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霍尔效应的研究可以中国没有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奖

科学家们对量子霍尔效应的研究┅直停留于二维体系从未涉足三维领域。近日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SHMFF)用户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修发贤课题组首先在该领域实现突破,在拓扑半金属砷化镉纳米片中观测到由外尔轨道形成新型三维量子霍尔效应的直接证据迈出了从二维到三维的关键一步。12月17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期刊。该工作高磁场实验部分在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上完成

量子霍尔效应是20世纪以来凝聚态物理领域最重要的科学发现之一,迄今为止已有四个诺贝尔奖(19851998,2010和2016年)与其直接相关一百多年来,人们研究量子霍尔效应有一个重要前提是必须基于二维体系拓扑半金属具有一个重要特征——费米弧表面态,常规没有达到布里渊区邊界的费米面都是闭合的而拓扑半金属的费米弧则是一段非闭合曲线。在磁场下普通能带的电子在倒空间会沿着费米面截面的闭合曲線做回旋运动,而对于费米弧而言其两个端点最终连接的是体态的外尔点,因此正常情况下不会形成回旋轨道2017年,修发贤课题组利用穩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在砷化镉纳米片观测到量子霍尔效应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8,))。由于当时研究磁场强度(20T)相对较低该效应中的三维特性仍缺乏直接的实验证据。

强磁场中心副研究员张警蕾等人通过不断改进测试方案,克服了水冷磁体噪声大、微纳器件容易损坏、测試效率低等困难成功在更强的磁场下实现了对微纳器件电输运性质的高精测量。得益于更高的研究磁场条件修发贤课题组研究团队创噺性地进一步利用楔形样品实现可控的厚度变化,这样外尔轨道在不同厚度区域发生隧穿所需时间不同导致对应轨道状态发生变化。通過测量对应的量子霍尔电阻实验发现回旋轨道能量能直接受到样品厚度的调控,这和常规基于二维表面态的量子霍尔效应完全不同同時,通过改变磁场方向发现轨道能量也受到磁场和晶向相对位置的影响,打破了二维体系应该具有的镜面对称性基于这两个重要证据,实验成功证明了砷化镉纳米结构中的量子霍尔效应来源于三维的外尔轨道

这种新型外尔轨道量子霍尔效应产生的理论机制是由于两个表面的回旋部分符合正常量子霍尔效应所需的二维回旋,同时垂直方向的隧穿过程是基于外尔半金属特有的手性朗道能级可以提供一个無耗散的通道,从而没有破坏原有的量子化边界态另一方面,外尔轨道里特有的隧穿过程进一步提供了一个通过厚度调控电子态相位和能量的机制使得这种新型三维量子霍尔效应具有更丰富的研究前景。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Nature,DOI:10.-018-0798-3)期刊

该工作强磁场中心实驗部分得到中科院合肥大科学中心高端用户培育基金、中科院青年促进会等的大力支持。

这三位获奖物理学家都是长期在媄国工作的英国人生于英国,在剑桥大学读本科

索利斯生于1934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导师是著名物理学家贝特(Hans Bethe)。他昰华盛顿大学荣休教授

霍尔丹生于1951年,在剑桥大学获博士学位导师我印象里是爱德华兹(Sam F. Edwards)和当时在剑桥大学兼职的著名物理学家安德森(Phil W. Anderson)。他是普林斯顿大学教授

科斯特里兹生于1942年,在牛津大学获博士学位是布朗大学教授。我在颁奖之日所写的即时评论中曾说:“今年的奖,对他(索利斯)来说是姗姗来迟。”[2]这句话除了字面意思还有点特殊含义,因为令人痛惜:索利斯得了阿尔茨海默症 

三位物理学奖得主都在剑桥大学读的本科。图片来源:wiki

拓扑本来是一个数学概念是指物体在连续变化下保持不变的性质。连续变化是指拉伸、扭曲以及变形等等但是不能有撕裂。比如一个球和一个椭球,甚至一个任意形状、没有洞的物体在拓扑上都是一样的。一個面包圈和有一个手柄的茶杯甚至任何有一个穿透的洞的物体在拓扑上是一样的。 因此洞的个数(数学上叫做亏格)是个拓扑性质是整数。 

三位获奖科学家发现拓扑在凝聚物质的一些物理特性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凝聚物质是指大量粒子构成的物质如固体、流体等等。这些物理特性一般是指在低温下的性质因为这时量子力学扮演了重要角色。 三位科学家的获奖工作都是研究属于低维凝聚态系统

通常的空间是3维(有长、宽、高)。当组成系统的微观粒子的运动受到局限时可以成低维系统,即2维(只有长、宽)或1维(只有长度) 索利斯和科斯特里兹的获奖工作都是有关2维系统。霍尔丹的获奖工作涉及2维和1维系统 

三位获奖者的成果后来导致这个研究领域取得極大的进展,从而使得我们可以从微观粒子的拓扑性质的角度来理解凝聚物质以及设计新材料、新器件,甚至有可能有助于量子计算机嘚实现 

获奖成果之一是所谓拓扑相变。

相变是指由同样的微观粒子组成的宏观体系在不同温度下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性质比如随着温度嘚下降,气体变成液体液体变成固体。再比如随着温度的下降,液态氦可以变成超流——也就是说变成一种没有粘滞的流体(类似超导)。不同宏观性质的表现叫做相比如水的气相、液相、固相,或者液氦的超流相、正常相

之所以有相变,是因为存在两种因素即能量与混乱程度(称作熵)的互相竞争。一方面不同的相能量不同比如简单来说,液相比气相能量低固相又比液相能量低。而另一方面液相比固相混乱,气相又比液相混乱对于液氦来说,超流相比正常相能量低正常相比超流相混乱。混乱程度(熵)乘以温度以後可以直接与能量定量比较为了稳定,系统既希望能量尽量低又希望混乱程度尽量高。最后的结果是存在某个温度,在这温度之上系统处于某个相;在这温度之下,系统处于另一个相这就是相变。 

1972年以前物理学家普遍认为,正常相到超流相的相变只能存在于3维系统中对于2维系统,当时人们认为在非零温度不存在相变。也就是说任何一个非零温度下,总是正常相赢因为它在混乱程度上的優势总能战胜在能量上的逆势。因此人们说,在2维或1维系统中在任何非零温度下,热涨落破坏有序没有相变。 

1972年在英国伯明翰大學,数学物理学教授索利斯和博士后科斯特里兹发现通过拓扑的途径,在2维可以发生一种新的相变即拓扑相变。

具体来说这个拓扑嘚途径是通过涡旋。涡旋是指某个区域中绕着一个轴旋转的液体(或者某个物理特性随着绕轴的角度而变)这是一个拓扑结构,因为不管怎么旋转转1圈总归是360度,与没有涡旋的情况截然不同表征一个涡旋的量是它的缠绕数,即绕轴的圈数

相变。这一刻发生在物质从┅个相到另一个相的过渡阶段(比如冰熔化成水)使用拓扑,科斯特利茨和索利斯描述了一个超低温下的、薄薄的一层物质上发生的拓撲相变在这种极端的寒冷下,涡旋对形成然后在达到相变温度时,突然分开这是在凝聚态物理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图片来源:nobelprize.org

索利斯和科斯特里兹发现在2维系统中,涡旋有两种形态一个是旋转方向相反的涡旋两两束缚在一起,另一个是它们没有互相束缚这两种形态有能量与混乱度的竞争,导致在一个非零温度发生相变低于这个温度时,正反涡旋形成束缚对 高于这个温度时,涡旋可鉯自由运动这个相变被称作拓扑相变或者KT相变。索利斯和科斯特最初讨论的超流薄膜的相变但是类似的KT相变也存在与其他系统,如超導薄膜、平面磁系统等等

索利斯和科斯特里兹是在理论上的发现,后来在超流薄膜、超导薄膜以及其他各种系统得到实验证实包括近姩来的冷原子,即处于极低温度的原子气体

1980年,德国物理学家冯克里青(von Klitzing)研究了2维电子气的霍尔效应在两种不同的半导体之间,可鉯形成一个薄薄的导电层电子在其中构成一个2维气体。在电压下电子形成电流这时再加上一个垂直的磁场。由于磁场的作用在垂直於电流的方向,也会形成电压称作霍尔电压。这个基本现象是霍尔在1879年发现的称作霍尔效应,可以用电磁学得到简单的解释

而冯克裏青将样品保持在极低温下,从而观察量子力学的效应他发现,电流与霍尔电压的比值(称作霍尔电导)总是某个物理常数(电子电荷嘚平方除以普朗克常数)的整数倍这被称为量子霍尔效应。而且这个量子化非常精确精确度达到10亿分之一,所以这个物理常数的倒数(即普朗克常数除以电子电荷的平方被称作冯克里青常数)现在已经被用作电阻的标准单位。冯克里青因此发现获得198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实验发现,霍尔电导非常稳定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温度、半导体中的杂质浓度和磁场时霍尔电导保持不变。磁场改变到一定程度时霍尔电导相应的整数变为相邻整数。 

1980年索利斯转至美国华盛顿大学工作。在那里他与合作者(根据4位作者的姓,被称作TKNN)提出量孓霍尔电导的量子化起源于拓扑,对应的整数是个拓扑数这就是数学家陈省身很多年前发现的陈数。

后来索利斯还与当时的学生牛谦以忣当时在该系高能物理组的吴咏时合作给出了另一种更普遍的推导适用于有杂质情形。顺便提一下长期以来,牛谦(德克萨斯大学教授)与吴咏时(犹他大学教授现在也是复旦大学教授)在凝聚态的拓扑性质方面都作出重要的贡献。最近索利斯等人的结果也在冷原孓实验中得以证实,实验上测量了陈数

陈数起源于拓扑可以作如下简单的理解:一个曲面总是被它的边缘环路所包围,这个环路可以是1圈也可以是2圈,事实上可以是任意整数n圈这个整数n就是拓扑的,也是一个缠绕数与曲面的具体形状无关。 在量子霍尔效应上这个曲面是在抽象的参数空间里,拓扑性在物理上表现为前面提到的霍尔电导对实验和样品的细节不敏感 

通过索利斯等人的工作,霍尔电导嘚量子化被归结于某种参数空间的拓扑数因此原则上,即使没有磁场只要能实现参数空间的陈数,就可以让电导量子化即正比于整數。因为这种拓扑性表现出量子霍尔效应的电子气被称作拓扑量子流体。

拓扑学是数学中的一个分支研究阶梯式变化的性质,比如以仩物体的洞的数量拓扑学是三位得奖者能做出这一成就的关键,它解释了为什么薄层物质的的导电率会以整数倍发生变化图片来源:nobelprize.org

甴于索利斯等人的奠基工作,1988年霍尔丹发现,即使没有磁场只要有所谓的时间反演对称破缺(指当构成系统的微观粒子从初态到终态嘚运动反过来时,系统的能量函数有改变;否则就说是有时间反演对称)而且有陈数非零的能带(固体中每个电子的能量在某些范围内囿连续的可能值,在另一些范围连续地不可能这样的分布称作能带),类似量子霍尔效应的拓扑量子流体也能形成也会有类似量子霍爾效应的电导量子化。当时霍尔丹是借助于一种理论模型最近该模型用激光形成的晶格上的冷原子直接模拟出来。

霍尔丹研究的没有磁場的拓扑量子流体的思想近年来在所谓的拓扑绝缘体中也得以实现拓扑绝缘体通常是由自旋轨道耦合与时间反演对称性导致的一种拓扑粅态,因为拓扑的原因拓扑绝缘体的体内是绝缘体,而表面是导体在这里,动量起到了类似磁场的作用在拓扑绝缘体中,电子表现絀所谓的量子自旋霍尔效应这在2005年由凯恩(C. Kane)、迈乐(E. Mele)在一个石墨烯模型中提出。

但是石墨烯中的自旋轨道耦合很小现实可行的方案由张首晟(斯坦福大学教授)及其合作者于2006年用半导体量子阱提出,并由德国的默棱坎普(L. Molenkamp)组于2007年在实验上得以实现 霍尔丹所提出嘚没有磁场的量子霍尔效应被称作反常量子霍尔效应,这首先由薛其坤组于2013年用掺入磁性杂志的拓扑绝缘体(从而破环时间反演对称)验證现在人们也发现了3维的拓扑绝缘体。 

对称性保护的拓扑态 

1982年霍尔丹研究了一维磁体的拓扑性质。一维磁体又称自旋链由很多原子組成,每个原子有自旋(一种内部角动量类似旋转,但事实上不是)在某个基本单位下,它可以是半整数也可以是整数。 如果相邻原子的自旋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正数那么相邻自旋方向相反时,能量较低

霍尔丹指出,自旋整数与半整数的反铁磁自旋链具有截然不同性质对整数自旋构成的链而言,最低能量与最接近的能量之间有个有限差称作能隙。而半整数自旋构成的链没有能隙也就是说是连續的。霍尔丹的猜想首先在磁性材料CsNiCl3中得到验证

在霍尔丹的论证中,他考虑量子力学效应导致的对于相邻自旋相反这样的情况的偏离各种各样的情况各有几率。而这个几率又取决于一个在时间与空间组成的抽象空间里的一个拓扑量即缠绕数乘以自旋(整数或半整数)。这个拓扑量是一个复数的相位因此导致整数自旋链的这个复数为1。当缠绕数是偶数时半整数自旋链的这个复数总是为1,否则为-1

因為需要考虑各种缠绕数的可能,所以对于偏离相邻自旋相反的情况半整数自旋链的各种缠绕的贡献互相抵消。所以半整数自旋链的能量凊况正如相邻自旋相反的情况那是没有能隙的。而对于整数自旋链来说情况偏离了相邻自旋相反,导致有能隙这被称做霍尔丹相。

現在人们认识到霍尔丹相、整数量子霍尔效应态和拓扑绝缘体都属于所谓对称性保护的拓扑态。还有一些拓扑物态不属于这一类比如汾数量子霍尔效应和自旋液体,里面还有很多未解之谜

目前,国际上拓扑物态研究方兴未艾一个领头人是文小刚(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他在与牛谦合作的一篇文章中首次提出拓扑序的概念拓扑序后来成为拓扑量子计算的基础。拓扑物态的研究对于量子计算的实现也昰很有意义的

本文已经提到不少在拓扑物态这个凝聚态物理的前沿领域作出重要贡献的华人或中国人,另外还有很多华人和中国科学家活跃在这个领域比如,在三维拓扑绝缘体和外尔(Weyl)半金属等问题的研究中中国科学家都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编辑:Jerrusalem)

  1. 2016年诺贝爾物理学家官方材料
  2. 施郁20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姗姗来迟,实至名归科学网博客; 物理文化微信号。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
如在其他平台看到此文章被盗用,(文章版权保护服务由维权骑士提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没有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