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电流负反馈功放电路图电路,什么是电压负反馈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电流串联负反馈电流串联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电流串联负反馈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捷配欢迎您!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当前位置:&>>&&>>&&>>&放大电路中反馈及类型的判断
  摘要:负反馈在电路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引入负反馈后,电路的放大倍数降低了,但稳定性得以提高,并且减小放大电路的非线形失真,拓宽电路的通频带,对输入输出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熟练地判断放大电路中的反馈类型具有重要的意义。
  1.反馈回路的判断
  电路的放大部分就是或组成的基本电路。而反馈则是把放大电路输出端信号的一部分或全部送回到输入端的电路,反馈回路就应该是从放大电路的输出端引回到输入端的一条回路。这条回路通常是由电阻和构成。寻找这条回路时,要特别注意不能直接经过端和接地端,这是初学者最容易犯的问题。例如图1如果只考虑极间反馈则放大通路是由T1的基极到T1的集电极再经过T2的基极到T2的集电极;而反馈回路是由T2的集电极经Rf至T1的发射极。
  反馈信号uf=ve1影响净输入电压信号ube1.
  2.交直流的判断
  根据电容“隔直通交”的特点,我们可以判断出反馈的交直流特性。如果反馈回路中有电容接地,则为直流反馈,其作用为稳定静态工作点;如果回路中串连电容,隔开直流,则为交流反馈,改善放大电路的动态特性;如果反馈回路中只有电阻或只有导线,则反馈为交直流共存。图1中的反馈即为交直流共存。
  3.正负反馈的判断
  正负反馈的判断使用瞬时极性法。瞬时极性是一种假设的状态,它假设在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引入一瞬时增加的信号。这个信号通过放大电路和反馈回路回到输入端。反馈回来的信号如果使引入的信号增加则为正反馈,否则为负反馈。在这一步要搞清楚放大电路的组态,是共发射极、共集电极还是共基极放大。每一种组态放大电路的信号输入点和输出点都不一样,其瞬时极性也不一样。如表1所示。相位差1800则瞬时极性相反,相位差00则瞬时极性相同。运算电路也同样存在反馈问题。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和同相输入端的瞬时极性相同,和反相输入端的瞬时极性相反。
  依据以上瞬时极性判别方法,从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开始用瞬时极性标识,沿放大电路、反馈回路再回到输入端。这时再依据负反馈总是减弱净输入信号,正反馈总是增强净输入信号的原则判断出反馈的正负。
  在晶体管放大电路中,若反馈信号回到输入极的瞬时极性与原处的瞬时极性相同则为正反馈,相反则为负反馈。其中注意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反馈有时回到公共极--发射极,此时反馈回到发射极的瞬时极性与基极的瞬时极性相同(使得净输入信号减小)则为负反馈,相反则为正反馈。
  图1中的瞬时极性判断顺序如下:T1基极(+)→T1集电极(-)→T2基极(-)→T2集电极(+)→经Rf至T1发射极(+),此时反馈回到发射极的瞬时极性与基极的瞬时极性相同所以电路为负反馈。在运算放大器反馈电路中,若反馈回来的瞬时极性与同一端的原瞬时极性相同(使得净输入信号增大)则为正反馈,相反则为负反馈;若反馈回来的瞬时极性与另一端的原瞬时极性相同则为负反馈,相反则为正反馈。
  图3中的瞬时极性判断顺序如下:输入同相端为(+)→输出为(+)→经Rf反馈至反相端为(+),侧为负反馈。
  图4中:输入反相端为( + )→输出为(-)→经Rf反馈至反相端为(-),侧为负反馈。
  4.反馈类型的判断
  反馈类型是特指电路中交流负反馈的类型,所以只有判断电路中存在交流负反馈才判断反馈的类型。反馈是取出输出信号(电压或电流)的全部或一部分送回到输入端并以某种形式(电压或电流)影响输入信号。所以反馈依据取自输出信号的形式的不同分为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依据它影响输入信号的形式分为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
  (1)串联并联的判断
  反馈的串并联类型是指反馈信号影响输入信号的方式即在输入端的连接方式。串联反馈是指净输入电压和反馈电压在输入回路中的连接形式为串联,如图1中的净输入电压信号ube1和反馈信号uf=ue1;而并联反馈是指的净输入电流和反馈电流在输入回路中并联,如图2所示电流反馈中的净输入电流ib1和if的连接形式。
  综合一下就是:
  1)在分立元件组成的放大电路中若反馈信号如果引回到输入回路的发射极即为串联反馈,引回到基极即为并联反馈。
  2)在运算放大器负反馈电路中,反馈引回到输入另一端则为串联反馈,如图3中uD与uF串联连接;如果引回到输入另一端则为串联反馈如图4中iD与iF并联连接。
  (2)电压电流的判断
  电压电流反馈是指反馈信号取自输出信号(电压或电流)的形式。电压反馈以图3为例,反馈电压uF是经R1、R2组成的分压器由输出电压uO取样得来。反馈电压是输出电压的一部分,故是电压反馈。在判断电压反馈时,可以采用一种简便的方法,即根据电压反馈的定义--反馈信号与输出电压成比例,设想将放大电路的负载RL两端短路,短路后如使uF=0(或IF=0),就是电压反馈。图1为电压反馈。
  电流反馈以图4为例,图中反馈电流iF为电阻R1和R2对输出电流iO的分流,所以是电流反馈。另一种简便方法就是将负载RL开路(RL=∞),致使iO=0,从而使iF=0,即由输出引起的反馈信号消失了,从而确定为电流反馈。(作者:王永艳)
技术资料出处:电子技术网
该文章仅供学习参考使用,版权归作者所有。
因本网站内容较多,未能及时联系上的作者,请按本网站显示的方式与我们联系。
【】【】【】【】
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已有(0)篇评论
发表技术资料评论,请使用文明用语
字符数不能超过255
暂且没有评论!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一般情况下,pcb线路板板上的铜箔分布是非常复杂的,难以准确建模。因此,建模时需要简化布线的形状,尽量做出与实际线路板接近的ANSYS模型线路板板上的电子元件也可以应用简化建模来模拟,如MOS管、块等。热分析贴片加工中热分析可协助设计人员确定pcb线路板上部件的电气性能,帮助...[][][][][][][][][][]
IC热门型号
IC现货型号
推荐电子百科具有负反馈的电压放大电路
发布时间: 9:56:19
访问次数:2044
&&&& &具有负反馈的电压放大电路简称为负反馈放大器。其电路结构方框图如图9-19所示。负反馈放大器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基本电压放大电路;二是负反馈网络。
&&&&&&&&&&&&&&&&&&&&&&& &&& (1)负反馈放大器的特点&&& 负反馈实质上就是把输出电压的一部分再送回到输入端,并使其与输入电压相位相反。负反馈可以明显改善电压放大器的性能指标,使其失真减小、噪声降低、频响展宽、稳定度提高,而这些好处都是以牺牲放大器增益为代价的。由于增益可以用多级放大器来保障,而很多场合对放大器的性能指标要求严格,因此负反馈放大器得到普遍采用。&&& (2)负反馈放大器的种类&&& 根据反馈信号是依赖于输出电压还是输出电流,负反馈可分为电压负反馈和电流负反馈两类。根据反馈电路与输入信号电压的连接方式,负反馈又可分为串联负反馈和并联负反馈两类。因此,负反馈放大器可分为4类:串联电流负反馈、串联电压负反馈、并联电流负反馈和并联电压负反馈。使用较多的是串联电流负反馈放大器和并联电压负反馈放大器。&&& (3)串联电流负反馈放大器&&& 图9-20为典型的串联电流负反馈放大电路,晶体管VT的发射极电阻Re为反馈元件,Rc上电压降即为反馈电压Uβ。Rb为基极电阻,Rc为集电极电阻。
&&&&&&&&&&&&&&&&&&&&& &&& 如果将电路输出端(Uo两端)短路,使输出电压Uo=0,这时Re上的反馈信号Uβ依然存在,因此这是电流负反馈。Re上的反馈信号Uβ是与输入信号电压Ui相串联后加在晶体管VT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属于串联负反馈。综合起来看,这是一个串联电流负反馈放大电路。图9-21为其电路原理。
&&&&&&&&&&&&&&&&&& &&& 串联电流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是:输出信号电流Io在VT的发射极电阻Re上产生电压降Uβ,由于Re又串联在放大器的输入信号回路中,因此Up与输入信号电压配相串联,且极性相反。由于反馈电压Uβ抵消了一部分输入信号电压Ui,所以放大器加入串联电流负反馈后,电压放大倍数降低,电流放大倍数基本不变,输入阻抗增大,输出阻抗略有增加。放大电路&&& (4)并联电压负反馈放大器&&& 图9-22为典型的并联电压负反馈放大电路,晶体管VT的基极电阻Rb为反馈元件,反馈电压Uβ取自负载电阻RL上的输出电压Uo.Rc为集电极电阻。
&&&&&&&&&&&&&&&&&&&&&&
&&&&& 如果将电路输出端(U。两端)短路,使输出电压Uo=0,这时反馈信号Up将不复存在,因此这是电压负反馈。反馈信号U通过Rb与输入信号电压U相并联后加在晶体管VT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属于并联负反馈。所以这是一个并联电压负反馈放大电路。图9-23为其电路原理。
&&&&&&&&&&&&&&&&&& &&& 并联电压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是:反馈电压Uβ取自输出电压Uo,与输入信号电压U相并联,且极性相反。由于反馈电压Uβ分流了一部分输入信号电压Ui,所以放大器加入并联电压负反馈后,电压放大倍数基本不变,电流放大倍数降低,输入阻抗降低,输出阻抗也降低。&&& (5)多级负反馈放大器&&& 为了进一步提高负反馈放大器的性能,往往采用多级负反馈放大电路。图9-24为三级负反馈放大器示意图。A1、A2、A3为三级放大器,R为反馈元件。多级放大器具有更高的开环增益,可以采用更大的反馈深度,充分发挥负反馈的效果。&&&
&&&&&&&&&&&&&&&&&&&&&&&&&&&&&&&&&&&
相关技术资料
01-0611-10
相关IC型号
推荐技术资料专门应用在恶劣复杂环境中,误差范围达到±1°C,具有系统管理总线的温度传感器。
从电路设计到产品测试,提供汽车电子电路保护领域一站式服务,为您的设计保驾护航。
行业标准1" x 1" 转换器提供10W至30W隔离输出,具有 4:1输入范围、高达91%的效率以及-40°C 至105°C宽工作温度范围。
当前位置: &
负反馈(或负回授,负回馈,英语:negative feedback)是反馈的一种。是指系统的输出会影响系统的输入,在输出变动时,所造成的影响恰和原来变动的趋势相反。另一种说法是系统在一个条件变化时,系统会作出抵抗该变化的行为。&&---
关键字:&nbsp&nbsp&nbsp
负反馈(或负回授,负回馈,英语:negative feedback)是反馈的一种。是指系统的输出会影响系统的输入,在输出变动时,所造成的影响恰和原来变动的趋势相反。另一种说法是系统在一个条件变化时,系统会作出抵抗该变化的行为。
同仁的电子信箱:&多个邮箱之间请用 | 隔开
您的电子信箱:&&
什么是负反馈?
负反馈的简介
负反馈(或负回授,负回馈,英语:negative feedback)是反馈的一种。是指系统的输出会影响系统的输入,在输出变动时,所造成的影响恰和原来变动的趋势相反。另一种说法是系统在一个条件变化时,系统会作出抵抗该变化的行为。例如人的体温上升时会流汗,流汗会散热使体温下降,就是负反馈的一个例子,在自然界有许多系统有负反馈的特性。
在特定的条件下,负反馈会使系统趋于稳定,负反馈的研究是控制理论的核心问题。
控制论中的负反馈
负反馈是经典控制理论中的术语。是指系统受到外界的和内部的干扰时,系统能控制住干扰。或是消除干扰,或是把干扰控制在系统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典型的例子就是温度控制器(如空调设备)和人体保持恒温的调控机制。
可以说,所有稳定的系统都有负反馈机制,因为干扰无处不在,没有负反馈机制的系统不能抵御干扰,就无法使系统稳定。
反馈的类型及判定
1. 按取样方式划分,反馈可分为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
电流反馈和电压反馈的判定:在确定有反馈的情况下,则不是电压反馈,就必定是电流反馈,所以只要判定是否是电压反馈或者判定是否是电流反馈即可。通常判定电压反馈较容易。
2.按比较方式划分,可分为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
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的判定方法:对交变分量而言,若信号源的输出端和反馈网络的比较端接于同一个放大器件的同一个电极上,则为并联反馈;否则为串联反馈。
3. 按反馈信号的频率分,可以分为直流反馈和交流反馈。
直流反馈和交流反馈的判断方法:若反馈环路内,直流分量和交流分量都可以流通,则该反馈环既可以产生直流反馈又可以产生交流反馈。
4. 按反馈极性分,可分为负反馈和正反馈。
负反馈和正反馈的判断方法:若反馈信号使净输入信号减弱,则为负反馈;若反馈信号使净输入信号增强,则为正反馈。负反馈多用于改善放大期的功能;正反馈多用于振荡电路。
负反馈和正反馈的区别
若反馈信号使净输入信号减弱,则为负反馈;若反馈信号使净输入信号增强,则为正反馈。负反馈多用于改善放大器的功能;正反馈多用于振荡电路。
正反馈负反馈理论在自然科学及社会学上的应用:
负反馈的特点可以从&负&字上得到很好的理解,它主要是通过输入、输出之间的差值作用于控制系统的其他部分。这个差值就反映了我们要求的输出和实际的输出之间的差别。控制器的控制策略是不停减小这个差值,以使差值变小。负反馈形成的系统,控制精度高,系统运行稳定。我们通过介绍自动化原理时用到的例子来说明负反馈的工作过程。当人打算要拿桌子上的水杯时,人首先要看到自己的手与杯子之间的距离,然后确定自己手的移动方向,手始向水杯移动。同时人的眼睛不停观察手与杯子的距离(该距离就是输入与输出的差值),而人脑(控制器)的作用就是不停控制手移动,以消除这个差值。直到手拿到杯子为止,整个过程也就结束了。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由负反馈形成的偏差是人准确完成拿杯子动作的关键。如果这个差值不能得到的话,整个动作也就没有办法完成了。这就是眼睛失明的人不能拿到杯子的缘故。负反馈一般是由测量元件测得输出值后,送入比较元件与输入值进行比较而得到的。
综上所述,无论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它们都是平衡力作用的产物和结果,作用均是在不断地进行的。其实无需再言大家就应该明了的。
本文链接:
查看全部评论
有人回复时发邮件通知我
技术白皮书下载
博文热贴&Top&10
反馈建议: &&& 客服电话:1
Copyright (C) &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中电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本网站内容。【图文】3 负反馈电路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3 负反馈电路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大小:1.51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流串联负反馈电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