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沉积岩组合无法识别当前地理位置恢复古地理环境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野外沉积岩读书笔记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沉积岩的野外识别。1简介。这本书旨在对沉积岩的野外识别提供一个指导方向。介绍了怎样识别常见的岩性,结构以及沉积构造,以及怎样记录和测量这些特征。有一章专门讲了怎么对野外化石进行研究,因为其在野外沉积岩中很常见并且对于指示古地理环境很有利。在最后一章简要的介绍了沉积层序的内容,包括相,相续递变,沉积旋回和沉积层序。。这部分主要讲了在野外勘探所需的工具,如锤子,凿子,放大镜,多盘,量尺,储酸瓶,样品袋和记号笔以及GPS接收器。还介绍了在野外所需的地图,相关文献,以及在野外的要注意安全防护的问题,比如在悬崖等危险地带要有安全帽,或者凿锤的时候要有防护镜。并对各种工具的特点、作用、怎样用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和重要性做了详细的说明。如稀盐酸对判定是否是碳酸盐岩沉积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还有罗盘有指示古水流方向的作用,以及在使用的时候要注意调整角度,等等。。另外还介绍了一些用于特别细致研究工作中的工具如磁导计,磁化率测定仪,伽马射线分光仪等等。比如伽马射线分光仪是用于测量岩石发出的伽马射线,这样就可以判断出沉积序列中粘土岩的含量,进而判定出该泥岩的种类以及泥质砂岩或者石灰岩中粘土岩的含量。。此外还重点介绍了GPS在野外沉积岩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它不仅是用于辨别方位,还用于对沉积剖面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27|
上传日期: 21:37:47|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野外沉积岩读书笔记
官方公共微信1.2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1.2.1沉积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随着油气田勘探开发工作的不断深入,沉积学的研究越;1)沉积岩学初始阶段;2)沉积学阶段;3)沉积地质学阶段;自从20世纪50年代浊流的发现及其理论的建立,拉;第二个进展是Folk()关于碳;80年代至世纪末,;与沉积学相关的边缘学科:储层沉积学;实验沉积学;;1.2.2我国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 沉积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随着油气田勘探开发工作的不断深入,沉积学的研究越来越显得非常重要,油气田的发现直到油气田的开发,这门学科的研究自始自终都惯穿于全过程。对于我国陆相复杂的储层来说,特别是表现在从部分高含水向全面进入高含水的油田,沉积学的研究更要深入,油藏的开发调整,只有把油田沉积相研究清楚了,油气田的开发才能找到有利储层相带,扩大含油面积,提高采收率,增加储量。 沉积学的概念源于 18 世纪,在18世纪下半叶,近代地质学建立的初期,发生了水成学派(德国Werner A. G.,)与火成学派(英国Hutton J.,)的大论战。 19 世纪初到19 世纪中叶人们利用偏光显微镜对沉积岩的岩石观察标志着沉积岩石学的诞生,19世纪后半叶,沉积岩石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地质学科出现。1850年英国地质学家索比(Sorby,)首先使用显微镜研究沉积岩,沉积岩的研究由宏观到微观,这是一个沉积学史上的一个大发展。
1)沉积岩学初始阶段。自 19 世纪初至 20 世纪30 年代德国人瓦德尔创造了沉积学这一术语,标志着人类对沉积岩的认识步入了从特征描述到成因研究的阶段,沉积学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1]40 年代,沉积学研究主要是结合地层学进行的,主要研究“沉积岩”,主要是野外研究和室内鉴定工作占主导地位。
2)沉积学阶段。20世纪上半叶,沉积岩石学有了较全面的发展, 出现了一系列沉积岩石学的专著。
1913年,Hatch的《沉积岩石学》,标志着沉积岩石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地球科学分支学科的诞生, 1922年,Milner所著《沉积岩石学导论》问世 1925年,由Twenhofel主编的《沉积作用教程》问世,6年后《沉积作用教程》再版,以后又多次重版 ,1949年,Pettijohn编写了《沉积岩》。
3)沉积地质学阶段。从 20 世纪到50年代,在石油工业得到飞速发展,特别是新油田的不断发现,在沉积岩石学领域里有两个重大的甚至可以说是革命性的进展。该阶段沉积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沉积岩成因、沉积模式、沉积环境分析、沉积作用机理及其与环境、工程、矿产、水文等之间的关系。 第一个进展是Kuenen and Miliorini(1950)关于浊流学说的提出 。
自从20世纪50年代浊流的发现及其理论的建立,拉开了重力流研究的序幕:Kuenen和Migliorini提出了浊流学说,1961年鲍玛建立了鲍玛序列[8]并认为是浊积岩的经典标准层序。1978年walker也建立了综合深水扇模式,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论与模式,有些问题还在争论之中, 如重力流的流体类型及沉积作用特点没有统一的模式。 “浊积岩”概念提出后,“浊流”和“浊积岩”的含义仍是争论的焦点,从而出现了分类方案及术语使用非常混乱的局面,这些使研究者认识到深水重力流沉积的复杂性。现今重力流沉积概念已由浊流沉积扩展到碎屑流、颗粒流、液化沉积物流、重液流等多种重力流沉积,提出了多种重力流分类方案。
第二个进展是Folk()关于碳酸盐岩中异化颗粒和异化沉积观点,20世纪60~70年代以后出现的风暴岩和风暴流沉积、等深流沉积、震积作用、以及90年代出现的内波和内潮汐沉积等学说,都是继浊流沉积之后的重大进展。以及石灰岩新分类方案的提出及板块构造观点与沉积作用的结合对沉积盆地分析出现一个新的热潮。 这时期国际性和区域性的学术讨论会日趋频繁 。
80 年代至世纪末,。研究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各种事件在沉积作用中的意义;注重矿产资源分布的全球成因特征或全球同时性的研究;强调古气候在沉积记录中的意义;研究兴趣从地球本身转向地球外部世界;强调全球海平面变化在沉积记录中的作用;注重沉积记录的全球同时性研究;注重多学科的相互渗透和综合研究[。
与沉积学相关的边缘学科:储层沉积学;实验沉积学;事件沉积学;矿产沉积学;大地构造沉积学;全球旋回地层学。今后沉积学的发展方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大陆动力沉积学;环境沉积学;资源沉积学;全球变化沉积学。
1.2.2 我国沉积岩石学的历史与现状
我国的沉积岩石学及沉积学起步较晚, 是在国外沉积岩石学及沉积学的影响下才逐步发展起来的。
1949年以前,主要学习英美50年代以前的著作,成果不大 。
我们国内的沉积学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油气田沉积体系的研究为主要方向,是指成因上相关的沉积环境和沉积体与油气生成的组合。古代的沉积体系是成因上被沉积环境和沉积过程联系起来的相的三维组合,沉积体系的分析既注重形成环境、几何形态,又注意其组合关系,研究沉积体系与油气生成和运移的关系。具
有较强的实用性。研究储层沉积微相的目的是为了从沉积成因上了解储层物性的分布规律。建立微相与储层性质之间的关系是很重要的一环,是通过微相分析掌握储层物性规律的最小单元。储层微相分析的目标是要在单井划相的基础上,完成分层平面上微相展布的分析,编制出分层微相(环境)平面图,作为储层描述和建立地质模型的基础。沉积相研究主要采用岩心相、测井相分析技术,按单井相-剖面相-平面相分析的程序,对研究区研究层系进行系统的沉积相分析,以识别其沉积相、微相类型,特征及分布
根据不同的勘探开发阶段,沉积体系可分为勘探阶段沉积相研究、开发早期阶段沉积相研究、开发中后期沉积相研究三个阶段。其中勘探阶段油藏描述主要是为了建立储层相带概念模型,后期进行油藏综合评价进一步划分沉积微相类型。
在我国沉积学的发展也是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发展起来的,比如:1949全国解放以后(解放初期),在沉积学领域主要学习苏联的教材和经验,引进苏联专家。
1961年北京石油学院岩矿教研室编写出版了我国第一本沉积学方面的教科书――《沉积岩石学》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沉积学才开始快速发展并进入国际沉积学界 。一些学者开始翻译引进国外先进的沉积学专著
1979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性沉积学学术会议,成立了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会和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 。
1995年成立了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 。
1988年在我国召开了国际沉积矿产学术会议。
2001年在武汉召开了第一届中国沉积学大会。 至今已召开了七届全国性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
。 2002年8月在甘肃敦煌青海油田召开了第七届全国性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第八届将于2004年8月在大庆油田召开。1983年正式出版了《沉积学报》。1999年正式出版了《古地理学报》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主办的《岩相古地理》(现为《沉积与特提斯地质》)出现了一大批沉积岩石学和沉积学方 面的教科书和专著。1994年出版的《中国沉积学》。第一部系统论述深水牵引流的专著充实和发展岩类学扩大和完善沉积作用机理研究。
我国是以陆相含油气盆地为主的国家,通过近几年来的勘探与研究证明,油气田。
沉积学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全面研究沉积岩(物)的物质组分、结构、构造、分类命名、岩体产状和岩层之间的接触关系,为阐明其成因和分布规律提供依据。 探讨沉积岩的形成机理,包括风化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及沉积期后变化的机理。特别是要研究沉积岩(物)及其中的有用矿产的形成机理、富集和储存规律。进行沉积环境和沉积条件分析,油气田沉积相研究主要采用岩心相、测井相分析技术,按单井相-剖面相-平面相分析的程序,对研究区研究层系进行系统的沉积相分析,以识别其沉积相、微相类型,特征及分布规律。根据沉积岩的原生特点以及时空分布和变化特点,用以恢复沉积岩形成时的古气候条件、古地理环境以及大地构造环境。沉积岩(含沉积物)是地球上出露最多的岩石。“均变论”或“现实主义原理”以“将今论古”作为其认识论的基础,但在当代地球上, 人们所能目睹并身历其境的地质作用过程并不多。只有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才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天然实验室。因此。在地质学的发展历史中,沉积岩石学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行业资料、高等教育、中学教育、外语学习资料、生活休闲娱乐、应用写作文书、沉积学发展状况197等内容。 
 《沉积学》模拟试题1--6及参考答案_工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沉积学复习题《...5.冲积扇的沉积类型包括 、、和 四种类型。 6.根据地貌特点、水动力状况、...  《沉积地质学》复习整理(一) 1.压实作用 压实作用或物理成岩作用是指沉积物...(3) 因此, 应当把它看作是沉积学的新发展, 是沉积学和地层学在新的形势...  沉积学1-4 沉积学的基本概念与发展趋势_农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沉积学的基本...在很多情况下地质解释不可能是肯 定的结论,因为如果原始资料模棱两可,得出的...  沉积学复习题1_教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沉积学...反映构造状况和古气候条件 沉积结构:杂基,粒度分布...而且,在三角洲体系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它们和生油层...  沉积学复习资料 1. 沉积学:是在沉积岩石学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完整的独立的地质学科,是研 究沉积物和沉积岩的成分、成因与形成机制、沉积环境的科学。...  《沉积学》模拟试题 A 一、名词解释(每题 2 分,共 20 分) 1.沉积岩 2....6.根据地貌特点、水动力状况、沉积物特征,无障壁海岸沉积相由陆向海依次为 和...  1/2 相关文档推荐 沉积学复习题 2页 5财富值 沉积学复习题 7页 2财富值 ...2 6. 试从含义、分布状况及所起作用、搬运方式、沉积方式及控制因素、水动力...  沉积学_冶金/矿山/地质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沉积相...一般特征: 1、山麓部位的锥状或扇状沉积体; 2、...由水下砂坝或砂嘴发展而成。中等稳定的、 低坡度...  Science, ), 495-497 四、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与研究的主攻方向(一...沉积学的研究到现今经历了以下 4 个阶段 (1)萌芽阶段(),这一阶段...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大地构造学1-2
下载积分:699
内容提示:大地构造学1-2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12:00:02|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大地构造学1-2
官方公共微信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沉积学部分知识点
下载积分:1500
内容提示:沉积学部分知识点
文档格式:DOCX|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10:14:39|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沉积学部分知识点
官方公共微信沉积学发展状况1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沉积学发展状况1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k线组合形态自动识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