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题做的对吗,四题在回答第二个问题时对吗。

早教、育儿交流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 → → →→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一)》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一)》教学设计
04-02 01:07:21|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人气:<font color="#FF次
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一)》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一、&&&& 教学目标:
&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口算了。
& 2、能结合现实情境,估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并能解释估算的过程。能正确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
& 3、经历探索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口算、笔算、验算的过程,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 4、能利用所学的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二、&&&& 教学内容
&&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笔算;除法的验算。
三、&&&& 教学重难点
&& 教学的重难点是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四、&&&& 教学建议
1、&&&&&&&&& 重视直观操作,充分利用学具进行学习。
2、&&&&&&&&& 要重视口算,加强估算。
3、&&&&&&&&& 计算要与解决问题紧密结合。
五、&&&& 教学时间
本单元用10课时。
&&&&&&&&&&&&&&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风筝厂见闻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景,感知除法的意义。
2、 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的口算方法。并内正确的进行计算。
3、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合作学习。
4、 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的口算方法。并内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交流自己的算法。
教具准备:《风筝厂见闻》情景图
教学过程:
一、 感知情景提出问题
教师:出示风筝厂见闻情景图,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学生:对照情景图,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
教师:请同学们小组讨论提出问题。
学生:小组讨论后找出代表提出有代表性的问题。
教师:板书学生所提出的问题。
1、 平均每天要做老鹰风筝多少个? 2、 平均每天要做燕子风筝多少个?
3、 平均每天要做孔雀风筝多少个? 4、 平均每天要做蝴蝶风筝多少个?
5、 平均每天要做小兔风筝多少个?
二、 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解决第一个问题 ,平均每天要做老鹰风筝多少个?
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尝试解答的方法。 &&60÷2
教师:总结学生的算法,并组织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做的。
把6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个十,就是30。
因为30×2=60 所以 60÷2=30
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平均每天要做燕子风筝多少只? 240÷6
学生小组内讨论解决的办法。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
把24 0看作24个十,把24个十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4个十,也就是40。
24÷6=4 可以推出240÷6=40
教师:平均每天大约能做多少只仙鹤风筝怎样求? 学生:列式 92÷3
教师:请同学们自己动脑,用你喜欢的方法解答。
学生:独立计算后进行小组交流。 教师:总结学生的算法。
可以把92看作是90,90÷3=30(只)
每天大约做30只能完成任务吗?为什么?应该做多少只才能完成任务?
教师:出示第四个问题,平均每天大约要做多少只孔雀风筝?
学生:独立计算,说出自己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做法。
三、 巩固练习:
1、 自主练习 第一题,学生自己填空,然后集体订正。
2、 第二题。 学生独立练习后,小组讨论,找出规律。
3、 第三题。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比一比谁写的最快。
四、 布置作业 第四题。
板书设计: &&&&&&&&&&
&1、 平均每天要做多少个老鹰风筝? &&&&&&&&60÷2=30(只)
&2、 平均每天要做燕子风筝多少个? &&&&&&&&240÷6=40(只)
&3、 平均每天要做孔雀风筝多少个?& &&&&&&138÷720(只)
&4、 平均每天要做蝴蝶风筝多少个? &&&&&&&&320÷4=80(只)
课后反思:学生结合具体情景,感知到除法的意义。 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在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合作学习。 同时还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自主练习5―10
教学目标:
1、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 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3、 提高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
1、 第五题
学生自己看题,理解题意,找学生说一说,要求什么,应该怎样求?然后进行独立计算。对做得又好又快的学生进行表扬。
2、 第六题
一篇文章有480个字,要在6分钟内打完,平均每分钟要打多少个字?
教师出示题目学生进行快速练习。看谁算得又快又好。
3、 第七题
魔术箱,本题目有一定的难度,主要是训练学生加、减、乘、除及各部分的关系。学生先思考怎样做,在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做?想好后在小组内讲一讲。最后进行独立计算。
4、 第八题
学生独立思考,教师提问:怎样才能指导学生理解再调两辆车够不够? 学生回答后独立计算。
5、 第九题 练习时间 大约数目
周一 2分 60个 周二 3分 120个 周三 5分 150个
周四 4分 160个 周五 2分 120个
出示题目后教师提问:怎样才能比较出哪一天的成绩好?
引导学生说出要先求出平均数才能进行比较。
6、 布置作业 第十题。
课后反思:通过练习,学生进一步巩固了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体会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提高了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
教学内容:两位数除一以位数的笔算。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 2、能够用竖式进行正确的计算,并能验算。
教学重点: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计算算理。
教具准备: 教学情景图、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教师:多媒体出示情景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仔细读题。
教师:提问,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回答
教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思考后提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1、 64米红布能做多少只老鹰风筝? 2、 86米绿布能做多少只孔雀风筝?
3、 72个线圈是多少盒? 4、 438根竹条能扎多少个风筝?
二、 共同探究算法。
教师:64米红布能做多少只老鹰风筝?怎样列算式? 学生:64÷2
教师:小组讨论一下,你想怎样计算这道题? 学生:讨论后发表自己的算法。
教师:总结6个十除以2得3个十,3 表示3个十应该写在十位上。4除以2得2
,2应该写在各位上。 指导正确的竖式写法
教师:72个线轮是多少盒?怎样列式? 学生:72÷6
教师:请同学们自己在练习本上试着做一做。请一名学生板验。
学生:做完后进行小组交流。
教师:总结学生的做法:先用十位上的7除以2,商3余1,1也就是10
,十位上的1与个位上的2合起来是12,12除以2商6,6写在个位上。
学生: 独立思考,438根竹条能做多少只风筝?
教师: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学生:板演。
教师:这道题和我们以前做的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总结出的的结果两次有余数。
教师;86米绿布可以做多少只孔雀风筝?
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计算结果,然后汇报交流,进一步巩固笔算方法。
教师:总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学生:交流。
三、 巩固练习
自主练习:第一题学生自己练习。然后订正。
第二题 学生可以笔算也可以估算。
第三题学生独立思考,学生可以笔算,也可以估算,主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后反思:学生结合具体情景,能够探索出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并能够用竖式进行正确的计算和能验算。
教学内容:自主练习4――8
教学目标:
1、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进行简单的两位数除一以位数的计算方法。
2、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练习,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除法问题。
教学重点: 能够正确的进行除法计算。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24÷3 &&48÷6 &&54÷9 &&36÷6 &&64÷8 &&240÷3 &&480÷6
540÷9& &360÷6& &640÷8 &&24÷2 &&48÷2 &&36÷3 &&96÷3 &&66÷6
二、自主练习第四题:火眼金睛辨对错。
第一个算式十位上的3没有落下来,不能把百位上书和十位上的数连起来相除。
第二个算式,十位上的6应该和4相减
第三个算式,最后2和7相乘应该是14 而不是15。
最后让学生说一说, 计算除法时应该注意什么?
三、看图是一个看图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
教师:指导学生看图。 学生:看图说图意。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做法。重点指导学生进一法。
四、把没有余数的算式图上颜色。
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判断,也可以计算。
五、第七题,学生自己读题,讲题意然后独立计算。
六、第八题,首先引导学生弄清题意,指导学生的来龙去脉,再根据数量关系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巩固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重点强调第三幅图。关键让学生知道每桶谁能赚多少钱。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练习,学生能够正确的进行简单的两位数除一以位数的计算。 感受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练习,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除法问题。
教学内容:一位数除两、三位数的笔算验算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景,进一步感知除法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 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列竖式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并能进行验算。
3、 结合具体计算过程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列竖式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并能进行验算。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计算的正确性,并能进行正确的验算。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引导观察。
教师: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上告诉我们哪些已知条件?
学生:观察后小组交流,然后班上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板书。
二、 根据情景,提出问题。
教师:根据以上已知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问题。 教师板书:
1、 你平均每小时裁多少只风筝面呢? 2、 你平均每小时裁19只风筝面对吗?
3、 平均每天要裁多少只风筝面呢? 学生:独立列式
三、 共同探究算法;
教师:76÷4你想怎样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
教师:除了再算一遍这种方法以外,你还可以想出怎样的方法? 学生:19×4=76
教师:想一想为什么用乘法可以验算除法做的对不对? 学生:小组内讨论。
教师小结:用商和除数相乘的方法可以验算除法。
教师:平均每天要裁多少只风筝面呢? 学生:列式499÷4
教师:你能使用这一方法计算一下吗? 学生:列式计算
教师:找一名学生板演。做完后问:他做的对吗?怎样检验? 学生说出自己的检验方法。
教师:总结学生的算法。验算有余数的除法应该注意:商和乘数想成后要加上余数。
四、 巩固练习 自主练习1、2题
五、 布置作业自主练习第四题。
板书设计; &&&&&&&&&&&&76÷4=19(只) 1 9 × 4 =7 6
&&&&&&&&&&&&&&&&&&&&&&499÷4=124(只)……3(只)
&&&&&&&&&&&&&&&&&&&&&&1 2 4 × 4 =4 9 6 + 3 =4 9 9
课后反思:学生结合具体情景,学生 探索出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列竖式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并能进行验算。 结合具体计算过程,培养了学生的估算能力。
教学内容:自主练习3――聪明屋
教学目标:
1、 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够正确进行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验算方法。
能进行正确的验算和估算。
2、 培养学生估算能力。
3、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正确估算实际生活的问题。
教学重点:
1、 过练习使学生能够正确进行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验算方法。
能进行正确的验算和估算。
2、 培养学生估算能力。
教学难点: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正确估算实际生活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自主练习第三题
学生独立读题,练习时,先让学生练习生活,说一说迎面接力比赛时,应该怎样分配人数才合理,然后独立进行计算,并进行验算。验算使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独立验算。
二、自主练习第四题
算一算96÷4 &632÷4 &65÷3 &569÷3 &24×4 &158×4 &21×3+2 &189×3+2
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
三、自主练习第五题
学生:独立看图。
教师:多媒体出示商店进货单。让学生说一说什么是单价,什么是数量,什么是总价。
指导学生说一说三者之间的关系 。
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教师:订正讲解错误的问题。
四、自主练习第六题
教师:多媒体出示新华书店购物清单。指导学生说一说清单的意思。
学生:小组讨论后自己解答
五、自主练习第七题
教师:多媒体出示情景图
学生:分小组研究、汇报交流、弄清要解决还能装多少果汁的问题,必须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六、 布置作业:聪明屋。
课后反思:通过练习,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验算方法。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正确估算实际生活的问题。
教学内容:信息窗4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来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能正确的进行一位数除法的计算。
教学重点:
1、 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来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能正确的进行一位数除法的计算。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指导学生看懂情境图。
教师:出示情景图。指导学生看图。 学生:可以小组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提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进行板书
1、&&& 燕子风筝可以装几盒? 2、 老鹰风筝可以装几盒?
3、 鹤风筝可以装多少盒? 4、 这些装好的风筝分四次运完,每次运几盒?
学生:根据板书学生分别进行解答。可以用口算。估算进行计算。
教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订正。
二、巩固练习
综合练习第一题
40÷2& &500÷5 &&37×7 &&200×4 &&180÷3 &&320÷8 &&0÷9 &&560÷7
三、布置作业 24页第二题
板书设计: &&&&&&240÷6=40(盒)
92÷4=23(盒)
158÷8~20(盒)
课后反思: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来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正确的进行一位数除法的计算。
教学内容:24页3――7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巩固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 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能自觉的进行验算,培养验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 巩固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 能自觉的进行验算。
教学难点: 运用已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教师:多媒体出示题目。 学生:自己读题理解题意。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题意。提问: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独立解答。 教师;指导订正。
以小组为单位,每人写出一组具有相同特征的除法算式,然后互相交流学习。
教师:多媒体出示情景图。 学生观察情景图,同位互相说题意。
教师:引导包装袋上所含的信息。 学生:自己列式解答。
教师多媒体出示情景图,学生独立计算,教师集体订正。
学生独立计算。培养学生的验算习惯。
七、布置作业: 第七题。
课后反思:通过练习,学生进一步巩固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能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培养了学验算的好习惯。
教学内容:25页――26页8――11题
教学目标:
1、 一步巩固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 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能自觉的进行验算,培养验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 巩固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 能自觉的进行验算。
教学难点: 运用已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教师:多媒体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说图意。 学生:说一说自己所看到的数学信息。
教师:板书学生找到的数学信息 学生:独立解决第一个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1、 制造80升氧气需要几天? 2、 平均每个月采集食用菌多少千克?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进行解答。 教师: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三、第10题
教师出示统计表,分小组独立计算,讨论解答,在讨论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共同研究合理的方法。
这是一道乘、除综合应用题。学生独立思考,教师订正。
五、布置作业第11题
课后反思:通过练习,学生进一步巩固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学生能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我学会了吗?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自我测验。
2、 巩固复习本单元所学的知识。
3、 总结自己学习本单元的收获与进步。
教学重点:
1、 固复习本单元所学的知识。
2、 总结自己学习本单元的收获与进步。
教具准备:多媒体情景图
教学过程:
一、回顾自己所学知识
以小组位单位,交流自己所学知识,说一说自己学会了什么?
二、找一找自己可以解决哪些实际问题
1、 小组进行交流 2、 小组内评选出优胜者代表小组发言。 3、 教师班上总结。
三、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出示情景图。 学生:仔细看图,弄懂题意。
教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小组讨论。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板书。
1、 今天需要几个大桶? 2、 1小时能生产多少箱?怎样检查自己做的对不对?
3、 平均每辆卡车大约装多少箱奶?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题目解答。
四、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
课后反思:学生通过复习,对本单元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能够正确评价 </P
关键字:,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
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一)》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上一个文章:京ICP证号&&
京网文[3号&&
Copyright (C) 2017 Baidu当前位置:
>>>读图,回答2~4题小题1:图中四地所在大洲排序正确的是A.①南美洲、..
读图,回答2~4题小题1:图中四地所在大洲排序正确的是A.①南美洲、②非洲、③北美洲、④亚洲B.①非洲②南美洲③大洋洲④欧洲C.①南美洲②大洋洲③亚洲④欧洲D.①非洲②大洋洲③北美洲④亚洲小题2:图中四地所在国家濒临的海洋正确的排序A.①大西洋②印度洋③泰国湾④地中海B.①印度洋②太平洋③北冰洋④波罗的海C.①印度洋②太平洋③地中海④北冰洋D.①大西洋②太平洋③阿拉伯海④波罗的海小题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③位于北温带B.④位于北半球、西半球C.①位于②的东北方D.④位于③的西南方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小题1:C小题2:D小题3:C小题1:①为巴西高原、②为澳大利亚的中部地区、③为印度半岛、④为德国莱茵河地区。对应的大洲为南美洲、大洋洲、亚洲、欧洲。小题2:图中四地所在国家濒临的海洋正确的排序大西洋、太平洋、阿拉伯海和波罗的海。小题3:由图中经纬度判断,③位于热带;④位于北半球、东半球(20°W向东到160°E);①位于②的东北方(东西的位置关系在180°范围内判断);④位于③的西北方。正确的是C。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读图,回答2~4题小题1:图中四地所在大洲排序正确的是A.①南美洲、..”主要考查你对&&地球仪和经纬网&&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地球仪和经纬网
&地球仪: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模型——地球仪。(1)地轴——地球的自转的假想轴(2)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指向北极星附近(即北方)的一点叫北极;与北极相反的一点叫南极。 (3)赤道——在地球仪上,同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
经纬线:经线和纬线是人们为了在地球上确定位置和方向,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画出来的,地面上并没有画着经纬线。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经线。和经线相垂直的线,叫纬线。纬线是一条条长度不等的圆圈。最长的纬线,就是赤道。因为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以,经线又叫子午线。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叫做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在地球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纬线: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2)连接南北两极,并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 经度和纬度的特点:&经纬网的判读和应用:
1.利用经纬网定“位置” 常见的经纬网地图有方格状经纬网图和极地经纬网图,利用经纬网图确定位置,包括确定经度和纬度。 (1)方格状经纬网
③度数的判定:在同一幅经纬网图中相邻两条纬线之间的纬度间隔、相邻两条经线之间的经度间隔一般都是相等的。图中A点为(80°N、0°);B点为(70°N、40°E);C点为(0°、180°);D点为 (20°S、160°W)。 (2)极地经纬网 ①南北纬的判定:在极地经纬网图上,各点所属的南、北纬度应由图中极点来确定。若极点为北极点,则以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范围内,各点纬度均为北纬度;相反,则为南纬度。如图丙中E点为30°N,图丁中F点为30°S。 图丙中E点的地理坐标为(30°N,45°E),图丁中F点的地理坐标为(30°S,45°W)。2.利用经纬网定“方向”(1)定南北: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在北,南半球在南;同在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北;同在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南。(2)定东西:同是东经度,经度值大者在东;同是西经度,经度值大者在西;若两地分别位于东西经度,则要看两点的经度和,若经度和小于180°,则东经的在东,西经的在西;若经度和大于180°,则东经的在西,西经的在东。(3)在以北极点为中心的极地俯视图上,靠近北极点的在北,劣弧范围内,在逆时针方向上的点在东;南极点则相反。 3.利用经纬网定“最短航线”地球上两点间最短航线为球面最短距离,即经过两点的大圆劣弧长度。(注:所谓大圆指过地心的平面与球面的交线) (1)同一经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就在经线上(如图中弧AB)。(2)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向较高纬度凸起(如图中同一条纬线上MK之间的最短航线是弧MPK,而不是弧MQK,赤道上除外)。(3)晨昏线上的两点,由于晨昏线本身就是一个大圆,故两点最短航线就是两点之间的较短晨昏线(即劣弧线)。 4.利用经纬网定“距离”(1)任一经线上:纬度1°的间隔长度都相等,约是111千米。(2)任一纬线上:经度1°的间隔长度的计算公式为:111千米?cosθ (θ为该纬线的纬度数)。(3)不同经线和纬线上:计算两点间距离时可进行估算。一是可以先假设两点的经度相同或纬度相同,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扩大或缩小;二是可以先算出比例尺,进而算出两点间的距离。 5.利用经纬网定“范围”(1)相同纬度且跨经度数相同的两幅图,其所示地区的面积相等。(2)跨经纬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3)图幅相同的两幅地图,中心点纬度数相同,则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 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发现相似题
与“读图,回答2~4题小题1:图中四地所在大洲排序正确的是A.①南美洲、..”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0156123329620556823092221308423949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只做第二个涨停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