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学科微课的开发与应用教学应用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nginx/0.8.54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网络课程资源,具有开放共享、资源丰富、主题突出、时间灵活、实践性强等特点。其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在于促进教师专业意识的重塑、提高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教学与科研的整合等方面。基于此,利用微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须从转变教师的教学思维、组建网络社群、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组织开展&微研究&等关键步骤推进。
  微课是指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的一种新型网络课程资源。微课凭借其时间简短、资源丰富、实践性强等特点,成了在线教育的&新宠&。对于教师专业发展而言,微课能推动教师学习方式的改变,解决教师培训的多样性、便捷性和针对性等问题,促进教学与现代技术的深度融合,微课已经被公认为最有应用价值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之一。
  一、微课的特点
  1.开放共享
  网络资源的核心理念是共享。微课不但具有网络资源丰富、便捷、交互性等优势,还打破了资源的地域、时间、数量限制,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共享,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更多可用的资源。此外,微课提供了一个网络学习与交流的平台,教师可以在这个平台上传自己录制的微课视频,供同行参考学习,也可以在这个平台观看同行的作品,与同行交流切磋,挖掘智慧,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分析评判以及强化反思。教师还可以跨越地域的距离,与更多的优秀教师、教育专家进行零距离对话,全方位解读名师,感受名师独特的魅力。事实上,这个平台为教师打造了一个学习共同体。这个共同体是由教师群体共同构成,以网络虚拟环境为基础,方便广大教师群体交流、学习,实现个体专业发展的学习组织。
  2.资源丰富
  微课资源不但有微课视频,还有与之相配套的微教案、微课件、微点评、微练习等等,因此,资源种类相对于传统的课堂视频更加丰富。微课提供的丰富资源,一方面学生利用微课视频来学习,微练习来复习巩固,微反馈来评价,会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培养,学习兴趣得到提升。另一方面,教师利用微课资源,能够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从而快速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主题突出
  微课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内容繁多、教学目标多个的惯例,主要是针对解决课堂中某个知识点,如重难点,或者某个教学环节等设计制作的。微课的设计与制作都是围绕某个教学主题而展开,与40分钟的课堂相比,教学目标相对单一,教学内容更加精简,教学主题更加突出。
  4.时间灵活
  传统的课堂教学有严格的时间规定,而微课具有传统课程无法超越的优势。微课视频的时间较短,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此学习一个完整的微课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不多,恰好也适宜教师在工作之余,灵活地安排地点、时间,充分利用微课吸收、借鉴他人先进的教学经验,因此微课相对于传统的培训更具人性化,更能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实效性。
  5.实践性强
  微课本身具有的众多优势,使得广大一线教师开始致力于微课的开发和研究,而越来越多的学校,也在这一潮流之中,开始逐步探索本校的微课研究。这些微课的开发本身就是基于学校自身的教学资源、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等因素,由学校的广大教师群体共同或者教师个体独立开发,并且符合学校自身的实际状况和需求的教学资源。
  二、微课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
  1.促进教师专业意识的重塑
  微课的出现,大大丰富了教师的主体体验,使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动力。传统的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之一,但是传统的培训存在许多问题,比如不管参加培训教师的水平是否一样,都采取统一的模式,没有层次性、针对性。微课的出现,给传统的培训模式带来了挑战。目前,把微课用于教师培训,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能力参差不齐,不同层次的教师有不同的培训需求,如果对他们开出统一的、系统的课程,难以照顾差异。可当我们把一门课程碎片化,将知识化整为零,把每个知识点制作成微课,学员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对有关知识点进行重点学习。这种有重点、有选择的学习,正是微课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与补充的体现。有了微课视频的针对性学习,教师在培训中遇到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从而提高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满足教师的心理需求,丰富教师的主体体验。
  2.提高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微课这种新的学习方式,使教师培训不再局限于传统课堂,它是教师学习的模拟实践场。这种直观性、针对性、实用性更强的学习方式更能丰富教师的实践体验。因为广大教师可以充分借助这个平台,观看同行的作品,分享同行的宝贵经验,吸收同行的教学精髓,还可以精选别人的成果为自己所用。但是教师要获得成长并不是把别人的成果原封不动地利用就可以。微课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微&特性,它所具有的动态性,使得教师可以不断地修改、扩展。一旦经过了教师个体再次的切片加工、组合和开发,无形之中,别人的东西就会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断地进行反思,运用自身已有的知识,采取各种策略对别人的东西进行加工、优化,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
  微课不仅为广大教师搭建了一个平台,也为教师与学生之间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学生借助教师提供的微课视频进行学习,一旦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既可以在线与教师探讨,也可以通过网络留言告知教师。教师再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具体的行动。在教师解决学生的困惑,或者反思自己的教学,完善微课视频这个过程中,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在不断地提高。
  3.强化教学与科研的整合
  教师专业发展的渠道很多,如进修研习、听讲座等,但这些耗时的短期培训收益不大,促使我们寻找一种更为经济、有效且长期的方式。校本教研是一种融学习、教学和研究于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以微课为载体进行的校本研究是强化教学与科研整合的一个很好途径。
  教师要持续提高教学水平,就需要不断地深入研究。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小问题、小课题进行深入的、立足于校本的研究。诚然,作为一线的教师并不像一些专业研究人员具备丰富且高深的理论修养,他们做的只能是一种&草根式&的研究,而以微课为载体进行的校本研究就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草根式&研究方式之一。这种研究方式相对于理论研究而言更加彻底,因为广大教师长期在一线教学,对教学中的问题体会更加深刻,了解得更加透彻,更有发言权。而且教师反复对教学活动或者课堂行为进行不断地反思与探究,并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收获以微课视频录制的方式展现出来。这样,微课既为教师的日常教学服务,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师又通过制作微课视频展示教师教学反思等将科研结合了起来,一定程度上微课强化了教学与科研的整合。
  三、微课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1.教学思维的转变
  教师专业发展贯穿于教师的学习、教学和研究等环节,微课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推动不仅体现在教师的学习上,还体现在教师的日常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一种面对面的教学,学生到学校上新课,回到家里做作业,师生之间缺乏沟通。课堂上采用的是齐步走的策略,课堂教学实际上只照顾到了三分之一的学生,因材施教更难。微课引领的翻转课堂,一改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学生的学习场所不再固定在教室,只要有网络或者移动设备,在家里、在车站等等任何一个地方,只要想学习,都可以随时学习。而且学生有更多机会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时,一旦遇到问题,就可以马上在线与教师或者同学互动学习,及时获得解答。而教师在与学生互动的这个过程中,也了解到学生在哪里遇到了困难,再对微课视频进行不断地修改、扩展,实现动态性更新。利用微课学习,学生可以先在线学习,再到课堂上与教师面对面学习,二者结合起来就变成了混合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方式就变得多样性。美国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面对面教学、在线学习以及混合学习三种教学模式中,混合学习是最高效的,面对面教学是最低效的。总之,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是以&学生&为主的,它让教师教得更加轻松,学生学得更愉快、更高效。
  2.网络社群的搭建
  利用微课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搭建一个实践社群,为教师对话、交流、合作提供一个平台,而合理、有效地建设和整合资源库是重要的保障。
  (1)网络平台的组建
  随着微课运用于教学以及教师专业发展中优势的日渐突出,微课也通过建立一些组织群体,如微课QQ群、微信等,进行互动与交往。微课网络平台是以网络虚拟环境为基础,方便群体之间交流、学习,实现个体专业发展的学习组织。在这个组织中,每一个人都是为了自身的发展,自发地走到了一起。他们又建立了对彼此之间的信任,为了更好地共享隐性知识,毕竟一个人的经验是有限的,往往需要合作,借助同伴的经验和集体的智慧来解决问题,进而把隐性的知识转化为显性的知识。在网络平台互动中,一方面,当教师个人遇到问题,随时可以在这个群体里提出,其他成员就会针对问题给予各种各样的建议,教师再从中整合大家的意见及时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教师个人可以寻找到志同道合、志趣相投、互补互助的学习伙伴,一起共享优质教学资源,交流教学法、学科前沿和热点问题等等,从而更好地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2)微课资源库的建设
  建设丰富的微课资源库,是利用微课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学习资源贫乏是长期以来困扰教师专业发展的客观因素。而微课的出现使得这个问题的解决有了转机。建设丰富的微课资源库,首先要保证微课网络平台的开放性,允许并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开发并制作优质微课视频上传到微课平台上;其次,学校和相关学术团体应组织微课评选等活动,采取适当的方式对教师进行表扬、奖励,激发教师持续参与微课视频制作的积极性,从而使微课发展形成长期有效的机制;第三,加强微课资源库的管理,使其规范化、专业化。虽然教师制作上传的微课视频许多都是单一、杂乱的,但是不难发现,一些教师制作的微课视频同属一个主题。对微课视频进行有效的整合与管理之后,众多类似的视频就会集聚在一起,形成一个个系列的专题,存放在微课共享平台上,更好地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3.信息技术素养的提升
  教师凭借微课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不可避免就要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水平,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微课主要是针对某个知识点而展开的,如重点、难点、疑点等。但教师要制作拍摄一个高质量、高品质的微课视频,以往对教学每一步的精心设计,教授知识后的深刻反思等,在微课设计与制作的过程中一样不能&偷工减料&,反而因为它独特的&微&特性,每一步的设计更需要精益求精,独特新颖,才足够彰显微课的独特。因此要求广大教师学会面对微课这一新型网络课程,掌握其设计及制作的技能和技巧,显得尤为重要。
  4.&微研究&的开展
  &科研引领、自我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每天都会遇到一些小问题,倘若教师能够抓住这些有价值的小问题、小课题以及小策略,反思自己的教学并进行深度的&微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将有极大帮助。&微研究&是&发现小问题&梳理问题&寻找策略&解决问题&,&研究&实践&反思&再研究&再实践&再反思&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研究水平不断提高,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微研究&始终要表达出来,这样才能从经验层面提升到理论层面,但作为&草根式&研究,以研究报告或者论文的方式来表达难度较大,此时采用微课来表达教师的&微研究&却是一种较好的方式。
2011 - 2015 河北朗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号微课在基础教育领域应用局限性与开发的思考--《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5年02期
微课在基础教育领域应用局限性与开发的思考
【摘要】:微课是微时代的教育产物,是基于移动学习、终身学习、碎片化等理念下一种新型教学手段——教学活动视频或教学活动片段视频。以微课应用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类似于"先学后教"的电子版;微课不能代替基础教育领域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常规教学,也难以承载学习方式转变的任务,仍主要适用于学科辅助教学或扶强补弱。微课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开发应用主要在于两方面,一是为学生提供更多适合他们发展的教育,开发非高考学科微课程;二是促进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建设教学教研资源库。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434【正文快照】:
2014年下学期,接到一所中学担任教研室主任的学生盛情邀请,要给其学校教师开设专题讲座,意在通过微课来提高学校教学质量,这给一直不愿意触此话题的我出了难题,因为我是不太看好微课在基础教育领域应用前景。2014年以来,收到不少中小学教师投稿,对微课、翻转课堂一些言过其实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胡铁生;;[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4年04期
曹殿波;薛苏秦;;[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3年05期
王竹立;;[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桂娟;;[J];才智;2014年20期
马金钟;赵国宏;徐鹏;;[J];电化教育研究;2014年12期
王胜;汪杰锋;;[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4期
高星;;[J];轻工科技;2015年01期
黄道俊;;[J];广西教育;2015年02期
吴珍琳;;[J];轻工科技;2015年03期
杨丽华;;[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年03期
丁丽;;[J];高考(综合版);2015年05期
周华;;[J];电子制作;2015年10期
刘力;;[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小蕊;[D];宁夏大学;2014年
何蓉娜;[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胡通海;汪颖;;[J];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01期
胡铁生;;[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10期
李玉平;;[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年11期
林群;;[J];青年记者;2010年02期
黎加厚;;[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革;[J];川北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张景钦;;[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4年Z2期
柳秋华;;[J];生活教育;2012年14期
陆晓梅;;[J];新课程学习(下);2013年09期
李玉顺;张循君;张曲;;[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8年Z1期
金政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03期
;[J];基础教育参考;2012年17期
许银海,杨雅清;[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3期
李刚强;陈翠銮;;[J];教师之友;1998年10期
袁林权;;[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敢峰;;[A];第四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和2005中国教育热点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段铁民;;[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张鑫;[N];商务时报;2008年
海门市教育局局长 许新海;[N];江苏教育报;2013年
宗河;[N];中国教育报;2013年
江苏教育报刊社总编辑、研究员
顾冠华;[N];中国教育报;2007年
记者张策 通讯员侯佑罡;[N];天津教育报;2008年
江卉;[N];湖北日报;2011年
顾晓萍;[N];石家庄日报;2009年
刘欣欣;[N];吉林日报;2013年
本报记者 宋晓梦;[N];光明日报;2004年
本报记者 金姝 王晓英;[N];吉林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全明宇;[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邵汉清;[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刘涛;[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如何运用微课程,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资源共享:如何运用微课程,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欢迎访问苏州工业园区文萃小学!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教育科研栏目
没有推荐文章
见“微”知著――浅谈微课教学在中小学的发展应用
【字体: 】
见“微”知著――浅谈微课教学在中小学的发展应用
作者:&&&&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945&&&&更新时间:
见“微”知著――浅谈微课教学在中小学的发展应用
苏州工业园区文萃小学&&& 范勇&&& 215006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已逐渐成为教育技术领域探讨的焦点。“微课”又被人们称为“微课程”,微课程作为颠倒课堂的课前预习环节的重要载体,越来越受到研究者和教师管理者的重视。随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和在线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分析微课的含义、特征,比较微课与微型课程、微视频、微学习等相关概念,在此基础上描绘并评述近年来微课在中小学的应用现状,期待微课能够得到更多中小学教师的认可与推广。
【关键词】微课、微学习、应用
一、微课的含义及其特征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焦建利先生认为: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1]。
由此可见,视频是微课唯一的表现形式,微课本质上也是一门完整的视频课程,它包括教学设计、知识点讲解、内容延伸、练习测试以及反馈和教学反思等教学环节。
由于微课主要由微视频构成,且视频时长在5到10分钟内,这就使得微课视频如下突出的特征:
(1)短小精悍,用途广泛,易于传播。微课视频的时间短,容量小,一般大小为几十兆,甚至几兆,其内容多选自学生难以理解的、对教育教学有价值的主题,通常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和学科专家设计制作而成,内容精彩,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不仅可以用来作为教师课堂教学关于某个主题或知识点的辅助讲解,也可以用来作为学生课前预习的学习材料,其获取也十分快捷方便。
(2)主题突出,针对性强,使用方便。微课的选题“微”,一般要在选择教学中某个知识点或者学习主题后,确定并细分知识点,使得微课能够突出主题,聚焦问题,针对性的解决现实问题,这样,用户在使用微课视频的时候就能根据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的关键字来选择学习某个微课程,节省了学习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用起来也很方便。
(3)半结构化,交互性强,方便扩充。微课教学设计、课件练习等制作阶段的相对静态的技术性资源与微课教学实施活动及共享应用阶段中通过师生互动、反馈交流、转载引用等方式不断扩充、修改和完善的生成性资源构成了一个半结构化的微课资源构成与应用环境框架,这样的微课具有半结构化、交互性强、开放性、生成性、灵活性的特点。
二、中小学微课教学的应用现状  
目前,国内微课教学资源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广大的教育工作者遇到了各种问题,也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成绩。有关微课在国内中小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现状,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微课与传统课堂教学对比  
微课、网络课程、在线视频等多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给传统学校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冲击。这也预示着传统课堂教学随着科技在进一步发展,也必将融入许多新鲜的血液,完成教学方式的转型。现阶段,微课已经开始应用于中小学课堂教学,笔者将中小学传统课程教学与微课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比较,见下表所列。
&&&&&&&&&&&&& 课程类型  
课程类型  
传统课堂教学  
微课教学  
教学对象  
全体中小学生  
有需求的中小学生  
教学时间  
40 min  
5~8 min  
教学内容  
章节内容  
单独的知识点或习题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视频讲授  
教学反馈  
能及时地反馈学生的学习状况  
不能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状况  
内容全面,条理清晰,便于学生系统化的学习知识  
针对性强,学习不受时空的约束,可重复学习,学习时间短  
局限性  
对部分知识点有所忽略,内容可能重复,学习时间长  
受各种主观条件的直接影响,知识系统性不强  
在对中小学传统课堂教学与微课教学进行比较后,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微课虽然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方式,但它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课程教学。从一定意义上来讲, 传统课程教学远比微课教学更适合广大中小学生的课程学习。因此,现如今有很多中小学教师选择了一种“以传统课程教学为主,微课教学为辅”的现代教学方式。在许多精彩的公开课教学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微课视频与传统课堂教学成功融合的案例。教师在对一个比较抽象、复杂的知识进行讲解时,很多情况下会考虑到使用优秀的教学视频或者有关的视频和音乐形式来表现。这实际上就是传统黑板教学的一种转型,教师摒弃了一堂课从头写到尾,从上课讲到下课枯燥无味的教学过程,用一种活泼、开放且恰到好处的教学方式进行替换,为课堂增添了不少活力与乐趣,同样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整个教学过程[2]。
2.2 中小学微课资源平台的建设与应用情况  
(1)更高效地实现微课资源管理
微课视频的时间短、知识点单一,对于某一个章节或者系统的知识,会有大量的微课教学视频。微课资源平台能够很详细地将微课学习资源进行整理和分类,使原本杂乱无章的大量微课信息重新整合成一个完整的微课知识体系,将低俗、错误较多、不合规范的微课视频及时清理,这样就可以保证微课教学资源的整体质量,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微课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2)更系统地收集微课资源素材
网络资源多而杂乱,每天都有大量的网络信息充斥着整个互联网。那么如何从大量的网络信息中收集到优秀的微课教学资源呢? 微课资源平台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在完成微课视频的制作后,除了用于自己的日常教学,也可以上传到平台上分享给更多的教师和学生,这样就可以促进教学资源的重复利用,提高微课视频的教学效率。
(3)更方便地使用微课视频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教学问题,微课教学视频就是很好的学习参考对象。教师可以学习如何讲解,也可以直接下载应用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方便。
(4)更有效地促进微课视频学习
学生要想在课堂上完全弄懂老师所讲解的内容,几乎是很难做到的。对于比较复杂和深奥的知识点,在课堂上没有搞清楚,课后也完全可以通过微课平台进行多次重复学习, 在反复的学习与练习过程中,自然就完成了知识的学习和掌握[3]。
三、微课在中小学应用的发展趋势  
在2012年的地平线报告中,移动学习成为近5年来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视频教学方式,也必将成为移动学习发展的主要内容。从课程教学本身来看,教师在尝试让学生参与课程作业安排时, 也可以尝试让学生分组协作设计、开发、制作微课,这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一个让学生从盲目学习到自主学习的本质性改变。现如今,微课视频教学还仅是局限于教师的视频讲解,不免乏味枯燥,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卡通式的视觉效果,动画在微课发展的过程中很有可能成为其普遍的重要组成元素。虽然加入动画会增加微课的吸引力,但考虑到在微课制作工程中难度的增加,相关技术软件的开发也是目前最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基于微课在国内中小学的应用现状, 对中小学微课程进一步发展给提出了以下4点建议:加大微课的宣传力度及推广;促进微课与传统课程的融合;加强微课设计模式的研究;完善微课系统平台的建设。[4]
根据2013年地平线报告的有关预估,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MOOC)和平板电脑在近几年内将得到广泛的应用,所以微课这样一个寄生于网络视频的新生事物也必将随之得到广泛的应用。那么如何将其更好地应用于中小学基础教育,这是一个值得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不断实践、不断去探索的新领域,相信终有一天,微课必将作为一种重要的中小学教学资源而得到更多教师和学生的喜爱。
【1】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
【2】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远程教育杂志,2012(4)
【3】& 刘晓,王会霞. 微课在中小学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互联网天地, 2014(12)
【4】& 新媒体联盟.2013 地平线报告,2013
文章录入:范勇&&&&责任编辑:admin&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地址:苏州工业园区文萃路1号
电话:0 邮编:215006
电子邮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课开发与应用 课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