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翻译:如何把握教学重难点点

教学重点难点,teaching focus and difficulty,音标,读音,翻译,英文例句,英语词典
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 ->
-> 教学重点难点
1)&&teaching focus and difficulty
教学重点难点
2)&&teaching points
教学重难点
The determination and breakthrough of teaching points on Fundamental Tenets of Marxism which was newly opened as a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are not only a difficulty for the teachers but also a key for designing the teaching and a safeguard for realizing teaching goals.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一门新近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确定和突破"原理"课教学重难点既是考较思政课教师的一道难关,也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关键和实现教学目标的保障。
3)&&difficulties in teaching
4)&&di fficult points in teaching
5)&&teaching difficult points
Based on the author s own understanding and teaching experience,this paper analyses the teaching difficult points of the works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classical,the creative background.
作者根据自己对《热情》的感受理解及教学经验,对这一作品的教学难点从运用典范的音响形象、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把握作品的曲式结构及弹奏要点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6)&&teaching difficulties
补充资料:非法收购、运输、加工、出售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制品罪
非法收购、运输、加工、出售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制品罪:指非法收购、运输、加工、出售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制品,破坏国家林业管理制度的行为。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您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当前位置:&>&&>& > 文言文翻译难点突破
教学中如何突破重难点 文言文翻译难点突破
2008年山东省全国导游资格考试1.B 2.C 3.A 4.D 5.C 6.A 7.B 8.B 9.C 10.A 11.B 12.C 13.A 14.A 15.B 16.B 17.C 18.A 19.C 20.C 21.B 22.A 23.C 24.… [学习篇] 奥数学什么,奥数杯赛有哪些,对学习奥数的几点建议1.什么是奥数?“奥数”是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简称。1934年和1935年,前苏联开始在列宁格勒和莫斯科举办中学数学竞赛,并冠以数学奥林匹克的名称,1959年在布加勒斯特举办第一届国际数学奥…☆ 语 文 风 采 鬻 一 小学 语 文 教 学重 视 儿 童 连 句成 括 : 识 自然段 , 解 自然 段 的 主 要 认 珲 意思 ; 了解 自然 段 之 间 的 关 系 . 得 懂段 能力的培养 .进行科 学的连 句成 段 表 达 训 练 .…
翻译文言文是高考语文《考试大纲》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高考语文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考生在翻译文言文句子时,除掌握一些翻译技巧外,还要警惕以下几个错误。一、误译文言实词 例1. 光武南定河内,而更始大司马朱鱿等盛兵据洛阳。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使守河内者?”(《后汉书?邓寇列传》2006年高考天津卷)[解析]“难”在古代汉语中有两个基本用法:①读“nán”,困难,与易相对;②“nàn”,责难,责备。这里的“难”字取第一个意项的意动用法,译为“认为……很难”。“守”也有“镇守、防守”“太守”等义项。根据语境,上文讲“光武定河内”,下文问“诸将谁可使守”,“守”字显然是“防守”“镇守”之意。[正确译文]光武认为河内防守很难,向邓禹问道:“领将中谁是可以派去镇守河内的人?” 二、误译文言虚词 例2. 伯章若无所闻,第曰:“吾亦知之,但道远不能至耳。(宋濂《杜环小传》2006年高考广东卷)[误译]伯章好像没有听到这些话,只是说:“我也知道这事,但是道路遥远难以到达。[解析]句中的“但”是强调作用的副词,应译为“只是”,不表示转折关系,这个义项中学教材中出现过,如《陌上桑》中的“但坐观罗敷”。[正确译文]伯章好像没有听到这些话,只是说:“我也知道这事,只是因道路遥远不能成行罢了。” 三、译文用词不当 例3. 臣非礼之禄,虽万钟不受;若申其志,虽箪食不厌也。陛下焉能富臣,焉能贫臣!(《后汉书》2006年高考四川卷)[误译]不合礼义的工资,即使非常优厚我也不接受;如果能实现我的志向,即使是粗陋的饮食也不厌弃。陛下怎么能使我富贵,怎么能使我贫穷呢![解析]“俸”即俸禄,指封建时代官员的薪水。“工资”,按期付给劳动者的报酬。二者虽有相似之处,时代感不同,内涵也不尽相同,不可用“工资”代替“俸禄”。[正确译文]不合礼仪的俸禄,即使非常优厚我也不接受;如果能实现我的志向,即使是粗陋的饮食也不厌弃。陛下怎么能使我富贵,怎么能使我贫穷呢! 四、语言不合规范例4. 而子始以不訾之身,怒万乘之主;及其享受爵禄,又不闻匡救之术,进退无所据矣。(《后汉书》2006年高考四川卷)[误译]然而你当初不惜以非常宝贵之身,使君王翻白眼儿。等到你做官享受俸禄之后,却又听不到匡救的方略,真是做官与隐退都没有根据了。[解析]这段译文的不规范表现在两个方面:①文白夹杂,“身”“匡救”等文言词语没有译出。根据语境,“身”可译为“生命”:“匡救”可译为“匡时救世”。②风格不一致,整体上看是严肃的书面语,而“翻白眼儿”显然是口语化的。[正确译文]然而你当初不惜以非常宝贵的生命,使君王发怒。等到你做官享受俸禄之后,却又听不到你匡时救世的方略,真是做官与隐退都没有根据了。五、不辨感情色彩例5. 遂不仕,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晋书?皇甫谧传》2006年10豫南五市联考题)[误译]于是他不做官,沉湎于书籍之中,以至废寝忘食。[解析]“耽玩”,深深地爱好玩味,带有褒扬色彩,可译为“沉醉”(深深地处于某种美好的境界之中);译文中的“沉湎”是贬义词。[正确译文]于是他不做官,沉醉于书籍之中,以致废寝忘食。
六、误译原句语气 例6. 诸将谏曰:“高峻精兵万人,率多强弩,连年不下。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恂不应,遂斩之。遣其副归告峻曰:“军师无礼,已戮之矣。”(《后汉书?邓寇列传》2006年高考天津卷)[误译]现在想让他投降却反倒杀他的使者,难道不可以吗?[解析]译文处理为一种强烈的反诘语气,不恰当。从语境来看,这是一段“谏”辞,话语方向是“下”对“上”,适合用委婉的语气:“无乃……乎?”这个固定结构在文言文中,也表示一种商量、请求对方重新考虑的委婉语气,译为“恐怕……吧?”[正确译文]现在想让他投降却反倒杀他的使者,恐怕不可以吧? 七、误译语法关系(单句) 例7. 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元史?张养浩传》2006年高考重庆卷)[误译]已经用刑法处罚了他们,又派强盗看着他们,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解析]在这个句子中,“目”,名词用作动词,译为“看待”。“以……目之”,译为“把……当作……看待”。“盗”,名词作状语。“以盗目之”应译为“把他们当作盗贼看待”。译文处理为连动结构,也错解了文意。[正确译文]已经用刑法处罚了他们,还把他们当强盗看待,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 八、误译分句关系(复句) 例8. 清河王太傅辕固生者,齐人也。以治诗,孝景时为博士。与黄生争论景帝前。黄生曰:“汤武非受命,乃弑也。”(《史记?儒林外传》)[误译]汤王、武王没有接到上天的命令,就杀了国君。[解析]原文中的“非……,乃……”是表示并列关系的固定结构,应译为“不是……,而是……”,译文处理为承接关系是错误的。[正确译文]汤王、武王不是秉承天命而得天下,而是臣杀君。 九、不懂修辞和文化常识 例9. 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孟子?公孙丑》)[误译]昨天有国君命令来,他正发愁没柴烧,不能上朝复命。[解析]“采薪之忧”是疾病的婉词。[正确译文]昨天有国君命令来,他正生病,不能上朝复命。考生做文言文翻译题时,不防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检查,看看自己的译文是否正确.文言文翻译难点突破综观2005年全国十六套高考语文试卷的文言文试题,与往年相比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翻译分值提高。尤其是全国卷,三套试题中文言文翻译都是10分,这不能不引起考生的高度重视。更何况,其它选择题也是以翻译为基础。那么,在翻译过程中遇到障碍该怎么办?在此,笔者针对不同情况为大家提供了相应思路和办法,希望能帮你突破难关。遇到难以理解的词语一、善于联系,做到知识迁移1. 联系课文。考试中遇到的词语,大多在课文中出现过,因此,遇到词义不理解,首先想到的便是相关的课文内容。如2005年广东卷第13题“遽以白就”中“白”的意思,联系《孔雀东南飞》中“便可白公姥”一句,可以推知是“禀告”之意。再如2003年高考题第11题“讽帝大征四方奇技”中“讽”的意思,联系《邹忌讽齐王纳谏》,就可以推知是“劝告”的意思。2. 联系成语。文言词的某些义项,在现代汉语中也许很少见到,但在一些成语中却依旧保留着。如2005年重庆卷第14题翻译“发椟出券归其主”,句中“椟”字联系成语“买椟还珠”便可推断出是“木匣”之意。再如《宗泽治兵严而有方》中“谓仲祖胁从,贷之”一句,“贷”字的解释联系成语“严惩不贷”,就不难推知是“宽恕”之意。3. 联系诗句。文言语段中的一些疑难词语,可能就在你熟悉的诗句中出现过,适当的联系,也许就能帮你解决问题。如2004年全国卷Ⅲ中翻译“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邻”,其中“比”字之意联系诗句“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可推知是“交界,相邻”之意。再如2004浙江卷文言文中“金骑之来,正坐断河梁耳”一句,“坐”字的用法联系“停车坐爱枫林晚”(杜牧《山行》)便可推知是“因为”的意思。二、考虑全面,注意文言词的特殊用法1. 通假字。高考所考查的通常是在理解基础上的通假,所以,根据上下文内容大多可推断出来。如“责家闻者皆惭,争往偿之”(《后汉书·樊宏列传》)一句,“责”字的义项中没有适于本句的用法,根据上下文推断出是通“债”字。再如“秦兵逼肥水而陈”(《资治通鉴·肥水之战》一句中的“陈”字,它本身各个义项在本句中也均不适宜,而根据上下文考虑到与“阵”相通,为“布阵”之意,语意就畅通了。2. 偏义词。偏义词的考查通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但在翻译中也不容忽视。如2003年安徽卷文言文中“刺诸县短长”一句,“短长”只有“短”的意思。再如课本中出现的“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后序》)中“利害”只有“害”的意思。3. 词类活用。包括使动、意动、为动、名词做状语、动词做名词等等,文言词语在特定的语境中会改变词性,这种现象平时一直作为重点掌握的知识,在考试中也要充分考虑到。如2005全国卷Ⅱ第11题解释“使群臣丧之”,“丧”字就是为动用法,即“为……治丧”。再如“吾腰千钱,重,是以后”(《哀溺》)一句中,“腰”“后”都是名词做动词,译为“腰缠”“落在后面”。遇到解释不通的句子在翻译中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每个词语的意思都能理解,但连缀在一起,句意却不通。这时应考虑到以下两种情形:一、修辞手法的运用如果文言文中使用了比喻、借代、婉曲、互文、用典等修辞,就不宜直译,应结合上下文进行意译。如“东曦既驾,僵卧长愁”(《促织》)译为“太阳已经升起,(他)还直挺挺地躺着,长时间发愁。”再如“我所主张将军喜下士,可往见之,无虚死沟中”(《新唐书·列传九》)最后一句为借代,译为“没有必要枉死”。二、特殊句式1. 倒装。常见的有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谓倒置。如2005年天津卷第15题中“赵国何求而不得也”即是典型的宾语前置句,译为“赵国想要什么得不到呢”。再如课本中“缙绅而不能易其志者”(《五人墓碑记》)是定语后置句,调整为“不能易其志之缙绅”,句意就明确了。2. 省略。补充省略部分,常常就是命题考点。如2005上海卷第19题解释“及至任,略不加礼,课其职甚急”,要求必须把省略的部分译出,即:到了(鞠咏)上任后,(王代基对他)一点儿也不加以礼遇,而是非常急切地考核其公务。再如2005年湖南卷第15题解释“因乞李氏以归”,“乞”的后面省略了代词“之”(代指《昌黎先生文集》这部书),翻译的时候也必须补出。3. 被动。这种句式虽较为常见,但如果忽视,也很容易被扣分。如2005年广东卷第13题中“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即为典型的被动句,译为“朱晖做官很刚直,被上司嫉恨,所任职之处,他都被人弹劾。”再如2005福建卷第9题“吴王困于姑苏之上,而求哀请命于勾践”,译为“吴王被困在姑苏城上,向勾践哀求饶他性命。”总而言之,考试中文言文翻译遇到疑难问题时,应沉着冷静,充分调动所学知识,灵活应对,必能攻克难关,顺利应答。
翻译文言文是高考语文《考试大纲》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高考语文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考生在翻译文言文句子时,除掌握一些翻译技巧外,还要警惕以下几个错误。 一、误译文言实词 例1. 光武南定河内,而更始大司马朱鱿等盛兵据洛阳。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基于“卓越计划”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作者:王尊策,张颖,李伟,马云阔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35期摘要:本文以东北石油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模式改革为例,介绍了其依托石油化工行业特色,围绕“石油化工机…第 8卷第 1期 201 2年 1月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 ( 自然科学版) Jun l fS e y n ntueo n ier g Na rl c n e o ra o h n a gIs t f gn ei ( t a S i c ) it E n…1.你认为江老师第一次授课采用的分组策略有什么优点和缺点?采用什么样的分组策略能够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最大优势?答:我认为江老师第一次授课采用的分组策略优点在于前面同学回头与后面成立四人合作小组,这样分组比较快速,而且因为有以前小组合作的基础,进行得比…就爱阅读网友整理上传,为您提供最全的知识大全,期待您的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欢迎转载:
推荐:    您的位置: &
突破课堂教学重难点的关键——“说”
优质期刊推荐您的位置:
《汉译英》课程教学大纲
《汉译英》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汉译英
英文名称:Chinese-EnglishTranslation
课程编码:WYZB0028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总 学 时:36
总 学 分:2
适用专业:英语
先修课程:基础英语阅读英语国家概况英汉翻译
开课院系:外国语学院
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汉译英是为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以培养翻译技能为主的专业课,开设在本科第五学期。这门课程旨在使英语专业本科生较好地掌握汉译英的基本技能,熟悉汉译英的基本技巧,了解汉译英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关的翻译理论,为将来就业、考研和谋求进一步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通过课程讲解、课内外练习与其它形式,使汉译英与英译汉、综合英语、高级英语、英语阅读、英美文化、英美文学和语言学导论等英语专业的其它课程相衔接,与学生的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写作相联系。翻译是外语专业学生“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之一,也是大学三、四年级的主干课。英语专业的本科生在毕业时要求能够运用翻译的理论和技巧,将我国报纸、杂志上的文章和一般文学作品译成英语,胜任一般性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应用文等的翻译工作。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第一章 绪论
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翻译在中国、翻译的性质和类型、翻译的单位、汉英 翻译的标准、以及汉英翻译对译者素养的要求。
知识点:翻译在中国、翻译的性质和类型、汉英翻译的标准
重点:翻译的性质和类型、汉英翻译的标准
难点:汉英翻译的标准
第二章文化、语言与翻译&
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文化、语言与翻译的关系,并培养学生翻译中的跨文化意识。
知识点:文化的定义与分类,文化、语言与翻译的关系
重点:文化、语言与翻译的关系
难点:文化、语言与翻译的关系
第三章中英思维方式对比
教学内容:通过对比研究不同民族思维方式的异同,使学生能够减少和消除跨文化交际障碍。
知识点:中国人重整体、偏重综合思维,英美人重个体、偏重分析思维。中国人重直觉,英美人重实证。
重点:中国人重整体、偏重综合思维,英美人重个体、偏重分析思维。
难点:中国人重直觉,英美人重实证。
第四章汉英对比研究
教学内容:通过对汉英对比研究,了解两种语言在文字、词语、语法以及文化方面的差异。
知识点:构词方面的对比、语义方面的对比
重点:构词方面的对比、语义方面的对比
难点:语义方面的对比
第五章词语的翻译
教学内容:使学生懂得对词语的理解和表达式篇章翻译的基础,正确理解并妥帖表达词语的意义是学习汉译英的基础。
知识点:词语的指称意义与蕴含意义、词语翻译与语言语境
重点:词语的指称意义与蕴含意义、词语翻译与语言语境
难点:词语翻译与语言语境
第六章汉译英中的“假朋友”
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汉译英中出现的“假朋友”的主要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
知识点:出现的“假朋友”的主要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
重点:原因分析&
难点:解决的对策
第七章习语的翻译
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汉语习语英译的七种方法:直译、意译、直译兼意译、节译、增补、直译加注、粗俗语回避法
知识点:汉语习语英译的七种方法:直译、意译、直译兼意译、节译、增补、直译加注、粗俗语回避法
重点:直译、意译、直译兼意译&
难点:节译、增补
第八章句子的翻译
教学内容:.通过对汉英对比研究,掌握在汉译英的实践中,如何确定主语和谓语。&
知识点:如何确定主语和谓语;如何调整语序;如何翻译否定句。
重点:如何确定主语和谓语
难点:如何确定主语和谓语
第九章句群与段落翻译
教学内容:使学生懂得汉语句群对汉英翻译实践的重要性。一方面我们加深对原文语篇的理解和整体把握;另一方面,懂得从字句的准确进而达到句群范围的语意连贯。
知识点:句群内的衔接与连贯、段落的特征、段落功能与意义的再现
重点:句群内的衔接与连贯、段落的特征
难点:段落功能与意义的再现
第十章非文学翻译
教学内容:掌握非文学文本的翻译方法
知识点:政论翻译、新闻翻译、科技翻译、经贸翻译、实用文翻译
重点:政论翻译、新闻翻译、科技翻译、经贸翻译、实用文翻译
难点:实用文翻译
四、课程教学要求及考核方式
1.教学方法:
汉译英课程以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为基本教学方式,采取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翻译课堂教学环节包括理论与技巧讲解、课堂翻译实践、讨论等。教师要求学生预习课本中的有关章节,仔细阅读课本中有关理论与技巧的讲解及例文,准备参与课堂讨论。教师在课堂讲授时避免满堂灌,主要采取提问和讨论的启发式教学,以促进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 2.作业及实践环节:
汉译英课程每周布置课外作业或练习,以段落翻译为主,内容由短到长、由易到难,集中批改5次。在对翻译作业的讲评中,教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讲解,同时充分发扬民主,对重点句子充分展开讨论,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对学生的译文及课堂讨论中的发言以鼓励为主,同时有理有据地提出不足之处,以利今后改进。
对于翻译中具有探究性的理论和技巧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在课外做进一步的研究,为今后的研究方向选择和毕业论文的选题打好基础。
& 3.考试形式:
(1)汉译英课程考核共分两个部分: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
(2)平时考核占总成绩的30%,考核内容由课堂表现(50 %)和课外作业(50 %)两部分构成。
(3)期末考试以闭卷笔试的方式进行,占总成绩的70%。考试内容由翻译理论与实践两大部分内容构成,突出课堂授课重点与难点。
五、学时分配
各教学学时分配
文化、语言与翻译
中英思维方式对比.
汉英对比研究.
词语的翻译&&
汉译英中的“假朋友”
习语的翻译
句子的翻译
句群与段落翻译
非文学翻译
六、 建议教材及参考书
1. 主要教材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陈宏薇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年
2. 参考教材
[1]《汉英翻译教程》吕瑞昌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
[2]《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柯平,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3]《实用翻译教程》范仲英,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年
[4]《新实用汉译英教程》陈宏薇,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5]《英汉比较与翻译》陈安定,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年
[6]《实用翻译教程》冯庆华,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年
(编制:李艳 &/ 审核:张纪鸽)
访问量人数:
延安大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精品课程组当前位置: &
求翻译:教学过程中,应该突出重点和难点是什么意思?
教学过程中,应该突出重点和难点
问题补充:
The teaching process should be focused and difficult
In the process of instruction should highlight the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 point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should the target key points and the difficulty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should highlight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ies
Teaching process, should highlight key and difficult
我来回答:
参考资料:
* 验证码:
登录后回答可以获得积分奖励,并可以查看和管理所有的回答。 |
我要翻译和提问
请输入您需要翻译的文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学重难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