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考研全国录取人数得了298分,考的是设计,能录取吗

我是衡水的考生考了298分,怎样去衡水学院???
能不能走对本市招生?
08-12-25 &
可以报考分院.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查看: 1382|回复: 6
298分能调剂到广工的信号与信息系统吗?
我报的是北京理工,考了298,英语49政治66数一94信号处理导论89,这样的分能调剂到信号吗?该专业一般招满吗? 广工是否差额复试?谢谢了
[ 本帖最后由 haizhongfei 于
17:53 编辑 ]
广大还是广工?
广工是尾班车,不过不到300分好像也太低了
貌似调回来的都是要钱滴
调剂........
错了想调到 广工
有希望,如果国家线低于298应该就行了
尽快联系广工信息工程学院招生办
广工调剂的以往是交8000调剂费,不用交学费,国家补贴没了(大概290一个月)
头像被屏蔽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Powered by当前位置: &
关注工硕考生的成功之道:298分考取清华
鉴于大家对管理十分关注,我们编辑小组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关注工硕考生的成功之道:298分考取清华&一文,供大家参考!
关注工硕考生的成功之道:298分考取清华
去年我参加了全国GCT考试,并以298分的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很多朋友来信问我复习备考的方法,下面我把自己对GCT备考的一些想法写出来,以供师弟师妹们参考。
一、关于对工程硕士的态度来源:考试大
大学毕业那年参加硕士研究生全国统考,总分354,却因数学单科差4分与成功失之交臂,在经历了痛苦和彷徨之后走上了工作之路。恍惚间,三年的时光匆匆流走,自己依然忙忙碌碌,庸庸度日,然而对美好前途的憧憬和追求却没有被岁月的风沙所消磨,那份不了的情结时常从回忆深处涌出来,刺痛我不安的心。考研!我决心重拾旧梦,在综合考虑了各方面因素之后,我选择了GCT考试。也许很多人现在还不屑于此,认为工程硕士似乎天生低人一等,而GCT考试也是为那些没有能力参加研究生全国统考的人而准备的,这完全是一种偏见和误区!当越来越多的不满当前中国研究生招生和教育模式的声音传入我们耳朵的时候,当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GCT考试中来的时候,当我们是真正地在为梦想而不断追求、渴望进步的时候,再去争论谁好谁差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唯一要重要的是我们心中的梦想是真实的。一切决定于自己的态度,如果说读工程硕士学不到东西,我想那应该责备是你自己。选择GCT考试的朋友,相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
二、关于参加辅导班的问题来源:考试大
一提到考试,似乎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要不要参加辅导班,参加什么样的辅导班。对一些人来说参加辅导班似乎就抓住了救命稻草,或者搭上了考研的快班车,找到了一种心理安慰。到底辅导班有没有用,我觉得应该从自己实际情况出发,综合权衡,我是参加了北京安通学校两个多月的辅导班的,从最后来看,感觉用处还是挺大的,因为GCT考试本身是能力型考试,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同时也涉及到知识理解和解题方法的问题,听一听老师的讲解对自己会有很好的启迪作用,尤其是对于数学,考试内容跨度比较大,从小学考到大学,而且考的试题都比较灵活,对于从事工作几年的朋友来讲,除非数学功底着实了得,复习起来还是比较吃力的,而通过辅导班老师的画龙点睛,顿时感觉是豁然开朗啊,那个激动啊!另外,提醒大家到考前上个串讲班是非常非常必要的,去年安通串讲押中不少题啊,数学类型题基本都押中了,语文也押中不少相关知识点,唉,后悔啊,那时没把老师讲的内容放在心上,作为过来人,我提醒大家,听串讲时一定要认真、仔细,不放过老师说的任何知识点,而且要多琢磨一下老师言外之意,毕竟人家老师对一些知识点不能说的那么直白,呵呵!
三、关于各科的复习来源:考试大
我是从七月初上安通辅导班开始准备的,用了四个月的时间全力复习。对于GCT考试的复习没有必要拉很长的战线,当然如果时间实在充裕的话,平时多看看英语还是有帮助的。复习之前当然要先选好参考书,这一点很关键,建议选全国工程硕士指导委员会组编(复旦版)的那套教材,包括各科的模拟试题,内容全面,知识点讲解透彻,再说也是权威部门编写的,针对性比较强,应该是你的最佳选择。
关于各科复习问题,应该各有不同的方法,但也有一些共同点是要把握好的,总结起来有以下几条:
1、兼顾全面,突出重点。GCT考试考的是综合能力,如果偏科严重,不但会影响你的总成绩,而且如果达不到学校的单科分数线也势必会空留遗憾,再者复试的时候,有的老师很在乎某门课的成绩,如果正是你的瘸腿科目,岂不是正撞再枪口上。所以,要坚持四门课每天都要复习,自己的弱势科目适当多花些时间,强项更不能忽视,切记不能干&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傻事,要有自己的&杀手锏&才能保证克敌制胜。让强项更强,让弱项也强起来才能发挥你的最大潜力。
2、要点面结合,全面开花。GCT考试大纲要求并不高,题目总体说不难,但是考试面广,涵盖知识点多,因此复习必须全面、系统,当然这也是指根据参考教材和考试大纲上的知识点去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力求把每一个知识点的内容和要求都要看懂,尤其是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性的复习,内容太繁杂,在这上面没有必要投入太多精力去死记硬背,效果不是很明显。来源:考试大
3、强化练习,注重总结。GCT考试最大的特点就是题量大,对考生的快速反应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备考GCT的关键在于两个字&速度&&&基础再扎实,复习再全面,解题速度提不上来,也是事倍功半,不能发挥出自己的最大潜能,最后空留遗憾,这是最忌讳的。提高速度的办法也是两个字&&&练习&,而且是反复的练习,通过大量做题培养解题&灵感&。从时间安排上来说,至少要留出半个月地时间进行集中强化训练,而以每天做一套模拟题为宜,当然最好安排在上午,还要安排半天时间去认真核对答案,尤其是对做错地题目更应仔细分析失误地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以为核对完答案知道分数了就算大功告成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也实在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行为。同时要真正做到把&模拟&当&实战&,严格按时间去做完四套试题,时间一到就搁笔,切不可自己为自己找后门,因为到考试地时候可就由不得自己了,平时对自己严格一点是对自己地一种负责态度,&天对自己十倍的残酷是为了明天百倍的幸福&,请记住这句话。
4、关于四门科目的复习和解题要点。具体来讲,语言表达能力可以重点放在阅读理解上,因为这部分分值高,而且可以通过练习迅速掌握解题诀窍,应该是复习重点,而那些所谓的综合知识在复习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忽略不看也不妨,从大部分人的经验来看,这部分内容看与不看差别不会很大。对于数学,关键是要掌握某一类题的解题方法,因为从历次考试题目来看,题型和相应的题目数量基本是固定的,而对于这样一些题多花些时间研究一下解题规律,尤其是每次做的模拟试题更不能轻易放过,掌握方法,一通百通,比一味的埋头做题要好地多,所以&多做题,多总结&应该是做好数学题的捷径,数学每题4分,应该在这上面多用点功夫。逻辑的解题思想应该说是&有法也无法&,所谓&有法&是说有些基本的逻辑命题,如条件命题,三段论等本身还是有一定的逻辑原理的,掌握了这些基本原理和方法对于解题而言就相当于照准了&突破口&,所谓&无法&是说逻辑题考察的并不是逻辑学基本知识,而是逻辑思想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一个完全不知&逻辑学&为何物的人也能做好逻辑题,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死扣死背原理和明明白白弄懂题目的做法只能使你越想越糊涂,不值得提倡,通过做题培养对某一类特定题型的&感觉&是关键,所以对于逻辑的复习大可放心,不必为自己&似懂非懂&的感觉而恐慌,同时,提醒一点,考试时可以先做最后的分析题型部分,因为这部分相对于其他题型得分率较高,而且更需要清晰敏锐的头脑,适宜先做。最后说说英语,对于大部分中国考生来讲,英语几乎是最头痛的事,大凡考试必有这门,算来缘分也不浅,我想大家对此都有深切体会。GCT英语相当于三&&四级水平,而且全是选择题,这就降低了难度,具体来说,对于语法部分,应该把基本的知识点复习一遍,但没必要扣的过细,根据指导教材复习就行了,至于单词,很大程度上考基本功了,临时抱佛脚大背单词意义似乎不大。阅读理解历来是重点,唯一的&真经&就是多做题,其实做阅读理解掌握方法后并不需要太多的单词量,至于具体的方法一点半点也难以讲清,不再赘述,完型填空和阅读理解应该是相通的,最后的情景对话对大多数考生多比较陌生,应该说也不难,平时要多看看英语情景对话,掌握英语的习惯用法,要记住一点,千万不要用汉语的表达方式去套用英语对话,而这也往往正是题目的考点,尤其要注意辨别那些感觉是&理所当然&的表达,要注意这方面的陷阱,注意总结,遇到多了自然就不会上当了,其中也是有规律可寻的。关于英语的做题步骤,建议按照&对话&语法单词部分&阅读理解&完型填空&的顺序,在前两部分尽量节约时间,留出更多的时间做后面的部分。
四、关于考试时间安排和几点忠告来源:考试大
1、时间和顺序安排。说起来也没有统一的或者说&万人皆准&的分配方案,平时做模拟题时就要有意识的尝试几种不同的方法,选定做起来最得心应手的多练习几次,不断改进提高,在这方面大可不必受别人的意见影响,自己拿定注意就行,没必要过分追求所谓的&最佳方案&。本人是按照&英语&数学&逻辑&语文&的顺序答题的,时间分配为英语40分钟,数学50分钟,逻辑50分钟,语文30分钟,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自我感觉英语还不错,应该在较短时间内拿下保证较高的准确率,数学和逻辑都需要清晰的头脑和敏捷的思路,但比较起来,数学每题4分,得分也相对容易些,因而安排在逻辑之前做,而且在数学上多花些时间是值得的,但最长不宜超过一个小时,做逻辑题就必须在限定的时间内做完,时间来不及了剩下的题就只有蒙上了,语文之所以放在最后,是因为平时做题时语文成绩很难提高,总是60~70分的样子,时间长一些短一些差别也不大,再说是国语,作为&压轴戏&能在时间实在紧迫的情况下救救急,当然也不是说全部放弃,前面60分的选择题稍微斟酌一下还是可以得分的。
2、几点忠告。一是要注重策略,该放弃就要舍得放弃,正如有句话说得好:只有学会放弃才能赢得收获。GCT考试&速度&至上,但是也要考虑效率,千万不要下&全部做完,全部做对&的决心,应该想到的是&我丢掉的是一粒芝麻,捡到的却是一颗西瓜&,这也是一种辩证法。二是对自己要充满信心,决不能轻易言弃,笑到最后的才是真正的胜利者,对自己说&我能行&。来源:考试大
在这里讲了半天,最真诚的心愿是祝愿在奋斗之路上执著前行的朋友梦想成真!下面一段话与大家共勉:生命的价值是在自己的不懈努力种创造出来的,而生命的意义,更要靠自己在忘我的拼搏种去体会,&你努力过了吗,如果是真的,那你就一定不会失败,因为真正的失败是不去拼搏&。衷心祝愿所有为梦想能奋斗的朋友梦想成真!
上一篇:下一篇:
将此信息分享到: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跨专业考工业设计的肺腑之言(跨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idkaoyan workshop,这是工业设计的专业辅导班,当时知道十一班6天1000元,很适合我的要求,没有太多钱学画,所剩的时间也不多,就马上报了名。
在那里,我认识了张老师和很多和我一样喜欢工设的同学,这也让我意识到了我与大家的距离,负责的张老师希望每个人都带作品过来为大家一一点评,可我根本没有作品,只有那么几张画在课件背后的草稿。看到大家的作品,我就更着急了,感觉差得太远了。每当张老师点评时,同学们都会团团围住,我根本不好意思把自己可怜兮兮的画拿出来,终于,张老师周围没人了,我偷偷把画拿给他看,不幸的是大家又涌了过来,还好张老师说画的还有可取之处,同学们也很善解人意的点头(估计那些看过我画的同学一定有印象,那时画的真的很不专业)。后来的作品展示我也没交自己的作品,因为虽然也是熬了一夜,但怎么看也不觉得自己画的是工业设计图,反倒更像是没上色的幼儿园的板报。并不觉得暂时画得不好有什么丢人,认识到自己和别人有差距才能有动力追赶。在张老师耐心博学的讲解和同学们无私的帮助下让我真正了解了工业设计,越来越爱这个能带给别人幸福的行业。后面的课上,张老师仔细讲解了平时如何练习,还亲自做了示范,我也终于知道该如何用马克笔(惭愧,学得太晚了),以及怎样应对考试的题目。
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我按照老师讲的方法练习手绘,感觉进步了许多,因为看过了别的同学的画,也明白要努力的方向和自己现有的程度。很遗憾的是,我准备英语,政治和艺术史的时间不够用,便有些放弃这次考研,打算来年再考。期末的时候担心会挂科,把精力放在了本科的课程上。快考试的时候,张老师还联系我们,一再叮嘱我们考试的注意事项,原本选择放弃的我又鼓起勇气,决定参加考试,我希望自己的努力可以得到一个客观的评价。考手绘那场考试是唯一让我感到紧张的,其他的没有准备所以觉得尽力就好,没有太过苛求,但一直准备的都是手绘,虽然也没有达到自己满意的程度还是想试试。因为以前没练习过A3又碰到电脑桌椅这样的题目(以前从没画过,练的太少了)整个人变得异常紧张,我尽量安抚自己,可手还是很不听使唤(大家一定要在考试前做足准备,平时就要练习速度)。就这样慌慌张张,我结束了2010年考研。所以到查分时,看着133的专业课成绩,自己也吓了一跳,对于大家可能并不觉得这个成绩有什么好的,但是对于我这个跨专业的门外汉来说真的很欣慰了。看着其他几门的分数,少的可怜,一种不甘由衷而来,也更让我感觉伤感……就在回去的这个寒假,我的父亲为我找好了工作,他希望我可以快些安定下来也能为家里分担一些负担,为了心爱的专业我和父亲争执了一个假期,最后以我的妥协告终。成绩出来的第二天游荡在熟悉的图书馆里,触摸着让我翻了数遍的书架,心里很是酸楚,
在这样矛盾的时候,我最先想起来的就是张老师,正是因为去了workshop,我才会对工业设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才能有更好的方法练习手绘,也是因为张老师的无私帮助我才能取得这个让我自己满意的分数。得知我的情况张老师打电话鼓励我,让我又重新有了斗志。考研可能结束了,我还是会时常练习手绘,了解工业设计的信息,我要学习的还有很多。一路走来,其实,感觉跨考真的没那么难,重要的是要尽早规划好,不要浪费时间,别像我偏科还有惰性,如果一年前我能看到这样的经验,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结局。一年的努力换来的绝对不是一个研究生录取通知那么简单,而且能够找到自己热爱的专业更是难得,现在特别羡慕准备考研的同学,希望我的经历可以帮助到和我一样跨考的同学,不用担心,只要用心准备,勤学苦练,你们一定能做得更好,千万别浪费眼前这么好的机会。&&
&&&&&&&&&&&&&&&&&&&&&&&&&&&&&&&&&&&&&&&&&&&&&&&&&&&&&&&&&&&&&&&&&&&&&&&&&&&&&
&&&&&&&&&&&&&&&&&&&&&&&&&&&&&&&&&&&&&&&&&&&&&&&&&&&&&&&&&&&&&&&&&&&&&&&&&&&&&
&&&&&&&&&&&&&&&&&&&&&&&&&&&&
注:以上的经验,感受和心得完全是大家发自肺腑的心声,他们的经验和方法值得参考,他们的经历值得借鉴。另外这些心得都是WORKSHOP宝贵的财富,希望任何人在转载的过程中说明出处,谢谢大家的配合。文章最终的解释权归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考研录取比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