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老师的成语鹿丸的成语

题库1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我最讨厌的成语_鹿丸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1,037贴子:
我最讨厌的成语
话说从喜欢鹿丸开始,我就讨厌一个成语啊。。“鹿死谁手”,啊,一听到就很郁闷……话说其他喜欢丸子的亲们有没有因为鹿丸而讨厌的东西呢?
作为单纯的书迷的你,是...
三途河畔鬼话生,青梅煮...
爱上宇宙,爱上宇宙吧
杨紫秦俊杰恋情曝光
一晃眼小学生们都开始放...
随着这批小生的崛起,他...
2017年第一个流行语就这...
特邀专访嘉宾@Coser希小...
因一部网剧爆红的明星盘点
◆俗话说,一木不成林,...
【升华版】如果你爱豆一...
电影《黄金时代》的海报...
在职研究生报名入口,在职研究生名校报名
讨厌倒是没有啊...比较喜欢一些跟他有关的东西 比如看到地上自己的影子就忍不住拍张照片然后还会没事干测测智商 发现差距挺大- -打火机就不玩了...我是好孩子~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湘绮楼联语 _湘绮楼[ 18:40:13]
专题分类:>>>
  王闿运(),字壬秋、壬父,号湘绮,原籍湖南省湘潭县人,出生于长沙县。清·咸丰五年乙卯(1855年)并科举人,屡试未中进士。太平军起义时,先任肃顺家庭教师,后入曾国藩幕。后讲学四川成都尊经书院、湖南衡山船山书院、江西等地。中国近代著名学者、经学家、文学家、教育家。晚清时期,幼年资质驽钝但好学,《清史稿》说其“昕所习者,不成诵不食;夕所诵者,不得解不寝。”“经、史、百家,靡不诵习。笺、注、抄、校,日有定课。”因此成为一代宗师。清·咸丰五年乙卯(1855年)并科举人。咸丰七年(1857年)中湖南省补行,但屡试未中进士,就聘为肃顺家庭教师,为肃顺所倚重,其间曾救左宗棠。太平天国时期入湘军曾国藩幕府,后因意见不合而退出。光绪五年(1879年)应四川总督丁宝桢之邀来到成都,担任尊经书院山长。后辞退回湖南先后主持长沙思贤讲舍,衡州船山书院。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主办南昌高等学堂,但不久即辞退回湘,在湘绮楼讲学授徒。民主革命时期,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已是风烛残年的老人,巡抚岑春萱上书表其德行,清政府授予翰林院检讨职。宣统三年(1911年)加封为翰林院待讲衔。10月辛亥革命后,由于与袁世凯的父亲袁中何是朋友,因此袁世凯任命为北洋政府清史馆馆长,编修国史。1913年兼任总统顾问之职,后在复辟声潮中辞归。经学治《诗》、《礼》、《春秋》,宗法公羊。诗文在形式上主要模拟汉魏六朝,为晚清拟古派所推崇。因受聘修撰《桂阳州志》、《东安县志》、《衡阳县志》、《湘潭县志》等地方志而闻名史界,成为秉笔直书的名史笔。一生仕途坎坷,为人狂狷谐谑,才高学富,轶闻甚多,主要成就在其诗文和治学之中,名满天下,谤满天下。所作楹联思想、艺术价值极高。被认为居清代楹联名家前列,或谓冠有清一代之首。今人周渊龙、莫道迟编注有《王闿运楹联辑注》,收录王氏联语近500副,民国人卢希济评其联:“体格高尚,气息深稳,幽美朴茂,神与古今”(《六家联语合钞》)。门生众多,在教育事业上颇有成就,较著名的弟子有杨度、夏寿田、廖平、杨锐、刘光第、齐白石、张晃、杨庄等。1916年在家乡无疾而终,享年83岁。所著除《经子笺注》外,尚有《湘军志》、《湘绮楼日记》、《湘绮楼诗集》、《湘绮楼文集》、《湘绮楼联语》等,并编有《八代诗选》等,门人辑其著作为《湘绮楼全书》等传世。王闿运自题联顾我则笑;问道于盲。——自题王闿运应袁世凯之邀,出任国史馆馆长兼总统顾问。此联鹤顶格嵌“顾问”二字,上联意为:我有什么用?看到我只有一笑相迎。下联意为:要问我的政治事务吗?如同向瞎子问路。表明了王闿运对袁世凯所作所为的不满,以谦虚语抒倨傲之情。至德通仁智;双身亘古今。——十一夜梦人赠人句(云讥讽之词也)遍辑齿录皆前辈;幸有牙科步后尘。——戏谑自题王芝圃不忘师谱;戴子和其谓我何?——光绪九年六月二十一日作虎竹再分诗定续;鹤粮频减甑愁空。——自题警句(曾署守以争钱记过,复书慰之)人情已觉春长在;溪户仍将水共闲。——集唐人句自题门联(1)碧海鲸鱼,兰苕翡翠;青春鹦鹉,杨柳楼台。——集唐人句自题门联(2)鸟名戴胜,人名戴不胜;形是胡孙,号是胡念孙。——光绪九年九月廿九日戏作春秋表未成,幸有传儿述诗礼;纵横计不就,空余高咏满江山。——戏谑自挽原注:“留”,《六家联语合钞》作“略”,当是刻印之误。又,他人引此联,文字亦有少异者,现附录于如此:“春秋表未成,幸有佳儿传诗礼;纵横计不就,空留余韵满江山”(见邵镜人《同光风云录》)。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8月21日,奕詝皇帝驾崩,遗命肃顺等八人为顾命大臣,辅佐幼帝同治。皇太后慈禧则暗中勾结恭亲王,密谋发动政变。王闿运作为肃顺幕府“湖南六子”座上客之一,王闿运是其中最年轻、最有想象力的人。闻到政变的气味,赶紧致书曾国藩,希望曾国藩以柱国重臣的身份,带兵到北京“入觐”,支持恭亲王配合顾命八大臣共同辅佐幼帝同治,同时“声明祖制”(妇人不得干政),以粉碎慈禧垂帘听政的阴谋。这不就是“麾师北上”搞兵谏么?但是曾国藩一生谨慎,这会儿正担心自己“功名太盛”,生怕惹上“权臣干政”的嫌疑,故未采纳王闿运的意见。果然两个月后,慈禧政变成功,肃顺等人全军覆灭,王闿运不禁“太息痛恨于其言之不用也”。肃顺是咸丰朝的权臣,对咸丰帝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若成功顾命,对同治幼帝载淳必亦具有同等甚至更强的影响力。肃顺又极为看重王闿运,王闿运献言建策,必能间接影响到同治帝。打一点折扣,王闿运也算是个“帝王师”了。最终曾国藩的谨慎扰乱了王闿运的好局,怎不“太息痛恨”呢?王闿运临死,对此都不能释怀,遂写了这副自挽联。上联说自己效法孔子,但成就不大,值得庆幸的是儿子能继承文化事业,述诗习礼。下联化用魏徵《述怀》诗:“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句意,说自己没有治国之才,空留吟咏之作。联用以自挽,实是自谦自慰之辞。生适并宗,冠馈昏迎,二师主丧旅吊;私既未诔,出引宗户,阴堩使下将司。——过章木寺感题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壬子元旦自撰春联日日为壬子年春节,王氏有感于形势写了此联。它的背景是:日各省代表会议决定改用阳佃,日为中华民国元年1月1日。1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通电各省改用阳历。2月19日何香凝等向议会院要求女子参政。20日女界参政同盟会在南京正式成立,提倡男女平权,鼓吹妇女参政和从事社会、经济、文化等活动。21日临时政府内务部颁行新编阴阳合历书。以上政府议决和妇女界的革命,顺乎历史潮流,无可非议;可是作者以清廷遣老自居,玩世不恭,出此联幅,当置一笑也。四愁曾向桂林吟,又十载江南,饱看山色怀青琐;大梦早随仙蝶化,待生陪乡饮,无复文场照白莲。——夜念步鸿为作王闿运撰题联曲径通幽处;园林无俗情。——鹤顶格集句嵌名题江苏省苏州马医科巷曲园曲园位于江苏省苏州马医科巷,为俞樾之别墅。上联出自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下联出自晋陶渊明《辛丑岁七月赴假江陵夜行涂口》诗:“诗书敦宿好,林园无俗情。”&联语集句,信手拈来,上联切曲园清静幽深的环境;下联切园林高雅,无世俗情态。化用时只将陶诗中“林园”颠倒为“园林”,嵌“曲园”二字,真乃匠心独运,妙化天成,令人神往。见《古今名人联话》。前朝干净土;高节大罗山。——题湖南省衡阳县大罗山王夫之墓(1)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湖南省衡阳县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思想家。明亡后奔走抗清,晚年隐姓埋名,在石船山湘西草堂闭门著书立说18年。孝四海而为巂;纬群龙之所经。——集《文选》句题四川省成都尊经书院汉魏最初名胜;湖南第一道场。——题湖南省岳麓山麓山寺田园松菊岂无意;魏阙江湖同此心。——题北京市石景山区灵光寺归来庵(东门楹)世臣乔木千年树;南国儒林第一人。——题湖南省衡阳县大罗山王夫之墓(2)芷香沅澧三闾国;芜绿湘古一草堂。——题湖南省衡阳湘县西王夫之草堂衡阳湘西草堂,在衡阳县曲兰乡石船山,是王夫之晚年隐居读书处。始建于清·康熙十四年(1657年),今与败叶庐、观生居同为王船山故居。石出蒸湘攻错玉;鼓响衡岳震南天。——题湖南省衡阳县石鼓楼人如天上珠星聚;光满庭中宝月圆。——题四川省乐山县凌云寺方丈室此联题四川省乐山凌云寺方丈室。上联谓品德高尚,可吸引众多俊赤之士,如天下连珠之星聚集。下联称聪明智慧如空中圆月,可把光华洒满人间。联用妙喻,清新可人。山中昼永看花久;树外天空任鸟飞。——题四川省彭县多宝庵井上烟疏竹有韵;台前月古琴无弦。——题四川省邛崃县文君井明月似闻三弄笛;白云长对六朝山。——题湖南省衡阳县岣嵝峰龙头坪伊山寺铁板铜弦,高唱大江东去;琼楼玉宇,细听水调歌头。——题云南省会泽县江南会馆戏台月白风清,依然昔日鸣机地;夫忠子孝,难慰寒泉罔极心。——题浙江省毛孝子墓庐舟楫眇然,怀古共随颠米拜;经过偶尔,寻幽如到浣花居。——题空灵杜祠松柏岁寒心,平仲昔来曾筑室;潇湘云水色,元晖吟望试登楼。——题湖南省湘南临湘楼世上苦人多,一命存心思利济;湘中民力竭,涸泉濡沫念江湖。——题湖南省长沙恤无告堂(养老堂)文武继诸周,好为汝南增月旦;弦歌开广厦,定因言偃得澹台。——题河南省确山铜川书院此联为河南确山铜川书院所题。上联“文武”,本指始于河南而兴的周朝文王和武王,联用以指文才和武艺。“月旦”,指品评人物。劝勉在书院学生的诸生勤奋努力,可民为令人品评的杰出之才。下联“言偃”,即子游,孔子学生,曾为武城宰,提倡以礼乐为教,境内有“弦歌之声”。“澹台”,为复姓,联指子羽,也是孔子学生,以品行端正著称。联语以孔子的杰出弟子为例,指出在此兴办书院,皆在礼乐教化,定可培养出像“言偃”、“澹台”那样的贤达之士,是对上联“好为汝南增月旦”的具体说明。联语妙在写出书院育人的宗旨,古今契合相印,读来隽永醇厚。匹马斩颜良,河北英雄皆丧胆;单刀赴鲁肃,江南士子尽低头。——题江苏省南京关圣庙南京新建关庙,王闿运即席书题这一副对联。上联典出《三国志·蜀志》关羽本传:建安五年(200年),袁绍派大将颜良围攻白马,曹操屡战不敌。后关羽策马斩颜良于万众之中,解白马之围。下联典出《三国志·吴志》鲁肃本传:东吴欲讨还刘备所借荆州,邀守将关羽过江相见。关单刀赴会,东吴未遂意。联语选取关羽平生最得意的两件事立意撰联,上联折文,下联镇武,颂扬极有分寸又气冲霄汉,对仗亦极工,为古今关庙联中的名作。同时,王闿运借颂扬关羽,大煞“江南名士”(指“南京文人”)的气焰,联语一时远播。近代诸家联话,皆有确凿记载。竹树护精庐,林鸟似识前朝事;钟鱼答弦诵,竽火还容宰相分。——题湖南省衡阳县东洲寺竟夕起相思,秋草独寻人去后;他乡复行役,云山况是客中过。——集唐人句蜂腰格嵌名题河南省郑州秋云墓王闿运于早年公车北上时,路过郑州,与妓女秋云相恋,几乎把考期给耽误了。据传秋云本是人家的孤女,家中贫困为恶戚所卖,遂流落娼门,对王闿运有托身相许之意。王王闿年少气盛,自命不作第二人,相约夺得状元之后,以百辆车来迎秋云。不料文章憎命,落第春闱,无颜相见,浮海入江,杀羽归里。&秋云见会试榜上,没有王闿运的大名,既代为鸣不平,又自伤红颜薄命,竟忧郁而死。以后,王闿运再过郑州,美人已命归黄泉。王闿运在秋云墓上题了这一副墓联。东馆接朱陵,好与长沙回舞袖;南山笼紫盖,共听仙乐奏云璈。——题湖南省衡州长沙会馆戏台外舞台花柳野亭开,居士身闲来放鹤;湖山行处好,圣朝恩重莫骑驴。——题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孤山放鹤亭保赤庆民康,水滴杨枝作甘露;流钱看利溥,春回榆荚满宜川。——题湖南省安仁县救婴局作者自注:捐资数千金,经理得宜,积成巨万,作联奉赞。宅枕龙沙,看表里山川,曾是湘人辛苦地;门盈驷马,喜从容樽酒,幸逢江介晏安时。——题江西省南昌县湖南会馆孤垒捍神京,乐范论心,分谤生民功不朽;新祠邻故宅,曾杨把臂,世家乔木泽偏长。——题陈姓宗祠锡祚自玄珪,门列双旌,更有五云扶栋宇;发祥依白阜,枝分百世,定荣丹桂报馨香。——题夏姓宗祠湘水东流,想金陵龙虎遥蟠,共向邮亭望远;雁峰南馆,看石鼓江山如画,长依侯计筹边。——题湖南省衡州江南会馆弹指见华严,看天马云开,一角小山藏世界;观心礼尊宿,听木鱼晨叩,十方古德应斋期。——题湖南省衡阳县西禅寺作者自注:湖南无十方丛林,一方大缺典也。普明上人尝议以西禅寺公之法侣,示寂后,法裔秀枝师愿成之。栋宇狭小,香田租少,惧不副众望,运本寺中道徒,犹惴惴焉。乃有碧崖和尚以无边宏愿,行不思议功果,且拾且募,不三年成百万大工,斯实海内希有之事。于今世举一事而先咨嗟者,识力为何如也。工成庆赞,因题柱志愧。演假亦声容,居然晋舞秦讴,慷慨鸣鲲增壮气;传芭祠节义,遥想荆城益濑,往来风马卷灵旗。——题某地西关戏台名位并彭陈,唯公冠冕贤科,应知将略真儒术;崇祠镇淮汉,更此馨香里社,允迪前光佑后人。——题席姓宗祠胡文游迹至今存,高閈重新,当令先正流芳远;湘岳清晖扶栋起,一枝广荫,共喜江州盛会多。——代江西五府首士撰题湖南省衡州庐陵台原注:“存”,日记作“传”。“今”作“令”。明窗啜茗时,半日闲,三日忙,须勘破庭前竹影;画船携酒处,衡山月,嶷山雨,冷思量城外钟声。——题湖南省衡阳县雁峰寺少年裘马锦江游,喜整顿重来,秋稻屡丰兵气靖;高会簪缨华堂畅,愿英贤继迹,甘棠留荫后人看。——代莫提督撰题四川省成都湖南会馆上联作者自述两度来成都的情景,写此次所见战乱已平,稻谷丰收,自是满怀喜悦。下联是对在四川任职湖南籍官员的赞誉与期待。“甘棠留荫”,用召伯勤政爱民典。上联突出一个“喜”字,下联强调一个“愿”字,表达了作者惟愿居官施惠一方,最喜百姓乐业安居的进步思想倾向。胜地已千年,每临江想望才人,不比劳亭伤送客;高朋常满座,到旧馆仍陪都督,更闻悬榻喜留宾。——题江西省南昌县滕王阁滕王阁故址在今江西省南昌市赣江滨。唐·高祖子滕王元婴都督洪州时始建,阁以其封号命名。上元二年(675年)九月九日,洪州都督阎伯玙在此大宴宾客,王勃席间作《滕王阁序》,成为千古传颂的名篇。阁历时1300多年,屡毁屡建,最后毁于北洋军阀邓如琢之手。此联是作者路过南昌受主人热情款待时写的。上联“才人”,指王勃。“不比”,是说怀念才人的情绪,比劳劳亭送别的地方。劳劳亭,故址在南京市西南劳劳山上,为古时送别的地方。李白《劳劳亭》诗:“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别亭。”下联“高朋”,《滕王阁序》:“千里逢迎,高朋满座。”“旧馆”,滕王阁原有“仙人旧馆”匾额。“都督”,此处指南昌府知府。“悬榻”,睡榻高悬。此处用《后汉书·徐稚传》典故:东汉陈蕃做豫章太守时,不接待来访宾客,只遇郡中名士徐稚来,特设一榻,徐稚一去,就把榻悬挂起来。此联名写滕王阁,其实也写了作者本人,“每临江”句极佳。莫国他北地燕支,看画艇初来,江南儿女无颜色;尽消受六朝金粉,只青山依旧,春来桃李又芳菲。——题江苏省南京莫愁湖胜棋楼胜棋楼,在南京莫愁湖里。明·洪武安初年始建,清·同治十年(1871年)重建。相传明太祖朱元璋与开国功臣徐达在此下棋,朱元璋以莫愁湖作赌,结果棋败,便把莫愁湖赐给徐达。遂有“胜棋楼”之称。此联为胜棋楼重建、修葺竣工时的原作,寄慨于湖光山色,出语自然纯熟,意境深远。关于此联作者有跋语云:“同治十年,重新莫愁湖亭。予按乐府词,莫愁女河中人嫁一卢氏,亦北方名族也。石城艇子,说者歧异,盖丽质嘉名,流传词赋,不宜侪于苏小、真娘也。为附引,以谂同好。”此联上联是在夸说洛阳女儿莫愁的美丽,“莫轻他”,犹言要重视之意。“北地燕支”,即指北地姑娘,燕支犹胭脂,此称莫愁。后两句赞美其英姿,谓令江南女儿相形见绌、颜面无光。“画艇初来”,化用《乐府·莫愁乐》曲:“莫愁在何处?住在石城西。船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之意。下联起首境界阔大,即景抒情。“六朝”,指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都以建康[南京]为都城。“金粉”,本指妇女妆饰用的铅粉,这里喻繁华绮靡的生活。“尽消受”三字,写湘军攻下太平天国的天京之后,尽情享受奢靡的生活,又把大批江南女儿带回家乡的情景,抒发了作者不平和遗憾之情。并流露出作者失势时的感慨。原来,王闿运是清朝大臣肃顺的亲信,后来肃顺被西太后杀掉,王失掉了后台。但他以名士自居,以老卖老,言行常不谨慎,故有此联之作。可是南方人士对湘军攻下南京后的屠杀、抢掠以及“尽消受六朝金粉”的劣迹记忆犹新。因此他们抗议,不许悬挂。后来经人调解,王将上联“无”字改为“生”字,将下联“依旧”改为“无恙”才算了事。这一改却不通了,不伦不类。为什么来了北地胭脂江南儿女就生颜色了呢?再说“青山无恙”也是欺人之辞。当时战火甫熄,南京城中疮痍满目,怎能说“无恙”?&此后胜棋楼上就悬挂这修改后的对联。翻阅近年所出的各种导游小册子,竟缺这对联风波的掌故。体宝鋆心,杜宝廷口,出宝名气,可惜一宝押错;继寿昌志,述寿慈事,救寿农命,居然三寿作朋。——题邪说一流作者自注:京师传诵王先谦邪说一流,极为丁公道地,欲以此邪说救前邪说也,前有联云。自许诗成风雨惊,为平生硬语愁吟,开得宋贤两派;莫言地僻经过少,看今日寒泉配食,远同吴郡三高。——题四川省成都杜甫草堂杜甫草堂在成都市西南浣花溪畔。为杜甫成都故居。原宅中唐时已不复存。北宋·元丰间始重建茅屋,立祠宇。元明清历代增建修葺。有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园林总面积300亩。上联“自许诗成风雨惊”,语出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本是夸赞李白诗歌感染力大的,而联语移用于杜甫诗歌,亦可。“硬语”,豪迈的话。“愁吟”,以吟诗遣兴。杜甫《至后》诗:“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开得”,杜甫的许多诗篇真实地反映了唐代由“开元盛世”转向衰败的全过程,有“诗史”之称。杜甫做诗态度严肃,语言艺术极高,又有“诗圣”之誉。杜甫的诗对后世,尤其对宋人的影响很大。宋人学杜者很多,约有两派。一为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等,人称“江西诗派”,以形式为重;一为王安石、陆游、文天祥等,以内容为重。下联“莫言地僻经过少”,典出杜甫《宾至》诗:“幽居地地僻经过少,老病扶人再拜难。”此处反用。“寒泉配食”,黄自苏轼《书林逋诗后》:“不如配食水仙王,一盏寒泉荐秋菊。”寒泉,古人用作祭祀的清泉。配食,附祭,配享。古人以功臣附祭于祖庙,叫配食。此指黄庭坚、陆游被后人塑像配祀于工部祠。“远同”,三高,即三高祠,祀范蠡、张翰、陆龟蒙。在江苏吴江县。此古属吴郡,故称。上联言杜诗影响之大,下联言后人对杜甫尊崇之高。,极为贴切。海疆归日启文场,须知回雁传经,南岳万年扶正正统;石鼓宗风承宋派,更与重华敷衽,成均九奏协萧萧韶。——题湖南省衡阳县衡山船山书院湖南省衡阳县衡山船山书院,为兵部尚书彭玉麟重修,作者也曾在过军中从戎,故上联起句意在表示任职书院是弃武修文,并借南岳衡山有回雁峰一语双关,称自己好似传经“回雁”,指在承继南岳自古以来形成的良好学风,使之得以发场光大。下联指出船山书院相邻的石鼓书院是宋代理学正宗。“重华”,为虞舜之名。相传曾在南岳将甘露分赐各部落首领“箫韶”,虞舜时乐舞。此处代指尽善尽美。联语广征博引地说明三湘历史悠久、文化优美,借以激励后学诸子。资湘北汇总无波,看列城控带黔吴;山水钟奇多将相;纲引东来承旧法,更禺荚旁通岭蜀,倪桑著论待经纶。——题湖南省长沙盐道堂何须驷马高车,只名山教授,下驿栖迟,千载西南留道统;同此瓣香尊酒,问洨长真传,鹅湖正派,几人宦学比前修。——题四川省成都市贵州会馆游宦溯前贤,自襄阳诸葛、连道恭侯,蜀都中盛集千年,楚国楩楠参古柏;华轩开广厦,数南北萍踪、东西使节,锦水外江流万里,洞庭吐纳豁离襟。——题四川省成都市湖南会馆两间化育,静观皆鱼跃鸢飞,洎乎世风变、廉耻亡,民风变、道德亡,五伦从礼学产生,把数千年哥哥妹妹,我我卿卿,弄成平等国;一代文明,注重在男婚女嫁,在此圣教衰、邪说起,礼教衰、淫欲起,二姓本爱投情合,率四百兆夫夫妇妇,鹣鹣鲽鲽,同醉自由天。——题婚姻(49+49=98字)今夜偶成异路缘,切莫争争吵吵。何妨听这边清平调,那边浪淘沙,自在悠闲,摆却一身烦恼;消受些人间雅趣,认识些好友良朋;从从空空,齐齐整整,来得远是远客,来得近是近邻。本坛除对恶者拘、索强者逐,其余不分男女老少、宦庶九流,都会以礼相迎;诚远胜阎罗客气,币同库,食同锅,方向不稍偏,莫说我为南为北;明朝乃是中元节,理该喜喜欢欢。好赶往下首姜畬街,上首石潭镇,遨游放浪,增添几许精神;领略点梓里风光,品尝点佳肴美味;热热闹闹,跻跻跄跄,要饮酒有酒楼,要喝茶有茶馆。诸位尽作乐也罢、消遣也行,此地俱备吹打唱弹、南杂百贷,却是非钱不可;快多挪阳世资财,通得神,折得福,布囊张得满,任凭你买东买西。——题赈孤(124+124=248字)论文似酒知甘苦;退宦如僧静见闻。——戏赠陈用阶(陈为湖南官中能文者,好甜酒而重听,故戏之云)久客人情当自惜;倦游词赋始名家。——箴邓婿幼弥幼弥(1)世讲甥,年垂五十,宦学不进,岁暮积雨,方乐远游,而自云千里不赍粮。于行也,书此箴之。细推物理须行乐;各有因缘莫羡人。——赠周亩庄(作者自注:亩庄仁弟索书,以前赠杨皙子京卿句赠之,亦祝其为京卿也)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派;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赠南京佚名友人王闿运楹联上承何绍基,以气魄宏伟著称,曾游南京,居友人家,听说金陵名士每多自负,看不起外省文人。遂题赠这一副对联悬于友人家客厅。上联“濂溪”,指宋代大哲周敦颐,湖南道州(今道县)人。世称“濂溪先生”。湘水自洞庭流入长江,故有“湘水余波”云云,虽极自炫,亦难反驳。南京众名士见王闿运此联,都做声不得。斥鷃飞,鹏所笑,宋荣可无笑;三人行,我有师,仲尼何常师。——赠余佐卿原注:光绪八年(壬午)四月八日日记云:“文心来言阎丹初意贪尚书,故以左侍郎为小官,盖身后谥传足动歆羡也。余因言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五十年以前易于支撑,吾辈不可不勉。为佐卿书一联。”差厘局,官黔捐,丧尽良心,又做了湖南粮道;父南坡,兄翠喜,那堪回首,是常年天子门生。——光绪三十年正月二十五日赠陆观察王闿运贺赠联才大须知难作吏;心虚何患不能文。——赠王叔文联语直抒胸襟,不遮不掩。或许作者体察世态颇深,或亲身经历之感悟。便道出了有才学者未必能作官,作官者未必就有才的道理。肉食者鄙,自古皆然。只要虚心向学,必能成文,反之便了无成就。联语似一句格言,颇寓哲理,历来被世人称道。簿领得间贫是福;科名无添学成家。——赠颍廉世大兄改学官衡(手书行书墨迹联)上款署:“颍廉世大兄改学官衡撰句奉赠”。下款署“丁未四月闿运”。钤印:王氏伯子、湘绮楼。论文似酒知甘苦;退宦如僧静见闻。——戏赠陈用阶(陈为湖南官中能文者,好甜酒而重听,故戏之云)久客人情当自惜;倦游词赋始名家。——箴邓婿幼弥幼弥(1)世讲甥,年垂五十,宦学不进,岁暮积雨,方乐远游,而自云千里不赍粮。于行也,书此箴之。细推物理须行乐;各有因缘莫羡人。——赠周亩庄(作者自注:亩庄仁弟索书,以前赠杨皙子京卿句赠之,亦祝其为京卿也)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派;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赠南京佚名友人王闿运楹联上承何绍基,以气魄宏伟著称,曾游南京,居友人家,听说金陵名士每多自负,看不起外省文人。遂题赠这一副对联悬于友人家客厅。上联“濂溪”,指宋代大哲周敦颐,湖南道州(今道县)人。世称“濂溪先生”。湘水自洞庭流入长江,故有“湘水余波”云云,虽极自炫,亦难反驳。南京众名士见王闿运此联,都做声不得。斥鷃飞,鹏所笑,宋荣可无笑;三人行,我有师,仲尼何常师。——赠余佐卿原注:光绪八年(壬午)四月八日日记云:“文心来言阎丹初意贪尚书,故以左侍郎为小官,盖身后谥传足动歆羡也。余因言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五十年以前易于支撑,吾辈不可不勉。为佐卿书一联。”差厘局,官黔捐,丧尽良心,又做了湖南粮道;父南坡,兄翠喜,那堪回首,是常年天子门生。——光绪三十年正月二十五日赠陆观察称觞喜重理池台花木;教子能增光将相门楣——贺郭葆生母于氏寿诞作者自注:郭父为母寿作屋城中,未几焚败,几不能保,去年借我名驱占兵(日记增“出”字),乃费万金重修,故为喜事。郭先在江南娶于氏,及还,父母已为聘杨氏,乃以于为次妻。生葆生,有文武材,除说谎外,皆可取,亦可传也,惜不得为何贞翁记之。孙曾庆寿辰,绕膝增多三百指;紟綦全妇职,嗣音重祝八千秋。——贺程母萧氏寿诞5、贺新居松柏岁寒心,平仲昔来曾筑室;潇湘水云色,元晖吟望试登楼。——贺好友廖树蘅新建临湘楼此联是题贺王之好友廖树蘅新建临湘楼。上联“平仲”,指北宋政治家寇准的字。下联“元晖”,指后魏尚书左仆射,颇爱好文学。联语赞颂好友才学,并以“松柏岁寒心”勉其做一个志行高洁之士。6、戏赠平生双四等;该死十三元。——调侃戏赠友人高心夔肃顺身为满人,却最看不惯同族,碰到有才学的汉人,以尚书亲贵之尊,颇能折节下士,因此幕府中网罗了大批才俊,其中尤以高心夔、王闿运、龙汝霖、李寿蓉和黄锡焘最为著名,号称“肃门五君子”。五人中,肃顺最欣赏的则是高心夔。咸丰八年的科场案馀震未消,咸丰十年会试,肃顺就轻身犯险为高心夔“助拳”,浑不鉴及前次柏葰的惨状了。前一年,高心夔参加殿试,诗题限押“文”韵,而误入“元”韵,遂不与三甲之列。这年恩科会试,高心夔入了二甲,再次参加殿试。肃顺神通广大,考前一日探听到诗题为“纱窗宿斗牛得门字”,出处为唐人孙逖的《夜宿云门寺》。立即把高心夔叫来,嘱咐他连夜赶做,明天一定弄个状元爽一把。第二日入场,果然是这个题目,场中300多人,几乎没有知道此题出处的。高心夔大喜,自命不作第二人想。匆匆写就,出来就找肃顺报喜。肃顺接过诗稿一看,顿足捶胸,大叫“完蛋!完蛋”。原来,高心夔记错了韵部,押韵的八个字除了“门”字外,都押到了“十一真”韵,而“门”字在韵部却属于“十三元”。考试出韵,内容再好也要被淘汰,榜下,高心夔又列四等,没做成进士。同时落选的王闿运幸灾乐祸,送给他这一副对仗工整的对联。肃尚书办事再精密,也禁不住高举人如此疏忽,除了相对苦笑,就只能慨叹高心夔命定不是富贵之人了。民犹此也,国犹此也;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横批:旁观者清——调侃袁世凯1916年作者被袁世凯委以北京国史馆馆长后,袁复辟迹象已露。王闿运以开玩笑的形式送了这副对联。王对袁调侃说:“总统府政事堂应有一块题为‘旁观者清’的横额,两旁联语可配‘民犹此也,中犹此也;总而言之,统而言之’。”联语的整个含义是民国虽然有了总统,但百姓依然像以前一样贫困,政局仍然和往常一样混乱,这是有识之士都看得很清楚的。妙语双关,非常幽默。此联传出后,有人续为:“民犹此也,国犹此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前联嵌“民国总统”,后联嵌“民国总统,不是东西”。前为调侃,后为詈骂,泾渭分明,不可混为一谈。王闿运撰挽联1、挽男民犹是也,国犹是也;总而言之,统而言之。——1916年6月戏挽袁世凯王闿运是个老“风流才子”。日,王闿运应召由长沙启程北上,带他的“外室”周妈同行。路过湖北时,段芝贵设宴招待,偕同周妈赴宴,毫无顾忌。有人到武功卫去看他,问他这样大的年纪,干吗还要跑到北京来做官?他嘻皮笑脸地说:“做官是一件最容易的事情。年纪大了,只能找最容易的事情去做。”同样用嘻皮笑脸的态度对待袁世凯,说总统府应当加挂一块横匾,横匾上应当题“旁观者清”(清暗指清宫小朝廷)四个字。有了横匾,就应当有楹联来配合,他代拟的联语是:“民犹是也,国犹是也。总而言之,统而言之”。后来有人在上联加了“无分南北”四个字,下联加了“不是东西”四个字。政事堂也应当有一块匾,匾上可题“清风徐来”四个字(此时正是袁世凯帝制活动紧锣密鼓时期,“清风徐来”暗讽袁帝制自为的心思)。袁世凯对这位“耆年硕德”的老前辈当然使不出总统的威风来,只得干笑一阵,敷衍了事。香港楹联家梁羽生认为:加上后面的尾巴“何分南北”,“不是东西”,乃“画蛇添足”(《名联谈趣》),其实未必。上联嵌入“民国”二字,讽刺民国南北分裂;下联嵌入“总统”二字,痛斥袁世凯“不是东西”。联语似信手拈来,运用成语与俗语,天然捏合,属对工稳,亦庄亦谐,含意深刻。时事积艰危,申甫再生犹有恨;越防坚壁垒,汀沽回首更伤心。——1900年挽陈程初(父忠武公肃宾,湘乡人。原注:“恨”,日记作“憾”)文苑黍齐名,愧我不堪仙籍注;荐章同报罢,翰君自有祖镫诗。——1907年2月挽朴学大师俞樾(荫甫,有春在堂丛书。孙陛云探花)抗疏劾三公,晚伤鼷鼠千钧弩;治生让诸弟,归剩鹅羊二顷田。——挽江苏省巡抚陈启泰(伯屏)江苏省巡抚陈启泰与上海道员蔡万煌发生矛盾,气厥而死。作者撰此联表示自己的看法。陈永泰曾上疏弹劾两个总督和一个尚书,“三公”均退职告休。上联以此事赞其正直,但又用“千钧之弩不为鼷鼠发机”之典,对其因区区小事伤了自己略有微词。下联说陈启泰不如他弟弟会治家产,所以今番亡故,只在家乡鹅羊山留有二亩的遗产。作为一个巡抚仅此遗产,算得上清廉了。作者对这点表示了自己称赞的观点。王闿运作文,每率直言之,此联也见其风格。富贵春梦婆,同辈几人紫光阁;东府秋胡妇,诗名终古白香亭。——挽邓弥之(1)附:邓保之生挽:童稚论交五十年,晚事尚书,始知吾辈非真友;云山札记千百卷,言皆儒者,毕竟先公有鉴裁。埋玉感慈萱,四百九旬双泣泪;飞鸿怨秋草,五十三年好弟兄。——挽姚兄作者自注:姚姊不嫁,于去年三月中死。今其兄又死,年五十三也。姜白石诗“五十三年老弟兄”,今借用之。原注:“泣”,日记作“涕”。  老臣白发,痛矣骑箕,整顿乾坤愿初了;满目苍生,凄然出涕,凄凉山馆我如何。——1909年10月挽湖广总督张之洞张之洞(),清末大臣,字香涛,河北省南皮人。作者曾入张幕,甚受器重。上联“骑箕”,《庄子·大宗师》:“乘东维,骑箕尾。”旧传殷王贤相傅说死后升天,化为一星,在箕星、尾星间。后称大臣去世为“骑箕”或“骑箕尾”。“整顿乾坤”,张历任两广总督、湖广总督、军机大臣,故云。“粗了”,粗略了结。下联“苍生”,指百姓。“门馆”,指门客所居之馆舍。王曾为张幕宾,故云“徘徊门馆我如何”。联语颂死者之政绩,而重在叙知遇之感,言极沉痛,而力避泛泛之词,是其写作成功之处。万骑肃军门,拊背嘕然,想见裼裘公子;斜阳依宝应,伤心行处,不逢飞舄王乔。——挽黄上达作者自注:黄名上达,初至江南,有太子少保提督公负弩郊迎,盛具供账,黄于众中拊其背曰:“阿利,(阿读若‘阿哥’。湘人平等相呼曰‘阿利’,盖‘儿那’声转也。)好便宜黄马褂邪!好便宜宫保邪!”提督公惭愠谢去。余游江淮,黄摄宝应,访之不遇,自此遂不相闻,故下联云云。海外十年官,军国多艰,归朝未遂还乡愿;相门三世业,文章继起,史馆亲除作传人。——1890年挽外交家曾纪泽(劼刚,曾国藩之子)少壮历艰危,晚得逍遥,庭阶双桂传芳永;经纶裕文武,才仍蕴蓄,乡国维松破福多。——挽汤阜(幼庵)释褐领儒官,五马相催,虎口生还仍富贵;单衫最豪饮,六旬非老,鹤腰仙去太匆忙。——挽杨子春幕府乐清吟,达者萧然,庭馆梧桐待佳客;琴歌老跌宕,仙乎逝矣,形骸土木慕王孙。——挽芮少海(原注:“乐清吟”,日记及《六家联语合钞》均作“地清闲”)著述擅长材,能史能文,班马以来推作者;功名真外物,不降不辱,夷齐而后有逸民。——挽资柏琴世爵不干荣,老作诸生,克家何必曾勤惠;趋冈重访旧,秋清邻笛,叹逝增怀阮竹林。——挽常寄鸿梅冶记相逢,骇浪十年,咫尺无缘重把臂;柏台疑相厄,白衣三会,孤茕失估最怜君。——挽陈养源武达更文通,父子传经,三月春风吾与点;相攸承作合,七二待吉,百壶清酒未酬媒。——挽喻蒸梧入辅拄艰危,议绌论都,空洒老臣忧国泪;披襟见肝胆,例严取友,料无同调称心人。——挽鹿滋轩诗酒自名家,看勋业烂然,长增画苑梅花色;楼船又横海,叹英雄至矣,忍说江南血战功。——1890年4月挽兵部尚书彭玉麟(雪琴)彭玉麟()年青时曾恋名叫梅仙之女子,后未成,梅仙怏怏而故,彭玉麟誓画十万梅花以报,并在每幅梅花图上题诗,画名诗名渐起,当时社会名流以得到彭的梅画为荣。上联主要写此,讲述彭在文学艺术上颇有造诣。联语主要是颂扬,但亦含有对这种靠功勋博取画名、诗名的做法之不以为然。下联说彭的“勋业”,多有微词,“太息英雄老矣”指他借口年老多病,不肯亲赴前线一事。“忍说”,即谓不忍说,句指彭当年在江南镇压太平天国时立了大功。借以对逝者作出自己的评价。联系作者所著《湘军志》曾激怒湘军诸将事,不难看出作者在追念逝者的挽联中,对逝者进行如此率直而公正的评价,实为不易,这正是作者为人为文的独特风格。湘水古伤心,恨十载人来,拍岸惟奔千叠浪;遗书终不负,便万金家散,凿楹犹有十三经。——挽胡蓟门尽教儒子成名,唾手燕云,百战山河尽功狗;偏是人才不录,归魂鸳水,十年湖海失元龙。——1915年11月挽中国国民党嘉禾分部部长陈仲权结芳邻廿四年,蔬笋同尝,每听钟声发深省;后圭峰十八世,枇杷先折,空余石路济行人。——挽浙江省新昌县罗汉寺主持僧柏丞夜雨忆书灯,人生少壮几何,须发似君惊早白;薰风吹宿草,世事匆忙休笑,光阴磨我为刊青。——挽湖南省长沙老儒丁果臣契阔旧相随,记从龙树分襟,尊酒宾筵应忆我;封疆才第一,正值鲸波沸海,角巾私第不言兵。——1901年11月挽直隶总督李鸿章灵药乞来迟,遑知鹤咳秋寒,洒血未倾家国恨;保安团练在,当此猬毛盗起,上游真觉桂零空。——挽常仪安作者自注:仪安以咳疾属余求药,未送而闻其丧。今岁团练院司求衡州总办之人,余举仪安。保安、仪安所筑堡也。原注:日记“遑”作“遥”。请业事犹新,至今牛磨声中,仿佛青衿闻洛社;高才命不偶,从此羊湖川口,凄凉秋笛似山阳。——挽罗芸师(原注:“社”,日记作“诵”)孝养慰椿庭,方期两守夹河,同庆期颐还洗斝;能名传桂郡,独憾清湘载旐,更无廉石压归船。——挽杨丽生(蓬海之兄)才名七十年,岂徒艳福鸳鸯,喜见双星再花甲;佳儿二千石,一自分飞鸿雁,难慰三州寸草心。——挽杨翁(朋海之父)八坐继家声,正看觞举颜和,寂静承欢留晚福;三年容泛爱,岂料车回腹痛,款曲论交未浃旬。——挽徐又新才志冠同侪,年来尊酒深谈,始识胸蟠千古事;吉安从一出,海内藜床独坐,谁知恨满五更心。——挽黄子寿(原注:“从”,《六家联语合钞》作“曾”)文葆送亲来,旋看授室成名,卅年情敬欢无间;连枝惊雪折,正有孤男弱女,高堂慈顾恸如何。——挽蔡桐生力战定溪蛮,至今甲马灵风,应共席荣同祷祝;中山悲谤箧,那更郧猿暮雨,顿令江汉失干城。——挽龚镇材识冠同侪,方期直上青云,遽辍谏官襄幕府;渊源承宋学,正值分争朱陆,独开生面是通儒。——挽冯锡仁原注:上联“襄”字,日记作“随”。下联日记为“欢游续京国,正拟重开白社,忽惊西路失耆英。”棋酒正新欢,谁知饮罢屠苏,三日春风余阁冷;申韩推旧学,应有惠留零桂,仁人恺泽利民多。——挽蔡心泉(原注:“利民多”,又作“部民思”)契阔旧相随,记从龙树分襟,尊酒宾筵应忆我;封疆才弟一,正值鲸波沸海,角巾私第不言兵。——挽李少荃公子早知名,不妨选色征歌,别有心情寄图史;少年能作吏,所恨大材小用,莫将形役问医王。——挽陈渭春(原注:“图史”,日记作“国史”)公孙最小得偏怜,恩许充庭,一揽桂枝悲月缺;乡誉无双期独步,人嗟又弱,那堪棠棣正春荣。——挽彭景云五游羿彀不能伤,八十悬车,垂死尚余攀剑恨;四纪甄陶无一面,相公厚我,他生愿作扫门人。——挽王耕虞癸科琐院忆同门,相见何迟,沦落粗官非得意;甲族玉堂推盛事,流光易驶,耆英高会恨无缘。——挽黄叔容(郭春榆?)每持正论忤时贤,避俗山居,忍见侏儒登礼殿;幸有佳儿继科举,传家圣教,肯持彝器见陈王。——挽孔静皆威镇湖湘五十年,晚得幽闲,同邦共享和平福;每陪禊饮重三节,而今寂寞,秋月空悬碧浪亭。——挽陈程初(海鹏,长沙人。原注:“晚”,《六家联语合钞》作“时”。“邦”作“乡”)生同姓,籍同名,又鄂诸同游,官阁谈心移目影;病相缠,火相惊,更兵符相迫,清泉余响咽琴声。——挽王春波(作者自注:名与余同,宰清泉)二品服,卌年官,一第只虚荣,甘让赖唐先受禄;骈散文,古今体,遗篇重披读,正逢风雨更悲秋。——挽刘定夫(原注:“卌年”,《六家联语合钞》作“卅年”。“遗篇”,日记作“遗编”)得意在甫刑、离骚,晚更覃思,尽阐微言契神解;立身兼仲尼、墨翟,世无知己,空传余论侮时人。——挽曹镜初斜雪酒旗风,忆丁年旅泛鸳湖,官阁清吟曾一听;故乡寒食雨,又丙舍春飞燕子,江南旧恨莫重提。——挽何郎作者自注:何妻死于寇,共归葬即其父子敬所终之宅也。余过嘉兴,彼方少而未见。敬翁留余一饭,故有此感。薄宦更无儿,八千里丹旐空还,不如休折当年桂;名场兼仕路,六十载浮云饱看,剩欲归依净土莲。——挽许银槎(原注:“空还”,《六家联语合钞》及日记均作“空归”。“载”,日记作“年”)世禄不骄人,只当年典卫钩陈,曾被贤王温语接;蜀材嗟又弱,正此日怆怀勋旧,复传开县赴书来。——挽杨小侯(原注:“复”,日记作“后”)京华读寄书,最关心叔子科名,频望燕台愁白路;乡校尊耆老,方准拟九旬秩养,遽悲萸水送赪铭。——代商农作挽杨云桥生从虎口来,竟支持忠孝名门,有子承欢依节母;幸不鲸波去,正料理琴书小住,阿兄扶病送残阳。——陈池生(原注:“料理”,日记作“理料”)名节厉孤贞,知风裁晚更嵚崎,每谈时局惊眉宇;屠苏谁共饮,念弱子早承矜赏,相从前路话心期。——挽左锡九(原注:“前”,日记作“泉”)一士定东南,更轺车重采榛兰,中兴盛事留嘉话;八旬娱富贵,看兵气销成弦管,三湘福地葬神仙。——挽刘韫斋(原注:“盛事”,《六家联钞》作“盛世”)一见定深交,知专家钩考群书,七十金文通古籀;再起绥南服,更散字包罗万有,五千编类胜奇觚。——挽刘幼丹材行曾褒列郡,先看治谱流传,江右尚歌贤父德;服食无惭三世,长忆乌衣游宴,城中今鲜故家风。——挽唐稚云卅八年践历清华,荐左定东南,从容自享承平福;九十人半悲宿草,寻师到吴会,飘泊难供翣练仪。——挽杨鲁师荷囊烧尽独伤心,狂简未能裁,空望家驹日千里;笔阵横飞曾得意,貂珠总无分,不如枯蠹守残书。——挽从子韺(麓盘,前清乡试解元。原注:“残书”,又作“孤灯”)曾与匡卢作主人,忆官阁谈心,祖训勉为清白吏;重到湘东访耆旧,看穗帷留影,世交三吊北平家。——挽杨少鹤每随杖履坐春风,乡人皆好之,公论选贤推祭酒;莫更锱铢计生产,为仁不富矣,令名贻子胜籝金。——代田生作挽王凤喈席丰承藉不骄奢,江楚共推能,京国骅骝开道路;公献私酬多礼教,欢游未逾月,春风鶗鴂怆离忧。——挽席沅生(东安人。原注:“礼教”,日记作“礼数”)十五年节钺归田,无地起楼台,清德竟同刘武慎;八旬内沧桑屡变,一生逢丧乱,褰裳愿礼魏元君。——挽魏午庄(名光焘,邵阳人)同学公卿久寂寥,始知南岳传经,不羡浮云富贵;弟子渊骞散风雪,犹有西华作志,与闻夫子文章。——挽熊羽师青阳誓守,祁门独留,不伐不衿,临大节而弗可夺;重以婚姻,约以兄弟,同心同德,微斯人吾谁与归。——挽易畇陔家事待子而行,五十年宾至如归,恨君不住三千岁;令名为时所重,廿二省门通置驿,继美无惭鹿太公。——挽程岏樵潇湘随处有闲田,若言姑布通神,命里无官当学隐;中外十年看宦海,毕竟空棺长闭,世间热客早宜休。——挽汪式甫(感其求官客死)入洛当年好弟兄,谁知各宦天涯,薄祚不传棠棣谱;寓蜀相依唯母子,犹得从亲地下,春寒莫恨杜鹃声。——挽刘筠生湘西船局佐中兴,岂徒绂冕云从,富贵豪贤推第一;天上屏风记名字,谁料东南宝尽,林亭弦管咽三秋。——挽李仲云(原注:“弦管”,日记作“丝管”)名家磊磊不群才,最难折节覃思,少年曾弗夸仙桂;宾坐匆匆今岁见,方讶神清气好,严霜一夕败丛兰。——挽郭狷父(原注:“弗”,日记作“不”。“好”,日记作“弱”)石门尊酒共论文,如今旧梦全非,蓬岛未游何所憾;江海十年劳作吏,差幸家声不忝,归装无宝莫嫌贫。——挽常笛渔(原注:“共”,日记作“惜”,“逢岛”作“瀛岛”,“江海”作“瘴海”)称心科第早登瀛,依然卅载田园,共惜大才无小用;满眼儿孙俱成幻,喜见两房嗣续,霎时脱屐便褰裳。——挽朱倬夫公才毕竟拥高牙,回思禁近回翔,犹惜粗官废吟啸;御史不须寻摺料,且向皖山凭吊,定知清致在江湖。——挽继莲畦&(原注:“清致”,日记作“高致”)壮岁相逢意气欢,尔时才识无双,官职声名俱入手;三致千金隐沦晚,独恨经纶未展,鼓角歌钟两寂寥。——挽张力臣经史词章得替人,方期光大名门,同寻陋巷箪瓢乐;狱讼平反推老吏,所惜衰羸形役,遽舍京尘布輤归。——挽陈完夫城南结友推老苍,卅年道路风尘,谁知共向湘城老;■■■草倍哀痛,今日行踪■■,无复高吟除夕篇。——挽丁果臣花径玉缸频把酒,看诸子满床簪笏,里社仍祠积善翁;荷衣徒步记相从,喜州年平揖公卿,豪情吐尽书生气。——挽朱雨田乌衣游处最相亲,自壮年漂泊江湖,各有无穷家世感;素业凋零伤族从,况身后孤茕儿女,九泉难慰母兄心。——挽郭寿南家庭盛事九重知,七十年俯仰无忧,灵寿优游尊大老;翰苑门生十三辈,二顷田清贫依旧,名贤哀诔足千秋。——挽徐虞臣人伦冠冕一灵光,八十年望重儒林,遗爱岂徒留永邵;海内君公半虚礼,卅二载官犹郡守,国风长是怨榛苓。——挽黄海华(原注:“君”,日记作“群”)固穷终自有穷时,三千里巫峡归舟,伤心更被秋闱误;亲情曾未乐情话,十一月严霜摧木,敛手空看破被寒。——挽黄次云紫薇仙吏最高年,早倏然富贵丛中,闲话蓬莱水深浅;黄阁同班传盛事,更怅望升平门下,春风桃李梦低回。——挽潘绂翁(伯寅之父)三世亲情犹有君,八十年裕后光前,先辈典型师厚德;孤子飘零今遂老,一万里云愁海思,归来桑拓感离群。——挽黄太翁忠王论将抑湘军,看卷旗八日前驱,长沙子弟先天下;昔岁偏师平蜀寇,更专阃三年遗爱,武担祠宇对灵关。——挽莫搢卿绝笔犹承荐士书,忆当年风雨貂裘,败絮蓬头真倚玉;清材自可薇垣老,悔无端辉煌豸绣,青丝蹶足望横门。——挽邓弥之(2)(原注:“雨”,日记作“雪”)荷衣徒步记相从,喜卅年平揖公卿,豪情吐尽书生气;花径玉缸频把酒,看诸子满床簪笏,里社仍祠积善翁。——挽朱雨田湘中诸帅独文通,五十载旧学商量,依然晋馆联镳意;洣上巍科承雅步,二百年天荒缺憾,亲见郎君夺锦回。——挽谭文勤文卿作者自注:茶陵人。满清二百六十年,湘省无会元,公子延闿始中会元。壬年烝上始相逢,十七回池柳重生,休向瑞芝寻旧迹;甲第门中最醇谨,五千里昙花一现,空留美誉在京朝。——挽彭郎悲悯圣人心,孟子见迂阔,而公见乖崖,若论名实当时笑;才华翰林伯,同年居要津,乃屏居田里,毕竟文章误我多。——1891年7月挽外交使臣郭嵩焘(筠仙)上联“公见乖崖”,乖崖,语本苏轼《送路都曹》诗:“恨无乖崖公,一洗芥蒂胸。”注云:“范蜀公《东斋记》:张咏自蜀代去,留一卷实封文字,与僧正希白,且云‘十年后开’。后十年公薨于陈,讣至,僧发开所留友文字,乃公画像自赞,云:‘乖则违众,崖不利物,聊以表德,因号乖崖。’”公,指郭嵩焘。郭嵩焘力倡洋务,而又不为时所许,因谓。“才华”,郭嵩焘曾被授翰林院庶吉士、广东巡抚、兵部侍郎等职,在工作中,或因时势而献良策,或考古今事变,求所以保邦治国之径,然而得到的是“举世哗笑”,“始终一不相谅”,最后屏居田里,在作者看来,这是因为郭的文章[能疏之类]所误。此联全然写郭嵩焘。而没有涉及作者本人,(“误我多”之“我”字,其实是个“公”字);然作者随俗的观点却非常鲜明。选举得英材,方期东阁招贤,竟蹉跎痼疾重忧,壮怀摧减;亲情联棣萼,依旧西窗剪烛,只枨触湘南蓟北,年少欢娱。——挽黄晓岱(翰仙之兄)萍居百口,匏系一官,便边州深奉养余年,琴酒寄情聊复尔;息叟先亡,梦园归去,更少日连枝悲逝水,笛邻访旧为凄然。——挽沈鹤樵噩耗五年惊,喜闻单舸三山,更飞雁传书,如共丁令归鹤语;密云秋雪冷,正值重昏八表,便拂衣大去,怕听澎岛水龙吟。——挽裴樾岑平生以霍子孟、张叔大自期,异代不同时,勘定仅存方面略;经学在纪河间、阮仪征而上,致身何太早,龙蛇遗恨礼堂书。——1872年3月挽两江总督曾国藩(原注:“学”,日记作“术”。)王闿运所作挽联,多能实事求是,不作夸张溢美之辞。上联仅说曾国藩戡定农民起义,“中兴”清朝有功。霍子孟,即霍光。张叔大,即张居正。纪河间,即纪昀。阮仪征,即阮元。上联虽肯定曾国藩在学术上的地位,但又说他忙于军务,著述不多,皆切实际。曾国荃对此联不甚满意,且霍、张身后皆遭抄家,遂认定联有诋讥,将其当即撕毁。也没有收入《曾国藩荣哀录》。旌旗满眼更相逢,促别匆匆,方期同看琼花,官阁开尊重赠簠;湘皖讴思争述颂,横流浩浩,纵有一床牙笏,板舆还第怆居庐。——挽袁幼安(原注:“促”,日记作“取”,“颂”,日记作“德”)危苦建功名,休云爵未酬劳,看满门簪笏綦缨,当世公卿无此福;精明归浑厚,自许鉴无虚照,想同辈雌黄月旦,不言桃李自成蹊。——挽陈隽丞开喜忆悬弧,廿三龄江介归来,果看脱颖声名,诗礼无惭贤父子;踊金嗟在冶,一二分才思未展,空说居陶货殖,挪揄疑有路旁人。——挽彭辛叟(原注:“居陶”,日记作“朱陶”)鞋帕不辞劳,招降虏,作名臣,记当年深入碉巢,晚论海防惊鼠胆;锦貂曾召封,朝奏功,夕报罢,笑幕府枉工刀笔,归从野老兔鸥疑。——挽冯絜卿城南旧友散如烟,惟与君廿载数相逢,最难忘夏口藏船,湘东酿酒;新岁遨头裁满月,惊此日重来成永诀,忍独看园中柚折,池上荷生。——挽章凤渠(原注:“生”,日记作“枯”)书生大将同时伙,独与君论战识兵机,精紧恨先衰,史传功臣输第一;少伯千金当世豪,更筑室藏经聘名士,公多不为累,曾家百顷太寒伧。——挽席研香(原注:“精”字,原缺,据日记补。“公”,日记作“赀”)猿公橘叟共娱嬉,恨蹉跎一第,艾服从官,名字甫闻天,有路请缨难致命;鹤子梅妻真解脱,记风月重湖,茶烟未歇,欢游俄隔世,登堂撰杖独伤神。——挽陈郎(六翁子。原注:“猿公”,日记作“袁公”)善门积庆更恢闳,文雄一世,子掇高科,纵蕲黄赞画不论功,共识奇材甘坐老;孤女终身劳闵育,满望六旬,归娱八帙,奈霜露惨凄遭命至,独扶残喘溯寒风。——挽蔡外舅玉堂雅步继家声,恨无缘祝草,有分栽花,度岭驰驱五千里,待得宦成名立,日望归来,又谁知寓馆空存,菟裘未卜;柳絮联吟原乐事,奈野藿长饥,蜀荼频寄,累兄营护十余年,自怜镜破珠沉,天生薄命,到此时梧桐半死,荆树仍摧。——代聂莲仙夫人撰挽步洲公(44+44=88字)作者自注:步洲公,叔父也。代聂莲仙夫人作。原注:上联“祝”,日记作“视”。下联“时”作“日”。中山甫捷谤书闻,一笑解兵符,转赢得十年林下乐,想从前鸡鸣夜炬,陈德晨炊,更洺沙画角春旗,都闲作分甘余话;湘上论兵楚材萃,群公避狂客,独我生三见手书来,忆与君销夏头陀,敲冰清苑,又游宴双蹲石鼓,尽他时泉路相期。——挽唐艺渠(45+45=90字)原注:“画”,日记作“雪”,“生”,作“出”,“苑”作“觉”,“石鼓”作“不口”,“相期”,作“交期”。彼康梁实扰乱乾坤之祖,君竟效焉!我笑康梁不丈夫,宁非自贱,颐和园枉施毒计,饮冰室仅托伤声,毁圣经以妄思僭窃,只落得口舌空存,面皮可憎,其梦岂未醒耶!丑恶播千秋,看他四海无家,还造些保国迂谈,频诱斯民分种族;若陈姚鲜挡当宇宙之才,予甚鄙耳!汝为陈姚作奴隶,却苦谁来,天心阁悬钩疵魂,岳麓山长埋朽骨,藐王法而任意横行,徒赢来尸抛旷野,血溅荒郊,虽悔亦弗及矣!阴阳同一体,劝尔九原安命,莫逞那排满故智,再倡群鬼革阎罗。——挽吕之谟(89+89=178字)名门五世昌,天将福寿酬清节;登堂一人在,我拜帷筵感逝川。——挽程春浦母万氏原注:“世”,日记作“代”。“一人在”,日记支:“实存二人而云一个,先忘其人也。”勤俭著徽音,列戟门高,更喜诸郎班禁近;忧虞增阅历,鸣笳归早,重还故里即神仙。——挽陈隽丞妻颜氏辛苦忆孤童,劳役欢然,早知后福堂荣寿;艰危得偕隐,毓华偶尔,独恨佳儿坐厄穷。——挽曾妹(竹林母。原注:“毓华”,日记作“繁华”。“尔”作“耳”)絜膳佐南陔,对人馔鱼羹,远道应悲中馈辍;成功数东伐,想亲缝犀甲,三军犹感内堂恩。——挽段芝贵妻王氏富贵极中年,谁知夜织晨舂,依然德曜贫时事;税揄随冢妇,独憾荇枯苹冷,无复河洲助祭人。——挽曾沅浦妻(沅浦名国荃,谥忠襄。原注:“揄”,日记作“榆”,“憾”作“恨”)晚岁值荣华,须知挽鹿丸熊,艰苦自然多福寿;湘州观礼法,更有齐讴赣曲,弦歌到处颂慈恩。——挽余尧衢母(余,长沙进士,官山东、湖北、江西。原注:“值”,日记作“极”)长郎许入禁廷,名誉动公卿,谁知画荻丸熊苦;新妇初谙食性,晨昏奠羞膳,犹是陔兰汨鲤心。——挽萧屺山母(原注:“长郎”,日记作“郎君”)问疾在中元,方期鸾鹤从容,晦月瑶池促仙御,官箴承母训,正有笋鱼供养,秋风锦水怅归帆。——挽左逸仙母(原注:“鸾鹤”,日记作“笙鹤”。“月”作“日”)偕隐高介母之风,江海安行,鱼笋承欢同禄养;示疾念观音之力,期颐知命,蕈蓍委化入漻天。——挽吴子登母(2)苦竹冰霜六十年,官舍传徽,百辟同尊魏舒嫂;碣石风烟三万里,版舆无恙,八旬终证普陀禅。——挽丁伊农母(稚公嫂也)卅年佩带总劬劳,盐米操持,内助称贤悲独苦;三峡惊忧甫宁帖,婴儿环绕,含饴可乐遽先徂。——挽彭子茂妻三朝庆典宠荣增,母德扬辉,当代名臣无此盛;八坐起居乡党敬,孟邻为美,长春大耋有余晖。——挽杨厚蓭母向氏东邻箫鼓正喧阗,撤手捐尘,从此不为儿女累;中壶衿缨传法则,同心述美,岂徒悲咏曜灵诗。——挽胡子清妻(胡,湘乡举人)清门循吏有渊源,官舍棠阴,今日环归更凄恻;从妇卅年承爱育,家园菊瘦,空庭霜冷失瞻依。——挽堂九嫂陈氏慈顾忆垂髫,与诸郎骖靳时贤,独悲萱背无全福;相庄成显业,又十载慈甘御食,莫恨枯鱼泣朔风。——挽龙皞臣母五世协昌符,数恩荣百岁光华,不比园葵伤漆室;安贞称富媪,看儿女两家勤俭,岂徒寸草报春晖。——挽唐子明母淑慎早传徽,忆佩环来自仙源,湘东共识名家韵;苹蘩能率礼,惜筐筥初终妇职,堂北俄倾寸草晖。——挽程二嫂赵氏单车就道怆星奔,此义几人知,素鞞三年由母教;两子夹河荣禄养,食贫当日事,金扃五鼎报亲恩。——挽吴福茨母天留晚福慰冰霜,看贤母名高,江汉双珠光海内;东望沙羡惨云气,憾使车行远,倭迟四骆下邛山。——挽陈母(四川学使陈伯双之母)之母。三子同时作考官,盛事曜儒林,棣鄂光荣传桂籍;一柱南天如敌国,教忠承母训,版舆安稳到莲花。——挽朱纯卿母华灯桂树看初婚,至今雏凤成巢,始识廿年冰蘖苦;人镜芙蓉传唱第,方幸双鸿得路,谁知归日荻灰寒。——挽孙芝房继妻(芝房名鼎臣,道光时翰林。原注:“蘖”,日记作“雪”)昔年姑女荷深慈,早闻贤比钟羊,当代名门推极盛;往日鄂城曾授馆,不独功铭侃峤,显章灵表愿摛词。——挽胡咏之妻先慈京辇昔相亲,最伤多桂园中,凭吊绣衣全节地;名世中兴成内助,还听断机声里,得看薄壁拜恩年。——代常霖生撰挽胡文忠妻(原注:“薄”,日记作“蒲”)百年爱日正长春,已看簪笏盈庭,锵凤真开五世庆;九月西风寒一望,犹忆版舆度岭,馔鱼深感故民心。——挽刘馨室母朱氏(刘曾任吾县,母年近百岁,见五世)一门群从昔同游,久闻懿德贤名,大族持家推礼法;少子远州悲薄宦,方冀山田奉养,衰翁挥涕促归期。——挽唐凤仪母(原注:“名”,日记作“明”)早传闻官阁清贫,依然佐读青灯,又见郎君新射策;曾享尽人间富贵,今日满城红雨,正逢寒食夜啼鹃。——挽陈明府妻苏台盛日驻鱼轩,数湘州命妇班中,委蛇曾享承平福;桂树双雏真凤采,知国史儒林传里,渊源定述女宗师。——挽黄运仪母兼富贵寿考,以著徽音,儒素显清门,五承凤诰贤名大;历困苦危亡,而终荣养,碑铭追往事,一到泷冈涕泪多。——挽李次,青母喻氏(次青名元度,平江人)以不死济忠臣烈妇之艰,虎口夺诸孤,鞶帨衿缨今绕膝;当中年见国家兴衰者再,鹫峰参六观,老生病苦不关心。——挽常睛生母(原注:“国家”,日记作“家国”。“关心”作“妨心”)就养历沅湘,便竹笋迎船,板舆过岭,总高年富贵欢娱,示疾不淹辰,八十七龄成佛果;登堂尽英彦,看砻石题碑,倾城会葬,更四海名贤哀诔,临丧愿观礼,六旬孤子是婴儿。——挽杨息柯母(33+33=66字)原注:“笋”,日记作“笥”。早岁名闻孝绰夸,况兼通谱,所幸莱妻管妾,并挹清芬,全福羡三多,同说凤雏能振羽;百年歌共刘纲和,正乐归田,岂期弄玉飞琼,便迎仙驾,敛衣空一品,更无官俸与营斋。——挽易笏山妻(原注:“通”,日记作“同”。33+33=66字)廿年荏弱久相依,每当万里还家,助搜囊箧,更支颐听话关山,委佩不重来,此后大雷悲断雁:一病淹缠成绝证,正与武冈爱侄,同怨炉铛,似相约先探净土,灵灯对双烬,那堪短夜望明蟾。——挽陈妹(惹愚妻。36+36=72字)三十年事同兄嫂,转因姻嗣至差池,愧诫女无书,承欢难俟,空悲朝露寒泉,更何堪束缊人来,羹汤弃养;七二洞望断云山,是岂神仙好离别,但成家有愿,在富如贫,长伴机声灯影,谁省识严冬病里,荆布余寒。——挽邓弥之妻(40+40=80字)作者自注:弥之夫人久留省城,实恋其赀,扬善称美,故辞如此。原注:“是岂”,日记作“岂是”。“机声”作“鸡声”。“余寒”作“仍寒”。壶仪礼法自成家,忆当年总角嬉游,两孤成立,讵料衰门莫盛,屯难偕臻,一失母,一亡儿,凄绝庚申悲往事;姑氏凋零危若线,惟令子湘城流寓,三徙扬名,即今暮岁看孙,诗书有泽,传贤明,传贞顺,编题甲乙补刘书。——挽罗正斋母(41+41=82字)原注:“讵”,日记作“岂”,“莫”作“难”,“扬”作“传”。贺赠王运贺赠王闿运联文章上继两司马;耆宿今惟一伏生。——萧干贺王闿运80岁寿诞“两司马”,指司马迁、司马相如;“伏生”,为西汉经学家。献策即还山,文中子门墙有诸将相;投竿不忘世,周尚父耄耋为帝王师。——吴熙贺王闿运80岁寿诞悼挽王闿运联学富文中子;形同武大郎。——上海某报戏挽王闿运916年王闿运逝世后,上海某报刊出副恶作剧式的戏挽联,尤为陈衍所津津乐道。王闿运个头不高,故有“武大郎”的比拟;“文中子”是隋朝人王通的弟子给老师私拟的谥号。王通平生以“圣人”自命,模仿孔子,作了六部“经”书,称《续六经》。比照通常的价值观,王通是个妄人,武大郎是个丑角,那么闿运的特点竟在妄、丑这两个字?个不高是天生的,矮则矮矣,丑从何来?小个子没必要为此承受他人的指责。从小,老师就教育学生不要取笑、欺负小个同学,陈衍所受的启蒙教育还缺乏这种人文关怀的内容,长大以后做不到“政治正确”,人们不必多加责怪。上联寓意的妄字,倒能说中王闿运的几分神采。俗语狂妄连用,不狂又如何妄?狂,又有两种解法。一种如孔圣人所谓“狂者进取”,是褒奖;一种则是丧心病狂,是病症。然则,闿运之狂又如何?曰:王闿运狂在欲作“帝王师”也。论级别,皇帝的老师在官阶中算最高一级,属于“三公”之列,称“太师”。但是,终其一生,闿运连进士都未考中,一般的座师、房师,都是进士出身、派任科举考官的人,被其录取的举人、进士尊其为师。王闿运都做不了,竟要作太师!看来确实有够狂。难怪在王闿运还没翘辫子的时候,就有人编排了一段故事来腻味他:闿运作客两江总督府,曾国藩听他畅论天下大势。王闿运认为平定太平天国后,曾氏亟应利用因此获得的天下重望,麾军北上,推翻满清。曾国藩闻此,一语不发,径直端茶送客。后来,收拾桌椅的下人发现,满桌都是曾大帅用手指蘸着茶水写下的“妄人”二字。旷古圣人才,能以逍遥通世法;平生帝王学,祗今颠沛愧师承。——杨钧挽王闿运上联“旷古”,谓远古,往昔。“世法”,谓社会的楷模,世俗沿用的习俗常规。汉·桓亮《盐铁论·相刺》:“故居则为人师,用则为世法。”&下联“颠沛”,谓倾覆、仆倒。形容人事困顿,社会动乱。杨度是王闿运的得意弟子,所以能言大。上联写虽有圣人之才,却以逍遥自得的态度而处世;下联含自我忏悔之意,纵有“平生帝王学”,所用不当,亦愧“师承”。联语感情凝重,一赞一叹,表现其感伤的思绪。文章本气数所关,时际末流,高寿大名俱有累;人物卑晋唐以下,学成别派,霸才雄笔两无伦。——吴熙挽王闿运(1)讲船山学,读圣贤书,名士风流,只怕周公来问礼;登湘绮楼,望七里铺,侍人宛在,不随王子去求仙。——佚名戏挽王闿运王闿运老年丧偶,随侍他左右的为一佣人周妈。一切起居饮食,皆由周妈料理,所以人家都称周妈为“上炕周妈”,王闿运也不避讳。不仅在家如此,王闿运偶尔外出,周妈也必定相随。1914年秋天,王闿运应袁世凯电邀进京,过汉口时,军政要人轮流宴请他。王闿运每到一处,周妈总是提一水烟袋跟随左右,有时还为王闿运选菜,就像照料孩子似的。周妈梳发髻,扎红绒线,与王闿运的白发小辫,相映成趣。王闿运在湘潭建有湘绮楼,周妈故居则在同县七里铺。王闿运去世后,周妈也离开王家,返回七里铺。当时有人作了这一副谐联挽王闿运。义兼师友必推君,何来纸上浮言,一笑扫除唯隐痛;死尽辈流行及我,忍负病中垂句,九原今后再交欢。——吴熙挽王闿运(2)廿一史林苑争传,若论系出文中,魏晋六朝无汉学;四十载云龙相逐,敢曰耻居王后,江河万古愧唐贤。——叶德辉挽王闿运(2)叶德辉先世系苏州人;祖籍湘潭,与王闿运同乡。他们在学术上各有成就,但彼此自负,不相往来。故联中有“耻居王后”之语。全联叙事,对仗、用典,均极妥贴,可列为佳联。文章不能与气数相争,时际未流,大名高寿皆为累;人物总看轻唐宋以下,学成别派,霸才雄笔固无伦。——吴劭之挽王闿运挽联上贬下褒,下联似科更为得体。王闿运去世后,葬于今之湘潭县杨嘉桥镇白鹿冲,距山塘湾约50华里。拨乱有春秋,道隆则隆,道汙则汙,惟夫子可游羿彀;至人外生死,歌而非歌,哭而非哭,为天下惜此灵光。——程崇训挽王闿运经述文章,集何郑马班阮谢专长,唐之后诸儒未有也;嬉笑怒骂,为曾左李彭丁张诤友,袁以下自桧无讥焉。——谢盛唐挽王闿运楚学离中原以独行,读湘绮全书,直接汩罗大夫,船山遗老;教育先政治以革命,张公羊三世,实启西川弟子,南海名人。——熊希龄挽王闿运曾臣清,曾臣袁,曾事民国,叹你一事无成,空有文章惊四海;是君妻,是君妾,是乃昵友,痛我一生何托?永留遗恨在三湘。——佚名戏挽王闿运传说周妈和王闿运有生生世世为夫妇的誓约,可是王闿运死了,她却没有殉情。有好事者代周妈为王闿运撰有这副挽联(据刘永彪《民国名人逸闻》)。周妈索债一事在蔡东藩《民国演义》第七十二回《&好迁怒陈妻受谴,硬索款周妈生嗔》中有生动详尽的描写。大致情节是:帝制失败后,王闿运派周妈进京向袁世凯索要余款。一是帝制已失败,二是袁世凯经济也十分窘迫,不愿践诺。周妈就在大总统府住了下来,每日里同袁世凯及其妻妾们胡搅蛮缠,最后袁世凯不得不如数归还。事功异咸同诸老,经木乾嘉 大师,八十年警世滑稽,自成一格;帝秦非荀况薪传,美新岂子云手笔,数百卷惊人著述,独有千秋。——邓典谟挽王闿运贾郑之经,马班之史,汉魏六朝之词章,于吾乡咸同诸先正间独尊坛席;巨浸不溺,烈火不炎,沧桑万变不奴主,胥世界天人阿修罗等皆入涅槃。——胡子清(元倓)挽王闿运忽然归,忽然去,忽然向清,忽然亲袁,叹公百事无成,只有文章惊海内;是君妾,是君妻,是君义仆,是君良友,痛我一棺未盖,空留舆论待千秋。——北京国民政府参政院参政樊增祥代周妈撰戏挽王闿运周妈是王的随身老婢,传闻二人关系暧昧。诗人常苦穷,而公交游半将相,文士多不遇,而公晚年作公卿,清氏数耆儒,其遭境视沈确士袁随园尤异;时流张宋帜,独漱芳液于高岑,俗论趋桐城,独振清尘于汉魏,艺林推宗匠,论所诣在吴太仓汪江都之间。——陈士廉挽王闿运(41+41=82字)纪念、题咏、嵌典王闿运联长清史馆是八斗才,最怕周公来问礼;登汀倚楼望十里埠,不随王子去求仙。——佚名撰讽王闿运恋女仆周妈王闿运任袁世凯政府清史馆馆长时,已是高龄,还追恋女仆周妈。时有人拟此联嘲之。上联“八斗才”,指以曹植比作王闿运,讽其不尊遵周礼之仪;下联“王子”,指王子乔,为《列仙传》里的人物。
专题导读:>>>
"湘绮楼"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形容秋天的成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