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桃花的优美诗句与美女的诗句

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有关桃花的诗句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有关桃花的诗句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当前位置:>> >> >>
描写桃花的古诗词名句总结
  桃花是春天最明媚耀眼的花,它烂漫嫣红,如云霞般美艳;她占尽春光,为人间增色;它开时光彩夺目,风华绝代,它落时纷纷扬扬,风韵犹存。吴融有诗&满树如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白敏中也道&千朵浓芳绮树斜,一枝枝缀乱云霞&。诗词中的桃花几乎成了芳春的代表,同时也是美人的代名词。
  桃花&&春意融融 
  春天来了,当梅花凋谢,红消香断时,桃花就登上了舞台。它感受到了春回气暖,三三两两地绽放了。有诗曰:&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隔着翠竹是几簇粉红色的桃花,红绿掩映,春意浓浓。张志和的《渔歌子》开篇便写到:&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这两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山水秀丽、花红柳绿的春天长卷。使人如亲见桃花灼灼盛开、细雨鱼儿出,微风白鹭飞之景。春天是一年中最富生机与活力的美丽季节,有山的地方便少不了流水,当然也少不了桃花。作者没有细致地刻画桃花如何美艳,流水如何澄碧,仅以&桃花流水&四字概括。桃花盛开的时候,雨水比较多,几场春雨过后,河水上涨,鱼群也多了起来,正是&鳜鱼肥&的时候。&鳜鱼&是一种味道特别鲜美的淡水鱼,嘴大鳞细,呈黄褐色。既有如此肥美的鳜鱼,渔夫怎会不流连忘返呢?戴叔伦的《兰溪棹歌》也写道:&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桃花盛开之时,往往是春雨绵绵的时候,江南的桃花汛虽然使得河水猛涨。鲫鲤之类的淡水鱼,极爱新水、逆流,因此鱼群争抢新水,在水中欢腾跳跃起来,涌上溪头浅滩。看到这种情景,怎不使人从心底漾起欢乐之情!当然,也有人认为这是作者听到岸头喧哗的声音才想象到鲤鱼上滩的情景,正因为多了这一层想像的因素,诗情便显得更为浓郁。
  的笔下,桃花就是春天,他说&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人间&是相对于大林寺而言的,即山下。山下四月的时候,春事已经结束,正是初夏的时候,作者眼看着春色残败,心中正充满了惜春情愫,不料想在大林寺又遇到了晚来的春天。那一树树桃花开得粉嫩而耀眼,竟然还有未开的花蕾。本以为春天已经离开了人间,没想到她转到了这里。&芳菲尽&与&始盛开&在对比中遥相呼应,表明了作者情感上的转变,即由惜春之悲转为欣喜惊异。首句开头,诗人着意用了&人间& 二字,意味着这一奇遇给诗人带来一种特殊的感受,即仿佛从人间的现实世界,突然步入到一个仙境梦幻的世界。
  对桃花的感情是复杂的,他既爱那深红浅红的桃花,又恨那轻薄逐流水的桃花。他独步寻春的时候,看到的桃花是非常可爱的,&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桃花是一簇簇的,有的呈深浅,有的则浅红。深红,开得热烈,浅红,开得内敛,无论是深红还是浅红,都使人觉得欣喜,于是诗人不知到底是爱深的还是浅的。这两句看似描写的乐景,但加上&开无主&三字,就瞬间有了一种淡淡的哀愁。这些桃花开得正美,只可惜主人已逝,若不是诗人寻春至此,则无人赏识,那是何等的寂寞。但无论如此,诗人是爱花的,故诗中也萦绕着欢喜的气氛。&可爱深红爱浅红&句,用了两个&爱&字,两个&红&字,并以选择疑问的语气作结,表现诗人对花之美的欣悦,而且由己及人,扩大了审美的范围,强化了美感。但在另一首诗中,他却说&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在春天的景物里,柳絮应该是最活跃的,而桃花也应该是最艳丽的,也是常人比较喜爱的春天景物之一,可是诗中的柳絮就变得颠狂起来,它无所顾忌,张牙舞爪;桃花也变得轻薄起来,它只知道追逐流水,行为实在是轻佻。很明显,诗人是不喜欢柳絮和桃花的,究其原因,是由于诗人郁郁不欢,当时,国难未除,诗人饱尝战乱离别之苦,有家难归,心情既愤慨又悲痛,哪有什么心思欣赏桃花呢。
  对于来说,桃花是春天最绚丽的一抹色彩。他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红色的桃花,颜色已经足够艳丽,再加上昨日的雨珠,就显得格外动人;翠绿的柳叶在朝烟的笼罩下更加袅娜迷人。&红&、&绿&两个颜色字的运用,使景物鲜明怡目。他在《辋川别业》一诗中写道:&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春草翠绿欲滴,在春雨之中显得更加青翠,那颜色几乎要把其他东西染绿了;春水碧绿,水边的桃花开得正红,在碧水的映衬下像燃烧的火一样,十分迷人。作者运用了夸张的设色法,将人人皆知的春草、桃花描写得尤为真是生动,使人如亲眼所见。王维是一个画家,他把绚丽的颜料毫不吝惜地给了春草桃花,他用&堪染&来突出一个&绿&字,用&欲然&来突出一个&红&字,把红与绿渲染得十分醒目。其次,草与桃花本是静态景物,作者却使用了&染&、&燃&两个简单的动词,将其描绘得极具动感。桃花的这种耀眼的红,在元代姜的《浣溪沙》一词中也有反映。&两岸桃花烘日出&,两岸的桃花盛开,灼灼耀眼,正好映着鲜红的太阳,好像这一轮冉冉升起的太阳,是由桃花烘托而起的。这一句极具视觉冲击力,色彩十分浓重,以红日之红来衬桃花之红,真如&日出江花红胜火&的浓艳,营造了一种极其壮美的景象。
  五代的李煜对那灼灼的桃花更是留恋,他说:&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船头的浪花翻滚如千里白雪一般,无边无际;岸上林间里的桃花,默默地竞相开放,远远望去,一排排的桃树好像队列一样有序排列着,点缀得春日美景如画。&有意&、&无言&二词用得妙,使&千里雪&、&一队春&成为有意识的活动,给人以新鲜之感,增强了感染力,读来韵味深长,作者以情见景,借景寓意,心态淡然而出。这两句写画中之景,以画境言心境。&浪花&成&千里雪&,&桃花&作&一队春&,将春江浪涌,春光明媚和盘托出,描写得酣畅淋漓。李煜生在帝王之家,却向往自由洒脱的生活,他耽于享乐,不懂节制,殊不知作为一国之主有太多的束缚。
  江南的春天,美景何止万千,实在令人眼花缭乱。只选择了最能代表春天景物的桃花与杨柳,仅以&灼灼&与&LL&两个词就概括出二者的特色。&小桃灼灼柳LL,春色满江南&,&灼灼&意为花茂盛鲜明的样子,给人一种耀眼甚至刺眼的视觉冲击力,让人赞叹,这正符合桃花的特点。&LL&意为长垂的样子,&L&从&髟&,给人一种美人青丝三尺的美感。因此开头的这句所写的景物虽然常见,却给人以美好的联想与想象,形象地表现出江南的春色之震撼人心的美。
  桃花与水总是连在一起,桃花开在水边,落在水里,还逐流水而去。徐俯眼中的桃花是&夹岸桃花蘸水开&,&蘸水&即紧贴站水面,桃花枝条是不会下垂的,贴着水面是因为水涨的缘故。桃花倒映在水中,水面上的桃花影与岸上的桃花连成一片嫣红,远远看来,好像桃花贴着水面开放一般。&蘸&字用得新奇巧妙,恰如其分地表现了桃花依水而开的景象。说&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春天离去了,枝头上的花也几乎落尽,可是,那流水之上还有鲜艳的桃花呢。他看到桃花,就认定那是春天的余味,他愿意独坐在水边草地上,斟上一杯竹叶酒,慢慢地欣赏这飘零的落花。倘若桃花瓣也随流水飘尽,那春天就真正离开人间了。因此,趁年华还好,不妨及时欣赏眼前美景。
  桃花&&美人往事
  自《&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后,桃花与美人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崔护的《题都城南庄》诗一出,使这种关系更进一步,桃花变成了美人的代名词。
  &去年今日此门中&,首句点明时间地点,非常具体明了,足见这个时间场景在作者心中的重要性。&人面桃花相映红&,原来是因为这扇门后有一位美人,她本来已经很艳丽,在红艳艳的桃花衬托之下就更加动人心扉,宛若《诗经》中在灼灼桃花之下,着一袭红装出嫁的美人。一个耀眼的&红&字,强烈地渲染出这种相映生色的景象。面对着这一幅人面桃花图,不用说姑娘如何眼波流转,如何顾盼生辉,如何巧笑嫣然,她的美已经化成人人得见的桃花,就连作者的欢愉及二者互通的情愫都可以&思而得之&。然而,再美毕竟是回忆,现实是&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物是人非最断人肠,这是一种残缺、破碎的美,明明足以泪流满面,作者却以&笑&字带过。&笑&字用得犹见功力,运用拟人手法却不露痕迹,景是欢乐的情却是悲哀的。人面不在,桃花依旧,笑春风的同时更是对诗人的一种嘲笑。诗人内心的哀伤、苦楚可以想见。
  韦庄写过一首关于梦中美人的词,词中的美人正是如桃花般美艳。&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这两句是对伊人外貌及神态举止的描写。&桃花面&,喻指美人艳丽,光彩照人,用崔护&人面桃花相映红&之典,暗示美人已经不在身边,这是一段没有结局的爱情故事。&柳叶眉&指美人细如柳叶之眉,这里以&眉&借代为&面&,亦是&低面&的意思。她是一个习惯低眉的女子,正是古代女子的一个典型动作。这两句描写伊人美丽的外表,一位娇羞明媚、楚楚动人的少女形象跃然纸上。
  著名的《钗头凤》一词中也出现了桃花,这看似自然景物的桃花实际上也成了美人的代表。陆游与唐婉再次重逢在沈园时,依旧是美丽的春天,只不过人已经不再是以前的了。&桃花落,闲池阁&与上片的&东风恶,欢情薄&前后照应,突出写春天残败之景,但同时也隐含出人事。这里的&桃花&是唐婉的化身,而&东风&则是陆母的写照,因为&东风恶&,它的无情摧残,唐婉变得无比憔悴,她本来像美丽的桃花一样,如今却凋零了。一个&落&字,非常沉痛,突出唐婉所承受的痛苦之重,也表明作者内心的凄凉失落。而作者本来像池上的楼阁一样,是桃花的陪衬者与守护者,如今桃花零落,词人的心境,也像&闲池阁&一样凄寂冷落,一片空旷。这两句表面写景,却一笔而兼有二意,很巧妙,也很自然。更多有关桃花的古诗词名句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
  &记得别伊时,桃花柳万丝&,因为词人与爱人离别的时候,正是桃花盛开,柳条万缕的春天。那时桃花正红,就像她无邪的面颊,羞羞的,红扑扑的,柳条也伸出千万只手,牵扯着他们,不让他们分离。可是最终还是分开了,那个情景就深深地烙在词人的心底,每每到了桃花盛开的春日,词人便想起当时的情景,止不住难过。纳兰笔下的离别,是凄美动人的。桃花是美人的面,柳丝是美人的情,年年都有桃红柳绿的时候,因此这离别后的思念年年都有生发之时。这两句是以乐景写哀情,更加突出词人内心的哀伤,深受相思的煎熬,以及对伊人的深深思念和相思之情。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这是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开头的两句诗,本描绘的是洛阳城东的暮春之景,那艳丽的桃花,漫天飞舞,不知飘向何处。然而,这种情景让人联想到的是青春的短暂。果然,&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妙龄少女面对漫天飞舞的落花生出无限感慨,这感慨不是无缘由的,而是来源于&惜颜色&,正是由于洛阳女儿珍惜时光,留恋青春,所以看到这漫天凋零的落花,才会有所思有所想,然后不自觉由花念己。洛阳女儿所感伤的,实际上是由大自然的变化而联想到青春的短暂。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这是一幅美丽的春景。&山桃红花&、&蜀江春水&,多么美的意象,满山的桃树都开满了红花,蜀江的春水拍山而流,花恋着山,水也恋着山,这原本是一幅很美的场景,可是对诗中的女子来说,这样的景色却引起了她无限的痛苦。山上的山桃花开得确实很红火,可是桃花越是开的红火,也就越败得彻底,这就像他对她的心意一样,爱时,爱得轰轰烈烈,抛弃时,就毫不留情。蜀江的春水绵绵延延,一眼望不到尽头,不知道它从多远的地方而来,也不知道它要到多远的地方去,只见它十分依恋地依赖着岸边的绵山,就像她恋着郎君。这两句通过桃花的开放、江水的潺流,形象地描绘出了失恋女子的内心。
  宋代的一位名为阮逸女的词人,写过一首《花心动&春词》,开头也以桃花起兴。&仙苑春浓,小桃开,枝枝已堪攀折&,园子里的小桃已经开花了,小桃是桃花的一个品种,元宵节前后即开花,为人们带来春的气息。那一枝枝,一簇簇的桃花,光彩照人,十分可爱,正是到了该攀折的时候。然而正是这美丽的桃花,拨动了女主人公的情弦,一种缠绵的春愁油然而生。&堪攀折&即可以被人折下来插到瓶中欣赏了,古代诗人常以花开当折,比喻女子年长当嫁,杜秋娘有&花开堪摘直须摘,莫待无花空折枝&之句,劝人珍惜时光,也暗喻珍惜眼前人之意。而词中的女主人公却独自一人捱过漫长的时光,远人千里,&枕簟为谁铺设&?自己的容颜正如桃花一样,却无人欣赏,花有重开日,人哪有再青春的时候啊!
  女词人严蕊就很欣赏桃花,她看到的不是桃花的表面,而是桃花的内涵。她说:&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严蕊出身低微,自小习乐礼诗书,后沦为台州营妓。善操琴、弈棋、歌舞、丝竹、书画,学识通晓古今,诗词语意清新,有不远千里慕名相访者。结合词人身世来理解此词,可以看出那&别是东风情味&的红白桃花,正是这位色艺冠绝一时女子的自我写照;花处桃源,正是她身陷风尘而心自高洁的象征。因此,在词人的眼中,桃花它不同于众芳,是风韵独特的。
  《红楼梦》中除了《葬花吟》外,还有一首《桃花行》诗,专门写的是桃花。&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其实这写的哪是桃花,分明就是人。&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这里的桃花少了灼灼的热烈,多了几分病态美,是憔悴不堪的,只是因为赏花之人亦是憔悴的。
  李渔说,百花中颜色最媚者就是桃花了,而花期最短的也是桃花,&红颜薄命&之说,似乎就是专说桃花的。美人桃花,或多或少被蒙上了一种悲剧色彩。
  桃花&&风言风语
  杜甫有诗句&轻薄桃花逐水流&,本意是写景抒情,并没有批判女子的意思,但因为其中两句的意象&柳&、&桃花&也用来形容女子,且诗中极尽其轻浮的状态,所有常被后人用来讽刺女子的轻佻和不羁。不少人更是把桃花看作是寻欢卖笑的风尘女子。在挑逗一名歌妓时就写道:&朱唇一点桃花殷,宿妆娇羞偏髻鬟。细看只似阳台女,醉着莫许归巫山。&
  宋代的程て浪得贰⑿印⑻摇⒗钪ㄊ保&梅有山林之风,杏有闺门之态,桃如倚门市倡,李如东郭贫女&,他直接将桃花与妓女归为一类,而且是&倚门市倡&的轻贱妓女,而不是像&秦淮八艳&那种有身份有品格的歌妓。足见桃花在某些人眼中是何等的轻浮下贱。
  历史上美艳绝伦的息夫人,被称为桃花夫人,但这并非美誉,而是带有批判轻视的称呼。所谓息夫人,就是春秋时息国君主的妻子。后来楚王灭了息国,将她霸占,她在楚宫里虽生了两个孩子,但终日默默无言,始终不和楚王说一句话。即便如此,她还是一个身侍二夫的女子,是被人看不起的。比如就写诗说:&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说嫌息夫人还不如坚决殉主的绿珠。
  还有不少人,把桃花形容为粗俗附势的小人之辈,苏轼诗曰&桃李漫山总粗俗&、陈与义也夸梅花贬桃花&一时倾倒东风意,桃李争春奈晚何&。
  其实,桃花实在是冤屈,它的美艳是天然的,所谓&天生丽质难自弃&,是身不由己的。至于桃花逐流水,也是不得已的,世上若多一些像黛玉那样的多情之人,把落花埋在土中,那桃花就不至于葬送在水中了。
  桃花&&世外桃源
  的《桃花源记》可谓是人尽皆知的名篇,他为人们塑造了一个世外仙境,是无数碰壁诗意之人所追寻的避世之地,也是广大遭受战乱之苦的平民理想中的世界。那是一个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花海,是一个和平安乐、与世无争的世界,因此,桃花成了远离人间纷争的仙境中的一种花。王维有一首长诗《桃源行》,几乎用诗句将《桃花源记》复述了一遍,诗的最后感叹道:&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更多有关桃花的古诗词名句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
  明代才子唐寅也写过一首关于桃花的诗《桃花庵歌》,开篇便连用几个&桃花&,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满是桃花的奇幻世界。&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这四句犹如一个由远及近的电影镜头,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神仙醉酒桃花庵图。短短四句却接连用了六个&桃花&,循环往复,前后相承。&桃花坞&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桃花庵&也是一个美的所在,&桃花仙&是一位自由洒脱的仙人,他种植桃花,并采摘桃花换取买酒的钱。买来美酒,他&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在花前赏花,在花下睡眠,就这样&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日日醉酒,年年看花开。这就是桃花仙的生活,完全是一种无拘无束、自在洒脱的生活。对仙人来说,桃花是不可或缺的,它不仅仅是生活环境的组成部分,更是仙人生活的一部分,甚至也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没了桃花,仙人的诗意生活就不复存在。桃花,至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一出,便更多地被用来表达隐逸情怀。古代,桃还有驱鬼辟邪的意思,而&桃&与&逃& 谐音,因有避世之意。因此这里的桃花也不仅仅只是一种花,更是作者思想灵魂的寄托。
  诗有《山中问答》一诗,诗中描写的碧山有桃花流水之景,被诗人赞为&别有天地非人间&。那里的桃花纷纷飘落到流水之上,而流水却默默无语地流向远方。诗写的虽然是落花之景,却没有悲伤衰飒的情调,而是把它当作&非人间&的一种美景来称赞的。桃花在枝头上&灼灼其华&,自然是美的,那是一种张扬热烈的美,而当它随流水飘零的时候,也是美的,这是一种经历过风雨之后的成熟内敛之美。无论怎样,在李白眼中都是一种天然的美、宁静的美,而人间缺少的正是这种美,因此作者乐于&栖碧山&。
  桃花不仅有隐的意象,还沾着&仙道&的气息。相传汉代,有刘晨、阮肇二人去天姥山采药,结果迷路,看到山上有一桃树,便采桃子充饥,这时就遇到二位仙女留住,最后与之结为夫妻。过了十天,刘阮要求回乡,仙女们苦苦挽留半年后终于允许他们回去,然而人间已过去几百年,等到他们再次想回去时,却发现无路可通,只留下无限感慨。晚唐诗人曹唐就写了一首游仙诗《刘阮再到天台不复见仙子》,来记此事,诗后感慨&桃花流水依然在,不见当时劝酒人&。
  世界的花千种万种,它们姿态各异,形色不同,无论灿烂绚丽也好,清雅素净也罢,都是自然界一抹独特的风景。桃花,艳丽迷人,被人喜爱也被人鄙视,究其原因是人们自己的喜好罢了,与桃花的妖艳丝毫无关。
  (责任编辑:夏素筝)
------分隔线----------------------------
上一篇:没有了
描写桃花相关文章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两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山水秀丽、花红柳绿的春天长...
“小桃灼灼柳LL,春色满江南”两句描写江南春色。小桃花开,明丽耀眼;杨柳长垂,迎...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两句描写山中所见所闻。隐隐的犬吠声夹杂在淙淙的流水声中...
 Copyright &
习古堂国学网()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描写桃花源的诗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