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宽1米,梁高和梁宽1米6,用多大直径拉钩,箍筋14

保护层最小厚度要明白“最小”的含义
&保护层最小厚度要明白&最小&的含义,当一个方向梁顶保护层为最小时,另个方向的梁顶保护层应该比保护层最小厚度再多出一个钢筋直径,否则无法符合规范要求。&问:现浇钢筋砼板的上皮负弯距钢筋的锚固是否按03G101-1中的la,上皮负弯距圆钢钢筋深入支座弯锚后还要180弯钩吗?答:板扣筋(光圆钢筋)在施工界的习惯做法是不加弯钩,跨内端这样处理没有问题,但在端支座就要看原设计假定。如果设计的端支座负弯矩筋为构造配置,则可不加180度小弯钩;如果端支座按刚接考虑(如以剪力墙为端支座并按刚接),则宜做180度小弯钩以保证满足锚固要求。&问:1、常见的筏板基础是梁底与板底一平,梁顶有可能比板顶高。现在图纸上有另一种有梁式筏板,却是梁顶与板顶一平,梁底比板底低,为方便称呼,姑且称之为&倒筏板&(也许有更规范的名称,请陈教授指正)。2、现在的问题是:&倒筏板&梁的上部纵筋放在筏板上层钢筋网的上面还是下面?(设计上什么也没有写,也问不出来)我的分析是:地基土压力通过筏板钢筋传递给梁,所以&倒筏板&上层钢筋网放在基础梁上部纵筋的下面。您说对吗?3、&倒筏板&的上层钢筋网,其长向钢筋与短向钢筋哪一种钢筋放在上面?我的分析是:&倒筏板&的上层钢筋网,其长向钢筋放在下面,短向钢筋放在上面。4、&倒筏板&的下层钢筋网,其长向钢筋与短向钢筋哪一种钢筋放在上面?我的分析是:(假设基础梁等高)在&倒筏板&的下层钢筋网中,短向钢筋与强梁方向平行,长向钢筋与强梁方向垂直、放在短向钢筋的上面。(理由是:短向钢筋把土压力传递给长向钢筋,长向钢筋再把土压力传递给强梁。) 您说对吗?5、至于&倒筏板&与&正筏板&相比,&倒筏板&的优点是:梁顶与板顶一平,做面层比较方便。缺点是:梁底比板底低,施工较为困难。&倒筏板&凸出部分基础梁的侧面也要做垫层,因此挖梁的基槽时,槽宽=梁宽+2倍的垫层厚度 您说对吗?答:1、筏形基础的基础平板可以在基础主梁的梁高范围的任何高度,较常用的是施工比较方便的梁底与板底一平的形式。2、梁顶与板顶一平的筏基最上层板的筋网习惯在梁纵筋以下,使板筋在其倒向支座有支撑,有些类似于&次梁下铁在主梁下铁之上&。3、对。4、要掌握把问题尽可能简单化的处理方法。基础平板的钢筋网,定好板下层(或上层)网两向钢筋的上下关系后,板上层(或下层)网的上下关系与其相同即可,不要把问题复杂化。5、对,但不完全。采用何种方式,取决于地基性质和功能要求。&问:你好陈教授,在工程中是以03G101图集为准还是以监理人员说了算? 我们现在这个工程的监理人员,我们按图纸和图集来做,他也要说不行真叫人头痛.比如梁的构造钢,按图集上只要搭够15d 就行了但是监理说不行,要满足最小锚固长度,请问到底取哪个???如果取15d,那又如何应付监理???答:按正式的设计文件。监理的职责主要是监督施工方面是否执行了设计文件。如果设计者选用了03G101-1,该标准设计就是正式的设计文件(见总说明第5条)。监理是否有权力改变设计文件,还请你查一下有关监理的职权范围规定。&问: (1) &有梁式筏板基础&的筏板部分一般为上下两层钢筋网,下层钢筋网片放在最下面,基础梁的整个钢筋(箍筋及纵筋)放在下层钢筋网片的上面。是这样的吗?(2) 但是,一般图纸在标注基础梁的高度时,梁底标高和筏板板底标高是在同一个高度,这样就出现了&基础梁的有效高度&缩减的问题。因为,首先是梁的下部纵筋的保护层变厚了。(最下面是筏板的保护层,然后是筏板下层钢筋网片的纵横钢筋,然后是基础梁的箍筋,最后才是基础梁的下部纵筋) 当我们进行基础梁的强度计算时,应该采用这个&缩减后的有效高度&进行计算。您说对吗?然而,有的设计院并不是这样,甚至连基础梁的箍筋高度还是采用梁高-两倍的保护层来计算的,这显然会造成箍筋&高度太大&。(3) 至于筏板钢筋网片,纵横两个方向的钢筋哪个在下面、哪个在上面?是否应为:① &下层钢筋网片&是短方向的钢筋在下面、长方向的钢筋在上面;② &上层钢筋网片&是长方向的钢筋在下面、短方向的钢筋在上面;③ 因为,从&有梁式筏板&的受力结构模型来看,正好是&楼板和梁&的受力结构模型翻转过来。这样的看法对吗?答:1、筏形基础的钢筋配置包括梁(或暗梁)和板两部分,布筋考虑一般&以梁为先&;2、比较两个方向上的基础梁,从中判断强者(等高时选跨度较小者,不等高时选高度较大者),与&强梁&相垂直布置第一层(最底层)板筋;3、在第一层板筋之上并与其垂直布置&强梁&的底层纵筋和第二层板筋(&强梁&的箍筋与第一层板筋在同一层面上插空走过);4、再在其上布置另一方向上梁的底层纵筋;5、板上部面筋的布置依据板区两个方向的跨度。跨度相差较大时,短跨面筋在上,长跨面筋在下;跨度相差不大时,与板底筋的上下保持一致(两个方向的ho相等);6、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两个方向梁相交对ho的影响,也应当考虑双向板的ho与单向板不同;7、&筏形基础&相当于&倒楼盖&的说法不完全正确。当承受地震横向作用时,柱是第一道防线,楼盖梁是耗能构件,所以要做到&强柱弱梁&&强剪弱弯&,梁要考虑箍筋加密区、塑性铰等问题;但筏形基础的基础梁通常不考虑参与抵抗地震作用计算&问:板面温度筋应在什么条件下设置?如何设置?答:现浇板的温度、收缩应力较大时在板的未配筋表面应设置温度收缩钢筋,板上、下表面正交两个方向的温度收缩配筋率不宜小于0.1%。该筋可利用原有钢筋贯通布置,也可另行设置构造钢筋网。&问:1、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的顶部贯通纵筋钢筋连接在&节点区&之内进行,本跨钢筋的两端伸进柱节点内&12d且过柱中心线。LPB顶部贯通纵筋钢筋连接的这个规定能否适用于ZXB、KZB、BPB等基础平板的顶部贯通纵筋?2、04G101-3图集第42页(ZXB、KZB纵向钢筋构造)只标出&正交方向柱下板带宽度&就是顶部贯通纵筋钢筋连接区;&&可否认为顶部贯通纵筋连接点的最佳位置:&在柱中心线较好&。3、04G101-3图集第46页(BPB钢筋构造)标出了&柱中心线两侧各Lo/4&的范围是顶部贯通纵筋钢筋连接区;&&可否认为顶部贯通纵筋连接点的最佳位置:&在柱中心线较好&。答:1、不适用。又:提问中&&12d且过柱中心线&应为&&12d且至少到梁中线&(不一定过柱中线)。2、无&最佳&位置,该连接区是一个处处&平等&的范围。(以哲学观点看世界不存在完美的事物)3、同上条。如果存在&较好&,应为在满足连接区要求的同时施工下料有规律,但这属于施工技巧。&问: 1、对于基础主梁顶部贯通纵筋,04G101-3图集指出,在柱中心线两侧Lo/4范围内为&连接区&,现在的问题是:是不是在这个宽度为&Lo/2&的区域内,顶部贯通纵筋的连接效果都一样?&&是否可以在&柱中心线&的位置上设置连接点?2、当&某跨&的顶部纵筋直径大于邻跨顶部纵筋,该跨的顶部纵筋也是在&柱中心线&的位置上设置连接点?&&还是伸到柱另一侧,在邻跨与直径较小的邻跨顶部纵筋连接?&&这两种连接方案哪一种较好些?答:1、效果肯定不绝对相同,但均能满足受力要求;在柱中心线设置应是理论最佳位置。2、在柱中心线较好,因钢筋用量相对较少。&问:请问陈老师非框架梁的箍筋加密区是怎么规定的?答:1、非框架梁无&抗震箍筋加密区&。2、设计者可以设计两种箍筋(现在这样做的例子很少),例如剪力较大的梁端部位箍筋配置较大,但与抗震箍筋加密概念无关。&问:请问教授现浇板里的分布筋是否要设弯钩?答:分布筋通常不设弯钩。&问: 1、看了青来教授12月8日关于基础梁保护层的一个回复:&表中基础梁数据应加以修正。在实际应用时,图集第38页已经明确规定最底层为基础底板,基础底板的钢筋已在表中明确规定(保护层)为40,而基础梁的钢筋在板筋之上,所以实际(保护层)将大于40。但对于高板位和中板位梁板式筏形基础梁则应按规范执行&,再对比04G101-3图集第25页,感到现在有发布&勘误&的必要。2、第25页&保护层&表中,&基础底板&的数据表现方式是好的,就是分别对&顶筋&和&底筋&列出保护层的厚度。请教青来教授:括号里面的&防水:50&也是指底筋保护层的厚度吧?3、建议&基础梁&的保护层厚度也按&顶筋&和&底筋&分别列出。你看好吗?答:由于高板位筏形基础应用不多(中板位更少),所以不计划在101-3的构造详图中公布高板位和中板位的构造,而25页的通用构造主要服务于本图集的构造,且由于38页的构造中已明确梁筋在板筋之上,所以应用中不存在问题.对于低板位筏基,即便上翻基础梁中也可能有回填土,但属于无水"封闭土",不象自然土对钢筋有侵蚀性,所以基础梁侧面及梁顶的保护层不必采用40.就目前101-3所包括的低板位筏基构造,25页不存在勘误问题,但宜以加注解的方式适时修正以求全面.另外,防水为50系指低板位的板底筋.&问:请教陈教授,我们这里最近有一工程主体封顶后屋架柱钢筋部分采用闪光对焊连接,监理不同意,但没有找到具体的文字或规范要求竖向受力钢筋不允许采用闪光对焊连接。请陈教授这一连接方法是否符合要求?试件怎么做?是否按电渣压力焊连接试件做试验呢?答:闪光对焊即可用于柱、墙等偏压构件,也可用于梁、板等受弯构件,而电渣压力焊只可用于柱、墙,不可用于梁、板。因此,闪光对焊的质量高于电渣压力焊。&问:我好像记得说是2、3级钢不宜做箍筋,但是我发现现在好多功能地方用的2级,有的一方还是3级在做箍筋,这样做是不是设计者的问题呀?答:新三级钢HRB400作箍筋非常好,二级钢HRB335冷弯性能较差作箍筋不如HRB400和HPB235.&问:04G101-3最后一页桩基础与底板结合用刚性防水层,请问什么是刚性防水层和柔性防水层,可否举例?答:通常刚性防水层为无机材料,柔性防水层为有机材料.后者抗压强度远不如前者.1、&刚性防水层&有:普通防水混凝土(细石混凝土)、引气剂防水混凝土、减水剂防水混凝土、三乙醇防水混凝土、氯化铁防水混凝土、微膨胀防水混凝土 等。2、&柔性防水层&有:油毡、SBS 等。3、在&防水层&下设100mm普通混凝土垫层(主要起找平作用)。&问:700宽的暗柱,设计只在暗柱图表上注了一个拉钩,而墙身的拉钩间距是600*600。。我想请教一下:此暗柱上的拉钩是按每600高一个拉钩设置,还是按照暗柱图表的位置沿高度每钢筋交接点设置?答:沿竖向间距与暗柱箍筋间距相同.700高暗柱设一道拉筋很可能不能满足规范要求,请提醒设计者再核实一下.&问:在03G101图中柱拉筋或S筋间距是否同梁拉筋答:不是。柱箍筋通常要求对纵筋隔一拉一,如果不用套箍而采用拉筋时也是隔一拉一,竖向间距所有箍筋拉筋均相同。&问:四级抗震箍筋弯钩是否同1-3级抗震弯钩一样是10d,还是与非抗震相同。答:只要是抗震就是10d,见规范GB5。&问: 在计算或审核板底筋根数时,如碰到计算出来的结果是带小数点的如是14。3根。请问这时小数点的根数是要整一根上去还是可以忽略不计? 我的理解是计算规则是要整上去,但是现场在施工误差内可以控制在不整上去也能满足间距要求啊。这样一来不是两个说法都有道理吗? 但是结果只能一个。该如何确定?其理由呢?望能尽快答复!答:要按16根。新规范的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的原则是&结构抗力要大于或等于作用效应&。&问:我是设计人员,现我有一个工程在现场巡查时才发现现场施工已浇筑好顶层柱到屋面层梁底,准备绑扎屋面梁筋,可柱筋预留锚固长度未能达到1.5Lae的要求,请问有何补救方法?施工方自已提出将梁柱筋在节点处相互焊接的做法,是否合理?答:应避免在节点内焊接。可将已经浇好的柱凿去一小段,采用37页D节点。&问:我查看过03G101-1中关于梁上立柱的构造做法是没有加吊筋的,也有听说一些理论说,梁上立柱对梁的破坏不同于次梁,梁上立柱主要是梁上部局部受压,所以加吊筋没什么用?此种说法对吗?有相关的资料可查吗?答:梁上起柱与次梁各自对主梁的作用有很大不同。梁上起柱将两层甚至更多层的梁刚接在一起,形成&架空&框架,因此,可以不在梁上起柱部位设置吊筋。如果是抗震结构的框架梁上有梁上柱,宜在梁上柱两侧按框架梁要求设置抗震箍筋加密。&问:1。03G101-1P37页柱顶纵向钢筋构造(一)A-C:标注柱外侧纵筋从梁底伸入梁板&=1.5LaE;而03G329-1附加:外侧柱筋从柱内侧边缘伸入梁板》=500mm。请问陈总03G329-1附加规定是否更加合理?2。《抗规》GB规定:抗震地区填充墙宜与框柱脱开10mm,用嵌缝膏嵌缝。请问陈总(1):填充墙构造柱柱顶是否也可按上述规定施工?(2)工程竣工不到一年,我们地区加气混凝土砌块内墙产生开裂现象比较严重(主体结构未产生裂缝,裂缝较大处剔开装饰层和抹灰层发现加气砖已经开裂),外墙KF空心砖则开裂较少。用什么办法处理较好?答:1. 尚不知该构造要求的逻辑前提、理论与试验依据,因此不好分析其是否合理。2. (1)规范规定填充墙宜与框架柱脱开10mm,是为了保证框架柱在抵抗地震作用时能够独立工作,以免发生与填充墙联合工作时可能发生的剪切破坏。规范没有规定填充墙上端与框架梁脱开,是因为框架梁在地震时是耗能构件,即便与填充墙(包括其构造柱)相连也不会影响其功能。(2)可能的原因是加气砼砌块所用水泥的稳定性不好导致开裂,或砌块含水率比较高导致干缩开裂。由于是非结构裂缝,可剔除面层后钉贴细钢丝网再做新面层。&问:03G101-1第37页关于柱顶纵向钢筋构造问题有二种作法。  第一种作法(A-C)要求:  1、柱外侧纵向钢筋不少于总截面面积的65%,伸入梁内且从梁底算起弯入长度大于等于1.5Lae(与梁上部纵筋搭接)。2、在C图,当柱外侧纵向钢筋配筋率大于1.2%时,则要求外侧钢筋第一批弯入梁内长度为大于等于1.5Lae。另外还要求第二批弯入梁内长度为Lae+20d。  我的问题是:  如果梁的截面很高,柱外侧钢筋直径较小,混凝土强度等级较高时,此时从梁底算起满足1.5Lae条件,钢筋可能不需要弯入梁内,即梁内无水平段长度。施工单位已发生这种情况,因为弯入梁内水平段并无规定具体尺寸,只有从梁底算起的总长1.5Lae一个条件,碰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  对于D图,从柱顶向下弯折的梁上部纵筋,只有大于等于1.7Lae一个条件,而没有规定从梁底向下的具体尺寸,施工单位认为从柱顶向下只要满足以上尺寸即可。请问设计人员该如何向施工单位交底。请不吝赐教。答:1、按A图,既然弯入梁内水平段并无规定,那么只要满足了长度要求,弯钩未入板内并无错(但应至少应弯钩12d)。2、按D图,既然没有规定与梁底位置的关系,那么只要满足了长度要求,弯钩不到梁底也无错。注:这两类节点取自GB(标准设计必须无条件符合现行规范),但存在你所提出的矛盾,严格来讲,违反了形式逻辑的&排中律&。这个问题是03G101-1的问题,但根不在03G101-1。我们修版时将对此再做详细规定。&问:请问陈教授:基础底板和楼板是否都是非抗震构件?答:通常这样处理,但也要看具体设计工程师的要求。由于地震主要是横向水平作用,剪力墙和框架柱是&第一道防线&,框架梁属于耗能构件,对于框架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楼板,一般可以不考虑抗震;但对于无梁楼盖结构或剪力墙结构的楼板,由于没有框架梁参与耗能,楼板还是应考虑抗震的。&问:按图集P37页节点,只要按照图集上的要求满足1.5LAE即可,如果钢筋能伸入梁板就直接伸出,如果由于梁过高或柱截面过大,不能伸入也只是满足总锚固达到1.5LAE就可以了。答:是的,这样做已经满足了图上的条件。但有时遇到梁比较高导致竖直段就已经达到1.5lae的情况,此时应按D构造。&问:1、框架梁的通长筋为抗震构造筋,如果通用筋的直径与框架的负弯矩的直径不同时是否按图集的构造要求可以不要错开搭接(直径相同时也是这个问题),这样是否与施工规范规定的钢筋错开接头的要求不符合?2、框架柱如果上柱钢筋直径大于下柱直径时,是否可以采用电渣压力焊,还是必须按图集采用上柱钢筋插入下柱?为什么?答:1、按图施工无错,但属于100%搭接。2、可以焊,但应在下柱焊,否则不能满足上柱内力需要。&问:1、地梁到底是要锚固到框架柱里(即指锚固长度从柱边算起),还是只要锚固到承台里就够了(即指锚固长度从承台边算起)?规范里只是略带地说了一下要求锚入承台,在以前的施工中,设计单位出的图经常是将地梁与柱子连接在一起,于是在实际施工中施工单位的做法经常都是锚入到柱子里。2、一般来说地梁顶面与承台顶面同标高,那么地梁面筋是要求从承台面筋下部穿入锚固,还是从承台面筋上部过就可以了?答:1、如果承台上部配置钢筋(面筋),从承台边锚固即可。如果承台未配面筋,宜伸至柱锚固。2、从面筋下面锚入(走表皮锚固不可靠)。&问:1 P38 中柱柱顶构造图, 位于梁外的柱纵筋的锚固是从梁底计算,还是从板底,我们的监理要求柱角筋从板底计算.但是照这样理解那板厚根本达不到直段0.5lae的要求.但若从梁底开始计算,当柱四边梁底标高不同时该如何处理.2.P47 "剪力墙水平筋交错搭接沿墙高隔一错一"那么此处的搭接长度Lle是按照接头50%的1.4Lae吗?因为在P48 中竖向接头错头为50%原标注Lle现改为1.2L ae,水平筋是否也可按此原则?3. P35中拉筋弯钩为135度,但是在施工中一般拉筋都是一端135度一端90度以便于施工,这样做对结构有无影响.4. ①P54、55 KL下部筋可否在支座左右1/3范围内设置搭接接头或在支座内贯通,②对焊或机械连接接头是设置在支座1/3范围内相互错开③或者接头全部设置在支座内,这样的话接头就无法错开.以上做法哪一种正确.5.楼板配筋的搭接和锚固是应按照抗震数值,还是非抗震?.监理的要求,要按照抗震数值计算长度.6.①墙柱纵筋接头相临应该错开,那么与相对边是否也必须同时错开,②当(暗)柱纵筋为单数时必有两根筋的接头无法错开为相临齐头,这种做法是否正确?7.在GB50204中要求90度弯折为D&5d.而在03G101中纵筋90度弯折为d&25时 R=4d d〉25 R=6d,是否一致,若严格按照03G101要求纵筋的弯折基本都是大圆弧,但在施工现场中好象没有发现这种情况,答:1、都从梁底算。2、不可。这不是新原则,只是与《高规》保持一致的特例。3、规范中也没有90度钩的规定,若这样做没有依据。4、按《高规》的相应规定连接。5、非抗震(设计者要求按抗震时除外)。6、①没有这样的规定;②只好如此。7、依据是设计规范。设计规范是&上游&规范。&问:1.剪力墙和楼板的相交处一定要加暗梁?2.电渣压力焊的接头外观不合格,是割掉重新焊过,还有上下一个锚固长度加50%的钢筋截面,那个强度大一点?3.规范上有说主次梁相交出加吊筋,那次次梁之间也要加吗?4.两个梁相交,之间一定相互受力吗?答:1、不一定,要根据具体设计要求设置。2、问题看不懂。3、做支座的梁就是主梁,可有多级层次。4、是。&问: 在101以前的版本中,墙水平筋在转角处的做法有两种,我在施工中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的应用,从没有出现什么问题,现在03G101中只有连续转过拐角一种,因此有些情况让我为难:1、转角两边的水平筋的规格、间距不同,即使大规格筋转过拐角也会因间距不同而无法搭接搭接小规格筋,这种情况怎么办?2、有些情况墙的水平筋规格较大(如人防墙等),而房间的开间较小,举例:水平筋为20,而房间开间为2400,两边的暗柱拐过内墙皮350,这样根据03G101的计算,其中长的水平筋为:350+2*1.2Lae+500=2338(Lae=31d),如果这样做,那么墙的一边满足要求,另一边就不满足要求,怎么办办?以上的情况如果采用101原来的拐角处锚固的做法,那就什么问题多没有?我想03G101中可能没有考虑到这些特殊情况,现在我碰到了,不知怎么做?答:1、钢筋搭接的含义并不是两根钢筋绑在一起(靠绑扎是传递不了多大力的),其搭接机理仍然是混凝土对两根钢筋分别粘结。英国的做法是搭接的两根钢筋必须间距&25且&d,要求其中的一根按1:12斜走过去再保持要求的距离平行相错,所以,两边不同直径与间距的钢筋&搭接就是&,不要顾及两两相挨,有一定间距混凝土对钢筋的粘结效果更好。2、这种地下室的墙并不是剪力墙,属于基础结构,不归03G101-1管。设计者应另出构造(可以在拐角处分别弯锚)。&问:请教一下,一个主次梁交接处附加箍筋和吊筋两个是否都要设置还是根据情况设置一种(吊筋或附加箍筋)?答:一种即可,不必重复设置。&问:1 p38"中柱柱顶纵向钢筋构造"中,若实际kz上面为上翻梁 (梁底同板底平),且柱顶钢筋锚入板内,就无法保证大于等于0.5lae的条件了.陈老师,此处上翻梁为WKL,而且设计中将柱配到顶板,该如何处理.2 p37图A节点图上标注:"其余柱外侧纵筋伸至柱内边弯下"与后边的注解"其余柱外侧纵筋&"不一致,是否应以后者为准.柱顶第一层,第二层是什么意思.从您的回复,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第一层与第二层的说法仅仅是为了区分的方便,实际上他们可以位于同一高度处.3 若结构设计说明中提到"框架梁柱的抗震等级为二级,抗震墙的抗震等级为三级",没有提到板的抗震等级,则板的应如何确定.您的回复中提到板不抗震,但是确定板筋搭接长度时,用到最小锚固长度,就须考虑抗震等级,则此时的抗震等级应如何取呢?答:1、柱筋应伸至梁顶而不是板顶,不够0.5lae如何处理请设计工程师定(顶端弯钩12d亦可)。2、柱两个侧面的钢筋弯钩相交90度(十字交叉),一层相顶,只能分两层。3、板不抗震。&问:因为板不抗震,板筋的搭接长度如何确定呢?答:搭接长度是以最小锚固长度为基数计算的,且与接头面积百分率密切相关。如果板不抗震,就应先确定其非抗震的锚固长度,再计算搭接长度。&问:陈教授,你好。连接承台的地梁上一般没有柱,且地梁刚度比承台小的多,计算时一般不考虑分配柱的弯矩。那是不是说底层柱底内力传给承台,承台再传下给桩基础?此时地梁是否只承受底层填充墙和底层填充墙下素砼地圈梁的荷载,若(1)地梁下回填砂(较密实)、(2)地梁下回填土,这两种状态下地梁受力与框架梁相同、相反或其他?地梁钢精接头与框架梁相同、相反或其他?什么时候地梁钢精接头与框架梁相同,什么时候地梁钢精接头与框架梁相反或不同?答:是。是。(1)(2)两种情况地梁受力与框架梁均不相同。当承台配双层筋网时,地梁可按单跨梁考虑。地梁就是地梁,地梁接头要符合其内力特点,没有必要与框家梁比较。问:陈老师,有个问题请教你:桩基础,地梁顶标高与承台顶标高平,施工时地梁底架空,后回填土。此时地梁是否是柱的支座?还是地梁与框架梁一样,分配柱的弯矩?此时柱的传力路径怎么传?基础梁钢精接头位置是否与框架梁相同?若为条基,基础梁应为柱的支座,此时基础梁钢精接头位置与框架梁相反,是否正确?答;1、连接承台的地梁上一般没有柱,其刚度比承台小的多,计算时一般不考虑分配柱的弯矩,其构造与框架柱不同。2、可以这样考虑,但不完全相同,钢筋是连接而非锚固。&问:图纸中主次梁交接处在主梁上每边3个间距50的加密箍,质监站来检查时说应是4个,要求整改,理由是原本梁上也有箍筋。还举了例子说:加你500元工资,是不是原来工资就没了呢?!我认为这样做法不对,例子也不妥。用剪力墙与AZ关系差不多吧。配筋一样的在暗柱处剪力墙纵筋可以不做的。答:一般较密箍筋取代较稀箍筋,但多放一道倒没什么坏处,也不属于错误,因为规范要求全是&&&,大学教科书里才是&=&。&问:1 p36机械连接中,相邻纵筋交错机械连接的间距"大于等于35d"是否应该为"大于等于500大于等于35d".2 p38"中柱柱顶纵向钢筋构造"中,若实际kz上面为上翻梁 (梁底同板底平),且柱顶钢筋锚入板内,就无法保证大于等于0.5lae的条件了,该如何处理.3 p37图A节点图上标注:"其余柱外侧纵筋伸至柱内边弯下"与后边的注解"其余柱外侧纵筋&"不一致,是否应以后者为准.柱顶第一层,第二层是什么意思.4 p24"五"中注2改过之后为"&其锚固长度与方式同框架梁下部纵筋".此处是否不改为好.锚固长度,若梁下部纵筋为620,则抗扭钢筋也是620吗.5 对剪力墙暗梁,若梁侧已按设计绑扎了构造筋,则剪力墙水平筋还有必要在暗梁高度范围内配置吗6 KZL侧面纵筋端部需进行横向弯锚时,其方向是否应分向两边.7 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中的钢筋是指梁的上部筋,下部筋,还是所有的受力筋.上部,下部纵筋与梁侧纵筋肯定是分开考虑的.8 若结构设计说明中提到"框架梁柱的抗震等级为二级,抗震墙的抗震等级为三级",没有提到板的抗震等级,则板的应如何确定.9 KZL的具体是如何定义的,现有一工程,为框剪结构,楼座&0.000以下,从下向上依次为地下室底板,地下室柱,地下室顶板,顶板处上翻梁(梁顶为&0.000板顶,该梁形成封闭夹层),&0.000板处的普通下翻梁(不形成封闭夹层),,&0.000板,以上为剪力墙,则此普通下翻梁是不是也应属于KZL.10 (1) p47提到的"转角墙水平钢筋构造,若设计未提,是否只要满足水平筋交错搭接的左边起点距暗柱边缘&0即可.(2)在我看到的图纸上,对地下室挡土墙转角处,其外侧水平筋,采用两L型钢筋绑扎搭接,这样符合规定吗?答:1、焊接有两个条件,机械连接仅有35d一个条件,图上注的明明白白。2、柱钢筋任何时候都要伸至柱顶,不可锚入梁底的板内,该情况要用A构造。3、后边注解指两层钢筋的关系,第一层钢筋弯钩与第二层钢筋弯钩相正交,来自柱的两个边。4、是指钢筋直径的多少倍,而非具体数值。5、无必要。6、分向两边弯锚。7、是指同一部位的钢筋。上部筋与下部筋不要混着算。8、板通常不抗震。9、地下室顶板位置属于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顶板以下属于基础结构,不归03G101-1。现阶段由设计者设计,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尚未编制。10、(1)转角墙两边配筋较大者转过墙角与配筋较小者连接;若配筋相同,那边转过墙角均可。(2)地下室外墙可以这样处理,但不属03G101-1的内容。问:1,梁侧面纵向构造和拉筋。注1,当H大于等于450时在梁的两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筋,纵向构造钢筋间距A小于等于200,问:如果H等于450时在梁的两侧面究竟应加几根构造筋,如加两根,A小于等于200的条件就不符合,但只差1厘米。这种情况应该加几根呢?这里说的构造筋包括受扭筋吗?2,当图纸上未标明是构造筋和受扭筋时如何判断?3,锚固长度和最小锚固长度均用LA表示,为什么一样呢?如何区分?搭接也是这样的啊。4,36页图示中基础顶面嵌固部位是指基础承台顶还是地梁顶?答:1. 等于450时每侧加一根。对于矩形梁,上下去掉保护层后上下筋中到中实际不足400,对于T形截面的腹板,仅差1厘米,为200的5%,可以忽略。2. 属于设计遗漏,不要自行判断。3. La是最小锚固长度。4. 有地梁时是地梁顶,地梁以下属于&基础结构&,不归03G101-1,应由设计者设计&问:如果按03G101第页中梁上柱的做法,当遇到梁高度较大时钢筋仍然要坐底再弯12d,那么钢筋的锚固长度就很大。是不是有这个必要?是否可以直锚满足一个锚固长度后弯12d及可?答:本图集没有关于转换大梁的构造,梁上柱属于非转换大梁上的梁上起柱,梁不会很高。如果遇到转换大梁,应由设计者补充设计。&问:我对基础顶面和嵌固部位理解有点搞不懂,对于框架底层柱箍筋加密区要达到Hn/3,Hn从哪儿开始算起,是从基础扩大顶面算起,还是从地梁(地圈梁)上表面算起?地圈梁是不是也能算是嵌固部位?答:有地圈梁时,应从地圈梁顶面算起。地圈梁以下属于&基础结构&,应专门设计。&问:1、承台梁的受力是否类似于上部框架梁,而并非一般的条基地梁?2、近日遇一问题,一上下总筋均为5根钢筋的梁,由于下了料时的疏忽,并没有使五根纵筋的间距按一般作法分布(即一般五根钢筋等间距分布,但间距均超过30MM),监理强行让拆掉重做,请问是否必须拆掉?3、柱下条形基础的地梁其锚固长度是否应从两端的柱边开始算起?答:1、都不是。2、不一定必须,但监理有权这样要求。3、基础梁只有连接问题,没有锚固问题,它是柱的支座,不要弄颠倒了(请参见即将印刷发行的04G101-3)。&问:主梁与次梁相交时,一般都有加设吊筋,那么是不是在吊筋的位置都要加上附加箍筋,这两种是不是如果吊筋出现附加箍筋也要出现?或是各归各的,只要设计有时就加没有就不用在吊筋处加附加箍筋了?框架结构有抗震要求的。答:设一种就可以了,没有必要重复设置。如果设计上了两种,请你们落实一下设计是否有误?如果是抗震结构,最好采用附加箍筋,可以承受往复荷载引起的内力(剪力)变号,而吊筋无此功能。&问: 这是一个施工实践中经常发生的问题:1、框架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下部纵筋如果规格、直径相同,应该尽可能贯穿支座,而不要在中间支座内锚固。2、但是,钢筋的定尺长度有限,必然要发生钢筋连接问题。在&支座内&进行连接吧,陈教授已经多次强调了:不可行!在跨中1/3处,是正弯矩最大的地方,下部纵筋不可能在此连接。只剩下靠近支座的1/3跨度的区域,能不能在这里连接呢?陈教授也说过,非抗震时可以,抗震时&&03G101-1图集没有做出明确的指示。3、于是,&梁下部纵筋在哪儿连接?&成了一个不好解决的问题。于是,不少施工人员只好把钢筋截断在支座处,让中间支座两边的钢筋都在支座内锚固。从而使得上述的&第1条&变成&理论上&的说法,实际情况是中间支座内钢筋密集。答:经反复慎重考虑,没有在修正版中加进在支座外进行连接的构造。因为标准设计以解决普遍性问题为主,一般不解决特殊性问题(事实上特殊性问题也不应标准化)。如果我们作出了在支座外连接的构造,就可能触动了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客观上引导施工界都普遍这样做。当地震发生时,梁端部位反而比跨中受力更大。在梁端部位进行连接,尚缺少经受过地震考验的实例,也缺少专门研究试验实例。如果全国范围内都采用这种做法,万一经受不住地震的考验,就要酿成大祸。于是,我们在修正版54至59页中增加了一条注:&梁下部纵向钢筋的连接应按照《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1和6.5.3条的有关规定进行施工。&《规程》中的规定内容,基本明确了只有掌握结构内力实际分布情况的设计者才有可能确定下部纵筋宜在何处连接与如何连接,而不掌握结构内力实际分布情况的施工人员仅凭经验或直觉是难以判断的,这样可以避免可能的失误。&问:1.在计算从梁底到板上的柱筋时,1.5Lde是从高梁还是低梁起算?2.如果按梁方向高低分开算考虑的话,角柱的角筋如何算?答:1、各向柱筋按各向梁底。2、角筋随那一向即按那一向。&问:1、能说明一下约束边缘构件,构造边缘构件?2、端柱、扶壁柱、暗柱的区别及其定义?是否暗柱的宽度是随墙的厚度,而端柱、扶壁柱的截面宽于墙的厚度?3、在03G101-1中的剪力墙水平钢筋伸入端部的弯折长度是否只取15d吗?而不需要满足la吗?答:1. 请看GB第11.7.14至第11.7.16条及相应的条文说明。2、端柱请看第11.7.17条;扶壁柱用于较薄墙体支承较大梁时墙体的局部加厚;暗柱为翼墙、转角墙和&非墙周边位置的边缘构件&(墙周边要设端柱)。后一问答复:是。3、不需要。问:HRB400可否用做箍筋?答:是非常好的箍筋用钢。HRB400是新三级钢,强度高,塑性性能也非常好,以后将成为建筑工程的主流钢筋,用做纵筋和箍筋都非常好。&问;在03G101-1中提到柱的基础顶面嵌固部位,能否理解为+-0.000标高,也就是首层柱?答:00标高位置有双向基础拉梁时,该标高是&嵌固部位&,但不是&基础顶面&。一般来讲,嵌固部位高于基础顶面,且一旦有嵌固部位,该部位至基础顶面就应属于&基础结构&了。&问:03G101-1第36页抗震KZ纵向钢筋连接构造中钢筋连接位置是相对于楼面满足一定的要求而第40页柱箍筋加密的位置却是区相对于梁顶面,为什么?答:因为是两种钢筋(纵向钢筋、横向箍筋),所以标注方式可以区别。方式并不是唯一的。&问:1 陈老师,p17 4.(3)中提到"当矩形洞口的洞宽大于800时,````"若仅有一边大于800,设计中又没有提,该如何进行加强.2 梁纵筋搭接长度范围内的箍筋加密有没有具体规定.答:1、该条提到洞宽大于800时的&水平加强&要求,没有提到洞高的具体尺寸,是专门讲&水平加强&的条件;对照53页,只有洞宽和洞高均大于800的构造,而且规定两侧竖向要设置剪力墙边缘构件,但没有提到洞高小于800时的构造。其原因是当洞高小于800时,在两侧边可以参照洞宽洞高均不大于800时的构造设置补强钢筋,但也可以设置边缘构件,具体由工程师决定并注明。2、有明确的规定,请看《混规》GB第9.4.5条。&问:受拉钢筋绑扎搭接长度按03G101第34页的下面两表执行。问题是:在现浇梁板中,梁板的下部钢筋一般为受拉钢筋,在其非受拉段也要按上执行吗?答:由于是&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长度&,非受拉筋自然不在其内。非受拉区03G101-1未做规定,如果搭接,应由设计者注明要求。&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03G101>说:底层柱的柱根系指地下室的顶面或无地下室情况的基础顶面;柱根加密区长度应取不小于该层柱子净高的1/3;当有刚性地面时,除柱端箍盘加密区外尚应在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的高度范围内加密箍筋。请问:(1)刚性地面是指什么?(2)如果有刚性地面时,底层柱柱根是从基础顶算起还是从刚性地面算起?(3)地坪(或地面)处各框架柱间有钢筋混凝土间有圈梁时,算不算刚性地面?(4)如果某工程地下二层,地上二十层,底层是指地下第二层还是指地上第一层?答:1、指硬地面;2、从基础顶面算起;3、地面下有两向拉梁时,从梁顶面算起,基础拉梁以下属于&基础结构的柱&,不属03G101-1的构造范围;4、从地上一层算,地下部分的G101标准设计还没出版。&问: 03G101中对框架柱的复合箍筋作了规定,叠合处不超过两个箍筋那么框架梁的复合箍筋是否也遵循这个规定呢?也是大套小,而不是大套中套小,或相互叠合呢?现在的梁箍筋6肢以上的很多,真诚请教,望不吝赐教,谢谢!!答:六肢箍应大箍套小箍。任何情况都不要大箍套中箍,中箍套小箍,这样不但不合理,而且浪费钢筋。&问:施工时确定一级钢锚固长度的时候应该是不考虑弯钩长度的吧,只考虑水平段的长度?答:不考虑。&问:1、在17页的AT型楼梯中,梯板高端负筋在锚入高端梯梁中,图上给出了斜段长度为〉=0.4la,弯折长度为15d。如果伸入梯梁的斜段长度满足la时,是否还需要弯折15d?如果伸入梯梁的斜段长度不能满足la时,此时其斜段是否必须伸至梯梁的对边然后在往下弯折15d?如果斜段+15d还不能满足la时,是否需要将弯折部分加长使其伸入梯梁的总长达到la?2、在17页的AT型楼梯中,梯板低端负筋在锚入低端梯梁中,其弯折部分是否不受15d的限制?如果伸入梯梁的直锚斜段长度满足la时,就直锚,不能满足时,才需弯锚,此时完这部分的长度就用la-斜段长度之后,差多少就是多少,不知我的理解是否符合要求?3、在平法图集中,凡是大样图中标注了&=0.4la及15d的钢筋都是按上面第一条去理解,其余的就按上面的第二条去理解?4、平法图集中的钢筋弯折长度是否受其弯折角度来确定的?在&=90时,按&=0.4la及15d来考虑?否则就不按15d来考虑?答:1、斜直锚满足la不必弯锚;不必伸至对边,过中线即可;斜段加15d不要求必须大于la。2、低端弯折角度大于90度,只有总长要求(直锚亦可),没有直段和弯钩长度的要求。3、注什么就按照什么,上端和下端要求不一样。4、你看的对。&问:1.当仅一层框架,即底层框架上部砖混结构的综合楼,底层框架梁KL纵向钢筋是按&楼层框架梁&(P54)还是按&屋面框架梁&(P55)的构造选用图集?2.图集P54,抗震框架梁端支座下部纵筋伸至柱外边且&0.4LaE,而上部纵筋仅要求伸入支座&0.4LaE后下弯15d,没有要求伸至柱外边,实际施工时为避免局部钢筋密集上部纵筋是否可以只满足&0.4LaE后下弯15d,而不伸至柱外边? 伸至柱外边也没错吧?3.砖混结构中的单梁,两端是240*240的构造柱,单梁钢筋的锚固若直锚满足12d时是按12d、还是按&0.4La(LaE)+15d?答:03G101-1适用于&现浇混凝土结构&,你问的第1、3两个问题属于砌体结构的问题,如果选用03G101-1是设计者扩大了使用范围,问题最好由设计者解决。1、该问题是砌体结构中的&墙梁&问题(详见GB),既不能按03G101-1中的&楼层框架梁&,也不能按&屋面框架梁&,但可以借鉴&框支梁&,不过其构造也不能照搬(其实也无法照搬),要经设计者按墙梁要求进行调整。2、图集规定的很清楚:&伸至柱外边(柱纵筋内侧)&。3、这不属于03G101-1解决的问题,应由设计者出构造要求。&问:陈教授:你好!工程中遇到:一架上反梁底面与现浇板底面平齐。板底的钢筋网片应该在梁的受力筋上面还是下面?板的钢筋是圆8,保护层是15。梁的受力筋是罗纹25,保护层是25。请多多指点!谢谢!!答: 板一个方向的钢筋在梁下部钢筋下面,但在梁支座部位要按搭接连接而不是锚固;板另一个方向的钢筋与梁下部钢筋平行(在同一层面上)。注意此种情况下下铁要按搭接考虑(位置在近支座1/4跨度内且应控制接头百分比)。另外,一旦混凝土凝固,就不存在下铁独立工作的问题。&问:陈教授,我看过几本资料,上面关于梁上开洞的说法都不太一样,比如洞口大小,允许范围等等。还有就是,03G101-1中对框架梁没有说明,请问框架梁和连梁的开洞原则有何不同?谢谢!答:框架梁的截面高度较小,开洞后必然削弱,究竟削弱多少,不经过实际计算很难推算,故不应在构造中解决,而留给设计者自己处理;剪力墙连梁截面高度较高,有较高的刚度储备,开一定大小的洞,以构造方式即可以解决。&问:P39\P45柱纵筋锚固在墙顶部时,上柱纵筋与剪力墙钢筋是什么关系?剪力墙加厚有什么具体要求?图示板上、下部分柱同截面。答:&重叠&关系。这个&重叠&是柱与墙两种不同构件的&搭接&。不是剪力墙加厚,而是柱与墙&重叠&。&问: 梁比柱宽的端支座怎么锚固呢?/答:03G101-1中没有提供此构造,所以应由设计者补充设计。&问:1、在纵向钢筋搭接部位箍筋加密长度是指两个搭接长度加密还是2.3liE长度范围内加密,因为两个搭接相互错开的距离规范要求大于或等于1.3liE?2、在搭接部位的箍筋加密间距是否应该于该构件的正常箍筋加密间距相等?答:1、两搭接段加密,中间非搭接段不加密。2、不一定相等。设计者应注明。&问:请问陈教授:00G101图集中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为la(lae)所涉及混凝土强度等级是否指锚固点的混凝土强度?如:框架梁的锚固长度。其中梁的混凝土强度为C35,而其相对应的墙(柱)的混凝土强度为C40。此案的钢筋最小锚固长度为la(lae)是否应取与C40(墙、柱)的混凝土相对应的锚固值。答:锚固段在柱内,应按柱砼强度等级。&问:引用您在&陈教授答复(二)&中答墙问题四的一段话:按照我国施工实践中的传统做法,局部无间隙(纵筋搭接或箍筋局部重叠)的并列钢筋最多为两根(如果严格要求,为保证混凝土对钢筋的360度握裹,不应该允许有无间隙的并列钢筋,请参看35页右上角构造)。由于转角部位存在比较密的箍筋,如果转角墙外侧水平钢筋在阳角位置设搭接接头,则难以保证局部并列钢筋最多为两根,钢筋混凝土中将形成多条贯通内缝,当地震发生时,可能会在此关键部位发生破坏。我的疑问就是:是不是在实际施工中纵筋搭接如果不按传统的三点绑扎法将搭接部分的钢筋紧紧绑扎在一起,而是在两根钢筋之间预留一定的间距,这样的话钢筋搭接的效果还要好些,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们在施工中对钢筋搭接的绑扎的要求岂不是不用那么严格。答:搭接连接的实质,是混凝土做&媒介&分别粘接两根钢筋,如果两根钢筋离开一定距离(英国人的做法),效果肯定更好一些。但是我国的传统做法允许(其实是要求)两根钢筋紧挨在一起,所以搭接长度比较长。如果按英国人的做法,在国内反而找不到依据了。&问:你好!请问当两基础梁垂直相交时(呈L形,两梁互为支座),应如何布置两相交部位的梁的箍筋?  梁(框架梁)一端与柱刚接,另一端以另外一框架梁为支座,该梁还属于KL吗?答: 两基础梁垂直相交,不等高时,高者箍筋贯通设置;等高时,顶部钢筋在上的基础梁的箍筋贯通设置。一端与柱连接,一端支于梁上,这种梁与单根柱构不成框架,实际上不是KL。如果编号为KL,可在与柱相连一端按KL构造,另一端按L构造。&问:那么我想再问,梁一端与柱刚结,另一端以剪力墙(暗柱)为支座,还属于框架梁吗?答:属于框架梁。柱与墙均为直接抵抗横向地震作用力的构件,梁不直接抵抗,但由于与柱刚接,柱与墙的横向位移通过梁柱或墙柱节点迫使梁参与耗能,从而间接参与抵抗横向地震作用力。&问:请问机械锚固中是螺纹钢筋弯折135度吗,那梁筋锚固当不能满足LAE时可否用此方法.而不用0.4LAE再加15D弯钩答:可以。&问:基础梁上部钢筋能不能在框架柱下进行锚固或搭接(在实际很多图纸上基础梁在框架柱两边钢筋直径不同而在此进行接头,并且没有错开)吗?答:可以搭接,但不是锚固,因为柱根不是基础梁的支座。&问:请问陈教授,在筏板基础施工中,柱子钢筋的锚固是从基础梁上部开始计算还是从底板上开始计算。答:从梁上部开始计算,但要求插至基础底,且梁比柱窄时必须加侧腋。&问:柱子在基础梁中的插筋,应至少设置两道箍筋来定位,但现在两个方向的基础梁在节点中已全部设置箍筋,且两个方向的梁的腰筋也都伸进节点,这两道箍筋很难插进去,能否将柱插筋绑在梁的腰筋上而不设节点中柱插筋的两道定位箍筋,只加设拉钩或拉钩也不需要设置?答:一般基础梁比柱窄,构造上必须加侧腋的方式做到&梁包柱&。两道柱箍筋可以不用复合箍,如果安放困难,可以焊接。&问:柱下交梁基础两个方向的基础梁都配置了4根16(Ⅱ)的抗扭钢筋,柱子主筋伸入基础梁节点后,固定其位置的至少两个箍筋就不好设置,可否不设这两道定位箍筋,将拄主筋绑在基础梁的抗扭钢筋上来固定拄主筋?答:柱比梁宽时,必须按规范要求在基础梁侧面加腋,比柱截面要宽出50,加腋水平筋要可靠锚入梁内,实现&梁包柱&,这时才可将柱&锚入&基础梁中,有必要时要附加拉筋对柱插筋定位。梁比柱宽时,不需要加侧腋,按上述方式锚固柱插筋即可。无论谁比谁宽,相交叉的两向基础梁,必须有一个方向上的梁箍筋布置贯通节点区域(两向梁中较高的梁),另一方向从梁边起箍。&问:03G101-1第66页图C中&当L<4hb时,不将钢筋在端部弯下&,是否指的是如果满足此条件上面第一排的角筋端部也不弯下(即&12d的直弯钩不做了)答:弯钩是弯钩,弯下是弯下,&斜向弯下&一般都简称&弯下&,不在端部弯下不是不在端部弯直钩。直钩任何情况下都要做。&问:请教陈教授:挑梁侧面纵向钢筋的配置是否同框架梁?挑梁箍筋在没有注明的情况下,是否按加密区的间距配置?答:侧面构造纵筋设置同跨内梁。挑梁箍筋非常重要,设计若没有注明,属于疏漏,施工不可瞎猜,应由设计方面补充注明。&问;P66页 挑梁的箍筋从图上示意为全加密,是否如此?答:是同一间距而已,并不是&全加密&或&全不加密&。&问: 03G101第40页提到,底层刚性地面上下各加密500,请问,何为刚性地面。答:可以从&刚性&一词的字面含义理解。质地坚硬,竖向比较坚硬,横向压缩变形小的地面为刚性地面。&问:上次所提刚性地面的解释太理论,我不是设计人员,所以理解不了,请陈教授能列举几个目前在住宅中用到的刚性地面,比如混凝土地面是不是刚性地面。答:混凝土地面,或以混凝土为基层的铺石板、地面砖等硬质面层的地面等。&问:1、框架结构中,板的上层负弯矩钢筋,沿次梁(短跨方向)布置的通长钢筋和沿主梁(长跨方向)布置的钢筋,哪个在最上层?2、柱、梁的保护层一般为25mm,而次梁的上层钢筋放置在框架梁的上层钢筋上,同时框架梁的钢筋要伸入柱主筋内侧,施工中是否可将框架梁的上皮及两侧钢筋的保护层适当加大?答:1. 从上往下,第一层:板上部负弯矩筋、主梁箍筋;第二层:主梁上部纵筋、次梁箍筋、板负弯矩筋的分布筋;第三层:次梁上部纵筋。2. 次梁上部保护层加大(一个主梁纵筋直径)。梁柱等宽,梁侧面保护层加大。&问:对于楼板沿梁设置的负弯矩筋在梁的交叉部位两个两个方向是否均设置,通常工地上常见的做法是两方向均计算到梁侧,但是这样布筋 T,十型结点梁上有两层负弯矩筋,若再加一层分布筋,板的保护层无法保证(比如负弯矩筋为∮10时梁主筋上还要加26mm),施工中的变通做法是适当提高此部位的砼标高,盖住钢筋.一次设计院一位高工(一级注册结构师,注册监理师),现场检查时说这些结点重叠部分可以只配一个方向的负弯矩筋,他走后,监理人员也不能统一意见,最后不了了之.请问陈教授上面那一种做法合理答:角区双向设置的负弯矩筋可互相绑扎,因此不需要再加分布筋。分布筋出角区后再加,并与郊区筋&构造交错&150(不属于搭接)。角区不可以只配一个方向的负筋。&问:设计中筏基只在说明位置标明:筏板为16-200双向双层设置. 筏板为基梁外放500. 请问筏板筋端部是否弯折,为多少.上下层是否一致.基梁端头锚固如何处理,支座从何处计算,因为设计说明中说基梁作法参照框梁. 既然基础不考虑抗震,那么基梁箍筋末端平直部分是按照非抗震的5d,还是抗震的10d.(地下车库,框架结构,一级抗震.)梁的箍筋通常怎样拼才合理,比如4肢箍有大套小,也有同样大双拼,因为我在一个小区内两种做法都见到,而若从结点祥图的箍口判断的,有的就没有标箍口.还有如果梁的配筋和截面相同,但是长度不同能否使用完全相同的编号,至少这样会让钢筋工出料单不便,同一编号的梁要还要注明不同的轴线.我们现在施工的图纸设计就出现这个问题.当同一框(基)梁的两跨不在同一直线上(折线),支座加筋是沿梁弯折还是断开分别按锚固计算.答:设计方面也太省事了!1. 筏板端部下铁可弯钩12d,上铁可不弯。2. 基梁端头不是锚固而是连接及&收边&问题,根据各种不同情况处理方式各不相同。请设计者补图。3. 按10d。4. 基础梁可以等大双拼,但以大套小为佳。框架梁应大套小。箍口在何角无硬性规定。5. 长度不同不能用同样的编号。6. 偏折不大于9度(小于1:6)时,支座加筋沿梁弯折,否则分别锚固。&问:何为刚性地面?????基础插筋可不可以有接头???答:1、垂直方向比较坚硬,水平方向刚度较大(较难变形)的地面。2、没有绝对不允许。但是必须做到,一、严格保证质量,二、严格控制接头百分率,就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连接。搞结构最忌&琐碎&,要坚强、雄壮、大方、大气、舒展、匀称。基础插筋是主体结构的起点,&万丈高楼平地起&,刚要向上挺出,就在基础中插进一些短钢筋头子接起来的柱跟,是不是有些猥琐、晦气?&问: 1、支座上部纵筋的跨内端头弯折长度如何确定?2、按下部纵筋的1/2配筋如何理解?3、AT楼梯低端、高端上部支座纵筋的构造是不一样吗?不要求上部纵筋锚到梯梁边吗?4、上部纵筋、下部纵级布筋宽度是梯段宽-2&50吗?答:1、顶住底模,以免浇注时下沉。2、即下部纵筋的50%。等直径时则根数为1/2,不等直径时取单位长度截面面积1/2。3、不。4、可以。&问:一根钢筋上是否允许出现2个焊接接头?此一根钢筋是指多长的一根,连续梁50m长要几个接头?是否一根是指同一跨的梁、一层楼的柱,也不对,万一跨、层高太大怎么办?并且好像现在的混凝土已经没有这一条了!答:一根钢筋通常指&一跨&或&一层&中的某根钢筋。结构中任何连接都不会绝对不允许,要掌握&不应&、&不可&、&不宜&在&度&上的区别。&问:1、基础梁的箍筋应该做成同样大小的箍筋套子,还是做成大箍筋套子内加小箍筋套子的形式,我认为后者更容易定位,易操作。箍筋形式有没有抗震方面的要求。2、同样在框架梁和柱子箍筋加工时,类似问题怎样处理较合适。因为我现在没有这方面的资料,现场操作过程中存在分歧,请陈教授明示。答:1、要大箍套小箍,且不可以大套中、中套小,以保证环箍筋四周任何一段长度上最多只有两根箍筋紧靠并排。2、同上。&问:请问地梁的面筋是放在承台面钢筋的上面还是下面,这有关系吗,底板筋又怎样放置呢?请指教,谢谢!答:如果贯穿承台,上下均可;如果入承台锚固,锚入承台面筋下为好。&问:不知在平法楼梯这本图集没有考虑有关抗震方面的东西。在抗震区钢筋的锚固长度不需考虑?答:板式楼梯属于特殊楼板,因其计算时通常不考虑参与耗能(地震作用产生的能量),所以与楼板一样不考虑抗震。如果设计者认为某具体工程应考虑楼梯抗震,可以加以变更。&问:请问陈教授1、一般基础梁及底板部分是否不作抗震要求,为何相关配筋资料很南找,03G101中没有这方面的要求?2、我遇到的问题是图纸按设计意图(已请教过设计),梁式筏板基础配筋与顶板形式相同即先绑扎梁,后绑扎底板,底板下铁与同方向的基础梁下铁在同一平面上,保持底板及基础梁下铁处只有两层钢筋;但有很多工地有这样的作法及认为底板受力较复杂,与顶板不同(即底板钢筋应把基础梁托住),梁式筏板基础钢筋绑扎时,先绑扎底板一个方向的底铁,再绑扎另一个方向底板底铁与与此平行的基础梁底铁,最后绑扎与先绑扎底板底铁同方向的基础梁底铁。我认为应该按第一种方法,第二种方法降低了其中一个梁的有效截面,请问您是否底板钢筋应把梁托住,梁式筏板基础中底板与基础梁受力到底是怎样的形式?3、框架梁两方向交叉处设计往往不提钢筋应该怎样上下错开,我们的作法为框架梁交叉处其中一梁钢筋上铁降低一个钢筋直径,另一梁下铁抬高一个钢筋直径,此范围处箍筋在加密区逐渐相应缩小以迎合梁铁,这样做是否合理,您认为施工中应该怎样做?4、梁式筏板基础与端部地下室剪力墙是和关系,是否只是剪力墙钢筋锚固在基础底板内,如果是,锚固长度应是多少?梁式筏板基础梁端钢筋应该怎样封口,如果端头有柱或墙,是否应认为地梁钢筋锚入端柱或墙,还是认为梁式筏板基础应单独考虑,与墙、梁无关?5、柱插筋的锚固长度应从底板顶面算起,还是从地梁顶面算起,我问过设计,设计要求从底板顶面算起锚固La,但我查阅新版施工手册,手册说从梁面算起,请问您应从哪算起?答:1、通常无抗震要求,但桩筏基础情况要复杂一些。2、第2种板筋在下的方法比较好,因为板的保护层要求比梁小。当钢筋与混凝土浇筑在一起后,各种材料共同受力,彼此难分离,无所谓板钢筋托住梁钢筋,只存在&类销栓&问题。3、你们的做法有普遍性,也是传统习惯。当设计者对两向交叉的框架梁计算时,如果对梁有效计算高度多减去一个(与其交叉的梁的)纵筋直径,那么两个方向的梁可上下正常交错,但这样做有些&可惜&,因为尽量利用既定梁高度是设计者的普遍心理。于是,这个棘手的事情就留给了施工方面。除你讲的方法进行处理外,当梁侧面与柱边缘不一平时,可将另一方向来梁的交叉钢筋入节点后斜向抬高(或斜向压低)越过钢筋,这样不影响节点外梁钢筋的正常构造,但施工将变的复杂。4、地下室墙不同于剪力墙,应属&基础结构&的墙,要锚入筏形基础内,抗震时要按抗震锚固要求。筏基梁端有两种情况:探头梁端与收于柱或墙的梁端。因基础梁为柱或墙的支座(与上部结构正好相反),所以不存在往柱或墙内锚固的问题。有关这类问题的处理方式,尚需专家委的讨论,请再等待几个月。现阶段应由设计者提供解决方法。5、柱下为梁,从梁顶面算起(注意有梁包柱的构造要求);柱下为板,从板顶面算起。&问:图集03G101-1 P35中梁、柱、剪力墙箍筋和拉筋构造只说明了弯钩长度,对其弯弧内径并未说明。问题:对于HPB235、HRB335、HRB400等钢筋如果用于箍筋,其弯弧内直径应为多少?答:关于这一点未见无明确规定。箍筋的功能有三:一是受剪,二是受扭,三是固定纵向钢筋。由此可推论箍筋弯折内径应稍大于或等于角筋半径,同时要大于或等于钢筋的最小弯折半径(与钢材的性能有关)。&问:日起实施的《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第6页&4接头的应用&能否认为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使用Ⅰ级接头连接,钢筋的接头位置可不受03G101所述限制。答:我个人认为应该可以不受101图集限制,在钢筋机械连接规范中已明确说明了I级接头不受限制,这样对于施工单位在成本方面有不少帮助,否则,浪费将很大,一般情况III级或粗钢筋用机械连接用的多,,特别是三级钢筋,再不能焊接的情况下将浪费严重!(非陈教授回答)&问:1 在框架结构顶层的边,角节点中其梁和柱的纵筋可互锚,请问由于构成不同1.5和1.7的锚长是考虑什么作用的?2 在D和E的图示构造中为什么梁的上部纵筋锚入柱端的长度不计入锚长中3 如柱高只是一层是不是所有的梁柱节点都可以认为是顶节点,按照37的构造处理.4 如梁在柱中的锚长不足,可以认为由刚结改变成铰结了吗?在无法增加锚长的情况下可以怎样弥补呢?答: 1、不是互锚,而是相互&弯折搭接&。2、因为不是锚固的概念。3、应该是。但单层的房子地震引起的横向水平位移不大,可由设计师视具体情况单独处理。4、不可能形成纯铰接。如果直锚长度段无法满足,可以将钢筋等面积代换成较小直径(根数相应增加)予以满足。&问:请问一下 非地震区的箍筋要不要加密答:&非地震区&的说法不严格,应为&抗震设防烈度小于6度的地区&,该类地区混凝土结构的箍筋不需要加密。中国大陆周围受几个板块积压,到处都抗震设防,有没有设防烈度小于6度的地区我本人尚不清楚。&问:请问教授,对于板筋断部在梁内的长度问题,是只满足过梁中就可以了还是按锚固长度计算?如果过梁中的话,那么梁截面较宽,是不是不论板筋大小都要过梁中,而梁截面小是不是只过中就能满足要求了呢?对于这个问题在现场监理要求我们拿出依据,我现在无法给他满意答复。谢谢教授!答:请仔细阅读GB&10.1板&中的规定。&问:1、现行施工规范规定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可乘以0。7的系数取用,请问框架梁底层钢筋锚入柱中的长度能否减少呢?因为两者的作用机理大致是相同的2、请问能否解释钢筋弯锚的长度大于15d的原因?3、框架梁钢筋锚入柱中水平长度要求大于0。4lae,如果结构受力计算的截面不需要大于0。4lae,在设计柱截面时是否仍然必须满足锚固的要求要大于0。4lae呢?答:1、框架受横向作用(如地震作用)时,框架梁下部钢筋在支座部位受拉、压反复作用,并非仅仅受压。2、弯锚时规定直钩长度为15d,没有规定要大于15d。3、不能以满足钢筋弯锚时的直锚段长度要求为标准确定柱截面高度,在既定柱截面高度下如果不能满足直锚段长度,应在选配钢筋时采用较小直径的钢筋。&问:在施工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施工单位为了保证框架柱或剪力墙竖向钢筋不移位而采用点焊定位的方式。我认为不妥,因为这样会影响主筋的性能。而质检站工程师认为:为保证钢筋不位移,可以采用。怎么理解?答:我赞成你的观点,因为点焊会&咬去&一点钢筋截面面积,而采用绑扎方式同样可以保证钢筋不发生位移。&问:1、图集中关于纵向筋在端支座锚固有的要求是&0.4lae且加15d弯钩,据我理解有两种情况(剪力墙水平筋锚入端柱和楼层框架梁纵筋锚入端支座)当直锚&lae时可不设弯钩,其它情况必须是纵筋伸至对边且加15d弯钩而不管其直锚长度是否&lae,是这样的吗?2、图集P47中,有端柱时剪力墙水平筋锚固要求是&lae且加15d弯钩,是不是写错了?应是&0.4lae且加15d弯钩?3、P40页中柱纵筋搭接长度范围内箍筋应加密,只适用于抗震框架柱、剪力墙上柱和梁上柱三种吗?剪力墙暗柱和砌体结构中构造柱用加密吗?(施工中这点很多人吃不准)4、框架梁纵筋有三排时应在什么位置断开?(是ln/3还是ln/4?或是其它?)5、剪力墙结构中,顶层暗柱和连梁纵筋收头时应该是梁筋包柱筋还是柱筋包梁筋?答:1、是。注意非抗震屋面框架梁下部钢筋有所不同。2、是,已经修正(见03G101-1修正备注)。3、凡配有纵向钢筋的构件均适用(不包括配置双向钢筋的墙身或板)。剪力墙暗柱与砌体构造柱的纵筋搭接范围箍筋也要加密。箍筋加密的作用是增强混凝土对钢筋的粘结力,凡是纵向钢筋的搭接,均需要这种增强。4、第三排可按ln/4,若&嫌长&可由设计师令行说明。5、柱筋包梁筋。&问:03G101第47页端部暗柱墙中暗柱部分大于Lae。还要做15d吗?在03第33页,当受压时。可不做弯钩。但是柱子也是受压构件,就可以不做弯钩。这样跟我们实际做法有矛盾呀?我们在用hpb235钢筋时,都要做弯钩的答:1、水平筋走端部暗柱外皮,无论走多长,都属&不完全&锚固,必须弯钩15d.2、柱子是&弯压构件&,而不是&受压构件&,柱纵筋非受压筋。&问:请问陈授教03G101-1第35页中,钢筋机械固构造详图中(b)末端与钢板穿孔焊中详图中只对钢板的厚度和高度作了要求,为什么没有对钢板的宽度作要求,钢板的宽度是否是根据梁宽和便于钢筋制安方便而制作,是否同时就满足0.7Lae锚固长度.请问陈授教03G101-1第66页中,纯悬挑梁XL详图中,梁上部第一排钢筋除了角筋,其余纵筋在梁L&4hb时,不将钢筋在端部弯下,但在各类梁的悬挑端A-C的详图C图中, 当梁L&4hb时,不将钢筋在端部弯下具体是指的是梁上部的角筋,还是其余纵筋请陈授教明确.答:1、单根钢筋端头的钢板是5d见方,多根钢筋并排时,最外边一根中心到边2.5d。2、指所有的钢筋均不下弯。&问;标准图在40页柱箍筋在刚性地面上下给500mm范围内应进行加密。我想问一下:1.柱纵向筋焊接接头是否可以设在此处(标准图第36钢筋连接构造并没有说明焊接头不可设在此处)?2.此处设置的箍筋加密是何原因,还有就是什么才算是刚性地面?现在我单位与业主单位为这事不能达成一致,望您能尽快给予 回复!!谢谢答:1、接头设在此位置,肯定不好,所以最好避开。标准设计不可能包打天下,很多特殊情况需要土建专业人员根据专业知识进行处理。2、有混凝土面层(包括道路所用的沥青混凝土)、石板面层、硬质材料地面板的地面属刚性地面。&问:我单位施工中,为了节约钢筋,在一根钢筋上出现了2个焊接接头,但接头相隔距离超过35d及50cm,业主代表说不合格,请您说这种做法合格与否?其次,有时一根钢筋长度比设计短20cm,是否允许在原来的钢筋端部焊接一根大于20cm的短钢筋,满足设计尺寸?答:你说的接头相隔距离是两根相邻的钢筋各自焊点的间隔,同一根钢筋不可如此处理。如果一根钢筋实在无法避免两个接头的话,这两个接头不可在同一个弯矩收敛区(如梁下部某根钢筋的两个接头要分别在一跨的两头,不可同在一头)。钢筋端头是非常重要的锚固端,在上面上接&尾巴&是不好的习惯,是不允许的。做结构要有大气,最忌讳&抠门&,要&潇洒&一点,手太紧保不齐什么时候会出问题。&问:一根钢筋上是否允许出现2个焊接接头?直筋端部是否允许焊接一根大于20cm的短钢筋?答:&通常&都不允许。&问:请您告诉我什么是框支柱和暗梁?答:框支柱与框支梁构成底层框架(一层或两层),承载上部非框架结构(剪力墙、砌体结构等)的荷载。其受力机理与框架有很大区别,通常为获得底层大空间而设。&问: 03G101-1图集第19页的&剪力墙身表&,每一个剪力墙编号只设置了一对&水平分布筋&和&垂直分布筋&,不足以表述剪力墙的实际配筋情况。像我们见到的纯剪结构的图纸,外墙(剪力墙)多数是外侧钢筋网的钢筋较大、间距较小,而内侧的钢筋较小、间距较大。所以,需要外侧钢筋(水平分布筋和垂直分布筋)与内侧钢筋(水平分布筋和垂直分布筋)分别标注。另外,如果剪力墙身为三排或四排钢筋网,那中间排的钢筋网是否和&内侧钢筋网&一样?如果不一样,这个&剪力墙身表&的设计就更难了。再给03G101-1图集提点意见:图集中的剪力墙结构为&框剪结构&,而现在许多高层住宅楼都是&纯剪结构&,能不能在今后的新版本中,增加一些&纯剪结构&的例子和节点构造。例如现在图集中的&各类墙柱的截面形状&都是&单节点墙柱&,但我们在&纯剪结构&中见到不少&两节点墙柱&和&三节点墙柱&,能不能出一些此类的标准构造呢?另外,在&纯剪结构&中出现的&L梁&的构造是否和第65页的&L配筋构造&一样?答:剪力墙通常都是两侧对称配筋,配成两侧不一样是很奇怪的。并不是所有的混凝土墙都是剪力墙,地下室内外墙体套用剪力强的概念就很牵强。尤其是地下室的外墙,其主要功能之一是挡土墙,因此经常内外配筋不相同,但地下结构的问题不归03G101-1。许多高层住宅采用的结构形式并非纯剪力墙结构,过去曾经称作短肢剪力墙结构,严格来讲应属于异型框架结构。关于异型框架的设计规范,现正由天大牵头编制。纯剪结构中一般不存在L,因其端支座和中间支座的刚度很高,按框架梁考虑更合适。&问:1。 阳台拦板水平钢筋应放在外侧还是里侧?第37页顶层边节点中&柱顶部第1层&和&柱顶部第2层&是什么意思,2 64页吊筋高度从主梁底部纵筋向上推,位置相当于上一排纵筋。是什么意思呀?吊筋构造高度是主梁底部上50。还是次梁底部下50。我的意思是吊筋的平直段放在主梁底部上50。还是次梁底部下50。3。 在33页HPB235.HRB335.HRB400RRB400代表什么意思呀?环氧树脂涂层钢筋是什么意思?在出图集时可以注解说明一下!答:1、根据栏板的受力方向(横向还是竖向悬臂)以及配置单层筋网还是双层筋网的不同而不同。2、如果定为主梁底向上50的话,主梁如果配两排钢筋的话,吊筋水平段就要与主梁第二排纵筋打架了,所以,定在底部纵筋的最上一排可避免相碰。3、分别为院规范中的一、二、三级钢,并增加了新三级钢。&问:首先感谢陈教授的热情回答!学生还有几个问题要劳烦你:(1)如你所说,&钢筋究竟是受拉还是受压,不应当由我国现有技术条件下的施工人员来判断,因此,03G101-1中没有设由施工人员判断的部位&,但在GB中第15及53页,当配置箍筋和计算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时均应判断钢筋是受拉还是受压。对于抗震柱受力主筋均可能受拉,所以区别受拉还是受压就失去了意意,对于框架梁,纵向受力筋一般不宜在受拉部位搭接,因此也不必判断受拉受压。而对于受压筋搭接就不易判断了,在03G101-1中54-56页中梁上部贯通筋的搭接是否可以考虑为受压筋?(2)03G101-1是强制性标准吗?它与国标关系如何?如设计说明中未注明按此标准执行,在施工中我们应按什么规范执行?对于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的计算,我分别按03G101-1和GB作了计算,在同一种情况下得出了不同的结果,且03G101-1的结果低于GB,这是怎么回事?不是说国标是最低标准吗?(3)框梁中架立筋和贯通筋有何区别?我理解架立筋应算构造筋,只起固定箍筋的作用,贯通筋是受力筋但同时起到架立筋的作用,对吗?最后还得谢谢陈教授的指点,我刚毕业两年,我今后还得加强学习。其实很多东西在学校都学过,但我总感觉课本与实际严重脱节,实际工作中好多是以前课本上所没有的,而如今有关施工方面的书又只讲操作不讲理论,结果就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了。问身边的人,他们的观点只是个人的理解,难免有不对的地方,幸运的是我在这发现了这个论坛,再次感谢陈教授!答:1、通常,设计师不会把力学分析的内力结果提供给施工方面;施工人员基本没有条件进行整个结构体系的力学分析,如此这般,何以要求施工人员判断何处受压何处受拉?当然可以通过一般的结构概念大致判断,但并不准确,可靠性不高,要有长期经验和比较深厚的功底才有把握。另外,梁上部通长筋要按受拉考虑。2、03G101-1不是强制标准,但里面肯定含有与规范中强制性内容相同的&具体化&了的内容。如果设计者未选用,就不具备任何功能;如果设计者选用,就是正式的设计文件,是施工的依据。03G101-1编制所依据的规范为设计规范(见总说明),未考虑GB的计算方式。3、架立筋是&一般&构造需要,通长筋是&抗震&构造需要。架立筋的功能从字面上可知大概,但通长筋的功能必须对地震作用、作用效应、抗震设计水准等概念非常清楚才可把握。&问:锚固长度怎么定义 ?答:把受拉钢筋安全地锚固在支座中所需要的钢筋长度。&问:101图集及新规范中提到的&受拉钢筋&&受压钢筋&&纵向受力钢筋&如何理解?据我理解,轴心受压柱主筋(实际中有吗?)和梁上部筋为受压,其它大部分构件受力筋为受拉(可以这样理解吗);如何理解&纵向&?(对于梁好理解,其它构件存在纵向受力筋吗),与纵向相对是横向,梁中横向筋为箍筋,其它构件存在横向受力筋吗?在计算钢筋搭接长度时,受压筋需乘以0.7,具体哪些钢筋可以算是受压筋?答:1、要两两对应理解,如&受拉钢筋&对应&受压钢筋&;&受力钢筋&对应&构造钢筋&。(但&分布钢筋&又有些另类)2、只要梁与柱浇筑在一起,就不存在轴心受压柱。只有单跨完全简支梁的上部钢筋才受压,框架梁或多跨连续梁的上部钢筋通常是跨中受压,近支座区域受拉。3、对于&杆状&构件(柱、梁、桩等),&纵向受拉&钢筋不会引起歧义;但对于&板状&构件(墙、板等),&纵向受拉&钢筋的提法就不严谨。因此,正在印刷的平法板式楼梯标准设计03G101-2的总则中我们有一条注:[&纵向...
人人移动客户端下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梁高与跨度的关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