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送门思维成就差一个如何感动自己,进而成就善业自信?

今年3月5日,是毛泽东同志题词号召向雷锋学习49周年的日子。某校高二(1)班同学组织了以“弘扬雷锋精神,引领时代风尚”为主题的班会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学习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材料一:甲同学: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集中反映,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它生成于上世纪60年代,当时,向雷锋学习的活动席卷全国,“雷锋”成为一切美好事物、真善美的象征;70年代,就像《学习雷锋好榜样》里唱的那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忠诚”和“爱憎分明”备受关注;80年代,改革开放,百废待兴,“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的钉子精神,为时代推崇;90年代,雷锋精神被解释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事业无私奉献”的奉献精神。进入新世纪,雷锋精神也被“感动中国”的平凡人物赋予新的内涵。“雷锋精神”虽历经半个世纪的时光淘洗,非但没有削弱它原本的光辉,相反在当今时代的背景下,更显示出了他那股顽强的生命力和道德魅力。 (1)请根据甲同学的发言,结合文化生活知识说明雷锋精神为什么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道德魅力?在当今时代的背景下,你所崇尚的雷锋精神是什么?(16分)材料二:雷锋精神哺育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成长。“当代雷锋”郭明义,入党30年来时时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每个工作岗位上都取得突出的业绩。1996年担任公路管理员以来,他每天都提前2个小时上班,相当于多干了五年的工作量。他20年无偿献血6万毫升,是其自身血液的lO倍多。1994年以来,他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12万多元,资助特困生180多名,自己却过着清贫的生活……(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结合郭明义践行雷锋精神的事迹,谈谈如何做一个文明人?(10分) - 跟谁学
跟谁学学生版:genshuixue_student精品好课等你领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搜索吉安
跟谁学学生版:genshuixue_student精品好课等你领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分类:今年3月5日,是毛泽东同志题词号召向雷锋学习49周年的日子。某校高二(1)班同学组织了以“弘扬雷锋精神,引领时代风尚”为主题的班会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学习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材料一:甲同学: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集中反映,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它生成于上世纪60年代,当时,向雷锋学习的活动席卷全国,“雷锋”成为一切美好事物、真善美的象征;70年代,就像《学习雷锋好榜样》里唱的那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忠诚”和“爱憎分明”备受关注;80年代,改革开放,百废待兴,“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的钉子精神,为时代推崇;90年代,雷锋精神被解释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事业无私奉献”的奉献精神。进入新世纪,雷锋精神也被“感动中国”的平凡人物赋予新的内涵。“雷锋精神”虽历经半个世纪的时光淘洗,非但没有削弱它原本的光辉,相反在当今时代的背景下,更显示出了他那股顽强的生命力和道德魅力。 (1)请根据甲同学的发言,结合文化生活知识说明雷锋精神为什么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道德魅力?在当今时代的背景下,你所崇尚的雷锋精神是什么?(16分)材料二:雷锋精神哺育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成长。“当代雷锋”郭明义,入党30年来时时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每个工作岗位上都取得突出的业绩。1996年担任公路管理员以来,他每天都提前2个小时上班,相当于多干了五年的工作量。他20年无偿献血6万毫升,是其自身血液的lO倍多。1994年以来,他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12万多元,资助特困生180多名,自己却过着清贫的生活……(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结合郭明义践行雷锋精神的事迹,谈谈如何做一个文明人?(10分)今年3月5日,是毛泽东同志题词号召向雷锋学习49周年的日子。某校高二(1)班同学组织了以“弘扬雷锋精神,引领时代风尚”为主题的班会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学习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材料一:甲同学: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集中反映,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它生成于上世纪60年代,当时,向雷锋学习的活动席卷全国,“雷锋”成为一切美好事物、真善美的象征;70年代,就像《学习雷锋好榜样》里唱的那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忠诚”和“爱憎分明”备受关注;80年代,改革开放,百废待兴,“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的钉子精神,为时代推崇;90年代,雷锋精神被解释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事业无私奉献”的奉献精神。进入新世纪,雷锋精神也被“感动中国”的平凡人物赋予新的内涵。“雷锋精神”虽历经半个世纪的时光淘洗,非但没有削弱它原本的光辉,相反在当今时代的背景下,更显示出了他那股顽强的生命力和道德魅力。 (1)请根据甲同学的发言,结合文化生活知识说明雷锋精神为什么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道德魅力?在当今时代的背景下,你所崇尚的雷锋精神是什么?(16分)材料二:雷锋精神哺育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成长。“当代雷锋”郭明义,入党30年来时时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每个工作岗位上都取得突出的业绩。1996年担任公路管理员以来,他每天都提前2个小时上班,相当于多干了五年的工作量。他20年无偿献血6万毫升,是其自身血液的lO倍多。1994年以来,他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12万多元,资助特困生180多名,自己却过着清贫的生活……(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结合郭明义践行雷锋精神的事迹,谈谈如何做一个文明人?(10分)科目:难易度:教材: 高中政治人教版最佳答案(1)①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突出考查先进文化的作用)。雷锋精神是时代的先进文化,具有精神感召力。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接受雷锋精神的熏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会产生深远持久的意义影响。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社会实践的发展使雷锋精神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和道德魅力。④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不断融合和归纳新的内涵是雷锋精神具有持久感染力和广泛适应性的基础。⑤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集中反映,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是我们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随着时代的发展总能被赋予新的内涵。(每点3分,答出其中四点即可得满分12分)当前我们应该弘扬雷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为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本答案具有开放性,能写出两种可给满分4分)(2)①遵守公民“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②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③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和习惯。 ④自觉接受积极向上、健康的文化熏陶,学习道德模范,提高自身抵制不文明行为的能力。⑤自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自身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10分)解析(1)试题分析:回答第一小题时可从先进文化的作用、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雷锋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雷锋精神与中华传统美德等五方面组织材料进行回答。回答第二小题时,可根据雷锋精神与爱国主义精神的相联系的地方组织语言来解答。考点:先进文化的作用,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中华民族精神,中华传统美德点评:回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求学生具备较全面的知识体系,并能综合所需要的知识点来回答;其次应根据书本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切不可只写书本知识或单纯的分析。本题难度较高,要求学生有极高的综合概括能力。(2)试题分析:解答本题可从树立良好的文明行为和习惯,树立道德规范,加强科学文化与思想道德修养,抵制不文明行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几方面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考点:从树立良好的文明行为和习惯,树立道德规范,加强科学文化与思想道德修养,抵制不文明行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点评:解答本题,首先应从设问着手,有的放矢;其次要用发散思维,多角度的回答问题,如本题涉及良好的文明行为和习惯、道德规范、科学文化与思想道德修养、抵制不文明行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方面,第三应注意理论结合材料进行分析,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知识点:&&&&&&&&基础试题拔高试题热门知识点最新试题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11 / 13 页
归西师兄作品集
冰消学融话自责
窗外是五十六年来最大的雪,今天随着气温的升高,雪已经开始融化了,虽然需要较长时间,但毕竟是开始融化了。
由惭愧心而生自责,就可以及时向他人致歉,可以深深忏悔自己的错误,避免再做相同的错误;自责也是对人们心灵压抑的解脱,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心与心坦诚相对。我们一是知道自责的必要,二要使对方知道自责而惭愧。自责如温暖的阳光,可以冰消雪融。
“自责”我们容易理解,也应积极去做,凡问题出现,首先自责一番,一般情况下,矛盾也就烟消云散了,自责在处理矛盾中的结果是相安无事。
如何使他人自责?就要有颗宽容、宽厚的心。甲伤害了乙,乙却淡然处之,一笑了之,无所谓的心态,一如既往对待甲,那么,在甲的心里就会产生深深的自责,本来趾高气昂,面对乙的宽容心,大多数就会惭愧难当,尽管碍于情面不一定主动道歉,但在心底里生出忏悔,通过此事,乙的宽容使甲有了自责,也知道了对事需要忏悔。能使人生起忏悔心,不是更好吗?反之,甲伤害了乙,乙就暴跳如雷,更加猛烈的伤害甲,本来甲对这件事生产的对、错还不是十分确定,当乙反击时,甲就会很自然认为自己先前做得很正确,“对乙原本就应该这样”,以前还有些情面,此时就肆无忌惮了,并且理直气壮。这样的结果就是两败俱伤,谁也没有从中获益,只有无尽的伤害,这个伤害可能是终生的,更严重的是诱发身体疾病,带来更大的伤害,这个伤害也可能是终生的。
一座寺院,一名小和尚急匆匆跑出来,不慎摔了一跤,正在拖地的和尚马上跑过来,一边扶起小和尚,一边道歉:“对不起,是我把地拖得太湿。”小和尚忙说:“不、不,是我跑得太急。”双方在自责声中,演绎了一幕精彩。自责是勇于承担责任,在承担责任的同时,获得对方的谅解。而一味指责他人,是逃避自己的责任,在逃避责任的同时,加深了双方的隔阂,激化无谓的矛盾。生活中这样的问题许许多多,人与人之间的摩擦时时都有,多几分自责,就多几分愉快的感觉。和尚拖地是正常工作,小和尚着急出门也有道理,如果过多强调自己的“道理”,那么,有道理,也变的“没道理”了,有理也需让三分,这就体现在摩擦中的一句“对不起”,“没关系”。
自责不必顾及自己的“面皮”,我们这张面皮,不会因为自责而失色,只能因为狂妄而丢掉,有时人们固执认为“面皮”很重要,明知自己错了,就不认错,无理争三分,表面上是保全了“面皮”,实际上,在旁观者眼里你失去的东西,往往比“面皮”宝贵得多,自责是宽容、厚德的标志,是多么宝贵的人品、修养啊。有了自责心,就要有勇气承认错误,主动致歉,这样,不仅赢得了“面皮”,更赢得尊敬,心灵由此而净化。
我亦凡夫,工作中常常出现各类问题,或大或小,正常的反应似乎应该想如何推卸自己的责任,这样,时间久了,你将是最不受信任、最不受欢迎的人;如果首先自责,勇于承担责任,积极谋求问题的补救、解决,你将得到普遍的信任与尊重,主管也会放心地把重要的工作交给你,你就有了展示自己的平台,同时,也为自己赢得了发展的机会。不好吗?
一生当中我们要回答许多命题,用一生追寻答案,无法回避就是命运这一命题,在我们一步步解析这道命题时,解题的方式存在着诸多的不同,大体可分为“他律型”与“自律型”。心向外求,把问题的结症归咎于外在是事物,怨天尤人,期于天上掉下“馅饼”,被命题牵着鼻子走,没有做过自己的主,这就是“他律型”;心向内求,自觉主动直面问题,熟悉、适应、掌控事物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解题”方法,自己可以驾驭命运,这就是“自律型”。
人生有许多等待我们回答的问题,有位同修提出的“人生七问”,可以用来指导、修正自己。
一问:这样难过有意义吗?烦恼痛苦“注定”要伴随一生的,难过是无法避免的,然而,实践证明,任何一件难过的事出现,亲人的去世、生活的磨难、家庭的不幸,凡此种种,难过是最不实用,也最没有意义,万分难过,亲人不会复生,莫不如重新审视生命是无常,对身边还活着的亲人多尽份爱心;生活的磨难,再难过,不会有大的改观,莫不如放下磨难,积极应对,化解或战胜磨难;家庭的不幸,再难过,不会幸福起来,莫不如力求改变自己,不必试图改变他人,自己首先尽到和睦之心。
二问:怨天尤人有效吗?问题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有着诸多内在、外在的因果联系了,只去抱怨他人所为,抱怨命运的坎坷,对改造命运是无任何效果的。由于怨天尤人的方法的不正确性,也会使人陷入深深不迷茫、无明之中,改造命运重要的是改造自己,一样的人际环境、一样的社会背景、一样的地理条件,一样的业务水平,人家行,我为什么不行?很显然,问题出在自己身上,可能是冥冥中的,也可能是现实中的,总之是自己的原因。我们在改造自己的同时,命运也会随之改变。如何改造自己?“五戒”、“十善”当为第一。
三问:恐惧有用吗?恐惧心理人人皆有,一般来自对发生事物的不认识、不确定、无奈、明知故犯和心理暗示等,面对问题,恐惧只能徒增烦恼,老问题没解决,新问题又出现了,对问题的解决没有实际作用,人言:“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拍门。”恐惧心一般来自自己的心虚,不论是对鬼怪的恐惧,还是对现实问题的恐惧,心里不充实占很大的比例,心正,不怕鬼怪侵;身正,不怕诱惑引。用一颗刚正豁达的心来对待人(鬼)与事,怎么会有恐惧心理呢?对治恐惧心,一是忏悔;二是“自首”(不单指向公安机关自首,也指向彻底解决心理问题的佛法“自首”。)
四问:死命赚钱为何事?不可否认,人需要金钱。但,是赚钱,还是被钱赚?就要引起深思了,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钱是为活着”,或是“活着是为钱”,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就有着不同的人生结局。人们会认为生活中需要钱是地方实在是太多。仔细想来,生活中需要“锦上添花”的需求多,“雪中送炭”的需求少,拥有了基本满足,就是最大的需要,不断扩大化的需求,就是贪婪。钱不在多,够用就行,“够用”的标准因人而异,乞丐得一饱饭、工人得一工资、农民得一收成、商人成一买卖,都算“够用”,贪婪成性的攫取,“够用”是永远不会有的,直到用金钱不能解决的“麻烦”出现了(比如生命、精神领域问题),才知道金钱不是万能的。
五问:权力可否抵命?要说权力大,莫大过帝王,帝王之位可保长生不老?拥有了一定的权力,要造福一方,造福一世,如此,美名流芳千古;祸害一方,贪赃枉法,如此,恶名遗臭万年。死亡迟早迟晚,人可以留下的只有精神,给世界、给后人留什么样的精神?就看你如何使用手中的权力了。
六问:是否企图占有全世界?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人们大多可能认为“我可没有占有全世界的想法”,其实不然,贪心不除,在占有甲时,很自然就想占有乙,再望着丙,人的贪心何止是全世界?假如条件许可,就会企图占有宇宙。这不是笑谈,贪心如同弦上的箭,拉力越大,速度越快,“企图”越大,一发千里,包括收拾。人们拥有的再多,满足吗?没有,因为有占有世界的贪心。人没有了贪心,就等于拥有了满足,满足感不取决于拥有的多少。
七问:咬牙切齿于事有补吗?咬牙切齿来自恨,恨是嗔心,咬牙切齿后,人们通常有两种结果,一是自己被恨搞得心肝俱裂,进而痛不欲生;另一种是马上采取报复的手段,更加激烈。两种结果对“恨”的问题的解决都是愚蠢的,被“恨”弄得身心交瘁,心理上、生理上都是遭受一次严重的重创,显然问题没有解决;报复行为可能是占了上风,出了口气,但等待自己的是更大的麻烦与嗔恨,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咬牙切齿时最需要冷静,冷静的心态来源于对境的忍辱功夫,忍辱不是放弃问题的处理、解决,而是避免更大的冲突、避免事态的扩大,冷静下来智慧才会显现,有了智慧,处理问题时,才更加有效。如同想饮下这杯水,一定要有适合自己的温度,滚烫与结冻时,如何饮下?
当然,“人生七问”还很不全面,人生要回答的问题很多很多,如若想回答的正确与准确,去佛法中寻找解决的方法,才是唯一智慧的选择。
我亦凡夫,常常以“人生七问”考量自己,每回答一次,答案都是不同的,因为人的认识、驾驭、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不断提高,答案也就更实际些、更有效些、更接近问题的本质。
道一声“赞美”
独自快乐不算快乐,能使他人快乐才是快乐。快乐是不分贫富、性格、种族、国界的,拥有了快乐,就拥有了人生。
快乐是可以感染的,一颗快乐的种子可以生长无数的果实。使他人快乐的方法很多,最容易播撒快乐的简便方法就是向为我们提供“服务”的人,道一声由衷的赞美。人们生于世间离不开“人人为我”,我们也必须“我为人人”,每天为我们服务的人很多,在家庭里,母亲的早餐、父亲的叮咛、妻子的家务、孩子的成长,都需要我们道一声赞美,对母亲早餐的赞美就是“狼吞虎咽”;对父亲叮咛的赞美,就是微笑倾听;对妻子家务的赞美,就是双手捧上清香毛巾;对孩子成长的赞美,就是朋友式的拍拍孩子的肩头,在你的赞美中家庭和睦了,夫妻和谐了,孩子进步了,赞美声中的汗水浇开的是彼此快乐的花蕾。假如我们觉得一切都是应该应分的,那么,在享受家庭“服务”时,个人可能是快乐的,但,这样的快乐是自私的,是没有人情味道的。
社会里我们也享受公众的服务,诚然,我们付出了相应的报酬,接受服务也就心安理得了,而且,服务质量不好时还要甩一句“把你的经理叫来”,这是你的权利。然而,我们在接受服务时带上一句赞美,岂不更好吗?你的快乐也就得以传播出去,服务者在你的赞美声中心情是愉快的,服务将是一流的,你的赞美可以使他脸上挂一天的微笑。乘坐交通工具,下车后对乘务人员一声“谢谢”,为我们登门服务的人员,临别一句“辛苦了”,就餐“买单”时连同钞票递过去一句“服务很好”,简单的几个字的赞美,对我们没有浪费一分钱、也没有浪费一分钟,而对提供服务者却是一个非常快乐的感受,下次再为我们服务时,早早送上的是发自内心的笑意,我们也就收获了愉悦。当我们面对有瑕疵的服务时,希望、鼓励远比训斥、指责,让人感觉快乐,服务出现问题时,你的一句“希望你多加小心,为我,也为你”,如果是一句“你是怎么搞的!讨厌”,反映在对方心灵所引起的涟漪是迥然不同的,给人希望与鼓励是快乐的,给训斥与指责是痛苦的,我们也会在抱怨中弄得十分不开心,因为一般来讲,服务上的瑕疵往往不是有意的,而是偶然的。
我们常常感觉不快乐,因为我们不善于运用赞美,知道道一声“赞美”,我们就获得了快乐的源泉,赞美他人一句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更不是复杂的事情,哪怕是我们不经意间的赞美,所带来的心情也是美好难忘的,世界上有许许多多“原本应该”是事情,我们司空见惯了,赞美的神经可能麻木了、迟钝了。我们在“原本应该”享受的同时,附加一句“赞美”,没有穷了我们,却富了对方,而获得的利益是双重的——被赞美者的幸福、满足、成就感;我们的人格修养的崇高、魅力、升华。
我亦凡夫,由于经常乘坐火车出差,下车时的一句“谢谢,再见”,使许多乘务员认识了我,很长时间再遇到他时,他会送来会意的微笑和尽心的服务,使我枯燥的旅程变的很愉快。拥挤的列车也使我学会了宽容,碰撞、踩踏、摩擦、误会、来自临座喷发的饮料等等,我都会笑着道一声“没问题”,然后,不论在事理上,还是心情上,真的是“没问题”了。
昨天中央电视台报道了一则故事,着实令人感动,同时也使人看时有酸酸的感觉。故事说的是南京一位八旬老太在路边卖报纸,就这样一位老太却在南京引起极大反响,媒体、网络争相报道,市民为买她的一份报纸,绕道而来,老太今年不想再干了,市民百般挽留,称老太是“南京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八旬老太做什么大事迹了,能够引起市民的关注?其实老太只是在卖报纸时,双手递给顾客,再对所有的顾客说一句谢谢,报摊365天风雨不误,一直到深夜,满足下夜班的读者。市民广泛的评论就是,感觉亲切,感觉温暖,在如今人际关系冷冰冰的城市里,很难遇这样亲人般的服务。
老太的感动之处是十余年如一日,像亲人一样对待每位顾客,递过去的双手和亲切的谢谢;令人酸楚的地方,偌大的城市人与人之间如此陌生,要靠一位八旬老太来维系一种亲切的感觉,老太佝偻的脊背支撑的是贫瘠的情感交流,原本亲切的微笑,被付与利益交换;原本平常的谢谢,现在和少来自心田,人们绕道去卖老太一份报纸,不是为听一句“谢谢”,而是去重温久违的亲切感觉。末学前几日发过一篇《道一声谢谢》,一句“谢谢”说出来并不困难,可要发自心底、如同对亲人一样的“谢谢”就很难了。如今,市场经济以利益为中心,人与人的关系、邻里间的关系异常的冷漠,相互关心、相互爱护已经远离我们了,提防多于帮助、戒备多于热情、礼仪多于亲切、应酬多于沟通,人与人的隔阂不是由于“水泥钢筋”,而是心与心的距离,物质丰富了,人的自私心理也就重了,在过度追求物质生活的过程中,精神世界萧条了,由于精神生活的贫瘠,引发了许多道德问题的出现,人格被利欲所侵蚀,良知被贪婪所践踏,文明被金钱所收购,朋友被利用所取代。在实现自我价值为中心的世界观里,父子反目、儿戏婚姻、医院没有了“人道”、学校里少了“尊严”……当然,这只是社会少部分的不和谐,只是这种现象应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
社会呼唤亲切,人与人之间需要一句“谢谢”,八旬老太能感动南京的三件“法宝”:双手递报、一句“谢谢”、满足少数下夜班人的需要。看起来多么的平常,做为修学佛法的我们不更应该去做吗?所谓举手之劳、成人之美,弘扬佛法并不需要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而是来源于日常的点滴之中,以佛教徒“忍辱、随缘、平和、清静”的修养行为,行走世间,服务世间,把佛法在我们尽心竭力的助人中体现出来,真诚的对待人,换来的就是真诚;快乐的帮助人,换来的就是自己的快乐与他人的帮助,我们助人为乐不希求回报,但我们拥有了快乐,拥有了祝福。深刻的道理往往蕴藏于简单的行动上,口碑是做出来的,不是刻出来的,佛法的传承是“做”出来的,不单是“说”出来的,做——就要小处着手,大处着眼,我们不愿意去做小事,大事也一定是做不好,佛法在心里,反映却是在我们的双手上,世界缺少亲切,我们就多拿出几分亲切;世界缺少感动,我们就多付出些感动;世界缺少爱心,我们就体现爱心;世界缺少慈悲,我们就去大慈大悲,以佛化心灵去造就一个佛化的世界。
我亦凡夫,面对屏幕上苍老的身影,发自内心的微笑,总觉心里是酸涩、苦涩的,日常当中常常接“受双手服务”,常常听到一句“谢谢”为什么没有感觉温暖?没有感觉亲切?因为来源于内心和来源于形式的感觉,简直是天壤之别。所以,弘扬佛法要看一颗心啊!
佛教,精致的辩证法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家喻户晓,事物发展的结果是多样性的,当我们面对生活中的磨难与烦恼时,我们能以乐观向上的态度来对待,以辩证的心态来看待,那么,我们所感觉的磨难与烦恼其实没有想像不那么可怕,或者说我们所经历的魔难与烦恼何尝不是一桩好事情呢?马克思说:“辩证法在佛教徒那里已经达到比较精致的程度。”恩格斯说:“人类到释迦牟尼佛时代,辩证思维才成熟。”辩证的看待问题,通过辩证法,才会看到事物发展的正反两个方面,才可以有效的解决问题。
我们修学佛法者,在逆缘、恶境来临时,往往不知所措,常常抱怨命运不济,佛法不灵,或因与逆缘、恶境无谓的抗争而惨败、或因向逆缘境界屈服而不振,辩证的方法是,将逆缘、恶境接受下来,分析它、消化它、适应它,从中体味出积极的一面,从发展的角度看逆缘、恶境,以乐观的心态对待逆缘、恶境,不是抵触,而是从中受益。疾病对人来说是较大的逆缘、恶境,疾病当中人是最苦恼、烦躁的,急躁无奈的心态只会助于疾病的恶化,乐观豁达的心态才有助疾病的好转,疾病来时抱怨、后悔都是无意义的,我们在疾病中读出人生苦短,性命无常;从中体味出因果不爽,缘聚缘散,从而善待人生,多造善业,修学佛法如救头燃,这样,疾病给人的就是有益是启示,我们在疾病中获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疾病是个不改的事实,如何面对?选择性很大,消极与积极是来自认识、觉悟上的辩证。智者驾驭磨难,愚者被磨难驾驭,相同的事实,不同的心态,结果同样是不同的。
古印度有一个国王常与丞相打猎,国王与丞相也把国家治理的国强民富。国王不论询问丞相什么问题,丞相均说:“好,好。”一日国王在整理捕猎工具时将一根手指弄断,就问丞相:“我手指断了,好不好啊?”丞相照例说:“好,好。”国王很生气,就将丞相投进监狱,过后问丞相:“你进监狱好不好?”丞相依旧说:“好,好。”国王也不理会,就等有一天丞相一定会说不好。国王一人去打猎时,不幸被食人族捕获,当食人族检查国王身体后时,发现他断了根手指,就将国王放了。国王很纳闷,回国就去问丞相为什么?丞相笑着说:“当地食人族一定要吃完整的人,您没有一根手指,不完整了,就放了你啊。”国王似乎有些明白了,又问:“你进监狱为什么还说好呢?”丞相说:“每次我都与您一起打猎,您不把我投进监狱,而我又是完整的,我一定会被吃掉的啊。”这是外国版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当然有其一定的偶然性,我们不去看巧合的一面,而是从中学习辩证的看问题,怎样面对事物的发生,因为事物的发展都有其两面性,看法的好与坏,全在自己的认识,“当环境无法改变时,我们必须去努力适应环境,学会从中受益,方为上策。以乐观积极的态度看待事物,我们不会有所失。”
我亦凡夫,佛法涵盖辩证法,又高于辩证法,如果我们完全放下、看开,认识缘起性空的道理,一切境界面前,连同“辩证”也不需要了。
选择与手臂相符的洞
阿查姜有篇短文其中写到:“假设有一个洞,洞下有东西,现在,只要有人将他的手臂伸进洞却摸不着底面的话,他就会说:洞太深了。如果有百或千个人将他们的手臂伸进洞里,他们也同样会说:这个洞太深了。可是,却没有会说自己的手臂太短了!我们必须回到自己身上,退步反观自己,不要埋怨是洞太深,而应该回头来看看你自己的手臂。如果你可以看透这点,那么,在你的性灵道上便能更上一层楼,进而寻找到快乐。”
人都会有许多问题出现,当问题来了,人们通常是抱怨事物本身的问题,而不回头看看自己存在的问题。我们抱怨生活的烦琐,却不看看自己放下多少;抱怨事业的艰辛,却不看看自己付出了多少。这样的想法在大多数人那里形成一种习惯,凡问题出现,心向外求,从不内观自己。修学佛法,总去抱怨佛法的“深奥”,这个读不通,那个读不懂,绕来绕去,自己如同坠入云里雾里,就生起了退心,或走偏了路,其实,不是佛法难懂,是自己不一定适合所修学的法门,有些同修最基本的“三皈”、“五戒”、“因果”、“轮回”等佛教基础理论还没有搞清楚,没有彻底证悟本来意义,就急于深入经藏,专挑“硬骨头啃”,对善根利器者,可以通达无碍,可以一理通百理通,悟佛之一字一偈,可通佛法圆融;对于根器平平者,就选择“平平”的法门,念一句佛号与诵一部经藏原本没有区别,都需要一心不乱、一门深入,一句佛号尚不能长时间受持,一部经藏怎能如法奉持?佛号不是会读了就可以了,佛经也不是会诵了就完活了。不是佛法深,是我们“认识”短,是我们精进差。“洞太深”,“手臂短”,就选择适合自己手臂长度的洞去“摸索”,或者,利用其它工具加长手臂,探测洞内,这个“其它工具”就是高僧大德的开示,善知识的帮助。如果一意孤行,非要以自己手臂探究深洞,结果一定是徒劳的。佛法教理不是简单的依文解意,也不是望文生意,佛法教理的含义是随修学层次的不同,认识上、体悟上就有所不同,“三皈”的内容就及其丰富,决不是形式上的“三皈依”,而是涵盖了我们心性中“觉正净”是皈依;“五戒”当中的不杀生,不单是要我们不杀生,也要我们生起无缘同体的大慈悲心,不杀生还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我们积极去护生、放生,进而以吃素来护持自己的慧命……当然,末学对佛法的认识、体悟也很局限,末学想表明的是,佛法不是简单的解释,而是自心的觉悟,佛法无高下、优劣之分,为此,我们不必把精力全部放在“博览诸经”、“解释名相”上,选择自己合适的法门,探寻究竟,修学当中就如“曲境通幽”,“一步一景”,随着觉悟层次的提高,再读其他佛经时,名相就容易解悟了。我不否认善根利器,一闻而入,但末法时期,根器平平者多,所以,修学佛法的路径适合自己很关键。佛法是实实在在惠及我们大利益的,不论修学何种法门,只要获得切实利益就完全可以了,真是不必去“玩花活”、“摆架势”、“耍花腔”,到头来误己误人,所以,我们认识自己的“手臂”,比认识“洞深”更加重要。
选择了与手臂相符的洞,就会得心应手,努力探索,发现洞内的“秘密”,掌握洞内的“东西”,就可以“更上一层楼”了。
我亦凡夫,自知根器低劣,力行“佛法觉于世间”、“人成既佛成”。良药虽贵,不一定适合自己的病情,头痛医脚,钱金良方,与己胜过毒药。
你快乐吗?
快乐的人生都是相似的,悲伤的人生各有各的悲伤。所有的人们都期待快乐,希望快乐相伴左右,可是愿望与现实总是有距离的,不快乐的人很多,快乐的人却很少,人们只是把快乐当成目标,而没有让快乐融入人生。
快乐是什么?每个人有着不同的答案,有究竟的,也有不究竟的,人生当中满足了一个愿望也许是快乐的,但不是长久的;获得幸福也许是快乐的,但不是实际的,就如同金钱带来的快乐与感官上的满足。真实的快乐并不复杂,而是简单平静的生活,以平常心面对这个世界;无欲无求的人生,以清静心安于这个尘世。儿童时期是快乐的,因为没有更多的想法,没有过多的要求,无忧无虑、天真烂漫。我们修学佛法者的快乐应该如了庵禅师诗偈所表达的那样“闲居无事可评论,一炷清香自得闻。睡起有茶饥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超脱的人生态度,满目青山黄花……禅师对快乐的定义是一种超然无我的境界,我们现实中如何获得快乐?常怀满足你会快乐,“求不得苦”为大苦恼,人生当中“求不得”的东西实在太多,只要没有满足的心态,将永远处于求之不得的境地,欲望的满足真的是“没有最高,只有更高”,即便达到了某个阶段欲望的满足,就快乐吗?一样不是!患得必将患失,有“后顾之忧”的人生是不会快乐的。孩童为什么快乐?因为少许的获得就容易满足了;成年人为什么不快乐?因为再多的满足还不知足;僧人为什么快乐?因为无欲自在、身无长物;凡夫为什么不快乐?因为得此望彼、贪得无厌。要求少就快乐,满足当下就快乐。农民坐在成熟的麦垛上是快乐的,因为这是劳动所得;贪官怀揣脏款终是不快乐的,因为那是一颗“定时炸弹”,今世不爆,来生也爆。一年的劳作是辛苦的,又是踏实的;不劳而获是轻易的,又是不安的,踏实就是快乐、不安就是不幸。
知忍辱是快乐的,心境不会跟着外缘跑,不因辱而嗔怒,忍辱就可以自己做快乐的主,不知忍辱就生活在别人的阴影里,难忍能忍,才可以难行能行。忍辱不是退却,而是当下忍住,避免激化,待烟消云散时,再处理事由不迟,忍是运动员的助跑,不是面对对手的弃权。知忍辱而快乐,事态在忍中没有扩大,矛盾在忍中没有激化,进步在忍中更加积极。生活如航海,怎能没有狂风暴雨?优秀的船长懂得避让风浪,待风平浪静时,才好扬帆万里;低能的船长,冒然驶进怒潮里,等待他的是重创,或是沉没。避让是快乐、冒然是不幸。忍得下,忍得住,是获得快乐的良方。
我亦凡夫,实在讲我很快乐,闲看行云流水,不着世俗清尘,因为心中锁定解脱的目标,“一炷清香自得闻”足矣。
感觉重吗?
镜虚禅师带领弟子满空出外云水行脚,满空总抱怨行囊太重,要求不时的休息,镜虚没有应允。一天,师徒经过一座村庄,看到一个妇女从家中出来,镜虚禅师突然上前抓住那位妇女的双手,妇女吓得尖叫,妇女家人和邻居闻声出来,齐声喊打。镜虚禅师掉头不顾一切奔跑,满空背着行囊也跟在师父后面飞跑。跑过几条山路后,镜虚禅师停下来,回头问徒弟道:“还觉得重吗?”满空没有一点倦意,答道:“师父!刚才奔跑的时候,一点不觉得行囊重!这真奇怪!”
奇怪吗?一点也不。因为他此时把所有注意力放在“奔跑”上,就忘记了“行囊”了。镜虚禅师的举动,决不是单单为了解决徒弟“负重”的问题,而是在告诉徒弟修学的道理:我们只有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参悟上,就不会被一切世事缠身。人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烦恼?就因为有了那么多的执着,执着点滴,就有点滴的烦恼;执着江河,就有江河的烦恼。平日里我们妄想翻飞,一刻不停,就如同为自己增加“负重”,而且越来越重,有时不堪重负,身心憔悴,我们也想坐下来“休息”一下,可眼前的“路程”又不容我们停止不前,况且,眼前的“诱惑”使我们无法停下来,周而复始,步入“恶性循环”。东北有一句俗语“事不临头,棒不打腿”,就是说,事情到了不可回避、没有退路的境地,就像用棒子敲打腿一样,必须去面对、解决了。人只有到了非常“紧急”时刻,才有了些许的觉醒。尘世火宅,如救头燃,以此心观世间,“背负之重”就不算什么了。现在什么人最听话?而且是真心实意的?我看就算是有病的人了,疾病缠身时,不得不把世事放下,任医生处置了;最不“听话”的人,往往是最“得意”的人,得意有时使人忘乎所以而不可一世。在佛法面前,我们自知是“病人”,就应该听从佛陀的话,我们需要治疗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我们认识了“诸法缘起”,“世事无常”,就是一剂良药。自我认为“得意”者,就要背负沉重了,莫待“大限”来时,“得意”救不了你,觉悟已迟,再入轮回,为时已晚。“六道轮回”我们幸得人身,可以很方便的修学佛法,这也是我们一个“得意”之处,但我们不必贪恋红尘诱惑,在“得意处”常思“失意时”(看看任人宰割的动物),我们当是冷汗浸背、猛然觉悟。
同自己生死大事相比,再没有什么比此重要事情了,每日里我们把生死大事摆在至重位置,我们就无暇顾及背负的其他“重物”了,等我们有了觉悟心,身上的“重物”不但不会压垮我们,反而可以督促我们更加坚定修行脚步;成就觉悟心时,生死大事的位置也不必“背负”了,才获得大轻安、大自在。
我亦凡夫,实在讲是个负重者,生活的、工作的,甚至是修学的,执着的,放下多少呢?真的不多。好在有些自觉心,赖以轻松些。
你目前的生活是最幸福的
一位渔人靠捕鱼为生,每日自己驾着小船到湖里捕鱼,每天捕到够一天的开销就收网回家,卖掉鱼换回生活必需,然后陪陪妻子孩子,或是到湖边散散布,或是约一、二好友对饮畅谈。有人问渔人:“你为什么不多捕些鱼呢?”渔人反问:“我为什么要多捕一些鱼呢?”那人就说道:“多捕鱼多卖钱,造更大的船,捕更多的鱼,你就可以成为富人,就不必辛苦捕鱼了。”渔人又问:“成为富人又能怎样呢?”那人说:“等你成了富人,就可以陪陪家人,到处走走,和朋友小饮一番,同知己聊聊天,多惬意啊。”渔人听后爽朗的笑起来:“你所说的那种生活,就是我眼前所过的啊,但依照你的打算,我还要等一、二十年呀。况且,富人就不辛苦吗?”这便是“渔人的哲学”。
一则很有意思的故事,每个人都有生活的目的,不论追求的高底,无非是“三饱一倒”,拥有了“三饱一倒”,就应该很满足了,一日三餐吃得香甜可口,每晚睡得安稳踏实,这就是神仙一样的生活。如果人生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吃、睡)都满足不好,怎能算是“好日子”呢?吃,吃不好;睡,睡不稳,还有什么幸福可言?食欲不振,满汉全席,仍然食不果腹;失眠梦魇,卧榻于皇宫般的家里,也无法使人入眠。其实,我们每个人目前的生活都是最幸福的,只是我们感觉不到罢了,我们感觉到的是不幸,那么,就是贪心作怪了。渔人不满足眼前的生活,按照那人所说的去实现,即使成功的成为富人,到头还要回归自然的生活,这还需要有智慧,没有智慧,就会永不满足,直至一睡不醒。而在成为富人的过程中,伴随着多少劳神操心、顾虑重重、患得患失、饮食难安、痛苦烦恼,如果在过程里就失败了,那结局就更悲惨了,古今中外失败的例子,总是多于成功的例子。安于贫富就是最大的满足。幸福真的是一种感觉,绝不是物质所换取的,把幸福寄托于物质的丰富,就是把幸福放到“梦幻泡影”之上,不是真实的幸福,就如同人们说的那样“金钱可以买来药物,却买不来健康;可以买来床铺,却买不来安眠;可以买来娱乐,却买不来幸福;可以买来肉体,却买不来爱情”。得蜀望陇便是贪心起时,贪心一起,马上陷入痛苦深渊,贪心吞噬的不仅仅是幸福,而是整个人生,“当朝宰相嫌官小,又想面南去登基”,有的人可能想:我要是宰相就一定会依足的!这话决定不尽然,如果没有贪心,门官与宰相都会使人满足;如果贪心炽烈,当上宰相就满足了吗?一样不会,篡权登基后,又要求长生不老。当今社会由于腐败而落马的高官正是很好的写照。贪心不会因富就熄灭,也不会因贫而生起,富且贪,禽兽不如;贫且贪,铤而走险,等到一气不来,地狱、恶鬼、畜生之门顿开,由不得你不去。
我亦凡夫,“渔人的哲学”,就是我的“人生哲学”。如今人们在物质愈加富庶的今天,又要回归自然,崇尚自然,回归恬静,崇尚和谐,正是沿袭着“渔人的哲学”。修学佛法者是拥有大智慧的人,随遇而安,随缘自在,贫则安,富则施,常存满足感,常怀感恩心,生活中,与家人和睦、与友人交流、与自然为伴,岂不悠哉、美哉?
重“因”莫重“果”
由于重“果”,所以是凡夫;因为重“因”,所以是菩萨,因果是贯穿于一切众生、事物的法则,我们愿意与否,因果总是如影随形,“如是因,如是果”涵盖着事物的全部真相,没有不成果的因,也没有果不来自因。
“众生畏果,菩萨畏因”,因为众生只看结果,忽视为什么有这样的结果,菩萨通晓有了因,必然成其果。现实中人们往往只是在果上打转转,关心的问题常常是“结果怎样?”而不问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人们的思维习惯于重“果”不重“因”,由于这样的惯性思维,在信奉佛法上也有着只求“果”,不去求“因”的误区,信佛普遍来讲是有所求的,求解脱、求感应、求开悟、求成佛,也有求福报的,如理如法的求是很正常的,信佛不得真实利益,佛法也就没有了现实意义。我们所要清楚的是如何求?一般意义上的“求”,人们把目光往往放在结果上,这是很难有所得的,因为你所求的结果,不是凭空生成的,更不是佛菩萨赐给的,你所要求的某个果,必须要有成就这个果的因,所以,我们在有所求时,不要去求某个果,而要去求达成这个果的因,没有这个因,怎能有那个果?比如,我们去求平安,就应该知道如何才可以获得平安,我们掌握了获得平安的方法——忍辱、随缘、心态平和等,再按这样的方法去做,那么,就有了平安的结果。而我们只是去求一个果,却不知忍辱、随缘,心骄气燥,怎么可能结成平安的果?不在“因”上求,佛菩萨也无能为力。有所求的心必然是美好的,欲得美好的结果,一定要种下美好的“起因”,实现美好的愿望,不是等来的,不是靠施舍来的,而是自己一路走来的。
佛云“因果通三世”,有所求而无所得也是正常的,因为我们现在经历的是过去的无数个“因”所结成的,急功近利同样是要不得的。我们有所求,在因上又痛下决心,结果只是迟早的问题,我们无量劫前就发下了成佛的大愿,到今天我们还没有成就,这就说明,我们成佛之“因”还没有准备充分,往生是资粮还不充足,为此,就要不停步、不气馁、不动摇、不彷徨,在这一世的因地里,精进修学,积累成佛之因,直至圆满了,佛果“唾手可得”。
还是一句老话“求人不如求自己”,我们明白了去求“因”,而不是去求“果”,就应知道,因地里完全是我们自己的事情,我们所求佛给的是获得“果”的方法与指导、求佛给自己指明出路,佛菩萨那里没有我们所需要的“果”,那里只有空气、阳光、土壤、养分,我们只需将自己当成一粒种子播种下去。
我亦凡夫,读书时体育老师曾讲过一个故事:一个乞丐行乞到一户富人家,富人没有给他钱物,而是要求他做一些活计,然后付给他相应的报酬,乞丐从中受到很大的启发,不再伸手向他人乞讨,而是靠自己的双手去工作,来获得金钱。这个故事也一直激励着我:凡事“求人不如求自己”。
金刚非坚 愿力最坚
是什么使我们坚信佛法?是什么使我们在成佛之路一直走下去,不动摇、不彷徨?是什么使我们有了成就自己,普度众生的决心?那就是我们的愿力!人的愿力有多大?尽虚空遍法界。人的愿力有多坚利?无相禅师提倡“金刚非坚,愿力最坚”,金刚喻坚,愿力比金刚尤坚。
一位学佛不久的学僧请问无相禅师“金刚非坚,愿力最坚”是什么意思?无相禅师说:“学佛的菩提道上,难免因人的情性、机缘、业魔等障碍而有退失菩提心的时候,必须要靠愿力来支撑、鞭策,故历代的高僧大德道业的成就无一不是靠誓不退转的愿力完成的。如菩贤菩萨的十大愿、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地藏菩萨的‘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悲愿,这些都是学佛者的榜样。”学僧又不懂地问道:“为什么成佛,就一定要立下志愿普度众生呢?”无相禅师答道:“如一棵树,众生好比是树的根,菩萨就像树的花,佛便是树的果。要想一棵树开花结果,就必须努力灌溉树的根,并且爱护它、照顾它。否则,根部受到损伤,树就要枯萎了,又怎能开花结果呢?所以在《华严经》上提到‘欲作诸佛龙像,先做众生马牛’!”学僧听后也觉愿力重要,问道:“禅师,您的愿力是什么?”无相禅师说:“我的愿力不能告诉你。因为我的愿力是我的,你为什么不发挥你的愿力呢?”
我们的愿力一定是不尽相同的,一样使我们在修学佛法的路上照目标一路前行,没有愿力,就没有实现目标的动力,释迦佛睹“生老病死”而生普度众生的大愿心、阿弥陀佛以四十八大愿,成就了西方极乐世界、观世音菩萨以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而广大灵感。现实生活里我们也有不同的“愿力”,才可以实现人生的“价值”,有时在愿力的支撑下,我们发挥出超常的能力,生活当中的愿力是不究竟的,有的“愿力”造就的是恶业。佛法讲的愿力是使我们走向涅般妙道的。我们的愿力是什么?修学佛法,成就佛道,普度众生,都是念念为他人的。“修学佛法,成就佛道”的目的就是为了普度众生。愿力里没有了普度众生,这个愿力不是清静的,也不是佛法意义上的愿力。无相禅师喻众生为根、菩萨为花、佛为果,花草树木失去了根,就要死亡,花瓶里的插花,虽然没有根,但生命力远远比不了有根的花时长,花瓶里的花枯萎了就死掉了,有根的花枯萎了,还会复苏重生。我们修学佛法不能没有根,要时时不忘普度众生,只为自己成就,如花瓶里的插花一样,只供自己玩赏,生命力是短暂的,也经不起风雨荡涤、严寒侵袭的。一个人去和一头豹子厮打,一般来说人是不敌的。可在保护自己孙子性命的情况下,老妇人却可以置豹子于绝路。我们可能认为自己的水平还不可以去普度众生,这是完全错误的,只要有了普度众生的愿力,能力就不主要了,所以说我们能力可能有限,但愿力是无限的。普度众生的方式方法很多,不单指宣法解经,与人为善、劝人为善、使人欣闻佛法、在众生中树立行为榜样等等,都是普度众生;哪怕是与人的一句良言,一颗热心,都在普度众生。只要有了愿力,能力自然而来。
我亦凡夫,在论坛发帖子就是我的一个“愿力”(当然水平有限,悟性浅薄),我总觉得,佛法给了自己实实在在的利益,自己不去弘扬佛法惠及众生的大利益,怎么可以“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你吃了吗?
“你吃了吗?”曾几时何成为国人间相互见面的问候语,其中不无关切的成分;如今,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你吃了吗?”就成为了纯粹的习惯用语。吃是人的头等大事,谁也不可离开的,吃好吃坏都需要吃,在“吃”的境界中大体可以分为两种——“吃饭是为了活着,活着是为了吃饭”。形似的两句话,却是迥然不同的人生态度。
从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到极力推崇饮食文化的现代社会,吃的本来目的就是为了延续自己的生命,婴儿的第一啼哭,到老去时咽下最后一口气,吃伴随一生,“吃”是一项重要而平常是事情,说重要是离开不得,饥饿是人无法忍受的,饥饿也是引发社会动荡的主要因素;说平常是司空见惯,每日必须,所有众生均要去吃。
“吃饭是为了活着”,是一中恬淡宁静的心态,吃饭只作为满足色身的基本需求,是把“活着”放在首位的,而吃只是“活着”的基础,我们是“活”出的人生价值与意义,而不是“吃”出的人生,吃饭为了活着,活着才可以完成一个个理想与愿望,所以,吃饭的目的是完成人生的目标,吃的好坏都可以活着,吃的精彩与否与人生的精彩与否没有任何关系的。佛教早期的托钵行乞,到如今的丛林制度,吃饭就是为了活着,而再没有其他意义,佛法说的“吃”,是以色身来延续我们的慧命。
“活着是为了吃饭”是一种充满欲望的心态,吃对于人的确很重要,但我们把目光只落在吃的问题上,活着的意义就淡然了,有一句很有代表性是俗语“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在获取财后,大部分是为了满足口欲,有人认为吃到肚里才是得,过度的口欲就引发人的其他物欲,人们在满足物欲的同时,心态悄然改变,有时近乎穷凶极恶。吃的好与坏只是相对性的,不是绝对性的,动乱年代,一顿饱饭都是梦寐以求的奢望,几十年前过年的一餐饺子,成为多少人盼了一年的梦想,那时“饱了”,就是最好的“吃”,如果按那时的要求,如今我们每天都在过年,也就是说,吃饭对于人是绝对性的,吃的好与坏是相对而言的,绝对性的,我们不可离开;相对性的,我们就大可不必去有所分别了,活着为了吃饭是一种及其狭隘的人生态度,吃饭很重要,但不是人生的唯一目的,如果把吃当成人生的目的,那真成了“酒囊饭袋”,“造粪的机器”了。我们不必去反对人们吃的好了,社会的发展物质的丰富吃的好了、精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总不会退回茹毛饮血的原始时代,我们也不必回到吃糠咽菜的困难时代,我们所反对的是把吃饭当成活着的目标,在追求吃的过程中忘记人还有其它活着的目的与意义。我们所提倡的是随缘的“吃”的心理,好则好吃,坏也好吃,不拣选、不分别,吃百味而一味,吃一味而百味。
我亦凡夫,纵观古今中外,尽管人人离不开吃,但没有见到辉煌的人生的“吃”出来的,都是“活”出来的,反倒真见到不少疾病是吃出来的啊。
学佛与佛学
学佛与佛学是有区别的,学佛是学习佛教理论,遵循佛陀思想,以佛法为依止,依教奉行等;佛学则是以教理研究为主,做学术方面的探讨,把佛教当成一门自然学科。如历史课程涉及的佛教,对佛教历史的考证等。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为师之道,第一是传授做人的道理,第二是传授技能,第三才是解答疑惑。释迦牟尼佛是我们的本师,我们在本师那里,首先要获得做人的道理,完成人格的修养与提升。其次是以佛法在生活工作中的运用,来获得生存条件的满足。再次是得到佛法方面的答疑解惑。原因很简单,只有我们有就坚实的人格基础,才会胜任一切工作,才会战胜一切生活里的磨难,有了这样的先决条件,我们再去选择“正业”做为自己的事业。佛法当中我们不解的地方多如牛毛,我们可以解悟的佛法不过沧海饮之一滴,如果我们穷毕生去解悟佛法,是很难有所成就的,我们所要解悟的佛法,也只是满足自己“传道”,“授业”所需。明白了佛法叫觉悟,而不是解释,觉悟完全是自主的所得,是一种切身经历的过程;解释是外来的灌输。阿公阿婆一辈子可能不知道“南无阿弥陀佛”的涵义是什么,单以精进专一而念佛号,不懈怠,不夹杂,不间断,而得以往生极乐。我们所持的咒,没有解释,我们一样可以获得极大的利益,这些都是依教奉行而获得的觉悟。尽管知道“南无阿弥陀佛”的内涵,学习梵文终于翻译了咒语,而不去踏踏实实依教奉行,解释的再清楚明白,对成就自己也没有现实意义。依教奉行就是依照佛陀的教育和佛教的教理奉持修行。
我们从不是反对经教的研究,也不是反对名相的解释。如果没有玄奘大师、鸠摩罗什大师,我们今天就无法看到文辞优美、文笔流畅的汉文佛经了。我们所要明确的是学佛的目的是什么?经教的研究需要必备的善根利器,必要的时间精力和学术的环境,如果是简单的把别人的注解拿出来,或是以佛经代解,那么,就显得没有必要了。我们一般的修学佛法者都以成佛为目的,而且我们研究经教的悟性、条件、环境也非常有限,如此,我们就不必过多的去做经教方面的研究工作,选择适合自己修学的法门一路走下去,就完全可以达到成佛的目的,这一点有无数的成就者为证明。如同我们使用电脑,专业人员懂得电脑原理,可以设计程序,而我们只要会使用电脑为自己服务、做一些简单的日常维护就可以了,这也是当初设计电脑、设计程序者的主要目的。如果我们通晓电脑原理,使用起来是比较方便的,但同时需要有对电脑知识的兴趣和大量的学习时间,这样对一般人而言就比较困难了。可操作、使用电脑对一般人就容易得多了。佛法是用来学习的,学习是为了应用佛法,佛法应用的领域非常广泛,通过佛法的修学我们起一善念、动一善举、“五戒”之中受住“一戒”,哪怕自己感觉较修学佛法前有就少许的改善,那也是佛法应用的结果,也就没有辜负佛陀的殷殷教诲。
我亦凡夫,学佛初起把精力放在对经教的“研究”上,自我感觉今天“懂”一部、明天又“懂”一部,身心交瘁不说,对自己的心性改变没有多大的作用,因为不明白佛法中蕴涵的“道理”,只去注重解“惑”了,研究只是“机械性”的。以凡心对境,圣境为凡境;以圣心对境,凡境为圣境。圣心从何而来?成就人格,依教奉行。
健身不必健身房
有位老板询问健身之道,有人告诉他:“你平时一步路都不愿意走,还要花费金钱和时间去健身房健身,这不是高明的健身之道。”平日里也可以看到有些成功人士极注重享受,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论闲忙都要以车代步,食不厌精,行不厌车,身体发胖了,有了疾病的征兆,再去高档健身房健身,从健身房出来再坐车去“享受”。
高明的健身之道不在健身房,而在日常的生活中,少吃些高营养的食物,多些粗茶淡饭;少乘坐车,多些步行;少一次交际应酬,多一次公园晨练;少一次晚睡,多一次早起,合理的饮食配合适量的运动,是极好的健身之道。高明的佛法修学之道,不在研读经典,而在于佛法在日常当中的运用上,不是反对去健身房,也不是反对研读经典,而是说在日常当中可以完成的,就不必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古时有云“学好文武艺,货卖帝王家”,文武加身,关键还要在实践当中去运用,诸葛亮如果不出茅庐,尽管“运筹帷幄”,永远不会“决胜千里”。我们修学佛法就要运用佛法,弘扬佛法,生活就是最好的修行道场,深入经藏如果不知“出来”,通千经万论也是枉然。也有的同修认为世事繁杂、琐事缠身,不是修学的好环境,羡慕深山苦修,清静空旷,以这样的心理,就算去了深山幽谷、清静场所,也奈不住长时间的寂寞无聊,因为心不清静啊,环境的清静是没有意义的。心清静了,一切生活里的繁杂、琐碎都是修行的助缘,俯身即学问,生活即修行,“健身房”与“深山幽谷”都是特定的环境,真修行者,处处“健身房”,比比是“幽谷”。特定环境如同我们去旅游前研究目的地地图,不能说没有用处,但实际的地理环境与地图上反映出来的环境要丰富、复杂、现实的多。“纸上谈兵”、“沙盘演兵”,不会造就将才,只有在实践当中实地运用兵法,才可以造就将帅。佛法的修学不是解决1+1=2的问题,而是解决1+1=N的问题,如若以佛法去解决更广泛的实际问题,必须把佛法放到世间善加运用。有则笑话:一人为亡者作悼词,亡者为女,悼词写男,待丧主发现,不去承认自己的问题,反怨人家“死错了人”。看罢一笑后,我们也要思索一番,修学佛法我们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反认为佛法不灵验;弘法时不能说明问题,反认为对方悟性不高,如“死错了人”有何区别?因材施教,对机施法,低则低来,高则高去,佛陀没有开八万四千法门度脱有缘、观世音菩萨不以三十二应身救苦救难,佛法早衰多时了。如果我们把佛法在世间去运用、去践行,那么,我们就会面临不同的意识形态、不同的环境特点,同一佛法解决不同问题,才有所得、有所悟、有所行。教条形式是乏力的、空洞的,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具体问题出现了,教条形式必然手忙脚乱、穷于应付的、以法代悟的。
我亦凡夫,是凡夫就说说凡夫要解决的问题,谈谈凡夫面临的问题。我们最不缺乏的是佛性,我们缺乏的是启迪佛性、证见佛性的日常修行,最好的修行场所就是我们每天行走坐卧、吃饭穿衣的凡夫世间。
一位作家说过这样一句话“只有感动你的东西,你才可以写下来感动他人”,感动不是感激,感动来自内心对一种境界的肯定而引发的情感上的互动,感动与被感动都是情感上的共鸣,在心地里炸开后所波及到每根神经,由此我们被感动了。把我们的感动再表达出去,也就有了共鸣的感动。
无疑我们是被佛法感动者,读经时的热泪盈眶、念佛时的法喜充满、打坐时的空灵寂静、交流时的口若悬河等等,我们实实的被感动了,这种感动就是佛告诉我们的“感应交道”,“法无高下,被感动就好”。促成我们可以感动的事物,不一定是“精品流行”的东西,往往我们被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一个动作所感动,就如同希望工程宣传画那双“大眼睛”一样,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精品流行”的东西也可以使人感动,但大多数人只是喜欢与爱好,这不是真实的感动。感动是与我们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的,某种境界就是我们生活的重现,所以,我们被感动着,年轻时我们眼泪可能少,不是感动我们的东西少,而是我们经历的少。修学佛适合自己的法门就会引起我们的感动,“流行”的并不一定能感动我们,佛法给人的感动不一定要深入经藏,一句佛号、一字一偈、一个小咒、一段开示,都可以使我们感动。为什么我们与佛法有了共鸣?因为我们久远劫曾被佛法薰习,业识的种子里早已有了“经历”,而今一遇到相应的法门,如久别重逢,欣喜中我们感动得泪如泉涌。如果只是对佛法的喜欢与爱好,只是处于一种欣赏阶段,或是像个“鉴赏家”去评论、判别,以这样的心理去修学,很难感动自己,更不能感动他人。能使自己深深感动,就要“真信、切愿、笃行”,当然要在适合自己的法门里。
感动了自己,再去感动别人,如果没有真切的感动,就很难去感动别人,我们承载如来慧命,在我们的手里佛法不是停留、不是减少、更不是灭失,我们要把慧命延续光大,弘扬佛法是唯一出路,也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圆”,我们十分倾慕佛化的世界,那么,我们就努力为佛化世界增一分光大。弘法不是要求“大”而“全”,不是要求面面俱到,把真正感动自己所得到的法喜传播出去,哪怕就是一个点、一个面,也会收到被感动的反馈,因为融入我们的真情实感,才会声情并茂、才可以打动人心、深入人心,就如同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感动中国”一样,有了台上的真感动,才有了台下的真眼泪。感动人的言辞,实践证明是最平实的,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尽美的修辞,感动人的弘法,也是真实的流露,其目的是使人明白、接受,而不需要文字游戏、不需要泛泛而论、更不需要空谈玄妙。把你的感动拿出来与别人分享,你的感动才有了生命力。
我亦凡夫,时下世道沧桑,人心冷漠,我们生活中被感动的时候实在是不多了,一切似乎都处于冰冷之中。幸好我们还被佛法感动着,从中我们获得真实的利益、真切的感受,让冰冷的人群中多出几分热切的感动,人们就会因着感动而热情起来。
指正与指责
我们在修学佛法中,不管修行程度高低,不管佛学知识多么渊博,不管悟性多么强,不管多么精进,只要还没有当下彻悟,对于佛法的认识理解,以及弘扬佛法的过程中,失误是难免的,会有差错出现的,特别对“出世间法”的认识上,相同的名相,认知的结果往往是大相径庭的,“空”有“空”的理,“有”有“有”的理,出现理解上的不同在所难免,同修间相互提醒、相互照应、相互交流,就是解决问题、修正错误的好方法,佛教论坛就是起到这样一个积极的作用。
面对同修错误的观念、不如法的认识,就有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批评”态度——指正与指责。同是指出问题的存在,指正是在指出错误的同时,给出正确的改正方法;指责是指出错误的同时,加以责备。判别“指正”与“指责”的不同方法很简单,指正:指出问题,解决问题。指责:只提出问题,往往夸大问题,不能解决问题。同修间的交流,我们当然是 欢迎多多指正了,而不欢迎指责了,有时我们在交流时,自己并不知道出现了问题,这时同修指出问题所在,再晓之正确的观念,不但修正了我们,也避免错误观点的蔓延;相反,大加指责,一副唯我独尊的嘴脸,却不能拿有效的解决办法,缺少说服力,更容易引起激烈是争论。指正是以商榷的口吻;指责是“一言堂”,两者收到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在一个佛教论坛上,有位同修总是回复我的帖子(被其他同修证明是不如法的),我回复他的帖子,更引起他的激烈言论,我就说:再不理你了。这时就有同修向我提出,我是错误的,并且指出,佛云“不舍众生”,包括攻击我们的人,对这样的人如果实在没办法,多为他诵诵佛号,消他的业障,总之,不理他是不对的。这样的指正有理有据,有批有评,让我心服口服,我马上向那个人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指正是春雨,指责是秋雨,春雨过后是万物复苏,春回大地;秋雨过后万物枯萎,萧杀瑟瑟,指正是善意的帮助,指责是挖苦讽刺。假如我们发现了问题,又没有好的解决办法,那么,我们完全可以用善意的话语指出问题,再诚恳求他人的解决办法,为有问题者,也为自己获得了正确的解决途径。一味的求全责备、一味的批评指责,遇到修为好的,不去理论;遇到修为差的,就激烈争论起来,不论如何发展下去,问题还是问题,还不能获得有效的解决。指正者的心态是清静的,是以探讨的姿态出现的,是以平等心处之的;指责者的心态是污浊的,是以贡高我慢的姿态教训他人。因为,指正者知道,自己也有被指正的地方,指责者则自认为“老子天下第一”,不须别人指正的。
我亦凡夫,修学佛法多年,今年自觉进步最大,因为有了论坛这个交流的平台;因为多了同修的批评指正。木欲直,从砍削中来;剑欲锋,从磨砺中来;修欲正,从接受指正中来,这个“指正”来源于佛法指引的正路、来源于同修指出的正确。
佛法与生活的几个关系
& & 我们天天讲“佛法生活化,佛法生活化”,也遵循着“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那么,我们怎样以佛法来充实自己的生活,来锻造自己的人格?以利于奉献社会、服务社会?从而达到“人成即佛成”的至高境界,归纳起来,佛法与我们社会价值的体现有几个方面的关系,即:戒与生活的关系、慈悲与待人的关系、忍辱与处理日常事物的关系。
常言道“无规矩不足以成方圆”,我们生活的空间里,都一定要受到“规矩”所制约,如同火车受轨道的控制一样,离开制约与控制,碰撞冲击就会时时发生,其危害是颠覆性的。人们日常的生活中,社会上制约是公德与法律,工作上的制约是规章制度,修学佛法者的“制约”就是“五戒”,可以说“五戒”是人们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它涵盖了公德与法律、规章与制度所要达到的目的,“五戒”不但规范了日常行为,同时也进一步升华了人的道德情操,五戒是戒其外,慧其内的。比如杀戒,就可以避免杀人犯罪,这是戒其外;戒杀就有了慈悲心、悲悯心,爱屋及乌,这便是慧其内。再如酒戒,酒喝过了对身体的伤害是有目共睹的,醉酒人的行为也是令人作呕的,甚至是犯罪的;不喝酒或者适量喝点,对身体有益,也是对自己行为的负责;慧其内是头脑清醒、神智清楚、智慧增长。所以,戒是于我们息息相关的,勤守“五戒”生活将是美好的。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伴随我们一生的,以慈悲心处理人际关系是最为合理的,佛云慈悲是“无缘同体”的,对亲人朋友的慈悲,不算真慈悲,对伤害我们的人以慈悲待之,方为真慈悲。佛云“不舍众生”,其意义是非常广阔的,再不孝顺的孩子我们不愿意去舍弃,如果我们可以以此心情对待身边的人,那么,我们就是待人的典范了。慈悲是给人欢喜、拔除人的痛苦,欢喜是人们所需要的,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痛苦是人们所烦恼的,多少人深受其害,我们可以在这两个方面惠及他人,才是大慈悲心的具体体现。恭维我们的人,人际关系自然很好处理;攻击我们的人,人际关系就紧张了,处理起来必须以慈悲心待之,我们不应痛恨他们,我们去反击更是不明智的,也是缺乏智慧的,所带来的结果是人际关系的无限恶化,我们去反击他人的同时,自己的社会价值就贬值了。所以,慈悲待人可以处理好一切复杂的人际关系,即:敬人者人恒敬之,助人者人恒助之。
人每时都面临许许多多的事情发生,好事情满心欢喜,坏事情我们就烦恼丛生,恶事情我们就痛苦绝望。处理事情、驾驭事物的发展必须以忍辱为高,不但坏境界要忍,好境界同样要忍,好事情到来就手舞足蹈、忘乎所以,结果就要乐极生悲了。忍辱给了我们什么?不是惧怕,也不是懦弱,而是给了我们处理问题时最需要的心态——冷静!忍得住、忍得好,才会冷静,以冷静心对待一切事物的顺逆,就会得一个“冷静”的结果,遇事先知忍辱,忍的同时,心情就自然冷静下来,头脑没有发热时,智慧才可以现前,否则,不知忍辱,暴跳如雷,以牙还牙,愤怒的血“烧毁”了对方,也“烧毁”了自己,常听同事说一句话“没事不惹事,有事不怕事”,这个“不怕”不是指有力的回击,而是要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如何面对、解决?都需要有个冷静下来的心态,方寸大乱与神态自若两种处理问题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处事以忍辱,不是退缩,而是冷静平静直面问题。
我亦凡夫,极力推崇“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世间就是我们的生活空间、就是我们修行的场所,人格的完备,佛性才愈加显露,唯此,佛法才不失其对众生现实的教育意义。
请了尊财神
与客户交往时间久了,客户便萌生了信佛的念头,决定请一尊佛像供奉。他问道:哪尊佛好?这个问题真的难住了我,佛岂是能分好坏,可他执意要我答,是如来(释迦牟尼佛)好,还是观世音好(管用)?我很无奈,只有告诉他:通俗的讲,请佛像时,你只要看哪尊佛欢喜就请哪一尊好了。反正是请佛像,请哪一尊又何妨?心生欢喜就好。
我们来到一座很有名望的千年古刹,客户去请佛像,回来时,我问:哪一尊啊?客户欢天喜地的告诉我:财神!我诧然,财神?难道这就是生意人的习气?望着客户心满意足的样子,我又不好说什么,只要欢喜就好啊。
“人之初,性本善”,除去因果业力的牵引,我们的习气是由后天所接触的环境,人事,潜移默化,渐渐形成的,是在不知不觉当中就养成了,我们在没有留意间,不经意间就来了,等我们意识到了,再去改时就很难了。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间,习气如空气一样包围着我们,不自觉中就按习气起心动念了,或恶或善,善的习气就不必去说了,单说恶的习气,如随地吐痰、吸烟喝酒、不守公德、损坏公物、举止粗俗、语言下作等等,都是些小的习气,没人提醒时,我们自认为正常,有人提醒时,还要回一句:管得着吗?工作环境,与人相处,看到别人工作轻松,赚钱又多,看到别人挖空心思去不断获取,接触的多了,心理就不平衡了,我何苦这样傻啊?我为什么就应该受穷?潜意识里,就学会了巴结上司、大行贿赂;就学回了怎样去占便宜,去不断助长贪欲之心。
从表面上看,习气的产生是由环境原因造成的,其实不然,习气的产生与自己起心动念有很大的关系,自己先有了“贪欲”的心识,“恶习”的种子,当看到与自己习气相符的行为,思想很自然就要去靠近、去学习、去应用。
我们去拜佛是降低贡高我慢心,我们吃素是浆养慈悲心,通过拜佛、吃素渐渐的我们的心识得以改变,与佛菩萨的大愿相吻合,自己的习气就有了佛菩萨的种子。修学佛法就是在日常中把持自己的起心动念之处,“勿以恶小而为之”,用佛法薰习自己的意识、培养自己的觉悟,只要不断与善为伍,哪将成为有佛的习气的人。
生意人对财神有欢喜心就不奇怪了吧?
不可轻视初学
佛陀在经中曾告诫弟子,世间有四项“不可轻视”:火苗虽小,不可轻视,因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王子虽小,不可轻视,因为将来继承王位统领天下;龙子虽小,不可轻视,因为将成为龙王风调雨顺、造福苍生;沙门虽小,不可轻视,因为很小就出家将来最有可能成为人天导师。佛陀的“四不可轻视”,对今天众生也有着很深的意义,同修当中,对初学之人不可轻视,初学佛法,发心猛烈、感应强烈,正所谓“信佛一年佛在眼前”。无论什么原因开始信佛,初发心是最强烈的,能够以自己的身心全部投入到佛法中,以寻求某种解脱,这就要求学佛多年的同修将其引如正智,以强烈的正信,导归强烈的正智,使其更快认识佛法的深层涵义,要避免由于求感应未果失去了信心,以三世因果为基础,纠正现世因果观,如读《普门品》必须联系三世因果来理解,而不是只讲现世果报,如果只看现世果报,就产生了对佛教观念的狭隘心理而故步自封,如果不用三世通因果的观念引导初学,就容易产生偏激的想法与做法,结果一是失信于佛法;二是失道于佛法。根器上乘者的初学人,自然会导入正智,获得大利益。我辈凡夫还是以渐修为妥当,就必须以正信、正智为出发点,渐次完成利益与解脱,面对这样的初学,万不可用顿悟方法教之。首先不忙教其“空”,要先教其“有”,然后才教其“空有不著”行于中道。
& & 修学多年的前辈,不能有轻慢初学的想法,自认为自己学佛时间长,懂得的道理多,悟得的佛理多,对于初学提出的问题,往往看成卑微的“小事”,正如小儿问家长“我是从哪里来”一样,在家长看来,这是一个可笑而不好回答的问题,家长以为是个小问题,在孩子的心里却是耿耿于怀的大问题;家长以为不好回答,就胡乱答之,结果使小儿产生混乱的想法。此二者均不可取。初学佛法人提出的问题,在学佛多年的人看来简直不是问题,可对初学来说,却是苦苦不得其解的问题,这时就不能有我慢我高的心理,嗤之以鼻,不愿回答,或以佛经代答。要平易平和,用浅显的话回答,尽管用了较多的方便语,总比“一棒打死”解决问题。任何一门知识都是从积累中来,学佛也是如此,今天的“前辈”是昨天的“后学”;今天的“后学”是明天的“前辈”,轻视后学是不尊重人的体现,人不是生而知之,都是学而知之,每个人只要肯努力,就会达到很高的水平,轻视人的人抱着一点“成绩”就飘飘然,看这个不如法,看那个又着相,就是不去看自己是否还有进步,结果,以“前辈”落于“后辈”了。
& &我亦凡夫,以“常不轻菩萨”为榜样,在同修面前自己永远是“后学”,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促使自己加快修学的步伐。
居士不要成为人群中的“异类”
近日陈晓旭出家引起广泛的关注,特别在信佛同修中更给予了极大的反响。陈晓旭能够舍弃家产、事业,出家修行,是我们学佛人理应赞叹敬慕的,出家对居士而言毕竟是很殊胜的,也是人一生最智慧的选择。她出家精神很值得我们深思。然而,每年出家的人许许多多,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陈晓旭由于是位“名人”,才引起人们热烈的关注,其实,出家原本是极正常的事情,机缘成熟了、条件允许,每个信奉佛法者都是可以出家的,我们对于此事关注,就可能引发负面的问题,除了佛教网站,其他网站针对她出家的看法大体可以分为三种,一是抄做猜疑;二是认为她是逃避;三是说她是由于疾病。原本很平常的出家,引发无谓的讨论,对佛教有认识的人,对她出家只有赞叹;没有认识佛教的人,就会认为是消极厌世的。我很欣赏陈晓旭的“出家声明”,平实而中肯,最可以说明问题了。(论起出家,释迦牟尼佛当属大勇者,他舍弃的是一个国家的王位。)陈晓旭发心出家很平常的一件事,能够引起人们广泛看法,这就是“名人效应”吧?凡事还是以平常心待之,就好。
出家人的是非曲直,是不应当居士去评说的。& && && && && && && && &
做为在家居士应该努力把自己融入到人群当中,我们不能因为我们信佛而成为人群中的“异类”,我们欣闻了佛法,拥有了智慧,明辩了是非,而我们身边还有很多没有信奉佛法的人,我们就不可以拿佛教徒的标准去要求、衡量他们,我们不杀生,他们去杀生,就把人家当成魔鬼,拒之千里,总觉得自己比他们“优秀”很多,这就很不好,在他们的眼里你就是“异类”,因为他们认为杀生没什么不对的。一个如法的佛教徒应该有机会就向他们宣传“杀生之害”,对方实在听不进去,就默默为他们、为被他们杀害的动物念念佛、诵诵《往生咒》,不要由此而疏远他们,因为他们是最需要我们去帮助的众生,面对他们对佛法的拒绝、抵触,我们不是厌烦,而是同情;不是远离,而是接近,只要我们不气馁,不放弃,很精进,总会找到恰当、适合的机会把“杀生之害”告诉他们,这才是佛教徒的本怀。在家庭生活中,我们不能因为信佛而成为家庭中的“异类”,家庭和睦、尊老爱幼才是佛化的生活,我们不可借念佛而不去做家务,不可冷落了夫妻间的感情。我们吃素是去口欲,培植慈悲心,吃素是除了荤腥外,什么都可以去吃,我们不能因为吃素给家人带来麻烦,有素菜就吃,没有预备素菜,不必抱怨,酱油泡饭一样香甜可口,吃素给家人带来不便,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吃素”,在家人眼里我们吃素是比以前“好伺候了”,而不是“难伺候了”。佛法在世间的运用,不要片面去理解,有云“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这句话实际是叫我们认识诸事无常,不要过于执着儿孙琐事,是让我们放下琐事,而不是让我们放弃对儿孙的爱护与教育,通俗的讲:不执着,不是不管了,不执着是为了更好认清儿孙琐事的本质,更好驾驭儿孙琐事。人生与佛法本是一条线,居士生活在人群中,就要以一般人群的认识水平来弘扬佛法,观世音菩萨三十二身,就是区别不同的对象来施以“救苦救难”。世间的常理、风俗、习惯我们要善加利用,融入人群、融入生活,才更有针对性、更有说服力。如果我们只认为自己的个“好”的佛教徒,而不去遵循人群中的常理、风俗、习惯,我们就会成为人群中的“异类”,这就很难“荷担如来家业慧命”,常理、风俗、习惯为我们所用,是弘法借用手段,度人之舟,而不是去同流合污。
说到“异类”,行为表象不需要“异类”,而我们的心灵在人群中要是“异类”的,那就是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举手之劳、成人之美、自净其意,在人群中,居士是一群人格高尚、心田清静的“异类”。
我亦凡夫,有禅僧说开悟的三个阶段: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居士生活在人群中,有颗污染的尘世心,就容易同流合污了;进一步修学佛法,自我有了认识、提高,看到尘世的污浊,自觉去抵制;觉悟佛法的一天,尘世依旧,佛心一颗了。
11 / 13 页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思维模式决定工作成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