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边缘有什么冥王星是太阳系的吗以外

1930年,24岁的美国天文学家汤博发现了冥王星。使太阳系的大行星增加到了九颗。但是一直有人认为它算不上大行星。冥王星是九大行星中个子最小,离太阳最远的一个,既使用世界上最大的望远镜观测,它也只有一粒小米般大。冥王星离太阳比地球要远38倍半,它环绕太阳一圈需要248.5年,从它被发现至今,也才转了不到三分之一圈。对这个位于太阳系边缘的行星,目前人类所知甚少。2006年,国际天文组织开会表决,将它排除到大行星之外。然而,关于冥王星究竟该不该算大行星的争论并没有结束。值得一提的是,参与表决的人只占全球天文学家的5%。一些科学家对此次表决所依据的大行星定义也持不同看法。通常认为冥王星是已知大行星中最外围的一个,也是离太阳最远的一个。其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约为59亿公里。冥王星的轨道很偏心,当它运行到近日点附近时,它比海王星离太阳还近。如1979年至1999年期间,冥王星就处于海王星轨道的内侧。
由于冥王星离地球的距离太远,甚至用望远镜看去,也总是相当暗淡,其亮度总不大于14星等。冥王星的亮度在6.387日的周期内有规律地发生约12%的变化,表明该行星的表面反射性质不是均匀的,也表明该行星每6.387日自转一周。
冥王星的直径约2300公里,约为月球的三分之二。其密度为每立方厘米1.8至2.2克。根据这一密度值,天文学家从理论上推测冥王星的成分大部分是固态甲烷,还有相当数量的较为致密的物质。红外观测有力地表明,冥王星极冠的成分是甲烷冰。这种冰冠有时会延伸到距冥王星赤道半程处。该行星上温度极低的事实支持表面物质均是冻结的说法。据估计,冥王星平均表面温度为零下215到零下228度。在1988年一次冥王星掩星时,观测到它具有一个稀薄而膨胀的大气,其成分是甲烷和相当数量的较重的气体,可能是氮。
冥王星有一个卫星叫卡隆,直径为冥王星的一半,质量为冥王星的六分之一。冥王星卫星绕冥王星转动的周期与冥王星的自转周期相同(6.3867天),是同步卫星,它在冥王星赤道面上离冥王星约19,000公里的圆轨道上绕冥王星转动。在冥王星上看,巨大的卡隆永远是悬挂在夜空中一动不动。
由于冥王星的大小、质量、自转运动、轨道偏心率等许多物理性质与其他几个外围行星有很大差异,因而科学家认为它可能是在另一种不同的方式下形成和演化的。
冥王星距离地球太远,目前也没有靠近它的探测器。以下照片均为哈勃太空望远镜所拍摄。图像虽然不清楚,但其显示出来的明暗反差却被认为具有错综复杂的冰冻表面。亮区可能主要由氨冰构成,而暗区则可能是由甲烷组成,受到阳光影响的甲烷会变色。图像还显示冥王星像地球一样有极地冰帽,并与其赤道带的暗色相映成趣。
冥王星及卡隆 以上为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冥王星图片,是迄今为止最为清晰的。图像显示了冥王星旋转的不同时间所展现的不同面貌。明暗反差如此强烈,说明了其表面地形的复杂。
因为遥远,最早发现冥王星时看到它呈长圆状,于是人们产生怀疑,进而将卡隆与冥王星区分开来。冥王星的卫星——卡隆这是未来“新地平线”到达冥王星时的想象图。日美国东岸时间下午2时00分,卡纳维拉尔角上空云层逐渐散去,气候条件适合发射,“新地平线”1号终在原定发射升空时间迟半小时后,顺利点火发射升空。45分钟后脱离第三段火箭,离开地球引力,朝木星飞去。其航程将途经木星,借用木星引力加速,然后直奔冥王星。预计在日最为接近冥王星。如果一切顺利按照计划进行,探测船将在2015年3月(即到达前四个月)开始收集冥王星及它的卫星查伦的资料。日,探测船最接近冥王星。届时它将以每秒14公里的速度分别飞抵离冥王星最近处约1万公里、离冥卫一最近处约2.7万公里的位置,对它们进行观测。而在2015年,冥王星离地球的距离是49.2亿公里。届时探测船将在冥王星南半球约9600公里处高速掠过。而查伦当时在冥王星另一侧,探测船需经过冥王星后,回头再探测查伦。探测船飞离冥王星后,观察工作持续十个星期。而一切对冥王星的探测于九个月后结束,观察记录都传送回地球。信息传回地球单程至少需要4小时25分。“新地平线”耗资13亿美元,发射时探测器重478公斤,携带10.9公斤钚提供能源。“新地平线”除装载着许多科学仪器外,还搭载了美国国旗、冥王星发现者克莱德·汤博的骨灰和一张CD。CD上刻有曾在“飞向冥王星”网站上收集的45万签名的网友姓名。日,协调世界时11时47分,新地平线号探测器飞越冥王星,最近距离13695公里;速度每秒13.78公里。协调世界时12时01分,飞跃冥卫一,最近距离29473公里,每秒13.87公里。年,新地平线号探测器在柯伊伯带中穿行,探测可能的近距离柯伊伯带天体。2029年,新地平线号探测器离开太阳系。目前“新地平线"号以每秒16.26公里(约合每小时58536公里)的速度飞向冥王星。许多媒体说新地平线号探测器是史上速度最快的航天器,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人类历史上发射初始速度最快的航天器。事实上美国于1974年和1975年发射的Helios-A和Helios-B探测器,曾创下每秒70.22公里。
发表评论:
馆藏&56966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至少有两个“潜伏”的行星在冥王星以外的太阳系边缘“彷徨” ...-中国网专家博客 -
至少有两个“潜伏”的行星在冥王星以外的太阳系边缘“彷徨” ...
已有 730 次阅读 16:25
|个人分类:|系统分类:|
&&& 可能有两个未知的矮行星隐藏在冥王星的外侧,两个、甚至更多行星的引力作用决定了在海王星外侧观测到的天体的轨道和奇异分布。马德里的康普斯顿大学和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用数值计算的方法揭示了太阳系中冥王星外侧的行星世界。如果研究人员的计算成果得到观测证实的话,那么,这无疑会引发一场太阳系理论模型的革命,科学革命的逻辑曾经在历史上屡屡上演,由此改变了我们对自然的认识。
&&& 在我们的太阳系内是否有更多的行星类天体?天文学家的争议已经持续了几十年,太阳系以内、冥王星以外的行星是一个有待发现的未知世界,人类的科学认知抵达了遥远的世界,这并意味着我们已经很好地理解了太阳系内的邻近世界。按照西班牙康普顿大学和剑桥大学科学家的计算,不仅仅有一个、至少有两个行星的存在,才能够解释极端的海王星外天体(ETNO)的轨道行为。
&&& 最可以接受的理论解读是,这些在海王星外侧的空间运行的天体应当是随机分布的,根据一种观测上的“偏见”,这些天体的路径必须满足一系列的参数特征:有一个数值为150个天文单位的半长轴(一个天文单位为地球到太阳之间的距离),一个几乎为零度的倾角和一个近日点的接近&0°、或者是180°的幅角。近日点是指最接近我们太阳的轨道点。然而,在十几个观测到的这一类天体中,观测结果是相当不同的:半长轴的数值是非常分散的(在150个天文单位到525个天文单位之间),它们的轨道的平均倾角大约是20°,近日点幅角是&-31°,在任何的情形中,没有出现接近180°的幅角。
&&& 这些天体的轨道参数出现了未有预期的数值,这让天文学相信,有一些看不见的力改变了海王星外天体(ETNO)轨道参数的分布,他们考虑到的最有可能的解释是,其它未知的行星可能在海王星和冥王星以外的轨道运行。卡洛斯·德拉丰特·马科斯是UCM的一位天体物理学家和论文的共同作者,他的解释是,具体的数量没有确定,他们获取的数据是有限的,但是,他们的计算指示出,至少有两个行星,可能会有更多的,这些行星都处在我们的太阳系以内。
&&& 为了完成他们的研究,研究人员分析了所谓的“科择原理”,该原理指的是一个大的天体施加给另一个更遥远、更小天体的引力摄动,影响了更小天体的运行轨道。作为参考,他们考虑了这种引力摄动的机制如何影响到木星对彗星96P/麦克霍尔茨1的作用。皇家天文学会的快报《月度通讯杂志》刊载了他们的两篇研究文章。尽管他们发布了十分惊奇的结果,文章的作者也意识到他们的数据遭遇了两个问题,一个方面,他们提出的观点与目前太阳系形成的理论模型相抵触,根据普遍接受的模型,并没有其它的行星在海王星以外的轨道沿着太阳做圆周运动。
&&& 然而,最近通过ALMA射电望远镜进行的观测发现,一个行星形成的原行星盘距离它的主恒星HL金牛座大于100个天文单位,该恒星比我们的太阳更为年轻、质量更大,射电望远镜的观测指示出,在离恒星系中心数百个天文单位的更遥远的区域,行星依然可以形成。另一方面,团队成员认识到,他们的分析是以少量的天体(特别是13个此类天体)的样本为基础的,然而,在接下来的数个月中,会有更多的结果公布出来,样本的数量还会增加,如果得到了证实,甚至在太阳系内发现新的“超级地球”,他们的研究结论无疑会掀起天文学的一场革命,太阳系结构的历史与理论会重新改写。
&&& 无独有偶,去年有两位美国的研究人员在奥尔特云中发现了一个矮行星,称之为2012&VP113,该行星刚好处在我们的太阳系之外,发现者认为,该行星轨道受到了可能存在的另一个黑暗、冰冷的“超级地球”的影响,这个“冰冻星球”比我们的地球大了10倍。太阳系的“行星家族”是否会添加更多的成员,将“八大行星”改写成“十大行星”、或者是更多的行星数量,让天文学家即将到来的发现告诉我们。
资料来源:康普斯顿大学网&&&&SINC网
作者:赖安·惠特万
标题:Trans-Neptunian&objects&suggest&that&there&are&more&dwarf&planets&in&our&solar&system
编译:邓如山
At least two unknown planets could exist in our solar system beyond Pluto.
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
评论 ( 个评论)冥王星之后 太阳系探索任务大盘点_未来极地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6,379贴子:
冥王星之后 太阳系探索任务大盘点
未来十年及以后的里,几个太空任务将帮助我们揭开宇宙的新奥秘过去的几年里,我们为太空探索的发展激动不已。我们见证了太空飞船访问火星、67P,和冥王星,尤其是对冥王星的探索,标志着几十年来首次到达边缘。对“新视野”号任务的热情高涨,我们也想知道是否有和飞跃冥王星一样让我们激动万分的太空事件(发现外星人除外)。目前,我们对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比如在这个中,卫星、和行星如何相互影响,以及它们的大气构成是什么样的。我们也从理论上推测了太阳系的形成与演化。但我们在完成探索太阳系并检验这些理论方面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未来十年及以后的里,几个太空任务将帮助我们揭开宇宙的新奥秘。接下来的任务是什么?因为明年它仍会不断地传输测量数据,“”会继续其新的发现,但是接下来它将飞越冥王星的轨道之外的。最理想的研究天体是去年刚刚发现的MU69。如果今年晚些时候能够批准这项任务,那么2019年将可能飞过这个天体,让我们更好地研究这个神秘对象,帮助我们了解边缘发生过什么,太阳系是如何形成的。2016年7月,美国宇航局的“”号探测器将抵达轨道,这是2003年“”号探测器任务结束之后,首个到达木星的航天器。“朱诺”号将研究木星的内部情况,了解它的组成成分,这能够启发我们有关形成的信息。它还将研究木星的以及这个星球如何与它巨大的磁层(太阳系中最大的物理结构)相连接。欧洲的ExoMars任务将于2016年发射The Trace Gas Orbiter,这个轨道器使用两个航天器寻找火星上生命的迹象。也将研究火星大气中挥发性气体如水、和臭氧等的分布情况,所有这些将为生命的存在提供证据。它还将为一个火星车提供通讯转接服务,这个火星车将于2018年发射,它将在火星表面钻两米的来搜索类似的生物特征。两个航天器将承担对内部、地表和磁层的详细研究任务还有欧洲与日本合作的探测BepiColombo任务将于2017年发射,两个航天器将承担对水星内部、地表和磁层的详细研究任务,2018年,日本的隼鸟2号飞船将穿越轨道,抵达阿波罗中的一个,经过一年的调查后,在2020年带着样品返回地球。这样持续到未来,我们可以期待出现大的成果。2022年,(ESA)将发射Jupiter Icy Moon Explorer (JUICE)任务,花费十年的到达中最大的卫星。这将是我们第一次向这个轨道发射航天飞船。JUICE的主要目标是研究这个巨行星的卫星是否可能存在生命。一个NASA的任务,Europa Clipper在本世纪20年代晚期或30年代早期,将探索的另一个卫星,欧罗巴。即使有了这些任务计划,中仍然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再次访问。许多科学家已经不能满足于远距离的观测,而是想要从月亮、火星及其卫星火卫一上带回样本。这些能够带回样本的太空任务仍然需要技术的快速发展,才有可能实现。这些太空任务是人类探索外太空的基础,能够让我们测试技术,在我们把人类送上其他星球之前,侦查好太空的环境。也依然是太空科学家们关注的焦点。“主带彗星”,例如,一个最近发现的位于带的彗星和可能能够提供上水来源的关键线索。最近发现的金星上的火山活动也是非常吸引大气科学家和地质学家们的关注,能够让我们仔细观察这个地球的“邪恶双胞胎”。我们对土星以外的研究的很少。天王星和海王星只接受过一次的任务计划,与冥王星的“新视野”号类似,分别是在1986年和1989年访问过一次。这些冰是一类独特的行星,与气体巨人和土星有很大差异。科学家们在过去十年一直在为冰巨人的回归进行争论。海卫一,海王星最大的卫星尤其令人感兴趣,因为它可能是被海王星捕获的天体,所以与冥王星的起源类似。如果没有革命性的技术创新,那么海卫一就是我们探索类冥王星天体的唯一机会和线索。有什么意义?探索并提出我们来自何方的疑问是人类状态的一部分。许多科学上的重大问题,如“是如何演化的?”,“之外存在生命吗?”如果不探索宇宙就没法回到这些问题。“菲莱”的主要科学问题之一就是试图了解,为什么某些生物分子长成那个样子。“菲莱”的主要科学问题之一就是试图了解,为什么某些生物分子长成那个样子这些问题的答案是需要成本的。的成本大约7亿美元(4.5亿欧元),虽然平均到每个美国公民头上仅仅2美元(1.3欧元)左右。但是这笔钱不都发射向太空了。太空探索的资金也需要用于支持我们日常依赖的其他行业领域,如全球通讯、气象观测和导航等行业。还要用于下一代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教育,使他们有能力提出更大的问题,解答我们对的疑问。
ui培训哪个好,0基础+双证+实战「就业无忧」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冥王星属于太阳系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