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从哲学的角度看问题因果吗

佛教中的因果关系与哲学中的因果关系一样吗?
邂逅dxBI3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原因和结果 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必然既是先行后续的关系,又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以互相转化.历史的因果联系主要有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同因异果、同果异因、互为因果、系列因果等六种类型.第一,一因多果:一因多果即是由一种原因引起多种结果.如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从中国角度看,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加紧对华资本输出,由此引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客观上促使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为挽救民族危亡,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从日本角度看,促进日本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从远东国际关系看,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日俄矛盾尖锐.第二,一果多因:一果多因即一种结果由多种同时起作用的原因所引起.如明清时期我国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专制主义空前加强;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八股取土与文字狱;闭关政策阻碍了中外文化交流等.第三,同因异果:同因异果即同样的原因在不同的条件下产生了不同的结果.如北美与拉美同样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掀起了要求摆脱欧洲殖民统治的民族独立运动,最终北美独立后成为统一的美利坚合众国,拉美未形成统一的国家.第四,同果异因:同果异因即同样的结果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如阻碍英、美、日、德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原因分别是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统治、外国的殖民统治、幕府封建统治、国家的分裂.原因虽不同,但最终都导致了革命或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第五,互为因果;互为因果即同时存在于历史整体中多种因素的互相作用,更多地存在于历史的横向联系中.如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推动了工农运动的高涨;工农运动的高涨,又促进了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第六,系列因果:系列因果即历史因果的系列化和连续化.它在历史纵向发展中大量存在,是一种内在关系和必然联系.如唐朝中期封建经济的发展引起土地高度集中,使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无法维持,导致政府财政困难.佛教中的因果循环律 “五蕴皆空”和“缘起性空”的道理,是说明一切法现象和本质二者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说,一切法是空的,空是一切法的所依.从现象上说,一切法的现象是桃红柳绿,生机盎然(水中月,镜中花),所以佛从“空”来看待一切事物,又不废一法;从“有”来看待一切事物,又不立一法.就一切法的缘起方面说,可以归纳成因果循环律.因果一说,我国最早见于《易经》:“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思想.其次《道德经》:“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善恶因果转化思想.我国的儒道二家都是一世因果论者,只讲今世因果.西方的一神教,亦谈因果.主张有一独立个灵,由今生到后世,或落地狱,或升天堂.这是二世因果论者,只讲今世和来世的因果.佛教是三世因果论者,主张一切众生的生命,是无限延续的,宛如大河流水,滔滔不尽,激起层层浪花.众生的生与死,不过是生命之流中浪花的泛起与消散而已.它既不同于一世论者的“一死了之”,又不同于二世论者的“上帝造人”说.生命之流的水,是身口意三业的业水,有什么业即感什么果,如影之随形.在感果时又继续造业,导致未来新的果报,如此循环,无有穷尽.依生命之河的流向和无限延续的特点,将佛教的三世因果论,名之曰因果循环律.这一定律,是佛教的人生观.它能使人们充满希望,鼓足勇气,看清前途,努力创造自己和人类美好的未来.同时,也告诉人们:前生的思想言行,是自利利人的,善良而非邪恶的,今生即能得到好的果报.在今生受果时,如不再努力向善,死后便会被恶业所牵引,陷入黑暗悲惨的境地.这个定律最大的特点是把人们的思想从神权的禁锢中解放出来,教育人们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自己创造自己的未来.在日常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诸恶莫做,众善奉行.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因果与佛教中的因果有什么异同?;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必然既是先行后续的关系,又是;促进了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佛教中的因果循环律;“五蕴皆空”和“缘起性空”的道理,是说明一切法现;因果一说,我国最早见于《易经》:“积善之家必有余;佛教是三世因果论者,主张一切众生的生命,是无限延;依生命之河的流向和无限延续的特点,将佛教的三世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因果与佛教中的因果有什么异同?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原因和结果
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必然既是先行后续的关系,又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以互相转化。历史的因果联系主要有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同因异果、同果异因、互为因果、系列因果等六种类型。第一,一因多果:一因多果即是由一种原因引起多种结果。如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从中国角度看,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加紧对华资本输出,由此引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客观上促使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为挽救民族危亡,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从日本角度看,促进日本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从远东国际关系看,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日俄矛盾尖锐。第二,一果多因:一果多因即一种结果由多种同时起作用的原因所引起。如明清时期我国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专制主义空前加强;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八股取土与文字狱;闭关政策阻碍了中外文化交流等。第三,同因异果:同因异果即同样的原因在不同的条件下产生了不同的结果。如北美与拉美同样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掀起了要求摆脱欧洲殖民统治的民族独立运动,最终北美独立后成为统一的美利坚合众国,拉美未形成统一的国家。第四,同果异因:同果异因即同样的结果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如阻碍英、美、日、德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原因分别是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统治、外国的殖民统治、幕府封建统治、国家的分裂。原因虽不同,但最终都导致了革命或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第五,互为因果;互为因果即同时存在于历史整体中多种因素的互相作用,更多地存在于历史的横向联系中。如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推动了工农运动的高涨;工农运动的高涨,又
促进了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第六,系列因果:系列因果即历史因果的系列化和连续化。它在历史纵向发展中大量存在,是一种内在关系和必然联系。如唐朝中期封建经济的发展引起土地高度集中,使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无法维持,导致政府财政困难。
佛教中的因果循环律
“五蕴皆空”和“缘起性空”的道理,是说明一切法现象和本质二者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说,一切法是空的,空是一切法的所依。从现象上说,一切法的现象是桃红柳绿,生机盎然(水中月,镜中花),所以佛从“空”来看待一切事物,又不废一法;从“有”来看待一切事物,又不立一法。就一切法的缘起方面说,可以归纳成因果循环律。
因果一说,我国最早见于《易经》:“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思想。其次《道德经》:“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善恶因果转化思想。我国的儒道二家都是一世因果论者,只讲今世因果。西方的一神教,亦谈因果。主张有一独立个灵,由今生到后世,或落地狱,或升天堂。这是二世因果论者,只讲今世和来世的因果。
佛教是三世因果论者,主张一切众生的生命,是无限延续的,宛如大河流水,滔滔不尽,激起层层浪花。众生的生与死,不过是生命之流中浪花的泛起与消散而已。它既不同于一世论者的“一死了之”,又不同于二世论者的“上帝造人”说。生命之流的水,是身口意三业的业水,有什么业即感什么果,如影之随形。在感果时又继续造业,导致未来新的果报,如此循环,无有穷尽。
依生命之河的流向和无限延续的特点,将佛教的三世因果论,名之曰因果循环律。这一定律,是佛教的人生观。它能使人们充满希望,鼓足勇气,看清前途,努力创造自己和人类美好的未来。同时,也告诉人们:前生的思想言行,是自利利人的,善良而非邪恶的,今生即能得到好的果报。在今生受果时,如不再努力向善,死后便会被恶业所牵引,陷入黑暗悲惨的境地。这个定律最大的特点是把人们的思想从神权的禁锢中解放出来,教育人们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自己创造自己的未来。在日常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诸恶莫做,众善奉行。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幼儿教育、小学教育、生活休闲娱乐、文学作品欣赏、中学教育、行业资料、高等教育、各类资格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因果与佛教中的因果有什么异同24等内容。 
 浅谈佛家因果关系_哲学/历史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佛家因果关系 浅谈因果关系 今天...一切有部 和唯识宗对于因果有很多不同的观点,但是,在名言谛中比较 究竟的是...  2012年春学期《马克思主义原理哲学》在线作业_经济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5次做题...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有() A. 电闪雷鸣,风来雨至 B. 摩擦生热,热胀...  佛道异同与佛教未来_文化/宗教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但两者在中国哲学、宗 教发展史上,却有着大致相同...生不灭,跳出轮回,道家讲究成仙 相同点:都相信因果...  佛教的真理是什么――因果_文化/宗教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星云法师《佛教的真理...除此之外,在古印度的思想界,还有两种因果论: 1.因中有果论:主张因中早已...  当中,有时在我们传统民间文化当中都谈到因果,这个和 佛教的因果到底有什么不同...因果呢, 含有很深的哲学道理。我们常听这个因果报应,觉得很简单,其实它的道理...  否认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 参考答案:B 您的答案:B 4、“观念的东西...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有( A.摩擦生熟,热胀冷缩 B.闪电雷鸣,风来雨至 C....  佛教哲学课――浅论因果 课程论文课程论文隐藏&& 浅论因果我们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件...因果之理 是这样的明白浅鲜,我们还能对因果有所怀疑吗? 所谓善因善果, 恶因...  当中,有时在我们传统民间文化当中都谈到因果,这个和 佛教的因果到底有什么不同...因果呢, 含有很深的哲学道理。我们常听这个因果报应,觉得很简单,其实它的道理...  南开大学14秋学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答案_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下列现象属于因果关系的有 () A. 白天和黑天的关系 B. 闪电和雷鸣的关系 C...水涨船高能不能反应哲学的因果关系
这个伴随,应该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吧
从一定角度可以,首先这是个物理学现象,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可以解释。水涨是因,船高是果,水涨作用于船高,船高又反作用于水涨。= =我想是这样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关于哲学与命运,因果的关系我现在有一个认识不知道究竟属不属于哲学范畴请老师前辈们指点就是关于命运,因果报应是属于哲学的还是宗教的.我一直相信所谓的因果报应,在我哲学观中 人是要向善的,尽量的向好的方面发展.人如果犯了错误,会遭到报应的.老天会以各色各样的方式来惩罚你.我觉得这样做上帝是垂涎你的,否则会任由你去做,会彻底放弃于你.所以人要过理性的生活,人要过这样所谓的幸福的生活.首先说我并不是宗教主义者,但我相信命运,相信因果报应.我只是在想着在无形中会有一个东西在看着自己 使自己不敢做坏事,做了坏事就会受到惩罚.我想说我的这种观点是包括在哲学范畴里面的吗?因为我觉得哲学中也有关于神,关于存在,关于命运的观点阐述.最后一点我想说哲学与宗教最本质的差别是不是就在于哲学是不断思辩的,是辩证的,是反思的,是可以加以推敲与评论的.而宗教不行,宗教一旦下了定义就不能变的,就要去遵守的.是不变的,是不能有不同意见的对吧.以上我的以点与认识应该说不完全属于宗教吧.应该归纳于形而上学 或道德论理哲学吧!
先来说说宗教吧,所谓的因果报应是不存在的,相信也罢不相信好,他们都说好人有好报,坏人有恶报,也经常看到好人和坏人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果.这就解释不通了,难道在凡世积累的因,要拿到天上去换果吗?再来说说哲学,哲学是使人向善的,使人明辨是非的,是不断思索的.不是说,你遵守了哲学,你就一定是好人了,你没有遵守,你就不是好人了.至于你的观点,宗教相信因果.宗教不是形而上学.宗教就是宗教,不是哲学.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因果的意义
因果的意义
古人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这便是深入民心的因果观念。所谓因果,因是能造作、产生一定后果的原因,果就是由一定原因产生的结果,比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原因和结果是揭示客观世界中普遍联系着的事物具有先后相继、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原因是指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是指由于原因的作用,缘之串联而引起的现象。先因后果,原因在先,结果在后,这是因果联系的特点之一,可原因和结果必须同时具有必然的联系,即二者的关系属于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在此之后”不等于“由此之故”。原因和结果,也可以说前面的因和后来的果合起来说,指二者关系。
哲学中的因果关系认为,凡有因必有果,凡有果必有因;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必然既是先行后续的关系,又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在每一事物的具体因果联系中,原因和结果是有严格区别的,原因和结果既不能随意倒置,也不能随意转化。所谓“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是指两种情形:一是指某现象在此因果联系中是结果,而在彼因果联系中则是原因。二是在同一关系中,两种现象互为因果,前者讲的是因与果对立的一面,而后者讲的是因与果统一的一面。
从世间法的角度看,因果就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从道理的角度看,因果是事情发生到结果之间的联系,比如,因为我没有好好学习,结果考试没及格;因为下雪了,结果路上的行人很少;因为我没吃早饭,结果还没到单位就饿了;因为我病了,结果没能去上课;因为你做错了事,结果老师批评了你,这也是因果。
佛教的基础建立在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之上。三世,指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世间所有的一切事物或现象,在过去、现在、未来时间的迁流中,为一因果的连锁。过去者为因,现在者为果;现在者为因,未来者为果,此称为三世因果。六道轮回,包括上三道:天道、修罗道、人道,以及下三道:畜牲道、饿鬼道与地狱道。每一个生命都依自身所为,感到相对应的因果报应,生生世世不停地在宇宙间轮回转世,这是佛教根本的道理所在。
佛教理论,因即是果,果即是因,有情的生命流转,以过去的业力为因,招感现在之果,复以现在的业力为因,招感未来之果,如是因果相续,生死无穷,这就是迷界有情生死流转的因果。比如,树的种子是因,种子发芽是果;树芽是树根的因,树根是树芽的果;树根是树枝的因,树枝是树根的果;树枝是树花的因,树花是树枝的果;树花是树果的因,树果是树花的果;树果是下一个树种子的因,下一个树种子是前一个树果的果,这就是因果。所谓一切皆由因果而来,善因善果,恶因恶果,随人自取,怨不得人。
佛教中的因果循环律
“五蕴皆空”是佛家修行的最高境界。从本质上说,五蕴包含了色、受、想、行、识这五种类的法,各个合为一集,都是因缘和合的,它们相续不断的生灭,故五蕴的意思是五种不同的聚合。众生由此五者积集而成身,故称五蕴。世间的一切生灭现象并非实有,而是空的,便是皆空。空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说五蕴的“有”,并非有如我们所执的实在性,“有”是假有,因此,“空”是对“有”的实质的透视,“有”是指名义上的有,你认为有就有,空也是指名义上的空。
“缘起性空”,
所谓“缘起”,就是说:世间上没有独存性与常住不变之物,一切都是因缘和合所生起。所谓“性空”,就是说:因缘和合所生起的假有,本性是空的;如果自性不空,则不可有。一切事物都是由缘而起变化的过程,在佛教的因果关系中,实际说的是因、缘、果,没有第一因的概念,而是个变化和无常的概念,由于缘(各种内外影响的条件)的存在,使因生不同的果,果又影响新的因,所以叫“缘起”。而之所以能够如此之过程,是因为“性空”,也就是无自性,就是说,有谁去控制,没有谁在约定,用现代的话说都是一种“自我实现”的状态。
“五蕴皆空”和“缘起性空”的道理,说明一切法现象和本质二者之间的关系。一切法的现象犹如春季桃红柳绿,生机盎然,却又如水中月、镜中花,所以佛从“空”来看待一切事物,又不废一法;从“有”来看待一切事物,又不立一法。就一切法的缘起方面说,可以归纳成因果循环律。
因果一说,藏地最早见于《光荣经》:“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的善恶因果转化思想,本教是三世因果论者,主张一切众生的生命,是无限延续的,宛如大河流水,滔滔不尽,激起层层浪花。众生的生与死,不过是生命长河中浪花的泛起与消散而已。它既不同于一世论者的“一死了之”,因果是身口意有什么业即感什么果,如影之随形。在感果时又继续造业,导致未来新的果报,如此循环,无有穷尽。
佛陀告诉人们:前生的思想言行,是自利利人的,善良而非邪恶的,今生即能得到好的果报。在今生受果时,如不再努力向善,死后便会被恶业所牵引,陷入黑暗悲惨的境地。这个定律最大的特点是把人们的思想从神权的禁锢中解放出来,教育人们自己掌握着自己的命运,自己创造着自己的未来。在日常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诸恶莫做,众善奉行,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佛教的因果关系
“知善因生善果,恶因生恶果。”从事物的起因和结果来说,种什么因,结什么果,叫做因果。因,能造作、产生一定后果的原因;果,由一定原因产生的结果。原因和结果,合起来说,二者因果关系。事物的起因和结果,有因必有果,因果随行,因果自负。由佛教的缘起论产生了因果理论,因果理论是佛教轮回解脱理论的基础。
佛教除说现世因果之外,还有三世因果,佛法的基础建立在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上面。
三世因果,三世是现世、过去世,未来世因果互存的关系。前世的前世还有数不完的前世,来世的来世还有连绵不尽的来世。因果经曰:“欲知前世因,则今生所受者是,欲知后世果,则今生所为者是。”这些中间有因果关系,前世种因,今世结果;今生种因,来生结果。佛法中讲六道轮回,上三道包括:天道、修罗道、人道,以及下三道畜牲道、饿鬼道与地狱道,每一生命依从自身所作所为,感得相应的因果报应,生生世世轮回在宇宙六道之间,这是佛教根本的道理所在。
“因—缘—果”,一粒种子埋进土里,如果没有水分养分和阳光照耀的“缘”,也未必能够开花结果。这种同时互存和异时互存关系,也是佛教所讲因果的关系。例如,种子是因,芽就是果,因为先有种子,然后才有芽的发展,这是异时互存的因果关系。无论皇帝也好,乞丐也罢;或者挑葱卖蒜作小生意,开银行,办贸易公司,做大买卖,这都是职业不同,无论你作什么,都跟因果有关系。一个家庭长辈能够常行善事,后代子孙定得祖荫护佑;反之,喜欢做缺德之事,就算现在聪明富贵荣华,将来后代子孙必然败落得果报,这也是因果关系。
将因果关系世俗化成的“因果报应”观念,借果报观念来惩恶扬善,也成为大众们推行道德观念的精神支柱。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以“梦”始,以“梦”终,恰好与佛教因果观相符。《红楼梦》以“因果报应”观作为小说的线索,贯穿小说。主人公贾宝玉和林黛玉即由通灵宝玉和绛株仙草幻出,写其因“木石前盟”而双双下凡历劫,还泪报恩,历尽红尘之繁华而终登彼岸,写出了宝玉与黛玉的爱情悲剧及其造成悲剧的罪恶根源,更由一个大家族的兴衰演绎出罪孽深重之因的必然结果。一场红楼梦,也能揭示出佛教的因与果。
因果报应(上)
流传在大江南北,家喻户晓的俗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通俗的一句话,却涵盖着佛教中因果报应的深奥道理,说明在众多的百姓心中保存着善恶之报,如影随形的善根。
一、 什么是“因果报应”:
因果报应指事物的起因和结果,种什么因,结什么果。佛教轮回之说,前世种什么因,今生受什么果;今世种什么因,来世受什么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六道轮回之中的众生有情与圣人所受的一切安适与痛苦的感受,都并不是无因无缘而形成的,也不是外道教所说的万能神与大自在天等天人的特异神力、或异因所致,而是由个人无数前世之中自己所作的业力之中产生的果报。我佛幸饶弥沃在讲述第五乘居士乘时就细述业因果报之法。佛曰:“仓巴祖普等所聚众弟子,雍仲本的法宝之业因果将要细述,众雍仲菩萨请听此讲”。等详细而示。“前因后果”这种说法是我佛幸饶弥沃传教正法之中特殊之法。《居士乘经》云:“乘之根本特殊者,因果之乘最神奇”。
让我们通过一个真事,更加直观的了解什么叫做“因果报应”。曾有一人非常讨厌蚂蚁,他每次看到家里的墙角或地上有成群结队的蚂蚁时,就点火把这些蚂蚁烧得精光,一只不剩,数年来都乐此不疲,被他烧死的蚂蚁也就不知其数。终有一天,不幸的事情发生了。那日,他在家中睡觉时,突然家里起火,他惊慌之余便赶紧跑到厨房,最后因火势猛烈,他不幸浑身被灼成重伤。由于情况甚为严重,先后被辗转送到医院急救,据当时医生表示,这个人全身被灼伤皮肤约有百分之六十以上,恐有生命的危险,必须在医院接受长期的医治。谁知他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很奇怪的事情,他的皮肤上不但留下很多疤痕,每个疤痕形状就像蚂蚁窝一样,而且伤口根本无法恢复,疤痕里不断的流出来脓水和血,流完后好像蚂蚁在爬,过两天疤痕里又流出脓水和血,流完之后又好像蚂蚁在爬,这些过程之中如同自己在油锅里煎熬的感觉,好似在地狱中受着酷刑。这就是因果报应的现报,现作恶之报,现受苦之报。
二、 因果理论:
因果理论是指,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有一个原因和结果。一种事物产生的原因,必定是另一种事物发展的结果;一种事物发展的结果,也必定是另一种事物产生的原因。原因和结果是不断循环,永无休止的。因果报应是因果理论的一理解。对做了坏事的人来说,会有因果报应;对做了好事的人来说,好人有好报,因果理论教人向善。
由本教九乘的第五居士乘之中有了因果理论,因果理论是在本教经典里轮回解脱理论的基础,随着本教的发展而对因果理论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因果律指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本教认为任何事物都可能成为因,也可能成为果,没有绝对的因,也没有绝对的果。佛教所讲的因,有时与缘并用,且有一些区分。狭义的因是指产生结果的直接原因或内在原因,而缘则主要指产生结果的助因或外在的间接条件。广义的因也包括缘。佛教说因果是因缘果。就是说:我们种下了善因,不一定立即产生善报,只有等到缘份到了才能得到善报的结果。因果是对存在和行为的互相关系尤其是前后关系的一种认识,佛教的因果理论是其轮回解脱理论的基础,也是其人生现象理论的基础,佛教中的十二因缘和六因、四缘、五果等说法都属于佛教因果理论范围。
三、 因果律发展的过程:
因果关系,亦称因果律。随着本教从古象雄时代发展至今,因果律也有了不同的说法。主要有以下五种说法:
(一) “六因、四缘、五果”的说法:
本教小乘教法中的说一切有部关于因果观念主要是六因、四缘、五果。六因是在分析三世善恶果报的各种条件或作用时提出的,包括能作因、俱有因、同类因、相应因、遍行因和异熟因。四缘是一切有为法产生时的因,是从一般的果的产生角度来进行分析时所作出的对因的分类,包括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和增上缘。五果是因缘所生或道力所证之果,包括异熟果、等流果、士用果、增上果和离系果;
(二) 中观派的说法:
本教大乘教法中的中观派从其理论的“空”观出发,否定有实在的因果关系,认为因不实在,果也不实在,从而否定了因中有果论和因中无果论,否定有真正的“生”。这也就从根本上否定了事物的因果关系;
(三) “十因、四缘、五果”的说法:
本教大乘教法中的唯识宗从其理论的“识”出发,提出十因、四缘、五果,认为因果关系有一定的实在性,但因“识”也不是真实有,所以其因果观念与中观派也就没有实质的差别;
(四) 有因有果的说法:
本教大乘教法中的密乘从其理论的“有因,必有果。”但“因果不二”。从修行的角度来讲,生起次第时有因有果,而是前因后果,比如观想本尊时,首先观想本尊的种子字,然后观想本尊,这也是因果关系。在圆满次第时通过因果不二去修炼。另外密宗讲的是,把“果”用到“道(因)”上而修行;
(五) “大圆满”的说法:
本教大乘教法中的大圆满对因果的观点是,超越其它宗教,大圆满的观点就是,诸法与自然的本质来讲,是无因无果的,没有因果之分。但自然的规律与万物能量来说,有前因后果的。另外九乘法之中也有不同的观点。
因果报应(下)
许多学佛之人都知道因果的道理,并且谈论起来出口成章,说教他人起来振振有词,然而又有多少人真能做到不昧因果呢?事到临头,自己能不能果断处理,往往变成另一种结果。所以口中说不昧因果,不等于真正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懂得因果。这也是我近日在答疑时候,而发现的问题所在,原来这么多的人纠结在看似通俗易懂的“因果”问题之上,看不破因果,必然落于因果。
一、 因缘果报的意义: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每个人都很关心自己的命运,都希望自己的命运是无诸障碍、并且最好是富贵双全。若要达成自己的命运光明与富贵,就必须要确实了解因缘果报与命运的关系,也就是因缘果报的意义。因果,具足说是因缘果报。因是事物生起的主要条件,缘是事物生起的次要条件,有因有缘,必然成果,此因对因来说称为报,就是“因缘果报”,亦简称“因果”。
“因缘果报”,也可以理解为“因——缘——果”,一粒种子埋进土里,如果没有水分养分和阳光照耀的“缘”,也未必能够开花结果。这种同时互存和异时互存关系,其实也就是佛教所谓因果的关系。例如:种子是因,芽就是果,因为先有种子,然后才有芽的发展,这是异时互存的因果关系。例如:以老师为主,那么老师就是因,学生就是果,相反的如以学生为主,那么学生就是因,老师就是果。这是同时互存的因果关系。这种因果关系,非常错综复杂,从这一角度来看,这一因会产生这一果,但是从另一角度来看,这一因会产生另一果。总之通过正面和反面来说明,事实上是没有一个绝对的因,当然更没有一个绝对的果。因是原因(主要的因素或条件),缘是助缘(配合的因素或条件),由因缘和合生起存在的诸法是果,此果对能造之因而说是报。世间万法的生灭变异,有情的生老病死,莫不受此法则支配。
二、 因果业力分类:
所谓的业力,就是肉眼看不到,但确实能牵引人受报的一种力量。佛法所说的业力,根据行为属性,有善业、恶业之分;根据受报与否,有定业、不定业之分;根据受报范围,有共业、别业之分;根据受报差别,有引业、满业之分。其中,善业、恶业分别由不同行为构成,比较容易理解。
经常有人问:如果一切苦乐都来自业力之中的话,那么,业力有无分类呢?《经》里有这样的解答:“萨瓦奥登问佛祖(我佛幸饶弥沃):‘敦巴幸饶佛,有情之业是否有善恶之分,所作之果必定得报应否?’对此佛祖答曰:‘萨瓦奥登等众雍仲菩萨,有情之业有三:即善业、恶业、无记之业。其中善业之果报是善趣与解脱,恶业的果报是恶趣与痛苦,无记业不能成熟果报,如同种子虽播种于田地中,然种子腐烂而不能发芽一样”。又在《居士乘经》中有云:“一切诸法之因果,如同田中务农般。”一切因果如同农夫种田一样,温湿适度时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混而种则得混合之果。今生行善来世必将受安适之乐果,行恶则必将受痛苦之果。善恶混而行则必将受乐苦混合之果。《居士乘经》云:“如行善则得解脾脱,行恶定入三恶趣”。
三、 认识因果的作用:
祸福无门,唯人所召。世界上所有的安乐皆是善业的果报,所有的痛苦皆是恶业的果报。秋天收获稻米,那是你在夏天辛勤耕种水稻而得到的成果。但是有限的因不能生无限的果,众生的恶业不管多么大,亦不至召来无限的苦果,所以佛家不承认有永恒的地狱。即使那最长最可怕的无间地狱,亦不是永恒的。同理,有漏的善业不管多么大,也不能使人生入永恒的天堂。不依法而行善,将来也无法解脱,连解脱的希望都没有,唯有经常依法修习雍仲本波佛法,将来可以不堕落三恶道趣,不必有生于恶趣的顾虑。《塞弥经》云:“如是修习雍仲法,岂有堕入地狱理”。
佛说:“佛法空相,因果不虚。”意思是:一切法都没有自体,都是因缘和合而现的幻相;因果规律却是真实不假,如影相随。众生在六道轮回在因果循环,儿女与父母有四种缘:报恩、报怨、讨债、还债。比如,前世如法得来之财富,被仇人夺去,死都不甘心,投胎到仇家做子孙,不但得到全部家财,还要算利息一样赚点儿。当把三世因果看通后,感觉如此轮回毫无意义。他人欠我们放下不要,我们欠他人,争取速速奉还。将来六道里面这个牵引的力量就消失,可以能够脱离六道。佛陀正是了解了世间法的“规律-因果”才告诉人们,从自己的“因”上去修正,才能在“果报”上得到自己所需之物。
认识自己的因果规律,从自我开始,从因地下手,果报是必然
,每天所动的念头,都是我们所种下的“因”,佛法并不神秘。把你的妄想心,攀缘心收起来,种一颗成佛的种子,每一念都要种这样的种子,那么,不久后的将来你想不成佛都难。
四、 因果必得报应:
我们需要明白业有三报的道理,也就是说因果报应分有三种:其一,现报,现作善恶之报,现受苦乐之报;其二,生报,或前生作业今生报,或今生作业来生报;其三,速报,眼前作业,目下受报。不管行善恶诸业,其果将不会丢失而必将得果报,依法行善必得解脫,行恶则必将堕入三恶趣而饱受万般痛苦。自己所作之诸业之果只有自己承受而决不会使他人承受。前书云:“此是自己所作之因唯于己身熟,犹如春天播种秋天成熟般”。
意思说,什么因就是什么果,一个人的命是自己铸造,犹如春天播下的种子,秋天来到善恶之果终会来临,种其因者,须食其果。
综上所述,我们相信因果报应,因此见到富贵之人无需羡慕。我们也想成为富贵之人,就要多修布施。佛在经上常常教导我们修布施,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我们之所以每个人一生富贵贫贱、健康长寿各不相同,区别在于修的这三种布施不同,布施用现在的话,就是为别人服务,服务的面越大,福报就越大。为一个家庭服务,那个福报小;为社会服务,福报就大;为国家、为全世界,那么福报就更大!所以相信因果,全心全力修这三种布施。修得积极,认真努力的去修布施,不用等来世,这一生果报就会在现前。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一切皆是因果显现!
现在很多人认为因果报应是某位佛创造出来的,信则有,不信则无。其实世界上的所有事物,相互之间都形成因果关系网,事物的存在就是因果关系的存在。因为因果报应不是只针对人类,而是针对六道轮回中的一切众生,所以因果报应不是某位佛和万能神创造,这是自然的规律,谁也无权改变,更无法改变。总而言之,若佛与万能神违犯因果,同样承受因果报应。虽然因果报应和法律都讲公正与公平,但是根本是截然不同的。法律由人制定,需要出具证据,若违法的人已死,便无法追究其刑事责任。而因果自负,无需证据,若违法之人已死,因果报应如影相随,可以追究到来世,今世无法接受惩罚,来世还得恶果。我们仔细观察周围人,有很多善与恶今世现报的情况,证明因果报应真实存在。因果,事物的起因和结果,种什么因,结什么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慈悲的诸佛菩萨发现因果的自然规律与真理,亲口宣说给众生,救度众生。
世间上所谓有为法皆是前因后果,我们在六道轮回之中遭遇各种各样的痛苦,这些痛苦的因是什么呢?《三百颂》中云:“形成轮回的因是五毒,如果不清除五毒是不可能从轮回中解脱。就像医生治病首先要找病因一样,我们要对治轮回首先要明白轮回的因。”轮回中的众生如同病人,只知轮回的痛苦,却不知痛苦之因,然后盲目地去修炼,如同一个病人只知自己得病,却不知得什么病,更不知病因,只顾一味盲目地乱吃药,不能对症下药,不仅无效而且有生命危险。轮回之苦,病因就是十恶,十恶的因是五毒,五毒的因是执着,执着的因是我执,我执的因就是无明。无明又分两种:短暂无明和俱生无明。短暂无明,指的是不明白因果之说、不明白三世因果法、不明白三宝的功德等;俱生无明,指的是不明白自心是佛性、不明白诸法是自心的现象,不明白自心之中显现出来都是空性,因此,执着与分别。这里所讲的无明就是迷惑与不明白的意思。比如,我们明明轮回是苦,可人们仍然以苦为乐、浑然不觉,这也是五毒和无明造成的,所以想脱离轮回痛苦的话,必须要消除无明,如果无明没有了,执着就自然不存在了;如果执着没有了,无毒就自然不存在了;如果五毒没有了,十恶就自然不存在了;如果十恶没有了,轮回的痛苦就自然不存在了。所以要消除无明,消除无明要依靠智慧,智慧是自心修行及行善而来。那么我们首先要认识善和恶,佛法认为凡是不利于或有损于众生生存幸福的思想和行为都是恶;凡是有利于众生生存幸福的思想和行为都是善,善与恶是以众生利益为标准的。报应指的就是思想和行为引起的果,善引起来的果就是乐,恶引起来的果就是苦。
一切众生都渴望离苦得乐,但离苦得乐不会因我们的虚愿而达成,要从止恶行善的行业中得来。有果必有因,有因必有果,无因不会有果,异因不会产生异果——就是说种善得乐,种恶得苦,就象种米得米,种豆得豆。有些人不知道善恶报应而毫无顾忌地做坏事,最终身败名裂,遭到法律制裁或者众叛亲离的心理重压,就是难以逃脱因果报应的最好例证。为什么世间有许多人在做坏事?只因不懂因果的关系,愿人人都懂因果报应真实不虚,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人去做恶。现在很多人手中有权就欺压别人,依靠权势抢夺他人地位与财物,包括贪赃枉法的官员们,这些都是不懂因果报应的行为。当我们真正参悟出三世因果的道理,便能真正放下别人欠自己之债,不再冤冤相报,而努力去清还他人之债。我们的命运与因果密不可分,业力就是基因,确定了一个人来到人世间,是享福,还是受苦,是吉还是凶。无需烦恼,无需怨恨,一切皆是因果循环报应的显现结果,也是身口意之善恶业因所必招感之苦乐果报。改变命运从止恶扬善,行善积德开始,终将离苦得乐。
佛教谈五毒的后果
佛教中所说的五毒是指贪、嗔、痴、慢、疑五种心,这五种心会使我们造作恶业,就像毒药会妨碍我们修行,故称为五毒。有了五毒的存在,修行人的本心本觉将会被遮蔽,无法达到明心见性。经部云:“就像我们清楚地知道羊毛衫是羊毛织成的一样,要清楚地认识到轮回的原料就是五毒。”若能消除五毒,心中的烦恼与痛苦自然不复存在。言下之意,无有五毒就不会有颠倒的见解和不良品德,也不会有过分攀比与嫉妒之心,包括自我膨胀等,种种变态的心理都会自然而然的消除。
我们不是佛菩萨、也不是解脱者,作为一个凡夫俗子,身无五毒谁也无法做到。佛教里形容五毒就像一点点小火星,星星之火虽小,但稍不注意,就会把整个山林烧毁。亲情、友情随时都可能被五毒摧毁,瞬间荡然无存。火是千家万户不可或缺之物,既能带来温暖,烹调煮饭,也会不慎招来祸患。所以做好安全消防措施,同样使用这火。五毒也好似毒草,误食之后有生命危险;良医却能把毒草变成救死扶伤的灵丹妙药。所以世间没有绝对之事,遇事需要多反观自我,不要用以自我为中心而考虑问题。
佛教的修行,就从这里下手,把五毒放下。当今时代,地球病了、社会病了、一切众生病了,皆是病入膏肓之态,病因就是佛在经上讲的五毒。我们必须要清楚明白五毒是所有的痛苦之因。现代绝大多数的人,整天想的都是五毒,身心不健康,受五毒影响;居住地球的环境、社会的混乱、地球上的灾变,与五毒皆有关联。佛家讲因缘果,五毒是因,怨恨恼怒烦是缘。因缘一合起来,就现行,造杀盗淫妄酒之业。五毒的危害扩展到整个社会,社会混乱,人心浮躁,天灾人祸频频降临。目前拯救社会最好的方法,唯有学会放下五毒,学会防备五毒,学会治愈五毒,学会五毒转化成五种甘露。
佛教教导人要心胸开阔,多替别人想想。我们必须经常提醒自己,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情,遇到问题要多几个层次的思考,设身处地的为他人多多考虑。凡夫有贪心不为过,但不可过份,否则就伤害自己,也阻碍生命的力量、毁灭自己的生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命之泉,而水多成水患,冲毁现有的一切,甚至人的生命。当今的社会,生存似乎越来越需要技巧,所以我们不能完全否定这五种心态,只有过度才称为毒。我们把五毒放下,我们的心善行善,我们居住的环境就会变好,灾难就能化解,学会多想一想别人的需求,用感恩的心对人,心胸广大了,诸事就放下了啊!
佛教的五毒与疾病
佛教中将贪、嗔、痴、慢、疑五种心,称为五毒。其一,“贪”,就是贪爱五欲,贪婪,贪心,贪念多,不知足,无有节制,无有界限;其二,“嗔”,就是嗔恚无忍,指怨恨、经常生气、对什么东西都分得很清楚,这是我,这是你的,并且爱较真;其三,“痴”,就是愚痴无明,指容易把自已的想法加到别人身上,痴迷与迷恋自我,觉得自已就是对的,一相情愿地认为事情就会往自已所设想的方向发展;其四,“慢”,就是骄慢自大,指怠慢、傲慢、轻慢,对外界不敏感,或者对外界没兴趣,只对自已的东西感兴趣,或者是惯性思维,原来这样,现在也是如此,并且缺乏激情,缺乏学习精神;其五,“疑”,就是狐疑猜忌,指怀疑、疑心重,不信任对方,总是疑神疑鬼。五毒不仅仅能妨害于我们的心理,而且对身体也会造成危害。贡哲日朝巴大师云:“世间上的一切忧愁、暴力、残忍、恐惧和痛苦都来自于五毒,五毒来自于我执,我执这个恶魔给我们带来了永无止期的痛苦,坏处以外从来没有给过好处。如果你能放下‘我’,你的快乐将永无止期。”
现代人一得病就归结于环境污染、文明的病态、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或其他常见的代罪羔羊上。恕我直言,病人并不是某种大自然缺陷的无辜受害者,而是自身上的五毒创造出疾病,把疾病的形而上学观点取而代之,生病是心理冲突在身体上的表现,心理的问题就是由五毒而成,并能通过症状的象征意义,展现病人当前的五毒问题。心是无形无相的,还有一种无形无相的光明力量,眼睛看不见,这是个无限的力量。自心有五种光明,叫自心五光。自心五光有无量的能力来视外界时,两种人的看法不一样,认识正理和自然规律的人,只看到万法的本性,不会产生执着及虚妄之心;不认识自然规律和正理的人,看到万法时,心中对自身与五蕴产生恋爱及执着“我”,对外界和事物产生执着为“我的”以及执着身外事物为我所有,为了“我”和“我的”则起贪、嗔、痴、慢和疑,这些思想都是错觉,但凡夫一般不认为错觉,反而重视外界物资的东西,将其当着真实的、存在的之物。这种错觉的思想引起五蕴,对自己的五蕴同样产生执着实有的,逐渐对躯壳肉体生起贪、嗔、痴、慢和疑等五毒,五毒虚妄心的毒素融入到我们的气,气和毒素混合一起在体内的脉中运用,毒素的气进入血和躯壳肉体,身躯就开始越来越僵,感觉到不舒服、厌倦及痛痒。有点不舒服就执着自己有病,越执着身体的病越严重,越放下执着,身体的病就越好。
《离戏见地之十二诀窍略论》云:“众生因无明,使不知情其为自己的幻化之境。其次,对其逐步生起执着,执着妄念越来越加粗,制造三毒、五毒等种种烦恼以及恶业。如同欲饮者喝盐水,越喝越口渴,毫无厌倦地受生老病死痛苦。这些众生难以得到自觉自明智慧,乃至轮回尽穷,无始无终地受苦,这都是未觉悟之过。”人类在贪、嗔、痴、慢和疑之五毒的思想斗争的过程中,产生情绪不定及心理的疾病。所有疾病的根源都是心理问题——生病起因于我们心灵的失衡。所以,种种病症不是敌人,而是帮助我们了解内心的最好朋友。为什么会生病?为什么会生这种病?为什么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生同一种病?其实,疾病是在对你讲述未被正视的心理问题,贪心的毒素容易进入心脏,即伤害心脏;嗔恨心的毒素容易进入肝,既伤害肝;傲慢心的毒素容易进入脾,既伤害脾;担忧及忧虑的毒素容易进入肺,既伤害肺;痴心及恐惧的毒素容易进入肾,既伤害肾等虚妄心能够伤害身体。我们每个人的心理状况、生活环境、不同的感受、不同的行为,不同的疾病,不同的烦恼,皆是五毒造成,轮回之苦也是五毒创造。我们从未好好思考过五毒对身心造成的后果。五毒如藤条纠缠与捆绑住我们,承受着五毒的恶果。明白五毒的危害之后,学着放下五毒,调整身心,精神与身体自然就治疗,同时提高内心的力量和智慧。
佛教中五毒和十恶的危害
我们经常看到地球上发生瘟疫、洪水、战争、气候异常等天灾人祸,却没有更多的联想根源在哪里,只是感到恐慌与不幸;我们也经常感到自身内心的不适、不安、无奈、愤怒、怨恨等心理的波动,也没有过多的挖掘原因,只是一味抱怨社会的不公和堕落;我们还经常看到人们做出完全不合逻辑的无法理解的行为举动,只是叹息与见怪不怪,眼睁睁的看着束手无策。今天让我们佛教的“五毒”与“十恶”来解析根源,认清真相之后,自我反省修正,从而改变人生。
一、 “五毒”的危害:
佛教称“贪、嗔、痴、慢、疑”这五种情绪为五毒心,这五种情绪是众生之“障”,一旦勘破,便能更容易地修成正果。以下我们了解五种毒,每一毒的危害。
(一) “贪”的危害:
在过去世爱贪心,爱偷盗,因此今生有心脏病。有些人天生就有心脏病,或心脏不好,或心梗,或脑梗,心里恐慌的人,再加上今生发开贪婪,没有控制欲望,既伤心脏。
(二) “嗔”的危害:
在过去世爱嗔恨心,爱伤害别人,爱杀生,爱说恶语,因此今生有肝病,有些人天生就有肝病,或肝脏不好,或肝癌的人,或肝火旺,或肝腹水的人,再加上今生爱发火,家庭暴力,没有控制脾气,既伤害肝。
(三) “痴”的危害:
在过去世愚痴,爱邪见,爱邪淫,爱说妄语,因此今生有肾病,有些人天生就有肾病,或肾结核,或肾囊肿,或肾虚,或肾炎的人,再加上今生痴心及恐惧,心中爱发邪念,没有控制虚妄的心,既伤害肾。
(四) “慢”的危害:
在过去世爱傲慢心,爱说绮语,因此今生有脾病,有些人天生就有脾病,或脾胃虚寒,或脾胃湿热,或脾虚的人,再加上今生自大自满,爱发脾气,经常希望别人认可,没有控制傲慢的心,既伤害脾。
(五) “疑”的危害:
在过去世爱嫉妒心,爱说两舌语,因此今生有肺病,有些人天生就有肺病,或肺结核,或肺癌,或肺炎,或肺气肿的人,再加上今生担忧及忧虑,顾虑,疑神疑鬼,爱胡思乱想,没有控制焦炉和担忧的心,既伤害肺。
二、 “十恶”前世今生的危害:
佛教以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邪见为十恶。我们从小孩们的天性中便可以发现,有的小小年纪没人教就学坏,就会去偷东西、会去杀死或虐待小动物。不仅是人道,在畜生道中也可以看到,就像鹰天生好杀生,老鼠天生好偷盗,母鸡天生好邪淫。而有些小孩天性爱放生、爱布施、爱说真话、爱说和睦之言、不骂人、爱念佛、不贪、不害、不邪见,所以要想知道我们前生在哪儿,只要看看今世现在的习气。
(一) 杀生:
1. 今世爱杀生的人,过去世是个屠夫;
2. 前世爱杀生的人,今世生命遭受到短命,或多病:
现在一些小孩生下来就死了,这都是以前杀生的原因,由此会很多世感受短命。有些人没那么严重,但多病,从生到死都在痛苦中煎熬,这都是杀生的感受等流果。这种人去看医生、做法还不如去忏悔,去专修。一些地方感冒就死了很多人,医学完全无法医治,此种病必须去忏悔,医疗只能提供有限的帮助。戒杀生,放生,能长寿而健康;
爱杀生的人会出生或生活在不平坦而狭窄的地方,经常受生命的危险。比如有些村子建在狭窄的地上,前面就是悬崖,好像人一出门就很容易掉下去。
(二) 偷盗:
1. 今世爱偷东西的人,过去世是个小偷,或强盗;
前世爱偷盗的人,今世贫穷,而喜欢偷别人的东西。如果积累了一点财富,果报会反映为被偷或遭抢。福报很浅,这是因吝啬与不布施,不供养反而去偷盗的结果。这种状态通过努力工作和奋斗也无法得到改善,只有去积累功德才有作用。戒偷盗,具备财富而且不被盗抢;
爱偷盗的人会生在贫穷地方,辛苦一年,播种、灌溉、施肥,到该收获的时候偏偏下冰雹、下霜,不仅一年的汗水白流,来年还要挨饿。这不是一家人两家人,而是整个村子。这是共业,这一村子的人都有类似的业,就会聚集在一起,为什么有些地方发洪水一下子冲毁几个城镇,为什么他们天天怕有洪水还偏偏聚集在堤坝下面住?就是因为他们有类似的因。
(三) 邪淫:
1. 今世爱邪淫,或爱看黄色的人,过去世是个淫荡之人;
前世爱邪淫,今世找不到完美的配偶,找到也经常争吵,还有出轨与外遇的事,最后离婚。有第三者,这也是邪淫的恶报。或者委屈自己和不如意的人成婚,也许对方很丑,也许对方家史不好,不断的发生吵闹,也无济于事,即使对方明显的有了第三者,已经是名存实亡的夫妻关系,也只能委屈着无法离婚。这一切的现象似乎越来越普遍,除了哭泣和愤怒似乎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而没有意识到这是自己前世邪淫的果报。戒邪淫,得到完美的配偶,没有争吵,没有外遇,没有第三者;
爱邪淫的人,出生在不干净的环境,比如,门前是垃圾堆,屋后是臭泥潭,到处肮脏不堪。甚至过路的人都会把垃圾随手扔在你家的门前。
(四)妄语:
1. 今世爱说谎言的人,过去世是个爱说谎言;
前世爱说谎言的人,今世无论多么真诚的去讲话,多么急切的去劝阻别干傻事,可无人相信你,却一直信任的人,一直真诚依靠的人,一直把全部身心托付的人,偏偏是骗的最多的人。这时我们不应该愤怒,不要产生害心,应该想到这是谎言的业报。戒谎言,得到人的尊重、赞赏、关怀;
爱说谎言的人,出生在环境总是不稳定,而且工作的环境和居住的环境都不稳定,周围的气氛是忙碌和嘈杂。就像那些街边的农贸市场一样,今天建了明天拆了,里面和周边都浮躁,人一进去就觉得不安,好像受到了什么威胁似的。居家也是搬来搬去的,一会儿好一会儿不好。公司也是,就好像老板是精神有问题,一会儿租个星级写字楼,一会儿又决定搬进胡同里。经常忙碌、变动、恐慌,而且这一切并不能改善我们的生活,总是飘浮不定。
(五) 两舌:
1. 今世爱挑拨的人,过去世是个两舌;
前世我们爱说两舌的人,今世使亲友、同事、伴侣不合。上师同弟子之间、官员同下属之间、雇佣关系之间,总是下面不听上面的话,诸多不合。直接的问题可能是思维方式,讲话方式存在缺点,这一切来自哪里,是前世两舌的恶报。戒两舌,会有很多忠诚的朋友,会得到下属的拥戴;
爱说两舌的人,出生在艰难的环境之中,生活在路很难走的地方,土地是高低不平的,而且不可能建路,建再好再结实的路也是没几个月就踏了。可有人偏偏住在这样的地方,没有路,年年修房子,有时候他房前会突然出现一个几百米深的沟,总是行走不便。
(六) 恶口:
1. 今世爱骂别人的人,过去世是个爱说恶语;
前世爱说恶语的人。今世经常有人责骂你。为什么我们经常被人骂被人污辱?为什么经常被别人的话刺激到?为什么总觉得别人在针对自己呢?为什么我的朋友们就听不到,感受不到那些刺耳的话偏偏就总传到我耳朵里?为什么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呢?为什么别人都当玩笑一听而过,你却放在心上自我折磨,觉得这一切是针对自己的呢?为什么你无心的一句话就能引起朋友的不合,同事的愤怒?这些都是恶语的果报。戒恶口,经常听到赞美,被人关注和关怀;
爱说恶语的人。出生在环境非常恶劣之中,生活的环境不会是色柔和美好,风光美丽动人的地方。或者是干燥的沙漠,或者是经常有灾难与恶劣的地方,很少有植物,没有丝毫的温馨和快乐感觉。
(七) 绮语:
1. 今世爱说是是非非的人,过去世是个爱说绮语;
前世爱说绮语的人,今世语言表达不流畅,同时语言不柔和,不入耳,在讲话时没有信心。即使在严肃的讲话时也无人重视,在众多人面前不敢讲话,头发懵,该讲的话一句想不起来,这一切是绮语的果报。戒绮语,使自己的语言被信认,自己讲话时也比较自信;
爱说绮语的人,出生在四季变得不分明或者会颠倒的地方,而且该结果子的树或植物就是不结果,在生活之中,情绪忽上忽下,外面一会儿凉一会儿热,家里人不祥和,家庭暴力。
(八) 贪欲:
1. 今世爱吃爱贪的人,过去世是个贪心很大的人;
前世爱贪心的人,今世很多事,很多人,很多时候所感受的到,这不仅是前世贪心的结果,也有今生贪心不足的果报。贪心也有不同程度,有些人不太明显,有些人则特别敏感,时时刻刻生活在不如意中。另外,现在人们经常犯这样的错误,对别人也是过高的要求,对自己也是过高的要求,最后只能是自我折磨。现在的完美主意者也是贪心的恶报!如果你对别人说“你必须这样”,对自己说“我必须做到”,如此强大的固执就是贪心。从早晨起床所思考的每一个问题,从心中涌起的每一个观点都是使你不愉快的,使你操心的,使你不安宁的,给自己带来了愤怒和焦虑。戒贪心,会心想事成;
爱贪心的人,出生在一个经济,人心,环境都在恶化的地方,现状也不是文明和发达,而且越来越贫穷。出生在战争之中,或者混乱的时代,一出生就看到被炮弹炸塌的房子和一片焦土。看到父母生活在饥渴中,国家一直在衰败下去,人民在无助地走来走去,犹豫不决,儿童没有学校,青年也没有工作到处游荡。这是贪心造成。
(九) 瞋恚:
1. 今世爱伤害的人,过去世是个嗔恨心很重;
前世爱害心的人,今世被人轻视和怀疑,经常被人威胁处在恐惧中。你想找领导谈话提个建议,领导会觉得你这个人能干什么呀,能有什么有用的想法,勉强守住你的职位就不错了;你到哪都不受尊重,被人歧视,被人轻视1.
我经常遇到救助的人,说:“不知道我得罪谁了,天天打电话威胁我。”他们都不知道怎么办,我告诉他们:“还是忏悔吧,念念经使自己平静一下。”另外,你到哪都办不成事,到哪都不受欢迎。戒害心,被众多的人接受,得到众多人的帮助和配合;
爱害心的人。我们将生活在恐慌、危险的环境中,就像那些战争的地区,那些在恐怖主义威胁下的地区。经常出现爆炸与灾难的地方。
(十) 邪见:
1. 今世爱诽谤、偏见的人,过去世是个邪见之人。
前世爱邪见的人,今世一生当中没有机会听到佛法,不能听到一句正面的话。每天听到和见到的就是打打杀杀,就是仇恨,每天生活在昏暗之中,说话都是粗俗而暴躁的,没有一点正义,根本不可能有一句话接近真理。一生之中没有机会听到真理,也不会接受真理的教化,他的思想是坚固的违背真理,无论他多痛苦也不会回头,只能是更加的愤怒和仇恨。戒邪见,明白清澈,有正知正见。
爱邪见的人,生于边地,没有佛法,没有真理,没有道德观念,生活就像动物一样生活。小孩能自立了连父母都不认,人只是个壳,没有情感和道德。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从哲学的角度看中国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