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检查混匀的复方分散剂种类,经过筛后还要不要检查均匀度

【图文】第5章 散剂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第5章 散剂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大小:450.0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图文】执业药师第三节 散剂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执业药师第三节 散剂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大小:519.5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图文】散剂的制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散剂的制备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大小:830.5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散剂是指一种或数种药物经粉碎、混匀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也是古老的剂型之一。散剂比表面积较大,因而具有易分散、奏效快的特点。
散剂,一种或多种药物粉碎后均匀混合而成的粉末状制剂。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中,已有关于药末剂的记载,后来的医药典籍如《内经》、《神农本草经》、《论》、《名医别录》等都有关于散剂的应用特点、制备方法、混合均匀程度和检查等内容的记载,其中不少技术沿用至今。 [1]
这种古老的传统固体剂型,在化学药品中应用不多,但在中药制剂中仍有一定的应用。这是因为散剂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粉碎程度大,比表面积大、易分散、起效快;2、外用覆盖面大,具保护、收敛等作用;3、制备工艺简单,剂量易于控制,便于小儿服用;4、储存、运输、携带比较方便。
《医源资料库》:散剂 ,药物剂型之一。药物研成粉末为散。可内服又可外用。内服:粗末加水煮服;细末用白汤、茶、米汤或酒调服。外用:研成极细末,撒于患处,或用酒、醋、蜜等调敷于患处。
散剂的质量要求
除另有规定外,按《中国药典》要求,散剂一般应为细粉,儿科及外用散剂应为最细粉;散剂应干燥、疏松、混合均匀,色泽一致。
散剂-质量检查
(1)含量测定与均匀度
(4)装量差异限度
散剂-特点及用法
散剂,是指一种或数种药物经粉碎、混匀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也是古老的剂型之一。散剂比表面积较大,因而具有易于分散,利于敷布吸收,奏效快;制备方法简便,剂量容易控制,药质比较稳定;适于小儿服用;运输携带比较方便。 [2]
散剂有内服和外用两种。内服散剂末细者可直接冲服,如、;将饮片捣成粗末加水煮沸取汁服者称煮散,如香苏散。外用散剂一般匀撒疮面上或患处,如生肌散、金黄散等;还有吹喉、点眼等外用散剂,如、八宝眼药等。
散剂要求粉碎细度适当,混合均匀,色泽一致,剂量准确。为了消除散剂的不良气味或刺激性,除了用矫臭矫味法或装入胶囊外,还可将药物粉末制成包衣颗粒剂或微型胶囊剂。
散剂-优缺点
1、散剂的优点
比表面积较大,易分散,奏效较快;制备简单,适于制剂;对疮面有一定的机械性医学育网搜集整理保护作用;口腔科、耳鼻喉科、伤科和外科应用散剂较多,也适于小儿给药。
2、散剂的缺点
剂量较大,易吸潮变质;刺激性、腐蚀性强的药物以及含挥发性成分较多的处方一般不宜制成散剂。
1、按医疗用途:分为内服散剂与外用散剂两大类。 [2]外用散剂又可分为(1)撒布散剂(2)吹入散剂(3)牙用散剂
2、按药物组成:分为单味散剂(俗称“粉”,由单味药制得,如川贝粉)与复方散剂(由两种以上药物制成)。 单味散剂是由一种药物组成的散剂;复方散剂是由两种以上的药物组成的散剂。
3、按药物性质:分为含毒性药散剂、含液体成分散剂、含低共熔组分散剂。
4、按剂量:分为剂量型散剂(系将散剂分成单剂量,由患者按包服用的散剂)、非剂量型散剂(系以总剂量形式包装,由患者按医嘱自己分取剂量应用的散剂)。
此外,也可按散剂的不同成分或性质不同,将散剂分为:剧毒药散剂、浸膏散剂、泡腾散剂等。
(一)一般散剂的制法
散剂制备的一般工艺流程: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
1、粉碎与过筛
药物的粉碎与筛析见第三单元,按药物本身性质及临床用药的要求,采用适宜的粉碎方法,粉碎并过筛得细粉备用。
混合系指使多种固体粉末相互交叉分散的过程或操作。通过此操作使散剂中各药物混合均匀,色泽一致。
混合方法一般有研磨混合法、搅拌混合法和过筛混合法。小量制备多采用先研磨再过筛的方式混合;大量制备则多采用搅拌、过筛及先搅拌再过筛的方式混合。散剂中常用混合方法及操作要点如下。
(1)打底套色法 此法为中药丸剂、散剂中对药粉进行混合的经验方法。系将少的、色深的药粉先放入研钵中作为基础,即为“打底”,然后将量多的、色浅的药粉逐渐分次加入到研钵中,轻研混匀,即是“套色”,直至全部药粉混匀。
(2)等量递增法 一般而言,两种物理状态和粉末粗细均相似且数量相当的药物易混匀。而当药物比例量相差悬殊时,则不易混合均匀,此时应采用“等量递增法”,即先将量小的组分与等量的量大组分混匀,再加入与混合物等量的量大组分再混匀,如此进行至量大的组分加完并混合均匀。此法工时少,效果好,是混合操作的重要技术在研磨混合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①一般应先在研钵中加少许量大的组分,以饱和研钵表面能(即用药粉填满研钵表面缝隙),避免因量小组分直接加入研钵而被吸附的损失。②当药物的堆密度相差较大时,应将“轻”者先置于研钵中,再加等量“重”者研匀,如此配研混匀。这样可避免轻者上浮飞扬,重者沉于底部而致使轻重粉末不能被混匀。
分剂量系指将混合均匀的散剂,按照所需剂量分成相等重量份数的操作。根据散剂的性质和数量的不同可选用以下方法。
(1)目测法 即先称取10份总量的散剂,根据眼力估量分成10等份。此法简便易行,适于药房小量配制,但误差较大,可达10%~20%。毒性药或贵重细料药散剂不宜使用此法。
(2)重量法 按规定剂量用手秤或天平逐包称量。此法剂量准确,但效率低。含毒性药及贵重细料药散剂常用此法。
(3)容量法 为目前应用最多的分剂量法。常用的散剂分量器是以木质、牛角、金属或塑料制成的一种容量药匙。有的在匙内装有活动楔子,用以调节所需剂量。大量生产时用散剂自动分量机及散剂定量包装机。容量法适用于一般散剂分剂量,方便,效率高,且误差较小。容量法分剂量应注意粉末特性并保持铲粉条件一致,以减少误差。
散剂的比表面积较大,易吸湿、结块,甚至变色、分解,从而影响疗效及服用。因此应选用适宜的包装材料和贮藏条件以延缓散剂的吸湿。常用的包装材料有有光纸、玻璃纸、蜡纸、玻璃瓶、塑料瓶、硬胶囊、铝塑袋及聚乙烯塑料薄膜袋等。分剂量散剂可用各式包药纸包成四角或五角包,非分剂量散剂多用纸盒或玻璃瓶包装。散剂贮藏的环境应阴凉干燥,且应分类保管,定期检查。
(二)特殊散剂的制法
1、含毒性药物的散剂
毒性药物的剂量小,不易准确称取,剂量不准易致中毒。为保证复方散剂中毒性药的含量准确,多采用单独粉碎再以配研法与其他药粉混匀,如九分散中马钱子粉与麻黄等其余药粉等量递增混匀。此外,单味化学毒剧药要添加一定比例量的稀释剂制成稀释散或称倍散。如剂量在0.01~0.1g者,可配制1∶10倍散(取药物1份加入赋形剂9份);如剂量在0.01g以下,则应配成1∶100或1∶1000倍散。倍散配制时应采用等量递增法稀释混匀后备用。稀释散的赋形剂应选不与主药发生作用的惰性物质。常用的有乳糖、淀粉、糊精、蔗糖、葡萄糖、硫酸钙等,其中以乳糖为最佳。为了保证散剂的均匀性及易于与未稀释原药粉的区别,一般以食用色素如胭脂红、靛蓝等着色,且色素应在第一次稀释时加入,随着稀释倍数增大,颜色逐渐变浅。如硫酸阿托品散的制备:先用乳糖饱和研钵表面能后倾出,再加入硫酸阿托品1.Og与胭脂红乳糖(1.0%)1.Og研匀,按等体积递增法逐渐加入98g乳糖混匀并过筛,即制得100倍散(1g药物加入赋形剂99g)。
2、含低共熔混合物的散剂
低共熔现象系指当两种或更多种药物混合后,有时出现润湿或液化的现象。一些低分子化合物混合且比例适宜时(尤其在研磨混合时)会出现此现象。如薄荷脑与樟脑、薄荷脑与冰片。含有这些物质时,可采用先形成低共熔物,再与其他固体粉末混匀或分别以固体粉末稀释低共熔组分,再轻轻混合均匀。
3、含液体药物的散剂
在复方散剂中有时含有挥发油、非挥发性液体药物、酊剂、流浸膏、药物煎汁等液体组分。对这些液状组分应根据其性质、剂量及方中其他固体粉末的多少而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①液体组分量较小,可利用处方中其他固体组分吸收后研匀;②液体组分量较大,处方中固体组分不能完全吸收,可另加适量的赋形剂(如磷酸钙、淀粉、蔗糖等)吸收;③液体组分量过大,且有效成分为非挥发性,可加热蒸去大部分水分后再以其他固体粉末吸收,或加入固体粉末或赋形剂后,低温干燥后研匀。 [2]
4、眼用散剂
一般配制眼用散剂的药物多经水飞或直接粉碎成极细粉且通过九号筛,以减少机械刺激。眼用散剂要求无菌,故配制的用具应灭菌,配制操作应在清洁、避菌环境下进行。成品灭菌,密封保存。
欢迎你,jessfgs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与解析-中药药剂学(2)
来源:  【】 
☆&☆☆☆考点37:原料的选择与处理&&1.原料的选择:驴皮是熬制阿胶的原料,以张大毛黑、质地肥厚、无病害者为优。骨类则以骨骼粗壮、质地坚实、质润色黄之新品为佳。甲类以板大质厚、颜色鲜明、未经水煮者为佳。角类以质重、坚硬、有光泽、角尖对光照呈粉红色的砍角为佳。&&2.原料的处理&&(1)皮类:将皮切成20cm2左右的小方块,置滚筒式洗皮机中,加水旋转洗涤,用清水冲洗去泥沙。再置蒸球罐中,加入投料量约2%的碳酸钠并加约3倍量的水,加热至皮皱缩卷起,用水冲洗至中性,以除去脂肪等杂质,并降低挥发性碱性物质的含量,消除腥臭气味。&&(2)骨角类:加清水浸泡,每天换水,除去腐肉筋膜,用碱水洗除油脂,再以水反复冲洗净。☆&☆☆☆☆考点38:散剂的含义、特点及分类&&1.含义:散剂系指一种或数种药物经粉碎、混合而制成的粉末状剂型。&&2.特点:散剂表面积较大,因而易分散、奏效较快;制备简单,适于医院制剂;对疮面有一定的机械性保护作用;口腔科、耳鼻喉科、伤科和外科多应用,也适于小儿给药。但因其表面积较大,散剂易吸潮变质且刺激性也相应增加。所以剂量大,易吸潮,刺激性、腐蚀性强,含挥发性成分较多的处方不宜制成散剂。&&3.分类&&(1)按医疗用途和给药途径分:内服散剂与外用散剂两大类。外用散剂又可分为:撒布于皮肤和黏膜创伤表面的撒布散;使用时以酒或醋调成稠糊敷于患处或敷于脚心等穴位的调敷散;直接用于眼部的眼用散;吹入鼻喉等腔道的吹入散。此外,还有包封于布袋中的袋装散,如挂于胸前的小儿香囊,绑敷于肚脐表面的元气袋。&&(2)按药物组成分:由单味药制得的单方散剂,俗称“粉”,如川贝粉;由两种以上药物制得的复方散剂。按药物性质可分为:含毒性药散剂,含液体成分散剂,含低共熔组分散剂。按剂量可分为:单剂量由患者按包服用的分剂量散剂,由患者按医嘱自己分取剂量应用的非分剂量散剂。☆&☆考点39:一般散剂的制备&&1.粉碎与过筛:按药物本身特性及临床用药的要求,采用适宜的方法,粉碎并过筛得细粉备用。&&2.混合:方法有研磨、搅拌和过筛混合法。两种物理状态和粉末粗细相似且数量相当的药物容易混匀。但当药物比例相差悬殊时就应采用等量递增法,习称配研法。即先将量小的组分与等体积量大的组分混匀,再加入与混合物等体积量大的组分再混匀,如此倍量增加直至量大的组分加完并混合均匀。&&3.分剂量:系指将混合均匀的散剂按所需剂量分成相等重量份数的操作。&&4.包装:常用的包装材料有光纸、玻璃纸、蜡纸、玻璃瓶、塑料瓶、铝塑袋及聚乙烯塑料薄膜袋等。贮藏于阴凉干燥处并分类保管,定期检查。☆&☆☆考点40:特殊散剂的制备&&1.含毒性药物的散剂:毒性药物的应用剂量小,称量不准,易致中毒。为保证复方散剂中毒性药物的含量准确,多采用单独粉碎再以配研法与其他药粉混匀,如九分散中马钱子粉与麻黄等,其余药粉以等量递增法混匀。化学毒剧药则要添加一定比例量的稀释剂制成稀释散(倍散)。剂量在0.O1g~0.1g者,可配制1:10倍散(取药物1份加入稀释剂9份);剂量在0.01g以下,则配成1:100或l:1000倍散。倍散配制时采用等量递增法稀释混合。稀释剂常用的有乳糖、淀粉、糊精、蔗糖、葡萄糖、硫酸钙等。为了保证散剂的均匀性及易于区别,一般以胭脂红、靛蓝等食用色素着色,随着稀释倍数增大,颜色逐渐变浅。如硫酸阿托品散的制备:先用乳糖饱和研钵表面能,再加入硫酸阿托品1.0g与胭脂红乳糖1.0g研匀,按等体积递增法逐渐加入98g乳糖混匀并过筛,即制得100倍散。&&2.含可形成低共熔物的散剂:当两种或更多种药物混合后,有时出现润湿或液化现象,这种现象称为低共熔。共熔现象的发生与药物品种及所用比例量有关。&&3.含液体药物的散剂:在复方散剂中有时含有挥发油、酊剂、流浸膏、药物煎汁等液体组分,应根据液体药物性质、剂量及方中其他固体粉末的多少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考点41:散剂的质量要求与检查&&1.散剂的质量要求:除另有规定外,一般内服散剂应通过6号筛,用于消化道溃疡病、儿科和外用散剂应通过7号筛,眼用散剂应通过9号筛。散剂一般应干燥、疏松、均匀、色泽一致。&&2.散剂的质量检查&&(1)均匀度:取供试品适量置光滑纸上,应呈现均匀的色泽,无花纹、色斑。&&(2)水分:取供试品按现行《中国药典》(一部)附录水分测定法测定,除另有规定外,不得超过9.0%。&&(3)装量差异:单剂量、一日量包装的散剂装量差异限度应符合:0.1g以下,装量差异限度为±15%;0.1~0.5g为±10%;0.5~1.5g为±8%;1.5~6g为±7%;6g以上为±5%。☆&☆考点42:颗粒剂的含义、特点及分类&&1.含义:颗粒剂指药材的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或药材细粉制成的干燥颗粒状制剂,原称冲剂或冲服剂。&&2.特点:①剂量较小,服用、携带、贮藏、运输均较方便,深受患者欢迎;②适于工业生产,可制成色、香、味俱佳的制剂,且产品质量稳定;③吸收、奏效较快;④必要时可以包衣或制成缓释制剂;⑤某些品种具一定吸湿性,包装不严易吸湿结块;少数品种颗粒松散,细粉较多。&&3.分类:按溶解性能和溶解状态,颗粒剂可分为可溶性颗粒剂、混悬性颗粒剂和泡腾性颗粒剂。可溶性颗粒剂又可分为水溶性颗粒剂和酒溶性颗粒剂。&&&2&&&&&
文章责编:gaoxiaoliang&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 14:59:07)?&&( 14:35:48)?&&( 14:30:01)?&&( 14:00:17)?&&( 17:04:28)?&&( 16:57:56)
在线名师:  
副教授,在著名高校任教10余年,已收入中国医师协会名录。现担...[]
在线名师:  
医学硕士,北京某三甲医院主治医师。他讲课风格鲜明,内容上坚持“...[]
在线名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卫生法...[]
在线名师:  
研究生导师,中国医药科学技术出版社编委,从事“中药学专业”研究和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实用工具 |
| 大全 | 大全
     |
版权声明:如果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内容,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2004-
 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权威支持(北京) 电 话:010- 传 真: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超分散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