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如果要在线学习的话,哪个平台会比较好。

  通过读MBA我学到了什么?  每个报考MBA的学生都有自己的目的,有不同的诉求,但是MBA到底能带给我我们什么呢?它能改变我们的命运吗?它能让我们加薪升职吗?它能让我真正学到知识吗?  真正确切的答案只能你自己去回答,这就好像人生的意义需要你自己去寻找一样。因为结果总是很多因素交织而成。结果我们虽然不能完全预知,却可以借鉴别人的经验,他们怎么做的,他们得到了什么。我们不妨听听过来人怎么说的。  2012级学生(证券公司):在理论知识方面,我学到了丰富而扎实的专业知识;在个人能力方面,大量体验、实践类课程提升了我的综合才能;在未来事业方面,我得到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在学校MBA的学习,我进一步理清了思路,找到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我将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2012级(栏目策划)可能是久在媒体工作的缘故,习惯了无规律、快节奏、喧嚣而多变的工作生活方式,进了院校才感觉自己的心一下子“静”了下来。学校严谨务实的学风与作风,已在不断渗透进我的血液、我的观点、我的采访设计与新闻撰稿当中。MBA的学习让我相信观察越冷静、体会越深入,就越能洞悉事物的本质。  2012级学生(项目管理)  MBA究竟能够学到什么?的确是有一些心得,可是真要理清楚,也颇有难度。我想,我所学到的东西,大概可以归为下面四个方面:  一、专业管理知识的学习  每次碰到朋友问我究竟从MBA中学到了什么的时候,跃入我脑海的第一个反应就是管理系统理论的学习与掌握。可以说,良好的MBA教育是一次非常全面和系统的工商管理学习。对于学习者来说,无论是战略、组织、管理,还是财务、营销、生产运营,抑或是人力资源、资本等方面都会是一个系统学习的过程。  MBA教育的核心课程涉及工商管理的各个主要主面,例如:金融、管理、会计、市场营销、决策科学、经济学和组织行为学等等。一般情况下,这些课程都是必修的。每门核心课程都全面地介绍了该学科的实用知识。如管理经济学讲述了微观经济的常识,市场营销课涉及定价策略,DMD给我们提供了数据模型分析的方法与工具,公司理财则展示了做为一个公司核心的财务方面的理论。总的来说,这种系统的理论学习是非常有用的。  二、思维模式的改变  我在前面提到过,MBA给我们带来的最重要的东西,是对我们固有的观察、分析、思考和决策的思维模式的扩充。长期以来,我们每个人在工作中都形成了固有的思维模式和观念,而这种观念和思维模式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所以说,只有改变了一个人的观念,才能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与做事方法,单纯依靠理论知识是改变不了的。真正好的MBA学习,是能够改变一个人观念和思维模式的学习,这一点未必会适用于每一个人,不过请大家一定要仔细体会。  可以这样说,MBA给我们带来的相当重要的两个收获就是设计和创新。人们现有的思维模式主要是判断型的、分析型的,如果用生产汽车来作比喻的话,判断和分析是汽车的两个后轮,我们必须把设计和创新作为汽车的两个前轮,给我们提供前进的方向,同时和后轮有机的配合,这样才能够驾驭这部汽车带领我们不断的前进。  MBA教育最重要的特点是实用性,不重在灌输知识,而在于你怎样用你学到的知识去指导你的管理工作。我认为,MBA给我们带来的最大收获是一种对新事物的记性、思考能力和开阔的视野。通过MBA的学习,我们可以对以前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产生新的看法,同时,通过更深层次的理解,会使我们在知识与技能、个性与心理、目标与愿望等诸多方面接受更多的挑战,对未来的事业与职位有了更高的目标。  三、人际关系网络的建设   在MBA的同学当中,很多人在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都有着非常丰富的成功经验,除了正常的课堂学习之外,大家课余相互之间的交流沟通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过程。因为身处在这样一个环境当中,大家很自然的会取长补短,总体水平就会一起水涨船高。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激烈的竞争促使每个人拼命努力,加上MBA学生大多在原来的工作岗位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所以才能够相互交流、借鉴和学习,共同提高。  在我们班里,汇集了来自26个不同行业的74名同学,我不敢肯定这些人对我们今后的事业都具有很大的帮助,可是这种帮助是无形的。从这一点上来说,和同学们在一起,有时候比学到的管理知识更为重要。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而言,MBA有人际关系学的意味在内,可以肯定的说,大家在毕业以后,将来会有很多人会继续保持联系。实际上,在我们班现在已经有不少同学保持了固定频繁的联系。  四、自我的完善与提高  在职业素养方面,MBA也能够给我们带来极大的提高。通过近两年的系统学习,我认为自己已经在思维、视野、语言和交流的能力、判断和决策能力等方面获得了不小的提高,而这些是能够使我终身受益的。  …….  每个人所拥有的东西不同,所走的路也不同。是否要报考是要要学习,这个问题答案就在你心中,你是否需要,为什么需要?如果你还在想,那你不妨去做。
楼主发言:6次 发图:0张 | 更多
  为什么要报考MBA辅导班?  成功的路不只有一条,岔路却有千万条!  考研怎么做一定能成功呢? 这个没有绝对的答案。勤思考研经过无数次的研究,综合多年来成功学员的经验发现:只有一点,那就是你具备成功的理由。每个成功的人,必定有闪光点。这足以照亮他的考研前程。或勤奋,或人脉,或处事,或分数……如果你没有,那么你必须通过努力和改变,让自己变的拥有。而坐以待毙,和固执偏见是成功的大敌。你想成功吗?你考上名牌研究生吗?问问自己的理由呢?如果你不知道你的理由在哪,我们来为你铺设!  自己复习  自学无门,效率低下。独学无友,坐井观天。缺乏自律,严重拖延。欠缺规划,盲目复习  睡大觉、逛大街、侃大山。打游戏、看电影、肥皂剧。微博狂刷屏、微信摇啊摇。复习流于形式,精神涣散。  #我都在了,你还不来吗#快来加入群【北京院校MBA备考】(),发现精彩内容。  勤思MBA辅导学习:  一个人学习肯定比不上和一群人学习更来劲。所以辅导班的作用非常大。  一是可以了解联考的前沿消息。  二是可以和同学建立学习联盟,交流经验,探讨考题。  三是可以横向对比,找差距,给自己施加一定的学习压力。  四是模考可以帮你查缺补漏,更重要的是对考试的适应,找到适合自己的考试时间安排(特别是综合能力)。  五是我们可以利用辅导班这个平台提前认识一些未来的MBA。所以辅导班在我看来是百利而无一害。 另一个方面,因为大多数学校的奖学金比较丰厚,如果能考得高分,自然拿到奖学金的概率就很高,可以为自己节约不少学费。   具体详情:勤思MBA提供辅导员一年辅导服务。他们帮你做基础能力测试,根据你的学习情况,为你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通过复习计划让你的考研全程更加的科学和规范,因为勤思的辅导老师都是经过严格面试和培训,辅导效果更加有效。每周对你的复习情况进行提问与检查,有些同学看着书会,但是合上书就不会了。因此每次的检查和答疑就是对你最好的复习促进,因此请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来走。  结合勤思的网络或者面授课程,辅导员能起到一个查漏补缺的作用。这样,大课有教授们的讲课,让我们理解深刻,又有研究生的辅导员来对我们进行常规辅导,他们刚刚考过,会有自己的成功经验分享,因此我们为自己的学习效果上了双保险。  预约老师Q
可以获的各课程试听课 还有纸质版的词汇口袋书 和历年真题、大纲。
  勤思MBA辅导班课程怎么样?  目前市面上确实存在很多考前培训机构,但每个机构都有自己的特色、专长,比如有的是从职业教育延伸过来的,工作的过程中带有很浓烈的职业教育色彩;有的机构注重应届毕业生,这种机构在后续服务上就会欠缺一些;有的机构侧重网校课程,单纯网校课程对资金比较紧缺,学习能力教强的应届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再比如有的机构是以课程为依托,更注重考试阶段的暗箱操作,比如新闻上破获的哈尔滨集体舞弊窝案。  勤思的课程体系是在综合了在职人员的时间、精力等特征推出来的,课程侧重于为学员提供高水平的辅导课程,通过科学、有效的学习方式和应试技巧,达到应试上线或高分的目标,可以说,勤思的课程辅导是阳光下的考培课程,任何一个学员的成绩都是真实的,值得学员、老师和勤思共同骄傲的。  勤思MBA联考辅导课程的优势  学长式顾问模式,更懂学员。  勤思的每一位顾问和老师都有考研或备考经历,课程顾问亲身体验,能够体会学员备考的艰辛,更能为学员提供最切实的服务。  身边的勤思,更注重学员体验,更快响应学员需求。  应用最前沿技术实现YY远程1对1指导,让每一个MBA备考学员身边都有勤思。  全国首创班主任+辅导员备考模式。  班主任制定学习计划,辅导员定期答疑解惑,让您备考路上不孤单。  更亲民的价格,更实在的服务。  一次不过,下年免费重修,为全部学员提供免费调剂服务。  勤思的实力:  (1)办学资质,在勤思的官方网站上可以查到勤思的办学资质,有些办学单位,使用了同样的营销 推广手段,但却没有事实上的办学资质,这些机构从事办学,是有风险的。  (2)承诺的事情100%能够做到,不能做到的事情,勤思是不会去承诺的。勤思不会去向学员做一些业内无法做到的承诺,百分之百保过,百分之百调剂,百分之百退费等,有些承诺在业内都是些口头承诺、文字游戏。  (3)勤思在做好考前培训的基础上,还与多所院校建立了长期合作机制,而这将更利于为日后上线学员提供免费调剂服务,保证需要调剂服务的学员能够调剂到更满意的学校。  勤思考研张老师
  考MBA要不要报辅导班,怎么选择?  6月-8月,备考就进入了强化阶段,考生是否该选择培训班?该如何选择培训班?   半数以上考生报班  考MBA要不要报班?勤思考研并不鼓励考生盲目报班,考生要掂量自己的实力和财力。基础比较好的考生可以不参加培训;今年考纲变化较小,往年备考过的考生可以不参加培训。  不过,对比考研和公务员考试,MBA联考参加培训的考生比例明显较高。这一方面与考生有3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经济实力较强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考生工作较忙,自我准备不充分有关。( 勤思考研张老师
)  工作繁忙人士宜报班  与考研和考公务员人士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考MBA的考生都是在职人士。原因有三:一是毕业时间长,疏于应试,对于考试已经缺乏感觉;二是上辅导班可以由教师安排复习进度,省却自行备考多花的时间和精力;三是工作繁忙,应酬较多,自己安排复习缺乏学习氛围,容易产生动摇。  基础较差,不想参加提前面试。备考名校的考生,会较早的参加培训班以求获得全面提升考上名校;基础较好的考生,为了实现应试能力的短期突破及技巧提升,也会选择在十或十一月的时候参加模考及突破班的学习,已达到备考效率的最大化。  辅导班有对口关系  报MBA考前培训班除了大家众所周知的好处,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好处。MBA考前培训机构与重点商学院的MBA中心会有一些合作关系。某些机构会因为推荐学员集中报考某所院校而产生更多的交流和默契。  一、为考生填报商学院做评估往年有少部分学生不了解一些重点商学院的偏好,比如个性倾向、素质潜力、职业规划等,报考了要求比自己条件高的学校而落榜。考前培训班可以向你建议合适你的商学院。  二、那些与MBA有合作关系的培训机构比较了解面试要求,能够进行针对性辅导。  三、帮助考生调剂对于签过保过协议的学员,辅导机构会免费帮助学生做调剂    挑选辅导班不可轻信网络  搜索一下“MBA辅导”这样的字段,会出现数十家培训机构的网站,这些机构都宣称自己培训实力强,并且在“招生简章”中列出近年来在各大商学院的状元。不过,上网搜索者很快就糊涂了,因为不止一家培训机构宣称自己拥有MBA的状元。商学院是有排名的,可是却没有机构公证MBA考前辅导班的实力。在缺乏有经验的朋友提供“口碑”咨询的情况下,该如何选择MBA考前辅导班呢?往届的MBA考生提出了以下建议:  师资力量:辅导班的主体是老师,一个高水平的老师往往能深入浅出的讲解基础知识使学员迅速解惑;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题型开拓学员思路,帮助学员顺利完成备考过程。  课程安排:有了好的老师,也要有系统合理的课程的安排。考生的基础和备考时间都是千差万别的,针对不同学员的特点进行课程设置也是对学员负责的表现之一。  办学经验:作为资深考前辅导班,它的经验也是学员们的宝贵财富。历年积累的强大学习资料库,对MBA考试走势的准确把握以及对各校招生情况的了解,对考生考入满意的学校是有极大的意义。  教学服务:一个辅导班的教学管理对于学员的学习也是很关键的。辅导班有义务给学员创造一种积极活跃的学习交流氛围,为了保证学员可以全程听课,勤思考研既有面授课程,也有远程网络课程,学员完全不必为落下课程而担心。  学员满意度:可以向正在培训机构上课的学员征求意见,看他们对课程内容是否满意,以及是否有更好的推荐。  增值服务:现在有部分MBA辅导名师资源非常稀缺,名师没有时间为学生解答课下的疑惑。而服务完善的辅导机构会有专门的“辅导员”督促学员完成作业,为学员解答疑难问题。此外还包括报名答疑、备考心态调试等服务。  MBA考试相对学硕确实容易,但是想要获得一个好成绩还是要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每年都会有很多学生选择参加研究生考试,很多学生在10月份放弃了,也有一部分学生根本不会进入考场,每年考试时间都有空空的座位,所以考研更是一个坚持的过程! !!
  勤思MBA辅导班靠谱吗?  目前市面上确实存在很多考前培训机构,但每个机构都有自己的特色、专长,比如有的是从职业教育延伸过来的,工作的过程中带有很浓烈的职业教育色彩;有的机构注重应届毕业生,这种机构在后续服务上就会欠缺一些;有的机构侧重网校课程,单纯网校课程对资金比较紧缺,学习能力教强的应届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再比如有的机构是以课程为依托,更注重考试阶段的暗箱操作,比如新闻上破获的哈尔滨集体舞弊窝案。  勤思的课程体系是在综合了在职人员的时间、精力等特征推出来的,课程侧重于为学员提供高水平的辅导课程,通过科学、有效的学习方式和应试技巧,达到应试上线或高分的目标,可以说,勤思的课程辅导是阳光下的考培课程,任何一个学员的成绩都是真实的,值得学员、老师和勤思共同骄傲的。  勤思MBA联考辅导课程的优势  学长式顾问模式,更懂学员。  勤思的每一位顾问和老师都有考研或备考经历,课程顾问亲身体验,能够体会学员备考的艰辛,更能为学员提供最切实的服务。  身边的勤思,更注重学员体验,更快响应学员需求。  应用最前沿技术实现YY远程1对1指导,让每一个MBA备考学员身边都有勤思。  全国首创班主任+辅导员备考模式。  班主任制定学习计划,辅导员定期答疑解惑,让您备考路上不孤单。  更亲民的价格,更实在的服务。  一次不过,下年免费重修,为全部学员提供免费调剂服务。  勤思的实力:  (1)办学资质,在勤思的官方网站上可以查到勤思的办学资质,有些办学单位,使用了同样的营销 推广手段,但却没有事实上的办学资质,这些机构从事办学,是有风险的。  (2)承诺的事情100%能够做到,不能做到的事情,勤思是不会去承诺的。勤思不会去向学员做一些业内无法做到的承诺,百分之百保过,百分之百调剂,百分之百退费等,有些承诺在业内都是些口头承诺、文字游戏。  (3)勤思在做好考前培训的基础上,还与多所院校建立了长期合作机制,而这将更利于为日后上线学员提供免费调剂服务,保证需要调剂服务的学员能够调剂到更满意的学校。  勤思考研张老师
  勤思考研——全力打造全国性价比最高的专业MBA培训班  成功的路不只有一条,岔路却有千万条!  考研怎么做一定能成功呢? 这个没有绝对的答案。勤思考研经过无数次的研究,综合多年来成功学员的经验发现:只有一点,那就是你具备成功的理由。每个成功的人,必定有闪光点。这足以照亮他的考研前程。或勤奋,或人脉,或处事,或分数……如果你没有,那么你必须通过努力和改变,让自己变的拥有。而坐以待毙,和固执偏见是成功的大敌。你想成功吗?你考上名牌研究生吗?问问自己的理由呢?如果你不知道你的理由在哪,我们来为你铺设!  北京市西城区勤思培训学校简称勤思教育。是由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专家教授共同倡议筹建,以“业精于勤,行成于思”为理念,为北京地区一家从事考研咨询、考研辅导的权威培训机构。师资囊括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统考专业实力较强的国内知名高校。凭借优秀的师资、优质的课程质量,完善贴心的全程服务,着力打造考研专业课辅导领域内的旗舰品牌。  勤思教育 是北京权威的MBA、MPA、MPAcc考前培训机构,为考生提供MBA联考、网络课堂、MBA提前批面试服务,拥有一批专业的教师团队,教学经验丰富,通过率高。  价格展示,自己来做个大对比吧!  勤思MBA考前培训班【班型设置】  MBA联考【网络全程套餐班】:(权威内部资料+全程网络课程)全国最低价:2900元  MBA联考【面授全程套餐班】:(权威内部资料+全程面授课程+VIP小班辅导+面试申请材料修改+面试辅导!)全国最低价:4500  MBA联考【网络VIP班】:(权威内部资料+全程网络课程+VIP小班辅导+面试申请材料修改+面试辅导+不过免费重学!)全国最低价6500元  MBA联考【面授VIP班】:(权威内部资料+全程网络课程+VIP小班辅导+面试申请材料修改+面试辅导+不过免费重学!)全国最低价7600元  MBA联考【高分保过班】:(权威内部资料+全程网络课堂+面试辅导+面试申请材料修改+不过免费重学!)全国最低价:4.2万元  MBA提前面试【清华/北大申请材料修改】:(权威内部资料+一对一修改+权威内部资料+三对一面试指导点评+全程录像+三轮面试)6200元  名额有限,抓紧时间报名吧!  【咨询电话】
张老师:  【更多信息】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您已成功注册高顿网校
用&户&&名:
初始密码:(您手机后六位)
请尽快到个人中心 。
忘记密码,可点击“忘记密码”进行密码重置。
如有疑问请致电 400-825-0088
登录高顿网校
资料修改成功
失败提示失败提示
合作账号登录
新版建议课程反馈题库反馈直播反馈
反馈内容(*必填)
亲爱的用户:欢迎您提供使用产品的感受和建议。我们无法逐一回复,但我们会参考您的建议,不断优化产品,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
+ 上传图片
很愤怒刚学习不久,没法学啊要考试了,急死我了这次就不告诉你们老板了,限你们赶紧弄好算了,麻木了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3199753',
container: s,
size: '104,48',
display: 'inlay-fix'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3249068',
container: s,
size: '200,30',
display: 'inlay-fix'
想在金融行业发展的你,学CFA好还是MBA好?
小编导读:
对许多经管类、金融类的大学生来说,如果将来打算从事投行业务都会考虑一个问题:考取证书,还是研读MBA学位?CFA好还是MBA好?我该怎么选?诸如这样的疑问贴,在很多网站都可以看到。
然而,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成熟和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不再这样提问。经过这几年的总体情况来看,许多金融行业人士都认为更好!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两者之间的优势:
CFA特许金融分析师证书的优势:
CFA的课程相当于研究生水平的自学考核课程,适合投资专业人士参加,尤其适合证券分析师、资金管理人和投资顾问。取得CFA特许状如同获得一张&开启华尔街的通行证&,有助于个人敲开金融业或提高晋升机会。
接着,我们看一下MBA的优势:
MBA的课程集中在定量上,读MBA可以为学生带来各种选择和人脉。同时MBA需要花几年全职或兼职的时间并完成毕业论文。获得MBA学位之后,个人的出路更广。
上述看来CFA和MBA各有千秋,在其学位与技能的相互比较上两者间也不相上下。
但如果就个人的发展来看,其实并没有一条职业道路绝对要求MBA学位,MBA只是选择性的学位。也有许多的金融机构尚未明文规定雇佣持有CFA的人。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令现在的金融人士逐渐都倾向考CFA证书了呢?一篇出自高顿财经研究院的调查分析如下:
CFA比MAB更胜一筹的优势:
首先第一点,就是因为MBA的课程设置是定量。就目前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需求来看,金融工作者的能力更要求具有金融量化能力和供应链管理,还有会计和其他附加能力。MBA只提供量化分析训练是不够的;而CFA证书,恰恰涵盖这些。
第二点:对于职业定位清晰要进入投行的人来说,想从事Portfolio Management, Equity Research和Hedge Fund这些职位CFA证书都是必要的。通过学习CFA能够很好的了解金融行业中必要的专业知识。证书作用精准。
第三点:更具有性价比。无论从CFA和MBA的经济支出还是从学习时长比较,CFA证书都更有性价比。在一所知名大学读MBA仅学费就高达10万美元。而CFA的考试费用只有美元左右。读MBA需要考虑是否离职,但CFA的考证并不影响一个上班族的正常生活。
第四点:CFA证书属于投资分析师,此张证书广受全球金融机构认可。CFA证书在Portfolio Management方面非常有用,它能帮助一名金融零基础学员掌握一名投资组合经理的所有技能。在金融业界CFA证书深受对冲基金,私募、投资咨询、固定收益行业的青睐。
▎本文作者Yuyu,来源高顿网校CFA。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高顿CFA&(gaodun)。原创文章,欢迎分享,若需引用或转载请保留此处信息。
打造全球最专业的VC/PE、IB、融资、证券、金融资讯在线分享平台!为各界有志于投资投行、顶级券商等领域的在校学生、社会精英提供最快、最专业的业内资讯和财经培训。
高顿网校温馨提醒
为了方便CFA考生能更加系统地掌握考试大纲的重点知识,帮助大家充分备考,体验实战,高顿网校开通了全免费的CFA题库(包括精题真题和全真模考系统),题库里附有详细的答案解析,学员可以通过多种题型加强练习,通过针对性地训练与模考,对学习过程进行全面总结。
专业的CFA考生学习平台与职业发展平台,干货满满,抢鲜分享。欢迎关注微信号&高顿网校&(gaoduneclass)
CFA学习与分享QQ群: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2、经本网站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并不得对作品中出现的“高顿”字样进行删减、替换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您认为本网站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邮箱,电话:021-),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责编:Yuyu.zhang
Copyright &copy
高顿网校, All Rights Reserved.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CBS) MBA学生在线分享 () 文字实录
作者:ChaseDream
Columbia Business School MBA Students Online Chat
Date: November 27, 2010 (Saturday)Time: 22:00 - 23:00 (Beijing time) Place:
()Language: Chinese
Troy ChenMBA candidate at Columbia Business School, Class of 20123 year management consulting
Jeffrey YangMBA candidate at Columbia Business School, Class of 20123 year investment banking (risk management for sales and trading)
公告地址:
===以下为聊天实录===
第一部分:嘉宾介绍与分享
Troy:大家好,我先做下自我介绍。我2007年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本科毕业,之后在一家top consulting firm做了三年。去年此时(编者注:2009年11月)拿到了CBS的offer。再介绍一下当时申请的package:
GMAT是740分
托福是111分
共申请了三所学校:哥伦比亚、沃顿和哈佛
之所以申请这三所学校,既有战略层面也有战术层面的考虑。
战略层面:我长期的职业目标是希望能在一家大型金融机构工作。这三所学校,是在无论是华尔街还是整个金融圈子里,声誉都是最领先的。战术层面:当时工作很忙,公司批给我写essay的假只有二十多天,所以在有限时间内,我无法申请更多学校;而且我注意到这三所学校的essay在风格和内容上比较类似。
最后拿到了一个offer,一个wait list,其中CBS申请的是earlier round,去年这个时候拿到offer。
Jeffrey:大家好,我叫Jeffrey,也是哥伦比亚一年级的学生,本科南洋理工大学生物工程系。毕业以后,我在一家Bulge Bracket投资银行做风险管理;做了三年,也是在09年的时候申请的CBS的early decision。
当时申请了四所学校,芝加哥、哥伦比亚、NYU和Duke,我的长期的职业目标是做投资银行,所以申请的四所学校里,三所都是金融方面的好学校,Duke用来hedge。结果哥伦比亚给offer,还给了一大笔奖学金;于是我就选择来了哥伦比亚。GMAT成绩是780分,没有考托福。
首先讲一下哥伦比亚和我们想象中最大的不同,进来以后我发现,大家背景非常多元化,我觉得非常惊讶。之前以为哥伦比亚是一个金融强校,看她的就业报告,也是50%以上都去金融,我曾以为同学背景可能会偏重于金融方面,结果完全不是这样的。哥伦比亚把学生分班为cluster,每个cluster是60-70个人。大家有很多军队背景,很多创业背景,还有一些房地产背景,当然也有很多consulting和金融方面背景的。金融方面再细分,有投行,buy side,还有trader。还有很多做非营利组织的,healthcare,各种各样背景的人。同他们交谈能见识很多东西。
第二就是大家的职业目标也非常多元,虽然哥伦比亚是一个传统上金融比较强的,但是找investment banking方向的学生,在整体中占不到1/5;有很多人是想寻找nonprofit方向,很多人想创业,还有很多人是想做social enterprise,health care,各种各样方面的都有人想做。
Troy:我先讲一下哥伦比亚商学院和我们想象的不同,然后就分着来回答不同的问题。
我觉得CBS与我想象中最大的两点不同是:
第一,来之前我曾以为哥伦比亚是一个commuter school,还听说别的学校MBA学生不管课上课下都爱扎堆在一起,而哥大则是下课了同学就各奔东西。来了以后发现这个论断只是部分正确的。下课以后,同学们确实去了不同的地方,因为在纽约这个城市机会实在是太多了,大家都是利用课下的时间去结识不同的人、寻找不同的机会、实践各种兴趣爱好。有趣的是,很多课上认识的同学,课下又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碰到,比如招聘会或是社团活动。所以可能乍一看确实是commuter school,但实际上大家在校内外都有非常多互相交流的机会。
第二点跟我想象不同的是,两年的商学院生活其实非常非常短,所以需要大家尽快进入角色。比如各个企业的招聘会,需要我们在入学后很短时间内掌握和各种各样的人networking的技巧。大家一定要多争取机会去接触感兴趣的各个企业,因为无论是对了解对方还是对于你自己都是有帮助的。在这个过程中,二年级的MBA同学会很热心地帮助一年级学生,分享经验、介绍情况。另外学校有很多的内部学习资料供大家分享。
Jeffrey:career advisor是学校非常好的制度,这个制度下,学校会给二年级学生酬劳,请他们来帮一年级同学作career advisory;学校提供一个名单,大约四五十个人,我们可以约他们时间,然后他们来帮助我们。他们的经验,包括他们找实习的那种心得体会是非常非常珍贵的,而且是最新、最准的消息,比起很多其他渠道的消息是更加有用的。
第二部分:Q&A
提问1:能介绍一下学生背景吗?
Troy:CBS的学生背景非常多元化,MBA之前有做finance、consulting、auditing、engineering、startup、NGO的等等。学校在分班的时候考虑到学生的文化背景、工作经验、性别、种族等等各方面不同来搭配。这种多元化能够很大程度上激发我们在团队合作中认识到一些自己过去没有发现的东西。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每个学习小组都是由五到六个学生组成,大家都有不同的背景。
Jeffrey:嗯,就拿我自己的learning team来说,五个人除了我以外,一个Harvard Econ 本科,先A.T.Kearney做management consultant后来转AmEx的corporate in-house strategy的,现在在致力于创业,推广他亲戚所拥有的卡通人物的franchise;一个U chicago 本科然后general mills marketing的黑人女生,现在在转social enterprise;一个西点军校的韩裔女生,上过西点的伞兵学校,在伊拉克呆过18个月,还是美国国家手球队的队员,现在想做media management,在纽约的某世界级唱片行的总部做实习中;还有一个某liberal college毕业的帅哥,之前做PE investment advisory,准备去找investment management的工作。
Troy:就业问题:总体的感觉肯定要比前两年要好很多;市场还是处于观望期,毕竟美国的复苏感觉不像亚太地区这么强劲。对于某一些行业来说,比如说banking和consulting,招聘非常规律;现在开始招聘是2011年的暑假实习和2012年正式入职,所以公司不仅仅会基于现在的市场状况而进行招聘,而是会基于两年以后的状况进行招聘。感觉这方面机会还是非常多的,比前两年好。
Jeffrey:我同意这个说法。我们同二年级学生的交流,他们总体感觉今年来校园招聘的公司明显比去年多。刚开学的时候,学校不会开闸就放公司进来;先给我们做培训,包括待人接物、recruitment events上面的举止行为和言谈方式等等。8月底开学,第一家公司是9月27日进来的,9月27,28日两天就有12家公司来,包括BAML, Citi,Lazard等投行,也有PIMCO这样的buyside 大house,也有American Express,GE等其他类的大企业。我们觉得这些公司似乎被挡了很久,终于可以进学校来了,就一窝蜂涌进来,每天都有很多公司来。
因为哥伦比亚地理位置在纽约,所以有非常非常多的event,学校的院长跟我们说每个月有400多个events,如果排除周六和周日的话,平均每天有20个events,所以每天都有很多overlap。每个人需要make各种decision,比如说是去听这个CEO讲他的经验,还是去某个公司的宣讲会,还是去某个club组织的兴趣活动等等。在纽约,公司来学校很方便,另一方面,也有各种各样非常牛的人来这边。开学短短几个月,来的就有很多像摩根士丹利的CEO这类大牛人来讲话,他是哥伦比亚的校友。
提问2:学习期间,会有placement或者internship吗?
Troy:我们通常说的实习是一二年级之间的暑期实习。大部分人会做1-2个实习。如果是banking或者consulting,通常是8-10个礼拜,所以只够做一个。有人会做一些NGO或者其它off-campus opportunity,就可以做多个实习。
提问:请问申请的时候career progression是不是特别重要,比如升职到了team lead?我的工作是2年的rotation program。这样在不同team的经历会不会弥补career progression上的不足?我打算工作3年后申请,目前工作1年多了。
Troy:我觉得这个问题可能是关于在essay方面怎么写自己的career progression以及career goal的。每个申请人的career goal和career progression都会非常的不同。我个人觉得,负责申请的老师往往是看career progression是不是合理的、有逻辑的,过去所走的每一步是否有助于达到long term career goal。有的人在进入商学院以前有2-3份不同的工作,只要他的每一份工作中的转换都是不断向自己最感兴趣的方面推进,是完全可以说服admission的。当然我们周围有很多人入学前只有一份工作,或者在essay里说以后还打算回到原来这个行业里面,只要说的通,都是可以的。
提问3:国际学生拿奖学金的比例?
Jeffrey:这届我们中国学生有5个人拿到奖学金,总共拿中国护照的人有25个人左右,所以大概有20%的人拿了奖学金。另一方面学校在这一两年大力向校友筹募捐款,11月份有一个奖学金获得的dinner,大概有100都个人在那个dinner上。我们这届一共有500多个人,所以大概20%拿奖学金。过去一年学校加强了募集奖学金捐款的力度,已经筹到一大笔钱,这个活动还在继续,奖学金的数额还会越来越多。只要你成绩好,背景比较好的话,还是有很多人可以拿奖学金的。
提问4:这届是不是全部是earlier decision录取?
Jeffrey:我们不太清楚,可以说一下我们这边大概中国人的背景是有25-26个人左右,其中大陆过来的有12个人,纯大陆背景、没有海外工作经验的有12个人;我不敢说有多少人是early decision,但是我觉得有很大一部分人是early decision录取的。我前两天也跟招生办交流过,他们建议最好在1月6日之前申请,因为那个是被考虑奖学金的截止日期,在那个截至日期申请之前申请会被考虑奖学金,后面的就没有奖学金。
有很多人比较担心的申请进展情况怎么样,学校说他们希望会在12月6日之前,把earlier decision目前的pipeline处理掉,所以说如果没有听到结果,还是有希望的。
Troy:顺便说一下入学的比例,哥大除了有9月份入学的一批之外,还有一部分同学是1月份入学;并且我们正在准备为明年1月份的同学迎新。据我们所知,在明年1月份入学的学生比例里,中国大陆背景的将近10个同学,其中也有半数以上是从教育到工作都是在国内的,所以这两部分加起来有将近30个同学。
提问5:拿奖学金的人的背景是怎么样的?
Jeffrey:这个背景比较多元,我知道的中国学生里,我自己是sales and trading风险管理的背景,另外有两个学生之前在buy side,还有一个人在consulting后在一家start up公司做CFO的。还有一个是auditing的背景。所以奖学金的授予不仅仅看工作背景,是综合整个package,包括GMAT成绩,GPA,工作经验等来判断给谁奖学金的。
Prefer的入学年龄,这不一定。也有同学工作七八年的,我们都开玩笑说他应该去读EMBA,因为他已经在private equity做到VP了,所以我们觉得他来跟我们一起读MBA有点大材小用。我和Troy都是工作三年的。我觉得大家不要紧张:一定要GMAT考多少或者一定要GPA拿多少分或者一定要工作几年,因为录取委员会不可能只看一方面,肯定是要看综合的package,所以大家就应该专注于能改变的东西,比如essay尽量写得好一点,或者GMAT不高的话,有时间可以重考一下。
提问6:GPA 3.0 是最低Requirement?
Jeffrey:这个我不好说,如果你的GPA不到3.0的话,其他方面一定要非常强,否则的话,很难说服招生办公室录取你而不录取另外一个背景比较好的同学。
提问7:对比一下哥伦比亚和NYU两所学校。
Troy:我们在纽约各种招聘上见过很多NYU的同学。总体来说,大家感觉这对同城德比商学院既是竞争又是合作的关系。
首先,这两所学校在华尔街各大投行里都拥有相当多的校友。来了美国读MBA会发现,美国投行的招聘流程和国内不太一样。每家投行里都会有针对各个学校的招聘小分队,而这个团队又基本上都是由这个学校的毕业生所组成的。在招聘初期,大家都希望能够更好地推销自己公司,举办更多的event,把更多的优秀人才拉进来;同时,各个团队又会用一种非常挑剔的眼光去审视每位申请者,希望找到最合适本公司的人。所以这方面是一种合作的关系。到了招聘后期,随着接触加深,各个学校招聘分队的校友们又会变成你的最积极的拥护者,都希望把更多本校的MBA带到自己公司里。所以从后面这个角度来说,NYU和哥大又是互相竞争的关系。
在课程方面,哥大会给学生带来很多industry practitioner,比如我这学期在哥大上的一些课,教授会从外面带来很多的guest speakers。我这学期上的International Banking,教授叫Robert Fallon,是之前摩根大通亚洲的一个大佬。他最近把摩根大通前任的China区CEO请到了课上,给我们讲了很多摩根大通在国内的业务模式,大家听了都受益良多。当然了,据我所知,NYU这方面的资源也非常丰富。
谈到不同之处,哥伦比亚的课程可能更灵活一点,比如说灵活的学制,有9月份入学的还有1月份入学的。另外,如果学生之前已经有相关的金融背景,学生可以在入学初的时候选择免掉很多的core classes。这样在接下来的学习当中,就可以更加自主地选择advanced courses或是elective courses。
Jeffrey:刚才Troy说的guest speaker我深有体会,因为我们学校有很多professor之前都是industry“大牛”背景。我们第一学期就有一门课叫做Capital markets,那个教授是在以前Goldman Sachs做了18年, GS的equity derivatives group就是他一手创办起来的;他在公司18年作到高级合伙人之后,离开公司。他讲的课和PHD出身的教授讲课非常不一样,他有非常丰富的从业经验,讲课非常联系实际,包括他讲一个知识点,会讲这个知识点的industry的practice实际上是什么样的,有什么需要注意的问题。他也会带进来很多guest speakers,比如他会带来摩根士丹利之前的chief investment officer,包括buy side/hedge fund的一些senior partners之类的人给我们讲课,而这些是在一般的学术派的课堂上听不到的东西,是非常实用的。所以哥伦比亚一直说“理论联系实际”,这就是她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在纽约,我们大概有一半的老师都是adjunct professor,就是之前或者现在还在工业界、金融业、或者各种行业有工作经验,背景都非常强。
大家之前不知道有没有看这个新闻,沃伦巴菲特给他的公司寻找继承人的时候,第一个物色的是一个名叫李路的中国人,哥伦比亚的MBA,他后来不愿意去,可能因为他现在hedge fund做得很好,不想去为巴菲特干活就拒绝了。后来又物色一个哥伦比亚的校友Todd Combs。他是哥大商学院02届的校友,05年的时候launch了一个fund叫Castle Point Capital。他现在还在学校里教一门hedge fund的投资课的,二年级的中国学长有人在上他的课。
哥大在金融界的校友圈是很强大的。单拿投行来说,因为这一块我比较熟,比如前几天刚刚过世的Credit Suisse的investment banking主席就是CBS的校友,他去世后他的同事还根据他的遗愿在CBS设置了一个以他名字命名的professorship fund,用来招聘出色的教授。我以前在Credit Suisse工作;有一次公司内部一封人事变动的e-mail,提到四个人,涉及investment banking的CEO、Investment banking的主席,整个CS Group EMEA region的CEO等人事变动,其中三个人是哥伦比亚商学院毕业的。另外之前说过Morgan Stanley的CEO也是CBS毕业的,Citi的CEO也是。
哥伦比亚在Investment banking里在华尔街的presence里是非常“可怕”的:比如巴克利在学校招聘的他们的团队就是50个人(banker而非HR),而Citi有70个banker的团队专门为了从CBS招人。你如果在金融方向发展的话,来哥伦比亚是非常好的选择。
提问8:sales背景的多吗?
Jeffrey:我们这届20多个人里,有一个做marketing的,我不知道算不算sales。还有一个做fixed income sales的。
提问9:在学习方面的挑战以及数学在MBA学习当中的应用?
Troy:从这学期学习的经历看,我觉得哥伦比亚是一个非常重视应用于实践能力的学校。数学在课程中当然是很重要的。第一学期的很多core class其实都跟数学相关,比如说Capital Markets, Operations Management和Statistics等等。但是这些课的理论深度肯定是不如普通研究生或者PhD的,因为MBA毕竟不是一个为了理论学习而花两年时间的地方。教授会通过非常多的案例教学让大家知道这些理论如何在实际当中应用。比如说Capital Markets里用的数学方法主要包括线性代数和数理统计。我相信有国内教育背景的同学尽可不必担心在数学方面的挑战;坦率地说,美国学生遇到的困难会比我们国内学生多一点。
提问10:在哥伦比亚,创业风气如何?
Jeffrey:创业风气非常好,有关于创业的club就不止一个,有各种学生社团专门是为了创业而做的。我们学习小组里5个人中就有1个人是要创业的,他想作一些小孩品牌的公司。
提问11:一般做金融方面的比较多吗?
Jeffrey:金融方面还是蛮多的,有很多ex-banker进来以后是想做buy side,因为哥伦比亚有一个value investing program是非常有名的,包括沃伦巴菲特,还有那两个他挑选的继承人都是从这个value investment program里面出来的。从那个program出来以后,前途是非常好的,所以有很多人是想做investment management。还有很多人想做hedge fund 和private equity。纽约这个地理位置就非常重要,因为这类工作极其强调networking和industry connection。在纽约找hedge found和private equity是非常棒的,包括investment banking也是。
Troy也说了,investment banking club run得非常professional,会邀请专门给那些华尔街投行full time的人做training的那种公司来给我们做培训,培训的内容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找工作之前已经学过在工作上要做什么,而且是从street上找最好的consulting公司来给我们讲的;club还会给我们mock interview, 做interview guide,包括联系之前的校友给我们讲经验,介绍各种途径来帮助我们找工作。
提问12:背景?
Troy:我个人认为负责招聘的老师在审视每个申请人背景的时候,不会单单死抠某一方面,而是以一个综合的package角度来看的。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长处,也会有自己的短板,关键是怎么把它结合好,让人觉得你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形象。
提问13:推荐信找谁写比较好?
Troy:我不知道今年哥大是不是还是要求两封推荐信,个人觉得如果有两封推荐信的话,最好这两封信推荐信都是找自己professional background里的人来写。再具体一点,最好一个是直接上司,比如说是line manager或者是project manager,因为他有和申请人直接工作的经验,能够令人信服地评价申请人在工作中是否take initiatives,具备怎么样的leadership style和teamwork spirit。另一个推荐人可以是更senior的manager或者是executive director,因为他可以从更高的角度去展望申请人的未来,以及申请人的潜力对学校来说是怎样的一笔财富。
有的学校可能会要求三封推荐信,那么第三封推荐信一般来讲就可以比较灵活,可以是professor或者peer。
提问14:请问一个月内写essay,leadership方面问题有何建议?
Troy:我想这个问题是针对essay里面关于leadership这个故事怎么写。我之前也看了很多中国学生写的essay和外国学生写的essay。
总体感觉外国学生写的essay比较多元化一点,他们中不少人讲了很多光怪陆离的经历,比如去攀登珠穆朗玛峰、或者从军打仗的经历。相对而言,中国学生的经历会更加standard一些,因为大部分国内申请人是本科毕业后在国内工作了3-5年的,所以leadership这些特质更多在具体的工作中体现。
我觉得不应该把leadership简单地定义为要在一个团队里当领导;leadership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例如虽然作为下属,但积极地去take ownership;或者说申请人对某个问题有独到的见解,并通过自己的说服力让上司接受建议,这些都是很好的leadership的例子。所以不用一味地追求带了几十个人或者上百个人的组织,去完成了一个很大的目标,有时候小事和细节反而会更加打动人。
提问15:有特殊行业背景的人有优势吗?
Jeffrey:绝对有优势的,因为毕竟很多申请人是比较典型的背景consulting或者finance,你如果有特殊背景是非常有优势的。我们这届有一个同学,之前部分经验是在一个游戏公司做游戏的,这个背景就比较特殊。还有一个女生参与过世博会的组织工作,这个也是非常特殊的背景。这样的人,招生的人也是非常喜欢的。
提问16:两年下来,花费多少?
Troy:因人而异。基本上来说,学费是固定的,一年是5万美元,两年就是10万多美元。纽约是一个大城市,生活费成本相对来说更高一点。两年加起来总体应该是16-18万。有一些人会把自己的significant other,老公或者妻子带过来,花费会更多一点。
提问17:可以半工半读吗?
Troy:我个人认为是不可以的,对于MBA来说,同学们都是全职来读;国内的一些MBA是可以兼职来读的,当然EMBA是可以兼职里读的。
提问18:对于夫妻的话,如果要跟着去美国,比较好的解决方法是什么?
Troy:这个我可以说一说,因为我太太现在就跟我一块在纽约。家属通常以陪读的身份一起来:学生是F1签证,配偶就F2签证过来。一般被top商学院录取以后,签证的面试官都是非常愿意放行的。
至于你问说配偶来到美国以后可以做什么?可以选择什么都不做,享受生活,参加CBS的很多专门给太太团或者significant others组织的活动,非常有意思的。据我所知,还有很多持F2签证过来的人到美国以后会申请学校,比如申请CBS的master项目或者哥大其他学院的项目,比如国际关系学院,或者纽约其他学校的项目。这种F2签证过来、毕业生身份回去的例子也是很多的。
提问19:比较一下CBS和沃顿?
Jeffrey:我还没去过沃顿,还不是非常了解。所以只能简单说一下,就投行方面而言,据我所知,沃顿和哥大的investment banking都很强,比如说Morgan Stanley在金融危机的时候把Investment banking校友招聘的core school缩减为两所,就是Wharton和Columbia,可见两所学校在投行心中的地位;我听有的同学说过,有一个沃顿的同学找investment banking每次来纽约很麻烦,他开玩笑说,沃顿就是CBS without NY。当然这是玩笑话,我只是想说明一个方面:哥大和沃顿比的话,在地理位置上占优势。还有我见过他们Investment banking的一些学习材料,和我们的资料是很像的,在investment banking上,大家都有强项。其他方面了解不够,希望以后能多了解沃顿一些。
提问20:CBS以及一般MBA的起薪?
Troy:我记得CD上面有不少同学或者朋友已经有总结了,我们现在手头没有直接的资料,所以建议大家去翻一下过去的资料,看看有没有什么更新。
提问21:听说MBA的学业非常紧张,关于考试、论文等等?
Troy:我觉得单纯就学业来说并不紧张。那么MBA的挑战来自于哪里呢?主要是自身的压力和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在两年MBA生活中,除了课程学习外,还有很多的club events、networking events、讲座、实习机会等等,大家都不希望错过。再加上CBS地处纽约,所以这种机会相对其它top商学院来说应该说是只多不少。你真正的挑战是,很多事情你都想去做,很多事情你都想做好,那么你如何去排优先顺序并且争取最后能够尽可能多点开花。
提问22:哥大里面和其他学院(law school,国际关系学院)等等交流是否多?
Troy:我觉得这种交流也是很多的,比如说哥大商学院的大中华区学生社团Greater China Society,我们前不久刚组织了与哥大法学院、哥大国际关系学院和其它一些文理学院的中国学生学者的联谊活动。大家发现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因为我们来到美国也不仅仅是希望认识商学院的同学,也希望跟别的学院里的人交换资源。不同学院的人,大家的想法能够碰撞出很多火花;并且以后在找工作、职业发展过程中,都会有很多的交集。与其到了多年以后才发现某个人当年就在与商学院一墙之隔的法学院学习,倒不如从现在开始就建立起这种关系,对未来也是非常有益的。
提问23:托福达不到最低标准,是不是会直接淘汰?
Troy:据我所知,似乎除了哈佛商学院有一个很明确的托福的最低分数线109分以外,别的学校似乎都没有明确的最低分。但是如果托福考得很高,比如110或者115以上,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如果托福成绩不是很高的话,有两个补救方法。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去重考。如果没有时间的话,通过别的方面的手段去进行弥补:比如说,有些学校会有additional essay让申请人解释某方面为什么做得不是很理想;或者通过别的材料去说明虽然考试的时候,英语成绩不是非常理想,但是在之后的进步很快;或者申请人的学习能力非常强,等到入学的时候,英语将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提问24:在US找实习,学习前的工作背景是否很重要?
Troy:坦诚来说,在美国找实习特别是找finance相关的实习,对于过去的工作背景反而不如回亚洲或者回国找这方面的实习对于之前finance背景要求高。为什么呢?举一个banking的例子来说:有校友告诉我,美国投行在校园招聘的时候,由于招人数量比较多,银行会更愿意考虑多元化地招一些之前没有banking或finance背景的人;并且美国这边很多Analyst通常是在banking里面做2-3年,然后转作PE/VC,要么就是自己创业,或者去做别的行业。所以相对来说,给MBA的就业机会就会比较多。反过来,在国内或者是在亚洲,因为很多Analyst是做了几年后直接晋升为Associate的,再加上招人数量不如美国,所以相对来说,会要求MBA之前的finance背景多一点。当然这也是相对而言的,因为毕竟MBA都是非常好的转行的平台。
提问25:在美国找实习工作前的背景是否重要,比如没有金融背景,是不是不容易获得面试机会?
Jeffrey:如果在哥伦比亚的话,任何投行都会给第一轮的面试,不管是什么背景;所以说,MBA学生会获得同他们接触的机会。之后的工作,当然需要学生自己提前做准备,包括了解一些金融知识,提升一下自己的个人技能。不要担心没有机会,机会都在自己把握。
提问26:有没有之前做财经杂志的去读的?
Jeffrey:我们这届有几个记者背景的,比如我认识有一个之前在NewsWeek的,还有一些建筑师背景的,任何背景都是有的。
提问27:纽约的安全问题如何?
Troy:关于纽约安全问题,这也是我们来纽约或者说来哥大之前关心的。来了之后,我们发现之前的那些担忧,迄今没有在任何人身上发现。虽然哥大的北部是纽约的黑人区,哥大校园在的这个地方是相对安全的。我记得在做orientation的时候,学校安全部的人说纽约是美国所有大城市当中最安全的地方,也非常出乎我们意料。
Jeffrey:有人问到耶鲁的金融,我们不能代表耶鲁来说耶鲁的金融如何;昨天晚上刚好我和一个耶鲁的朋友在一起吃饭,他们说那边很多人找到nonprofit的,他自己也是nonprofit背景的,我觉得两个学校的关注点有些不一样。大家自己申请学校之前还是要做好调查的。
提问28:CBS去西海岸的人多不多?
Jeffrey:因为东海岸本身有很多的mega city, 有很多机会,相对于其他西海岸的一些学校的话,CBS去西海岸的人没有那么多;据我所知,我们也有很多career trip去西海岸,如果学生对high tech的兴趣,想去Google或者去Apple去看看也很有机会,这些公司也都会来哥伦比亚校园招聘;如果学生想作high tech那种公司venture capital,也可以去西海岸看一下,哥伦比亚是有专门的career trip去西边。我们还有学生俱乐部专注在西海岸的职业发展。
学生俱乐部很多,不管什么兴趣、背景,都会有相应的club来帮助学生搭建一个平台。
提问29:CFA对申请有没有帮助?
Jeffrey:我自己通过CFA三级,个人认为是一个非常好的加分点;但是具体说多大帮助,我也不太清楚;有肯定比没有好。
提问30:申请MBA之前的social activities经验,对申请有何帮助?
Troy:我觉得这些是非常好的展现自己leadership或teamwork的话题,特别是对于一些工作经历比较短,比如说三年或者三年以下的同学来说。在essay当中,建议大家不要把所有的例子都写关于professional方面,尽管我个人觉得CBS会相对来说更加重视professional一点。因为通篇都是professional example的话,从录取委员会角度来说,会觉得看到这个人的面稍微窄一点。加一点social activities例子的话,人会显得更加丰满一些。我觉得对于如果工作经历很长并且已经相对比较senior的人来说,这方面相对来说没有那么重要。
提问31:去consulting的人多吗?各大Top consulting firm招聘情况如何?
Jeffrey:去consulting是非常多的,比如说09年,看就业报告去麦肯锡一家公司就有46个人;前三的招人的公司都是consulting的;前五家consulting的公司大概从哥伦比亚招了一百多个人。这只是最后去的,不包括发了offer没去的。所以consulting也是CBS传统强项之一。
我们上一届的几个中国同学,刚刚也有拿到几个consulting的offer,像包括麦肯锡、BCG,Bain等等的;如果想做consulting,来哥伦比亚是非常好的,一方面是地理位置比较好,另一方面是竞争相对比较少一些,学校牌子硬,肯定有非常多的机会。
提问32:CBS对不同学校GPA的要求?
Jeffrey:这个我们真的不太了解,但是我们记得当时在申请的时候,学校要么让申请人把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所有的成绩都录入到学校系统或者把transcript发给学校。我相信GPA肯定也是起了一个重要的指标作用,是美国院校对非美国院校的教育水平的一个很重要的评估。不同的国家的教育体制不一样,学校会通过一些比较客观的东西,来了解申请人过去的academic achievement怎样。最低GPA的要求,我们不太清楚。
提问33:有什么好玩的学校的club?
Jeffrey:学校有很多很好玩的club,我觉得最好玩的一个club是CBS follies,专门做一些恶搞的video。那个club有一个女生是我们cluster的,以前在雷曼兄弟做sales trading,后来07年的时候转行去做专业演员。所以那个club里经常做一些很好玩的视频,一会儿我会把链接发给大家;大家也可以去youtube,如果可以翻墙的话,可以去看一下那个club。还有wine society,帮人挑选酒的,golf club,啤酒的club,还有帆船、滑板、滑雪的club,应有尽有。如果想玩,来哥伦比亚,可以两年什么都不干,只是玩。
提问34:咨询在哪里作?
Troy:关于做咨询,刚才Jeffrey 说了,哥大去做咨询的同学很多。对于中国学生来说,offer主要是在美国还是回中国来做?绝大多数同学是回中国来做。因为consulting和banking有一点比较不一样:consulting更加重视client interaction和对client specific situation的了解,对于一个之前完全没有海外背景的中国学生来说,想在美国做consulting的话,文化和行业背景的挑战非常大。回国做consulting对于MBA来说是则是很切实的选择,因为之前就已有在国内的工作经验,并且又有很好的中文母语为基础,工作起来挑战不会很大。对于banking来说,因为banking会相对来说,工作流程更加标准化一些,所以相对来说中国学生在美国做投行的几率会更大一点。
提问35:别的地方名校好在纽约就业吗?还是纽约学校优先?
Troy:我相信只要是来自top school、申请的是纽约的支柱行业,并且肚子里有货的,地理位置不会是约束。一方面纽约以外学校的很多学生会利用周末或者是假期时间来纽约拜访各个公司,另一方面大多数招聘企业也会去各个学校拜访的,因为他们也不希望漏过任何一个他们招的潜在目标里的优秀学生。所以即使不在纽约或者不在大城市,也不是一个劣势。
提问36:在纽约找PE的难度?
Jeffrey:找PE永远都是很难的,不管什么背景,包括很多从前PE背景的人找PE,也不一定就能找得到理想的。在纽约,很多PE会在校园offer一些上学时候的兼职实习机会,学生可以边上课边做一些实习,这样简历上好看,也有经验;比起就读一所本地没有PE的学校来说,会有一些的优势。
提问37:同学之间关系怎么样?白种人和亚洲同学的关系是否是很功利的networking?
Troy:看同学们怎么看待这种networking了,无论是平时学习,还是找工作,社交网络都少不了。如果觉得的networking只是为了短期从对方那得到一些什么资源的话,可能确实会有功利的色彩在里面。但我们知道很多各个学校的校友在很多年都是非常抱团的,或者成了很好的生意伙伴。这种关系不是一朝一夕能建立起来的,对于每个人职业发展都会有极大的帮助。到时候再回想的话,当年的networking其实并不是那么的功利。
关于白种人和亚洲同学在一块的关系,其实是非常有意思的,但也有时候会让你哭笑不得。毕竟大家带着不同的文化,思维方式确实太不一样了。不过通过这么紧密的合作,让MBA们彼此深入地接触不同的文化,特别是对于中国学生来说,给了我们机会了解自己如果想在美国长期的话,能不能融入这种文化或者社交圈。
提问38:写essay通过workshop吗?
Troy:这个问题是问在写essay的时候,是否通过第三方的机构帮助修改essay。我当年没有请第三方机构帮我修改essay是因为我在的consulting公司里,已经有很多的商学院的校友,他们都非常热心,所以这是一个很好的资源。我知道挺多的学生,可能比较难找到商学院校友,所以会用一些第三方的机构。具体操作起来,有几点需要同学们好好斟酌:
第一个,要看他们的口碑怎么样。
第二个,千万不能指望他们去drive这个initiative。大家要记住,他们是为你来服务的,最后的quality control或者是整个package的打造,一定要自己去take ownership;他们可能会从语言表述或者行文结构方面给出好的建议,但是对于每个人自己职业目标的挖掘,一定要自己反复去思考、去推敲。
提问39:CBS 的 Adcom 对中国大学排名了解吗? 前五、前十的学校会有advantage 吗?
Jeffrey:他们是专业招生的,肯定知道中国前五、前十的学校。
提问40:请问选择实习时哪些实习比较好?
Jeffrey:我不知道你想做哪方面的实习,不管是哪方面的话,都是有非常多的机会。我们学校内部的工作网站上有大概上千个job posting,完全取决于个人想做什么。
提问:reapplication的问题?
Troy:有很多关于reapplication的问题,我觉得这个也是分两个方面,虽然针对CBS招生的情况我不太了解,但是对于各校整体的情况我有一些了解。分两种情况,一是去年申请的时候直接在网申这轮就被拒了,还有一种情况在最后一轮final interview被拒。我觉得可能出乎大家的意料,第一种情况的话,这种劣势会相对小一点,因为在第二年申请的时候,你可以有更多的篇幅或者机会说你去年被拒是因为写essay的时间比较短,所以对自己挖掘不够充分,经过一年时间的这种rethinking、repackage,能把自己更多的亮点或者说你自己的motivation给挖掘出来,这种例子是比较多的。
相比第二种是第一年已经进了final interview,已经进行了面试然后又被拒,录取委员会会认为申请人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去年在面试当中所体现的那些劣势不容易去改变。
当然这个成功的例子也是有很多的,只是说在这两种情况相比,如果第一年只是简历被拒了的话,第二年劣势会相对小一点。
提问41:亚洲做实习还是在美国做实习?回国的情况又如何?
Jeffrey:很多同学问关于在美国还是在亚洲做实习的问题,现在我们两个目前觉得这边学生很多还是想回大陆的,因为大家都知道美国不像以前那么有优势了,一方面人民币不停地升值,另一方面美国这边经济一直不是很景气。
想做investment banking,香港的all-in 税后pay比美国要高30%-40%,这也是一个大的考虑。
另一方面在亚洲的发展机会,尤其是长远机会,比美国大。
如果想留美国,肯定也有很多机会。
提问42:虽然CBS网站上说optional essay不会影响录取考虑,请问你们当初申请的时候有写optional essay吗?
Jeffrey:当时我写了optional essay的,因为只写前两篇essay的话,我觉得对我个人的整体表现不全面。如果有好的故事,想凸显其他方面的素质,给adcom一个有complete的picture的话,可以选择写optional essay;如果没有什么想说或者想强烈表达的东西,没有必要画蛇添足写那个optional essay;这个选择完全是个人的判断,需要综合个人的情况来具体决定。
Troy:我想说的是,每一篇essay都很重要,它们联系起来是一个整体的package。但是我感觉如果要说重中之重的话,还是career goal这一篇。通过这篇文章,adcom能够了解申请人的职业经历,申请人是否是有意识地在每一个阶段为自己规划未来,申请人的长期职业目标是什么,两年的MBA学习能不能帮助申请人去实现这个目标,等等。大家一定要花足心思去考虑和准备这篇essay。
Jeffrey:我完全同意Troy的说法,另写的职业目标一定要结合实际,不能写得太ambitious,这样会让adcom觉得这个人(不实际),因为B school毕竟还是要找工作的,学校也要在意她的就业指标;如果写的同背景完全不搭边、非常不切实际的一个职业目标,这样对录取非常不利。
另外希望大家注意一下自己的简历,最好能够专业一点;据我所了解(真实性有待考证):学校招生的时候会让career management office来看一下简历,大概判断一下该人的competitiveness和professionalism。
主持人:我们已经到了预定的结束时间,感谢Troy和Jeffrey为ChaseDream会员分享关于CBS的第一手信息,并且回答大家这么多的问题。现在活动就结束了,如果大家还有其他问题,您可以到ChaseDream论坛的网站上贴中提出,Jeffrey和Troy会抽时间回答大家的问题,谢谢各位,晚安!
――结束――
相关文章:
CBS MBA Class of 2012 taking questions
录入:steven
相关文章 & & &
ChaseDream版权声明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