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幼儿学会倾听有效观察记录幼儿的倾听能力水平

课题观察记录撰写心得发布日期:访问次数:
]先说一说的核心价值
观察记录老师并进行深入地分析、研究,
观察记录,提升
是老师,记录更老师儿童。
我怎么写的
首先确定一个可以是追踪。也可以是某个的,他有某些。我选择的是前者。
我们班的小艺是大班转学过来的孩子。起初见到她,有些儿胆怯,说话声音不高,很少举手发言。绘画活动的时候,全班孩子快要画完了,她才开始动手画。但是她的画作,还是有可圈可点之处。她不是不会画,在此过程中,她在观察,别人怎么画的,我要怎么画才漂亮。这是一个谨慎的、内心比较期待完美的孩子。这样的孩子,观察起来也许会带给老师许多惊喜。
上学期我已经对她进行了绘本阅读跟踪观察,发现她已由性格胆怯,词汇贫乏,不能勇于表达的小姑娘,成长为一个开始大面积阅读绘本,喜欢给人讲故事的大班姐姐,而且发现她有较高的表现欲。但是在绘本阅读中,发现她的想像力和创编能力相对较弱,创意阅读是我这学期对她的指导要点和观察重点。结合我们园部的课题《城乡结合部幼儿分级绘本阅读的研究》,首先我提供给小艺的都是适合大班孩子阅读的绘本,其中有她自己带来的,也有我们园部提供的。
绘本有许多可挖掘的多元价值。不止于阅读,绘本故事可以有声有色的读,可以尝试续编,也可以活灵活现的演。绘本画面可作美术欣赏,可作创意绘画,可做手工制作等等。绘本阅读不光是读文本,也是读图,不仅仅让幼儿学会阅读,更让幼儿学会观察、想像、推理;不仅仅体现语言的价值,更是美术的欣赏,表演艺术的享受等等。凡是能引发幼儿情感的共鸣、呼应,激发内心真实情感体验的绘本系列活动,我都愿意引领她去尝试一下。
确定了一个我所感兴趣的观察对象&&小艺,下面就是我要怎样观察她。
创意阅读是我这学期对小艺的指导要点和观察重点。这个已经目标我开始所有她一些个孩子观察中有价值的东西,对幼儿、对教师都有成长和帮助的一些东西。
观察记录些什么?
5.:、、。
6.:;;教师。
分析要注意、、、。
下面摘取我几个观察记录的片段:
观察记录一
幼儿姓名:小艺
观察背景:
小艺在上学期的跟踪观察中,发现她已由性格胆怯,词汇贫乏,不能勇于表达的小姑娘,成长为一个开始大面积阅读绘本,喜欢给人讲故事的大班姐姐。但是在绘本阅读中,发现她的想像力和创编能力相对较弱,创意阅读是我这学期对她的指导要点和观察重点。
观察时间:4年月4日上午:。
观察环境:活动室
观察策略:观察小艺的创意阅读水平,有的放矢跟踪指导。
观察实录:
在《妈妈的红沙发》阅读活动中,小艺的积极性很高,她低头观察着绘本里的画面,一个人安静地自言自语。阅读结束,我请她给大家讲一讲这个绘本故事,她一页一页地翻阅,基本上能把这个故事表达完整。讲完,我请她猜测绘本里的一家人因火灾得到很多人的帮助后,重新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对于这些曾经帮助他们全家的人,他们今后会不会有什么行动或想法去回馈这些善良的人们呢?小艺眨巴着大眼睛,想了好一会儿,摇摇头说不知道。
分析与措施:
1.根据小艺的特点、能力及发展水平,制定相应的创意阅读活动内容和方法,有针对性地对她进行培养。在阅读区活动时,鼓励她依据绘本所提供的信息和线索,合理地进行续编故事,更深地领略故事内涵。
2.&在今后的阅读活动中,引导小艺对&阅图&产生兴趣,培养其仔细观察、大胆想像的能力,借助一幅幅生动形象的图画,将过去的阅读经验加以联想和运用,在神奇的故事世界里获得语言的长足发展。
3.家园协作,建议小艺的父母在家和孩子一起阅读的时光里,重视孩子的想象和创编能力的培养,引导和帮助小艺在适当的场景中联想绘本中角色的语言、动作和表情,满足孩子天马行空的想像特点和心理需要,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创编出富有想像力、情节合理的、有趣味性的、内容比较完整的故事。
观察记录二
幼儿姓名:小艺&
年龄:6岁&&&&
观察者:TQH
观察时间:2014年3月21上午10:40。
观察环境:活动室
观察策略:观察小艺的创意阅读水平,有的放矢跟踪指导。
观察实录:
今天小艺在阅读区里选择了一本《花婆婆》,这是一本讲述热爱生活、传递美好的优秀绘本。我看见小艺翻阅到满是花朵的页面,嘴里在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好美哦,好美哦!&小手不停地抚摸着画面,十分喜欢的样子。绘本看完了,小艺居然去角色游戏区的小花店里取来了一只小花篮,学花婆婆的样子,邀请了几个小朋友,模仿着老师的口气问她们:&你愿意扮演谁?&在互相商量好角色,分配妥当后,开始了故事演绎。只见小艺一边走一边做撒种子的动作,显然她扮演的是花婆婆的角色。等到花儿开放了,几个小朋友围着她开心地唱歌、游戏。几个小孩子玩得可带劲了。
1.看得出小艺对这个绘本是十分喜爱的,因为喜爱,她不再满足于用眼睛看绘本,她要用语言和动作来表现绘本的情景。于是,她会想到邀请小伙伴们一起扮演绘本中的角色,一起演绎这个美好的故事。
2.将绘本的画面呈现出来,孩子们以游戏的形式不再拘泥于用眼睛看书本。在游戏的情景中,幼儿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有了伙伴,有了互动,大家可以一起分享绘本故事,他们会用自己独特的动作或者简单的语言进行交流,孩子将动作和语言结合起来表现对故事的理解,这样的方式能让孩子更好的理解绘本。
小艺有这方面的兴趣,今后一旦发现孩子在阅读的时候,有表演的欲望。老师应及时鼓励孩子,帮助她一起梳理故事情节,准备一些相应的小道具,开展绘本表演活动。通过表演绘本,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对绘本的热爱,增强阅读理解能力。
观察记录三
幼儿姓名:小艺&
年龄:6岁&&&&
观察者:TQH
观察时间:2014年4月15上午10:40
观察环境:活动室
观察策略:观察小艺的创意阅读水平,有的放矢跟踪指导。
观察实录:
今天小艺在阅读区里选择了一本《风到哪里去了》,这本图书循序渐进地告诉了孩子世上物质不灭的道理。小艺读完书,用可爱的表情,歪着头,跑来问我:&老师,为什么天要下雨呢?&&蒲公英的绒毛被风吹到哪里去了呢?&看来,受这本图书的影响,这个小女孩的头脑里也藏了许多为什么。看她这样不停追问的样子,我向她提议:&我们也来做一本图画书好吗?你把你的疑问用彩笔画下来。老师用彩笔告诉你哦。&她很开心,从书包里拿出彩笔,在白纸上开始画起来,我同样用简笔画的形式马上回答她的疑问。区域活动结束,我把我们各自画的三页图画用订书机做成一本书的样子。我让她上台向同伴介绍这本自制图画书,她很愉快地答应了,而底下的小朋友也觉得很新奇,乐于倾听和思索。
这是一本有着佛教禅意的绘本,世界的圆融,生命的轮回,万物的此消彼长,生和死的跨越,天地的空无。小艺阅读此书,激发了她对万事万物新鲜和奇妙的感觉,引发她对很多事物的思考。此时充当她的解惑人,最适宜不过。因而,在我与她的互动中,我们彼此用画笔来进行一问一答,小艺积极主动,作为老师,更乐意看到孩子的进步与变化。
小艺对万物此消彼长的探知远未结束。这本自制的图画书,可以一直补充下去。只要小艺心中有疑问,可以随时拿出书包里的彩笔画下来。而老师,只要在她的身边,随时用彩笔帮她解惑。如果小艺在家,建议她的父母也一起加入自制图画书的行列。老师、家长、孩子手执彩笔,共同绘制孩子求索世界的蓝图,最大程度地保护小艺对各种事物的好奇心,尽可能满足她的求知欲望。
观察记录四:
幼儿姓名:小艺
观察时间:年月上午:
观察环境:活动室
观察策略:观察小艺的创意阅读水平,有的放矢跟踪指导。
观察实录:
追随《黑夜秘语》的主题,我请孩子们带一些涉及黑夜的绘本。早晨,小艺递给我一本《讨厌黑夜的席奶奶》。我问她看过了吗,她摇摇头说:&这是妈妈刚从网上买到的,还没来得及看。我现在就要看这本书呢。&&好啊,那你看吧。&我请她在桌子旁坐下来。小艺打开书,开始了阅读。过了一会,缘缘来了,看见小艺有本新书,她立刻坐到小艺身边,一起看起书来。在看书的过程中,两个孩子手舞足蹈,很兴奋地样子。看完了,陆陆续续小朋友都来了,我就邀请她俩试着把故事讲给小朋友听。没想到,两个孩子一商量,居然一个扮演黑夜,一个扮演席奶奶,有模有样地表演起绘本故事。扮演席奶奶的小艺一会把黑夜塞进麻布袋,一会用绳子捆住黑夜,一会拿剪刀剪黑夜。她的动作夸张,表情十分丰富,而底下的小朋友,没等她俩演完,已经笑得东倒西歪。
分析与措施:
没想到小艺身上还有很多幽默细胞,她和小伙伴的合作中,这一点体现得淋漓尽致。以前她也曾扮演花婆婆,在阅读完绘本后自发地尝试表演。这一次也是这样,看来在这个外表平静甜美的小姑娘身上,蕴藏着无限可能。
表演这种方式是最受孩子喜欢的,具有自娱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特点,符合他们好动的年龄特点。绘本的情趣也在表演中让孩子们淋漓尽致地身同感受着。适合表演的绘本,让孩子们演演,更能激起情趣。小艺阅读、表演两不误,作为老师,不但要协助她一起制作道具,营造情境,体验艺术创作的喜乐,更要深入引导孩子挖掘绘本多方面的价值,引导她用多种手法表现绘本,为她今后的&悦读&奠定良好的基础。
小艺不但喜欢阅读,看得出也十分热衷表演。这是个会带给大人很多惊喜的小孩。小艺的爸妈已经在网上为孩子买了许多优秀的绘本。他们开始重视孩子的阅读量。小艺热爱表演,建议她的父母在家里,可以和孩子一起参与绘本表演,拓展绘本的价值,发展孩子多方面的能力,更深地领略世界优秀绘本独特的魅力。
观察记录必须找准问题的&眼
教师做好观察记录必须找准问题的&眼&&&即所研究问题的由来,惟有如此教师才能有的放矢地对幼儿进行观察记录。找准了所要观察记录的问题的&眼&,才能使观察记录在教学中发挥作用。
观察幼儿对活动是否有兴趣,如何开展活动,是怎样深入活动的,活动中发生了什么,他(她)的心理表现、语言、神态、动作等,结果如何&&教师要心、多种这些信息,有助于教师发现研究问题的逻辑起点。教师应该以精准的语言来记录幼儿的行为,尽可能涵盖所观察到的多方面、多层次的信息,&&&&,为接下来的后续性观察和引导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师要懂得欣赏幼儿,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对幼儿的表现,教师应该将幼儿的性格、行为特征和外部环境等结合起来予以客观分析,而不能主观地认为,不符合老师要求和期许的,就是错误的。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对幼儿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主办单位:太仓市伟阳幼儿园
学校地址:
联系电话:【图文】如何培养幼儿倾听能力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如何培养幼儿倾听能力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235.0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与相关的文章
幼儿园观察记录
太平洋亲子网幼儿园观察记录专区,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幼儿园观察记录、幼儿园观察笔记等内容……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专题
幼儿园观察记录排行榜
更多幼儿园观察记录内容幼儿园观察记录:倾听幼儿的....,幼儿教师个案观察:“叠叠高...._宇文网
当前位置: >
> 幼儿园观察记录:倾听幼儿的....,幼儿教师个案观察:“叠叠高....
幼儿园观察记录:倾听幼儿的....,幼儿教师个案观察:“叠叠高....
幼儿教师个案观察:倾听幼儿的游戏语言 观察环境:幼儿区域活动中……  观察对象:游戏中的部分幼儿(4-5岁)  观察目的:倾听幼儿的游戏语言,了解区域游戏开展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幼儿游戏。  观察策略:区角游戏时进行指导性观察  观察实录:  我常常在想:孩子们喜欢区角游戏,除了对丰富的游戏"道具"感兴趣外,最大的诱惑恐怕就是孩子们能够在游戏中体验到自由与自由交流的快乐吧。于是,我有意关注了一下幼儿在区域游戏中相互交流情况,并适时进行指导。具体如下:  片段一:  建构区中,小予、希希、乐乐、果果几个人正在忙着建构自己的家。小予:"我家就住在幼儿园旁的小区里,你们都很熟悉吧,咱们就搭这里好不好?"乐乐:"我不想搭你家,你想想,你家我又没有去过,有什么特点我都不知道,怎么搭啊?一点意思都没有!"说完一扭头。小予:"老希,你说我们搭什么?"希希:"我觉得乐乐说的挺对啊,虽然我去过你家里,但是他们并没有去过啊。"小予:"我和希希都住在这里,我觉得这里的房子都差不多,我们想象一下吧!"希希点了点头,应了一声:"对啊。"这个时候,站在旁边一直没有做声的果果说:"那到底怎么办好呢?因为我家也不住在这里啊,我家住在东亭那边。你们去过没有啊?"大家同时摇了摇头。乐乐不服气的对我说:"我又没去过他们家,我怎么搭呀?"说完双手一叉腰,撅起了小嘴。看到这里,我说:"你们都生活在不同的小区中,而每个小区的房子特点也都不一样,不如把你们所住的小区中有特色的建筑物组合在一起,我们创立一个新的小区,你们觉得怎么样啊?"我的建议得到了孩子们的认同和肯定,于是大家兴致很高地搭建起了新小区。  片段二:  理发店里,理发师柯斯桐正在询问顾客阮紫苓:"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助吗?"紫苓含蓄的说:"我想洗头。"柯斯桐笑了笑说:"我是理发师,不负责洗头发,你去那边找关亦晨吧,她是洗头的。"紫苓走去洗头去,看着关亦晨说:"我要洗头!"关亦晨说:"好的,你快躺下。"紫苓躺下后,关亦晨有模有样的开始给紫苓洗头,边洗还边关心的问道:"水烫不烫?你的头哪里痒?"头发洗完后,理发师柯斯桐已经在旁边等候了,她拉着紫苓的手走到镜子跟前:"你想要什么样的发型呀?"紫苓不好意思的说:"我要扎公主头!"这个时候一直在理发店里转悠的刘懿萱走过来说:"柯斯桐,我帮你吧,我们一起帮她弄公主头。"  片段三:  超市游戏中,我随手拿起一瓶"旺仔"牛奶问"售货员"赵勒罡:"牛奶怎么卖啊?"他答:"3元一瓶。"我又问:"便宜点行不行啊?""那就2块8角钱卖给你吧。"我继续追问:"能不能再便宜点啊?2块钱吧?"赵勒罡毫不客气的对我说:"不卖。"  分析与措施:  由以上案例我们不难看出,幼儿在区角游戏中体验到的最大的快乐就是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会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对角色的理解投入到游戏中,从而对所扮演角色的言行进行诠释。例如:片段三中,"售货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要不要以更低的价格"卖"掉那瓶牛奶,而不必顾及"顾客"的真实身份--老师而给予迁就。  在某些时候,幼儿常常会受制于教师提出的各种规则,让他们有了约束感。而区角游戏使他们有了相对独立的"私人空间",在这个独立的空间中,他们可以摆脱掉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时表现出的拘谨与羞涩,转而以自己扮演的角色身份与同伴自由地交流。而这种交流更能反映幼儿真实的一面,促进了其社会性的发展。镜头二中的"理发师"柯斯桐和紫苓便通过在区角游戏中的角色扮演而增加了自由表达的机会,打破了以往与人交往的隔膜,性格变得活泼、大方起来。原来,区角游戏的轻松交流对幼儿性格的影响也是有着深远意义的。当幼儿有了轻松愉悦的游戏交流,教师便应该抓住契机,促游戏的深入发展。  正确指导并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多角度的互动:师幼互动、生生互动和生材互动。  "师幼互动"体现在老师的反馈和组织引导中。我们通过材料的出示、话语的引导,让孩子们在预设和生成中得到平衡的发展。或者在游戏后的讲评中,教师通过"有什么感觉,发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问题,想出了何种方法,是怎么做的,需要什么帮助"等引导语,唤起幼儿对探索过程的回忆和体验,并藉此引发生生互动。在这样的互动中,孩子们不仅有了相互学习的机会,推广了好的经验,语言表达能力也相应得到了提高。  二、关注幼儿语言发展的积极面,摆脱语言行为的负影响。  《纲要》强调"幼儿的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的特点,教师与幼儿的个别交流、幼儿之间的自由交谈等,对语言二次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对于能力强的幼儿,注重培养他们的语言表现力,并给予建议或点拨式的引导,使其语言生动形象,对于能力中等或较弱的幼儿作出适当的提高或模仿,教师耐心倾听幼儿的发音、讲述,对于羞涩不敢表现的引导幼儿他们与同伴一起朗诵、讲述,再过渡到独立主动地表达。  三、教师的高质量语言  幼儿是通过模仿来学习语言的。在区角活动中,教师首先应十分注意自身语言的质量,只有良好的言语表现才能对幼儿语言发展、良好语言习惯的养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不良的言语表现则可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其次还应注重日常知识经验的积累,只有当教师成为生活的欣赏者、教育者,才能更敏感于幼儿的需要、爱好,才能发挥巧思,捕捉孩子喜欢的话题,加以引导与丰富。  区角游戏,架起幼儿通向自由表达境界的桥梁。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区角游戏、创设宽松的游戏环境鼓励幼儿大胆表达、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使其语言表达能力更加完善-----我想,这些就是我们要为孩子能更好地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以及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所要做的。幼儿园观察记录:倾听幼儿的游戏语言 观察环境:幼儿区域活动中…… 观察对象:游戏中的部分幼儿(4-5岁) 观察目的:倾听幼儿的游戏语言,了解区域游戏开展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幼儿游戏。 观察策略:区角游戏时进行指导性观察 观察实录: 我常常在想:孩子们喜欢区角游戏,除了对丰富的游戏"道具"感兴趣外,最大的诱惑恐怕就是孩子们能够在游戏中体验到自由与自由交流的快乐吧。于是,我有意关注了一下幼儿在区域游戏中相互交流情况,并适时进行指导。具体如下: 片段一: 建构区中,小予、希希、乐乐、果果几个人正在忙着建构自己的家。小予:"我家就住在幼儿园旁的小区里,你们都很熟悉吧,咱们就搭这里好不好?"乐乐:"我不想搭你家,你想想,你家我又没有去过,有什么特点我都不知道,怎么搭啊?一点意思都没有!"说完一扭头。小予:"老希,你说我们搭什么?"希希:"我觉得乐乐说的挺对啊,虽然我去过你家里,但是他们并没有去过啊。"小予:"我和希希都住在这里,我觉得这里的房子都差不多,我们想象一下吧!"希希点了点头,应了一声:"对啊。"这个时候,站在旁边一直没有做声的果果说:"那到底怎么办好呢?因为我家也不住在这里啊,我家住在东亭那边。你们去过没有啊?"大家同时摇了摇头。乐乐不服气的对我说:"我又没去过他们家,我怎么搭呀?"说完双手一叉腰,撅起了小嘴。看到这里,我说:"你们都生活在不同的小区中,而每个小区的房子特点也都不一样,不如把你们所住的小区中有特色的建筑物组合在一起,我们创立一个新的小区,你们觉得怎么样啊?"我的建议得到了孩子们的认同和肯定,于是大家兴致很高地搭建起了新小区。 片段二: 理发店里,理发师柯斯桐正在询问顾客阮紫苓:"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助吗?"紫苓含蓄的说:"我想洗头。"柯斯桐笑了笑说:"我是理发师,不负责洗头发,你去那边找关亦晨吧,她是洗头的。"紫苓走去洗头去,看着关亦晨说:"我要洗头!"关亦晨说:"好的,你快躺下。"紫苓躺下后,关亦晨有模有样的开始给紫苓洗头,边洗还边关心的问道:"水烫不烫?你的头哪里痒?"头发洗完后,理发师柯斯桐已经在旁边等候了,她拉着紫苓的手走到镜子跟前:"你想要什么样的发型呀?"紫苓不好意思的说:"我要扎公主头!"这个时候一直在理发店里转悠的刘懿萱走过来说:"柯斯桐,我帮你吧,我们一起帮她弄公主头。" 片段三: 超市游戏中,我随手拿起一瓶"旺仔"牛奶问"售货员"赵勒罡:"牛奶怎么卖啊?"他答:"3元一瓶。"我又问:"便宜点行不行啊?""那就2块8角钱卖给你吧。"我继续追问:"能不能再便宜点啊?2块钱吧?"赵勒罡毫不客气的对我说:"不卖。" 分析与措施: 由以上案例我们不难看出,幼儿在区角游戏中体验到的最大的快乐就是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会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对角色的理解投入到游戏中,从而对所扮演角色的言行进行诠释。例如:片段三中,"售货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要不要以更低的价格"卖"掉那瓶牛奶,而不必顾及"顾客"的真实身份--老师而给予迁就。在某些时候,幼儿常常会受制于教师提出的各种规则,让他们有了约束感。而区角游戏使他们有了相对独立的"私人空间",在这个独立的空间中,他们可以摆脱掉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时表现出的拘谨与羞涩,转而以自己扮演的角色身份与同伴自由地交流。而这种交流更能反映幼儿真实的一面,促进了其社会性的发展。镜头二中的"理发师"柯斯桐和紫苓便通过在区角游戏中的角色扮演而增加了自由表达的机会,打破了以往与人交往的隔膜,性格变得活泼、大方起来。原来,区角游戏的轻松交流对幼儿性格的影响也是有着深远意义的。
当幼儿有了轻松愉悦的游戏交流,教师便应该抓住契机,促游戏的深入发展。 正确指导并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多角度的互动:师幼互动、生生互动和生材互动。 "师幼互动"体现在老师的反馈和组织引导中。我们通过材料的出示、话语的引导,让孩子们在预设和生成中得到平衡的发展。或者在游戏后的讲评中,教师通过"有什么感觉,发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问题,想出了何种方法,是怎么做的,需要什么帮助"等引导语,唤起幼儿对探索过程的回忆和体验,并藉此引发生生互动。在这样的互动中,孩子们不仅有了相互学习的机会,推广了好的经验,语言表达能力也相应得到了提高。 二、关注幼儿语言发展的积极面,摆脱语言行为的负影响。 《纲要》强调"幼儿的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的特点,教师与幼儿的个别交流、幼儿之间的自由交谈等,对语言二次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对于能力强的幼儿,注重培养他们的语言表现力,并给予建议或点拨式的引导,使其语言生动形象,对于能力中等或较弱的幼儿作出适当的提高或模仿,教师耐心倾听幼儿的发音、讲述,对于羞涩不敢表现的引导幼儿他们与同伴一起朗诵、讲述,再过渡到独立主动地表达。 三、教师的高质量语言 幼儿是通过模仿来学习语言的。在区角活动中,教师首先应十分注意自身语言的质量,只有良好的言语表现才能对幼儿语言发展、良好语言习惯的养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不良的言语表现则可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其次还应注重日常知识经验的积累,只有当教师成为生活的欣赏者、教育者,才能更敏感于幼儿的需要、爱好,才能发挥巧思,捕捉孩子喜欢的话题,加以引导与丰富。 区角游戏,架起幼儿通向自由表达境界的桥梁。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区角游戏、创设宽松的游戏环境鼓励幼儿大胆表达、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使其语言表达能力更加完善-----我想,这些就是我们要为孩子能更好地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以及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所要做的。幼儿教师个案观察:“叠叠高”里的发现 建构区的一角,我们提供了八根长条形的积木,一个标记用的夹子和一块宝丽板,鼓励孩子们比赛搭高楼,看谁的楼房搭得更高,规则是楼房不会倒,并且积木都用完。由于孩子们刚开始进行大型积木的建构,很多孩子缺少垒高的经验和技能,大多只会平铺或者堆砌,镂空竖向垒高的情况很少,我们因此而在建构区添加了这个“叠叠高”游戏,一来可以帮助孩子练习垒高的技能。同时也能锻炼孩子的开放性思维。孩子每成功一次,就可以把标有大拇指的夹子夹到同等高度,下一次操作,再看看是否能超过这个标记。 活动实录 小蒯第一次玩这个“叠叠高”游戏,游戏一开始,他就把积木一根一根垒起来。十公分左右的积木一根接一根竖着垒起来,重心很高,积木一次又一次地倒塌下来。小蒯很有耐心地不断尝试,一次、两次、三次……在经历了大约六七次的失败之后.他终于改变了方法,把最底下的三根积木横过来放,然后再垒高。这样,积木的重心降低了,小蒯终于获得了成功。我当时想,他会不会由此受到启发,想到更多的方法呢?但是很可惜.随后,小蒯就放弃了这个游戏,去玩多米诺骨牌了。 小俞过来了,他也把积木一根一根竖起来首尾相叠,显然,小俞要有经验得多,当积木达到一定高度,他发现积木不太稳,就把其中一根积木横了过来,再继续往上垒,很可惜,这一次尝试还是失败了。紧接着,小俞换了一个方法.先用四根积木在底部搭出一个组合,再把剩下的积木一根根垒起来,这一次,他很容易就成功了。第三次,小俞又在底部减少了一根积木,用来增加“楼房”的高度。刚开始,“楼房”倒了,小俞略微进行了调整,把最下面一根积木移到上面保持平衡,果然,“楼房”稳稳地“站”在了地垫上。紧接着,小俞又减少了一根底部的积木以增加“楼房”的高度。这一次,楼房更高了,搭的时候更不容易,“楼房”一次又一次地倒下来。小俞不断地尝试着“一根横、七根竖”的方法,努力让“楼房”不倒下来。 游戏分析 小蒯一开始使用了最直接的方法,把积木竖向连接进行垒高。在他的思维里面,这种长条积木这样搭是最高的,想法很准确,操作却有很大难度。小蒯平时比较好动,能专注一件事情并坚持这么长时间,很不容易。他的坚持让我看到了他行为模式的一种变化,也看到了他思维方式的改变与突破,显然,这种突破比游戏的成功与否更有价值。在终于获得了首次的成功之后,他变换了游戏。对他来说,成功就像一颗非常诱人的糖果.当还差一点点就能够着的时候,是他欲望最强烈也是最积极主动的时候。但是,当通过千辛万苦好不容易得到之后,他却会停留在自己的成功点上。而不愿意去破坏这一份满足感。由此可以想到,一个游戏的难易程度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游戏难易要适度,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唤起孩子参与活动的热情,激起孩子探索的欲望。 与小蒯相比,小俞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反映出自身所具备的一些品质。他的建构经验比较丰富,在建构的全过程中,小俞经历了三次失败,但他对失败的处理方式更积极而有效。什么方法容易得到成功,他会再试一次.什么方法比较难,他会马上进行更换,或者留到最后。小俞在建构过程中有一种直觉,这种直觉来自于他以往的建构经验,这正是小蒯所欠缺的。其次,小俞的思维灵活清晰并有策略。整个探索过程,小俞不断变换建构的方法让“楼房”的高度达到更高层次,并且每一次都是依循一定的轨迹采用逐步递减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目标,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建构过程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有一定的计划性。如何让“楼房”达到更高的高度,在他的头脑里有非常清晰的概念和思路。与小蒯相比,小俞坚持的时间更长,不断获得的成功激励着他的探索行为,让他乐此不疲。在这个过程中,游戏带给孩子的。不仅仅是技能上的学习、思维上的锻炼,更是良好学习品质的促成:主动、积极、坚持,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不断调整、创造新的行动,这些,都有助于孩子现在与将来的学习。 回应策略 观察到两个孩子不同的情况,我在思考下一步该如何去做。如果不给小蒯提供一定的支持,他也许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再玩这个游戏;如果让小俞在集体面前来介绍他的游戏方法,那么其他的孩子将失去自己的探索过程。我想,给小蒯的支持只能是个体的,单独进行的。趁着游戏还没结束,我煽动小蒯去和小俞一起玩。 一开始,小蒯只是看着小俞玩,并不参与,看他用不同的方式不断尝试把“楼房”垒得更高。终于,小蒯忍不住了,凑上去帮小俞一起搭。小俞也很乐意让小蒯帮忙,两个人你搭一根我搭一根,在几次失败以后,终于成功地搭出了“一根横七根竖”的“最高楼房”。我发现,当小蒯把最后一根积木放上去的时候,他非常谨慎,他知道,这最后一根积木是最关键的,也是最难的。他成功地把积木放了上去!我希望这一次合作,能够帮助他重新建立起玩这个游戏的信心,也能给他带来更多的灵感。 对于像小俞这样的孩子,这个游戏基本上已经没有太多可玩的空间了。我可以为他们投入第二层次的材料,选择一些大小长短不一又足够高的积木,让孩子在不借助任何工具的前提下比赛谁能搭得更高。在这个基础上,或许还可以投入弧形积木,让孩子挑战更高的高度,挑战积木的组合,挑战弧形积木的平衡……幼儿教师个案观察:娃娃家的争吵 情景再现: 某天中班游戏时间,我正和平常一样静静地旁观着,却看到珈珈从娃娃家跑了出来,见到我就一把抱住我说:“老师,我气死了。”说着就哭了起来。我一边抱着她,一边拍着她的肩膀说:“我感觉你真的很伤心,你愿意和我说说到底发生什么事了吗?”珈珈把我抱得更紧了,哭得更伤心了,但她一句话也没有说。这时.娃娃家的“妈妈”玮玮从娃娃家走了出来,站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看着我们,显得有点担忧。我向玮玮招招手,她犹豫了一下走到我身边。我问:“玮玮,你能告诉我发生什么事了吗?”玮玮说:“珈珈是送奶员,她不停地往娃娃家送牛奶,我们都不要了,她还送,我们就把她送的牛奶扔掉了。”我问珈珈:“是这样吗?”珈珈撅着嘴点了点头。我又问玮玮:“你把你的想法告诉珈珈了吗?”玮玮大声说:“我说了,娃娃家的牛奶已经够了,太多了吃不完会坏的。可是她就是不听。"我又问珈珈:“是这样吗?”珈珈又点了点头。我问珈珈:“那你为什么还要送呢?”珈珈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轻轻地说:“我想和他们一起玩。”玮玮认真地说:“不行,娃娃家今天在办生日聚会,客人太多了。”说着就回娃娃家继续游戏了。 珈珈坐在我身边,显得有点难过,我认真地告诉珈珈:“你以后一定要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要不然别人会误会你的,知道吗?”珈珈点了点头说:“我知道了。”这时她的样子显得平静多了。“那你还想去玩吗?”我试着鼓励她,可是她一脸茫然,似乎不知道该怎么做。我继续鼓励她:“你看看哪里还需要牛奶?”珈珈转了一圈回来,说:“蛋糕店要用牛奶做蛋糕的,我去试试。”珈珈走到“蛋糕店”,说:“我是送奶员,你们需要牛奶吗?"蛋糕店的“老板”高兴地说:“要的。”珈珈又成了快乐的送奶员,做着送奶的工作。没多久,连“蛋糕店”也不需要牛奶了,珈珈走来走去,东看看西看看.似乎在寻找新的机会。当她路过娃娃家时,她的目光被娃娃家热闹的气氛吸引住了。她站在那儿看了一会儿,终于鼓起勇气对“妈妈”玮玮说:“我也想参加生日聚会。”玮玮想了想,说:“你有礼物吗?”珈珈笑了,高兴地说:“我去买。”她很快跑到“小超市”买了礼物,跟娃娃家的小朋友一起过生日了。 案例分析: 一、引导幼儿表达,让幼儿感知他人的存在 幼儿到了中班阶段,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在同伴交往中开始有了挫折感。这时,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发现别人的存在,学习表达自己的想法去与人沟通、协商,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案例中,我一直在问两个孩子有没有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对方,显然,玮玮已经学会表达了,可是珈珈还不会,所以矛盾出现了。“不能感知他人的存在,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导致这次冲突的关键。这种挫败体验促使珈珈在以后的交往中愿意去尝试理解别人的想法和感受了。 二、耐心等待,给幼儿成长的空间 游戏是幼儿同伴交往的主要形式,幼儿的许多社会学习都是在游戏中发生的。案例中,“送奶员”珈珈“想和娃娃家的小朋友一起玩”,却不知道怎样加入游戏,所以想通过一次次送牛奶的方法来参与娃娃家的游戏。显然,这一做法并没有达到目的。当幼儿遇到挫折时,我不急着干预,而是耐心等待,给幼儿成长的空间。第一次尝试,珈珈选择了“蛋糕店”,当她鼓起勇气发起交往并获得了同伴的接纳时,她体验到了交往的乐趣,提升了交往的技能。这一次的体验唤起了珈珈的自我满足感。第二次尝试,珈珈勇敢地走向了娃娃家,并大胆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听到玮玮问“你有礼物吗”,珈珈马上理解了同伴的意图并调整自己的行为。最终达成了心愿。这次的成功体验对珈珈来说更有意义了,她真正体验到只有双方都乐意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沟通才会变得顺畅,游戏才能快乐地进行下去。目睹这一过程,我更加确信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大量感性经验才是游戏的初衷,游戏中的学习是快乐而有效的。 三、隐性介入,让幼儿体验积极的情感。 当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挫折,难以实现自己的游戏愿望时,教师适度的介入是非常必要的。为了不干扰幼儿游戏,我选择了隐性介入的方式,疏导幼儿的负面情绪,让幼儿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并始终让幼儿做游戏的主人。案例中,当珈珈从娃娃家哭着跑出来时,我用拥抱给了她支持。显然,珈珈也感受到了我对她的关爱和信任,她也大胆地用肢体语言给了我回应。负面情绪得以释放。 玮玮站在不远处看着我们,她的样子告诉我她很担忧,不知道我会不会批评她。这时,我向她招手以及耐心倾听,让玮玮不再害怕,大胆地说出心中的委曲.也使我了解了冲突发生的过程。引导幼儿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也是教师的支持作用之一,幼儿就是在这样的游戏氛围中变得自信,从而实现自我成长的。摘自:《幼儿教育》 )幼儿教师个案观察:此时悠悠,彼时我 悠悠是一名4岁的中班小女孩,与别的孩子相比,悠悠总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她的分离焦虑期特别长,哭起来没完没了:另外,悠悠真是人如其名,做什么事都是慢悠悠的,说话、走路、玩游戏,就像电视里的慢镜头回放一样…… 情景回放一:爱哭的小女孩 早晨,小悠悠紧紧地拉着奶奶的手,一路哭着来到幼儿园,到了大门口,奶奶说:“悠悠,跟奶奶说再见。”悠悠哭得更凶了:“我要回家,我要回家,我要奶奶……”小手紧紧地抓着奶奶的衣服不放,我怎么抱都掰不开她的手.经过另外几位老师帮忙,奶奶终于得以脱身了,我抱着悠悠说:“奶奶下午就来接你了,悠悠就开心地在幼儿园和小朋友玩游戏吧,可好玩了,老师和小朋友们都很喜欢悠悠呢。”可是悠悠依然哭得撕心裂肺,不管我怎么安慰她,她总是像没听见一样:“我要奶奶,我要奶奶,欣欣老师,我要奶奶……” 情景回放二:慢悠悠的小女孩 午餐时,我给悠悠盛了一点点饭,半小碗不到,是全班最少的了,看着她这点饭,我对她说:“悠悠,欣欣老师给你少盛一点饭,你不够的话就再来盛第二碗,但是你要速度快一点哦,争取把饭吃完好吗?”悠悠点点头:“嗯。”一刻钟后,很多小朋友都快吃完了,悠悠的饭还是那么多,我说:“悠悠加油哦,快把饭饭挖一个大山洞。”悠悠才慢吞吞地送了一颗米到嘴里,又慢悠悠地嚼,又过了半小时,全班小朋友都已经吃完了,一看悠悠的小碗,我顿时无语了 分析与思考 悠悠的问题困扰着我,她没完没了的哭声打乱了活动秩序,她的午餐速度让我们班成为全园进餐速度最慢的班级。一天,我跟妈妈通电话偶然说起悠悠的情况,妈妈居然说:“你小时候就是这样的。”我大吃了一惊,妈妈说:“记得你小时候啊,你都不吃饭,只吃少量一点蒸鸡蛋,还得让妈妈喂你,到了5岁的时候,你还在吃奶粉,更严重的是,不管妈妈走到哪里,你都一直抱着妈妈的腿,怎么也不松手……”经过妈妈一提醒,我好像有点印象了,我的妈妈是一位小学老师,我记得妈妈在上课的时候,我都抱着妈妈的腿不放手,教室里的哥哥姐姐们一直在笑我,我什么都不管,还是抱着妈妈的腿不放手,现在想想当时的镜头,那时的我,跟现在的悠悠相比,比悠悠更严重呢!经过和妈妈的一番交流,我慢慢回忆起小时候的自己,挑食、厌食、分离焦虑,甚至到了快5岁的时候,还要喝奶粉,在幼儿园,不喜欢参与活动,就喜欢自己一个人内向害羞地躲到一旁,和悠悠比起来,她比我能干多了,我觉得现在的悠悠和小时候的我是那么相像,我开始关注悠悠的其他方面。 情景回放三:能干的小女孩 美术活动中,小朋友们一起画小伞,悠悠在小伞的伞面上画了一张笑脸,对我说:“欣欣老师你看,小伞在笑呢。”我看了看悠悠的小伞,她的颜色涂得丰富、饱满,还画了小雨滴来装饰画面。我不禁开始反思:以前都只在意悠悠的缺点了,总想帮助她把缺点改正,却从来没有认真欣赏她的优点,悠悠的手工、绘画、唱歌、创编可都是班上一流的呢。看着可爱的悠悠,我突然感觉自己以前缺少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分析与思考 悠悠还是人如其名,总是那么慢悠悠的,但是,通过回忆自己小时候的行为和心理,童年的我有那么多缺点,爸爸妈妈和老师们没有整天盯着我的缺点不放,而是总能看到我少有的优点,并鼓励我将优点和长处发扬出来,即使在帮助我改正缺点的时候,也能做到润物细无声,不伤害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我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改正缺点。现在的我,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怎样对悠悠呢?我似乎有了自己的答案。 我开始让全班小朋友看到悠悠的长处,让调皮躁动的孩子们学习悠悠轻轻说话、轻轻走路的方式,让悠悠给小朋友们介绍自己的手工和美术作品。 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悠悠变了,悠悠早上入园的时候不哭了,奶奶说,悠悠居然说想上幼儿园了.这真是一大惊喜啊。我想,是老师和小朋友们的鼓励和表扬让悠悠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有了这样的愉悦感。自然就不哭了。虽然,悠悠吃饭还是慢悠悠的,但是比起以前,速度也加快了,我还将继续运用这样的欣赏教育,看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用孩子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来帮助他们改正缺点,而不是直接批评。我想,润物细无声,才能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摘自:《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15.02幼儿教师个案观察:好听的声音 观察对象:蒙蒙(化名),女孩,4岁 观察时间:2014年11月 自由选择游戏时间,蒙蒙,你和小鱼儿在科学区忙碌地玩着沉浮小实验。当你端着小量杯,准备到盥洗室换水时,手中的小木棍无意中碰到小量杯,发出了清脆的声音。随后,你又敲了敲小量杯,惊讶地说:“老师,您听!我的小木棍敲敲小量杯还能出声音呢,真好听!我要把这个新发现告诉宁宁。” 你的发现让我觉得有趣,我也和你们一起敲起来,最终盥洗室一片叮叮咚咚声,成了我们的音乐厅。 接着,你们开始用小棍敲不同的东西——水龙头、小木柜、大纸箱、水果盆、塑料盆,还有塑料桶。你边敲边欣喜地告诉我:“咦?老师,它们的声音不一样!”我说一起来听一听。宁宁也被吸引了,你们一起敲打,我们一起竖起耳朵听。你兴奋地说:“纸箱的声音咚咚咚,小木柜的声音嗵嗵嗵,小量杯的声音叮叮叮。”宁宁也拍手说:“哇!它们好像都在唱歌!”你们还发现,小量杯里的水的多少不同,发出的声音也不同! 游戏后的分享时间到了,你跟大家分享了这个新发现,有的小朋友提议:“这么好听的声音可以到表演区给大家表演,该多好啊!”你马上接纳了这个建议:“那我们就做很多乐器,这样表演才精彩!” 第二天的自由游戏时间,你开始在百宝箱里寻找可以制作小乐器的“宝贝”。我走过去给你拍照,鼓励你说:“试一试,你一定能行。”你开始摆弄着不同的材料:小豆子、奶酪棒、水瓶、纸箱…… 最终,你和小伙伴把豆子放进了杯子里,摇一摇,竖起耳朵仔细听。“咦,这个声音沙、沙、沙,真好听,像小沙锤。” “我们把奶酪棒放到杯子里,听听像什么乐器。”最后,你们发现两个自制的小乐器发出的声音不一样。看到这样爱探究的你们,我竖起了大拇指:“小科学家,你们真棒!” 为了能让声音更好听,你前一天回家还主动翻阅书籍搜索有关声音的知识,并在第二天到班里有声有色地讲给小朋友们听,让大家了解了相关知识。谢谢你,蒙蒙! 经过几天的探究,你和伙伴们终于开始了自己的乐队表演。我们所有人都被你们的表演吸引了,通过这次表演,你们把自己的想法活灵活现地表现在我们的眼前。 我在这个故事中看到了什么样的学习可能在发生 蒙蒙,你有着积极的学习态度:几天的游戏让我看到你对声音那么感兴趣!你真像一个小科学家,充满好奇心和探究精神,敢于在教室的不同地方探究,发现各种各样的声音,这让我惊喜万分! 更让我感动的是你竟然能自己想出“做很多乐器,这样表演才精彩”,为自己设定了探究的目标,这说明你做事有计划;当你制作出第一件小乐器——“沙锤”,你没有满足,还查阅书籍,不断想办法制作更多乐器,发出更好听的声音,这些说明你做事能坚持,还能从经验中学习。我充分感受到你是一个多么会学习的孩子,你已经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行为和习惯! 而且在你的热情和智慧的带动下,班上的小朋友也对声音和制作乐器产生了兴趣,共同探索,合作表演。在合作中,你们的小乐队终于诞生了! 这真是我听过的最好听的声音! 下一步学习的机会和可能性 看到你对声音那么感兴趣、有想法、善于创造,我就忍不住期待你们还会探索出哪些物品能发出好听的声音,如何能发出好听的声音。我又能提供哪些帮助呢? 我想放一些乐器到班上,让你们观察、操作,试一试每种乐器是怎么发出声音的,听一听它们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如果我们身边有人会表演或者制作乐器,我也会请他们来到我们斑参与我们的游戏,那一定是很忙碌很幸福的时刻。 我们还可以一起寻找、阅读有关声音小常识、小游戏的书籍,让我们的游戏活动更丰富、有趣。 接下来,我也加入你们的小乐队,和你们一起表演,继续探究好听声音的秘密,制作有更多细节的乐器,演奏出更好听的音乐。 (注:为方便读者阅读.文中开头部分加入“观察对象”“观察时间”等。而幼儿园中,日常插入幼儿成长档案的“学习故事”并无这些内容。)摘自:《学前教育》2015.09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推荐
兴趣文章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让幼儿学会倾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