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脏尾部发现肿瘤,CT结果如下,请问是否白血病属于恶性肿瘤吗

每日在线答疑当前位置: >
西南肿瘤专家讲解胰腺癌的诊断
来源:成都中医肿瘤研究院
发布者:赵春天
绝大多数诊断时已为中、晚期,这时治疗的预后极为不良。与进展期胰腺癌相比,直径小于两厘米的早期胰腺癌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其5年生存率约为31.3%。
在胰腺癌的诊断中,患者主诉、危险因子和症状是非常重要的。胰腺癌危险因子有吸烟、糖尿病、高龄化、慢性胰腺炎、遗传因素、恶性肿瘤家族史;有腹痛、黄疸、上腹部不适、食欲不振、后背痛、糖尿病恶化,尤其是腹痛伴有体重下降者应高度怀疑是否有胰腺癌存在。
胰腺癌的诊断如下:
胰腺癌的诊断一:症状到疾病的后期才出现,当胰腺癌诊断确立时,90%患者的肿瘤已经局部进展,并直接累及后腹膜,扩散至局部淋巴结或转移肝或肺。
胰腺癌的诊断二:体重减轻和腹痛,出现在大多数晚期患者。胰腺癌可能引起阻塞性黄疸,如果肿瘤位于胰腺的体部和尾部,可能导致脾静脉阻塞,巨脾症,胃和食管静脉曲张及胃肠道出血。
胰腺癌的诊断三:大多数患者有严重的进行性上腹部疼痛,常向背部放射。尽管胰腺癌的疼痛通过卷曲体位或模拟胎儿的姿势而减轻,但所有患者最终需麻醉镇痛药。
胰腺癌的诊断四:常规实验室检查结果常正常。如有胆管阻塞或肝脏转移,则可能有碱性磷酸酶和胆红素的升高。
胰腺癌的诊断五:高血糖可见于25%-50%的患者;其中绝大多数是继发于胰腺癌,但伴有长期糖尿病患者的胰腺癌发病率也可升高。
胰腺癌的诊断六:胰腺相关的抗原,包括单克隆抗体CA199,CA50,癌胚抗原及胰瘤胎抗原并不可靠。因为这些指标在无转移的局限性胰腺癌并不升高,而在非胰腺患者中也会升高。在某些情况下,它们可能有助于胰腺癌诊断,良恶性胰疾病的鉴别及癌肿患者的处理,因为对已确诊的胰腺癌患者,其浓度升高,提示疾病进展。
胰腺癌的诊断七:诊断可以采用CT检查。如果CT检查发现不能切除的或转移性病变,可经皮细针穿刺作组织学诊断;如果CT检查示可切除的肿瘤或未发现肿瘤,可行超声内镜以进行肿瘤分期或探察CT不能发现的小肿瘤。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不喜欢这些
百万名医生在线为您免费解答
请您详细描述您感到不适的症状、部位及发病时间
[牛皮癣][生殖孕育][肿瘤科][尖锐湿疣][尖锐湿疣][肿瘤科]
在寻医问药您还可以
百万医生在线解答问题,100%回复
手机客户端,让您随时随地问医生
免费咨询、预约三甲医院专家
与患友和专家一起,交流分享治疗经验
查看药品信息,帮您合理选择药品
帮您了解疾病知识,一本疾病百科全书
大家都在搜:
擅长:疤痕修复、面部整形胰腺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_心不死癌不绝_新浪博客
胰腺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
  胰腺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多发生于胰头部。腹痛及无痛性黄疸为胰头癌的常见症状。糖尿病患者长期大量吸烟,高脂肪高动物蛋白饮食者,发病率相对增高,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男性患者远较绝经前的妇女多,绝经后妇女发病率与男性相仿。以下是关于“胰腺癌的治疗方法”的介绍&
一.胰腺癌的姑息治疗
(1)外科姑息手术的指征:对于胰腺癌姑息治疗是重要的。因为大约88%的病人由于肿瘤局部扩散和转移而不能实施根治性手术,当原发肿瘤不能切除时,外科医师必须决定采取何种姑息性措施来减轻胆道或十二指肠的梗阻。此外,还需要内外科配合以处理黄疸、疼痛、体重丢失、胰腺功能不足,甚至抑郁和衰竭等。还有就是内科放胆道支架或引流失败,或放入支架后重新梗阻甚至发生胆管炎等情况,亦需要外科处理。选择姑息减黄手术,不仅在手术前要做出判断,而且在开腹后应详细探查腹腔,探查的方法及顺序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
(2)外科姑息手术的方法:对于不适合做根治性手术的病例,常常需要解除梗阻性黄疸,一般采用胆囊空肠吻合术,无条件者可做外瘘(胆囊造瘘或胆管外引流)减黄手术,多数病人能够短期内减轻症状,改善周身状态,一般生存时间约在半年左右。
二.胰腺癌的外科治疗
手术是惟一可能根治的方法。手术方式包括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扩大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全胰腺切除术等。但因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困难,手术切除率低,术后五年生存率也低。对梗阻性黄疸又不能切除的胰腺癌,可选择胆囊或胆管空肠吻合术,以减轻黄疸,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也可在内镜下放置支架,缓解梗阻。
三.胰腺癌的综合治疗
胰腺癌由于恶性程度高,手术切除率低,预后不良。尽管手术仍然是首要的治疗方法,但由于胰腺癌常常发现较晚,而丧失根治的机会,因此需要对胰腺癌进行综合治疗。迄今同大多数肿瘤一样,还没有一种高效和可完全应用的综合治疗方案。现在的综合治疗仍然是以外科治疗为主,放疗、化疗为辅,并在探讨结合免疫和分子等生物治疗的新方法。
胰腺癌的早期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胰腺癌患者能够符合手术治疗的并不多,大约10%的病人符合手术切除指征。但是,现有研究显示,在这些病人中,手术切除后的5年生存率也只有10%~25%。其中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胰腺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之一,但是手术治疗效果并不好,有调查显示:手术死亡率为5%,并发症发生率为40%。与标准淋巴结清除术相比,胰腺肿瘤扩大淋巴结清除术并未显著提高病人生存率,反而并发症发生率更高。
&胰腺癌中期治疗,胰腺癌中期患者如果能够进行手术治疗则手术,如果不能手术则采用放化疗以及中医中药治疗。来自临床显示:胰腺癌中期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为极少的一部分,大多采用放化疗与中医中药结合的方法治疗,放化疗与中医中药相结合治疗胰腺癌不仅能够缓解疼痛,长时间采用中药治疗胰腺癌有抑制肿瘤生存的作用,能够延长胰腺癌患者的生命期。
&&胰腺癌的晚期治疗,说道癌症,人们最怕的就是癌症晚期,胰腺癌的晚期治疗一般不考虑手术治疗,通常采用中医中药治疗,人参皂苷rh2具有一定的抑制癌细胞生长增值作用,它通过诱导分化,能直接抑制多种癌细胞,并使其重新向正常细胞演变转化,最后完成疾病的痊愈康复过程。
&人参皂苷rh2
&&&&人参皂苷-Rh2(ginsenoside
Rh2,简称GS-Rh2)是从人参中分离得到的原人参二醇型低糖链皂苷单体。它是生晒参加工红参时,由于某些原人参二醇组人参皂苷受热分解,配基上糖链断裂降解产生的次皂苷。
&&&&&&&&&&&
&&&&人参皂苷Rh2——人参皂苷主要活性物质经水解后,最后产物中抑制癌细胞增殖作用的能力最强的成分。人参皂苷Rh2可通过调节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的浸润和转移,诱导癌细胞凋亡及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逆转肿瘤细胞的耐药性,增强抗癌药的药效;诱导癌细胞分化并抑制癌细胞生长;还具有拮抗致癌剂起化学防癌的作用。
&&&&&&&&&&&&&&&&&&&&&&&&&&&&&人参皂苷Rh2治疗胰腺癌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化程度较高而治疗效果较差的腹部肿瘤,其特点是易发生远处转移,对放化疗不敏感,一旦腹膜、肝脏和横结肠等任一部位受到侵犯,都不能进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姑息手术的癌患平均生存期仅为六个月。因此,目前世界临床学上认为,胰腺癌是比“癌中之王”肝癌更凶险的癌症。
虽然经过国内外学者的不懈努力,诊断技术及治疗水平方面取得较大进步,但胰腺癌的早期诊断率和预后仍未发生显著的改善,术后5年生存率仍徘徊在5%左右。因此,如何提高胰腺癌的早期诊断率和5年生存率仍是国内外学者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天然药物化学将人参皂苷Rh2作为重点攻关方向,研究如何利用人参皂苷Rh2来治疗胰腺癌,以改善目前的治疗现状,目前已有重大进展。人参皂苷Rh2(例如今幸胶囊中人参皂苷Rh2含量达16.2%)可以通过使癌细胞逆转成正常细胞的分化作用、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周期、免疫调节作用和修复肿瘤患者放化疗引起的损伤四大机制来达到抗肿瘤功效,并有效防止癌症复发转移。人参皂苷Rh2既可抑制癌细胞增殖,同时又可修复病人的免疫屏障重新建立人体的自我保护系统,使患者的血小板、白细胞数量恢复正常,极少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全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病人始终保持正常的体力,顺利完成各项治疗,也使癌症患者的康复几率大大增加。
临床实验表明,人参二醇组皂苷中的20(S)-人参皂苷Rh2针对胰腺癌、鼻咽癌、结肠癌、直肠癌、肺癌、肝癌、宫颈癌、乳腺癌、胃癌、食道癌、子宫癌、白血病等各类癌症均有显著效果,是多方治疗无望的胰腺癌患者的最后希望。
  人参皂苷Rh2
针对胰腺癌作用的典型病例是浙江省金华市的一位患者。该患者06年11月份发现胰腺癌,在11月份进行了手术治疗时,由于存在6&8公分大的肿瘤与肝脏紧紧粘连在一起,无法手术,只好仅摘取了胆囊。12月份开始进行化疗,因为胰腺癌本身对化疗不敏感,所以一个疗程结束后没有什么作用。后转至上海权威医院,肿瘤专家认为已无更好的治疗方法,并告知该患者还剩下2~3个月时间。后来该患者在朋友推荐下开始服用人参皂苷Rh2,情况出现好转:食欲增强,精神状态改善、黄疸消除了,于是该患者继续服用。2007年5月份,到医院复查时,居然发现肿瘤已缩小到4&3.9公分。之后一直坚持服用人参皂苷Rh2,至今已多存活了将近四年,而且自我感觉与正常人没有什么区别,对战胜癌魔也充满了信心。
胰腺癌虽然凶险,但人参皂苷Rh2的显著作用可以帮助广大胰腺癌患者,提升治疗成功的信心,为康复增添希望。
&&&&&&&&&&&&&&&&&&&&&人参皂苷rh2治疗胰腺癌的病例
  张先生,58岁,家住上海市虹口区。于日查出胰腺癌,前期胃胀比较严重。以往有过胃出血,胰腺炎病史。张先生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入院时,背部辐射似的疼。进行了双期增强扫描和MPR检查。放射学表现:胰体胰尾部肿大,见不规则稍低密度肿块影,约79mm*38mm大小,密度较低,CT值约28HU,边缘强化,肿块部分包绕腹腔干及脾动脉、肝总动脉起始部,脾动脉不规则变细;肠系膜上静脉局部被包绕变细,脾静脉病变段未见显示。腹腔干周围软组织增厚。脾脏增大。肝脏形态、大小未见异常,肝内见散在多个小斑片装稍低度密影,大者直径6mm,边缘轻度强化。双肾未见异常。未见腹水。放射学诊断:
胰体尾部胰腺癌可能大,腹腔干及脾动脉、肝总动脉起始部,脾动脉,肠系膜上静脉受侵;脾静脉癌栓形成。腹腔干周围淋巴结肿大。肝内多发低密度影,转移不能除外。
在做完检查后,医生还发现张先生血管与脏器粘连,不宜手术。后来张先生做过两次介入治疗、做过γ刀,用过复方苦参注射液,胸腺肽,但效果并不理想。服用今幸胶囊后,在作介入时,并未出现恶心、呕吐、发烧、感染等不良反应。2010年3月份张先生再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了检查。放射学表现:胰腺体尾部见稍低密度肿块影,边界欠清,约36mm*25mm,增强扫描见轻度强化,动脉期CT值约33HU,门静脉期CT值约40HU,肿块部分包绕腹腔干及脾动脉、肝总动脉起始部,脾动脉不规则变细;肠系膜上静脉局部被包绕变细,脾静脉病变段未见显示。腹腔干周围软组织增厚。脾脏轻度增大。肝脏形态、大小未见异常,肝内见散在多个小斑片装稍低度密影,大者直径6mm,未见明显强化。双肾及肾上腺形态、大小及密度未见异常。未见腹水。腹膜后间隙未见积液。放射学诊断:
胰体尾部胰腺癌,较CT片明显缩小,腹腔干及脾动脉、肝总动脉起始部,脾动脉,肠系膜上静脉受侵;脾静脉癌栓形成。腹腔干周围淋巴结肿大。这次做介入,医生就说这个效果很好,肿瘤这个小多了,以前肝上还有转移,胰腺转肝。现在肝上面一点都没有。
免疫方面,白细胞等,都很稳定。张先生的妻子一直都有帮他做记录。到中医院做了一次介入以后是4.87,第二次到中医院,是6.35。再后来第三次5.8,第四次是5.57。白细胞一直都在4-10的正常范围内,血小板也好,150上下浮动,都在100-400的范围内。癌症生物标记指标也都下来了。胰腺癌最重要的指标CA19-9最初是103,后来是35.61,现在是20.43。都在0~39的正常范围内。
  现在张先生的精神状况很好,胃胀的感觉好多了。过去走不动路,第一次上医院走都走不动了。睡不着,吃不下,茶水都喝不下去。现在饮食胃口都正常。刚检查出是癌症时,疼痛很严重,整夜坐着,没法入睡。但服用今幸胶囊后,没再痛过。也没有呕吐,发烧过。还有比较可喜的地方是体重方面,张先生现在人也胖了10斤,其实10斤还不止。他以前50公斤,现在57公斤也不止。正常的时候是65公斤。从65公斤瘦到50公斤了,医生也说胖了就好,体重增加是个很好的情况。现在张先生的生活能够全部自理,活动正常,每天散步一小时,生活很规律,晚上九点到早上五点休息。
心不死癌不绝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0
博客访问:23,494
关注人气:0
荣誉徽章: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吴松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超声造影与增强CT在肝脏恶性肿瘤诊断中的比较研究
全网发布: 00:02
&&& &&超声造影是根据不同肝的血流动力学特性进行鉴别诊断。原发性主要由肝动脉供血,少量由门静脉供应,不同于肝实质主要为门静脉供血。超声造影的表现主要是大部分病灶动脉相病灶迅速增强(85.7%),显影时间早于门静脉及肝实质,在门脉相中增强程度迅速消退至低于肝组织(82.1%)。而增强CT显示大部分动脉期密度增强(84.0%),门脉期则呈相对低密度(88.0%)。即典型的原发性超声造影特点为“快进快出”,与原发性在增强CT上表现类似。有时在造影时可见组织内出现造影剂充盈缺损的现象,一般是由于组织坏死造成的。肝转移癌的血供特点因原发病灶的不同而不同。多数瘤体内部血供不足,而周边血供较多。血供来源于肝动脉,基本无门静脉的参与。因此,肝转移癌超声表现多表现为动脉相环状增强或均匀增强,门脉相和延迟相病灶增强迅速消退,回声低于周围肝脏组织。
&&&& 超声造影在不同类型肝的诊断中显示了与增强CT较为一致的血流动力学特性。与增强CT比较,超声造影具有以下优点:①操作简便,可随时进行,且没有放射性辐射,安全性好。②与CT造影剂在延迟期会进入组织间隙不同,超声造影剂仅停留在血管内,在延迟期也不进入组织间隙,能更准确地反映组织的血流灌注状态。③超声造影技术具有实时不间断地观察病灶的增强特点,可捕捉到增强过程中的细节,而增强CT的时间分辨率较低,不能完整观察病灶增强的动态过程,可能遗漏增强过程中一些有助于鉴别诊断的重要信息。当然,超声造影在诊断肝中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①受解剖结构的限制和谐波信号较弱的影响,经腹超声检查肝脏存在一定的盲区,检测血流的敏感性易受声衰减的影响。②超声造影评价疗效是基于检出内的血流信号,适于多血管型,对少血管型肝的疗效评价存在一定困难,各种局灶损的造影表现有一定相互重叠现象。③由于造影增强时间较短暂,使操作与观察时间明显受限,不可能用多个不同的连续切面详细分析肝造影改变。&&& 总之,超声造影检查在肝脏占位变的诊断方面已经显示出了独特的优势,随着造影剂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肝脏占位变病理特点、超声造影影像特点认识的不断提高,超声造影有望成为无创性评价新生血管形成及血流灌注过程的主要方法,在早期诊断肝脏占位变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网上免费问医生
看更多新文章>>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在知识中添加您关注的疾病
3.添加成功后,最新的医生文章,每天推送给您。
发表于: 21:13
吴松大夫的信息
网上咨询吴松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吴松大夫提问
吴松的咨询范围:
肝胆系统疾病的超声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射频及微波消融治疗。肝囊肿、肾囊肿的超声介入治疗。
吴松主治疾病知识介绍
超声医学科好评科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胰腺尾部肿瘤恶性比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