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经济学认知是完全偏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恩格斯主义列宁主义社会主义的,我完全不想学,哪个搜索软件给出的词

出自 MBA智库百科()
列宁主义 (Leninism)
  列宁主义是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特别是帝国主义时代不发达国家开始从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
  这个定义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一)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
  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他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帝国主义时代的工人运动、民族解放运动相结合,同俄国的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在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专制主义的斗争中,总结革命运动的经验,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地运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其主要内容包括:对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对出版后资本主义新发展的理论概括,即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以及关于社会主义一国首先胜利的理论、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理论、关于落后国家向“迂回过渡”的思想和关于不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战略构想,等等。
  (二)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成为直接实践问题的历史条件下的马克思主义
  首先,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矛盾的尖锐化,是列宁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在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世界的三大矛盾,即同的矛盾、殖民地半殖民地同帝国主义宗主国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达到了空前尖锐的程度。帝国主义时期资本主义三大矛盾的尖锐化,使得无产阶级革命在一定条件下成为直接实践的问题,并造成直接冲击资本主义的良好时机。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条件在一些国家已经成熟,无产阶级起来进行夺取政权的斗争被提上议事日程。
  其次,俄国成为帝国主义矛盾的集合点,是列宁主义产生的国内现实基础。19世纪60年代以前,俄国还是一个封建的农奴制国家。1861年农奴制改革之后,资本主义在俄国得到迅速发展。到20世纪初,俄国成为一个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不仅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社会矛盾十分尖锐,而且具备了解决上述矛盾的革命力量,即日益增长和集巾的俄国无产阶级。进入20世纪,俄国兴起了声势浩大的工人运动,爆发了年的三次革命运动,使俄国当时孕育着的革命程度,比任何其他国家都要高。
  列宁主义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国内环境中产生的。
  (三)列宁主义是关于不发达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不发达国家开始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这一表述,主要是指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开始了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它包含不发达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本身,也包含这一革命胜利后不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原来的设想,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发生并取得胜利。但是,进入帝国主义时代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由于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一方面给劳动人民带来巨大灾难,在一些国家造成革命形势;另一方面也极大地削弱了帝国主义自身的力量,造成了帝国主义统治链条的薄弱环节。在这种情况下,即在帝国主义统治的薄弱环节出现了革命形势的情况下,较落后的国家能不能先于发达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革命胜利后这些国家的无产阶级,又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的理论和实践活动,科学地回答了这一系列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给世界各国人民留下了极为丰富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它的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时代的到来及其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使马克思主义面临着新的挑战。列宁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为俄国革命制定了正确的理论、和策略,从而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1.列宁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经济、政治发展的产物,特别是俄国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产物,它的诞生是有其特定历史条件的。
  第一,电力技术革命与生产力第二次革命在世界范围的全面拓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电力技术革命为主要内容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第二次革命在西欧、北美深入发展的同时,还在不断地向其边缘地区推进,甚至向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主要城市拓展。电力技术革命和的第二次革命在推动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在孕育着无产阶级革命发生的条件:它推动着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成为,并使和现代化生产过程扩展到全世界,造成了统治世界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政治体系,从而使无产阶级世界革命在整体上具备了成熟的经济条件;它在促进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也促使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特别突出起来,从而为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它加速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产业无产阶级的成长壮大,从而使俄国革命的主客观条件日趋成熟。电力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第二次革命在为帝国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准备物质前提的同时,也在为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列宁主义的诞生准备着物质前提。
  第二,无产阶级革命作为直接实践的迫切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
  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已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垄断代替了,资本主义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但是,并没有也不可能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相反,由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和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的加深,使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殖民地、附属国人民同帝国主义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都日益尖锐化了。资本主义相对和平的时期结束了。开始走向全面反动,进一步加强了国家机器,疯狂扩军备战,加强对本国劳动群众的统治和对殖民地的民族压迫。因此,工人阶级准备进行革命的旧时期已经达到尽头,直接冲击资本主义的新时期已经到来,无产阶级革命已经成为直接实践的迫切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
  在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时代和无产阶级革命已经成为直接实践的迫切问题的条件下,如何正确认识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从而揭示历史的时代特征、主要内容和发展方向,为无产阶级制定正确的理论和策略,就成为马克思主义者面临的一个全新的课题。列宁主义是适应帝国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的而产生的。
  第三,俄国成为帝国主义矛盾的集合点。
  俄国自1861年农奴制改革以后,资本主义开始了较快的发展。在第二次生产力革命浪潮的推动下,俄国于19世纪90年代进入工业化高涨的时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已进入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但是,同西欧、北美的一些帝国主义国家相比,俄国仍然是一个落后、贫穷和半野蛮的国家。它在上仍存在着严重的农奴制残余,在中占主要地位,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工业生产技术相当落后,主要重工业部门多为外资所;在政治上,人民毫无政治权利可言,继续遭受着沙皇专制制度的残暴统治。
  俄国经济、政治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及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的集合点。这些矛盾是:人民大众同封建农奴制残余的矛盾、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农民阶级同地主阶级的矛盾、俄国人民同国外垄断资产阶级的矛盾、沙俄帝国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俄国帝国主义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大俄罗斯沙文主义同国内被压迫各民族的矛盾。这些矛盾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并且围绕着各族人民同沙皇专制制度这一主要矛盾而不断发展和激化。与此同时,俄国也孕育着解决这些矛盾的现实社会力量。俄国无产阶级深受沙皇专制制度和资本主义的双重奴役之苦,处在社会的最底层,具有很强的革命性;它人数不多,但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高度集中,很有战斗力,是俄国革命的领导阶级;俄国无产阶级开展斗争比欧美国家晚,受和修正主义的影响比较小,能够吸取欧美国家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到20世纪初俄国工人运动已经站在国际工人斗争的前列。俄国农民深受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双重奴役之苦,为争取土地和自由进行了、艰苦的斗争;他们在争取解放的斗争中与无产阶级有着共同的利益,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天然同盟军。
  由于俄国是帝国主义各种矛盾的集合点,又具备解决这些矛盾的现实力量,因而便成为当时世界革命的中心。但俄国革命是帝国主义时代的革命,具有自己的特点,照抄、的结论和照搬西欧革命的经验是不能指导俄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因此,发展革命理论,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成为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迫切任务。列宁主义是适应帝国主义时代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需要而产生的。
  第四,修正主义和机会主义成为阻碍无产阶级革命发展的严重障碍。
  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工人贵族的形成和资产阶级统治策略的变化,在社会主义运动内部出现了以伯恩斯坦为代表的修正主义、以考茨基为代表的机会主义。修正主义者、机会主义者为了适应资产阶级的需要,阉割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全部革命内容。他们用庸俗的进化论代替革命的,用鄙陋的唯心主义来代替战斗的唯物主义;他们宣扬已经减弱并可以消除,否认资本主义的矛盾及其激化;他们反对无产阶级的,主张同资产阶级实行合作;他们鼓吹通过和平的、改良主义的道路由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修正主义和机会主义的泛滥,严重地阻碍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使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面临严重的。
  面临新的挑战,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正确回答:在新的时代,马克思主义是否过时?它的基本原理是否仍然适用?马克思主义要继续存在和发展,就必须战胜修正主义,揭露其实质、危害及根源,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新的历史时代马克思主义者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列宁主义正是适应帝国主义时代马克思主义反对修正主义和机会主义斗争的需要而产生的。
  2.列宁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列宁主义在哲学、、各方面都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因而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第一,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理论。
  列宁的无产阶级政党理论集中体现在《怎么办?》、《进一步,退两步》、《我们的纲领》、嚷我们的当前任务》等论著中。列宁对无产阶级政党理论的一个突出贡献是提出了建立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这种政党完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非常重视革命理论,坚决反对机会主义;这种政党在政治上是真正的革命先锋队,它具有彻底的社会主义纲领和革命策略,能真正领导起革命阶级的运动;这种政党在上是牢固的、集中统一的,有着既广大又严密的组织,完全摈弃那种纯粹工人式和工会式的社会民主党组织的传统;这种政党同工人运动、同人民群众有密切的联系。与此同时,列宁还论证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和巩固党的原则。布尔什维克党就是按照列宁关于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第二,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殖民地理论。
  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这主要体现于列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和大战期间所写的《和平问题》、《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革命的无产阶级和民族自决权》、《论尤尼乌斯的小册子》、《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自决权》、《关于自决问题的争论总结》、《论面目全非的马克思主义和“帝国主义经济主义”》等论著中。列宁的主要贡献是:把民族问题同帝国主义时代和殖民地问题联系起来,同反对帝国主义、机会主义的斗争和社会主义革命联系起来,把民族问题由个别国家的问题或欧洲的问题看成为世界性的问题,把民族解放运动由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看成为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与此同时,他还提出了下述重要思想:把民族区分为压迫民族和被压迫民族;阐明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是加剧资本主义世界危机、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同盟军;削弱帝国主义的重要力量,是无提出帝国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必须积极支持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反对反动的民族主义;阐明了民族自决权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以及民族自决权与民族融合的辩证关系。十月革命以后,列宁进一步发挥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一部分的思想,并使之成为共产国际解决民族与殖民地问题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思想。列宁完全肯定共产国际提出的“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的口号,并坚信世界的结局将取决于占世界人口绝大多数的被压迫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
  第三,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继承和发展,体现在《国家与革命》、《论国家》、《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伟大的创举》、嚷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论无产阶级专政》、《立宪会议选举和无产阶级专政》、《关于专政问题的历史》等一系列光辉论著中。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主要贡献是:完整、、地考察和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发展进程;根据帝国主义时代新的革命经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这主要包括恢复和发展了用暴力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原理,创造性地提出和阐明了社会主义的国家是“半国家”,即国家开始消亡但还没有完全消亡,因为还需要国家来保卫生产资料公有制,保卫劳动的平等和,而国家完全消亡的就是共产主义的高度发展;阐明无产阶级专政的阶级性质和阶级基础,阐明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质及其与资产阶级民主的区别。
  列宁不仅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原有的理论,而且还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的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全新的理论,用以指导俄国和世界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斗争。
  第一,创立了科学、系统的帝国主义理论。
  列宁全面地研究了帝国主义问题,写下了《第二国际的破产》、《社会主义与战争》、《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等重要论著。《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是列宁研究帝国主义问题的全面总结,集中代表了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完整系统的理论,成为马克思的《资本论》的续篇。在这部著作中,列宁沿着马克思、恩格斯的思路,运用,对帝国主义作了全面系统的科学论述:阐明了帝国主义的垄断实质和根本特征,剖析了帝国主义的五大经济特征和基本矛盾,并从垄断的、寄生和腐朽的、过渡的或垂死的资本主义等几方面确认了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从而使得帝国主义的形成、发展和灭亡的规律被充分地揭示出来。
  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或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创造性地揭示了帝国主义时代的性质、特征、主要内容和发展方向,为无产阶级在这一时代制定正确的战略和策略奠定了理论基础,从而解决了时代对科学社会主义提出的新课题,
  第二,创立了“一国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的历史趋势,并得出了“两个必然”的科学结论,同时也对无产阶级革命进程即其发生和胜利的一般进程作出了构想。这个构想总体上是:无产阶级革命或共产主义革命不可能在单独一个国家内发生和取得胜利,它将在各资本主义国家至少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和陆续取得胜利。这种构想,后来被人们称为“同时胜利”论。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为什么会持“同时胜利”论呢?这可以根据他们的有关论述和相关思想说明如下。其一,“同时胜利”论的理论根据是: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合乎逻辑的结果,归根到底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是由生产力的本性以及它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矛盾冲突所决定的,因而社会主义的胜利只能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发展充分、无产阶级占人口多数的国家才能实现。其二,它的直接现实依据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和,使各“文明国家”紧密联系,致使每个国家的人民都受另一个国家事变的影响;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斗争成了他们那个时代的主要斗争;任何一国发生革命,都将遭到资产阶级的联合镇压,因而各国无产阶级必须协同行动,相互配合;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将使国际无产阶级具有联合行动的,因而一国爆发革命便会引起连锁反应,从而推动各国去共同夺取胜利。此外,它还有其时代根源: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时期,其经济、政治不平衡发展作为规律尚未充分展现;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还不像帝国主义时代那样尖锐突出。总之,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同时胜利”论是一种有充分根据的严密而科学的构想,并且是与他们所处时代的特征相符合的。
  但是历史的发展,正如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深刻揭示的那样,是复杂的和曲折的。人类已经处于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的统治之下,十月革命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运动却渐渐步入低潮,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困难重重,这种情况并不能证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同时胜利”论在理论逻辑上是错误的,但能够表明这一理论同时代的发展变化已经不相适应,因而必须根据时代的要求进一步发展这一理论。
  列宁在其帝国主义理论的基础上,确认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他全面分析帝国主义的矛盾,深入研究帝国主义经济、政治不平衡发展的现象和规律,明确提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的条件下也只能是这样。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确定不移的结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中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期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者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无产阶级革命进程理论的创造性的新突破,由此创立了“一国胜利”理论。
  列宁的“一国胜利”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诞生和无产阶级解放的新的历史规律。它证明人类通往社会主义的道路至少有基本的两条:一条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起点,一条以不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为起点。它极大地启迪了人们的,打开了人类的新视点,增强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对于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的信心。“一国胜利”理论是对“同时胜利”论的创造性发展。
  第三,提出了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构想。
  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列宁又探索了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新的历史性课题,提出了新经济政策理论以及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系统思想,进一步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理论主要体现在《论粮食税》、《新经济政策和政治教育委员会的任务》。《论黄金在目前和社会主义完全胜利后的作用》、《关于工会在新经济政策条件下的作用和任务的提纲草案》等论著中。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在于通过把社会主义工业经济和农民经济结合起来,在这个基础上建立牢固的工农联盟。这一政策的中心就是充分利用商品、的积极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转变,实际上就是要解决在俄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这一转变,把社会主义制度彻底放到了现实的基础上,是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光辉范例。
  列宁在生命最后关头口授的著述,包括《日记摘录》、《论合作社》、《论我国革命》、《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宁肯少些,但要好些》,是列宁主义十分重要和极为珍贵的组成部分,凝聚着他关于俄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总体构想。列宁最后著述的中心和实质内容,可以归结为三大方面:坚持和扩展新经济政策;揭示社会主义道路的多样性和俄国的民族特色;提出俄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战略构想。这三个方面共同构成列宁关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总体构想。这个构想的骨骼和主线,就是“——民主政治——文化革命”。列宁的这一总体构想,对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同时也是列宁主义最富生命力的部分。
  列宁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俄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实现了马克思、恩格斯逝世以后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次突破性的飞跃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列宁主义指引俄国取得了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率先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
  列宁主义对的最大贡献,就是总结了《资本沦》出版以后半个世纪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和最新变化,分析了变化中的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和基本特征,揭示了新阶段的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形成、发展和灭亡的客观规律。
  (一)帝国主义理论是列宁研究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成果
  列宁对《资本论》出版后半个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变化的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他关于帝国主义的。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就开始注意到帝国主义的一些现象。在1895年起草俄国社会民主党纲领草案时,他就提到了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些新趋势,如、、等等,注意到了大工业资本和大银行资本越来越多地带有国际性质及其对社会生活造成的影响。1905年1月,列宁在一篇文章中第一次使用了“帝国主义”的概念,1907年又明确地用“帝国主义”概念来说明资本主义新阶段的特征。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帝国主义成为更加紧迫的问题。列宁认为,如果不从经济上和政治上彻底弄清帝国主义的本质,就无法真正地、深刻地估计当前的这场战争。因此,从1915年起,列宁开始了对帝国主义问题的全面研究,于1916年6月写成了嵌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这是列宁长期研究的结果,也是列宁对20世纪以来关于帝国主义问题争论的总结。《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的,着列宁主义的帝国主义理论已经形成。
  列宁主义的帝国主义理论从分析帝国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入手。列宁说,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阶段。之所以说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阶段,首先是因为它在经济上具有不同于一般资本主义的重大特征。这个特征就是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为资本主义的垄断所代替。
  (二)帝国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列宁指出:帝国主义有五个基本经济特征:(1)和的集中发展到这样高的程度,以致造成了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2)和工业资本已经融合起来,在这个“”的基础上形成了金融寡头;(3)和商品输出不同的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4)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5)最大资本主义大国已把世界上的领土瓜分完毕。
  1.生产和资本的集中造成了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以后的一个长时期内,经济的运行是以自由竞争为主要特征的。自由竞争必然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这是由于:一方面,自由竞争推动了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的变化。另一方面,自由竞争加强了之间优胜劣汰的争斗和分化,推动了资本的积累和集中,从而在各个部门形成了少数拥有巨额资本的大企业、大公司。这些少数集中了巨额资本的大企业之间为了避免在中两败俱伤,并提高,共同获取高额利润,必然要达成联合协议,形成垄断组织。
  在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的基础上形成的资本主义垄断组织,主要是那些掌握了一个或几个部门大部分产品的生产和的大企业或联合企业。这些垄断织织尽管形式不同,目的都是为了获取垄断利润。所谓,就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垄断地位而获取的大大超过的高额利润。其垄断手段,包括垄断销售市场、垄断技术、垄断原料来源、、垄断熟练劳动力、垄断运输工具、垄断信贷等等。垄断资本主义形成之后,垄断组织便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2.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结合起来形成“金融资本”,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建立起金融寡头的统治
  随着工业资本的集中,通过竞争也加快了资本的集中。结果少数大银行在占据了垄断地位。银行资本的集中和垄断使银行的作用发生巨大变化。在自由竞争阶段,银行的基本作用是充当的,银行与之间一般是通过时间不长、数量不多的保持着不牢固的关系。当银行资本形成了集中和垄断以后,情形就大不一样了。这时,银行给予工业企业的巨额长期贷款具有越来越大的意义。少数大银行通过存放款和其他金融业务等手段控制工业企业,直到决定它们兴衰存亡的命运。银行作用的这种巨大变化,促使银行垄断资本与工业垄断资本日益密切地结合起来。组织通过购买股票、和创办企业,控制工业、等部门;工业垄断组织也通过购买银行股票、债券或创办,渗透到。于是,银行垄断资本与工业垄断资本就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新型的资本即金融资本。
  帝国主义时代是金融资本统治的时代。金融资本对社会经济生活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入制”实现的。这就是,金融资本集团通过掌握控股权的方式,首先控制一个作为“母亲”公司,再用“母亲公司”去控制“女儿公司”,各“女儿公司”又去控制“孙女公司”,如此一层控制一层,形成金字塔式的网络,而站在塔尖上的是…小撮最大的金融寡头。金融寡头是社会经济生活的真正统治者,他们不仅在个别国家内,而且在世界范围内,在金融方面、产权方面、部分地也在生产方面,控制了整个整个的工业部门。“他们实际上甚至把最自由的共和国都变成了金融君主国。”
  3.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对自由竞争占统治地位的旧资本主义来说,典型的是商品输出;对垄断占统治地位的新资本主义来说,典型的则是资本输出。资本输出是帝国主义对世界广大落后国家进行剥削和统治的重要基础。
  资本输出的必要性在于:一方面,垄断资本凭借其在世界市场上的垄断地位,攫取了巨额利润,从而积累了大量资本。另一方面,的统治,加剧了劳动人民的贫困,同时加剧了,限制了在国内的,即能够获取垄断利润的“有利可图的”投资场所已经不够了,这就迫切需要大量向外输出资本。
  资本输出的可能性在于:世界上许多落后的国家已经卷入的流转,主要的铁路线已经建成或已经开始兴建,发展工业的起码条件已有等等。更重要的是,在这些落后国家里,通常都是很高的,因为那里资本少,地价贱,工资低,原料也便宜。资本输出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的输出,即由帝国主义国家的银行、企业或者政府出面,向其他国家的政府、银行或私人企业高利贷款;另一种是的输出,即垄断资本家输出资本到,或建立,或参入、控制当地企业,利用当地廉价的原料和,直接获取垄断利润。
  资本输出成为帝国主义的重要经济特征,非但不意味着商品输出的减少,相反,资本输出成了鼓励商品输出的手段,因为资本输出往往是同出口剩余产品相联系的。帝国主义国家在输出资本时,通常附加种种条件,迫使借债国高价购买它们的。
  4.国际垄断资本同盟从经济上瓜分世界
  金融资本的扩张、资本输出以及商品输出的迅速增长,必然引起各国垄断资本为争夺世界市场和投资场所展开激烈的斗争。斗争的各方都是资本雄厚的垄断组织。为了保证获取高额利润,它们往往达成暂时妥协,结成瓜分世界市场和投资场所的国际垄断资本同盟。
  国际垄断资本同盟的形成,决不意味着垄断资本之间矛盾的消失和争斗的结束。正如列宁所说,垄断资本在经济上瓜分世界,是“按资本”、“按实力”进行的,而实力又是随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而变化的。一旦实力变更了,就要展开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斗争的形式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发生变化,但是斗争的内容和实质,是始终不会改变的。
  5.最大资本主义列强把世界领土瓜分完毕
  国际垄断资本从经济上瓜分世界,是同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领土、争夺殖民地的斗争紧密联系的。历史上虽然早巳存在殖民地,但帝国主义时代的殖民地具有新的特殊重要作用。
  首先,占领殖民地作为原料产地的意义更加重要了。垄断资本生产规模愈大,所需要的原料愈多,因而占领原料产地就愈显得至关重要。其次,占领殖民地作为资本和商品输出的场所的作用更大了。垄断资本的发展,必然要向外输出大量的过剩资本和过剩产品,这就推动资本家去夺取殖民地,占领稳定的和。第三,占领殖民地还具有特殊的政治意义。如转嫁帝国主义国家内部的危机,转移国内人民斗争的矛头,建立军事基地等等。
  帝国主义对世界领土的瓜分,必然形成帝国主义殖民体系。从此,整个世界分为两极:一极是少数帝国主义宗主国;另一极是广大受剥削受压迫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列宁强调,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对世界领土的瓜分是以各国的实力为基础的,而帝国主义的发展又必然加剧各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因此,重新瓜分世界领土的斗争就会不断发生,进而导致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后来的历史发展证实了列宁的这个论断。
  (三)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
  列宁指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继续,也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阶段。作为资本主义的特殊阶段,帝国主义不仅是垄断的资本主义,而且是一种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同时还是一种垂死的资本主义。
  1.垄断资本主义必然产生寄生或腐朽的,但不排除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资本主义的垄断必然产生寄生或腐朽的趋势,主要表现在:第一,生产和的发展出现了停滞的趋势。垄断虽然不能绝对地阻止技术的进步,但无论如何垄断资本的统治使及其在生产中应用的可能性相对地降低了。第二,食利者阶层的增长。随着、和日益发展,资本的和日益分离,从而使靠“”过寄生生活的食利者阶层得以迅速增长,甚至出现少数。这种情况反映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加剧了各种腐朽现象。第三,政治上趋向反动。在国内,金融寡头的统治和剥削导致阶级矛盾的尖锐化,为了加强对劳动人民的镇压,垄断资产阶级必然建立起庞大的国家机器,甚至形成法西斯专政。在国外,垄断资产阶级瓜分世界领土,争夺世界霸权,必然大搞军国主义,成为战争的主要发动者,这是帝国主义政治上趋向反动的一个重要表现。
  当然,垄断资本的形成和发展本身,一方面造成生产的停滞和腐朽的趋势,另一方面也意味着的大发展,因而具有促进的巨大作用。所以,列宁在肯定垄断资本主义必然造成腐朽趋势的同时,又认为这一腐朽趋势不排除“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2.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不意味着资本主义很快就会灭亡,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根据列宁的论述,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这一沦断主要是指两个意思:一是指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实际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阶段。帝国主义使资本主义的矛盾达到顶点,接着就是革命的开始。所谓实际开始,不是从一般意义所说的一种过渡趋势,而是说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经过革命开始一部分一部分地走向社会主义。二是指帝国主义作为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阶段,是垂死状态的资本主义。列宁同时用“过渡”和“垂死”这两个提法来表述这一时期的资本主义。垂死当然是一种过渡,但过渡不等于死亡,列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讲帝国主义的垂死性的。在这个过渡期间,资产阶级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延长资本主义的寿命,因此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但是,资产阶级延长资本主义寿命的一系列措施,并不能消除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寄生和腐朽的趋势,不能改变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只要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不变,的发展或迅速发展,最终只会加剧社会各方面的不平衡和矛盾,从而为社会主义的实现准备充分的物质条件。
  构成列宁主义的核心内容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关于帝国主义理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标志着列宁主义帝国主义理论的形成,也是对20世纪以来关于帝国主义问题长期争论的总结。列宁认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在这一阶段上自由竞争已被垄断所代替。帝国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是,垄断组织和金融资本的统治已经确立,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国际托拉斯开始分割世界,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把世界全部领土分割完毕。帝国主义在经济上的垄断性,决定了它所特有的寄生性和腐朽性。竞争变为垄断,并没有消灭垄断和消除资本主义的重重矛盾,反而使各种矛盾空前激化。因此,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
  第二,关于社会主义可以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革命胜利的理论。列宁指出: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但是,这种不平衡在帝国主义时期是通过跃进式实现的,后起的国家很快超过原来先进的国家,迅速改变它们之间的力量对比,并导致帝国主义大战的发生,无产阶级有可能在帝国主义体系的薄弱环节突破,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革命胜利。这就突破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必须在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胜利的个别结论。
  第三,关于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理论。列宁认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俄国革命发展链条上的两个环节,必须通过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变革而通向社会主义道路。他说:“我们不能跳出俄国革命的资产阶级民主的范围,但是我们能够大大扩展这个范围,我们能够而且应当在这个范围内为无产阶级的利益奋斗,为无产阶级当前的需要、为争取条件积蓄无产阶级的力量以便在将来取得完全胜利而奋斗。”无产阶级在实现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任务时,必须掌握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建立工农民主专政,最大限度地利用民主革命的成果,尽快地顺利地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
  第四,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理论。列宁在早期革命斗争中,就阐述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强调在俄国所建立的政党应当是以职业革命家为核心的新型无产阶级政党,还阐明了建党的一系列基本组织原理。十月革命后,列宁迸一步提出了加强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的思想,加强党的建设。
  第五,关于帝国主义时代殖民地和民族解放运动的理论。帝国主义时代,民族问题扩大为民族殖民地问题。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总结新的历史经验,把马克思主义民族问题的理论发展成为殖民地和民族解放运动的理论。这个理论是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六,关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列宁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根据当时实践提出的问题,他十分注重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无产阶级政党学说以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等问题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非常有的见解,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列宁主义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列宁主义阶段,并得到了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的确认,使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各国共产党人的行动指南。列宁主义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它指引俄国人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它鼓舞和推动了全世界一切被压迫阶级和一切被压迫民族争取解放的斗争。它至今仍然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行动指南。
  列宁在1894年著的《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一书的问世,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列宁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怎么办》、《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国家与革命》、《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生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以及列宁在病中所写的《论我国革命》、《宁肯少些,也要好些》等最后几篇文章,是列宁主义的代表作。
  列宁主义自20世纪初诞生以来,在以后的几十年的时间里,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成为劳动人民争取解放的锐利思想武器。在列宁主义的指导下,一系列落后国家在20世纪40—50年代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并组成了社会主义阵营;在列宁主义的影响下,原殖民地附属国在20世纪60—70年代纷纷摆脱殖民统治的枷锁而获得独立,帝国主义旧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在列宁主义和第三国际的指导和帮助下,各国工人阶级按照列宁的建党学说组织起自己的政党,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斗争。
  总之,列宁主义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当然,我们也承认,并非列宁的所有原理、思想和论述在今天都是普遍适用的。因为,列宁毕竟把大部分精力放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去解决俄国革命和建设问题上。俄国是个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是个农民占多数的国家。因此,列宁在解决俄国问题时,不能不时时想到俄国的特点。他从俄国特点出发制定的某些理论原则和策略原则就不能不带有俄国的特点,这些理论原则和策略原则对于和俄国相似的落后的农业国就有指导意义,但对先进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家就很少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因此,不能生搬硬套列宁主义。
  现代机会主义流派即所谓“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死敌依然是列宁主义,他们总是想“忘记”马克思列宁主义而只怀念和研究马克思主义。他们“修正”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变为可以为帝国主义接受的温和的奴才。列宁一针见血地指中了修正主义的要害“他们承认马克思主义的一切就是不承认---革命!”现在我们也可以说,机会主义承认马克思主义的一切,就是不承认“列宁主义”。列宁这位杰出的无产阶级战士、领袖的远见和伟大可想而知!
侯少文主编.基本理论精读.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11.
聂运麟等著.历史的丰碑与艰难的探索
20世纪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9.
赵绪生主编.入党培训教材及入党文书写作.中国言实出版社,2011.01.
高放著.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新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04月第1版.
娄永清 陈太福 吴惠红著.社会主义:20世纪风云与前瞻.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01月第1版.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2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24685',
container: s,
size: '728,90',
display: 'inlay-fix'
评论(共0条)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列宁主义"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