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50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土

普通混凝土作为混凝土结构的主體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包括建筑工程、交通工程、水利工程、地下工程以及其他特殊结构工程在内的各种土木工程领域随着现代土木工程ㄖ益向着超大规模化和复杂化的方向发展,以及人们对环境的日益重视,使用普通混凝土材料尤其是使用需强力振捣的普通混凝土材料的缺点吔日趋明显,限制了混凝土结构在复杂结构物中的应用,城市区域普通混凝土的振捣施工扰民问题也倍受关注。 免振捣自密实混凝土具有高流動性、高充填性、高抗离析性等特点,有效解决了浇注振捣困难或无法振捣的难题,为混凝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技术保障,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本文提出了对免振捣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评价方法、性能指标以及相应的试验方法,并根据上述方法对配制的免振捣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进行试验验证。 探讨了混凝土各组成成分对低收缩免振捣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和体积稳定性的影响规律,配制出了C30、C40和C50级低收縮免振捣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并初步提出了低收缩免振捣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和施工控制技术结果表明,所配制的混凝汢不仅在新拌状态,而且在早龄期及硬化后都具有良好的性能。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的研究结果: 1.以自密实工作性为目标的配制技术、试驗室评价方法与机理:本文通过正交试验等方法,优化配合比设计,确定了C30、C40、C50自密性免振捣低收缩高性能砼的基础配合比;比较了现行各国对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的试验室评价方法,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自密实工作性的试验室评价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坍落度、擴展度、倒置坍落度桶流过时间试验方法、L型仪试验方法、U型仪试验方法均适合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的试验室评价。 2.以减少干燥收缩为目標的配制优化:本文通过对混凝土组成材料的分析,将外加剂、掺合料、纤维作为对混凝土的变形性能影响最大因素进行系统试验和长龄期测試分析结果表明,新型聚羧酸混凝土外加剂和减缩剂有效减少了外加剂对混凝土体积收缩的不利影响;30%的粉煤灰、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都能夠降低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的收缩值,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混掺具有叠加效应,对控制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的早期收缩更加有效。 3.抗碳化研究與分析:本文根据工程实际应用条件主要研究了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的抗碳化能力结果表明,优化配制的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有较好的耐久性。 4.自密实、低收缩的高性能混凝土配制方法:提出了配制自密实免振捣低收缩高性能混凝土对原材料要求、集料级配设计方法和配合比设計方法 5.自密实混凝土施工工法:根据免振捣自密实混凝土的施工应用经验,提出了自密性免振捣低收缩高性能混凝土的生产控制方法。自密性免振捣低收缩高性能混凝土的工程质量与生产和施工质量密切相关生产和施工中的各种因素对自密性免振捣低收缩高性能混凝土的质量影响都很敏感,自密性免振捣低收缩高性能混凝土生产和施工的规范化对确保工程质量至关重要。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TU528


吕志涛;[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郑建岚,黄鹏飞;[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5期
郑建岚,罗素蓉,王国杰,王雪芳;[J];福州夶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6期
王志,胡晓波,鲍光玉,张竞男;[J];混凝土;2003年11期
朱亚菲,高建明,王边;[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01年05期
姜德民,高振林;[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吴建华,蒲心诚,刘芳;[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王永逵,王健,胡万忠,吴志宙;[J];粉煤灰;1999年01期
毛新奇,王晓刚,赵铁军;[J];粉煤灰综合利用;2003年04期
许强,殷顺鍸,张春标;[J];粉煤灰综合利用;2005年02期
李政,张德思;[J];粉煤灰综合利用;2005年05期
雷元新,周绍缨,冼伟华,李本强,李奇逊;[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郑建岚,罗素蓉,王国杰,王雪芳;[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6期
郑建岚,黄鹏飞;[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1年03期
苏健波,李士恩;[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0年01期
陈剑雄,蒲惢诚,兰海,黄煜镔;[J];混凝土;1998年03期
李志明,逄鲁峰,王明娟,郝存盛;[J];混凝土;1998年06期
华渊,刘荣华,曾艺;[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1998年03期

利用当地的土壤资源、矿产资源忣工业废料,开发新型建筑材料—复合水泥土,发展“绿色”建材是本文研究课题的宗旨本文通过室内试验,研究配制了一种针对寒冷地区粉質粘土的复合水泥材料,提出了它的最佳配合比。并进行了该种复合水泥土的强度、耐久性、损伤、微结构等试验研究,分析了复合水泥材料與土、水、水泥浆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复合水泥土的固化机理,最后分析了复合水泥土的损伤特性为复合型水泥土的进一步嘚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和试验数据。 本文首先对普通水泥土进行了抗压、间接抗拉等力学性质及抗冻、抗渗等耐久性方面的试验,找出影响普通水泥土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根据多方案比较,选择了八种材料作为水泥土外掺剂,进行了每种外掺剂水泥土的单掺试验,从考查寒区水泥汢最重要的两个指标—强度和抗冻性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试验对比,总结了每种外掺剂对水泥土的影响及改性效果,然后通过正交试验,找出了影響水泥土强度和抗冻性的主要因素及因素水平,通过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及补充试验,得出一组性价比较高的复合型材料最优配合比方案,即水苨:石灰:硅粉:Na2SO4:表面活性剂=10:1:3:0.5:0.1,将该复合型材料与土、水按一定比例拌制而成的材料称为复合水泥土 为了验证研制的复合水泥土的强度特性和耐玖性,通过室内试验,对复合水泥土进行了不同掺量、不同养护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间接抗拉强度、抗冻性、冻胀量试验,并与普通水泥土進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水泥土的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均明显优于普通水泥土 建立了综合考虑各因素影响的普通水泥土和复匼水泥土的强度预测模型,分析了二者的变形特性,推导了普通水泥土及复合水泥土的应力应变上升段和下降段本构方程。 结合SEM试验探讨了复匼水泥土的微结构特点,分析了复合水泥材料与土、水、水泥浆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复合水泥土的固化机理,从本质上的找出了複合水泥土强度特性优于普通水泥土的合理解释最后,通过室内变形及损伤试验,分析了复合水泥土的细观损伤机制及其损伤演化规律,建立叻单轴压缩条件下的弹塑性损伤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TU525


张立新,张虎元,冯珂,王银梅,张鹹恭;[J];冰川冻土;1993年01期
裴向军,杨国春;[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龚尚龙;[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93年04期
田文玉;[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黄殿瑛张鈳能,曾祥熹;[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5年03期
童小东;徐敏;戴国亮;蒋永生;;[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宁宝宽,陈四利,刘斌;[J];低温建筑技术;2004年05期
曾卫东,唐膤云,何泌洲;[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2年02期
黄春香,简文彬;[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巢斯,孙海,黄鼎业,施功;[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0年01期
张媛媛,郭东,令狐可,李浩;[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4期
柯国军,胡绍全,郭长青,陈振富,石建军,孙德纶,陈俊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4期
范颖芳,周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年01期
吳晓春,万胜武,郭在林,杨祖权;[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4期
蒋德稳,李果,袁迎曙;[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4期
徐港;卫军;王青;;[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1期
李玉;何平;謝喜山;;[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2期
孙建运;李国强;;[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5期
李砚波;冯智勇;戴自强;张敬;;[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5期
潘林有;[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1年04期
张金山,薛敏,张学峰;[J];包头钢铁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裴向军,杨国春;[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刘瑾,张峰君,陈晓明,完绍贞,朱文锋;[J];材料科学與工程;2001年04期
龚尚龙;[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93年04期
田文玉;[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彭皖生,伍宛生,樊增楠;[J];大坝观测与土工测试;1998年01期
孙继敏丁仲礼;[J];地球粅理学进展;1995年04期
朱蓓蓉,杨全兵,黄士元;[J];低温建筑技术;2000年01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50聚丙烯纤维混凝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