地,因为你调3,加上饵,虽然饵轻,但是也有重量,需要双钩悬浮,得有低于3目才算双钩离地。这都是钓灵。因为你有一个鱼钩是浮着的。
这里有一个特殊情况,就是水底有浆层。水底有一层稀糊糊的东西。这样你搓饵,就把鱼钩带入这个浆层。底是地球,地球上有一层泥浆。饵进入的泥浆。可是拉饵以后,饵轻了,漂浮在泥浆上,也就是高出来一些。于是就6目了。你再下拉浮标到3目于是上钩离地了,也是钓灵。
验证方法也不难。当你拉饵变成6目的时候。半水拉单饵验漂。半水,一个拉饵,看看是几目?假设是2目。你调3目,下钩半水拉一个饵是2目,找到大于2目,比如2目加一黑格,此时下钩到底。下钩换搓饵,稍微大一点搓饵,如果还是2目1黑格,饵就没有把地球砸个坑。如果是1目甚至没目了,饵就把地球砸了一个坑,陷入的酱层
IMG25.jpg (35.3 KB, 下载次数: 2)
08:35 上传
于是,今天在网上又看到方法二,同样调3目,先不找底,拉饵称重假如双钩饵压下2目,漂露1目。在拉饵找底露出1目。问题来了,1.此时是否饵料到底?2.状态是否上钩悬浮,下钩触底?3.上推浮漂至漏出3目,此时,双钩是否都到底,饵料状态又是什么样呢?
半水调漂3,带拉饵调漂1目,找到1目,是不是底?你半水带饵调1,从水皮到底都是1,你怎么确定哪个1是到底?你得找到大于1目,下钩才到底。这个时候上钩还是悬浮。你推漂到3目。下钩肯定到底了。上钩呢?上钩到没到底,你的看鱼钩多重。假如,假如一个鱼钩重5目,你一个饵重1目,你相当于单钩调漂是8目,加上一个鱼饵是7,你得找到7多一点,上钩才到底。
综合上面两种方法,哪种是对的?如都是对的,又有什么区别?在竞技小鲫鱼比赛时该用哪种方法调漂?我的那些白痴问题,化老师或超哥帮忙解答下吧,我脑子现在一团浆糊了!
以上两种方法,都没有对与错。其实钓鱼这个东西,很多是凭悟性凭感觉。摆在桌面上,纸面上,怎么争论都没有什么意义。你说迷茫的,无非就是这俩鱼钩的状态。结合了调目,钓目,鱼钩重,饵重,这些东西就好办的多了。你现在就是忽视了一个问题:钩重。因为涉及到上钩到底,下钩等于被底承担了,没有了,但是你不知道忽视了的鱼钩多重。
竞技也好,休闲也罢,没有一个永远的对错。如果说鱼情决定调标的方法和实际钓法,那么你就更迷茫了。把竞技忘掉,你就是钓小鲫鱼。
如果你一定要这样苛求较真,我教你一个笨方法:
半水调漂3,剪掉一个鱼钩,漂就会升起,假设5,拉饵,漂沉,假设4,哦。调漂是3,单钩是5,一个饵重1目。找到大于1,下钩到底,上钩悬浮,找到大于4,上钩到底长子线弯曲,再推漂,双子线弯曲,直至推到大于5,8字环触底。
这是结合了无钩调漂,单钩调漂,带饵调漂的最麻烦的也是最有效的调漂找底。
别把这个东西看的多么的神秘,多想一想就明朗了,因为你画图很费力,所以我也花了一个多小时时间回复。前半小时是被你的图片排序搞蒙了。
大哥,是我给放图放错了,实在抱歉!大海哥.
TA的每日心情开心昨天&08:12签到天数: 617 天[LV.9]以坛为家II
搓饵与拉饵的重量不同 挂饵后抛出落入钓点的位置就不同 搓饵较拉饵重 落点靠前显示目数就低 拉饵较搓饵较轻 落点较搓饵向后 由于前后两点的水深不一样 所以浮漂显示的目数就不一样 通常情况是搓饵换拉饵后 浮漂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下移浮漂 直到看到清晰的鱼口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00:39签到天数: 62 天[LV.6]常住居民II
本帖最后由 此木 于
00:26 编辑
图片在这,刚不知道为什么要上传网络的才行。
(34.88 KB, 下载次数: 3)
00:25 上传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20:00签到天数: 588 天[LV.9]以坛为家II
楼主图画的很好,高手来作答。。。。。
TA的每日心情慵懒 05:42签到天数: 1 天[LV.1]初来乍到
时间太少,明天找时间仔细看看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04:14签到天数: 537 天[LV.9]以坛为家II
第一张图片:半水空钩调三目、挂上双饵钓三目,这里有一点,不知您是否称饵重,如果一饵的重量超过三目,则是双钩到底,反之,则是一钩到底,一钩悬浮。搓饵改成拉饵后调目出现变化是对的,因为拉饵的饵球一般会小于搓饵的饵球,这里不知道您是否还是用的同一款饵料,如果是,拉饵也不会露出六目,除非是饵料的比重小于水,不知我说的对否,仅供参考。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21:22签到天数: 20 天[LV.4]偶尔看看III
我遇到了与你同样疑惑的问题。第一种方法调漂,搓饵改拉饵钓目升高,不知道双钩在底部状态。第二种调漂方法我个人感觉好点,但是有改进的地方,就是拉单钩看下沉目数,弊端就是杂鱼多的情况调不好。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21:22签到天数: 20 天[LV.4]偶尔看看III
野钓流水的地方,个人感觉没必要非要追求一钩到底一钩悬浮,水下平整度无法保证,最好双饵悬浮,至于离地多少尺寸只有自己慢慢试试。如果流水地方采取直接钓底,在饵料到底时随着水流,由于底部状态复杂,有可能单钩挂底,水流拖着你的浮漂走,你的漂就会慢慢目数降低,你搞不懂是水流还是鱼口动作,再加上风浪大一点更懵了。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19:49签到天数: 54 天[LV.5]常住居民I
楼主图画的很好,高手来作答。。。。。
TA的每日心情无聊13&小时前签到天数: 1322 天[LV.10]以坛为家III
图一你的搓饵多大 拉饵多大& && && && && &&&
TA的每日心情开心前天&08:09签到天数: 592 天[LV.9]以坛为家II
看来半天还是没有给出明确解答的,继续等高手解惑。
TA的每日心情慵懒13&小时前签到天数: 762 天[LV.10]以坛为家III
&&我给你说得也是一脑袋浆糊。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10:25签到天数: 152 天[LV.7]常住居民III
一般用第一种方法& &先钓钓看& && && & 随鱼口中上下变化
TA的每日心情开心4&天前签到天数: 589 天[LV.9]以坛为家II
第2种,你拉饵钓1目,1,你上推浮漂,若变目说明应该到底了,也可以搓饵验证下啊,别死板啊2 应该是双钩的下钩触底,上钩悬,3 应该是都到底了,感觉这种好点
TA的每日心情衰 11:18签到天数: 24 天[LV.4]偶尔看看III
好复杂的问题啊,我就说下需要额外考虑的问题
2、无钩下的调目
TA的每日心情擦汗12&小时前签到天数: 1046 天[LV.10]以坛为家III
原因很多.饵重、钩距...
TA的每日心情怒6&天前签到天数: 882 天[LV.10]以坛为家III
大海A师兄的回答拜读了,。。。。。。。。。。。。。。。。。。。。。。。。。。。。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11:07签到天数: 276 天[LV.8]以坛为家I
说的就晕,看了图更晕,呵呵。真要不行就采取笨办法,拉饵调漂找底不就得了。
TA的每日心情慵懒1&小时前签到天数: 816 天[LV.10]以坛为家III
一路看下来晕了 明白钩重 饵重就好了 建议度娘搜李保安的“无钩调漂法”看完就一清二楚了
TA的每日心情郁闷昨天&09:13签到天数: 1348 天[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图画的很好,高手来作答。。。。。
TA的每日心情开心4&小时前签到天数: 617 天[LV.9]以坛为家II
野钓流水的地方,个人感觉没必要非要追求一钩到底一钩悬浮,水下平整度无法保证,最好双饵悬浮,至于离地多 ...
非常赞同,呵呵,以前我也搞不清楚!
TA的每日心情开心6&小时前签到天数: 692 天[LV.9]以坛为家II
大海A大师的回答很好
TA的每日心情开心昨天&13:48签到天数: 591 天[LV.9]以坛为家II
学习过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09:18签到天数: 474 天[LV.9]以坛为家II
没有那么复杂,鱼吃中鱼就是找的非常准的底了!
TA的每日心情开心3&小时前签到天数: 1051 天[LV.10]以坛为家III
我一看到卧底、触底、离底、钩重、饵重之类的就头晕,越看越糊涂,越看越眩晕。所以不玩竞技,只玩休闲,调漂总是毛估估,差不多就行,能上鱼就好,不讲究,一味做自己。
TA的每日心情衰 16:57签到天数: 278 天[LV.8]以坛为家I
看文字好晕啊,哈!我是外行人给楼主出个建议,楼主可以搞个大鱼缸试验下,这样就更直观了!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15:27签到天数: 369 天[LV.9]以坛为家II
跟帖学习一下,请高手说说。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10:49签到天数: 233 天[LV.7]常住居民III
看看各位大师的讲解,跟帖学习学习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23:06签到天数: 168 天[LV.7]常住居民III
看的累脑子,调这么精确,就怕现场地平不平,拉的饵球都一样大吗?这不是一般水平的钓手能掌握的。
TA的每日心情慵懒 11:36签到天数: 48 天[LV.5]常住居民I
本帖最后由 钓鱼休闲乐 于
11:10 编辑
太麻烦了,我玩野钓,一般是空钩半水调4目,开始拉饵试漂,如果此时是拉饵半水2目,就上推浮漂,直至露出2目多点时,用太空豆记住这个位置,(此时是下钩触底上钩悬浮)再推漂到双钩距多点的长度,(为什么多点,要考虑到子线的强力)此时是下钩躺底,上钩轻触底,如果有口不中鱼,再上下微调,直到有口抬杆中鱼为止。这样即找了底,又诱了鱼,一举两得。不对之处,请钓友们指正!
TA的每日心情怒 23:53签到天数: 27 天[LV.4]偶尔看看III
都是大师级别的啊。&&我以前见我一个朋友在水库钓,手杆不用浮漂比我钓多。
TA的每日心情怒 12:50签到天数: 121 天[LV.7]常住居民III
我觉得纠结这些问题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水下的鱼不会因为你一个饵不是调四钓二就不吃,我想钓鱼其实很简单,不要搞复杂了
TA的每日心情擦汗13&小时前签到天数: 805 天[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上说的都有道理,仔细阅读
TA的每日心情郁闷 09:36签到天数: 118 天[LV.6]常住居民II
第一张图片:半水空钩调三目、挂上双饵钓三目,这里有一点,不知您是否称饵重,如果一饵的重量超过三目,则 ...
感觉即使一个饵重超过3目,调3钓3也是应该双钩触底了吧。,换拉饵,,,那那那应该也是3目是双钩触底吧
一个饵重超过三目,那肯定是双钩触底,换成拉饵后,你的饵球大小不可能和搓饵的饵球大小一样,再者,搓饵瓷实,拉饵则不同,饵球的重量不同,浮漂的目数会相同吗。&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20:00签到天数: 497 天[LV.9]以坛为家II
学习过路& &&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开心8&小时前签到天数: 849 天[LV.10]以坛为家III
找鱼口& && && && && && && && && &就折磨简单
TA的每日心情郁闷 14:53签到天数: 472 天[LV.9]以坛为家II
大海A的回答感觉很好&&讲的挺明白的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08:35签到天数: 671 天[LV.9]以坛为家II
我认为调漂论坛哪位都能讲几条,但是不要在调漂上纠结,我一般找感觉上鱼就好。
TA的每日心情奋斗前天&10:45签到天数: 645 天[LV.9]以坛为家II
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 && && && && &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据说很多人看不懂这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