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学校没有扼杀创造力优点时,就可以创造优点,这句话对吗

署名人须对专利的实质性特点作出创造性贡献
聚焦命中&& 转第条
显示法宝之窗
隐藏相关资料
【期刊名称】
署名人须对专利的实质性特点作出创造性贡献
【作者】 【作者单位】
【分类】 【期刊年份】
【期号】 10【页码】 65
【摘要】 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的规定,一项发明创造,其署名人应当是对该专利技术方案的实质性特点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其中,所谓实质性特点,是指发明创造的设计要点或关键技术特征,体现着该发明创造与已有成果的技术差别;所谓创造性贡献,是指创新性的智力劳动。据此而言,只有在发明创造的过程中,对创造出与已有成果的技术差别作出了创新性劳动的人,才是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设计人,并依法享有该项发明创造的署名权。
一审:(2011)沪一中民五(知)初字第1号
二审:(2013)沪高民三(知)终字第30号
【全文】【】 &&&&   [案情]
  原告:董某某,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以下简称航力院)高级实验师。
  被告:黄争鸣,同济大学航力院特聘教授。
  被告:同济大学。
  原告董某某于1986年进入同济大学工作,为该校航力院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为复合材料工艺及机械设计。被告黄争鸣于2003年作为长江学者被同济大学引进,在航力院担任特聘教授,研究方向为复合材料力学及纳米纤维材料。在研究工作中,董某某与黄争鸣两人曾经有过合作。
  2004年3月,某单位委托同济大学设计加工“风动阻尼器调节片”,同济大学负责该项目的主要人员为袁某某、董某某、陈某某。其中董某某为主制定了“立式风动阻尼器复合材料调节片工艺实施方案”,制作步骤为:a.上下模表面涂脱模剂。b.待脱模剂完全干燥后按产品铺层铺设方案铺设增强材料。e.预埋橡胶气压袋。d。合模。e.注射树脂。f.充气(1公斤/平方米),挤出多余树脂,凝胶固化。g.调节片加热处理。加热温度控制在80℃±5℃,保温2小时。h.待产品自然冷却后脱模。i.修飞边。J.向气袋内充填聚酯硬发泡。2004年12月,该项目产品经验收合格。
  日,黄争鸣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申报名称为“关于大型风力机叶片的低成本制造技术研究”的研究项目,申请者为黄争鸣;课题组主要成员有董某某、袁某某等人。根据申请报告,该项目的叶片制备步骤包括芯袋选择、纤维制作、模腔设计等内容,同时提出了叶根连接方式,即“金属法兰(铝合金)和锥管加工成一个整体,锥管成喇叭状,靠法兰处的直径最小。为减重,法兰设计成图5(c)、锥管截面如图5 (b)。叶根段的模腔呈倒锥管,使得叶根壳体成型后与金属锥管紧密嵌套。”申请报告还载明,前期研究成果包括有某单位的风动阻尼器调节片研制项目(以下简称验收合格项目)。
  日,黄争鸣将课题申请报告中的有关风力机叶片及其制备方法的技术方案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专利申请。 日,专利审查员发出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引用一份美国专利D1=US作为对比文件,提出审查意见,认为D1已经公开了申请文书所记载的权利要求1的全部技术特征,且D1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与该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属于同一技术领域,并能产生相同的技术效果,因此权利要求1不具备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的新颖性。故根据申请文本,本技术方案不能被授权。建议申请人将申请文书中具备授权前景的权利要求9的附加技术特征“连接件由端部法兰和喇叭状锥管构成,锥管靠法兰处的直径最小,叶片端部壳体为倒锥管,与连接件的喇叭状锥管之间构成紧密嵌套”与权利要求1合并撰写为新的产品独立权利要求。日,黄争鸣根据审查员的意见对申请文本作出了修改和陈述。
  日,涉案专利“复合材料风力机叶片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8)授权公告,发明人为黄争鸣,专利权人为同济大学。权利要求书记载:1一种复合材料风力机叶片,由增强纤维布、树脂基、连接件、芯料组成,其特征在于:连接件由端部法兰和喇叭状锥管构成,锥管靠法兰处的直径最小,叶片端部壳体为倒锥管,与连接件的喇叭状锥管之间构成紧密嵌套;叶片壳体由浸润过树脂的增强纤维布经中温柔性芯与模腔挤压一次成型,芯料在叶壳成型后再填充进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风力机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温柔性芯,由弹性密封袋内充注中温液体或中温气体构成,中温柔性芯内设置有加热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材料风力机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装置为内部包裹有电阻丝的金属件,或者为进出口贯通、内部流导高温液体或气体的金属构件。4.一种复合材料风力机叶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叶片的制备方法是,纤维布包裹柔性芯袋和连接件并置于成型模的上下模腔之间,其中柔性芯袋内设置由加热装置,连接件置于叶根端,合拢上下模腔、抽真空、注入树脂,向柔性芯袋内充液体使芯袋与模腔形成密实挤压、或向柔性芯袋内充气体使芯袋与模腔形成密实挤压,启动加热装置、升温固化,固化后脱去模腔、释放柔性芯袋中的液体或者气体并退袋,再在空心叶壳内填充芯料、表面修饰,得到复合材料风力机叶片。
  日,董某某与黄争鸣就涉案专利发明人署名权纠纷诉至法院。原告诉称:其从事复合材料工艺技术及风机叶片研究20余年,曾参与某一验收合格的调节片项目,其中调节片项目的关键技术是柔性芯模,系其在国内首创。2004年10月左右,被告黄争鸣提议原告共同研究复合材料风力发电机叶片,原告遂将该项目中调节片的详细工艺技术和方法介绍给黄争鸣。2005年3月,黄争鸣提议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原告作为项目组第二成员撰写及修改了申报材料。后原告发现黄争鸣单方面将调节片生产工艺申请了系争专利。经沟通无果,故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令:1.确认原告是涉案专利的发明人;2.确认被告黄争鸣不是涉案专利的发明人;3.同济大学协助办理发明人署名变更手续。
  被告辩称:其于2003年作为“长江学者”被引进到同济大学任职,专业特长是复合材料力学与复合材料加工。在工作期间,与董某某、袁某某等人有合作。涉案专利关键技术主要有两项:一是喇叭状锥管;二是中温柔性芯,系其本人通过理论研究、反复论证和大量演算的成果,与原告无关,请求法院驳回原告诉请。
  诉讼过程中,双方当事人确认董某某为主制定的技术方案与黄争鸣为主申请的专利技术方案的相似性通过鉴定予以明确。经鉴定,结论为:1两个技术方案下列内容相同:采用在模具中铺设增强材料,并放置柔性芯袋的技术;采用上、下模合模后注入树脂的技术;采用在柔性芯袋中充人气体或液体对叶片加压的技术;采用加热固化的技术;采用在叶片型腔内填充芯料的技术。2.两个技术方案下列内容不相同:(1)采用树脂注入方式的技术;(2)采用加热方式的技术;(3)采用芯料填充方式的技术。
  [审判]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根据专利法第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有权在专利文件中写明自己是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根据《》第条规定,专利法所称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是指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因此,涉案专利作为一项发明创造,其署名人应当是对该专利技术方案的实质性特点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其中,所谓实质性特点,是指发明创造的设计要点或关键技术特征,体现着该发明创造与已有成果的技术差别;所谓创造性贡献,是指创新性的智力劳动。据此而言,只有在发明创造的过程中,对创造出与已有成果的技术差别作出了创新性劳动的人,才是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设计人,并依法享有该项发明创造的署名权。
  本案中,涉案专利的技术方案形成于黄争鸣、董某某等人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期间,其中包含了董某某研发的技术方案的相关内容。为此,原告董某某主张其技术方案为涉案专利的创造性实质内容;被告黄争鸣认为涉案专利关键技术为喇叭状锥管和中温柔性芯,系其个人研发,与原告无关。
  法院认为,涉案专利已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实质审查,并予以授权,说明涉案专利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根据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权利要求1不具有专利法规定的新颖性,只有权利要求9具有授权前景。因此,审查员建议申请人将权利要求9的附加技术特征与权利要求1合并撰写为新的产品独立权利要求。而权利要求9正是喇叭状锥管的连接方式。庭审中,原告董某某确认喇叭状锥管的连接方式在其技术方案中没有描述,且不具有可行性。现涉案专利得以授权,正是由于增加了喇叭状锥管连接方式的技术特征。故对涉案专利实质性特点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为黄争鸣。据此,判决驳回原告董某某的诉讼请求。
  董某某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涉案专利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方案相比,其实质性特点来源于涉案专利申请文本中的权利要求9记载的附加技术特征,即‘连接件由端部法兰和喇叭状锥管构成,锥管靠法兰处的直径最小,叶片端部壳体为倒锥管,与连接件的喇叭状锥管之间构成紧密嵌套”。鉴于喇叭状锥管的连接方式在董某某实施的技术方案中没有描述,故董某某对于涉案发明专利的实质性特点并未作出创造性贡献,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评析]
  本案系由同济大学航力院两名高级技术专家因其中一人将形成于两人共同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期间的技术方案申请专利并被授权而引发的发明人署名权纠纷,其实质则涉及《》第
  ??????法宝用户,请后查看全部内容。还不是用户?;单位用户可申请试用或直接致电400-810-8266成为法宝付费用户。
【注释】 &&&&&&&&&&&&&&&&&&&&&&&&&&&&&&&&&&&&&&&&&&&&&&&&&&&&&&&&&&&&&&&&&&&&&&&&&&&&&&&&&&&&&&&&&&&&&&&&&&&&
&北大法宝:()专业提供法律信息、法学知识和法律软件领域各类解决方案。北大法宝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欢迎。法宝快讯:&&&&
本篇【】 &&&&&&关注法宝动态:&“一个人的缺点有时候恰恰是他的优点。”你理解这句话了吗举例说说.,一个人的缺点有时候恰恰是他的优点你理解了这句话吗几列说说
来源:网络
关键字: 缺点 这句话
更新时间:
延伸:本文除了聚合《“一个人的缺点有时候恰恰是他的优点。”你理解这句话了吗举例说说.》,免费提供的有关缺点 这句话和一个人的缺点有时候恰恰是他的优点你理解了这句话吗几列说说的内容之一,已有不少的网友认为此答案对自己有帮助!获取更多与《》相关的知识。
网友0的回答
一个人的缺点往往暗示着他的优点:1.当你讨厌一个人急性子,你为什么看不到他的行动力?2.当你讨厌一个网友1的回答
一个人的缺点有时候恰恰是他的优点。你理解了这句话吗?举例说说 222网友2的回答
  环境不同,其实优点和缺点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在不同的环境下会有不同的显示。网友1的回答
一个人的缺点恰恰是他的优点这篇短文的题目 一个人的缺点网友0的回答
这东西看结果,比如坚持,如果成功了,那就是优点,但是如果失败,那就是死脑筋。网友1的回答
-04 一个人的缺点有时候恰恰是他的优点你理解了这句话吗几列说说 43 更多类网友2的回答
古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句话明确地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网友1的回答
比方说,这个人说话很直 分析 优点:说话很直证明他不擅长算计,不适合钩心斗角,不适合玩暗算的 缺点:网友0的回答
最满意的回答
猜你感兴趣
回答问题赢iPhone 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科技让孩子没有创造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