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钾和硝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在t度时溶解度均为w,w的数值最小范围是,可采用什么方法提纯

硝酸钾和硝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1)20℃时,向l00g水中加入35g硝酸钾,要使其完全溶解,应_____答案_百度高考
化学 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硝酸钾和硝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1)20℃时,向l00g水中加入35g硝酸钾,要使其完全溶解,应______溶液温度;(2)现有80℃的硝酸钠饱和溶液250g,要使其析出晶体70g,应降温至______℃;(3)硝酸钾和硝酸钠在t℃时的溶解度均为W,分析上表可推知,W的数值所在的最小范围是______;将溶剂质量相同的硝酸钾和硝酸钠的饱和溶液从t1℃降温至t2℃,前者析出的晶体比后者多,则t1、t2的取值范围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A.仅0≤t2<t1≤tB.仅t≤t2<t1≤100C.0≤t2<t1≤100.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升高10125~136C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范文十篇】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范文一: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溶解度曲线是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之一,考查形式大多采用选择题,少数采用填空题形式。溶解度曲线试题绝不是单纯考查溶解度,而是将溶解度、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提纯、结晶等知识点综合起来,呈现出了稳定中发展的趋势。一般而言,试题难度为易或中等,分值大多为2~3分左右。
考点Ⅰ:溶解度概念
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
下,某种固体物质在
溶剂(通常为水)里达到
时所能溶解的
注意“四个要点”:温度、
、饱和状态、溶质质量(g)。
考点Ⅱ: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变化规律
(1)绝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曲线越陡,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
(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如NaCl
(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a(OH)2
考点Ⅲ: 曲线上的点的含义:
一:单条曲线上的点
(1)曲线上的点:表示该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为Sg,进而可以表示在该温度下某物质形成的溶液是饱和溶液,则该温度下某物质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2)曲线上方的点表示相应温度下形成的溶液是
(假设某物质的在t℃的溶解度为Sg。那么在t℃时把S1g(S1﹥S)该固体物质加入到100g溶剂中,则形成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3)曲线下方的点表示相应温度下形成的溶液是
(假设某物质的在t℃的溶解度为Sg。那么在t℃时把S2g(S2﹤S)该固体物质加入到100g溶剂中,则形成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二:曲线的交点:
表示这两种物质在该相应温度下的溶解度相同,进而可求算出在该温度下,两物质形成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那么该温度下两物质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考点Ⅳ:比较溶解度的大小。 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时,必须指明温度或某一个温度范围。
考点V: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及其转化
对于绝大多数物质形成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途径是:
注意:像溶解度的大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极少数物质饱和溶液在变为不饱和溶液时,需要降低温度。 考点Ⅵ:物质的结晶提纯分离方法
结晶(蒸发溶剂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降温结晶))
(1)对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可以用
即对热的饱和溶液降温,在降低温度的过程中,溶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
,降温后溶液依然为
(如果A、B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A的溶解度大小受温度的影响明显比B大,当对A、B的热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时,受温度影响大的析出的晶体多)
(2)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固态物质,可以用
即先使溶液达到饱和后,继续蒸发掉溶剂,溶质就会结晶析出。例如:用海水晒盐。
(3)对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固体物质,可以用升温结晶的方法。
如果对该类物质从热的饱和溶液降温,在降低温度的过程中,
有晶体析出,溶质质
,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
,降温后溶液变为
。 考点Ⅶ:溶解度与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
(1)若知某物质曲线上的一点(t℃,S),可计算在t℃时,该物质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对于饱和溶液来说存在以下三个公式:
①S:100g=m质:m剂
②S:(100g+ S) =m质:m液
③100g:(100g +S)=m剂:m液
(2)一定温度下,溶解度相等的物质所形成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溶解度大的物质所形成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
【基础训练】
1、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 g,则 20 ℃时,50 g水中最多能溶
2、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在该温度下,将30克氯化钠固体溶解
在50克水中,则得到的溶液为
(“不饱和溶液”
或“饱和溶液”),溶液的质量为
3.已知X物质与Y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0 ℃时,10 g水
中最多溶解4 g X物质,30 ℃时,20 g水中最多溶解 8 g Y物质,则20 ℃
时X与Y的溶解度相比是(
D.无法比较
4、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在t1 ℃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2)在t2 ℃时,用质量相同的 A、B、C三种物质分别配制饱和溶液,所得饱
和溶液质量最小的是
(3)t3 ℃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 g,冷却至t1 ℃时,析出晶体最多的
,没有晶体析出的是
(4)当A物质中混有少量B时,可以采用
的方法提纯A。
5、(09年济南)如图所示为X、Y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
线。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降温能使Y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B.在t2℃时,X的溶解度大于Y的溶解度
C.在t1℃时,X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
D.将t2℃时X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液中会析出晶体
(09济南)
【当堂检测】
1、(2011o烟台)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15g甲
C、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变为不饱和溶液
D、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2、(2011o青岛)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比乙物质大
B、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可来降温的方法使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2011o莱芜)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T1℃时,100gA的饱和溶液中含有20gA
B、T2℃时,A和B的溶解度相等
C、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D、当A中含有少量的B时,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A
4、(2011o潍坊)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2℃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分别含甲、乙两物质的质量相等
C、将t3℃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时,都会析出晶体
D、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5、(2011o佛山)根据如图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在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甲,溶液的质量增大
B、t2℃时,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t3℃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都蒸发掉10g水,甲析出的晶体质量大
D、把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时,两溶液的质量分数都会增大
6、(2011o黄石)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克
B、升高温度可使不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
C、将45℃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时,两溶液均析出晶体
D、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7、(2011o盐城)右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1℃时,三种物质中B的溶解度最大
B、t2℃时,取三种物质各ag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只有C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
C、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降温到t1℃,A溶液中析出晶体质量最大
D、可用增加溶剂的方法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8、(2011o株洲)右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温度对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影响相同
C、把t1℃时甲、乙两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两溶液仍都为饱和溶液
D、把t2℃时甲、乙两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两溶液都析出溶质
9、(2011o重庆)如图表示的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10℃时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C、30℃时甲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60%
D、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10、(2011o泰州)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溶解度都大于B的溶解度
B、t1℃时,用等量水分别制成的A、B饱和溶液中,A的质量比B大
C、t2℃时,A、B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B两种饱和溶液都从t3℃降温到t2℃,析出的晶体一定等量
11、(2011o绥化)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均为40g
C、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D、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12、(2011o衢州)如图所示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b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
C、t2℃时,a、b的溶解度相同,均为40克
D、t3℃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0%
13、(2011o葫芦岛)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小
B、15℃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C、30℃时,100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30g
D、将30℃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5℃时变为不饱和溶液
溶解度曲线知识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①曲线上任一点:表示对应温度下(横坐标)该物质的溶解度(纵坐标);
②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此时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
③溶解度曲线下面的点:表示溶液所处的状态是不饱和状态,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不饱和溶液.
④溶解度曲线上面的点:表示溶液所处的状态是饱和状态,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饱和溶液,且该溶质有剩余。
溶解度曲线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其变化趋势
分为三种: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KNO3;
②缓升型 、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幅小,如NaCl;
③下降型 极小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Ca(OH)2。
⑴溶解度曲线下方的面表示不同温度下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⑵溶解度曲线上方的面表示相应温度下的过饱和溶液。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1.查找指定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并根据溶解度判断溶解性。
2.查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3、比较相同温度时(或一定温度范围内)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
4、.比较和确定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并据此确定物质结晶或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结晶;②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用蒸发结晶的方法结晶。③A中混有少量的B时,若两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不同,根据A选择选择结晶方法使A结晶析出,从而得到较纯的A。
5、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6、确定溶液的状态(饱和与不饱和)。
1、判断或比较某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的大小。
例1:右图为氯化钠、碳酸钠(俗称纯碱)在水中的溶
解度曲线。
(1)当温度为1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2)当温度为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
钠的溶解度;
(3)生活在盐湖附近的人们习惯“夏天晒盐,冬天捞
碱”。 请你解释原因:“夏天晒盐”
“冬天捞碱”
例2、右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
下列问题:
(1)t1℃时,向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A、B
两种物质至不能溶解为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大
的是___________溶液(填“A”或“B””)。
(2)t2℃时,欲配制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
需水的质量关系是
A________B。(填写“>”、“<”或“=”,下同)
(3)将t2℃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g,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是A______B。
(4)将t2℃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g,升温至t3℃,欲使它们仍为饱和溶液,若不改变溶剂质量,所需加入固体溶质的质量关系是A_______B。
例4、如图所示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
t1℃时,将甲、乙、丙分别配制成接近饱和的溶液,升高温
度(溶剂不变),可使之变成饱和溶液的 是()
A.只有A的溶液
B、只有C的溶液
C.A、B的溶液
D.A、B、C的溶液
4.确定混合物质的分离、提纯方法
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在______℃时A、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当
A的饱和溶液含有少量B 时,通过_________________提纯
5.判断晶体的析出
例6、图1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室温时,
将盛有a、b饱和溶液的试管分别放入烧杯内的水中,均无晶体析出。当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硝酸铵固体或浓硫酸后,图2试管内所示现象正确的是
1、下图是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写序号)。
(2)M点表示的意义是
(3)t1℃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
溶液质量是
(4)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
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关系是
。(填写序号)
(5)当A中混有少量的B时,要提纯A应采用的方法是: __
。(填“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或“蒸发结晶”)
2、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铵的溶解度最大
B.随着温度升高,硫酸钠的溶解度不断增大
C.40℃时硫酸钠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
D.把40℃时饱和溶液降温到20℃,硫酸钠析出晶体最多。
3、向装有等量水的A、B、C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0g、25g、
25gNaNO3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一所示。
(1)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
饱和溶液的是
(2)图二中能表示NaNO3溶
解度曲线的是
“甲”或“乙”);
(3)要使B烧杯中剩余的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
(4)由图二分析,若分别将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对所得
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A.甲、乙都是饱和溶液
B.所含溶剂质量:甲<乙
C.溶液质量:甲>乙
D.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4、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现将两支分别装有甲、乙物质饱和溶液的试管(底部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浓硫酸。
(1)5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2)3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
(3)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后,甲、乙两试管中固体
量的变化是
。除了加浓硫酸外,还可以加
物质,也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范文三: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
一、溶解度曲线的概念
在直角坐标系中,用横坐标表示温度(t),纵坐标表示溶解度(S),由t—S的坐标画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称之为溶解度曲线。
二、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1、点:曲线上的点叫饱和点。
①曲线上任一点表示对应温度下(横坐标)该物质的溶解度(纵坐标);
②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物质在交点的温度下溶解度相等。
2、线:溶解度曲线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其变化趋势分为三种: ①陡升型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KNO3;
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幅小,如NaCl;
极小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Ca(OH)2。
⑴溶解度曲线下方的面表示不同温度下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⑵溶解度曲线上方的面表示相应温度下的过饱和溶液(不作要求)。
三、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例1: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1)Q点的含义是
;P点的含义是
(2)t2℃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是
(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溶液质量是
(3)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___________(填写物质序号)。
(4)在t2℃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
降温至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所得溶液中溶质
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5)在t1℃ a、b、c三种物质的溶液中有少量固体存在,升温
到t2℃时,a、b、c三种物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
(6)若把混在a中的少量b除去,应采用___________方法;若要使b从饱和溶液中结晶出去,最好采用___________。若要使C从饱和溶液中结晶出去,最好采用___________。
1、图2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液度曲线,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共4页 第1页
A. t1℃时,120g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20gKNO3
B. t2℃时,KNO3和NaCl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C. 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D. 当KNO3中含有少量的NaCl时,可以用结晶方法提纯
2、右图为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M、N两点分别表示A物质的两种溶液。下列做法不能实现M、N间的相互转化的是(A从溶液中析出时不带结晶水)(
A.从N→M:先向N中加入适量固体A再降温
B.从N→M:先将N降温再加入适量固体A
C.从M→N:先将M降温再将其升温
D.从M→N:先将M升温再将其蒸发掉部分水
3、图1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室温时,将盛有a、b饱和溶液的试管分别放入烧杯内的水中,均无晶体析出。当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硝酸铵固体或浓硫酸后,图2试管内所示现象正确的是(
4、t℃时,某物质的溶液220g,蒸发去15g水后,析出晶体6g,又蒸发去10g水,析出6g晶体,再蒸去10g水又析出晶体的质量为(
A.4g B.6g
5.20℃时,甲、乙两烧杯内依次放入饱和的
溶液100g、200g,
若各蒸发5g水,再恢复到20℃后,两杯中析出晶体质量为
A.甲>乙 B.甲<乙
6、.如图1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面问题:
(1)在t2 ℃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顺序
(2)O点表示
共4页 第2页
(3)P点表示
(4)Q点为t3 ℃时,A的
溶液,P点为t3 ℃时,A的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5)t3 ℃时,等质量的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
(6)欲使C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
(7)欲从B溶液中结晶B,采用的方法是
(8)t1 ℃时,A、B、C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 ℃,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做对了吗?再来试试下面几个题,看做起来是不是得心应手。)
1、如图3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变为不饱和溶液
(B)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在t1℃时,A的溶解度等于C的溶解度
(D)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2、.如图4,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向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A、B两种物质
至不能溶解为止。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
溶液。(填“A”
(2)t2℃时,欲配制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
B (填“=”“>”或“<”,下同)
(3)将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g,降温至t1℃,析出晶
(4)将t1℃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g,升至t2℃,欲使它们仍为饱和溶液,若不改变溶剂质量,所需加入固体溶质的质量关系是A
3、.如图5为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点表示的意义:表示该物质在t3℃时,溶剂为100g,溶质为dg的不饱和溶液,则A点的意义:表示。
(2)若A、B两点的溶液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各加20g 水,A点的溶解度;比较
A、B点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
(3)当温度升高时,A点溶液的质量分数(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当温度降低时,B点的变情况是
共4页 第3页
4、如图所示,A、B、C三条曲线分别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M点表示的意义_______________。
(2)当温度为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当温度为t3℃时,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
(3)如果把A、B、C分别放入100g水中,配成t3℃时的饱和溶液,再冷却至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_______,没有晶体析出的是___________。
(4)若把混在A中的少量C除去,应采用___________方法;若要使C从饱和溶液中结晶出去,最好采用___________。
5、20℃时,取相同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置于三个烧杯中,再分别向其中加入相同质量的相应固体溶质,将温度升高到40℃,固体的溶解情况如图1所示。图2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仔细阅读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1)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b>a>c时的温度为t℃,则t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2)烧杯甲里是______________物质的溶液,烧杯乙里是_________________物质的溶液。
(3)40℃时,烧杯______________里的溶液中溶剂最少。
(4)各种状态下,各烧杯(甲、乙、丙)里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比较一定正确的是________。
A. 甲(状态2)>甲(状态1)
B. 乙(状态1)>甲(状态3)
C. 甲(状态1)=乙(状态2)
D. 乙(状态3)>丙(状态3)
共4页 第4页
范文四: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其应用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与应用可从点、线、面和交点四方面来分析。
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个点表示的是某温度下某种物质的溶解度。即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对应有相应的温度和溶解度。温度在横坐标上可以找到,溶解度在纵坐标上可以找到。溶解度曲线上的点有三个方面的作用:(1)根据已知温度查出有关物质的溶解度;(2)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查出对应的温度; (3)比较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或者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曲线的坡度越大,说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反之,说明受温度影响较小。溶解度曲线也有三个方面的应用:(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2)根据溶解度曲线,比较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3)根据溶解度曲线,选择分离某些可溶性混合物的方法。
对于曲线下部面积上的任何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不饱和溶液;曲线上部面积上的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饱和溶液,且溶质有剩余。如果要使不饱和溶液(曲线下部的一点)变成对应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向该溶液中添加溶质使之到达曲线上;第二种方法是蒸发一定量的溶剂。
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此时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 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
例题:(98年广西区)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见右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别将X、Y、Z的饱和溶液的温度从t2℃降低到t1℃,
只有Z无晶体析出
B.t1℃时,用l00g水配制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
X、Y、Z的溶液,所需溶质质量最多不超过Sy
C.当X中含有少量Y时,可用结晶法提纯X
D.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X>Y>Z
解析:这是一道难度较大的综合选择题,它综合了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蒸发结晶、物质的提纯及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换算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看懂溶解度曲线图并明确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A选项:从曲线图可知,只有Z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故降低温度时,X、Y的饱和溶液均有晶体析出,而Z没有。
B选项:在t1℃时,X、Y、Z的溶解度分别为Sx、Sy、Sz,如需配制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溶液,其溶质质量最多不超过Sx,不是Sy。
C选项:当X中混有少量Y时,由于X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有显著的改变,而Y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基本上不变,故可用结晶法提纯X。
D选项:在t2℃时,X、Y、Z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Sx>Sy>Sz,故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也是X>Y>Z。
综合上述,不正确的说法是B。
范文五:1. 下列接近饱和的溶液升高温度后能达到饱和的是( C
A. NaCl溶液
B. KNO3溶液
C. Ca(OH)2溶液
D. NH4Cl溶液
3. 要增大硝酸钾的溶解度,可采用的措施是(
A. 增大溶剂量
B. 充分振荡
C. 降低温度
D. 升高温度
4. 在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 g,将5 g食盐放入10 g 水中,在20℃时,所得食盐饱
和溶液( C
6. 20℃时,25g水中溶解0.1g某物质即达到饱和,该物质的溶解性是( C
8. 25℃时,80g水中最多能溶解8gM晶体,5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10 g N晶体,
则M和N的溶解度相比( D
D. 无法比较
20、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A.t2℃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B. t3℃时,将60g乙加入100g水中可得l60g溶液
C.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
D.tl℃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
1、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00g水中溶解80gX即可得到X的饱和溶液
B.溶解:Y>X>Z
C.t℃时,X、Y、Z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当X中含有少量Z时,可通过降温结晶来提纯X
2、下图是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2℃时往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先后加入a g M
和a g N(两种物质溶解时互不影响,且溶质仍是M、N),充分搅拌。将混合物的温度降低
到t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得到M的饱和溶液
B、t2℃时,得到N的不饱和溶液
C、温度降低到t1℃时,M、N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得到M、N的不饱和溶液
D、温度降低到t1℃时,M、N的溶解度相等,得到M、N的饱和溶液
5、下图表示M、N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0℃时,M的溶解度大于N的溶解度
B.M、N都是易溶物质
C.P点表示t℃时M、N的溶解度相等
D.阴影处M为饱和溶液
6、可以证明某硝酸钾溶液是20℃时的饱和溶液的事实是(
A.降温到10℃时,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B.蒸发掉10g水,有硝酸钾品体析出
C.20℃时,向原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不变
D.加热到30℃,再加入硝酸钾晶体能继续溶解
11、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 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写序号,下同)。
(2) t1℃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质量
(3) 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
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小关系是
12、下图为氯化钠、碳酸钠(俗称纯碱)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1)当温度为1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
(2)当温度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钠的溶解度;
(3)生活在盐湖附近的人们习惯“夏日晒盐,冬天捞碱”。请你解释原因:
“夏日晒盐”
“冬日捞碱”
14、下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4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请通过比较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说明这两种物质溶解度变化的共同特
(2)若A为硝酸钾,60℃,将120gA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15、右图是物质甲、乙、丙三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根据图象回答:
(1)M点的意义是
(2)t3℃时一定量的甲、乙、丙分别溶解在100g水里达
到饱和,冷却到t1℃,析出晶体较多的是_______。
18、市场销售的饮料大多数为碳酸饮料,其中溶于CO2,打开瓶盖时,汽水中会有气泡冒出,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
有关。喝了汽水后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还与
11.(2011.无锡市)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
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A<B<C
B.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t3℃时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变成不饱和溶液
D.若要将组成在N点的A溶液转变为M点的A溶液,可以采取恒温蒸发
溶剂的方法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练习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①曲线上任一点:表示对应温度下(横坐标)该物质的溶解度(纵坐标);
②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此时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
③溶解度曲线下面的点:表示溶液所处的状态是不饱和状态,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不饱和溶液.
④溶解度曲线上面的点:表示溶液所处的状态是饱和状态,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饱和溶液,且该溶质有剩余。
溶解度曲线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其变化趋势
分为三种: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KNO3;
②缓升型 、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幅小,如NaCl;
③下降型 极小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Ca(OH)2。
⑴溶解度曲线下方的面表示不同温度下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⑵溶解度曲线上方的面表示相应温度下的过饱和溶液。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1.查找指定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并根据溶解度判断溶解性。
2.查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3、比较相同温度时(或一定温度范围内)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
4、.比较和确定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并据此确定物质结晶或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结晶;②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用蒸发结晶的方法结晶。③A中混有少量的B时,若两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不同,根据A选择选择结晶方法使A结晶析出,从而得到较纯的A。
5、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6、确定溶液的状态(饱和与不饱和)。
1、判断或比较某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的大小。
例1:右图为氯化钠、碳酸钠(俗称纯碱)在水中的溶
解度曲线。
(1)当温度为1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2)当温度为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
钠的溶解度;
(3)生活在盐湖附近的人们习惯“夏天晒盐,冬天捞
碱”。 请你解释原因:“夏天晒盐”
“冬天捞碱”
例2、右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
下列问题:
(1)t1℃时,向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A、B
两种物质至不能溶解为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大
的是___________溶液(填“A”或“B””)。
(2)t2℃时,欲配制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
需水的质量关系是
A________B。(填写“>”、“<”或“=”,下同)
(3)将t2℃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g,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是A______B。
(4)将t2℃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g,升温至t3℃,欲使它们仍为饱和溶液,若不改变溶剂质量,所需加入固体溶质的质量关系是A_______B。
例4、如图所示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
t1℃时,将甲、乙、丙分别配制成接近饱和的溶液,升高温
度(溶剂不变),可使之变成饱和溶液的 是()
A.只有A的溶液
B、只有C的溶液
C.A、B的溶液
D.A、B、C的溶液
4.确定混合物质的分离、提纯方法
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在______℃时A、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当
A的饱和溶液含有少量B 时,通过_________________提纯
5.判断晶体的析出
例6、图1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室温时,
将盛有a、b饱和溶液的试管分别放入烧杯内的水中,均无晶体析出。当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硝酸铵固体或浓硫酸后,图2试管内所示现象正确的是
1、下图是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写序号)。
(2)M点表示的意义是
(3)t1℃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
溶液质量是
(4)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
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关系是
。(填写序号)
(5)当A中混有少量的B时,要提纯A应采用的方法是: __
。(填“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或“蒸发结晶”)
2、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铵的溶解度最大
B.随着温度升高,硫酸钠的溶解度不断增大
C.40℃时硫酸钠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
D.把40℃时饱和溶液降温到20℃,硫酸钠析出晶体最多。
3、向装有等量水的A、B、C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0g、25g、
25gNaNO3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一所示。
(1)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
饱和溶液的是
(2)图二中能表示NaNO3溶
解度曲线的是
“甲”或“乙”);
(3)要使B烧杯中剩余的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
(4)由图二分析,若分别将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对所得
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A.甲、乙都是饱和溶液
B.所含溶剂质量:甲<乙
C.溶液质量:甲>乙
D.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4、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现将两支分别装有甲、乙物质饱和溶液的试管(底部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浓硫酸。
(1)5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2)3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
(3)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后,甲、乙两试管中固体
量的变化是
。除了加浓硫酸外,还可以加
物质,也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范文七:溶解度曲线知识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①曲线上任一点:表示对应温度下(横坐标)该物质的溶解度(纵坐标);
②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此时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
③溶解度曲线下面的点:表示溶液所处的状态是不饱和状态,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不饱和溶液.
④溶解度曲线上面的点:表示溶液所处的状态是饱和状态,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饱和溶液,且该溶质有剩余。
溶解度曲线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其变化趋势
分为三种: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KNO3;
②缓升型 、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幅小,如NaCl;
③下降型 极小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Ca(OH)2。
⑴溶解度曲线下方的面表示不同温度下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⑵溶解度曲线上方的面表示相应温度下的过饱和溶液。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1.查找指定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并根据溶解度判断溶解性。
2.查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3、比较相同温度时(或一定温度范围内)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
4、.比较和确定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并据此确定物质结晶或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结晶;②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用蒸发结晶的方法结晶。③A中混有少量的B时,若两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不同,根据A选择选择结晶方法使A结晶析出,从而得到较纯的A。
5、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6、确定溶液的状态(饱和与不饱和)。
1、判断或比较某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的大小。
例1:右图为氯化钠、碳酸钠(俗称纯碱)在水中的溶
解度曲线。
(1)当温度为1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2)当温度为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
钠的溶解度;
(3)生活在盐湖附近的人们习惯“夏天晒盐,冬天捞
碱”。 请你解释原因:“夏天晒盐”
“冬天捞碱”
例2、右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
下列问题:
(1)t1℃时,向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A、B
两种物质至不能溶解为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大
的是___________溶液(填“A”或“B””)。
(2)t2℃时,欲配制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
需水的质量关系是
A________B。(填写“>”、“<”或“=”,下同)
(3)将t2℃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g,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是A______B。
(4)将t2℃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g,升温至t3℃,欲使它们仍为饱和溶液,若不改变溶剂质量,所需加入固体溶质的质量关系是A_______B。
例4、如图所示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
t1℃时,将甲、乙、丙分别配制成接近饱和的溶液,升高温
度(溶剂不变),可使之变成饱和溶液的 是()
A.只有A的溶液
B、只有C的溶液
C.A、B的溶液
D.A、B、C的溶液
4.确定混合物质的分离、提纯方法
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在______℃时A、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当
A的饱和溶液含有少量B 时,通过_________________提纯
5.判断晶体的析出
例6、图1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室温时,
将盛有a、b饱和溶液的试管分别放入烧杯内的水中,均无晶体析出。当
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硝酸铵固体或浓硫酸后,图2试管内所示现象正确的
1、下图是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写序号)。
(2)M点表示的意义是
(3)t1℃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
溶液质量是
(4)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
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关系是
。(填写序号)
(5)当A中混有少量的B时,要提纯A应采用的方法是: __
。(填“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或“蒸发结晶”)
2、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铵的溶解度最大
B.随着温度升高,硫酸钠的溶解度不断增大
C.40℃时硫酸钠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
D.把40℃时饱和溶液降温到20℃,硫酸钠析出晶体最多。
3、向装有等量水的A、B、C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0g、25g、
25gNaNO3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一所示。
(1)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
饱和溶液的是
(2)图二中能表示NaNO3溶
解度曲线的是
“甲”或“乙”);
(3)要使B烧杯中剩余的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
(4)由图二分析,若分别将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对所得
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A.甲、乙都是饱和溶液
B.所含溶剂质量:甲<乙
C.溶液质量:甲>乙
D.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4、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现将两支分别装有甲、乙物质饱和溶液的试管(底部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浓硫酸。
(1)5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2)3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
(3)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后,甲、乙两试管中固体
量的变化是
。除了加浓硫酸外,还可以加
物质,也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范文八: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
一、溶解度曲线的概念
在直角坐标系中,用横坐标表示温度(t),纵坐标表示溶解度(S),由t—S的坐标画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称之为溶解度曲线。
二、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1、点:曲线上的点叫饱和点。
①曲线上任一点表示对应温度下(横坐标)该物质的溶解度(纵坐标);
②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物质在交点的温度下溶解度相等。
2、线:溶解度曲线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其变化趋势分为三种: ①陡升型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KNO3;
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幅小,如NaCl;
极小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Ca(OH)2。
3、面(或线外的点):
⑴溶解度曲线下方的面(曲线下方的点)表示不同温度下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⑵溶解度曲线上方的面(曲线上方的点)表示相应温度下的过饱和溶液(不作要求)。
三、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例1: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
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
(2)t2℃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是
(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溶液质量是
(3)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__________(填写物质序号)。 (4)在t2℃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5)把t1℃ 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所得a、b、
c三种物质的溶液中
溶质质量分数(浓度)大小关系
(6)若把混在a中的少量b除去,应采用___________方法;若要使b从饱和溶液中结晶出去,最好采用___________。若要使C从饱和溶液中结晶出去,最好采用___________。
1、图2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液度曲线,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t1℃时,120g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20gKNO3
B. t2℃时,KNO3和NaCl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C. 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D. 当KNO3中含有少量的NaCl时,可以用结晶方法提纯KNO3
2、右图为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M、N两点分别表示A物质的两
种溶液。下列做法不能实现M、N间的相互转化的是(
A.从N→M:先向N中加入适量固体A再降温
B.从N→M:先将N降温再加入适量固体A
C.从M→N:先将M降温,过滤后再将其升温
D.从M→N:先将M升温再将其蒸发掉部分水
3、图1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室温时,将盛有a、b饱和溶液的试管分别放入烧杯内的水中,均无晶体析出。当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硝酸铵固体或浓硫酸后,图2试管内所示现象正确的是(
4、t℃时,某物质的溶液220g,蒸发去15g水后,析出晶体6g,又蒸发去10g水,析出6g晶体,再蒸去10g水又析出晶体的质量为(
5.20℃时,甲、乙两烧杯内依次放入A物质的饱和溶液100g、200g,若各蒸发5g水,再恢复到20℃后,两杯中析出晶体质量为(
A.甲>乙 B.甲<乙
D.无法判断
6、如图3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A)A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变为不饱和溶液
(B)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在t1℃时,A的溶解度等于C的溶解度
(D)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7、如图4,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向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A、B两种物
质至不能溶解为止。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
溶液。(填
“A”或“B”)
(2)t2℃时,欲配制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
质量关系是A
B (填“=”“>”或“<”,下同)
(3)将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g,降温至t1℃,析出晶体关系是A
(4)将t1℃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g,升至t2℃,欲使它们仍为饱和溶液,若不改变溶剂质量,所需加入固体溶质的质量关系是A
8、如图5为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点表示的意义:表示该物质在t3℃时,溶剂为100g,溶
质为dg的不饱和溶液,则A点的意义:表示
(2)若A、B两点的溶液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各加20g 水,A
点的溶解度
;比较A、B点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
(3)当温度升高时,A点溶液的质量分数(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4)当温度降低时,B点的变情况是
9、如图所示,A、B、C三条曲线分别是A、B、C三种物质
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M点表示的意义_______________。
(2)当温度为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___________;当温度为t3℃时,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
(3)如果把A、B、C分别放入100g水中,配成t3℃时的饱
和溶液,再冷却至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_______,没有
晶体析出的是___________。
(4)若把混在A中的少量C除去,应采用___________方法;若要使C从饱和溶液中结晶出去,最好采用___________。
10、20℃时,取相同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
饱和溶液分别置于三个烧杯中,再分别向其中加
入相同质量的相应固体溶质,将温度升高到
40℃,固体的溶解情况如图1所示。图2为a、b、
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仔细阅读图1和图
2回答下列问题:
(1)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b>a>c时的温度为t℃,则t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烧杯甲里是______________物质的溶液,烧杯乙里是_________________物质的溶液。
(3)40℃时,烧杯______________里的溶液中溶剂最少。
(4)各种状态下,各烧杯(甲、乙、丙)里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比较一定正确的是________。
A. 甲(状态2)>甲(状态1)
B. 乙(状态1)>甲(状态3)
C. 甲(状态1)=乙(状态2)
D. 乙(状态3)>丙(状态3)
11.(2011.桂林市)25℃时向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固体,则下列图像
中能正确表示此过程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12.(2011.达州市)(4分)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⑵20℃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
⑶欲将40℃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
;(写一种即可) 20
40 温度/℃ ⑷40℃时,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2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13、(2011.日照市)(6分)KNO3和K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KNO3和KCl的溶解度曲线,右图中能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m或n)
(2)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 KNO3和KCl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
的溶解度x,则x的取值范围是
(3)10℃时,131g 饱和KCl溶液,蒸发10g水后,再降温到10℃,可
析出KCl晶体的质量为
(4)如右图所示,20℃时,将盛有饱和KNO3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
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加入的物
质可能是下列中的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氢氧化钠固体
B.生石灰固体
D.硝酸铵固体
范文九: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其应用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与应用可从点、线、面和交点四方
面来分析。
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个点表示的是某温度下某种物质的
溶解度。即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对应有相应的温度和溶解
度。温度在横坐标上可以找到,溶解度在纵坐标上可以找到。
溶解度曲线上的点有三个方面的作用: (1)根据已知温度查
出有关物质的溶解度; (2)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查出对应的温
度; (3)比较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或者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曲线的坡度越大,说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反之,说明受温度影响较小。溶解度曲线也有三个方面的应用: (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2)根据溶解度曲线,比较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3)根据
溶解度曲线,选择分离某些可溶性混合物的方法。
对于曲线下部面积上的任何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不饱和溶液;曲线上部面积上的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饱和溶液,且溶质有剩余。如果要使不饱和溶液(曲线下部的一点)变成对应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向该溶液中添加溶质使之到达曲线上;第二种方法是蒸发一定量的溶剂。
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此时两种物质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
例题(98年广西区)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见右图。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别将X、Y、Z的饱和溶液的温度从t2 ℃降低到t1 ℃,只有Z无晶体析出
(B) t1 ℃时,用l00克水配制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X、Y、Z的溶液,所
需溶质质量最多不超过Sy
(C)当X中含有少量Y时,可用结晶法提纯X
(D) t2 ℃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X>Y>Z
解析 这是一道难度较大的综合选择题,它综合了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蒸发结晶、物质的提纯及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换算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看懂溶解度曲线图并
明确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A)从曲线图可知,只有Z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故降低温度时,X、
Y的饱和溶液均有晶体析出,而Z没有。
(B)在t1 ℃时,X、Y、Z的溶解度分别为Sx、Sy、Sz,如需配制相同质量、相同质
量分数的溶液,其溶质质量最多不超过Sx,不是Sy。
(C)当X中混有少量Y时,由于X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有显著的改变,而Y的溶
解度随温度变化基本上不变,故可用结晶法提纯X。
(D)在t2 ℃时,X、Y、Z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Sx>Sy>Sz,故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
数也是X>Y>Z.
综合上述,不正确的说法是(B)。
范文十: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
一、溶解度曲线的概念
在直角坐标系中,用横坐标表示温度(t),纵坐标表示溶解度(S),由t—S的坐标画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称之为溶解度曲线。
二、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曲线上的点叫饱和点,①曲线上任一点表示对应温度下(横坐标)该物质的溶解度(纵坐标);②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物质在交点的温度下溶解度相等。
溶解度曲线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其变化趋势分为三种: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KNO3; ②缓升型
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幅小,如NaCl; ③下降型
极小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Ca(OH)2。
⑴溶解度曲线下方的面表示不同温度下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⑵溶解度曲线上方的面表示相应温度下的过饱和溶液(不作要求)。
三、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例1:(2010o南昌)右图为氯化钠、碳酸钠(俗称纯碱)
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1)当温度为1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
(2)当温度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钠的溶解
(3)生活在盐湖附近的人们习惯“夏天晒盐,冬天捞碱”。
请你解释原因:“夏天晒盐” 例2、(2009o泰州)右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向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
入A、B两种物质至不能溶解为止,所得溶液的溶质
质量分数较大的是___________溶液(填“A”或“B””)。
(2)t2℃时,欲配制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的饱
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关系是A________B。 (填写
“>”、“<”或“=”,下同)
(3)将t2℃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g,
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是A______B。
(4)将t2℃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g,升温至t3℃,欲使它们仍为饱和溶液,若不改变溶剂质量,所需加入固体溶质的质量关系是A_______B。
例3、(2008o台州)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t2℃
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当温度升高时,饱和溶液
中会有晶体析出。
例4、(2008·常州)右图为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M、N两点分别表示A
物质的两种溶液。下列做法不能实现M、N间的相互转化的是..
(A从溶液中析出时不带结晶水)(
A.从N→M:先向N中加入适量固体A再降温
B.从N→M:先将N降温再加入适量固体A
C.从M→N:先将M降温再将其升温
D.从M→N:先将M升温再将其蒸发掉部分水
分析:因为从M→N:先将M升温再将其蒸发掉部分水,溶质的质量不变是不会变到N,如果蒸发的水多析出晶体,溶质的质量变少,但就变成了饱和溶液,也不是N,所以选D。
例5、(2008·金华)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
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时,将甲、乙、丙分别配制
饱和的溶液,升高温度(溶剂不变),可使之变成饱和
A.只有甲的溶液
B.只有丙的溶液
C.甲、乙的溶液
D.甲、乙、丙的溶液
例6、(08·南通) 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在______℃时a、b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当a的饱和溶液含有少量b
时,通过_________________提纯a。
5.判断晶体的析出
例7、(08·烟台)图1是a、b两种物质的溶
室温时,将盛有a、b饱和溶液的试管分别放入烧杯
均无晶体析出。当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硝酸铵固体
后,图2试管内所示现象正确的是
解度曲线。内的水中,或浓硫酸成接近溶液的
例8、(2010·临川)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
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
(2)t2℃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
溶液质量是
(3)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
___________(填写物质序号)。
(4)在t2℃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
同时降温至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也可以比较出同一温度时,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溶解度曲线还能反映出不同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溶解度曲线题信息量大,涉及的知识多,是中考化学的热点。
例1. 图1为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该图信息可知:b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
此外你还能获得的信息有:
。 例2. 图2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液度曲线,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t1℃时,120g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20gKNO3
B. t2℃时,KNO3和NaCl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C. 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D. 当KNO3中含有少量的NaCl时,可以用结晶方法提纯KNO
例3. 图3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2)当A中混有少量B时,可用
方法提纯A;
(3)在t1℃时,将25gA物质加入到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再升温到t2℃(不考虑溶剂的挥发)。在升温过程中,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是
练习:小刚同学绘制了图4所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 A物质在温度为t2℃时的溶解度是
;温度为t1℃时,A物质与B物质的溶解度)。
2. 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中溶有大量的NaCl和Na2CO3,那里的人们冬天捞碱,夏天晒盐。据此你认为图4中(填字母)
曲线与纯碱的溶解度曲线相似。
溶解度曲线是重要的中考考点。掌握溶解度曲线的基本意义,并能运用数学建模的思想进行分析溶质、溶剂、溶液的变量关系,是解决这类试题的关键。
溶解度曲线试题的立意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①查找某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②比较不同物质在相同温度下溶解度的大小;③判断温度对物质溶解度的影响。现举例如下:
例:如图所示,A、B、C三条曲线分别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M点表示的意义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以立意①为出发点的命题。M是曲线A、B的交点,对应温度为t2℃,由此可以确定M点表示在t2℃时A、B的溶解度相等。
(2)当温度为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当
温度为t3℃时,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
解析:这是以立意②为出发点命题。利用数学知识,过t1作横轴的垂线,由
下至上分别与A、C、B相交,可知t1℃时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A、C、B。
同理,t3℃时,溶解度最大的是A。
(3)如果把A、B、C分别放入100g水中,配成t3℃时的饱和溶液,再冷
却至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_______,没有晶体析出的是___________。
解析:这是以立意③为出发点的命题。通过曲线的形状,不难判断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增加,C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当对它们的饱和溶液降温时,A会有较多的晶体析出;C会析出得很少;而B会变成不饱和溶液,没有晶体析出。
(4)若把混在A中的少量C除去,应采用___________方法;若要使C从饱和溶液中结晶出去,最好采用___________。
跟踪练习:
1. (2009年苏州中考题)
下图是固体物质甲的溶解度曲线。
(1)图中A代表甲的___________溶液(选填“饱和”或“不饱和”)
(2)请填写下表剩余空格。(在表中的第1、2、3栏内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在第4栏内选填“饱和”或“不饱和”。)
2. 下图是小健同学绘制的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你根据图来回
(1)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 (2)由上图还可以获得的信息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
1.t℃时,某物质的溶液220g,蒸发去15g水后,析出晶体6g,又蒸发去10g水,析出6g晶体,再蒸去10g水又析出晶体的质量为(
A.4g B.6g
5.20℃时,甲、乙两烧杯内依次放入饱和的
溶液100g、200g,若各蒸发5g水,再恢复到20℃后,两杯中析出晶体质量为(
A.甲>乙 B.甲<乙
1.如图1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面问题:
(1)在t2 ℃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顺序
(2)O点表示
(3)P点表示
(4)Q点为t3 ℃时,A的
液,P点为t3 ℃时,A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
(5)t3 ℃时,等质量的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
(6)欲使C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
(7)欲从B溶液中结晶B,采用的方法是
(8)t1 ℃时,A、B、C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 ℃,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第1题做对了吗?再来试试下面几个题,看做起
来是不是得心应手。
2.如图3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
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变为不饱
(B)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在t1℃时,A的溶解度等于C的溶解度
(D)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3.如图4,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
答下列问题。
(1):t1℃时,向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
分别加入A、
两种物质至不能溶解为止。所得溶
液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___溶液。(填“A”或“B”)
(2)t2℃时,欲配制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关系是A___B (填“=”“>”或“<”,下同)
(3)将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g,降温至t1℃,析出晶体关系是A___B
(4)将t1℃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g,升至t2℃,欲使它们仍为饱和溶液,若不改变溶剂质量,所需加入固体溶质的质量关系是A___B
4.如图5为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
(1)图中B点表示的意义:表示该物质在t3℃
时,溶剂为100g,溶质为dg的不饱和溶液,则
A点的意义:表示
(2)若A、B两点的溶液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情
况下,各加20g 水,A点的溶解度____;比较A、B点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
。(3)当温度升高时,A点溶液的质量分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当温度降低时,B点的变情况是
一. 典例分析
例题:(2006年重庆)20℃时,取相同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置于三个烧杯中,再分别向其中加入相同质量的相应固体溶质,将温度升高到40℃,固体的溶解情况如图1所示。图2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仔细阅读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1)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b>a>c时的温度为t℃,则t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2)烧杯甲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的溶液,烧杯乙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的溶液。
(3)40℃时,烧杯_____________________里的溶液中溶剂最少。
(4)各种状态下,各烧杯(甲、乙、丙)里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比较一定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A. 甲(状态2)>甲(状态1)
B. 乙(状态1)>甲(状态3)
C. 甲(状态1)=乙(状态2)
D. 乙(状态3)>丙(状态3)
纵观近年各地中考试题,有关溶解度曲线的综合题在试题设计上,常将饱和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其转化、溶解度的意义、结晶的方法、溶质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溶液概念的理解等核心知识与溶解度曲线结合起来,突出命题的能力立意,这类试题仍将是中考命题的重点。解答这类试题,应注意以下两点:
1. 掌握好溶解度曲线的画法、意义、作用,善于从溶解度曲线中获取信息,如要弄清曲线的横、纵坐标分别表示的意义,分清曲线的走向、斜率及其含义,理解曲线上的点和其他位置的点所表示的意义。
2. 归纳整合溶液知识,能结合溶解度曲线及设置的问题情境解决相关问题。 溶解性表
白色:BaSO4 BaCO3 CaCO3 AgCl Ag2CO3 Mg(OH)2 Fe(OH)2 Al(OH)3
蓝色:Cu(OH)2
浅黄色:AgBr AgNO2
红褐色:Fe(OH)3
溶解性口诀
溶解性口诀一
钾钠铵盐溶水快 , ①
硫酸盐除去钡银铅钙。 ②
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硝酸盐溶液都透明。 ③
氢氧根多溶一个钡 ④
口诀中未有皆下沉。 ⑤
①钾钠铵盐都溶于水;
②硫酸盐中只有硫酸钡、硫酸铅、硫酸钙不溶(硫酸镁 硫酸银微溶也是沉淀);
③硝酸盐都溶于水;
④碱性物质中除了钾离子 钠离子 铵离子还有钡离子也可溶
⑤口诀中没有涉及的盐类都不溶于水;
溶解性口诀五 (适合初中化学课本后面的附录)
钾钠铵盐硝酸盐①
氢氧根多钡离子②
硫酸盐除钡钙银③
碳酸溶氢钾钠铵④
生成沉淀氯化银⑤
①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都溶于水
②除了以上四种,氢氧根和钡离子结合时也溶于水
③硫酸根除了和钡离子、钙离子、银离子结合时不溶于水,其他都溶
④碳酸根除了和氢离子、钾离子、钠离子和铵离子结合时溶于水,其他都不溶
⑤氯离子只有和银离子结合时不溶于水
初中常用溶解性口诀(溶解性口诀七)
铵钾钠钡氢氧溶①
碳酸只溶铵钾钠②
所有硝酸都能溶③
盐酸只有银不溶④
硫酸只有钡不溶⑤
①氢氧化铵,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钡都溶于水,其余带氢氧根的都不溶于水。
②碳酸铵,碳酸钾,碳酸钠都溶于水,其余带碳酸根的都不溶于水。
③所有带硝酸根的都能溶于水。。
④带氯离子的只有氯化银不溶于水,其余都溶于水。(因为盐酸中有氯离子,所以在这里所有带氯离子的都称为盐酸的同一类物质,注意:此说法只用于理解此溶解性口诀,实际中没有此说法)
⑤带硫酸根的只有硫酸钡不溶于水,其余都溶于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硝酸钠溶解度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