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信息技术教育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有哪些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应用
临泽县板桥镇西湾小学 何会萍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是幼儿园五大活动领域之一,而且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是幼儿园其他教育活动的基础。传统方式的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已不适应新形势下幼儿语言教育。而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的应用与发展,将极大提高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实效性。因此,笔者认为找到信息化技术和幼儿园语言教育方式的结合点,科学合理地付诸实施操作,将有利于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1.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界定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是指学前教育机构传授给儿童的语言形式、语言内容、语言运用的总和。目标是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即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幼儿使用语言,并把语言当成一种认识周围世界的工具。因此,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十分重要,而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应用,将提高语言教育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
2.传统语言教育活动的特点
传统语言教育活动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它有自己较突出的特点,具体表现如下:
1)语言教育的形式。在传统语言教育活动中,幼儿教师基本上采用讲故事、谈话、看图说话三种方式进行语言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2)语言教育活动表现的形式单一。在传统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基本上借助图画,而图画又以单一画面和连环画为主,这两种方式无论画面内容有多丰富,但是表现形式都是静止的,而幼儿喜欢有生命力的东西。同时,看图说话和连环画&生命周期短&,不能满足幼儿较强的好奇心,因此,不便于幼儿依据画面内容表达自我感受。@_@我是分割线@_@3)在传统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谈话往往会围绕一个主题,而这个主题的描述,仅仅以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幼儿的想象为基点。教师往往呈现不出丰富的事物形象,这种方式并不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
4)传统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所展示的物体形象不够生动,很难再加工,这样会约束幼儿的思维能力,同时教师在进行物体形象创造和设计时往往浪费材料和精力,循环使用的次数比较少,并不符合现代教学的特点。
3.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于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优势
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弥补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在形式上的不足
1)传统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最常见的信息技术手段有投影仪、录音机、幻灯机、电视机和录像机,这些设备可以帮助语言教学更形象化,更生动化,但是随着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原有的电教设备已显得比较陈旧,生命力已在悄然减退。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给幼儿创造更多形式、更新颖的事物形象。不仅强烈的吸引幼儿,同时还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另外,使幼儿活动的形式发生变化,幼儿不仅可以看见电脑技术合成的情景形象,而且可以实现语音图画同步。一方面开阔幼儿的视野,另一方面激发幼儿再学习的愿望。
2)信息技术手段可以让老师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
传统语言教育活动,就以看图说话为例,教师首先要选材,而且选材不仅要健康,而且要符合幼儿现有的认知水平,同时还要考虑画面重现故事内容的可操作性;其次,教师要用很长的时间描述这幅图画,以求吸引幼儿的兴趣;最后,图画一旦完成,教师将不能再进行更改,也不便于重复使用,造成劳动的浪费。同时,保存也比较困难。而信息技术却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既节约老师的时间,又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3)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可以帮助幼儿很小就形成比较良好的信息素养
在信息技术日益繁荣的今天,很多教育者都考虑让孩子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而在幼儿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幼儿的求知问题,必将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_@我是分割线@_@4.信息技术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具体应用
加强幼儿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
1)幼儿教师,无论是中等幼儿师范毕业还是高等幼儿师范毕业,只强调了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学习,而忽略了信息技术的学习,从目前对幼儿教师的调查发现,幼儿教师能较熟练地掌握和应用信息技术的人在幼儿教师群体中,只占很少的比重。一方面在对幼儿教师培养时,缺少这方面的投入;另一方面,整个学前教育系统也并不重视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因此,导致了如下结果:一方面,条件好的幼儿园为了扩大招生规模,大量购置信息技术设备;另一方面,幼儿教师缺乏信息素养,而使这些设备大量闲置,造成资源浪费。故此,信息技术在幼儿园中的应用,具有比较广阔的空间。
2)信息技术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应用前提是教师必须将幼儿的认知特点和信息技术的特点进行充分了解,寻找最佳结合点。
幼儿的思维的直观形象性思维见长,幼儿往往对色彩鲜艳,形象生动、有趣的东西最感兴趣。而信息技术在创造这些形象时,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从幼儿对动画片喜爱的程度来看,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很好地适应幼儿的认知特点。从而帮助幼儿对真、善、美的认识和理解,促使幼儿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例如,小兔子在幼儿的眼中是善良和勤劳的化身,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幼儿创造大量生动的,有趣的小兔形象,不仅吸引幼儿的兴趣,而且使幼儿对善良的小兔形象有更深的认识,从而加强对&善良&&勤劳&的理解。
另外,幼儿认识客观世界,总是先感知其外部特征,后认识其本质。而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幼儿把握客观世界的表象特征,从而准确地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与此同时,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强调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而现实中的很多具体操作,并不适合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往往使幼儿对事物变化的过程无法了解。因此,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教师将比较复杂的物理或化学变化以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便于教师的讲解和幼儿的理解。@_@我是分割线@_@5.信息技术手段在语言教育活动中的突出作用
以中班语言教育活动《狼和小羊》为例:
在中班《狼和小羊》的语言教育活动中,传统教学形式如下:
1)教师绘制连环画《狼和小羊》,完整表现故事情节。
2)为了增强幼儿对故事的理解,老师采用表演游戏形式,给幼儿做头饰。
教学过程如下:
1)教师拿着连环画《狼和小羊》给幼儿讲故事。
2)提出问题,让幼儿熟悉故事内容。
3)请幼儿复述故事内容。
4)给幼儿分发头饰,让幼儿进行表演,从而强化故事的理解。
5)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加以评价。
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该教学的优势对比:
1)教师绘制连环画需要很长时间,而且既浪费材料又浪费精力。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节省时间和成本。
2)连环画中表现的内容是否生动,取决于教师的绘画水平,而信息技术可以弥补教师绘画水平的不足。
3)教师依据连环画给幼儿讲故事,形式单一,不便幼儿完整理解故事内容。而利用信息技术,使故事表现更为生动,便于幼儿理解。另外,如果幼儿对故事的某一环节不太理解,教师可反复播放,便于操作。
4)声音和画面完整结合,使幼儿教师在部分环节中解脱出来,便于观察幼儿。而传统教学中,教师分身无术。
5)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再加工,便于反复使用和储存。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应用,不仅会引发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理念的变化。同时,也给幼儿教师在组织活动,设计活动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从而提高语言教育活动的实效性。转贴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是幼儿园五大活动领域之一,而且;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给幼儿;身,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幼儿创造大量生动的,;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是幼儿园五大活动领域之一,而且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是幼儿园其他教育活动的基础。传统方式的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已不适应新形势下幼儿语言教育。而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的应用与发展,将极大提高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实效性。因此,笔者认为找到信息化技术和幼儿园语言教育方式的结合点,科学合理地付诸实施操作,将有利于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1.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界定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是指学前教育机构传授给儿童的语言形式、语言内容、语言运用的总和。目标是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即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幼儿使用语言,并把语言当成一种认识周围世界的工具。因此,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十分重要,而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应用,将提高语言教育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      2.传统语言教育活动的特点      传统语言教育活动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它有自己较突出的特点,具体表现如下:   2.1语言教育的形式。在传统语言教育活动中,幼儿教师基本上采用讲故事、谈话、看图说话三种方式进行语言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2.2语言教育活动表现的形式单一。在传统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基本上借助图画,而图画又以单一画面和连环画为主,这两种方式无论画面内容有多丰富,但是表现形式都是静止的,而幼儿喜欢有生命力的东西。同时,看图说话和连环画“生命周期短”,不能满足幼儿较强的好奇心,因此,不便于幼儿依据画面内容表达自我感受。   2.3在传统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谈话往往会围绕一个主题,而这个主题的描述,仅仅以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幼儿的想象为基点。教师往往呈现不出丰富的事物形象,这种方式并不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   2.4传统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所展示的物体形象不够生动,很难再加工,这样会约束幼儿的思维能力,同时教师在进行物体形象创造和设计时往往浪费材料和精力,循环使用的次数比较少,并不符合现代教学的特点。      3.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于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优势      3.1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弥补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在形式上的不足   传统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最常见的信息技术手段有投影仪、录音机、幻灯机、电视机和录像机,这些设备可以帮助语言教学更形象化,更生动化,但是随着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原有的电教设备已显得比较陈旧,生命力已在悄然减退。随着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给幼儿创造更多形式、更新颖的事物形象。不仅强烈的吸引幼儿,同时还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另外,使幼儿活动的形式发生变化,幼儿不仅可以看见电脑技术合成的情景形象,而且可以实现语音图画同步。一方面开阔幼儿的视野,另一方面激发幼儿再学习的愿望。   3.2信息技术手段可以让老师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   传统语言教育活动,就以看图说话为例,教师首先要选材,而且选材不仅要健康,而且要符合幼儿现有的认知水平,同时还要考虑画面重现故事内容的可操作性;其次,教师要用很长的时间描述这幅图画,以求吸引幼儿的兴趣;最后,图画一旦完成,教师将不能再进行更改,也不便于重复使用,造成劳动的浪费。同时,保存也比较困难。而信息技术却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既节约老师的时间,又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3.3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可以帮助幼儿很小就形成比较良好的信息素养   在信息技术日益繁荣的今天,很多教育者都考虑让孩子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而在幼儿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幼儿的求知问题,必将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      4.信息技术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具体应用 4.1加强幼儿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   幼儿教师,无论是中等幼儿师范毕业还是高等幼儿师范毕业,只强调了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学习,而忽略了信息技术的学习,从目前对幼儿教师的调查发现,幼儿教师能较熟练地掌握和应用信息技术的人在幼儿教师群体中,只占很少的比重。一方面在对幼儿教师培养时,缺少这方面的投入;另一方面,整个学前教育系统也并不重视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因此,导致了如下结果:一方面,条件好的幼儿园为了扩大招生规模,大量购置信息技术设备;另一方面,幼儿教师缺乏信息素养,而使这些设备大量闲置,造成资源浪费。故此,信息技术在幼儿园中的应用,具有比较广阔的空间。   4.2信息技术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应用前提是教师必须将幼儿的认知特点和信息技术的特点进行充分了解,寻找最佳结合点。   幼儿的思维的直观形象性思维见长,幼儿往往对色彩鲜艳,形象生动、有趣的东西最感兴趣。而信息技术在创造这些形象时,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从幼儿对动画片喜爱的程度来看,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很好地适应幼儿的认知特点。从而帮助幼儿对真、善、美的认识和理解,促使幼儿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例如,小兔子在幼儿的眼中是善良和勤劳的化
身,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幼儿创造大量生动的,有趣的小兔形象,不仅吸引幼儿的兴趣,而且使幼儿对善良的小兔形象有更深的认识,从而加强对“善良”“勤劳”的理解。   另外,幼儿认识客观世界,总是先感知其外部特征,后认识其本质。而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幼儿把握客观世界的表象特征,从而准确地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与此同时,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强调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而现实中的很多具体操作,并不适合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往往使幼儿对事物变化的过程无法了解。因此,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教师将比较复杂的物理或化学变化以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便于教师的讲解和幼儿的理解。5.信息技术手段在语言教育活动中的突出作用      以中班语言教育活动《狼和小羊》为例:   在中班《狼和小羊》的语言教育活动中,传统教学形式如下:   1)教师绘制连环画《狼和小羊》,完整表现故事情节。   2)为了增强幼儿对故事的理解,老师采用表演游戏形式,给幼儿做头饰。   教学过程如下:   1)教师拿着连环画《狼和小羊》给幼儿讲故事。   2)提出问题,让幼儿熟悉故事内容。   3)请幼儿复述故事内容。   4)给幼儿分发头饰,让幼儿进行表演,从而强化故事的理解。   5)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加以评价。   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该教学的优势对比:   1)教师绘制连环画需要很长时间,而且既浪费材料又浪费精力。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节省时间和成本。   2)连环画中表现的内容是否生动,取决于教师的绘画水平,而信息技术可以弥补教师绘画水平的不足。   3)教师依据连环画给幼儿讲故事,形式单一,不便幼儿完整理解故事内容。而利用信息技术,使故事表现更为生动,便于幼儿理解。另外,如果幼儿对故事的某一环节不太理解,教师可反复播放,便于操作。   4)声音和画面完整结合,使幼儿教师在部分环节中解脱出来,便于观察幼儿。而传统教学中,教师分身无术。   5)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再加工,便于反复使用和储存。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应用,不仅会引发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理念的变化。同时,也给幼儿教师在组织活动,设计活动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从而提高语言教育活动的实效性。本文来自: 师范生() 详细出处参考:/plus/view.php?aid=15595&pageno=2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_少儿英语_幼儿教育_教育专区。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传统方式的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已不适应新形势下幼儿语言 教育...  下面就来谈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有效作用: 一、引发幼儿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是学习的助推器。 而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在语言活动中常常...  我们最 常采用多媒体课件的活动有:音乐活动、美术活动、语言活动。 一、信息技术在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1.在音乐游戏、音乐欣赏、唱歌教学中选用多媒体辅助...  传统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最常见的信息技术手段有投影仪、 录音机、 幻灯机、电视机和录像机,这些设备可以帮助语言教学更形象化,更生动 化,但是随着信息技术产业的...  信息技术手段在幼儿园 语言教学中的有效运用_育儿理论经验_幼儿教育_教育专区。信息技术手段在幼儿园 语言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兴趣是求知欲的向导,是幼儿学习活动的基础...  浅析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幼儿语言教学活动的有效融合志成小新星幼儿园 牛静 摘要:随着...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语言教学和多媒体的运用,二者之间有很强的相互适应 性和整合...  现代信息技术已逐步深入课堂教 学活动中。同样的,现代信息技术也不断影响着幼儿的学习与生活,并且起着无法替代的作 用。针对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重要...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心得_教学案例/设计_教学研究_教育专区。信息技术在...幼儿学习语言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视觉、听觉的交互式语言环境, 既能引起 幼儿学习...  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发展策略初探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丰乐乡白庙中心小学 王菊花 摘要:信息技术以其丰富的表现力,强大的交互性,深深地吸引着幼儿,不仅...论信息技术引领幼儿园教育新风潮
论信息技术引领幼儿园教育新风潮
编辑:东兰&
  信息技术的应用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网络和通讯技术,应用软件开发工具等。计算机和互联网普及以来,人们日益普遍的使用计算机来生产、处理、交换和传播各种形式的信息,以下是一篇关于信息技术引领幼儿园教育新风潮的研究的,供大家阅读借鉴!
  论文摘要:幼儿的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更多地是以感官来获得对外界事物的认识。信息技术这种直观、形象、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手段,更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帮助幼儿理解教学内容,使知识趣味化,语言形象化,道理浅显化,解决了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诸多困难,优化了教学内容,情境和过程,让幼儿园教育焕发了生命活力!
  论文关键词:信息技术 工具 优化教学
  当前,随着传媒的日益发达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已走进幼儿园课堂,走进孩子们的视野,而多媒体教学也已成为幼儿园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多媒体信息技术新颖生动、感染力强,颇具模拟性与启发性,但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来优化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我发现,将多媒体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可以使我们的教学内容直观、生动,使知识趣味化,语言形象化,道理浅显化,对全面提高幼儿的能力,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作为情境创设的工具,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于探究、勇于探究。
  兴趣是推动幼儿学习的直接动力,而多媒体的呈现形式多为图像、动画,色彩鲜艳,形象生动,恰能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促使幼儿积极参与。比如,在组织小班美术活动《金鱼的尾巴》时,我首先出示了小金鱼在水中游动的情境,然后用疑惑的语言问道:这是谁呀?它们在水里做什么?它们是用什么来游的?它们的尾巴是什么样的?这时,多媒体课件很好地展示了金鱼尾巴的特征与动态,孩子们很快便说出了金鱼尾巴的特征:大大的、薄薄的、有漂亮的颜色,像妈妈的裙子、像小花伞等,为美术创作积累了认知经验。随后,课件中播放了没有尾巴的金鱼的哭声,孩子们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纷纷萌发了为小金鱼找尾巴的愿望。多媒体技术营造了拟真的情境,激发幼儿的多感官参与和体验,孩子们在随后的操作活动中用不同的材料表现了金鱼的尾巴,达成了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
  另外,多媒体播放技术包含任意切换,放大局部,插入音、视频等,使得课件噱头十足、有声有色,非常容易吸引幼儿。在语言教学《小兔乖乖》中,我以flash动画形式导入活动,一下子就抓住了幼儿的注意力,并利用截屏功能,截取故事画面,引导幼儿更为细致地观察、讲述故事情节,神秘的东西往往对孩子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因此,我运用白板中的聚光灯,隐藏等功能,在图片中暗设玄机,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故事中有一幅画面是兔妈妈唱小兔乖乖的歌,大灰狼躲在树后偷偷学会,我利用聚光灯功能,先将幼儿的视线聚焦到兔妈妈唱歌身上,接着,以略带神秘的口吻告诉孩子,这一切被大灰狼偷偷看见了,孩子自然很想知道大灰狼在哪里,我再用类似手电筒的光束寻找,终于找到躲在树后的大灰狼,幼儿眼神中的期待化为了惊喜,这里,我用聚光灯营造了一种神秘的氛围,让幼儿的注意力得到聚焦,学会了集中观察画面。另外,在观察大灰狼尾巴被小兔子夹了后的狼狈样时,我运用放大镜功能,引导孩子依次观察大灰狼的耳朵,脸蛋,嘴巴,舌头等的变化,帮助幼儿对故事细节和人物神态进行细致把握,以培养幼儿认真阅读的良好习惯。
  二、作为知识拓展的工具,帮助幼儿扩充经验,丰富认识。
  多媒体技术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能够随时将各类知识加以整合、呈现,帮助幼儿再现原有经验,建构新经验,全方位拓宽了幼儿的视野。例如,在大班实施&各种各样的建筑物&主题活动时,班级教师通过游览家乡的老房子、参观现代化的市区等前期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了很多古老或现代化的建筑特征,但仅靠实地参观并不能很好地帮助幼儿把握各种建筑物的细部特征,如古香古色房子上那弧形的瓦片、镂空花纹的窗户、班驳的墙面;现代楼房楼梯的造型、居室的设计、楼顶的装饰等,但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再现参观经验,网络则能够提供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孩子们置身于形、色、声俱全的情境之中,对建筑物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拓展、提升,绘画中的表现也更为丰富多样、创意十足,借助信息技术,我们实现了幼儿美术教育与生活实践的紧密联系,并在发展幼儿审美的兴趣同时提高了幼儿的美术技能。
  近期,在实施主题&春天真美丽&时,我请孩子说一说在哪里找到了春天,不出意料,孩子们回答说小草变绿了,小花开了,小鸟飞回来了等,但我觉得,仅凭单薄的语言还不足以描绘出春天的美丽图景,于是,我利用网络搜集素材,将小草发芽、小花生长的过程制作成flash课件,辅以轻快的背景音乐,将这些平常无法用肉眼观察到的自然现象一一呈现,孩子们兴趣盎然,眼中洋溢着渴望和惊喜,我相信,信息技术的使用,使得他们对春天生机勃勃的动态美有了更深的感受,也在他们心中刻下了一个不一样的春天。
  三、作为演示的工具,解决教育活动中的重难点问题。
  多媒体具有集图、文、音、色等为一体的综合表现力,针对幼儿形象思维为主的认知特点,能够使教学内容变得可寻、可视、易感知、易体会,尤其是教学中那些不易理解或者无法一下子通过言语说清楚的过程与现象,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使其变得生动有趣,一目了然,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攻克教学难题。比如,在音乐活动《蝶恋花》中,最后的鱼贯式表演要求扮演蝴蝶仙子的幼儿四人一组,顺时针飞舞,依次拥抱四朵花,且每次拥抱时,除了第一只蝴蝶是拥抱花朵,后面的蝴蝶均拥抱自己前面的蝴蝶,队形的变换和游戏的规则较为复杂,幼儿理解起来有很大难度,这时,教师通过一个简单明了的flash动画,播放过程中辅以言语解说,将抽象的玩法变成可直接感知、观看的图示动画,极大地帮助了幼儿的记忆和理解。
  再如,教孩子画《小鱼吐泡泡》时,我使用了白板软件,让孩子们直观地看到泡泡绘画的过程,掌握画泡泡的起笔点和落笔处,避免了徒手示范图像小、速度慢、遮挡幼儿视线等弊端,当孩子们看到一个个五颜六色的泡泡飞舞在屏幕上时,都不由自主发出&哇&的赞叹声,当幼儿操作时,我使用了课件循环播放,进一步加深幼儿对泡泡特征的掌握,便于幼儿参考。在针对作品进行评价时,一些细节问题孩子很难看清楚,但多媒体中的大屏幕可以将画面重复、放大、定格,孩子们得以仔细观察,整体而清晰地欣赏自己和同伴的作品,就这样,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有效化解了活动重难点,提高了活动效率。
  四、作为交流的工具,实现师幼和信息技术间的多维互动。
  展示与评价是活动的结束部分,也是巩固和强化新旧知识内在联系的重要过程,传统讲评环节中,幼儿仅能通过肉眼观察,但一些较细致小巧的作品,如剪纸、泥工等,教师在结合作品评价时,一些细节问题便很难看清楚,但有了信息技术支持后,这一问题便迎刃而解,操作结束后,教师可以将幼儿的作品用相机记录下来,再以幻灯片播放的形式在集体前展示,这样,幼儿能够整体、清晰地观察自己和同伴的作品,进行对照比较,共同探讨其中的优点和不足。师幼的交流互动,以信息技术为媒介,实现了经验共享,有效地提高了幼儿的审美能力,自主评价以及学习的能力。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活动,信息技术则能够让幼儿在生动有趣的游戏情境中与教师、课件进行多向互动,例如,在课件中设置动态火车,让孩子边送小动物上火车,边以动物的身份完整讲述&我是小猫爱吃鱼,坐上火车快快跑&,在与互动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巩固了对小动物特点的认识,还运用了生活性、交往性很强的语言和动画中的动物交流,语言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依托信息技术平台,我们还能够激发幼儿的讲述兴趣,有效促进师幼互动。例如,幼儿园经常会开展一些精彩难忘的活动,比如快乐的春游、打雪仗、六一演出、亲子运动会等,孩子们对自己感兴趣且亲身体验过的事情有话可说,有情可表,于是,我们会将这类活动用影像记录下来,并通过剪辑处理重新呈现在孩子面前,为他们提供讲述的机会,让他们形成自己的生活故事。
  五、作为教学辅助工具,使过渡环节的组织更为有趣、有效。
  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之间的过渡,存在着重要的教育价值。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则能丰富过渡环节的组织形式,使时间得到充分而有效的利用。
  譬如,以集体教学的延伸作为过渡环节的活动内容,借助多媒体技术,以游戏化的方式帮助幼儿巩固所学,如小班数学活动&点数1~4&,要引导幼儿感知数字与量的对应关系,课后我设计了送小动物回家的游戏,即出现与数字相应数量的小动物时,就送小动物回这个数字的家,让幼儿通过操作游戏,巩固感知数与量的对应关系,用多媒体的演示功能,以相对轻松有趣的方式组织,作为集体教学活动的补充。
  在过渡环节的组织上,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辅助,给幼儿播放一些安全教育或科学知识小视频,比如,安全教育之外出安全,我通过动画演示外界环境中可能隐藏的危险,并将错误和正确的行为对比,营造出与日常生活相似的真实情境,方便幼儿进行经验的迁移,对幼儿来说,这种图文声并茂的形式比平白的说教要易接受得多,也更有助于他们将安全认知转化为行为。又或者,借助多媒体,播放动感的音乐,带幼儿做一些放松身体的韵律操,让幼儿跟着音乐节奏舒展、锻炼身体,同时又可以发展幼儿的节奏感和动作,一举多得。
  在探索幼儿园整合课程、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今天,我们把现代多媒体引进了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营造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唤起幼儿的学习主动性,诱发幼儿的情感共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解决了教师组织一日活动中的许多困难,为幼儿园教育提供了捷径,优化了教育过程,并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如何巧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活动过程,让多媒体技术更好的为幼儿教育服务,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尝试、探索和反思!
  [1]周菊芳.徐玲芳.蒋晨.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策略的研究.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10).
  [2]权明.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8(5).
  [3]戴琳.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7(10).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已影响人
论信息技术引领幼儿园教育新风潮相关推荐
[论信息技术引领幼儿园教育新风潮]网友评论
<div class="ds-thread" data-thread-key="71161" data-title="论信息技术引领幼儿园教育新风潮" data-imag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信息技术 幼儿教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