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石刻上的“泰山五岳独尊酒”四个字是什么字体

“五岳独尊”是东岳的称号,五岳中,不是最高,也不是最美,更谈不上险峻,为什么一直被认为是名山之首,就是因为石刻,他记载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这奠定了他是汉族文化的精神家园。虽然它并不很高--海拔1500多米,却在历史和文化中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总所周知,是世界地理的最高峰,那么,则是文化的最高峰。
跟随超级俱乐部平台阳光户外俱乐部(ID49407)的脚步一遍遍踏访,一次次记录,收集了部分石刻图片,仰望中华民族渊源文化底蕴。
石刻现存碑刻500余座、摩崖题刻800余处,石刻作品1696件,其密度之高数量之大冠名山之首。在时间跨度上从公元前2百多年直到现代纵贯2千余年;形制上有石碣、石阙、碑刻、摩崖石刻、墓志、经文、造像等等,涵盖了古代几乎所有石刻形式;内容上则覆盖封禅纪事、修建记录、名人遗事、诗歌辞赋、楹联字谜等等涉及到政治经济教育社会诸多范畴;作者则从帝王天子、王公大臣、文人雅士直到樵夫俗子,貌似但凡识几个字有功夫爬上的,几乎都愿意为自己留下点儿文字印记。把一座朴素自然的大山,装点成为石刻书法艺术的天然博物馆。
泉:余来岱之次年,岁在丙辰。是年春,暴风甚多,寒暖不时。余因之而病,病后因阿堵物(钱)有感曰:是物也,何物也?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岂西人所谓人生之第二生命者耶?然英雄豪杰为汝致黑其心,灭其性,变易其操守,至死不悟,已不能致者,必欲强人以致之。汝之势力不可方物,无论如何不可捉摸之。生龙活虎,一入铜臭势力范围,立时与至无灵之蠢鹿颓豕等,真可叹也。余老矣,不能从诸君,后请拭目以观之。长芦李星源题,民国五年八月
“峻岭”题刻&大清光绪丁亥年,晋阳王启恩书。此题刻在斩云剑北约300米路东侧石壁上,刻于光绪十三年(1887)。字面高100厘米,宽210厘米。“峻岭”2字横列,字径90厘米,楷书。
“人间天上”题刻&&人间天上。锡山嵇瓒。此题刻在斩云剑北约31米路东石壁上,题刻年代不详。字面高120厘米,宽355厘米。“人间天上”4&字横列1行,字径86厘米,楷书。
天天下名山第一。光绪庚子八月,石祖芬。此题刻位于云步桥南。摩崖高160厘米,宽95厘米,大字径20×24厘米,系清光绪庚子年(公元l900)八月,石祖芬题书,楷书体。
中下云步桥南的“鼠字碑”,据说为目前石刻中最具魅力的一处石刻,单其内容就有不少种解读,有的认为是“山”字,有的认为是“乐”字,有的认为是一个“如”字,有的认为是“如意”二字,有人猜测是“如此好山”,或“大好河山”四字,不过据说景区管理部门认为是一个“如”字。而“鼠字碑”的作者据考证出自辛酉年(1921)当地一位名叫李和谦的厨师之手。
位于云步桥稍北飞瀑岩上
排闼送青。道光庚子仲春,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松云绝壁。康熙?次壬戌卞三畏题五松亭及洞一带的石刻。&&按察使吴丈华于明隆庆五年(1571年)大书“发育万物,峻极于天”。
“举足腾云”刻石在洞北路西巨石上,康熙乙酉年使者祁国祚题。
岱顶上最负盛名的大观峰摩崖石刻。大观峰位于玉皇顶下,岩石壁立如削,历代人君权臣文人雅士在此削岩为碑,题刻无数,甚至新层覆旧层、后碑压前碑,据说能够辨认得出的现有160余处,其时间跨度从唐乾封元年(公元666)至民国癸酉(1933),长达1200余年;包括唐代6处,宋代11处,金代5处,元代1处,明代55处,清代26处,民国4处,无年款35处,残缺难辨17处,等等。其中最著名的有唐玄宗《纪铭》,康熙皇帝所题“云峰”等等。
&与国”&“体乾润物”题刻由知府事、萨槎题。
石刻的代表作之一“五岳独尊”,位于玉皇顶东南侧。作者爱新觉罗玉构何许人也知之无多,但“五岳独尊”这几个字可真是太棒了,坚如的石尊,严谨庄重的楷体正书,既充分体现了的威严和神圣,又深刻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深邃,真乃叹为观止之作。
“峰回路转”在回马岭上盘路东侧,其落款为“乙酉姑洗月上澣,历邑刁习元书”。“乙酉”为干支纪年,指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姑洗月,即农历三月。上擀,即上旬。历邑,指历城县。
三阳观外石刻救苦台
勒马会看岱岭云,清人回马岭石刻
邓颖超的“登看祖国山河之壮丽”朴实耐看,摩崖高150厘米,宽130厘米,大字径40×25厘米,系邓颖超于1984年6月登岱时题书,时年八旬,市文物风景管理局刻制,此内容同时刻制了一通碑,立于岱庙汉柏院中。
之阴晴风雨变幻无定古人早已深有体会,石刻有一首诗云:“丹崖翠壁接晴空,万里入望中。回首扶桑天咫尺,满身香雾立空濛。”此刻,身外无物,唯一身香雾;心外无物,只一片空濛,模糊了尘世,仿佛回归到大自然纯净的本源。
乔石的“海岱纵目”
万法唯识&&登峰造极,内涵深刻的佛学禅理,刻在东岳,别有意境
凭崖望八极,目尽长空间”&是李白对的描绘
最高处孔子遗址
袁克文的第2处石刻,位于岱顶盘道的尽头、玉皇庙无字碑的东南侧,:“甲寅三月,与易顺鼎携步林屋及姚柳坪、阳湖张城、谭天祺同登绝顶。袁克文题。”同行第1人为的易顺鼎。现为的属县,易顺鼎系近代名人,号哭庵,少时即与曾国藩的孙子曾少钧并称“仙童”;&同行第2人为步林屋。步林屋,原名步章五,洞庭西山人,因该地有个“林屋洞”,潜通五岳,号称“天下第九洞天”,故的文人墨客又以“林屋”相称,故名步林屋,也是一文人才子,时任袁世凯总统府的秘书,为袁府心腹近人;陪同前来的第3人是“姚柳坪”,即今市,姚柳坪,字鹏图,生卒年月不详,有才不善考,三科不中举,1891年因形貌应对被大挑为一等,后到任知县,日,按察使胡景桂奉命祀岱宗,姚鹏图和候补知县余嘉珍、县卤毛蜀云一同陪祭,并在洞留下石刻;同行第4人为“阳湖张城”,该碑刻风化或后人践踏,题刻多处不清,尤其是张城的“城”字,或许也是“诚”、“域”、“拭”等,有待考证;最后1人为“谭天祺”,子承父业,印章篆刻家,人,其父谭锡瓒,字建侯,号师曼,与袁克文交从甚密。
玉皇庙乾隆古台
这是草书“虎”字,俗称“一笔虎”。此草书“一笔虎”沉雄有力,力透绝壁,竖笔虚笔飞白,颇具,维妙维肖,生动传神。
中华精神(黎玉)1983年。此题刻在中稍北约20米倒盘东石壁上,1983年题,1984年上石。字面高77厘米,宽200厘米。“中华精神”4&字横列1行,字径78厘米,行书。黎玉题书
清代道光十九年即公元1839年孔宪彝在此题刻:“长风莽荡日曛胧,回指又几重。云海平销三万里,朗吟人在众高峰。”
吴大澄书写的大篆象形字“虎”,翘尾蹲坐,栩栩如生。
“山高水长”题刻。中华民国二十一年七月,海军军官旅行团谨志。
【说明】此题刻在步天桥北约300米盘路西侧石壁上,刻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隶书。
天衢。光绪丙戌杏月既望,缪玉瓒、王永恒、长山任殿杰、历下刘廷桂、张书业、王郁绮、杨逢霖同游岱顶谨书。
此题刻在东西桥北约310米盘路东侧石壁上,光绪甲辰秋初,豫章段友兰。字面高63厘米,宽128厘米。“曲磴盘云”4字横列1行,字径15厘米,行书。
万古。民国十年仲春,峄山胡恩桐书。
【说明】此题刻位于总理奉安纪念碑南。系民国十年(公元l921年)仲春,胡恩桐题书。
此处怪石嶙峋,突兀穿天,峻峭如笏,题曰“万笏朝天”。“万笏朝天”的石刻让人似乎想像到了封禅的鼓乐齐鸣和众多的官员虔诚地手执笏板,朝见神。历下萧国铭书,楷书
那种碑的学名叫“龟趺”,龟叫“赑屃”,为龙的一种。
放怀。民国三十三年夏,登。岭东陈天啸题。
说明:此题刻位于经石峪坊北,隶书体。
云路(楚北陈同娣)既言云路通天,又指仕途青云,一语双关。
瞻布。光绪辛巳仲春,刘少和题。该题刻旁还有一处摩崖,镌有“瞻氵布”字样,其大小,书体似与此题刻同,应该也是刘少和所题。
此题刻位于斗母宫北。摩崖高123厘米,宽60厘米,大字径23×23厘米。系清光绪庚子年(公元l900)闰八月,岱宗权守石祖芬题书,楷书体。
万古凌霄。民国六年,岁次丁巳夏五,偕邑绅孙君茂亨登岱,特留鸿爪。并托警长张君紫封付之勒石誌游。国务院存记农商行会事、魏宗莲谨题。
【说明】此题刻位于斗母宫石坊北。系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夏,魏宗莲题书。楷书体。
肤寸生云在万仙楼之北的摩崖上有一“肤寸生云”的石刻,摩崖高63CM,宽167CM,是光绪年间苏容德、刘芳桂所立,那么你知道“肤寸生云”的意思么?这个词出自《春秋.公羊传》,其云:“触石而出,肤寸而合,不崇朝而遍雨乎天下者,唯尔。”阮福《肤寸而合解》:“所谓肤寸而合者,如云出山,散而不合,则不得雨。今肤寸而合,如人以两手之四指平铺,先分两处向下覆之,由分而合,渐肖云合之状,合之甚易,故云肤寸而合
著名金石学家吴大承篆书的《望岳》石刻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洞天福地》位于万仙楼北。清朝名士刘廷桂隶书洞天福地。光绪年间所书。
杨降霖1881年题“步玉清”。&此题刻位于省市“烈士纪念碑”北盘路西侧石壁上,摩崖高118厘米,宽53厘米,大字径35×20厘米,系清光绪辛巳年(公元l881年)仲夏,杨逢霖题书,行书体。&“玉清”者,仙境也。这是个比喻,意思是走在上就好像步行在仙境里一样。
蔚然深秀。
&&&&&&&光绪癸巳荷月,历下张传如、李祺纪题。刻于光绪十九年(1893)。字面高50厘米,宽172厘米。“蔚然深秀”4字横列1行,字径47厘米,行书。
“中流砥柱”石刻大字径为80×60cm,字体为飞白书体,书于明朝嘉靖丁未年间,即公元1547年中秋,作者为当时任知县的陈甘雨。罗汉崖附近的溪涧在历史上应该水流湍急,根据石刻所处的位置可以想象,当陈甘雨行至此处时,看到洪流中一块巨石屹立不倒,有抵挡激流之势,再加上作者感情使然,便挥笔在这一巨石上留下了气势磅礴的“中流砥柱”四个大字。
一坊,明代建,参政龙光题额,熙五十六年(1717年)巡抚李树德重建,两侧有明代人题“天下奇观”及“盘路起工处”大字碑。
屹立于东方被荣膺“书法名山”的,在炎黄子孙的心目中永远是至高无上的。
本篇游记共含4395个文字,74张图片。帮助了名游客。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京公网安备号
新出网证(京)字242号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五岳独尊”之称的泰山-自由旅行-山西信息港
“五岳独尊”之称的泰山
山西信息港信息员:郭丽璐
字体: &&&&
泰山是中国最具文化底蕴的山,无论是耄耋老人,还是黄口稚子都能在这里找到心灵的依归。年少时,你可以&登泰山而小天下&,聊发&岱宗夫如何&的少年轻狂;年长之人,可以一步步登上泰山十八盘,体味艰辛后成功的喜悦,感悟&一步一人生,千阶到天门&的深深禅意。
泰山有着&五岳独尊&之称的泰山,海拔1545米,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境内,其巍峨雄伟、高大庄重的气势,与四周低矮的平原和丘陵相比,给人强烈的震撼。泰山风景秀丽,登上途中忽而峰回路转,忽而豁然开朗。山顶鸟瞰,山河大川,云海日出,尽皆完美。
泰山的美,不止美在气势,更美在那汹涌翻滚的云海。泰山云海与旭日东升、晚霞夕照、泰山佛光,是泰山特有奇观之一。泰山云海,多在夏秋两季出现。站在山顶举目四望,群山淹没在云海里,一望无垠,甚为奇幻壮观。
登山路线:
1,红门路:这条路最经典,是古代皇帝登山的路线。古老的登山御道,是泰山的精华所在。
2,天烛峰登山线路:在泰山山后东向,既能爬,又能坐索道,自然景观较多。
3,天外村汽车登山线路:最轻松的路线汽车+索道或汽车+爬山。
4,桃花峪登山线路:体力较差的游客可选择在这里乘交通工具上山。沿途景点较少。
门票:旺季(2月1日~11月30日):127.00元 淡季(12月1日~1月31日):110.00元
住宿:泰山住宿可在山脚、山顶或市内。山脚有各种档次的住宿地,消费档次各不相同。而山顶的住宿则需提前预定,条件也比较艰苦。泰山可露营,但夜晚山顶较冷,需多带衣物。
推荐理由:泰山石刻
泰山是古代皇帝设坛祭祀祈求国泰民安和举行封禅大典之地。相传远古时代就有72位首领来此巡狩祭祀。自秦以降,中国古代有12位帝王来此封禅朝拜。数千年来泰山自然景观被融入帝王封禅、宗教神话、书画意境、诗文渲染、工匠艺术等文化因素,构成了庞大的泰山美学文化。而这文化的物质表现便是&&泰山石刻。石刻主要包括历代帝王封禅告祭文、寺庙创建重修记、石经墓铭、颂岱诗文、提景及楹联等5类,约有1800余处,成为一处天然的书法展览,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史料价值。
推荐理由:泰山十八盘
泰山十八盘是泰山登山盘路中最险要的一段,共有石阶1827级,为泰山的主要标志之一。此处两山崖壁如削,陡峭的盘路镶嵌其中,远远望去,恰似天门云梯。泰山之雄伟,尽在十八盘,泰山之壮美,尽在攀登中!
推荐理由:天上的街市
人们把登泰山比作登天,把登山路途上的关门叫天门,登上泰山的南天门也就等于上了天,而上天后的最让你感到轻松和快乐的事情,莫过于逛一逛天街了。
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而现实中的天街也是如此。从南天门向东到碧霞祠,是一段全长约0.6里路的天上街市,路面宽阔、平坦,依岩而建的仿古店铺流光溢彩。这是任何一座名山所无法比拟的,漫步天街,四周仙风袅袅,恍不知行走在天上还是人间。
推荐景点:玉皇顶、南天门、十八盘、日观峰、天街、云海玉盘、岱宗坊
推荐美食:豆腐宴、药膳宴、野菜宴、赤鳞鱼、煎饼
交通:泰山目前正式售门票的登山进口有四处,分别是:红门进山口、天外村(天地广场)进山口、桃花峪进山口、天烛峰进山口。推荐从火车站乘游览车至桃花峪,然后乘车或步行至桃花源,从桃花源乘索道或步行至岱顶。
住宿:山上住宿条件一般,最好自己准备好床单,睡衣、牙具、拖鞋之类的用品。山上气温低,注意防寒。可以住宾馆,价格从一百多到上千元不等,端午前后,山上还不至于太冷,年轻人也可以租帐篷。当前位置:>> 视频播放
泰安日报金周刊:泰山石刻文化之泰山的标志性石刻 —
点击:3120
发布时间: 12:41:38
&&&&&& 《诗经&鲁颂&閟宫》中有&泰山岩岩,鲁邦所瞻&的诗句,说明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对泰山巨石裸露的岩岩气象有了深切的审美感受。这些形成于遥远太古代的巨石,不仅与苍松、古柏一起塑造了泰山雄浑壮美的山姿,也给摩崖刻石的刻制提供了便利的条件。由山麓拾级而上,到泰山之巅,摩崖石刻就达千余处之多,从秦至清,历代皆有,书体众彩纷呈,书意各代不同。其中著名的摩崖石刻&&&五岳独尊&,现已成为泰山的标志性景观。
&五岳独尊&摩崖刻石高210厘米,宽65厘米,&五岳独尊&四字正楷书体,字径55&42厘米,由泰安知府宗室玉构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题书。在其侧有&昂头天外&、&登峰造极&等题刻。
&五岳独尊&刻石解读
&五岳独尊&石刻的题写者玉构,为清朝宗室,所谓&宗室&即为皇帝的宗族。清代皇族分为宗室、觉罗两族,清太祖努尔哈赤之父显祖宣皇帝本支子孙称&宗室&,腰系金黄带,旁支则称为&觉罗&,腰系红带。有清一代皇室子弟为表明自己的特殊身份与血统,在各类奏章等文件署名时往往在自己的名字前面冠上&宗室&、&觉罗&字样。如清同治年间的《带领引见单》中载龄的署名即为&兼署吏部尚书兵部尚书臣宗室载龄&,这种署名方式在清代史籍中也多有出现。作为郑亲王分支四公府后裔的玉构,依据这一制度,在&五岳独尊&题刻上就有了&宗室玉构&的署名。
据《德宗景皇帝实录&卷五百十二》载:玉构先为京官,于光绪二十九年二月京察引见,以京察一等命以道府用。光绪三十二年三月,泰安知府吴筠孙调补济南,&所遗泰安知府员缺,遵旨即以玉构补授&。据清光绪三十二年十二月东抚考核东省官员,于&泰安知府玉构&下考语为:&年五十五岁,镶蓝旗四品宗室,光绪三十二年五月十九日到任。恭敬撙节,明通吏治。整躬率属,民有颂声。&(《光绪朝朱批奏折》)&五岳独尊&题刻即为玉构任泰安知府期间题写的。玉构任泰安知府期间,在泰山还留有两处刻石,一处是题写于泰山黑龙潭东南西溪亭的&龙跃九霄云腾致雨;潭深千尺水不扬波&联,此联题写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楷书体。一处是摩刻于泰山回马岭的《重整泰山盘路记》,亦为楷书体,该碑记述了光绪三十二年(1906)十月,山东候补道萧应椿、泰安知县李于楷及泰安诸乡绅重修泰山盘道的事。由三处题刻可知,玉构善书楷体,其书体规整,稳重大方。
&五岳独尊&历来被视为显示泰山崇高地位的标志性赞语,最早出现在《尚书&舜典》中&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何为&宗&,宗即宗长,就有独尊的概念在里面。唐玄宗在其《纪泰山铭》中也有&五岳之伯&的赞词。但明确以&五岳独尊&称颂泰山的,是泰山宋初三先生之一的石介,其《泰山》诗曰:
七百里鲁望,北瞻何岩岩。诸山知峻极,五岳独尊严。寰宇登来小,龟蒙视觉凡。此为群物祖,草木莫锄芟。(《泰山述记》卷之七)
诗中透露出泰山&独尊&的两个主要依据,一是泰山体量之大;二是泰山存在的时间之久。自此以后,&五岳独尊&及相近赞词,开始在泰山以题刻的形式出现。就泰山现存题刻看,此内容题刻主要集中刻制于明朝嘉靖、万历年间及清朝光绪时期。泰山今存嘉靖题刻计有五处,&五岳之宗&(曲德敏)、&首出万山&(邵鸣岐)、&首出万山&(和锐)、&第一山&(李复初)等,另还有蔡叔逵的&天下名山第一&。万历之际,则有戴瓕所立&五岳之宗&,张元济等题&五岳独宗&等。清光绪时期,与&五岳独尊&题刻意义相近的题刻共有四处,分别为&五岳之尊&(和谷旦)、&天下名山第一&(石祖芬)、&冠盖五岳&(丁达意)以及玉构所题&五岳独尊&。此类以赞颂泰山为主题的题刻作者多为当时官员,且题写时间相对集中于各朝代末期,这应于当时的政治密切相关。不论是明末的统治者还是清末的统治者,在政治存在严重危机的情况下,都急需借助&神山&权威,以强心壮胆。独尊泰山,就是独尊皇权统治。
在这十余处以赞颂泰山为主题的题刻中,有时代较早的,也有书法水平较高的,还有书写者位高权重的,却独以玉构&五岳独尊&摩崖刻石最负盛名。这是为什么呢?这当于&五岳独尊&刻石所处的优越的地理位置有关。&五岳独尊&摩崖石刻位于泰山极顶玉皇庙东南,紧邻登山盘道,是游人登游览岱顶的必到之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有机结合,又加上视野开阔,被游人称为泰山最上镜的景观。因其位置显要、形象突出,充分体现了泰山的特色,现已成为泰山游人辨别方位的参照物和人们对泰山记忆的象征,也正因其所具有的强烈的标志性被用做我国第五套5元人民币的背景图案。
&五岳独尊&观念的形成
&五岳&是我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泰山实际海拔高度并不太高,在五岳中次于恒山、华山,居第三位,全国大山更是望尘莫及,但它为什么成为赫赫于古今的&五岳之首&,&五岳独尊&呢?这还要从盘古开天辟地说起,据梁人任昉所撰《述异记》载:&昔,盘古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秦汉间传说:&盘古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从而,泰山成为五岳之首。虽然这只是个神话故事,却反映了泰山&独尊五岳&的历史文化背景。事实上,泰山成为五岳之首,达到五岳独尊的地位,是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其博大深广的历史根基,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分不开的。
泰山位于华北平原的东侧,山东省的中部。周围相临的山地区域中最高山峰都比泰山低达400米以上。其他众多低山、丘陵海拔都在400&800米之间,唯独泰山最高,形成了山东丘陵群山之中群峰拱岱的地理形势。而广阔的华北平原海拔仅百余米,形成两者之间1400米上下的相对高差。而泰山南坡,由于地壳运动形成了云步桥、中天门、泰前三个东西走向的断裂层,使其呈陡峭上升的山势,造成深谷幽壑、危岩陡壁的景观特征。人们从南面平原仰视泰山,倍觉气势磅礴,雄伟无比。泰山不仅高大,而且居于天地的中心,具有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淮南子&地形训》曰:&&&中央之美者,有岱岳,以生五谷桑麻,鱼盐出焉。&同时,泰山还可出云导雨,滋育万物,&触石而出,肤寸而合,不崇朝而遍雨乎天下者,唯泰山尔&(《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泰山有着如此优越的自然和地理环境,一向被古人视作是一座可以孕育万物的大山,这里成为古人类繁衍生息的中心地带及古代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泰山之东发现距今四五十万年前的沂源猿人化石;新泰乌珠台发现距今五万年前的&智人牙&化石;而在泰山之阳发现的距今年之间大汶口文化,以及泰山之北发现的龙山文化,种种远古文化遗存表明,泰山地区是中华民族远古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泰山的高大形体,又使其成为中原东方最早看到日出的高山。东方是太阳初升的地方,古人认为东方在五行中属&木&,在五常中为&仁&,在四时中为&春&,在周易八卦之中处于&震&位,在二十八星宿中属苍龙。木为东方,仁是天地大德,春是万物更生之时,震和苍龙是帝王出生的腾飞之地。位居东方的泰山就成为吉祥之山,神灵之宅、紫气之源、万物更生之所在。《白虎通&封禅》指出:&王者易姓而起必升泰山何?报告之义也。始受命之时,改制应天,天下太平,功成封禅以告太平也。所以必于泰山者何?万物之始,交代之处也。&因此受命于天被称作&天子&的帝王,必来泰山封禅,这是一种祈求安邦定国的仪式,也是一种神圣的政治大典。历代帝王在借助泰山的神威巩固自己的统治的同时,帝王的礼敬也把泰山推崇到了五岳独尊、至高无上的位置。
除此之外,历代文人墨客的诗词赋论和平民百姓的朝山进香也影响着泰山地位的攀升。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有&泰山岩岩,鲁邦所瞻&的记载。孟子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东方朔在其《封泰山》一文中称泰山&盖将吞西华、压南衡、驾中嵩、轶北恒&而为五岳之长。司马迁以泰山为象征,提出了&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汉书&司马迁传》)的至理名言。杜甫在二十五岁时写下的《望岳诗》(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成为千古绝唱。李白、王维、欧阳修、元好问&&文人墨客、达官贵人纷纷踏着帝王的足迹登临泰山,咏山抒怀。平民百姓对泰山顶礼膜拜,乞求风调雨顺,家人平安,善男信女觐香许愿,乞求富贵荣华,早得贵子。泰山缥缈不绝的香火寄托着亿万斯民对神的祭祀、对生命的祈求。&泰山安,则四海皆安&,泰山成为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
山莫大于泰山,史亦莫古于泰山。几千年来,封建帝王到泰山封禅告祭,使泰山成为神山、圣山、政治山。佛、道两家,文人墨客纷至沓来,给泰山留下了众多名胜古迹,帝王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并存,泰山又成为文化山。正是这些历史的、地理的、政治的、文化的等诸多因素造就了泰山&五岳独尊&的特殊地位。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使泰山已成为华夏民族精神与气质的象征。五岳独尊,代表山东形象的石刻
中国第十届艺术节昨晚开幕了。开幕式简洁朴素,仅仅用了18分钟,我看到,在开幕式的舞台背景幕布上,是泰山“五岳独尊”石刻。我估计,筹委会肯定不知开了多少次会,最终决定还是采用泰山石刻背景来代表山东的整体文化艺术形象。在此,青岛栈桥、曲阜孔庙、大明湖、泰山十八盘等等人文、自然景观都没有那块石刻那样幸运,它力克群雄,成功地代表了山东形象。
我以前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就叫《幸运的石头》,谈的就是泰山玉皇顶下边的那块镌刻着“五岳独尊”的石头。在旅游旺季,登泰山的游客们熙熙攘攘、争先恐后地在那块石头前排队,就为与那块石头上的“五岳独尊”合影留念。在泰安街头的公交车站牌的灯箱和街头霓虹灯上,各种各样的展板和牌匾上,这块石头风光占尽,闪亮登场。
每次看到那块石头和那几个字,我都情不自禁地想:1907年,泰安知府爱新觉罗·玉构在题写、镌刻那几个字的时候,恐怕连他自己也无法预想到,在未来的无限时空中这块石头和这几个字会怎样的风光无限吧!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泰山石刻上的 “五岳独尊” 四个字是什么字体?哪个年代的?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var sogou_ad_id=731547;
var sogou_ad_height=160;
var sogou_ad_width=69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泰山五岳独尊在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