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低估了航空的发展还是这人两个蝈蝈吹牛皮皮

吹牛还是真实力?这家创业公司的飞机想用半小时让你从京抵沪
要造可回收的火箭、 则要做比飞机还快的超级高铁,而现在,一家叫
的创业公司也要掺和进改变人类未来的进程中来:他们要造 2.2 倍音速(约合 2716 公里/小时)的飞机。这是什么概念?我算了一下,就是从北京到上海,大概只需要半个小时(只算飞行时间)。
半个小时?还是一家创业公司?单看这些信息你可能会以为这又是一个只有概念没有成果的忽悠党,不过航空界的巨头之一——的举动(就是前几天被爆羞辱中国旅客的那家航空公司)可能会让你觉得这事或许能行:他们已经向 Boom ,订单总价高达 20 亿美元。
不过有这个预订并不代表维珍就已经买下飞机了。是维珍和 Boom 签订了一则意向书,当 Boom 真的把飞机造出来而维珍又希望继续推进这个计划,维珍才真会打算买下说好的 10 架飞机。
(概念图)
虽然现在还尚未有定数,但维珍却预示着这并不只是噱头。
“我们可以明确表示 The Spaceship Company(维珍集团下的公司)会提供工程、设计、制造服务、飞行测试和运作方面的帮助,而且我们也预订了头 10 架飞机。现在说这些话还很早,不过之后你们还会继续听到我们共同的雄心和努力。”
Boom 11 位成员的履历或许也能为这个听起来有点悬的目标背书。在上,Boom 表示团队的成员总共创立过 6 家公司,参与过 30 款新飞机的建造,而且曾经设计和测试过速度高达 3 马赫(3704 公里/小时)的飞机。
在我们的常识中,提速和提价几乎就是划等号的。不过 Boom 的创始人 Blake Scholl 却他们走的是高性价比路线。“我们谈论的是第一款大众能消费的超音速飞机。这不是科幻小说,我们真的在做这件事。从纽约飞到伦敦只需要 3 个半小时,往返票价格也只是 5000 美元,基本上和一般商务舱的价格差不多”。
我通过 Google 查询了,虽然也有低于 5000 美元的往返机票,但几乎都需要转机,飞行时间在 10 个小时以上。如果 Boom 真能如 Scholl 所言,3.5 小时只需 5000 美元,那对航空市场带来的冲击将是巨大的。
建造速度更快的飞机一直都是人类的梦想,不过在这个探索过程却是要付出血的代价。由法国宇航和英国飞机公司联合研制的中程超音速客机——是世界上少数曾经投入商业使用的超音速客机。它能在 15000 米高空以 2.02 倍音速航行(比尚未有成品的 Boom 稍慢),从巴黎到纽约只需要 3 小时 20 分钟左右。虽然价格昂贵——伦敦到纽约来回机票价格差不多为 9000 美元,却也成为了一种权贵的象征。
(协和式飞机)
不过,2000 年的一次重大事故却让人们对这种飞机失去了信心:法国航空一架协和式飞机在巴黎起飞时轮胎被割破,轮胎碎片冲击油箱造成油箱内部燃油剧烈波动,油箱从内向外破裂,造成机上 100 人全部遇难。2003 年 10 月 24 日,协和式飞机正式退役。
而今年 Forbes 也过,一个致力于展示未来概念的网站出现了一架叫 Skreemr 超音速飞机的概念机。它的时速高达 12780 公里 / 小时(10 倍音速),是 A380 速度的 15 倍。不过它自己的设计师 Bombardier 也承认,不认为 Skreemr 能在有生之年研制出来。
当特斯拉和 SpaceX 的 CEO 马斯克过去表示他要用电动车和电池改变世界,让人类移民火星时,很多人都觉得他不过是夸夸其谈、不切实际。但看着特斯拉充电桩越来越多、猎鹰九号一次次升空,却不禁慢慢相信这位狂人所想象的可能真的是我们的未来。所以,半小时从北京到上海,或许真的能实现?
题图来自:
插图来自:、
有好的产品或者项目希望我们报道,猛戳这里
276文章总数
全新爱范儿 App 现已适配
Android 及 iPhone
使用微信扫码关注爱范儿微信公众号
关注爱范儿微信号,连接热爱,关注这个时代最好的产品。
想让你的手机好用到哭?关注这个号就够了。
关注玩物志微信号,就是让你乱花钱。SpaceX 要造可回收的火箭、Hyperloop 则要做比飞机还快的超级高铁,而现在,一家叫 Boom 的创业公司也要掺和进改变人类未来的进程中来:他们要造 2.2 倍音速(约合 2716 公里 / 小时)的飞机。这是什么概念?我算了一下,就是从北京到上海,大概只需要半个小时(只算飞行时间)。半个小时?还是一家创业公司?单看这些信息你可能会以为这又是一个只有概念没有成果的忽悠党,不过航空界的巨头之一——维珍航空的举动(就是前几天被爆羞辱中国旅客的那家航空公司)可能会让你觉得这事或许能行:他们已经向 Boom 预订了(option) 10 架飞机,订单总价高达 20 亿美元。不过有这个预订并不代表维珍就已经买下飞机了。事实是维珍和 Boom 签订了一则意向书,当 Boom 真的把飞机造出来而维珍又希望继续推进这个计划,维珍才真会打算买下说好的 10 架飞机。概念图虽然现在还尚未有定数,但维珍发言人的表态却预示着这并不只是噱头。“我们可以明确表示 The Spaceship Company(维珍集团下的公司)会提供工程、设计、制造服务、飞行测试和运作方面的帮助,而且我们也预订了头 10 架飞机。现在说这些话还很早,不过之后你们还会继续听到我们共同的雄心和努力。”Boom 11 位成员的履历或许也能为这个听起来有点悬的目标背书。在官网上,Boom 表示团队的成员总共创立过 6 家公司,参与过 30 款新飞机的建造,而且曾经设计和测试过速度高达 3 马赫(3704 公里 / 小时)的飞机。在我们的常识中,提速和提价几乎就是划等号的。不过 Boom 的创始人 Blake Scholl 却表示他们走的是高性价比路线。“我们谈论的是第一款大众能消费的超音速飞机。这不是科幻小说,我们真的在做这件事。从纽约飞到伦敦只需要 3 个半小时,往返票价格也只是 5000 美元,基本上和一般商务舱的价格差不多”。我通过 Google 查询了相关机票价格,虽然也有低于 5000 美元的往返机票,但几乎都需要转机,飞行时间在 10 个小时以上。如果 Boom 真能如 Scholl 所言,3.5 小时只需 5000 美元,那对航空市场带来的冲击将是巨大的。建造速度更快的飞机一直都是人类的梦想,不过在这个探索过程却是要付出血的代价。由法国宇航和英国飞机公司联合研制的中程超音速客机——协和式飞机是世界上少数曾经投入商业使用的超音速客机。它能在 15000 米高空以 2.02 倍音速航行(比尚未有成品的 Boom 稍慢),从巴黎到纽约只需要 3 小时 20 分钟左右。虽然价格昂贵——伦敦到纽约来回机票价格差不多为 9000 美元,却也成为了一种权贵的象征。协和式飞机不过,2000 年的一次重大事故却让人们对这种飞机失去了信心:法国航空一架协和式飞机在巴黎起飞时轮胎被割破,轮胎碎片冲击油箱造成油箱内部燃油剧烈波动,油箱从内向外破裂,造成机上 100 人全部遇难。2003 年 10 月 24 日,协和式飞机正式退役。而今年 Forbes 也报道过,一个致力于展示未来概念的网站出现了一架叫 Skreemr 超音速飞机的概念机。它的时速高达 12780 公里 / 小时(10 倍音速),是 A380 速度的 15 倍。不过它自己的设计师 Bombardier 也承认,不认为 Skreemr 能在有生之年研制出来。当特斯拉和 SpaceX 的 CEO 马斯克过去表示他要用电动车和电池改变世界,让人类移民火星时,很多人都觉得他不过是夸夸其谈、不切实际。但看着特斯拉充电桩越来越多、猎鹰九号一次次升空,却不禁慢慢相信这位狂人所想象的可能真的是我们的未来。所以,半小时从北京到上海,或许真的能实现?题图来自:Guardian插图来自:Guardian、BI所罗门极客部落(solomo-bl)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大不六文章网立场
solomo-bl未来,你即是极客!虽然地球是圆的,但只有站在这里世界才会随你旋转。这里不是南极,欢迎加入所罗门极客部落。——极客的训练营。热门文章最新文章solomo-bl未来,你即是极客!虽然地球是圆的,但只有站在这里世界才会随你旋转。这里不是南极,欢迎加入所罗门极客部落。——极客的训练营。吹牛皮!最值得中国人“骄傲”的五大企业
一,中国移动(国有完全垄断企业)作为全球最赚钱的电信公司,中国移动绝对不是国人的骄傲,因为移动的钱不是赚的,他是从国人身上一刀一刀割的。从北美的洛杉矶打倒中国的上海,每60秒钟大约三美分,
  而从中国的北京打倒50公里外的廊坊,每60秒钟需要九毛钱。 转自
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国有完全垄断企业)中国石油终于超过了丰田汽车,荣赝亚洲最赚钱公司的桂冠。可是恐怕全世界没有一个人认为中石油可以和丰田相提并论。当丰田制造的汽车跑遍了中国大街小巷的时候,
中石油在日本连一滴汽油也卖不出去。但是这并不妨碍中石油成为捞钱高手。转自
三,中国工商银行(国有垄断企业)服务是中国特色,收费和国际接轨 。贷款利率是中国特色,存款利率和国际接轨
。赔钱的时候告诉国人说,自己是全民所有制企业,财政部就手忙脚乱拿着纳税人的银子,给工商银行动辄几千亿的坏帐买单。赚钱的时候告诉国人说我们是……????转自
四,一汽集团(国有垄断企业)五十年前,一汽制造出第一辆解放卡车的时候,韩国人连手扶拖拉机也造不出来。五十年后,当韩国人的现代占领了整个首都机场的时候,一汽的红旗还在顶着奥迪
几十年前那个老壳招摇撞骗。转自
五,中国人保集团(国有垄断企业)人保公司一部普通五座汽车的强制险成本不到200元,一年的保费征收大约要1000元,人保交强险的毛利可以达到400%
人保公司一份航空意外险的成本不到一元,但是旅客的购买成本是20元,考虑到一些发行费用,人保的意外险净利可以达到700亿。转自
 简单一句话,他们吃了我们碗里的饭,所以我们吃了上顿,没下顿。他们吃着山珍海味,还要忙着减肥。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当天人气:585948&&&&&&昨天人气:699118
&&&&&&&&&&&
中国厂商发布无人驾驶飞行器,是吹牛皮还是真有料?
&&&&(2回应)
2016年CES已经落下帷幕,本次参展的近20家无人机厂商中,中国厂商占了近2/3。其中,一家来自广州的厂商亿航发布了一款号称可以载人的自动驾驶飞行器,亿航184,其展台更是被围堵得水泄不通,这令大疆这家近百亿美元估值的消费级无人机开创者也黯然失色。亿航宣称这款产品可以让用户从此摆脱拥堵,且2016年即可量产。手握区区7项专利的亿航是真有实力?还是痴人说梦呢?文/吕方锐 编辑/陈永杰亿航为184载人飞行器勾画了一个令人神往的应用前景——用户可以彻底摆脱拥堵的车流,直接空降目的地。飞行器使用的是自动驾驶技术,设定好目的地后,用户就彻底从驾驶过程中解放,坐在平稳的座舱当中阅读或玩游戏。▲2016年CES亿航无人机展台像这样的飞行器是不是很科幻?但CES上亿航公司展示的这款184载人无人机,据说只是概念产品,不论是现场还是官方宣传视频当中,都没有展示其载真人试飞的场景。记者专门向亿航公司求证,得到的答复是亿航184的研发工作目前已经结束,产品2016年即可量产。&&&&现有产品套用开源系统▲亿航的消费级无人机产品Ghost2014年4月才成立的亿航公司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呢?他们的研发能力真的这么强吗?抛开相对科幻、尚未量产的184不说,先来看看他们现有的唯一一款产品,Ghost无人机。这款分为四个版本的无人机售价从标准版2499到旗舰版7299,采用的是常见的四轴四桨结构,相比市面上其他产品,除了不需遥控器而用手机遥控外,唯一的不同似乎只有可以选购航拍视角的VR眼镜。而雷锋网一篇《断送无人机创业生态需要多少钱?4200万美金》的文章则指称,无人机业内人士对亿航GHOST无人机产品不屑一顾。作为一二代产品卖点的手机操控、FPV头盔操控并不是新技术——比如FPV头盔操控,在航模发烧友群体中也是五年以上的老生常谈了,亿航并没有把这些旧技术应用得更好。文章还称,根据多位无人机从业者的陈述,亿航的飞控采用的是开源的APM(Ardu Pilot Mega 无人机控制系统),“但调试的并不好”。而亿航的其他核心元件,如电机等,直接使用的是仿制大疆的“副厂”产品。文章援引一位间接持有大疆公司股份的投资人士的说法:“亿航采用的是大疆2011年就弃用的无人机方案。”可以佐证这一说法的依据是,亿航无人机的第一代产品,电机电池等组件与大疆第一代精灵是一致的,甚至于连充电口标准都完全一致。对此报道的说法,亿航公司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予以否认,坚称亿航的Ghost产品是完全自主研发的。针对该说法记者专门联系了APM中文站的站长白彧实。据白彧实介绍,APM类似于无人机的“操作系统”或者说“大脑”,无人机硬件上只要采用了支持APM的主板就可以“刷”APM的系统。刷完固件进行校准调试后,无人机就可起飞了。APM的出现大大降低了消费级无人机的制造门槛——无人机厂商只需要将零件拼装,刷入APM,一款无人机产品就诞生了。APM可以实现GPS定位、航点飞行及一些特殊的飞行模式,功能和接口都比较丰富,完全开源且免费。厂商可以根据自己的产品需要在APM的架构上进行功能取舍和改造。▲淘宝上销售量最高的几款无人机产品,价格普遍在几十到一百多元,据说采用了其他的一些开源飞控程序,功能简单,成本低廉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国内无人机厂商据说已经近千家,其中大部分基本不具备研发能力,产品使用的系统多数是基于APM进行二次开发的。“亿航的Ghost产品用了一些开源程序,却没有进行署名。” 白彧实告诉记者。“这些厂家的飞控用APM的官方电脑端都是能连上的,基本就可以判定了。Ghost具体使用了多少开源程序不敢说,之前有个媒体人找我写Ghost的评测,我一看就是APM改的,就没给他们写。“白彧实进一步谈到,开发无人机系统是个大工程,因为要让飞机自动保持平衡,要经过大量的调试的。还需要有多种配套软件,比如手机端、电脑端,都需要有人开发。国内很难有这个研发力量。Ghost使用APM开源系统本身是没有问题的,APM本来的目的是让大家自由下载。但用了要署名是一项基本准则,为的是给原项目带来宣传效果,“国内厂商的品性你懂的,所以就都直接拿去用了,不留下一片云彩。”而亿航拿来作为卖点的手机遥控,也是依托于APM实现的。“APM官方也有手机APP的,只要无人机硬件有无线模块就可以实现手机遥控了。“白彧实说。&&&&几乎不具备研发能力判断一个公司是否具有强大的研发实力也很简单,只需要查一下注册专利数量便知。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查询系统, 广州亿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名下的注册专利共有7项,仅不到一页,其中发明专利仅有4项,最早的一项专利申请于日。而此时亿航的无人机产品 Ghost 1.0 已经登陆众筹平台 Indiegogo并成功突破十万美元的众筹目标。我们是否可以理解,Ghost1.0产品并没有应用任何亿航的专利技术?而亮相于前几日CES的184载人飞行器,亿航方面称历时3年摸索开发,截止他们第一项专利申请时间日已经开发了近两年。我们是否可以理解,载人飞行器研发的头两年时间里并没有发明、应用任何新的专利技术。作为比较,消费级无人机业界领头羊,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注册专利达49页,另一家国内厂商零度智控(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注册专利也有5页。那么问题来了,制造一台极具科幻色彩的智能驾驶的载人飞行器,需要多少项专利技术?亿航的7项专利够不够?记者联系到一位与亿航公司关系密切的人士,“亿航的研发很烂,民间四轴用户认为亿航的系统使用的是APM这个系统,亿航拿过来说自己独立研发。”他说。“在我个人看来亿航目前就是一个迎合风投的公司。”对于亿航184这款产品,他更是直言:“亿航184是上海一个团队做的。”而亿航公司本身则位于广州。“我也不是很清楚,到底是亿航把这个设计外包给该团队,还是收购了该团队,反正184这个项目是上海这个团队做的。”不管该团队是否属于亿航公司,据他透露,直到去年十月份,亿航在上海的市场部还只有2名员工。与亿航匮乏的注册专利相比,其融资能力则十分惊人。据相关报道,亿航2014年成功筹集86万美金,还有1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和2015年8月完成的4200万美元B轮融资,该数据记者得到了来自亿航官方的证实。雷锋网则有报道指称,86万美元的这笔融资被前亿航员工证实,是由亿航的美国经销商操办,其中主要依靠分销商刷单而“筹集”。且亿航的几笔巨额融资既没有用来偿还供应商欠款,也没有用于新产品研发——Ghost二代产品连模具都没有更换。针对该问题记者联系了亿航,工作人员拒绝回答。这篇报道内容中还涉及了亿航2014年的销量问题,引用了未经证实的言论称亿航无人机的总出货量小于6000台,而大疆的精灵系列产品2014年售出了24万台(同样未经证实)。报道还称收到过一张截图,截图显示2014年亿航在广州确认了12万多元的全年收入,并缴纳了4000余元的税款。亿航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销售数据保密。&&&&亿航载人飞行器今年能造出来?▲亿航184则直接实现载人自动驾驶有点痴人说梦“APM目前还无法实现自动驾驶,面向的是消费级用户。“白彧实称。成都工业学院从事无人机研究的严月浩副教授告诉记者,要真正实现无人机自主地精准躲避障碍物,当下还难以实现——不仅是民用技术上难以实现,比民用技术先进两代的军事上,也没有实现完美的无人机智能驾驶。“我觉得亿航的意思应该是飞高的意思,” 白彧实说。当然,飞得高就没有障碍物了,如果亿航认为这也算“自动驾驶”的话。实际上亿航的消费级产品Ghost无人机尚未采用自动驾驶技术,而到了184则直接实现载人自动驾驶,这并不符合产品的技术升级逻辑和规律。“至于多轴多旋翼载人飞行器,当前也没有听说哪国部队真正装备了类似设备。” 严月浩副教授告诉记者。“亿航的那款产品更像是玩具,实现的是瞬间载人,载人起飞几分钟就下来了。“虽然已经有多家厂商对多旋翼载人飞行器进行了探索,但当前还没有成熟产品上市。韬讯航空科技创始人葛讯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认为多旋翼飞行器不具备载人的实用性,在技术上,多旋翼的抗风能力和续航能力形成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犹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多旋翼载人飞行首先由德国研究人员在2011年11月实现,该多旋翼采用16旋翼实现了短暂载人飞行试验。此后该研究团队对该机型进行了产品化研制,于2013年实现未载人的室内飞行试验,旋翼数量由16个调整至18个,截止目前,尚未有载人室外飞行视频再公布。国外相继出现了6旋翼和8旋翼载人飞行器,其中2015年加拿大技术宅Catalin研制了8旋翼的“载人悬浮飞行器”,该飞行器在小尺寸下通过增加旋翼转速的方式实现载人飞行,但极限飞行时间仅为1分钟,飞行距离仅为279.5米。▲实现类似的无人机载人,首先面临难题就是稳定性的问题,其次是电池续航在这方面,亿航宣称采用了纯电力驱动的184海平面续航时间为23分钟。根据亿航的宣传口径,184的座舱配有空调和大屏幕,184的续航时间应该是在不开空调和屏幕的条件下测得的。据财富网报道引用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估计,亿航184公布的续航能力可能是在无风状况下的理想测试。“现实有风状态下,能飞行10分钟就很不错了,现阶段不具备实用性,除非达到小时级的续航能力。”这位业内人士评价。此外,据他估算,依靠电作为动力、自重200公斤的亿航184的电池重量可能占到整个机体重量的一半以上。据严月浩副教授介绍,目前民用技术上要实现类似的无人机载人,面临多项技术难题。首先就是稳定性的问题,其次是电池续航问题,第三就是政策层面短期内缺乏获批可能。作为一款交通工具来说,无人机目前的稳定性难以满足要求。即使是发展多年的用于航拍的消费级无人机产品,其稳定性也并不十分理想。白彧实说,消费级无人机传感器被干扰之类的比较多,因为传感器都做的很小,成本很低,然后飞机还比较震,也有因为传感器被干扰而直接从空中坠落的。偶尔还会有失控的情况出现,就是飞机奔着一个方向直线飞走了。还有较为常见的是无人机电池的过度放电导致电池损坏。作为陆上交通工具,汽车已经发展了一百多年,作为最早涉足无人驾驶的谷歌,其无人驾驶汽车也已研发了五六年,至今也未实现大规模商用。目前亿航184的真机载人飞行视频仍然不见踪影,不知道成立于2014年、手握7项专利的亿航公司,何来的底气要在2016年量产自动驾驶的载人飞行器。然而直到记者发稿时,亿航官方仍未对记者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答复。
感谢楼主提供这么好的东东 让我受益匪浅。好开森飞到没电砸到花花草草怎么办
客服QQ:&&&&QQ群:&&&&团购QQ群:
微信交流群:jushengcom&&&&微信公众帐号:魔豆窝姐是老中医专治吹牛b爆笑视频 歌词太污:吹牛逼不如打飞机
  姐是老中医专治吹牛b爆笑视频 歌词太污:吹牛逼不如打飞机
  姐是老中医专治吹牛b爆笑视频 歌词太污:吹牛逼不如打飞机
  妹子爆笑演唱《姐是老中医》你不是老中医,你是老司机,哈哈哈笑的胸口疼!
大家都爱看
24小时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对蝈蝈吹牛皮教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