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快速诊断”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求解,这个诊断花了1650块钱

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系统的使用对比分析--《实用医技杂志》2016年07期
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系统的使用对比分析
【摘要】:正随着病理技术的不断发展,为进一步提高免疫组织化学制片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各家单位都开始选择使用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系统,目前市面上主要以丹科(Dako)、罗氏(Roche)、莱卡(Leica)3家公司的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系统为主,通过对3家公司机器操作过程中的优缺点比较,选择最适合本科室病理技术发展的免疫组织化学系统。1三种自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系统简介1.1丹科(Dako Omnis)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系统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361.2【正文快照】:
随着病理技术的不断发展,为进一步提高免疫组织化学制片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各家单位都开始选择使用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系统,目前市面上主要以丹科(Dako)、罗氏(Roche)、莱卡(Leica)3家公司的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系统为主,通过对3家公司机器操作过程中的优缺点比较,选择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吴绍锋;张赛霞;苏俊芳;;[J];实用医技杂志;2006年06期
王伯沄;王文勇;闫庆国;黄高昇;张远强;;[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3年01期
高颖;吕艳萍;;[J];中国医药指南;2013年27期
刘增辉,徐东波,惠京,孙保存,张乃鑫;[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2年03期
周抗美;[J];实用医技杂志;2005年17期
李庆生;;[J];重庆医学;2007年18期
刘庚勋;李正贤;刘伟;;[J];西南国防医药;2007年06期
王春阳;李世红;胡建功;;[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王伯 ,陈子馨,吴 璥;[J];中华病理学杂志;1995年04期
纪小龙,曹晓哲,胡南南;[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199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伯沄;李青;;[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王伯沄;;[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陈东;;[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日程及论文汇编[C];2010年
梁英杰;;[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王伟;;[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术中冰冻切片联合快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临床研究--《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1年04期
术中冰冻切片联合快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术中冰冻切片联合快速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微转移的诊断价值,分析SLN微转移与临床各因素的关系。方法对43例乳腺癌患者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切除SLN送快速病理学检查。以100μm为间隔,进行连续切片(SS),并做冰冻切片HE染色及快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SLN微转移[检测广谱细胞角蛋白(pan-CK)及上皮膜抗原(EMA)的表达];采用χ2检验或连续性校正χ2检验对定性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3例乳腺癌患者成功行SLNB,共检出SLN100枚。4例冰冻切片HE染色查见癌转移,39例HE染色阴性者继续行快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出微转移者6例。冰冻切片检测SLN癌转移率为9.3%(4/43),冰冻切片联合术中快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SLN癌转移率为23.3%(10/43)。两者的灵敏度、特异度、总符合率和假阴性率分别为36.4%/90.9%、100%/100%、83.7%/97.7%、63.6%/9.1%。SLN微转移与月经状态、肿瘤分期、组织学类型、肿瘤位置、激素受体状态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状态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术中冰冻切片联合快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提高了SLN微转移的检出率,减少了假阴性率,且安全、快速、花费少,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R737.9【正文快照】:
研究表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能准确预测腋窝淋巴结状态[1]。SLN微转移(micrometastases,MMs)是乳腺癌患者重要的预后指标,影响着后续治疗[2-3]。本研究根据术中冰冻切片联合快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SLN微转移的情况,分析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燕霞,郭文斌,白艳,李平,付明杰;[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5年02期
范蕾;穆殿斌;高彦;仲伟霞;王春建;王永胜;;[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07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肖名力;吴勇;;[J];重庆医学;2011年21期
席晨辉;贺青卿;;[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石枫;[D];广西医科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吴进冬,余子豪,李国民,张宏图;[J];中华肿瘤杂志;1996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金锋;欧阳涛;王雪鹃;王天峰;解云涛;范照清;林宝和;杨志;林本耀;;[J];中华外科杂志;2006年09期
康华峰,王西京,刘小旭,代志军,薛锋杰,薛兴欢;[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年20期
王磊;胡旭东;李济宇;陈鸣陆;杨国仁;刘岩松;周正波;李永清;刘雁冰;赵桐;陈鹏;左文述;王永胜;;[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08年02期
钱金权;单宏杰;冯峰;黄阳;;[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陈海明;王金重;陈福佳;陈晓明;钟锋;;[J];现代肿瘤医学;2009年11期
许羽;陈森东;何瑞婵;黄桂睿;;[J];中国医药导报;2006年17期
尹军;唐军;王曦;谢泽明;连臻强;谢小明;杨名添;;[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08年05期
赵佳;王水;刘晓安;;[J];中国肿瘤;2007年10期
罗民;毛洪志;苑春莉;王医林;;[J];中国妇幼保健;2007年36期
,常东民;[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哲斌;吴炅;;[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高继绪;胡相起;管美兰;于瑞珍;王桂东;魏海明;冯进波;田志刚;;[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单明;张国强;庞达;;[A];第十届全国乳腺癌会议、第四届上海国际乳腺癌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杭兰甫;;[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乳腺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林森;卓睿;;[A];第十一届全国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乳腺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姚宏;梁晓燕;王虹;平苏萍;张庆升;;[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日程及论文汇编[C];2010年
吴冰;徐贵发;赵秀兰;陈兆堂;迟爽;;[A];中国营养学会第八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吴冰;徐贵发;赵秀兰;陈兆堂;;[A];中国营养学会第八届临床营养学术会议暨第三届营养与肿瘤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徐清波;;[A];第十届全国乳腺癌会议、第四届上海国际乳腺癌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李越;赵颖;张斌;葛洁;宁连胜;曹旭晨;于治灏;王欣;;[A];第十届全国乳腺癌会议、第四届上海国际乳腺癌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北京世纪坛医院乳腺中心
李艳萍;[N];健康报;2010年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
张军初 金志军
王根华;[N];健康报;2009年
舒惠娟;[N];自贡日报;2010年
胡晓震 本报主任记者
叶青;[N];沈阳日报;2010年
北京世纪坛医院乳腺中心
李艳萍;[N];健康报;2010年
秦皇岛市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 徐杰;[N];秦皇岛日报;2009年
;[N];健康时报;2008年
毛黎;[N];科技日报;2009年
健康时报记者 白轶南;[N];健康时报;2010年
于丽 曾令浩;[N];医药经济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牛陵川;[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张杰;[D];复旦大学;2005年
纪铁凤;[D];吉林大学;2011年
胡英斌;[D];中南大学;2010年
陈文军;[D];浙江大学;2003年
徐宏;[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董慧明;[D];复旦大学;2005年
哈章;[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张丽丽;[D];山东大学;2005年
张涛;[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万宁宁;[D];河北医科大学;2008年
王晓兰;[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辛华;[D];山东大学;2006年
丘晓云;[D];广西医科大学;2005年
宋永蔚;[D];大连医科大学;2009年
史伟峰;[D];苏州大学;2002年
付晓艳;[D];苏州大学;2005年
韩艳;[D];延边大学;2010年
秦洪真;[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9年
杨咏梅;[D];山东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乳腺癌石蜡切片ER PR的体会
我科自1990年开展免疫组织化学常规工作以来,重点是乳腺癌雌、孕激素受体检测,在方法上使用过PAP法、ABC法、SP法.试剂用过浓缩型抗体和既用型抗体.组织上用过冰冻组织及常规石蜡切片.结果是PAP法阳性率83.7%,ABC法76.5%,SP法67.4%,冰冻65.3%,石蜡切片78.2%.这些结果同DDC法比较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假阴性的情况,对患者的进一步治疗有一定的影响,为了能更准确的反映病人的受体检测结果,现将我们工作中的几点体会,归纳如下.
作者单位: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年,卷(期):
机标分类号:
在线出版日期: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技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