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Cl2是固态蜡 液态蜡还是液态

试管;b长颈漏斗(2)利用B装置制取气体的依据是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反应(3)请从图中选择合适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B和C(填序号)制取一种你熟悉的气体CO2(填化学式),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4)用F来代替B装置制取气体的优点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开始或终止实验(答出一条即可).
分析:(1)熟悉常见仪器,了解名称.(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来选择发生装置;(3)根据自己最熟悉的气体来选择合适的制取装置,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F装置是类启普发生器,可以随时终止或开始实验.解答:解:(1)图中a是试管,b是长颈漏斗.故答案为:试管;长颈漏斗.(2)选择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所以选择B装置作为发生装置的依据为:固液在常温下反应;故答案为: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反应.(3)在实验室中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可以选择B装置作为发生装置,选用C作为收集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故答案为:B和C;CO2;2KMnO4&&△&&.&K2MnO4+MnO2+O2↑.(4)F装置类似于启普发生器,能够通过弹簧夹可以随时的开始或是终止实验.故答案为: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开始或终止实验.点评:熟练掌握常见的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能够根据气体反应原理和气体的密度及水溶性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初中化学
35、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仪器①、②的名称&①,②.(2)小李在实验室中用氯酸钾和另一种固体制取氧气,小红在实验室中选用C装置作为氧气的发生装置.在他们的实验中都用到了一种相同的固体药品是(填化学式),在两个反应中它起作用.(3)实验室制取CO2的药品&小张同学正在收集一瓶CO2,不知是否收集满了,其验满方法是.(4)某兴趣小组选用上述仪器,用锌粒和稀硫酸制氢气,锌粒反应完后,发现还有较多的灰黑色固体物质,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得到该灰黑色固体的操作方法是.(5)通过查阅资料得知:硫化氢(H2S)是一种有毒气体,其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实验室通常用硫化亚铁(FeS)与稀硫酸在常温下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得,其反应方程式小芳同学在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气体,她应选择的反应的发生装置是.(6)收集气体后,对H2S尾气要进行特别处理,以防止污染环境.现有如下装置:处理H2S尾气的效果最好的装置是.
科目:初中化学
(2012?梧州)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带标号①的仪器名称:试管;(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用B(填写序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O2↑2H2O22&.&2H2O+O2↑;(3)如用C装置收集氧气,应将气体从a(填“a”或“b”)端通入.
科目:初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甲、乙两位同学要选用该图中的装置A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试回答:①分液漏斗中应该加入的物质是过氧化氢溶液,锥形瓶中放入的物质是二氧化锰.②甲、乙两位同学在制取氧气时,选用了相同的气体发生装置,但其收集装置不同,通过对比知道,甲收集的氧气比乙纯.则甲选E装置收集,乙选C装置收集.③甲选择该装置收集的依据是氧气不易溶于水,如何知道已集满了一瓶氧气?集气瓶口有大气泡逸出时.④甲同学在开始实验时,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产生,可收集装置中并没收集到气体,其原因是装置漏气.⑤装置A中反应很剧烈,据此,他们应该采用的安全方法是Ⅰ.Ⅰ、控制液体流速;Ⅱ、用体积小的锥形瓶;Ⅲ、加热反应物(2)若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通过排水量测定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装置选用B、F、G).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K2MnO4+MnO2+O2↑2KMnO4K2MnO4+MnO2+O2↑.②若各装置连接顺序是:a→b→c→d,F装置内导管(“b”或“c”)该怎样延伸?请画出.③根据高锰酸钾的质量算出的氧气体积为理论值.如果实际测得氧气的体积大于理论值(水的体积测量准确),你认为原因是可能是锰酸钾或二氧化锰分解放出氧气(合理均可).④若改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则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将变大(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科目:初中化学
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氢气应选用的装置为BD或BE(填序号).(2)实验室用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若用装置F收集CO2,则接口②应与⑦(填接口序号)相连.(3)见图,转化②是实验室制取O2的方法之一,用该方法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A&(填序号),四种制取氧气的方法中最节能的途径是③.
科目:初中化学
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仪器①、②的名称&①试管,②集气瓶;(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为A&(填序号,下同),气体收集装置为E或F;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反应类型分解反应.(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防止高锰酸钾固体进入导管堵塞导管,引起爆炸.(4)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用排水法收集)的主要步骤有:①装入药品;②检查气密性;③收集气体;④加热;⑤停止加热;⑥取出导气管.正确的操作顺序为D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①③④⑥⑤C.②①④③⑤⑥D.②①④③⑥⑤(5)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制取氧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为C;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水+氧气过氧化氢水+氧气;反应类型分解;在该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路易斯酸】cacl2是不是路易斯酸_牛宝宝文章网【路易斯酸】cacl2是不是路易斯酸专题:cacl2是不是路易斯酸从先了cacl2是不是路易斯酸的参考答案Ca有空的3d轨道,所以CaCl2是路易斯酸.Ca2+和EDTA的配位反应就是典型的路易斯酸碱反应.不过Ca2+的路易斯酸性在第四周期的金属离子中是很弱的.转载请保留本文连接:分享到:相关文章声明:《【路易斯酸】cacl2是不是路易斯酸》由“欢喜先生”分享发布,如因用户分享而无意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TA的分享制成的(填“聚乙烯”或“聚氯乙烯”).②由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因此用燃烧法确定塑料袋组成时,由于可能会生成既会产生污染,又会增加实验难度和实验误差的有毒气体,故必须使用纯氧.Ⅱ设计与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按下述步骤进行实验:①连接好装置,检查气密性;②称取7.0g塑料样品,放入装置C中.称量D、E的质量;③通入氧气一段时间后,加热塑料样品,使其燃烧;④塑料样品燃烧结束后,停止加热;⑤继续通氧气至玻璃管冷却后,停止通氧气;⑥再次称量D、E的质量.(3)思考与结论①仪器F的作用是;②实验前将所用的塑料样品剪成碎屑的目的是;③将上述实验操作中的④、⑤颠倒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是;④若装置中没有连接仪器B,将使该塑料试样中氢元素的质量测算结果(填“偏小”、“偏大”、“无影响”中之一).⑤实验后发现D、E装置分别增重9.0g、22.0g,则该塑料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⑥塑料由于难以降解,造成白色污染.请说出生活中减少白色污染的一点措施:.
科目:初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27、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黄色固体.某次科技活动中,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包有Na2O2固体的棉花放入右图烧杯中,缓慢倒人CO2后发现处于下位的蜡烛先熄灭,上位的后熄灭,同时又惊奇的发现棉花燃烧起来.I.实验过程中“下位的蜡烛先熄灭,上位的后熄灭”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Ⅱ.棉花为什么会燃烧呢?小组同学联想起物质燃烧的相关知识,推理出棉花要燃烧,除了我们已知“棉花是可燃物”之外,还需满足的条件为.提出问题:在实验中是如何给棉花燃烧提供上述条件的呢?查阅资料:2Na2O2+2CO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设计实验:经过讨论后,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的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步骤:(1)按上图装配好装置,并检查其气密性;(2)将相关的试剂放入对应的仪器中;(3)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把稀盐酸注入锥形瓶内,并固定活塞位置;A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4)一段时间后,在a处放置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观察现象.实验现象:(1)C中干燥管中没有出现蓝色(2)a处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3)D处烧杯中水的温度升高.实验分析(1)B装置的作用是;为什么要有此装置;(2)C装置的作用是;(3)D装置的烧杯内水温升高的原因是.实验结论:“小木条复燃”说明了Na2O2和CO2反应产生了氧气并放出热量;满足了棉花燃烧的条件,棉花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可用(C6Hl0O5)n.来表示,试写出纤维素完全燃烧的方程式.
科目:初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金属是现代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应用极为普遍的一类材料.(1)已知在相同的条件下,金属的活动性越强,金属和酸反应产生气泡(氢气)的速度就越快.Al、Cu、Fe三种金属在稀盐酸里的反应现象如右图所示.①右图中Y所代表的金属是(填“Cu”或“Fe”);②Al、Cu、Fe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③铝是一种活泼金属,但常温下铝却有较强的抗腐蚀性,其原因是;(2)金属的开发和利用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标志.①我国古代将炉甘石(ZnCO3)、赤铜矿(Cu2O)和木炭粉混合加热至800℃左右,即可得到与黄金外观相似的“药金”.I.用上述方法不能制得真正的黄金(Au)是因为;II.“药金”是(填“纯金属”或“合金”);②钛因常温下不与酸、碱反应等优良的性能,被誉为“未来金属”.由钒钛磁铁矿提取金属钛的主要工艺过程如下:在高温下与足量Mg反应置换生成金属Ti,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上述生产过程中得到的金属钛中混有少量金属杂质,可加入除去.(3)已知某金属粉末中除含有Al外还含有一定量的Fe和Cu,为证明Fe和Cu的存在并测定其中Al的质量分数,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展开了如下的实验探究.资料在线:Al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溶于水的偏铝酸钠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H2O+2NaOH=2NaAlO2+3H2↑),Fe和Cu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①请完成证明金属粉末中存在Fe和Cu的实验设计:
Ⅰ取少量的金属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填试剂名称).
Ⅱ将试管静置,弃去上层清液,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证明含有铁
Ⅲ将试管静置,弃去上层清液,多次洗涤剩余固体
剩余固体呈紫红色
证明含有铜②为探究该金属粉末中Al的质量分数,取20&g该金属粉末,把100&g氢氧化钠溶液平均分成5份依次加入,充分反应后,过滤出固体,将其洗涤、干燥、称量.实验过程中得到的部分数据与图象如下:
加NaOH溶液的次数
剩余固体的质量/g
…Ⅰ.分析以上数据可知,上表中n的值为;Ⅱ.该金属粉末中Al的质量分数为%Ⅲ.列式计算: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科目:初中化学
17、已知M、N分别是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一定量的M中不断滴加N,并测定所得溶液的pH值,如图所示.(1)M是一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反应过程中,老师取a、b、c三处反应后的溶液,打乱顺序后,请同学们不测定溶液的pH值,用其它方法对三种溶液进行探究.小明和小红分别取其中一种溶液进行实验:小明向所取溶液中加入溶液,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结论:是a处溶液.小红向少量另一种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到.结论:是b处或c处溶液.为进一步确定该溶液成分,小红又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取少量该溶液,向其中滴加石蕊溶液(合理即可)
为c处溶液,并推知溶液中的离子有(填写离子符号)剩余一种为b处溶液.通过实验,同学们知道了酸碱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和用不同方法确定溶液成分.
科目:初中化学
已知M、N分别是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一定量的M中不断滴加N,并测得所得溶液的pH,如图所示.(1)N是稀硫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2)反应过程中,老师取a、b、c三处反应后的溶液,打乱顺序后,请同学们不测定溶液pH,用其他实验方法对三种溶液进行探究.小明和小华分别取其中一种溶液进行实验:①小明向所取溶液中加入FeCl3(合理均可)&溶液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结论:是a处溶液.②小华向少量另一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为无色.结论:是b处或c处溶液.③为进一步确定该溶液成分,小华又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取少量该溶液,向其中滴加石蕊溶液.
溶液变为红色
为c处溶液,并推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有Na2SO4H2SO4.剩余一种为b处溶液.通过实验,同学们知道了酸碱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和用不同方法确定溶液成分.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液态硬盘好还是固态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