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中的英语主语谓语宾语表,谓语,宾语分别是什么

> 【答案带解析】下列各项中,两个句子句式不同的是( )3分 A.是社稷之臣也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
下列各项中,两个句子句式不同的是(
)3分A.是社稷之臣也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夫子所论,欲以何明?C.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D.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试题分析:此题较为简单,只要逐项判断每个句子的句式是否不同即可。 C项前一句是定语后置句,后为主谓倒装句,A项都是判断句,B项都是宾语前置句,D项都是被动句。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考点分析:
考点1:语法
语法基础知识概述:
句子有六个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主语和谓语:主语是句子里被陈述的对象,谓语是用来陈述主语的在一般情况下,主语在前,谓语在后
  (1) 大伙都散了(《分马》)
  (2) 满树浅黄色的小花, 并不出众(《荔枝蜜》)
  (3)我最不能忘记的 是他的背影(《背影》)
  (4)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大自然的语言》)
  (5)那壮丽的柱廊,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组成了一幅庄严绚丽的画图(《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这几句的主语是 "大伙"" 满树浅黄色的小花"" 我最不能忘记的"" 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 那壮丽的柱廊,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这几句的谓语是"都散了"" 并不出众"" 是他的背影" 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 组成了一幅庄严绚丽的画图"
  把中心词看成是主语和谓语也是可以的如:
  (6)一张简陋的大竹床上铺着厚厚的稻草(《驿路梨花》)
  (7)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十九世纪普法战争时候就使用过了(《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馆》)
  可以认为"竹床""技术"是主语,可以认为"铺""使用"是谓语
  宾语和补语:宾语往往表示动作支配的对象,并且总是处在动词的后头补语是动词形容词后面的补充成分如:
  (1)桥脚上站在一个人,却是我们母亲(鲁迅《社戏》)
  (2)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背影》)
  (3)萧队长说过:先进的要带落后的(《分马》)
  (4)列宁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要拥护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无产阶级要拥护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世界革命才能胜利(《纪念白求恩》)
  字下有线的全是宾语还有一种宾语叫做"双宾语",如:
  (5)现在人们叫它 故宫( 《故宫博物院》)
  (6)我给她 一本书
  "它""她"是近宾语(间接宾语),"故宫""一本书"是远宾语(直接宾语)
  (7)说起来可笑,小时候有一回上树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螫了一下&,痛得我差点儿跌&下来&? 《荔枝蜜》)
  (8)我独自一人游荡& 在田野里 &(《挖荠菜》)
  (9)从化的荔枝树多得& 像一片碧绿的大海 &,开花时节,那蜜蜂满野嘤嘤嗡嗡,忙得& 忘记早晚 &,有时还趁着月色采花酿蜜( 《荔枝蜜》)
  (10)我那时真是聪明& 过分 &( 《背影》)
  (11)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 好几回&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尖括号里的全是补语,都补充说明了前面的动词、形容词
  定语和状语:定语是名词性词语的修饰成分,状语是动词性、形容词性词语的修饰成分
  (1)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背影》)
  (2)可我,总还是怀念那(长在野地里)的荠菜,就像怀念(那些与自己共过患难的老朋友)一样(《挖荠菜》)
  (3)老远就看见(镶嵌在正门顶上)的国徽的闪闪金光(《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4)李四光[这一生中][还从来]没有过一次[这样]舒畅和快乐的谈话( 《地质之光》)
  (5)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朱自清《背影》)
  (6)说到这里,我们两人都[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沿着草坪旁用卵石铺成的小径] 走到"北海"跟前(萧乾《枣核》)
  圆括号里的是定语,方括号里的是状语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项语句中不都含有通假字的是(
)3分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于是帝锡禹玄圭
岁竟,两家常折券弃责B.辅拂股肱之臣配焉
离骚者,犹离忧也。 武王蚤终,成王少。
(侯生)俾倪故久立C.失之豪厘,差之千里。
盖聂曰:“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
北乡自刭,以送公子。
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D.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堕先人所言,罪莫大焉。
兵法右倍山陵,前左山泽。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下列加点的文言实词解释全对的项是(
)3分A.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痛恨、讨厌)
材木不可胜用也(尽)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收成不好,荒年)
童子何知,躬逢胜饯(恭敬地)B.北海虽赊,扶摇可接(远)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余威)黟然黑者为星星(乌黑的样子)
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理,主管)C. 南略邛、笮、昆明,还报命(夺取)
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欺骗)
田光曰“敬奉教。”乃造焉(制造)
帝舜荐禹于天,为嗣(继承人)D.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经过)
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
令军中毋杀广武君,有能生得者购千金(悬赏)
高帝曰:“置之。”乃释通之罪。(搁置) 
下面诗歌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A.《琵琶行》以叙送别事起笔,中间交叉着描述与抒情,最后以叙事结尾。这实际上是一种首尾照应的圆型结构,体现了一种结构上的对称美。B. 苏轼《江城子o十年生死两茫茫》中“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把现实与梦幻混同了起来,明明妻子辞别人世已经十年,作者却要“纵使相逢”,这是一种绝望的假设,深沉、悲痛,而又无奈,表现了作者对爱侣的深切怀念。C.《水龙吟o登建康赏心亭》“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中化用了东晋祖逖北伐抚摸当年亲手种植的柳树落泪的典故,辛弃疾感叹时光飞逝,韶华易逝。D. 姜夔的《扬州慢》写于金兵南侵后,姜夔看到曾经素以繁华富丽而著称的江南名城扬州,如今已是断壁残垣,心有所感,就写下了这首词,来凭吊扬州荒凉,寄托黍离哀思。 
下面对文言文课文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A.《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运用比喻论证的手法,以排比句式增强文章的雄辩气势,阐述了自己“民本”和“仁政”的治国理想。B.《季氏将伐颛臾》中,“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类比论证,孔子意在说明弟子对劝阻季氏攻打颛臾责无旁贷。C.《滕王阁序》是一篇骈体文,其特点是:讲求对仗,一般是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平仄相对;多用典故,讲求藻饰。D.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秋声赋》体现先秦古文单句散行质朴无华的特点,其深刻之处在于表现了秋天的肃杀萧条,让人的心境变得悲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因为有了幽默感,他们更善于与其他人沟通,即便表达了反对意见,别人也不会反感。B. 领导班子是否廉明,能否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推动一个地方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C.这学期,该校配置了指纹考勤仪,老师们进出校门时会对其指纹进行快速核对,从而准确记录老师的出勤情况。D.新《劳动合同法》规定:凡符合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左右或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等条件后,用人单位应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题型:选择题
难度:简单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第二部分专题一考点四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含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与用法).doc 41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50 &&
第二部分专题一考点四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含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与用法)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考点四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含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与用法)所谓“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就是在对文言句子理解的基础上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以直译为主,要求做到“信”“达”“雅”。“理解”包括三个层次:一是能读通、读懂并领会某一文言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二是能理解文言句子内部以及分句间的逻辑关系;三是能理解文言句子的内涵和深层含意。解答文言翻译题要准确译好文言文中的关键实词、虚词,还要正确翻译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高考对文言实词、虚词的考查,近年不单独设题,而放在文言翻译中考查;对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的考查在高考试题中一直不单独设题,都隐含于翻译题目中进行考查。并且这四个点还是文言文翻译的评分点。对文言实词、虚词,后面作专门讲解。本考点重点讲解文言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如果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特点、标志不熟悉或不理解,就会造成阅读文言文的障碍和翻译语句的不通畅。近年来,课标全国卷中经常涉及这一点,因此考生要给以足够的重视。一、文言句式课标《考试说明》规定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句等。高考命题中,句式往往隐含在文言文主观翻译题中作为“采分点”,通过翻译和断句的命题方式对考生进行考查。(一)判断句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文言文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判断句的类型 例 句
“……者,……也”句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者,……”句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
“……,……也”句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无标志句 刘备天下枭雄
“为”字句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用“乃、即、则、皆、必”等副词表判断,用“非”表否定判断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是”字句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
  (二)被动句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被动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被动句的类型 例 句
“于”字句:谓语+于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见”字句:见+谓语 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受”字句:受+谓语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续 表被动句的类型 例 句
“为”字句:为+动词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为……所”句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被”字句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无标志句 而刘夙婴疾病
  (三)省略句文言文语句中,根据习惯省略某词或某种成分的句子叫省略句。有承前省、蒙后省、承宾省、对话省以及概括性省略等。省略句主要有五种形式:省略句的类型 例 句
省略主语 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大破之
省略谓语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省略宾语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
省略介词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于)兵势耳
省略兼语 以相如功大,拜(其)为上卿
  (四)变式句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总称为变式句,主要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等。掌握这些变式句的特点,有助于理解和翻译文言文。变式句的类型 具体情况 例 句
主谓倒装 谓语在前,主语在后 渺渺兮予怀
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不然,籍何以至此
用“之”或“是”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唯利是图
定语后置 中心词+定语+者 求人可使报秦者
中心词+之+定语+者 马之千里者
中心词+之+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中心词+而+定语+者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中心语+数量定语 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介词结构后置 动词+以+宾 申之以孝悌之义
动词+于+宾 能谤讥于市朝
形容词+于+宾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即时小练]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特点。1.沛公欲王关中 省略句,省略介词“于”2.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被动句3.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判断句4.具告以事 介词短语后置兼省略,省略宾语“之”5.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省略句,省略介词宾语“之”6.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被动句7.今日之事何如 宾语前置句8.客何为者 宾语前置句9.赐之彘肩 省略句,省略介词“以”10.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判断句,判断兼提示原因11.何辞为 宾语前置句12.大王来何操 宾语前置句13.沛公安在 宾语前置句14.吾属今为之虏矣 被动句15.秋以为期 宾语前置句16.为仲卿母所遣 被动句17.客有吹洞箫者 定语后置句18.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宾语前置句19.而又何羡乎 宾语前置句20.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介词短语后置句2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文文言句式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下载积分:600
内容提示: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文文言句式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22:56:37|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6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文文言句式学案
官方公共微信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文言句式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 9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200 &&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文言句式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文言句式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语文常见文言句式主要有4种,分别是: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等,倒装句又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置等类型。判断句(一)定义: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判断句表示某种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某种事物属于某一类或不属于某一类的句子。(郭锡良)(二)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2、项伯者,项羽季父也。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4、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5、虽又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6、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7、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8、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句式特点:……者,……也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2、莲,花之君子者也。3、夫战,勇气也。4、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5、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6、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7、粟者,民之所种。8、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句式特点:……,……者也……,……也;……者,……1、此天子气也。2、此先汉所以兴隆也。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4、此亡秦之续耳。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6、是寡人之过也。???7、是亦走也。8、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句式特点:此……;是……译为“这(是)……”1、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3、已后典籍皆为板本。4、不知木兰是女郎。5、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6、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句式特点:用动词“为”“是”表判断。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2、臣本布衣。3、梁父,即楚将项燕。4、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5、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6、夫六国与秦皆诸侯。7、且相如素贱人。8、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而己亦人也。句式特点:通过副词“乃”“即”“则”“皆”等表判断。译时将判断语意与副词语意一并译出。1、荀卿,赵人。2、秦,虎狼之国。3、刘备天下枭雄。4、此人力士。5、此子贤者。句式特点:没有词语标志,通过语意直接表判断。可以转化为“……者,……也”句式。1、予本非文人画士。2、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3、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4、此非曹孟德之诗乎?5、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句式特点:用“非”等词语表示否定性判断。归纳------判断句主要形式:1、用“者”或“也”句式表判断。①用“……者,……也”表判断。②句末用“者也”表判断。③前单用“者”或后单用“也”表判断。2、用“此(是)……”句式表判断。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4、用“即”“乃”“则”“皆”等副词表判断。5、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6、用“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下列句式中哪些是判断句:1、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2、邻之厚,君之薄也。3、臣乃市井鼓刀屠者。4、曾不若孀妻弱子。5、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人骑。6、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7、是可忍,孰不可忍?8、此帝王之资也答案:被动句(一)定义: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承受着),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二)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1、不拘于时,学于余。2、而君幸于赵王。3、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4、不能容于远近。5、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句式特点:用介词“于”表被动。1、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3、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5、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句式特点:用“见”“见……于……”表被动。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2、父母宗族皆为戮没。3、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4、其印为予群从所得。5、如姬父为人所杀。7、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8、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句式特点:用“为”“为……所……”表示被动。1、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3、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4、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5、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三月丁卯之望。句式特点:用介词“被”表被动,与今相同。1、洎牧以谗诛。2、城之破也。3、戍卒叫,函谷举。4、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5、王之蔽甚矣。句式特点:没有语言标志,动词从意念上表被动。归纳-----被动句主要形式:1、用介词“于”表被动。2、用“见”“见……于……”表被动。3、用“为”“为……所……”表被动。4、用介词“被”表被动。5、动词本身表被动。(三)练习1、选出不是被动句的一句()A、同舍生皆被绮绣B、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C、帝感其诚D、羸兵为人马所蹈藉2、选出不是被动句的一句()A、吾属今为之虏矣B、皆好辞而以赋见称C、臣头今与璧俱碎于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当前位置:
>>>下列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B.申之..
下列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申之以孝悌之义 C.虎兕出于柙 D.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0110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列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B.申之..”主要考查你对&&文言句式&&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文言句式:
文言文句式总分两大类:固定句式、特殊句式。其特殊句式又可分为: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判断句四大类,而倒装句又分为: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谓语前置句)四类。文言文句式是每年高考语文必考考点之一,也是高中语文学习非常重要的一个版块。常见的文言句式有以下几种:1、判断句: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者”等形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采用副词“乃”“即”等表示判断。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吾翁即若翁,必” (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4)用动词“是”“为”表判断。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动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很少作判断动词,在汉以后作判断动词则多起来,判断动词“是”正是由指示代词“是”发展来的,这是词义的转移。“为”一般也不表示判断,只有极少数句子中,“为”才和现代汉语的判断词“是”相当。(1)“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2)“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上面两个句子中的“是”是代词,不表示判断。 (3)“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赤壁之战》) (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上面两个句子中的“是”表示判断。 (5)“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论语·微子》) (6)“晋为盟主,诸侯或相侵也,则讨之。”(《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上面两个句子中的“为”不表示判断。 (7)“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前两个“为”表示判断)(《鸿门宴》) (8)“故今之墓中全乎为无人也。”(《五人墓碑记》)上面两个句子中的“为”表示判断。 (9)无标志判断句。这种判断句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而是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 ①“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②“夫鲁,齐晋之唇。”(《左传·哀公八年》) 2、倒装句: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 (2)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 (3)介宾短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如:“贫者语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宾短语。 (4)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美哉,我少年中国。” 3、被动句:所谓被动句,是指句子的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文言文中被动句的表达方式有两大类型:一是从语义上表示被动;二是借助一些表示背诵的词来表示被动。 (1)从语义上表示被动即不用任何专门表示被动的词语来表示被动,主语的被动性质只能从意思上去理解。 ①“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②“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报任安书》) ③“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2)借助表示背诵的词来表示被动常见的用表示被动的词来表示被动的句子有以下几种:第一种,用介词“被”表示被动。 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②“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 ③“今兄弟被侵,必攻者,廉也;知友被辱,随者,贞也。” 第二种,用“见”“见……于……”(“于”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表示被动。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先绝齐而后责地,则必见欺与张仪。”(史记·楚世家) ③“臣诚恐见欺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三种,用介词“于”“受……于……”表示被动。 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前一个“于”表示被动)(《师说》) ②“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③“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第四种,用“为”“为……所……”或“……为所……”表示被动。 ①“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②“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史记?项羽本纪》) 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4.省略句: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文言文中的省略句通常有: (1)省略主语。 ①承前省。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 ②承后省(也作蒙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③自述省。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④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省略谓语。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如:“可烧而走(之)也。” (4)省略介词宾语。如:“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 (5)省略介词“于“。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焉。” 文言文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l)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3)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2)斯是陋室《陋室铭》  (3)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6)臣本布衣《出师表》  (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3.“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1)七略四库,天子之书《黄生借书说》  (2)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黄生借书说》  
二、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语省略  (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2.谓语省略  (1)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2)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  3.宾语省略  (l)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  (2)便要[渔人]还家《桃花源记》 4.介词省略  (l)置[于]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2)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三、被动句: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l.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1)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2)为乡里所患《周处》  (3)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  2.用“为+动词”表示被动。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  3.用“于”表示被动。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2)得幸于武宗《乐工罗程》  
四、倒装句: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为了适应修辞表达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装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译时有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古汉语中的倒装句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谓倒装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悲哉世也《公之侨献琴》  2.宾语前置  a.用助词“之”使宾语提前  何陋之有《陋室铭》  b.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3.定语后置  常用“者”作标志,翻译时放在名词前面。  (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4.介宾短语后置  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状语,翻译时应放在谓语前。  (1)投以骨《狼》  (2)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3)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以上四种文言文特殊句式,在文言文学习中经常会遇到。掌握这些特殊句的用法,对提高我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大有帮助。 被动句: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   
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  例如: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欧阳修《伶官传序》)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动见瞻观,何时易乎?(曹丕《与吴质书》)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4.用介词“被”表被动。例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张溥《五人墓碑记》)   参佐无不被系束。(《世说新语·桓南郡好猎》)   
5.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例如: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B.申之..”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2757812976214073113019313991614925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语主语谓语宾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