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治疗血躁的滋阴凉血的中成药中药,对性功能有影响吗

[转载]500种中药现代研究(五)&&清热药&清热凉血药(一)
500种中药现代研究清热药
清热凉血药
&&&&&&&为科多年生草本植物Scrophularia ningpoensis Hemsl.
的根。亦名元参(《本草通玄》)等。味苦、甘、咸,性寒。入肺、胃、肾经。功能:滋阴、清热、除烦、凉血、解毒。主治:热病烦渴、发斑、骨蒸劳热、夜寐不宁、自汗盗汗、津伤便秘、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痈肿、瘰疬。内服:煎汤,9~15g;或入丸、散。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含生物碱、糖类、甾醇(Phy- tosterol)、氨基酸(左旋酰胺 L-Asparagine 等)、脂肪酸(主要是油酸、亚麻酸、硬脂酸)、挥发油、胡萝卜素和维生素 A
&&&&&&&药理作用:
对心血管的作用 动物实验表明:流浸膏微量对蟾蜍有轻微强心作用,剂量稍大则使心脏呈中毒现象。对蟾蜍下肢血管有扩张作用,且不受剂量大小的影响。
对血压的作用 流浸膏给麻醉兔静脉注射,小量能使血压先略有上升,继则下降;大量则仅使血压下降。水浸出液、乙醇-水浸出液、乙醇浸出液及煎剂,对麻醉犬、猫、兔有显著的降压作用;健康犬及“肾型高血压”犬,口服煎剂
2g/kg,每日 2 次,均表现降压作用,对后者的降压作用较前者更显著,剂量减少时,降压作用的出现则延缓。
抗菌作用 在试管内,对须疮癣菌、絮状表皮癣菌及羊毛状小芽胞癣菌有抑制作用。水浸剂(1:3)在试管内对奥杜盎小芽胞癣菌也有抑制作用。实验表明:叶的抑菌效力比根强,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尤为明显。
其他作用 流浸膏对正常家兔皮下注射(5g/kg),可使血糖略有降低。对大肠杆菌引起的人工发热无解热作用。因含皂甙,故有显著的溶血作用,并能引起局部刺激。
&&&&&&&此外,同属植物
S. grossheimi 中所含的总黄酮甙元有降低动物血压、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利胆等作用。S. nodosa
有镇静、降压、强心、扩张血管及某些抗惊厥的作用。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用以为首味药的“四妙勇安汤”加减,治疗9例,皆获痊愈。〔中医杂志 1958;(4):263〕
治疗带状疱疹 、、各 30g,银花、各15g,、、各10g,、生各3g。水煎,头煎内服,二煎以毛笔蘸涂患处,内服1日2次,外涂不计次数。治疗40例,2~3天痊愈者6例,4~5天痊愈者22例,6~7天痊愈者8例,8天痊愈者3例。1例面颊部疱疹治疗11天后结痂,第23天疼痛消失。平均治愈天数5.4天。〔新疆中医药 1990;(3):37〕
治疗乳腺增生病 、浙贝、各12g,<font STYLE="FonT-siZe: 21px" COLOR="#g,、云苓、生、鹿角霜各15g,、各6g。随证加减。治疗50例,痊愈33例,好转15例,无效2例。〔湖北中医杂志 1990;(5):27〕
&&&&&&&方剂选用:
治疗三焦积热:、、各一两。为末,炼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白汤下。小儿丸粟米大。(《丹溪心法》)
治疗瘰疬初起:元参(蒸)、(醋煅,研)、贝母(去心,蒸)各四两。共为末,炼蜜为丸。每服三钱,开水下,日二服。(《医学心悟》消瘰丸)
治疗伤寒上焦虚、毒气热壅塞、咽喉连舌肿痛:、、黄药各一两。上药捣筛为末,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拘时温服。(《太平圣惠方》散)
治疗急喉痹风,不拘大人小儿:、鼠黏子(半生半炒)各一两。为末,新汲水服一盏。(《太平圣惠方》)
&&&&&&&配伍效用:
&&&&&&&配伍、 解毒散结而滋阴;辛凉解表而利咽通便;疏散风热而利咽喉。三者相伍,有疏风解表、解毒散结、润肠利咽之功效,用于治疗风热感冒之发热无汗、咽痛口渴、大便秘结者。
&&&&&&&配伍、贝母 苦咸性寒,泻火解毒、清热凉血、养阴生津、软坚散结;味咸性寒,敛阴潜阳、化痰软坚;贝母苦甘性凉,清热润肺、消痰散结。三者合用,共奏清热泻火解毒、凉血养阴生津、化痰软坚散结之功效,并能兼顾肝肾之阴、清降虚火。用于治疗阴虚火旺、灼津为痰、痰热互结之瘿瘤、瘰疬、痰核等。
&&&&&&&配伍、 清热散结、凉血解毒;清热解毒、祛痰利咽;凉血降火、消瘿解毒。三药伍用,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之功效,用于治疗热毒壅结之咽喉肿痛者。
&&&&&&&配伍 苦咸性寒入血分,清热凉血解毒、养阴生津软坚;辛甘微寒,轻清升散,疏风清热、透疹解毒、升脾胃清阳。二者相使为用,共奏清热解毒、滋阴凉血之功效,用于治疗热毒炽盛之发斑;热病伤津之口渴、咽喉肿痛、口腔糜烂等证。
&&&&&&&配伍生地、 味咸性寒,滋阴降火、软坚散结;生地甘苦而寒,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甘苦微寒,养阴生津、润肺清心、除烦止渴。
&&&&&&&三者合用,有清热养阴、生津止渴、润燥通便之功效,用于治疗素体阴虚而又热郁伤津或津液不足所致之虚劳烦热、咽干口燥、口渴多饮、舌红少苔以及大便秘结、数日不下、当下而又不能用下法者。
&&&&&&&【注意事项】
&&&&&&&宜忌:脾胃有湿及脾虚便溏者忌服。
&&&&&&&“恶黄耆、、、。反藜芦。”(《本草经集注》)
&&&&&&&毒副作用:煎剂给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15.99~19.81g(生药)/kg。
&&&&&&&叶的急性毒性作用比根低,两者均无明显蓄积作用。
&&&&&&&【医家论药】
&&&&&&&“,禀至阴之性,专主热病,味苦则泄降下行,故能治脏腑热结等证。味又辛而微咸,故直走血分而通血淤。亦能外行于经隧,而消散热结之痈肿。寒而不峻,润而不腻,性情与知、柏、生地近似,而较为和缓,流弊差轻。”(《本草正义》)
&&&&&&&“,……足少阴肾经君药也。强阴益精,补肾明目。疗温疟寒热往来,洒洒时常发颤。逐肠内血瘕坚[kd1]癥,散颈下痰核痈肿。管领诸气上下,肃清而不浊。统治咽喉肿痛,软利而即消。去结热,消肿毒。除心中懊憹烦渴不得眠,心神颠倒欲绝,血滞小便不利。及肢满狂邪,忽不知人。并伤寒汗吐下后,毒不能散。诚为肃清枢机之剂,即此能治空中氤氲之气,去浮游无根之火。又痰药用之,即能消痰,何也?气理,则痰自清也。”(《药鉴》)
&&&&&&&“肾水受伤,真阴失守,孤阳无根,发为火病,法宜壮水以制火,故与地黄同功。”(《本草纲目》)
&&&&&&&“,味甘微苦,性凉多液,原为清补肾经之药。又能入肺以清肺家烁热,解毒消火,最宜于肺病结核,肺热咳嗽。《本经》谓其治产乳余疾,因其性凉而不寒,又善滋阴,且兼有补性,故产后血虚生热及产后寒温诸症,热入阳明者,用之最宜。”(《医学衷中参西录》)
&&&&&&&“,苦咸寒,壮肾水以制心火,清肺金,善泻无根浮游之火,兼能明目滋阴,色黑味咸,肾家要药。”(《本草害利》)
&&&&&&&附注:玄者黑也,因其内外均呈黑色,故称黑参,又称黑。后因避清代康熙(玄烨)讳改“玄”作“元”而得元参之名。本品以皮细性濡、质坚体重而个大、内色乌黑油润发亮者为佳,医家为了强调优质饮片入药,常用乌、润、大等名。
&&&&&&&为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
的块根。秋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鲜用者称为“鲜地黄”;若将地黄缓缓炽焙至约八成干入药者,称为“”、“干地黄”。鲜地黄味甘、苦,性寒。入心、肝、肾经。功能:清热、凉血、生津、止血。主治:温热病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味甘、苦,性寒。入心、肝、肾经。功能:滋阴、养血、凉血。主治:阴虚发热、消渴、吐血、衄血、咳血、血崩、月经不调、胎动不安、阴伤便秘。内服:煎汤,12~30g;捣汁或熬膏。外用:捣敷。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地黄根茎中含有β-谷甾醇(β-
Sitosterol)、甘露醇(Mannitol)及少量豆甾醇(Stigmasterol)、微量的菜油甾醇(Campesterol)。亦含地黄素(Rehmannin)、梓醇(Catalpol)、二氢梓醇(Dihydrocatalpol)、乙酰梓醇(Acetylcatalpol)、单密力特甙(Danmelittoside)、密力特甙(Melittoside)、去羟甙(Geniposide)、筋骨草甙(Ajugoside)、胡萝卜甙(Daucosterol)、1-乙基-β-D-半乳糖甙(1-Ethyl-β-D-galactoside)、地黄甙(Rehmannioside)A、B、C、D等环烯醚萜、单萜和甙类。
&&&&&&&亦含有机酸类,如:苯甲酸(Benzoic
acid)、苯乙酸(Caprylic acid)、3-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3-Methoxy-4-hydroxybenzoic
acid)、酸(Cin-namic acid)、油酸(Oleic 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辛酸(Caprylic
acid)、壬酸(Nonanoicacid)、癸酸(Decanoic acid)、十二烷酸(Lauric
acid)、十四烷酸(Tetradecanoic acid)、十五烷酸(Pentadecanoic
acid)、十七烷酸(Heptadecanoicacid)、十九烷酸(Nonadecanoic
acid)、二十烷酸(Eicosanoic acid)、二十一烷酸(Heneicosanoic
acid)、二十二烷酸(Docosanic acid)等。
&&&&&&&尚含有水苏糖(Stachyose)、葡萄糖(Glucose)、蔗糖(Sucrose)、果糖(Fructose)、棉子糖(Raffi-
nose)、甘露三糖(Mannotriose)、毛蕊花糖(Verbas-
cose)、半乳糖(Galactose)以及维生素A类物质。
&&&&&&&鲜地黄中含有20多种氨基酸,其中以精氨酸含量最高;干地黄中有15种氨基酸,其中丙氨酸含量最高。地黄中还含有铁、锌、锰、铬等20多种微量元素。
&&&&&&&药理作用: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a. 对心脏的作用:实验证明:流浸膏对蛙心的收缩力有显著增强作用,对衰弱的心脏更显著,但大剂量能使正常蛙心中毒,大白鼠静脉注射地黄的乙醇提取物、水提取物,对心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使心跳变慢甚至停止。因此,大剂量使用地黄时应注意对心脏的毒性。
对血压的影响:大鼠腹腔注射怀地黄水、醇、醚提取液,结果表明:水提取液对急性实验性高血压有明显降压作用,而醇、醚提取液对高血压无明显影响,对寒冷(室温23&#8451;)情况下的血压则有稳定作用。地黄浸膏静脉注射于家兔和狗可使血压上升。蟾蜍后腿灌流时,中等浓度使血管收缩,高浓度则使血管扩张。给麻醉犬及兔静脉注射怀庆地黄的醇提取液可使血压下降。实验证明:六味地黄汤对大白鼠实验性肾性高血压有明显的降血压、改善肾功能、降低病死率的作用。
对血液的作用 地黄乙醇提取物所得的黄色针状结晶能缩短兔凝血时间,而其水煎剂的作用不明显。实验证明:、、生地炭、熟地炭的水煎剂都能明显缩短凝血时间,相互之间也无显著性差异。
&&&&&&&对九种不同的和进行的 DIC 作用研究证明,中国产其中一种有抗凝血酶作用,两种有激活纤溶系统的作用,能明显对抗凝血酶和内毒素诱发大白鼠 DIC
的发生,但均无血小板凝集作用。
&&&&&&&地黄既有止血作用,又有抗凝血作用,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100%的生地注射液给大鼠腹腔注射,每天
1ml,连续6天,能使接受60钴照射所致的血小板损害减轻,回升加快。
对血糖的影响 地黄对血糖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煎剂、浸剂或醇浸膏给家兔灌胃或注射后,能降低正常血糖和由肾上腺素、氯化胺引起的高血糖。曾有报道,兔皮下注射地黄醇浸膏溶液
或灌胃4g/kg均可使血糖下降。注射给药比较明显,给药后4小时血糖降至最低水平。肌注地黄醇浸膏溶液20g,也可抑制和预防肾上腺素所致的兔血糖升高。单味生地降血糖作用比显著;八味地黄丸的降血糖作用并不强于单味地黄。有人报道八味地黄汤对四氧嘧啶引起的大鼠高血糖有降低作用。另有报道地黄水或醇浸出物仅降低正常兔血糖,而对肾上腺素所致的高血糖无效。
&&&&&&&但也有相反报道,用地黄的醇浸膏、煎剂、水浸剂等对家兔进行实验,未观察到地黄的降血糖作用。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怀地黄有明显镇静作用,其作用部位可能在大脑皮层。其水提取液可抑制小鼠的自主活动,并能加强阈下催眠剂量戊巴比妥钠和硫喷妥钠的催眠作用,同时也能对抗安钠咖的兴奋作用,但不能对抗硝酸士的宁和戊四氮所致的惊厥作用。地黄的镇静作用有利于缓解高血压病人的症状,明显改善高血压病人引起的失眠,有效率达
94%。有人认为地黄的镇静成分主要为水溶物,口服地黄水煎浸膏剂、醇浸剂或腹腔注射 10g/kg
均能对戊巴比妥钠的催眠效应产生协同作用。
抗炎、抗过敏作用 地黄煎剂灌胃对大白鼠甲醛性关节炎和蛋清性关节炎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并能抑制油皮下注射引起的肉芽肿和组胺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地黄水提取液对组胺引起的血管通透性增加和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膜炎有明显抑制作用,对蛋清所致急性炎症也有抗炎作用,而地黄的醇及醚提取液则无抗炎作用。
&&&&&&&有报道认为,干地黄水提取物能显著增加外周血液中的T
淋巴细胞,干地黄醇提取物能明显促进抗SRPC抗体-溶血素生成,减少外周血液T淋巴细胞,水提取物则无此作用。
抗真菌作用 地黄水浸剂对须疮癣菌、样小芽胞癣菌、羊毛状小芽胞癣菌及奥杜盎小芽胞癣菌等多种真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对内分泌的影响 地黄具有对抗地塞米松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抑制作用,并能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临床观察发现,地黄与糖皮质激素合用可减少激素引起的阴虚阳亢的副作用。生地与地塞米松合用,能使家兔皮质酮浓度逐渐上升,但病理学观察则显示其对兔的垂体和肾上腺皮质形态学未见明显改变,从而提示生地能减轻由糖皮质激素对兔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和形态的影响。动物实验表明:地黄能对抗连续服用地塞米松后血浆皮质酮浓度下降,并能防止肾上腺皮质萎缩。地黄煎剂灌胃能显著降低大白鼠肾上腺维生素
C 的含量。
抗肿瘤作用 六味地黄汤能明显对抗N-亚硝基氨酸乙酯诱发小鼠前胃鳞状上皮细胞癌(类似人的食管癌)的作用。一般认为,地黄的抗肿瘤作用与增加免疫功能有关,地黄具有促进机体淋巴母细胞的转化、增加
T 淋巴细胞数量的作用,并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特别对免疫功能低下者作用更加明显。
其他作用 有报道麻醉犬静脉注射地黄浸膏后,单位时间内尿量有增加,利尿原理可能与其强心和扩张血管等作用有关;但亦有报道,地黄水煎浸膏和醇浸膏对大鼠的利尿作用未能被证实。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治疗高血压病 滋潜利复方降压片:每片含生地干浸膏0.15g(相当于原生药1.5g),干浸膏0.068g(相当于原生药0.75g),总碱6mg
(相当于原生药3g)。每次2片,每日3次,口服。治疗56例,显效24例,有效21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80.4%。〔中医杂志 1980;(5):31〕
治疗上消化道出血 生地30份,<font STYLE="FonT-siZe: 21px" COLOR="#份,<font STYLE="FonT-siZe: 21px" COLOR="#份,生<font STYLE="FonT-siZe: 21px" COLOR="#份,生<font STYLE="FonT-siZe: 21px" COLOR="#份,研末,过20目筛后混合制成四黄粉,分包备用。用时取四黄粉30g,加水200ml,煮沸2分钟过滤,去渣凉服。每天2次分服。重症加倍。5天为1疗程。治疗100
例,止血成功者90例。〔中医杂志 1983;(12):59〕
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生地30~60g,随证加味,水煎服。治疗20例,显效(出血症状、淤斑淤点均未再现,血小板10万以上)7例,有效(血小板虽有下降趋势,但未见出血现象)5
例,进步(出血症状基本控制,血小板虽有下降,但比治前仍有不同程度的上升)6例,无效2例。服药时间最短者15天,最长者94天。〔浙江中医杂志 1986;(3):114〕
治疗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 干地黄90g,切碎,加水600~800ml,煮沸1小时,过滤得药液
500ml,1日内1次或分2次服完。儿童用成人量的
1/3~1/2。采用间歇服药法,即6天内连续服药3天;经1个月后,每隔7~10天连续服药3天。治疗风湿性关节炎12例,11例于服药后半天至3天,1例于服药后6天,关节疼痛减轻,肿胀开始消退,关节机能逐渐恢复,结节红斑消退,体温渐降。治疗15~20天后,治愈9例,显著进步3例。一般在症状消失后血沉也恢复正常。治愈病例经
3~6 个月的观察,复发1例,再以地黄治疗仍有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1例,显著进步9例,进步1例,无明显疗效 1 例。多数在 1~5
个月内关节疼痛减轻,肿胀开始消退,肢体活动障碍好转;少数病例关节肿胀消退虽迅速,但疼痛减轻较迟缓。有效病例中随访也有少数复发。〔中华医学杂志 ):290〕
治疗便秘 、各50g,生地50~100g,水煎25~30分钟,每剂分2次服,连服3日为1疗程。治疗50例,显效(3日内恢复正常)41
例,有效(3~6日内恢复正常)9例。〔中医药信息 1987;(1):26〕
治疗湿疹、神经性皮炎、荨麻疹等皮肤病 生地90g 切碎,加水1
000ml,煎煮1小时,过滤得药液300ml,1次或2次服完。儿童用成人量的1/3~1/6。采用间隙服药法,即每次连续服药3天,共服4次,第1次服药后停药3天,第2次停药7天,第3次停药14天,总计36天(12个服药日)为1疗程。1疗程后停药1个月可开始第2疗程。治疗37
例(1例加用抗生素),痊愈28例,显著进步3例,进步5例,无效1例。其中以对湿疹的疗效比较明显。〔天津医药杂志奯 ):209〕
治疗红斑狼疮性肢痛 生地120g, <font STYLE="FonT-siZe: 21px" COLOR="#g,<font STYLE="FonT-siZe: 21px" COLOR="#g,水煎服。治疗20例,全部临床治愈。10天内治愈者13例,11~30天治愈者5例,1~3个月治愈者2例。〔山东中医杂志 1981;(2):93〕
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 <font STYLE="FonT-siZe: 21px" COLOR="#g,黄酒 500ml,为1日量。将放锅中,先加黄酒 375ml,再加冷水125ml,用文火煮开,水开后去掉锅盖任其挥发,煎至药液剩100ml
左右,倒在杯里,然后将剩下的125ml
黄酒加冷水250ml,倒入锅中,用上法煎取药液100ml,两次药液混合,放红糖少许调味,早晚2次分服。治疗48例,全部有效。用药时间最短1天,最长3天,平均2天。〔中西医结合杂志 ):176〕
治疗席汉综合征 干地黄90g,切碎,加水 900ml,煮沸并不断搅拌,1小时后过滤得药液
200ml,1次服完,连服3天,以后于第7天、第16
天和第33天开始各连服3天,共35天12个服药日,此后每隔1~3个月视病情重复上述治疗1次。若身体衰弱或服药后轻度腹泻,用干地黄45~50g,<font STYLE="FonT-siZe: 21px" COLOR="#.6g,<font STYLE="FonT-siZe: 21px" COLOR="#g,水煎服,隔5天服药5天。除急救危象和必要的抗生素、补液外,不加用其他药物。治疗10例,经3~5个月的治疗后,子宫恢复正常大小者2例,10例的尿17-羟皮质醇和17-酮类固醇排出量均见增加。〔中西医结合杂志 ):476〕
&&&&&&&10.
治疗化脓性中耳炎 将鲜生地洗净、拭干,削去外皮之毛根及坑凹部分,再用盐水充分洗净,擦干后切成薄片,放入消毒过的研钵内,捣成糊状,以4层消毒纱布包紧挤榨取汁过滤。每斤鲜生地约取汁50ml。每100ml
药汁加入末1g,制成1%的混悬液。用时先以双氧水清洗耳道,用消毒棉花拭干,然后滴入药液2~3滴,再在外耳道塞一小棉球。每日或隔日1次。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20
例,症状消失12例,进步7例,无效1例;治疗慢性中耳炎急性发作3例及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并发外耳道炎6例(8例配合抗菌药物),结果症状消失5
例,进步4例。有的经治3~5次即愈,无不良反应。〔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 12〕
&&&&&&&方剂选用:
治疗中风四肢拘挛:干地黄、、各一两。细切,用酒三升,水七升,煎至四升,去渣,分作八服,不拘时,日进二服。(《证治准绳》地黄汤)
治疗消渴:
&&&&&&&a.三斤(细切),半斤(细切),生麦门冬二斤(去心)。上三味一处于石臼内捣烂,生布绞取自然汁,慢火熬,稀稠得所,以磁盒贮,每服一匙,用温汤化下,不拘时。(《圣济总录》地黄汤)
&&&&&&&b.、茯神、栝楼根、、麦门冬各三两,干地黄五两。上六味,细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三服,日进一剂,服十剂。(《备急千金要方》)
治疗吐血经日:汁一升,川一两(锉碎,微炒末)。上药相和,煎至半升,分为二服,温,食后服。(《太平圣惠方》)
治疗虚劳吐血不止:生干地黄一两,一两,药一两,二两(捣碎,炒令黄燥),一两,伏龙肝二两。上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糯米粥饮调下二钱。(《太平圣惠方》)
治疗阳乘于阴所致吐血、衄血:生荷叶、生、生柏叶、各等份。上研,丸鸡子大。每服一丸,水煎服。(《妇人良方》四生丸)
治疗诸疮不合,生肌:生干地黄三合,白芨、白敛、(生锉)各半两,三分,猪脂半斤(炼)。上六味除脂外,捣罗为末,入脂内熬成膏,侯冷,日三、四上涂之。(《圣济总录》地黄膏)
补虚除热,治疗痈疖痔疾:随多少,三捣三压,取汁令尽,铜器中汤上煮,勿盖,令泄气,得减半,出之,布绞去粗碎结浊秽滓,更煎之令如饧,酒服如弹丸许,日三。(《备急千金要方》地黄煎)
治疗冲任气虚,经血虚损,月水不断,绵绵不止:生干地黄(焙)二两,(去黑心)、(切,焙)、柏叶各一分半,半分。上五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入一钱匕,空心食前服。(《圣济总录》地黄汤)
治疗妊娠堕胎后血出不止,少腹满痛:生干地黄(焙)、(焙,切),芎藭(去芦头)各二两,(炙令燥)、各半两。上五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空心服之,晚后再服。(《圣济总录》地黄汤)
&&&&&&&10.
治疗产后崩中,下血不止,心神烦乱:汁半小盏,汁半小盏。上药,入酒一小盏相和,煎三、五沸,分为三服,频频服之。(《太平圣惠方》地黄酒)
&&&&&&&11.
治疗血瘕:生干地黄一两,乌贼骨二两。上为末,空心温酒调下七服。(《普济方》地黄散)
&&&&&&&配伍效用:
&&&&&&&生地配伍、 生地养阴清热;滋阴清热;凉血退蒸而疗阴虚内热。三者伍用,有滋阴清热之功效,用于治疗手足心热、夜间尤甚,口干而渴等属阴虚内热者。
&&&&&&&生地配伍生、生荷叶、生 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凉血止血;荷叶清热止血散淤;温经止血,又可防止前三味药寒凉太过而留淤。四药新鲜生用,有清热凉血止血之功效,用于治疗血热妄行引起的一切出血症候。
&&&&&&&生地配伍 生地甘寒微苦,滋阴清热、凉血止血;攻积导滞、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淤通经。二者伍用,既可清热凉血;又能通便泄热。用于治疗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以及热结津枯之便秘等症。
&&&&&&&生地配伍 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上清心经之火,下利小肠之热,利尿通淋。二者相伍,有清热生津、泄热而不伤阴之功效,用于治疗心经有热上炎所致之口舌生疮;心热下移小肠而致之小便短赤。
&&&&&&&生地配伍熟地生地甘寒,功擅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熟地甘温,长于补血填精、滋阴润燥。二者合用,共奏补血凉血止血、滋阴生津润燥之功效,用于治疗津伤、阴亏、血虚之口渴、便秘、头痛头晕、烦躁、失眠、持续低热以及月经过多、崩漏等症。
&&&&&&&生地配伍 生地甘苦性寒,入心、肝、肾经,滋阴养血凉血;苦甘咸寒,入肺、胃、肾经,滋阴、清热、除烦、解毒。二者伍用,共奏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功效,用于治疗热入血分之神昏谵语、吐血、衄血;热盛伤津之心烦口渴、大便秘结以及阴虚火旺之咽喉肿痛、骨蒸劳热、夜寐不宁等症。
&&&&&&&【注意事项】
&&&&&&&宜忌:脾胃有湿邪及阳虚、胸膈多痰者忌服。
&&&&&&&毒副作用:地黄水煎浸膏剂和醇浸剂给小鼠灌胃60g/kg,连续3天,观察一周,未见动物死亡及不良反应。地黄水煎膏剂或醇浸剂给大鼠灌服18g/kg,每天1次,连续半月,动物行为、体重、血中非蛋白氮、谷丙转氨酶值均无明显改变,肝、肾组织亦无明显病变。
&&&&&&&临床应用本品,少数患者服药后可有腹泻、腹痛、头晕、疲乏、心悸等反应,均于数日内自行消失。曾有报道:吃生地100g,20
分钟后出现休克状态,经抗休克治疗而恢复正常。
&&&&&&&【医家论药】
&&&&&&&“,……性虽大寒,较熟地则犹宣通而不泥膈,故能凉心火之血热,泻脾土之湿热,止鼻中之衄热,除五心之烦热。其或虚而生热者,不可多用,以性大寒故也。惟劳倦伤脾热者当用,以脾经大络之血损也。女人崩中血不止,产后血上攻心,胎动下血,老人津液枯绝,大肠燥结不润者,皆当用之。又实脾药中用二三分,以固脾气,使脾家永不受邪,但不可多用,以大寒恐倒脾气也。或用姜汁炒,或用醇酒洗,或用酒浸,皆制其寒性,免泥滞也。忌铁器。痘家血热之症,宜用之以凉血解毒,便滑者禁用。”(《药鉴》)
&&&&&&&“生地,凉头面之火,清肺肝之热,热血妄行,或吐血,或衄血,或下血,宜用之为主,而加入,以归其经,加入根末,以止其络。然而此味可多用而不可频用,可暂用而不可久用也。当血之来也,其势甚急,不得已重用生地,以凉血而止血,若血一止,即宜改用温补之剂,不当仍以生地再进也。如日日煎服,久则脾胃大凉,必至泄泻,元气困乏,而血又重来。”(《本草新编》)
&&&&&&&“生地,为补肾要药,益阴上品,故凉血补血有功,血得补,则筋受荣,肾得之而骨强力壮。又治胎产劳伤,皆血之愆,血得其养,则胎产获安。又肾开窍于二阴,而血主濡之,二便所以润也。”(《本草汇言》)
&&&&&&&“世人动云生地妨胃。其能开胃,人实不晓。惟胃中阳气不足者,服之则胃气不运而饮食减;若胃阴虚,而胃土干燥,致胃气不运者,生地滋其阴,以清其火,而胃气从此运行,饮食自然渐进。至时行热症,生地尤为切要,阴汁上充,则汗涌于肌表而经邪解;阴血下润,则秽泄于二便而腑邪出,故火邪溢于阳明经,冲生地汁于白虎汤中,战汗而顿解;邪热入于阳明腑,冲生地汁于陷胸汤中,便通而自退;更有火生痰,痰生火,交结于中,和生地汁于竹油、姜汁中则谵语直视等症即除。如无生地,可用干地黄,滚水浸透,绞汁冲服,防其泥滞,加枳壳或川贝疏之。且气道通,邪气外达,而病自霍然。近人多以生地为补剂,又疑妨胃,畏不敢用,即用之,亦一、二钱而止,五、六钱而止。入诸药同煎,半成熟地,使邪滞于内而莫出,泥于膈而胃闭,遂视此为害人之品,禁不入方,致令胃阴枯涸,多有不可救药者,亦由用之不善也。”(《得配本草》)
&&&&&&&“干地黄,乃补肾家之要药,益阴宣之上品。”“性大寒,凡产后恶食作泻,虽见发热恶露作痛,不可用,用则泄不止。胃气者,后天元气之本也,胃困则饮食不运,精血不生,虚热何自而退,故并忌之。凡见此证,宜多加、桂心、必自愈。凡阴虚咳嗽,内热骨蒸或吐血等候,一见脾胃薄弱,大便不实,或天明肾泄,产后泄泻,产后不食,俱禁用、,误则同于前辙,慎之。凡胸膈多痰,气道不利,升降窒塞,药宜通不宜滞,汤液中禁入地黄。”(《本草经疏》)
&&&&&&&“干地黄,内专凉血滋阴,外润皮肤荣泽,病人虚而有热者宜加用之。”(《本经逢原》)
&&&&&&为犀科动物印度犀Rhinoceros
unicornis L.、爪哇犀Rhinoceros sondaicus Desmarest、苏门犀Rhinoceros
sumatrensis(Fischer)等的角,又称犀牛角。味酸、咸,性寒。入心、肝经。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定惊安神。主治:伤寒温疫热入血分、惊狂、烦躁、谵妄、斑疹、发黄、衄血、下血、痈疽肿毒。内服:磨汁或研末,1~2g;煎汤,1.5~6g;或入丸、散。外用:磨汁涂。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犀角的主要成分为角蛋白(Keratin)、胆固醇、磷酸钙、碳酸钙等。还含有其他蛋白质、肽类、游离氨基酸、胍衍生物(Guanidinederivatives)、甾醇类等。犀角用热水抽提,可得
2mg/g 的氨基酸,其中含丝氨酸、甘氨酸等约 20 种。水煎液又含乙醇胺。
&&&&&&&药理作用: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a.
强心作用:10%犀角水煎剂对在位或离体蟾蜍心及离体兔心均有强心作用,能使心脏收缩力加强,振幅加大,心率增加,每分钟输出量增多。剂量加大,则使离体蟾蜍心脏表现强心作用后,很快就表现为中毒现象,最后停止于收缩期。犀角的热浸液对因毛果芸香碱而致功能衰弱的蛙心脏,有使心搏明显加强,使之恢复原状的作用。犀角的强心作用主要是由于直接兴奋心肌的结果。
对血管的作用:用10%的犀角煎剂对蟾蜍下肢血管灌流,在短时内见血流比正常减少,而后逐渐增加,超过了正常流量。提示其对下肢血管是先收缩而后扩张。
对血压的作用:犀角煎剂对麻醉犬、家兔静脉注射,其血压先上升,后下降,然后持续上升。其降压作用与迷走神经关系不大,其血压先略升高而后下降的现象,可能和其先收缩血管而后扩张有关。当血压恢复后又连续增高,可能是因其对心脏的兴奋作用此时超过了血管扩张的作用或此时血管扩张作用已经消除的原因。
解热作用 犀角对大肠杆菌发热之家兔无解热作用。但有报道认为,静脉注射犀角的生理盐水浸煮液对大肠杆菌引起的发热家兔,能使之体温降至正常。对用温热刺激法或肾上腺素脑内注射引起发热的家兔,静脉或皮下注射犀角浸液无解热作用。
镇惊作用 有报道认为,犀角有一定的定惊作用,其对中枢神经的作用点可能主要是在脊髓。实验证明:用犀角混悬剂给小鼠灌胃(3g/kg
体重),连续三天,对戊四氮和咖啡因的作用无明显影响,但对士的宁的作用,似可延长反应的潜伏期和动物生存时间,动物反应率和死亡率也有所下降,同时可延长戊巴比妥钠组动物的睡眠时间。
其他作用 对健康家兔静脉注射犀角注射液,能使之白细胞总数呈短暂的急剧下降后,出现持续较长时间的上升。亦能使凝血时间缩短,血小板数增加。
&&&&&&&犀角生理盐水浸煮液静脉注射,对离体兔肠和子宫有兴奋作用;对兔眼有轻度的扩瞳作用。
&&&&&&&犀角煎剂在体内、体外对葡萄球菌均无抑制作用。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治疗乙脑 犀角5g、生地15g、生<font COLOR="#g、<font COLOR="#g、<font COLOR="#g、<font COLOR="#g、 <font COLOR="#g、心2g、<font COLOR="#g、<font COLOR="#g、<font COLOR="#g、<font COLOR="#g,水煎服。治疗重症乙脑9例,全部治愈。平均住院15.4天,最短6天,最长26天。〔江西中医药 1985;(4):18〕
治疗荨麻疹 犀角片3g(锉粉冲服,如无犀角可用代替,用量30g),、、、各10g,白、各6g,随证加减,水煎内服。治疗30例,痊愈27例,显效2例,无效1例。〔广西中医药 ):6〕
用于中毒 犀角粉1.5g,研末灌服,2小时1次,抢救1例经用西药综合抢救6小时无效的中毒患者,服犀角粉2次后神志渐醒,安静,呼吸平稳,可对答及辨认亲人,观察2天,痊愈出院。〔吉林中医药 1986;(3):27〕
&&&&&&&方剂选用:
治疗太阴温病;神昏谵语:犀角尖二钱(冲磨),元参心三钱,心五分,卷心二钱,心二钱,连心三钱。水煎服。(《温病条辨》清宫汤)
治疗急黄,心膈烦躁,眼目赤痛:犀角屑一两,二两,一两,仁一两,川一两,川二两。上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又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太平圣惠方》犀角散)
治疗伤寒热毒内盛,身发赤斑:犀角(镑)、(去根节)、各一两,(去须)三分,山仁一两半。上五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温服。(《圣济总录》犀角汤)
治疗热病咽喉赤肿,口内生疮,不能下食:犀角屑一两,川一两,川(锉碎,微炒)一两,马牙硝半两,(锉)半两,一两。上药捣筛为散,以水四大盏,煎至一大盏,去滓,入蜜三合相和,煎一两沸,放温,徐徐含咽。(《太平圣惠方》犀角煎)5.
治疗吐血似鹅鸭肝,昼夜不止:犀角二两(镑屑生用),二两(生用)。上二味,捣罗为散。暖酒调下二钱匕。(《圣济总录》)
治疗下痢鲜血:犀角(屑)、干地黄、各二两。上三味,捣筛,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水一升,煎取五合,去滓,温服之。(《古今录验方》)
&&&&&&&配伍效用:
&&&&&&&犀角配伍、 犀角清热解毒、凉血定惊;清热解毒、平肝息风;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三者相伍,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息风定惊之功效,用于治疗温热病之壮热谵语、发斑、抽搐等症。
&&&&&&&犀角配伍生地、、丹皮犀角清热凉血解毒;生地清热凉血养阴;、丹皮清热凉血散淤。四药伍用,有泄热凉血、活血散淤之功效,用于治疗热入血分,迫血妄行之吐血、衄血、尿血、便血等;或热扰心营而引起的谵语狂躁、斑疹紫黑、舌绛起刺等症。
&&&&&&&【注意事项】
&&&&&&&宜忌:孕妇慎服。畏、草乌。
&&&&&&&“妇人有妊勿服,能消胎气。”(《雷公炮制论》)
&&&&&&&“痘疮气虚无大热者不宜用,伤寒阴证发躁,不宜误用。”(《本草经疏》)
&&&&&&&毒副作用:犀角毒性很低。家兔静脉注射10%犀角煎剂4ml/kg,未见中毒现象。小白鼠静脉注射30%犀角煎剂0.5ml,可出现痉挛、呼吸不整、眼突出,5分钟内消失,以后呈睡眠状态达5~6小时。
&&&&&&&【医家论药】
&&&&&&&“犀角,气寒,味苦酸咸,无毒,……解心热,止烦乱,安心神,镇诸惊,何谓哉?盖寒能制热,苦能泻火,寒苦入心,则心热解,而烦乱止矣,热解烦止,更兼酸以敛神,则神安矣,心定神安,而血以养筋,则惊镇矣。其曰明目者,盖火热下行烁肾,故目昏。其曰清音者,盖火热上行逼肺,故音哑,今火热既去,且又咸以滋肾,则水又足以胜火,而目之所以明者,此也,音之所以清者,此也。大都伤寒温疫,风肿疮疡诸症,皆火热为之也,今火热既去,则邪不得以夺正,而寒疫之所以除者,此也,肿疡之所以消者,此也。易老云:上焦蓄血,犀角地黄汤主之;中焦蓄血,承气汤主之;下焦蓄血,抵当汤主之。三法宜知,不可忽也。痘家热症,逼血妄行及烦闷小便赤涩,并痘色红紫者,宜用之以解热,若虚寒症勿用。畏草乌。”(《药鉴》)
&&&&&&&“犀角,足阳明药也。胃为水谷之海,饮食药物必先受之,故犀角能解一切诸毒。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风邪热毒,必先干之,故犀角能疗诸血及惊狂斑痘之证。”(《本草纲目》)
&&&&&&&“犀角,性升而善散,故治伤寒热毒闭表,烦热昏闷而汗不得解者,磨尖掺入药中,取汗速如响应。仲景云:如无犀角,以代之者,正以此两物俱入阳明,功皆升散,今人莫得其解,每致疑词,是但知犀角之解心热,而不知犀角之能升散,尤峻速于也。倘中气虚弱,脉细无神及痘疮血虚,真阴不足等证;凡畏汗、畏寒、畏散者,乃所当忌。或必不得已,宜兼补剂用之。”(《本草正义》)
&&&&&&&“犀角,今人用治吐血、衄血、下血,伤寒蓄血发狂谵语,发黄、发斑,疮痘稠密热极黑陷等证,皆取其入胃入心、散邪清热、凉血解毒之功耳。”(《本草经疏》)
&&&&&&&“犀角,治吐血、衄血、大小便血,犀角地黄汤为专药。若患久气虚,又为切禁,以其能耗散血气也。痘疮之血热毒盛者,尤为必需;然在六、七日灌浆之时,又为切禁,以其能化脓为水也;而结痂后余毒痈肿,则又不忌;惟气虚毒盛之痘,切不可犯。”(《本经逢原》)
&&&&&&&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 flora Pall.、草芍药(卵叶芍药)Paeonia obovata Maxim.、川(毛果)Paeonia veitchiiLynch 等的根。亦名药(《本草经集注》)、红芍药(《圣济总录》)等。味酸、苦,性凉。入肝、脾经。功能:清热、凉血、行淤、消肿、止痛。主治:淤滞经闭、疝瘕积聚、腹痛、胁痛、衄血、血痢、肠风下血、目赤、痈肿。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中含芍药甙(Paeoniflorin)、芍药内酯甙(Albiflorin)、氧化芍药甙(Oxypaeo-
niflorin)、苯甲酰芍药甙(Benzoylpaeoniflorin)、芍药吉酮(Paeoniflorigenone)、芍药新甙(Lactiflor-
in)、胡萝卜甙(Daucosterol)。
&&&&&&&亦含有精(d-精,d-Catechin)及没食子鞣质(Gallotannin),并分离出苯甲酸(Benzoic
&&&&&&&尚含挥发油、脂肪油、树脂、糖、淀粉、黏液质、蛋白质等。
&&&&&&&药理作用: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芍药甙具有镇静、镇痛和抗惊厥作用。脑室注射较腹腔注射的镇静作用更加明显,如与甲醇提取物(FM100)合用则能延长环己巴比妥钠对小白鼠的睡眠时间。对电惊厥无拮抗作用,但对戊四氮诱发的痉挛有较弱的对抗作用。芍药浸膏能对抗士的宁引起的惊厥。用压迫小白鼠尾部测定痛阈的方法,芍药甙及提取成分
FM100(二者分别腹腔注射)镇痛作用不显著,如合并应用则起协同作用,口服给药则无论单独或合用均无镇痛效果。用醋酸注射于小鼠腹腔,以扭体运动作为疼痛的指标,芍药甙与
FM100 分别(腹腔注射)或合并应用均有显著的镇痛效果。
&&&&&&&芍药甙对小鼠正常体温有降温作用,对人工发热之小鼠体温有解热作用。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实验表明:提取物10g/kg灌胃对烫伤大鼠早期心肌功能的改变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静脉注射注射液(8g/kg)或甙对垂体后叶素诱发的急性心肌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但对氯化钡诱发的心率失常无效。草芍药煎剂对离体蛙心和在位兔心呈抑制作用。可增加小鼠心肌营养血流量及犬的冠脉流量,降低冠脉阻力及心肌氧利用率。注射液有直接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可使大白鼠离体心脏的冠脉流量增加28.4%,使纤颤心脏的冠脉流量增加21%。甙有增加犬冠脉流量和股动脉流量的作用,其增加冠脉流量和股动脉流量的作用分别相当于罂粟碱的1/20和1/100、亚硝酸甘油的1/250和1/4500。芍药甙分解为去苯甲酰基芍药甙及苯甲酸后,此药理作用消失。注射液 1.0g/kg
肌肉注射对实验性家兔肺动脉高压有扩张肺血管、改善肺血运状态、降低肺动脉压、增加心输出量、改善心肺功能的作用。
&&&&&&&芍药甙可以引起豚鼠血压下降,其降压程度与剂量有关。草芍药煎剂对蟾蜍内脏血管及离体兔耳灌流能轻度扩张血管。
对血液系统的作用 有调节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作用,该作用可能是通过提高细胞内 cAMP
的含量而达到的。实验证明:水提取液、甙、成分对
ADP、胶原、花生四烯酸等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并使血小板的黏附功能降低。能显著升高血小板的cAMP水平,对人的红细胞膜
ATP 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精200mg/日给大鼠灌胃,连续46日,能对抗大鼠因食用高胆固醇、高脂肪饲料而出现的血液高凝倾向,使血小板聚集时间、血小板血栓形成时间以及血栓形成时间均接近正常大鼠组。提取物不能直接溶解纤维蛋白,但能通过激活纤溶酶原变成纤溶酶而使已凝固的纤维蛋白发生溶解。提取物还能显著抑制尿激酶对纤溶酶原的激活作用,同时本身激活纤溶酶原的作用也减小。煎剂给大鼠灌胃,能明显延长体外血栓形成时间,减轻血栓干重,亦能使凝血酶原形成时间及白陶土部分凝血时间延长,使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缩短。
&&&&&&&研究表明:精对高黏滞血冠心病患者有改变血液流变性的作用,可使全血黏度比及红细胞电泳时间降低。
&&&&&&&能通过影响钙代谢,调节TXA2/PGI2平衡抗动脉粥样硬化。实验性动物粥样硬化家兔喂饲浸膏能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亚组分组(HDL3-C),明显降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水平,使高血脂引起的TXA2/PGI2比值改变趋于平衡,并能降低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动脉壁脂质、钙和磷脂及主动脉斑面积。其作用强于钙通道阻滞剂。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体外实验证明: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百日咳杆菌;葡萄球菌α及β-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以及霍乱弧菌均有抑制作用。对某些致病性真菌也有抑制作用。药煎剂(1:40)在试管内对京科68-1病毒和疱疹病毒有抑制作用。
抗炎和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芍药甙有弱的抗炎作用,对角叉菜胶及右旋糖酐引起的大白鼠后脚爪浮肿有抑制作用,与 FM100
表现协同,但对小白鼠染料渗出腹腔的抑制作用则极弱。
&&&&&&&正丁醇提取物
3g/kg皮下注射5次,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吞噬指数显著提高,肝脏重量明显增加。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腹腔注射对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肝脏重量无明显影响,醇提取物能显著减轻小鼠脾脏重量。水提取物和70%乙醇提取物能明显抑制小鼠溶血素反应,且作用以在抗原刺激前一天起给药为最强;对鸡红细胞激发的迟发型过敏反应亦有显著抑制作用。<font COLOR="#%乙醇提取物对小鼠脾脏结形成细胞(RFC)有明显抑制作用,说明其对活性T淋巴细胞有抑制作用。水提取物对人末梢血淋巴细胞和小鼠脾细胞的淋巴细胞幼稚化活性显著升高。
&&&&&&&芍药甙对大白鼠应激性溃疡有预防作用,在结扎幽门之大白鼠,芍药甙与
FM100在抑制胃液分泌方面有协同作用。但芍药根的提取液则能使胃液酸度分泌轻度上升,改善食欲。
解痉作用 芍药甙具有较好的解痉作用。浸出液对家兔离体肠管表现抑制作用,但高浓度则先兴奋后抑制。在以后的实验中,对兔离体或在位的肠管常呈兴奋作用,高浓度方有抑制或解痉作用。芍药甙对豚鼠、大鼠的离体肠管和在位胃运动以及大鼠子宫平滑肌均表现抑制,并能拮抗催产素引起的收缩;之甲醇提取成分 FM100与芍药甙表现协同作用,说明临床常将芍药与并用是有道理的,但二者并用毒性相应增加,长期应用时须予以注意。
其他作用 草芍药煎剂口服对实验性肿瘤有抑制作用。的抗肿瘤作用与升高癌细胞和瘤组织中的cAMP水平有关。的正丁醇提取物 1~1.5g/kg 腹腔注射对S180实体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水提物和70%乙醇提取物 0.5~2g/kg 腹腔注射对 S180 实体瘤的生长和 L615
小鼠生存时间均无影响,但与环磷酰胺或氨甲喋呤合用,则作用显著。
&&&&&&&家兔口服草芍药煎剂,血糖可暂时升高,以
0.5~1小时为高峰,旋即下降,至5~6小时后恢复正常。芍药甙对切开豚鼠气管、机械刺激气管黏膜引起的咳嗽均无镇咳作用;对小白鼠尿量分泌无影响,而
FM100 则有显著的抗利尿作用。
&&&&&&&此外,变叶芍药根的水-醇提取物,有显著的镇静作用及某些止痛效果,还能轻度提高胃液的酸度;可用于改进食欲、消化机能及某些神经疾患。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治疗冠心病 煎汤内服,每日3次,每次用量40ml(相当于生药40g),5周为1疗程。共治疗125例,效果良好。连服2个疗程可使心绞痛、心慌、胸闷等症状及心电图等有较明显改善,心绞痛缓解率达96%。〔中级医刊 1984;(9):49〕
治疗顽固性血管性头痛 、、川、各30g,<font COLOR="#g,生<font COLOR="#g(后放);血管紧张性头痛者加为18g。加水500ml,浸泡药物半小时后煎至250ml,滤出,再加水500ml,煎至250ml,两煎共得500ml,每日1剂分3次口服。若伴呕吐不能进药者,将所煎药液分3次保留灌肠。灌肠液温37&#8451;,患者右侧卧位,插管深25~30cm,缓慢注入药液160ml,保留30分钟以上。治疗100
例,痊愈41例,显效44例,有效13例,无效2例。〔四川中医 ):40〕
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a. <font COLOR="#0g, <font COLOR="#g。水煎至200ml,1日分2次口服,10天为1个疗程。治疗25例,3个疗程内治愈。〔铁道医学 ):183〕
<font COLOR="#g,生地15g,<font COLOR="#g,<font COLOR="#g,丹皮15g,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淤胆型肝炎13例,12例黄疸迅速消退,平均33天胆红素降至5mg%以下,3~5天皮肤瘙痒减轻;9例
HBsAg 阳性者 5例转阴,2例滴度下降;在抗-HBC
阳性者10例中,2例滴度下降。〔中医杂志 1983;(6):30〕
治疗肝曲综合证 <font COLOR="#g,川朴25g,<font COLOR="#g。每日1剂,水煎,分3次内服,7日为1疗程。治疗12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1例,有效率91.6%。〔辽宁中医杂志 ):18〕
治疗慢性肾炎 <font COLOR="#g,<font COLOR="#g,、、、各15g,<font COLOR="#g,、、各6g,<font COLOR="#g。随证加减。治疗108例,痊愈73例,显效16例,好转15例,无效4例。〔山西中医 ):17〕
治疗急性乳腺炎a. <font COLOR="#g,生<font COLOR="#g。水煎内服,每日1剂,连服1~3剂。治疗27例,效果满意。〔湖南医药杂志 1976;(2):58〕
<font COLOR="#g,、生各15g,、鹿角片各10g,煎汁后兑入适量白酒。服药后覆被卧床休息半小时,至出微汗为度。一般服2~3剂即可痊愈。治疗23例,疗效满意。〔浙江中医杂志 1984;(1):39〕
、各50g。局部脓性分泌物较多者加<font COLOR="#g,局部湿疹瘙痒者加<font COLOR="#g,乳房结核伴乳腺炎者加<font COLOR="#g,<font COLOR="#g。每日1剂,水煎分2次饭后服,3天为1疗程。治疗102例,均在短期内治愈,用药最多者7剂,最少者2剂。〔湖南中医杂志 ):17〕
治疗小儿腹痛 <font COLOR="#g,<font COLOR="#g,<font COLOR="#g,<font COLOR="#g。水煎服,每日1剂。随证加减。治疗200
例,均愈。疗程最短2天,最长4天。〔新中医 ):56〕
治疗慢性鼻炎和变态反应性鼻炎  <font COLOR="#0g,<font COLOR="#g,<font COLOR="#g 制成注射液(1ml
相当于生药1g),在鼻黏膜表面麻醉下注射1ml,以棉球压迫1~2小时,2~3天注射1次。治疗30例,显效29例,无效1例。〔江苏医药 1977;(6):16〕
&&&&&&&方剂选用:
治疗赤痢多腹痛不可忍:药二两,二两(以蜜拌合涂炙令尽,锉)。上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淡浆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太平圣惠方》药散)
治疗血痢腹痛:药、(去粗皮,炙)、各一两。上三味捣筛,每服五钱匕,以浆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温服。(《圣济总录》芍药汤)
治疗五淋:药一两,一个(面裹煨)。上为末,每服一钱,水煎,空心服。(《博济方》)
治疗急性乳腺炎:一至二两,生二钱。水煎服。如发热加,另用根、食盐少许捣敷患处。(《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治疗妇人血崩不止、赤白带下:子、药。上等份,为末,盐一捻,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服,食前。(《太平圣惠方》如神散)
&&&&&&&配伍效用:
&&&&&&&配伍 清热凉血、活血散淤;养血敛阴、柔肝止痛。泻肝火,散而不补;养肝阴,补而不泻。二者伍用,相辅相成,共奏养血敛阴柔肝、活血散淤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血分有热,低烧日久不退;阴虚津亏之口舌干燥、目赤而痛以及胸胁疼痛、腹痛坚积、月经不调、经闭等症。
&&&&&&&配伍、 清热凉血、祛淤止痛;活血补血止痛;舒肝理气止痛。三药相伍,有舒肝行气、活血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气滞血淤之妇人胁肋、少腹疼痛,或痛经等症。
&&&&&&&配伍 清热凉血止痛;专主下焦湿热。二者合用,有清热凉血燥湿之功效,用于治疗赤痢、腹痛属湿热者者。
&&&&&&&配伍 凉血散淤,其酒炒后则引药上行,并增强其活血祛淤之功,以治目赤肿通等上部淤血所致疾患;疏散风热、凉肝。二者伍用,有疏散风热、凉血散淤之功效,用于治疗风热蕴肝所引起的暴发火眼等症。
&&&&&&&【注意事项】
&&&&&&&宜忌:血虚者忌服。反藜芦。
&&&&&&&毒副作用:水提取物、70%乙醇提取物和正丁醇提取物给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10.8±1.39g/kg、2.9±0.19g/kg、4.6±0.4g/kg。芍药甙小白鼠静脉注射半数致死量为3.53g/kg,可认为无毒;但与FM100合用则毒性增加,半数致死量降为474mg/kg。
&&&&&&&临床应用本品,曾有服用汤导致乳汁全无和服用导致过敏反应的报道。
&&&&&&&【医家论药】
&&&&&&&“,味苦能泻,带酸入肝,专泻肝火。盖肝藏血,用此清热凉血,入洞然汤,治暴赤眼。入犀角汤,清吐衄血。入神仙活命饮,攻诸毒热壅,以消散毒气。入六一顺气汤,泻大肠闭结,使血脉顺下。以其能主降,善行血滞,调女人之经,消淤通乳。以其性禀寒,能解热烦,祛内停之湿,利水通便。较味苦重,但能泻而无补。”(《药品化义》)
&&&&&&&“木芍药色赤,赤者主破散,主通利,专入肝家血分,故主邪气腹痛。其主除血痹、破坚积者,血淤则发寒热,行血则寒热自止,血痹疝瘕皆血凝滞而成,破凝滞之血,则痹和而疝瘕自消。凉肝故通顺血脉,肝主血,入肝行血,故散恶血,逐贼血。营气不和则逆于肉里,结为痈肿,行血凉血,则痈肿自消。妇人经行属足厥阴肝经,入肝行血,故主经闭。肝开窍于目,目赤者肝热也,酸寒能凉肝,故治目赤。肠风下血者,湿热肠血也,血凉则肠风自止矣。”(《本草经疏》)
&&&&&&&“与主治略同,但白者有敛阴益营之力,赤则止有散邪行血之意;白则能于土中泻木,赤则能于血中活滞。故凡腹痛坚积,血瘕疝痹,经闭目赤,因于积热而成者,用此则能凉血逐淤,与主补无泻,大相远耳。”(《本草求真》)
&&&&&&&为毛茛科多年生落叶小灌木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
的根皮。亦名牡丹根皮(《本草纲目》)、丹皮(《本草正义》)等。味辛、苦,性凉。入心、肝、肾经。功能:清热、凉血、和血、消淤。主治:热入血分、发斑、惊癎、吐衄、便血、骨蒸劳热、经闭、癥瘕、痈疡、扑损。内服:煎汤,4.5~12g;或入丸、散。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含牡丹酚(Paeonol)、牡丹酚甙(Paeonoside)、牡丹酚原甙(Paeonolide)、牡丹酚新甙(Apiopaeonoside)。亦含芍药甙(Paeoniflorin)、氧化芍药甙(Oxypaeoniflorin)、苯甲酰芍药甙(Benzoyl-paeoniflorin)、苯甲酰氧化芍药甙(Benzoyl-oxypaeoniflorin)、没食子酸(Gallic
&&&&&&&此外,尚含挥发油、植物甾醇、苯甲酸、蔗糖、葡萄糖等。
&&&&&&&药理作用: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牡丹酚是中对中枢有抑制作用的有效成分之一。实验证明:牡丹酚有镇静、降温、解热、镇痛、解痉等中枢抑制作用。
&&&&&&&小鼠腹腔注射或口服牡丹酚,均显示镇静作用,表现为自发运动减少;对咖啡因所致的兴奋活动有抑制作用;若用大剂量则有催眠作用。在延长环己巴比妥睡眠时间方面也优于苯乙酮。牡丹酚能使正常小鼠体温降低,口服给药比腹腔注射给药的降温作用显著且持久。对注射伤寒和副伤寒杆菌所引起的人工发热小鼠,口服牡丹酚也有退热作用。牡丹酚能抑制小鼠腹腔注射醋酸所致的扭体反应;对鼠尾压痛也有止痛作用。还有抗电休克和拮抗戊四唑(Pentetrazol)及尼古丁(Nicotine)引起的惊厥的作用。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能显著降低心输出量,不同程度的降低左室作功。安徽铜山产乙醇提取液,在增加实验性缺血犬冠脉流量的同时,能轻度降低心肌耗氧量,且持续时间较长;丹皮水煎液给药即刻作用明显,但持续时间较短。宝鸡产乙醇提取液对心肌缺血有轻度保护作用,而水煎剂则无效。有报道指出,乙醇提取物对蛙心有洋地黄样作用。
&&&&&&&静脉注射丹皮水煎剂(相当于生药
0.75g/kg),对麻醉犬、猫和大鼠皆有明显的降压作用。牡丹酚和除去牡丹酚的水煎液静注,对麻醉犬和大鼠均有降压作用;给实验性高血压(“原发”型和肾型)犬和大鼠口服,亦出现一定的降压效果。丹皮除去牡丹酚后仍有降压效果,提示丹皮的降压作用可能与牡丹酚及其糖甙类等成分有关。
&&&&&&&牡丹酚水提取物及芍药酚能抑制环氧化酶反应,使血栓素
A2 的合成减少,从而具有抗血小板凝聚作用。提取物对血纤维蛋白溶解酶元和溶解酶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牡丹酚、苯甲酰芍药甙、苯甲酰氧化芍药甙,抑制大鼠和人的血小板凝聚作用比阿司匹林强;调理素使纤维蛋白凝固;牡丹酚、芍药甙、氧化芍药甙则有抗生素作用;对人血也具有较强的抗凝作用。氧化芍药甙、苯甲酰氧化芍药甙、苯甲酰芍药甙对红细胞膜有较强的稳定作用。
抗炎作用 实验证明:牡丹酚及其以外的糖甙成分均有抗炎作用,且后者的抗炎作用比牡丹酚还强的多。牡丹酚对由角叉菜胶、蛋清、甲醛、组胺、5-羟色胺和缓激肽所引起的大鼠足跖肿胀,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壳肿胀和内毒素引起的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摘除大鼠双侧肾上腺素后其抗炎作用依然存在,提示的抗炎作用与垂体-肾上腺系统无明显关系。
&&&&&&&<font COLOR="#%甲醇提取物,对用福氏佐剂(Freund's Complete
adjuvant)引起的大鼠关节炎有抑制作用。给予
500mg/kg剂量,其抗炎作用大于50mg/kg剂量的保泰松。<font COLOR="#%的甲醇提取物对此种炎症的预防和治疗均有效果。
&&&&&&&实验证明:由丹皮70%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出的苯甲酰芍药甙对二磷酸腺苷引起的血小板凝聚有抑制作用,可防止微血栓的形成;苯甲酰氧化芍药甙对纤维蛋白溶解酶原和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有抑制作用。提示的抗炎症作用与其对血小板的凝聚、纤维蛋白溶解酶原和纤维蛋白溶解酶的活性抑制作用有关。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在试管内对白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等有较强抗菌作用。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作用显著(试管内两倍稀释法),在pH7.0~7.6杀菌力最强。琼脂平板挖沟法等也证明对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霍乱弧菌等多种细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牡丹酚在试管内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也有抑制作用。丹皮浸液在试管内对铁锈色小芽胞菌等10种皮肤真菌也有一定抑制作用。鸡胚实验证明有一定的抗流感病毒的作用,但给小鼠灌胃、再感染流感病毒,则结果不一,故其抗病毒作用尚有待进一步证实。
&&&&&&&体外实验证明牡丹酚对引起阑尾炎的细菌有抑菌作用。
其他作用 牡丹酚有利尿作用,其在肾脏中的作用部位可能与双氢克尿噻不同。口服牡丹酚62.5~250mg/kg时,能使水、钠和氯的排泄量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而钾的排泄量在低剂量时无变化,最高剂量时钾的排泄量减少。牡丹酚亦能使渗透性提高。牡丹酚利尿的最低有效剂量是62.5mg/kg。最高剂量时增加水的排泄量与双氢克尿塞10mg/kg时相同。而双氢克尿塞所引起的电解质排泄比服用牡丹酚后有明显的增加。
&&&&&&&牡丹酚对小鼠和豚鼠离体回肠有较弱的抗乙酰胆碱和抗组胺作用,能防止应激所引起的小鼠溃疡病,抑制大鼠的胃液分泌和在位子宫的自发运动。对小鼠有抗早孕作用。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治疗高血压 初次用量每日15~18g,如无不良反应,增至每日50g,水煎分3次服。治疗7例,一般用药3~5天血压明显下降,症状改善,经服药6~33天,舒张压平均下降10.3mmHg(1.37kPa),收缩压平均下降34.3mmHg(4.56kPa),近期疗效较好。〔辽宁医学杂志 1960;(7):48〕
治疗湿疹类皮肤病 用加工提取,制成丹皮酚霜,外涂皮损处,每日2次。共治疗湿疹类皮肤病40例。用3.5%的丹皮酚霜治疗急性湿疹
27例,治愈8例,显效5例,好转6例,无效8例。用5%的丹皮酚霜治疗皮炎13例,痊愈3例,好转6例,无效4例(其中脂溢性皮炎10例,痊愈2例,好转6例,无效2例;接触性皮炎2例,痊愈1例,无效1例;神经性皮炎1例,无效);有效病例中,4例停药数天后皮疹复发,另2例用药2天,局部出现潮红、发痒和灼热而停药。〔中医杂志 ):19〕
治疗疥疮 丹皮、、白藓皮、、、、银花各15g,、蝉衣、各10g,水煎服。外用硫磺软膏。治疗65例,全部治愈。
&&&&&&&人均服药3
~4剂。〔云南中医杂志 ):5〕
治疗过敏性鼻炎 a. 用10%的煎剂,每晚服50ml,10天为1疗程。治疗31例,痊愈12 例。〔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1957;5
(2):99〕
<font COLOR="#00g,清水浸泡约1天,蒸馏成
2000ml,使呈乳白色液。制剂时药物不能超过容器的1/3,水不能超过容器的2/3。滴鼻,每日3次。治疗140例,显效36例,好转86例,总有效率为87.1%。〔湖南医药杂志 1983;(4):24〕
&&&&&&&方剂选用:
治疗伤寒及温病应发汗而不发汗之内蓄血者及鼻衄、吐血不尽,内余淤血,面黄,大便黑:犀角一两,八两,芍药三两,二两。上四味,细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备急千金要方》犀角地黄汤)
治疗伤寒热毒发疮如豌豆:、山仁、(去黑心)、(锉、炒)、、(去根、节)。上六味等份,锉如麻豆大。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圣济总录》牡丹汤)
治疗下部生疮,已决洞者:牡丹方寸匕,日三服。(《补缺肘后方》)
治疗金疮内漏,血不出:为散,水服三指撮,立尿出血。(《备急千金要方》)
治疗腕折淤血:二十枚,牡丹一两。上二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备急千金要方》)
治疗肠痈,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四两,牡丹一两,五十个,瓜子半升,三合。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滓,内,再煮沸,顿服之。有脓当下,如无脓当下血。(《金匮要略》汤)
&&&&&&&配伍效用:配伍 二者均能凉血清热、活血行淤,相伍为用,可加强凉血清热、活血化淤之功,用于治疗温热病热入营血、血热妄行所引起的吐血、衄血、尿血、月经过多以及血淤引起的痛经、闭经、跌打损伤淤滞肿痛。
&&&&&&&配伍 二者皆可清热凉血、退骨蒸。但善清血热,能治无汗骨蒸、夜热早凉;清热凉血,既清又补,能治阴虚自汗或盗汗及骨蒸潮热。二者共用,有清热凉血、益阴之功效,用于治疗有汗或无汗之骨蒸。
&&&&&&&配伍、 活血化淤;、化淤止痛生肌。三药伍用,有活血化淤、止痛生肌之功效,用于治疗跌打损伤之淤血肿痛、筋伤肉断之症。
&&&&&&&配伍生地 清热凉血、活血消淤;生地养阴润燥、清营凉血。二者相须为用,有滋阴清热、凉血消淤之功效,用于治疗热入心营之神昏谵语;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肝肾阴虚之劳热骨蒸等症。
&&&&&&&配伍 凉血消淤,功擅泄血中之伏火,尚可退蒸;苦寒轻清,可双解表里之热,长于清气分之郁火,并能除烦。二者伍用,气血两清,其清热凉血、疏肝解郁泄热之功效更著,用于治疗肝郁化火之发热、头痛、胁痛、痛经;肝郁血虚之自汗、盗汗、骨蒸劳热等症。
&&&&&&&【注意事项】
&&&&&&&宜忌:血虚有寒,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服。
&&&&&&&毒副作用:牡丹酚给小鼠静脉注射、腹腔注射及口服后48小时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196mg/kg、781mg/kg、3430mg/kg。
&&&&&&&和牡丹酚的毒性较小。大鼠腹腔注射牡丹酚磺酸钠500mg/kg、750mg/kg 连续 30 天,其血清
GPT、锌浊度、肌酐、尿素氮均无影响,各脏器病理检查除大剂量组个别大鼠胃黏膜有水肿(未见溃疡)外,余无异常改变;剂量400mg/kg
时对胎仔、胎仔数及其骨骼发育无明显影响;牡丹酚磺酸钠60mg/kg、200mg/kg
给家兔静脉注射连续给药30天,解剖除大剂量组胃黏膜增生、假膜水肿外,各脏器未见异常病理改变;用于治疗实验性高血压犬,未见肝功能、血象、血液非蛋白氮、心电图等异常,仅有眼分泌物稍增加,眼黏膜有充血现象。用牡丹酚给妊娠小鼠腹腔注射,对其心、肝、肾和生殖系统的毒性较小。
&&&&&&&临床应用本品,少数患者服后有恶心,头昏等表现,但无需停药即能自然消失。
&&&&&&&【医家论药】
&&&&&&&“清心、养肾、和肝、利包络,并治四经血分伏火。血中气药也。善治女人经脉不通及产后恶血不止。又治衄血吐血,崩漏淋血,跌扑淤血,凡一切血气为病,统能治之。盖其气香,香可以调气而行血;其味苦,苦可以下气而止血;其性凉,凉可以和血而生血;其味又辛,辛可以推陈血,而致新血也。故甄权方治女人血因热而将枯,腰脊疼痛,夜热烦渴,用四物重加最验。又古方用此以治相火攻冲,阴虚发热。”(《本草汇言》)
&&&&&&&“,其味苦而微辛,其气寒而无毒,辛以散结聚,苦寒除血热,入血分,凉血热之要药也。”(《本草经疏》)
&&&&&&&“,治手足少阴、厥阴四经血分伏火。盖伏火即阴火也,阴火即相火也,古方惟以此治相火,故仲景肾气丸用之。后人乃专以黄檗治相火,不知丹皮之功更胜也。赤花者利,白花者补,人亦罕悟,宜分别之。”(《本草纲目》)
&&&&&&&“丹皮,赤者行性多,白者行性缓。总之,性味和缓,原无补性。但其微凉辛,能和血、凉血、生血,除烦热,善行血滞。滞去而郁热自解,故亦退热。用此者,用其行血滞而不峻。”(《本草正义》)
&&&&&&&“世人专以治相火,而不知丹皮之功更胜。盖苦寒而燥,初则伤胃,久则伤阳,苦燥之性徒存,而补阴之功绝少,丹皮能泻阴中之火,使火退而阴生,所以入足少阴而佐滋补之用,较之不啻霄壤矣。”(《本草求真》)
&&&&&&&“丹皮、川柏,皆除水中之火,然一清燥火,一降邪火,判不相合。盖肾恶燥,燥则水不归元,宜用辛以润之,凉以清之,丹皮为力;肾欲坚,以火伤之则不坚,宜从其性以补之,川柏为使。”(《得配本草》)
&&&&&&&“入心,通血脉中壅滞与颇同,特气温,故所通者血脉中寒滞,气寒,故所通者血脉中热结。”(《本经疏证》)
&&&&&&&“,气寒,味苦辛,阴中微阳也,无毒。凉骨蒸灵丹,止吐衄神方。惟其苦也,故除癥坚淤血留舍于肠胃之中。惟其辛也,故散冷热血气收作于生产之后。月水欠匀者,服之即调。风癎时搐者,用之可定。痈疽用之,消肿住痛。痘家用之,行血排脓。清胃汤中止牙疚,快斑饮内散血热,何也?为其养真血,而攻坏血,固真气,而行气结耳。又治手少阴神不足,足少阴志不足,故仲景八味丸用之。孕妇所忌。”(《药鉴》)
&&&&&&&附注:亦称生丹皮,简称丹皮。以条壮皮厚、粉性较足者为佳,故有粉丹皮之称。产于安徽铜陵凤凰山者称凤丹皮,品质最佳,奉为道地药材。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清热凉血的中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