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国的英国小学课程设置置跟中国有什么不同

第二章&&国内外课程设置比较
国际以及我国港台地区课程比较研究
一 、国际高中地理课程比较研究
20世纪90年代是国际地理教育取得重要发展的时期。世界各国纷纷采取措施改善本国的地理教育。美国地理教育复兴运动的深入开展、英国《国家地理课程》的颁布、中国学校地理素质教育的倡导与实施以及指导和规范全球地理教育的《地理教育国际宪章》的隆重推出等,均标志着国际地理教育正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美国、英国、日本、俄罗斯、法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纷纷制定国家地理课程标准或修订地理课程标准。它们地理教育改革与发展表现出来的共同趋势是:地理课程的地位不断提高;地理课程类型及其设置多样化;地理课程的目标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的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和能力;地理课程内容采用区域学习和专题学习的构建方式,以人口、资源、环境、区域发展和人地关系为核心,关注现实社会的重大问题和学生生活实际问题,重视国际理解与合作;重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倡导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推行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并重的学习评价机制。这些经验、作法、理论和实践值得我国研制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时参考和借鉴。
1.高中地理课程类型及其设置比较
地理课程类型和地理课程设置是高中地理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反映,同时也表明了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对地理课程功能的认识和对学习心理发展与地理学习之间关系的认识。目前国际地理教育的明显特点是:地理一般都作为必修课程;地理课程多样化;地理开课年限长;地理课时较多;等等。
⑴ 高中地理课程类型比较
比较研究表明,国际高中地理课程的地位在基础教育中明显提升。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地理课程类型在性质上有两种情形,一是作为必修课程,二是作为选修课程。多数国家将地理列为必修课程。1991年美国政府在《美国2000年教育纲要》中,把地理与英语、数学、科学、历史一起列为5门核心课程;1993年,在《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中,以法律形式将地理及其他6门学科指定为必修课程;1994年,在正式颁布的《地理为了生活:国家地理标准1994》中,辟专章论述了地理作为一门课程的重要性。在英国,结束了没有国家统一地理课程标准的历史,1993年英国颁布了《国家地理课程》,把地理列为10门必修课程之一。日本自1994年起实行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高中地理在社会科中有地理A、地理B;在高中理科有地理Ⅰa、地理Ⅰb,地学Ⅱ,都作为限定性选择必修课程,并安排有地理知识类选修课程;此外,还开设社会见习、地理见习、地学见习等地理活动课程。法国、德国和俄罗斯等国,地理课程一直被列入高中阶段的必修课程之中。在法国除了为一般学生设置地理课程外,高中阶段还分别为旅游方向、音乐舞蹈方向、科技方向的学生设置了专门的地理课程。
⑵ 高中地理课程设置
世界各国由于国情不同,教育体制存在“国定制”或“联邦制”等方面的差异,中学地理课程的开课年限和课时设置也有一定差别,但地理课程的开课年限和课时分配有比较充分的保证。在我们进行比较研究的国家中,开课年限和课时都多于我国;在开课年限上,从小学高年级到高中连续开设地理课,或从初一到高三都开设地理课;在课时总量上一般均占中学课时总量的10%左右(参见下表);地理课程的具体名称也不尽相同。除“地理”外,还有“地球科学”、“环境科学”、“地球和宇宙科学”、“经济地理”、“全球地理”、“世界经济和社会地理”、“天文学”、“地质学”……等等。
部分国家高中地理课程设置比较
地理课时设置
说&&&&&&&&&&&
占中学课时总量的10%,高中另增加选修地理课时
规定所有公立学校5-14岁的学生必须学习地理课程,14-16岁的学生可以选修地理
初中、高中地理共12课时/每周
高中阶段每年开设地理课,高中的第二、第三学年分文理班开设地理课程
初中、高中共11课时/每周,总课时达374节(不包括高中选修课)。
国家规定高中阶段,每个年级均开设地理课程。必修课程有俄罗斯自然地理、俄罗斯人口和经济地理、世界经济和社会地理
高中地理总课时为210节
高中地理为限定选择必修课,分为地理A、地理B、地理Ⅰa、地理Ⅰb、地学Ⅱ
高中阶段地理课程共5-10课时/每周
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每个年级每周都开设1-2节地理课,重视环境教育
高中地理课时由各地学校自定
高中地理课程内容主要有“地球和宇宙科学”、“环境科学”、“经济地理”,可以自由选择
高中地理总课时为220节
高中阶段9-10年级地理必修课100学时,11-12年级分为预备课程和高级证书课程,课时均为120课时。
2.高中地理课程目标比较
⑴ 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20世纪90年代国际地理教育改革的显著特点是在高中地理课程目标上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充分发展人的个性……,
地理与个人教育在知识、理解力、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共同组成了教育的整体过程”,并对“知识和理解方面、技能方面、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要求进行了明确说明。美国认为高中地理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有关的世界地理知识,在全球经济竞争、环境保护、文化交流以及分析国际事务具有地理的视角和能力。强调“学生要能面对国际的竞争,足以应付新时代和新世界变化的要求”,同时认为“课程标准必须适应全球经济体系的需求,训练负责任、有生产力的公民”。德国、英国等国,把高中地理教育与环境教育紧密结合,渗透生态保护、环境伦理与道德、环境素养等观念,拓展了地理教育的领域,满足了社会对地理教育的要求。澳大利亚认为“地理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基本的地理素养,以承担未来的生活角色,如生产者、消费者、休闲者以及公民应该具备的地理素养”。
&⑵ 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和能力
⑶ 各国地理课程目标及内容存在一定差别
⑷ 地理课程目标的表述具有层次性和可测量性
国际上,高中地理课程目标对教学要求的表述由浅入深,层次分明,尽可能地体现了学生认知发展的“序”,也为客观存在的教育发展地区差异和学生之间存在的能力差异作出选择提供了条件。英国《国家地理课程》中列出五大教学目标,尽管在知识内容上差异很大,但作为教学要求均划分为8个水平层次,循序渐进。在表述时均用行为动词作出要求,说明在教学结束后,学生应该获得怎样的能力。例如,人口地理的要求分别为:了解建筑物用于不同用途;了解住地是聚落的组成部分、聚落大小不同;解释一些地区人烟稀少,而另一些地区人口稠密的原因;造成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规模变化的因素;分析全球人口分布模式;分析目前大规模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后果;思考并说明不同地区人口构成的差异,及其所产生的后果;等等。美国《国家地理课程》关于“空间认识”,其总的目标是“让学生知道并理解如何使用地图和其他地理表现方式、工具与技术,以空间观点来处理并展现信息”。其第5学年至第8学年的认识目标是理解空间分布与样式,学会地图、地球仪、图表、模型、基础数据等制作方法和利用方法;技能目标为能灵活利用信息来制作表示人或事物的移动图和流程图,并能对地图、地理表现工具和技术的相对利益进行评价。第9学年至第12学年的认识目标是能掌握解决地理课题的地理表示工具的利用方法;技能目标为从多种媒体中收集信息并把资料转化为地图及其他地理表示工具来解决地理课题,如根据铁路、航空、高速公路连接情况,绘出北欧、南欧联结的运输网络图。
3.高中地理课程内容体系及结构比较
⑴ 以人口、资源、环境、区域发展和人地关系为核心
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是国际高中地理课程内容体系中的核心问题,使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是世界各国的共识。美国在国家地理课程标准设计中,列出了六大问题18项标准,有关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方面就占有两大问题、7项标准。两大问题是人文系统、环境和社会。7项标准是人口的特征、分布和迁移;地球上文化模式的特征和复杂性;经济互相依赖的形式和网络;人类聚落的发展过程和形态;地球自然和人文系统以及它们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人文和自然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变化中的资源的意义及其重要性等。英国在国家地理课程标准设计为五大目标,其中有人文地理和环境地理两部分,涉及人口、资源和环境等多方面的人地关系问题。日本、德国、法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地理课程有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等人地关系方面的内容都有较大比重。俄罗斯、澳大利亚开设的课程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
俄罗斯十一年级(高中)“全球地理”课程内容体系
课程内容体系
课程内容体系
现代全球问题理论和全球地理
全球食品形势
人类全球问题
全球能源形势
生物圈是生物的全球组织
全球资源形势
人类开发地球
全球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形势
世界海洋问题
大气、水、土壤的污染及其后果,控制污染
国家间与地区间的全球问题
世界各大区域的生态保护
现代的其他全球问题
核威胁与保卫和平
人类全球问题的相互关系和未来的预测及前景
全球的人口形势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高中地理课程内容体系
课程内容体系
世界中的澳大利亚
总论:澳大利亚环境&&&
澳大利亚人和生物环境
& 综合:当代澳大利亚
核心主题:自然资源的利用& 居民聚落和生活方式
& 单元供选部分:食物和农业
制造业和技术革命
世界经济发展 濒危的地球&
核子时代的世界能源
澳大利亚的近邻
总论:澳大利亚近邻的文化多样性和文化接触&&
自然资源管理 澳大利亚与近邻关系
& 单元供选部分:食物和乡村地区城市化
濒危的环境& 政治紧张
⑵ 十分注重国际理解与合作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进了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国际知识成为现代公民应具有的基本素养。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中要求第9学年至第12学年(高中)的认识目标是“知道并理解经济系统的分类、特征和空间分布,而且要意识到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性正在加大;技能目标是分类叙述主要经济系统的空间分布,评价有关生产的优劣和劳动者的社会福利,并能从空间的观点分析评价国际性的经济问题。”开拓视野,重视国际理解与合作是国际高中地理课程内容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这不仅对于培养现代公民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能更好地发挥地理学科的社会价值,发挥地理学科的应用功能。
日本和俄罗斯高中地理课程重视“国际理解与合作”
相& 关& 内&
地理A目标:了解世界各地居民的生活、文化与地域特点和共同存在的问题。
&&&&&&&&&&&&
考察世界大小不同的地域以培养地理思维能力和作为日本人生存于国际社会的基本素养。
地理B目标:理解世界各地居民的生活、文化与地域特点、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关系,考察并多方面比较日本与世界的关系,培养地理思维能力和作为日本人生存于国际社会的基本素养。
人文地理[11年级]& 第1篇 地理和认识世界:空间——地理研究的对象;第2篇
世界政治和经济地图: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划分的国家类型& 世界经济开发区;第3篇
人口和文化地理:世界人口地理& 世界语言地理&
世界宗教地理& 世界文化地理;第4篇 城市地理:世界城市地理
城市地理模式& 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第5篇 世界经济地理
农业地理:工业地理& 劳动地域分工;第6篇
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地域规律:社会——经济区域& 选举地理&
地域不平等和福利问题& 经济发展的空间规律性
⑶ 课程内容组织以区域学习或专题学习为基本结构
各国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安排和组织有下列特点:一是区域学习结构;二是专题学习结构;三是区域学习和专题学习相结合的学习结构。法国采用的是区域学习结构,从初中到高中的地理课程设计为“世界地理——非洲、亚洲、美洲地理——欧洲地理——法国地理——欧洲地理——世界地理”学习顺序,体现循环上升,不断发展。美国较为普及的是初中地理课程为地球、世界地理和美国地理,以区域地理内容为主;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由各学校自行决定,主要有“地球和宇宙科学”、“环境科学”、“经济地理”等,具有专题学习的特征。英国在初中阶段讲区域地理,高中阶段系统讲授系统地理。较多的国家采用区域学习与专题学习相互结合的结构形式。
加拿大安大略省高中地理课程内容
加拿大地理:加拿大发展的地理因素& 资源与环境管理
社会学科课程:社会问题& 文化问题&
政治问题& 法律问题&
环境问题(其中环境问题要求能解释环境对经济活动、人口增长、城市化及生活标准的影响)
地球科学课程: 地球的物质& 风化和侵蚀&
构造与火山作用&
构造与地震&&&
资源与环境& 海洋&
天文观察与宇宙& 星与银河系&
太阳与太阳系& 地球与月球
&空间技术&&
气压与风&& 蒸发、降水和天气&
地球的历史
要求学生理解地理学的性质,鉴别人类、地方和资源是怎样相互联系,懂得自然和人文系统必须进入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领域
德国巴伐利亚州高中地理课程内容
德国地理:地形和政区划分&
德国的自然空间&& 地理科学理论的形成
德国的经济和社会福利地区& 德国在欧洲的地位&
家乡地区的结构分析
欧洲地理:欧洲概况& 欧洲地中海国家的空间利用和结构&
阿尔卑斯山地区为旅游地和欧洲的过境区& 西欧的经济
地区结构和相互关系&&
转变中的东欧中部和南部&&
美国/加拿大——苏联/后继国:比较其他大区&&
大区域的自然条件&
大地区的开发和利用:地理生态问题&&
城市结构/城市化、变化情况、民族
第三世界地理: 热带和干旱的亚热带的自然潜力&
社会经济因素的作用&
济利用的形式及其地理生态问题& 地区间的差异、发展的设想&
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国家系统中的地位和关系& 南北矛盾&
发展策略& 援助措施& 世界经济次序
亚太地区地理:发展条件和发展途径&
亚太地区的自然条件& 日本的工业发展&
亚太地区的其他发展道路& 亚太地区的发展对德国和欧洲的反作用
4.地理课程的教学策略比较
⑴ 突出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为地理教学开创了一个崭新的育人环境,国际高中地理课程设计十分重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要求。如美国国家地理标准明确列举了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地理教学的工具和学习主题之一。它让学生经过由建立资料库及地图来建构自己的知识,在制图中发现事物的相关性,认识真实的事物、地点,并在探索GIS工具的过程中学习。例如:要求学生用一系列地图、地理信息系统获得关于土壤、水文,包括水源、排水及其他要素信息,再利用这些信息在城市地区选择地下埋藏式的垃圾处理的最好的用地。英国国家地理课程,对学生学习的每个阶段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方面都提出了要求。如要求教会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获取额外的信息来帮助处理、呈现和分析地理证据,用气象站收集天气数据,用电子数据表来记录环境影响的数值,读光盘获取人口调查的数据,用电脑软件制作有关当地问题的传单,用模拟软件来调查水灾的危害。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地理课程标准要求从各种原始资料(例如访谈、统计、航空照片、卫星照片、实况广播)和第二手资料(例如地图、图表、印刷材料、录像、光盘、互联网)查找信息。
⑵ 积极倡导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探究式学习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掌握科学学习方法,树立科学态度具有重要意义。许多国家积极倡导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在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明确对探究式学习方法的要求。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地理课程标准对地理探究方法在地理调查和交流方面的具体要求有:“学会按地理的方式调查,通过制定工作计划,提出地理问题:有什么?在哪儿?为什么在那里?有什么影响?如何因时而变?应当像这样吗?未来会像什么样?”。国外高中课程标准有一明显的特点就是规定的主题较少,通过减少规定的主题和增加单元教学时间,为安排学生探究式学习活动创造条件。地理课程标准的表述——知识要点粗化、内容说明及教学要求细化,为教师创造性的开展教学活动创造条件。
5.地理课程的评价比较
⑴ 规范评价体系,增强课程标准的指导功能
高中地理课程评价主要是对目标达成度的判断。各国在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课程的评价体系,以增强课程标准的教学指导功能。英国《国家地理课程》教学标准列出了“不同能力和发育程度的学生在每个主要阶段结束时所应该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理解”。描述了学生在学习中应该特别得到证明的学习类型和范围。每个主要阶段结束时,规定要分别进行统一考试,以检验学生学习状况和地理教学质量。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地理课程标准中专门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做了说明。俄罗斯的国家地理教育标准的评价系统的形式是设计出一系列习题类型。
⑵ 使用行为目标,评价分等级、分层次
为了使高中地理课程目标评价体系便于教师理解和操作,课程目标中的评价要求大都把目标、内容与评价相结合,采用行为目标的表述方法。例如英国国家地理课程中在学习和调查区域及有关主题时,提出应让学生:“a.识别地理问题,并确定一个适当的调查顺序;b.识别所需的证据,并进行收集、记录、呈现;c.分析和评价证据,得出结论并进行交流”。
各国高中课程标准还考虑到教育发展的地区差异和学生的能力差异,在统一的课程标准中,提出不同等级、不同层次的要求。例如加拿大安大略省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对学习成绩的评定有明确的等级划分。
加拿大安大略省地理学科成绩标准
第一级水平
第二级水平
第三级水平
&第四级水平
展示对少数概念的理解
极少数给予完全的解释
展示对一些概念的理解
有时给予完全的解释
展示对多数概念的理解
通常给予完全或几乎完全的解释
展示对全部(或几乎全部)概念的理解
一贯给予完全的解释
概念和技能的应用
很少在各种情况下应用概念和技能
很少展示对地理课程与校外世界的联系
有时在各种情况下应用概念和技能
展示对地理课程与校外世界的联系的一些理解
通常在各种情况下应用概念和技能
展示对地理课程与校外世界的联系的真正的理解
一贯在各种情况下应用概念和技能
展示对地理课程与校外世界的联系的彻底的理解
俄罗斯的国家高中地理标准中没有划分不同等级的评价标准,但明确提出,这个标准是教育的最低标准,包括两种水平:第一种水平必须为每一个受教育者提供的教育内容,即基础性教育内容;第二种水平在上述所指出的内容范围内对学生培养的最低必修要求。最低要求是统一的,而其他水平的评价则留给各地区、各学校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
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高中地理课程比较研究
1.香港中学地理课程
⑴ 香港中学地理课程设置
香港中一年级至中三年级设置地理课,其目的是“明确不同的地理概念,培养学生用地理观点看事物的能力;透过若干地理概念的发展及利用增加学生对本地及世界其他地区的认识;发展地理基本技能;培养个人良好的品格及热诚参与成人社会生活的兴趣”。香港在中四、中五年级相当于高一、高二年级开设地理课。地理也是高考科目之一。
⑵ 香港高中地理课程内容
& 香港1997年颁布中学会考地理课程纲要,高中地理课程内容体系如下表。
香港高中(中四、中五)地理课程内容体系
系统与地图工作
结构性地形与风化作用
地球的结构和板块构造&
山脉的区位与特征&
褶曲和断层形成的地形& 岩石的介绍&
岩石的类型& 风化作用&
塑造陆地的外形
侵蚀营力冰和风& 水分循环&
河盆和河流作用& 河流地形&
海岸作为一个相互作用地带& 海岸作用和地形
天气和气候
天气和气候的介绍&
温度——天气和气候的一个要素&
气压和风& 气压和风系&
凝结和降水& 气候类型&
香港天气图的阐释& 香港的气候
生态系统介绍——组元和联系&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人为活动对热带雨林的影响
灾害的介绍&
黄河流域的水灾和旱灾& 地震灾害
能量和能源资源&
再生和非再生能源资源&
石油作为能源资源的例子& 能源节约
香港的人口增长&
人口增长的一般形态& 香港的人口结构&
世界人口结构的形式& 人口分布&
人口问题的解决方法
农业系统& 香港的农业系统&
克服香港的农业限制&
集约式农业——华南的稻米种植&
克服华南稻米种植的限制&
粗放式农业——澳洲东南部的小麦牧羊农业&
克服澳洲东南部小麦牧羊农业的限制
制造业活动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工业区位的变化⑴日本钢铁工业&
工业区位的变化⑵中国钢铁工业&
香港工业发展的变化
2.台湾高中地理课程
⑴ 台湾学校地理课程设置
我国台湾的《台湾国民中学课程标准(1994年)》和《高级中学课程标准(1996年)》规定分为多门课程,其中初中地理课分设3门课程:认识台湾(地理篇);地理(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地球科学(自然地理);高中地理课分为4门课程(高一和高二):地理(系统地理和中国地理,高中一年级每周3课时);世界文化(世界地理,高中二年级每周2课时);基础地球科学(高中一年级每周2课时);物质科学(地球科学,高中二年级每周2课时);高中三年级地理和地球科学选修课程(每周3课时、每周3-4课时,供学生自由选择)。
⑵ 台湾学校高中地理课程内容
2001年台湾“高中地理教科用书编辑委员会”编写出版供高中三年级下学期使用的“高中地理(四)”内容体系(参见下表)。
台湾高中三年级地理课程内容体系
要& 内& 容
(节)&&&&&&&&&&&&&
人口与资源的关系&&
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人地关系的理论
农业区位论&&&&
工业区位论
中心地理论&&&
城乡关系&&&
都市间距和都市计划&&&
区域开发与国土开发
区域开发&&&&
区域的交互作用&&&&&
新市镇开发计划&&&
都市区计划&&&
区域计划&&&&&&&&&
&&国土开发计划
区域成长的阶段&&
空间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的角色
产业的国际化&&&&
资讯化和产业分工
人口地理的应用
人口资源关系分析&&&
人口成长估算&&&
人口疾病的空间扩散探讨
经济地理的应用
农业区位实习&&&&&&&&&&&&
工业区位实习
土地使用变迁调查&&&&&&&&
销售圈分析
交通地理的应用
运输路线的选择&&&&&
运输网系的成长分析&&&&
运输方式的比较
都市地理的应用
都市住宅问题分析&&&&
公共设施区位择地&&&&&
都市机能的观察
政治地理的应用
行政区的调整&&&&&&
选举区的划分
三、国外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高中地理课程的启示
1.地理课时的总量较多
比较研究表明,国外和我国香港、台湾中学地理课程开课年限长,并且具有连续性,表现在从初中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都开设地理课;地理课时多,周学时地理课一般在10节左右,有的12节,甚至达14节,如俄罗斯、法国等国。与他们相比,我国尚有差距。
2.地理课程设置类型多样
多样化的课程类型能为不同学生的发展提供选择。许多国家根据地区、学校、专业不同,设置不同的高中地理课程。如美国高中有“地球和宇宙科学”、“环境科学”、“经济地理”等课程;俄罗斯高中有“全球地理”、“人类活动地理”、“旅游地理”、“医学地理”、“地图学教程”、“地理生态学问题”等课程;法国高中除设置地理课程(文理专业)外,还分别为高中的旅游方向、音乐舞蹈方向、科技方向等学生设置了专门的其他地理课程。
3.地理课程内容设计体现社会性和发展性
如何选择和设计地理课程内容是国际高中地理课程改革中的重要课题。地理课程内容体现社会性和发展性是国际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趋势。地理课程内容结构以地理教育目标为基点,不局限于地理科学体系,突出社会性和发展性。社会性体现在“要解决我们世界面对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强化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实用性,“课程标准必须适应全球经济体系的需求,训练负责任、有生产力的公民”(美国地理课程标准);发展性体现在课程内容循序渐进,符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符合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在内容结构的设计上多采用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相结合的结构形式,即使是区域地理内容,也采用突出重点区域,突出地理要素的结构。
4.地理课程标准设计的形式体现规范性和开放性
不同国家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设计的形式有一定的差异,但多采取主题或专题形式,明确基本内容,不对知识作详细规定,而对要实现的教学目标给予较多解释和说明,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地理课程标准,为教材编写和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留有余地。
5.倡导探究式教学方法,重视实践能力培养
课程标准对“怎样教、如何学”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国外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学生地理技能和地理能力的要求明确具体,对地理野外实践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视。通过结合专题内容,倡导探究式的学习实践。“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积极开展探究式的学习实践对于地理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6.采取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并重的评价机制
评价体系作为课程标准的组成部分是国外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一个重要特点。英国将高中地理教学目标分为由简单到复杂,难度逐渐增加的8个水平层次;美国对初、高中不同阶段“提出地理问题、获取地理信息、整理地理信息、分析地理信息、回答地理问题”等地理技能的培养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国外地理课程标准多采用行为目标表述评价要求,这就大大增强了标准的指导性,可操作性;评价范围明确注意要对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要求建构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并重的评价机制;提倡评价目标和评价手段多样化。
&&&国内课程的历史回顾与改革发展
一、地理课程的历史回顾
我国中小学正式设立地理课程是在1904年清末“废科举,办学校”,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以后,迄今约百年历史,大体可划分为两个历史阶段。
1.新中国成立以前的中学地理课程
清末时期(1904年—1910年)的地理课程属于初创阶段的地理课程。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这是我国最早制订的在全国普遍实施的第一个学制。“章程”正式规定在中小学均开设地理课程。中学(5年)授地理总论、中国地理、外国地理和地理文学。1909年,清政府颁布《学部奏准变通中学堂课程分为文科实科折》,规定中学分文科和实科,课程均为12门,分主科和通习两类。文科的地理为主科,一、二年级授中国地理,三、四、五年级授外国地理。
民国时期(1911年—1948年)的地理课程有一定的发展。1911年辛亥革命后,成立民国政府,改革清末学制,教育部颁布《中学校令》,中学学制由5年改为4年,取消文、实分科。在1913年颁布的中学课程标准中,各年级均设地理。第一、二、三年级授地理概论,本国地理和外国地理;第4学年授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1922年新学制实行。新学制仿效美国,采用六三三学制。中学学科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类,实行学分制。初中必修科目中,公民、历史、地理合为社会科;高中地理为选修科,作为升入大学文科或商科的选修科目。1932年将高中地理由选修改为必修,并制定了《高级中学地理暂行课程标准》,1932年以正式课程标准公布。该标准规定第一学年授本国地理,第二学年授本国地理、外国地理,第三学年授外国地理、自然地理。1936年至1940年,教育部对课程标准进行了两次修订,为适应“抗战建国之需要”,地理课程标准中增加了“国防和国防建设”内容,并增加了中国地理的课时和内容。1948年由于简化和调整课程内容,地理课时总量由24节减少到18节,其中初中地理课由每周12节减少到10节;高中不再单设自然地理,每周由12节减少到8节。
2.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学地理课程
1956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学地理教育大纲草案》,这是建国后制订的第一套完整的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大纲草案规定初中三个年级学习自然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高中一、二年级学习外国经济地理、中国经济地理。1957年按照“课程要精简”的指示,初中地理减少一年,高中地理取消。1963年教育部颁发《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草案)》初中一年级授中国地理,高中一年级授外国地理。因文化大革命,这一方案中的高中大纲未实施。1978年教育部颁发《十年制学校地理教学大纲(草案)》,地理在小学五、六年级开设。20世纪80年代初,中小学学制恢复到12年制,高中地理课恢复。1986年教育部颁发《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初中讲授中国和世界地理;高中讲授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系统地理。1990年对《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作了修订,高中增设了选修课。1996年国家教委制订了新的高中课程计划,计划规定高中地理分为必修和选修。高中一年级开设必修课,讲授系统地理;高中二、三年级开设限定性选修课,讲授人文地理和中国区域地理研究。同时颁布了《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试验稿)》,这个大纲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教材于1997年开始在我国少部分地区试用。2000年教育部对经过试验的高中地理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并推广到全国10个省市继续试用。2002年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规定高中地理必修课,每周3课时,高中地理选修课,累计每周4课时。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学地理课程设置
(自然地理1950年)
世界地理(2/3)
中国地理(3/2)
(文科班)
(不包括选修)
(不包括选修)
注:括号内为周学时数。
二、1997年起实行的高中地理课程框架结构
1.高中地理必修课课程框架结构
高中地理必修课课程内容为关于地理环境的基础知识和人地关系。其主要目标是使高中学生了解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的组成及其主要特征,理解地理环境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相应人文环境的形成和特点;了解人类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产生的重大问题,认识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大一样及实施途径。初步掌握必要的地理观察、学习、调查、运用图表和数据分析等基本方法和技能;学会运用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分析评价地理问题。增强环境意识和全球观念,树立科学的人口观、环境观、资源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高中地理必修课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
高中地理必修课知识结构
2.高中地理选修课课程框架结构
高中地理选修课课程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人文地理基础知识,第二部分是中国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第一部分是人文地理基础知识及其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等方面的作用;初步掌握学习人文地理的调查、访问、分析资料等基本方法,学习运用人文地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思考和分析问题.。第二部分是中国在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方面的区域差异,中国在区域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使学生树立区域可持续发展观念,能够联系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本地国土整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结合人文地理和中国国土整治方面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培养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3.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课题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浅谈英国脱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