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合理安排课余时间针对学生现状合理布置个性化课余活动

宝塔区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_体育论文_经济论文范文_毕业论文网
欢迎访问最好的毕业论文网!
经济论文 &
宝塔区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论文作者:发表时间:
【摘要】课外体育在学校教育中具有一定的地位,是学校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教育不仅包括写在课表上的各门课程,而且还包括大量的有益身心发展的各种课外活动。这些活动也属于学校教育的范畴,各种课外活动与各种教学活动相互配合,互为补充,构成了完整的学校教育课程体系,共同实现学校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关键词】宝塔区 课外体育活动 现状 影响因素   课外体育活动是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的,以锻炼身体、愉悦身心为目的的体育活动。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课外体育活动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体质,增进健康,对养成锻炼习惯、树立终身体育思想、培养团队精神和开拓进取的人生观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随机抽取的宝塔区150名初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和收集与课外体育活动相关的文献资料为分析调查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的依据;随机抽取宝塔区初中学生150名发放问卷调查表,回收到有效问卷143份(男生68人,女生75人),有效回收率是95.3%;对调查统计数据的结果和搜集到的重要资料进行系统的比较与实证研究。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宝塔区初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   (1)宝塔区初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体育动机是指推动体育行为主体的人们从事的体育活动,并且维持这些活动的主观原因和心理状态,它是人们对客观体育需要的主观反映。   从表1可以看出,宝塔区初中学生参学习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呈多样性。26.4%学生为了调节情绪,减轻学习产生的压力;24.3%的学生通过体育活动使自己玩得高兴,心情舒畅,寻找自我满足;18%的学生为了增强体质,强身健体;16.5%的学生为了交流情感,增进友谊;12.8%的学生为了提高运动能力,取得满意的成绩。可见,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即能达到强身健体,娱乐消遣,宣泄情感目的,还能培养他们的个性品质和人际交往能力。   (2)宝塔区初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从表2中可以看出,学生对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比较积极,男女学生喜欢参加课外体育的为51.7%。同时也可以看出,男生非常喜欢参加课外活动的人数占19.1%,喜欢的占了57.3%。女生非常喜欢参加课外体育的人数占了14.7%,喜欢的占了46.6%。对课外体育活动表现为无所谓的男生占了22.1%,女生占了36%。不愿意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男生占了1.5%,女生占了2.75%。体现出男、女生之间,体育锻炼的态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课外体育活动的热爱作为体育锻炼本身的吸引力,间接的体育需要强调的则是体育锻炼的效果,二者都是产生体育锻炼兴趣的基础。可见,激发学生的体育需要是培养他们体育锻炼的重要前提。   (3)宝塔区初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由表3可以看出,宝塔区的体育活动内容较丰富,而男生主要喜爱的运动项目是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竞争性强的项目,这些项目占到80%多,女生则喜爱跑步、跳绳、游戏、排球强度竞争性较小的,且富有娱乐性的项目,占到总人数的85%,这反映出男、女生在体育需求、兴趣方面的差异。不管在早操、课间操还是节假日男生35%以上选择打篮球,女生20%以上的选择跳绳。相对而言,男、女生在早操时间跑步的较少,只占了18.5%;课间操选择的项目比较多,打羽毛球的所占比率最大,占总人数的23%;而节假日男、女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就不如在学校时,学锻炼的人数较少;说明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参加意识不强,课外体育活动的锻炼意义与价值认识水平还不高。   (4)宝塔区初中学生对学校场地、器材满意度情况。由表4可看出,有41.2%学生对学校场地设施是不满意的,对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很不满意的学生占了7.0%.很明显,好的场地设施对于体育锻炼是必要的,这能够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体育器材是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完善的体育器材储备是一个学校重视体育教育的体现,只有具备这两点,才能更好的开展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   (5)宝塔区初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由表5可知,有56.6%的学生和朋友同学一起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年龄、兴趣、运动水平相当其趣味性更浓,还可以交流感情;通过班级组织的形式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学生占了17.8% ,而以个人形式参加体育活动和与家人一起参加体育活动的分别占了20.6%和5.0%,其原因是个人参加体育锻炼较枯燥,难以坚持。   (二)影响宝塔区初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及分析   结果显示,客观条件是影响宝塔区初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其中59.3%的学生认为体育场地和器材设施是影响他们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次数的关键,严重地阻碍了他们参加体育活动。有41.6%的学生认为学习负担太重,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上,无暇顾及课外体育锻炼。有35.7%的学生因为感兴趣而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因此老师要以丰富多样的组织形式,调动学生的兴趣,增加参与量和积极性;30%的学生认为学校领导对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不高,课程安排的很满,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太少,是因为未把课外体育活动纳入管理目标排入课表,体育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无暇顾及课外辅导。23.6%的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受家庭的影响,很多家长认为参与课外体育活动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从而不支持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宝塔区初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上是积极的,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上呈多样性,表现出了初中学生思想的个性化和多样性;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场所在学校,男生的性格比较合群,大多喜欢群体活动,而女生一般喜欢参加个人单项活动或者与家人一起活动;领导对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不高,文化课程安排占用大部分时间,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太少;且场地、器材短缺、缺少教师指导及家长不支持等又是一种现象。   (二)建议   加强健康教育及体育活动知识的宣传,提高宝塔区初中学生对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重要性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充分地利用当地的有利条件,创造有利于广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环境与条件。改善体育场地与设施,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正确合理地组织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满足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同时建立一套与体育教学相适应的管理体系,使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真正落实到实处;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及时的更新和补充体育器材,合理的修建场地。   参考文献:   [1]陈向阳.对四川师范大学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调研[J].内江科技,2009.   [2]陈毕栋.论学生对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J].甘肃科技,2011.   [3]王文毅.陕西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成人教育,2011.   [4]徐学慧.阳光体育研究述评[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   [5]尚克标.影响我国青少年体育锻炼参与意识的因素与对策探析[J].山东体育科技,2010.
本论文由免费论文网原创,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最新论文:3.6教师因素;教师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学校缺乏专门指导课余活动的;因此,对小学生进行课余生活教育,教会学生个性化地;4对策研究;4.1更新观念和认识;学生课余生活的价值具有两重性;????林晓薇.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生活现状及;学生的课余生活,除保证足够的休息和必要的课业外,;4.2倡导健康的课余生活教育观;课余生活的质量和方向直接影响着学生品德,智能和人
3.6 教师因素
教师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学校缺乏专门指导课余活动的师资和教师工作时间与压力两个方面。一是缺乏专门指导课余活动的师资。教师有效的组织与指导是课余活动的顺利开展的保证,同时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年龄大概分布在6-15岁之间,仅从安全方面考虑,教师的组织和引导更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对教师问卷的统计结果显示,教师任教科目排列顺序是:数学、语文、英语、历史、政治、化学、地理、生物、物理、美术、信息技术,可以看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师资主要是保障主要课程教学任务的进行,对于课余活动就没有专门的教师组织与指导,课余活动的质量如何保障?同时,这也是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活动内容较为单调的重要原因。二是教师工作时间和压力原因。通过对教师问卷中相关题目的统计,结果显示:教师日平均工作时间为10.84个小时,同时34.7%的教师认为除了正常的教学时间外,每天对学生在课余学习、生活等管理方面所花的时间大于3个小时,仅有6.9%的教师选择小于1个小时;此外,72.9%的教师认为布局调整后工作压力与过去相比加重了。因此较之前,教师工作时间增多,压力增大,也是教师无暇组织和指导学生放学后课余活动的原因????。
因此,对小学生进行课余生活教育,教会学生个性化地、合理地安排课余时光,提高学生对课余生活的自我规划、自我设计、自我实践、自我评价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课余生活质量,使学生在课余活动中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审美、学会健体、学会交往、学会创造就显得十分必要。同时解腊梅,贾霞萍提出当下小学生课余生活教育还没有真正被纳入基础教育应用性课题研究的视野????。
4 对策研究
4.1 更新观念和认识
学生课余生活的价值具有两重性。合理的课余活动,是儿童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而不健康的课余活动及社会交往,却往往会给儿童的健康成长造成危害。为了充分发挥课余生活的教育功能,学生的课余时间,仍应提倡学习,但学习的观念要更新。对小学生来说,除了课业之外,读书、看报、看影视、用电脑、游戏、玩耍、交往、参观、旅游、逛商店、探亲访友、家务劳动、社会公益劳动、生产劳动等等,只要符合健康、益智的要求,也是学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报告中,把终身教育的概念看作是“进入21世纪的关键所在”,并从这出发,强调“教育应围绕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这四种学习将是每个人一生中的知识支柱”:(l)学会认知,也就是说学会学习,以便从终身教育提供的种种机会中受益。(2)学会做事,不仅获得专业资格,而且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获得能够应付许多情况和集体工作的能力。(3)学会共同生活,在开展共同项目和学习管理冲突的过程中,增进对他人的了解和对相互依存问题的认识。(4)学会生存,以便更充分地发展自己的人格,并能以不断增强的自主性、判断力和个人责任感来行动。显然,这些学习,光靠学校计划课程是难以实现的。????
????林晓薇.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生活现状及对策研究DD基于甘肃省民乐县的调查[J].考试周刊,. 解腊梅,贾霞萍.关于中小学生课余生活的调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35).
学生的课余生活,除保证足够的休息和必要的课业外,可以适当地围绕这四种基本学习展开,为以后的终身教育打好基础????。
4.2 倡导健康的课余生活教育观
课余生活的质量和方向直接影响着学生品德,智能和人格的发展。它无论对于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和个性的健康发展,还是对于社会的文明进步,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学生课余生活当下存在的种种问题其实更多的源于政府,教育部门和家长对学生课余生活的教育价值和特性的认识欠缺。其突出表现为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偏少,课业占课余时间过多;课余活动单调乏味,偏重知识授受;强化训练多,缺少丰富多样性;课余时间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强化,课余生活教育落入知识化,科学化的陷阱;表现出强制性,功利性和封闭性,有悖于课余生活教育的自由性、审美性与开放性特征,偏离了课余生活教育的价值目标。健康的课余生活教育观应该包括几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充分认识到课余生活质量对学生生命成长的独特价值,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把课余生活的权利还给孩子。二是加强对学生课余生活的指导,帮助其形成健康的课余生活意识,提高其驾驭课余生活的能力????。
4.3 重新认识学生课余生活的价值
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增加其课余时间,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一个共同趋势。日本国际创价学会会长池田大作最近在他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把“导人学校双休日,以此增加学习余裕,减轻学校教育的比重”和“放宽教育制度规限,促进其自由化”列为日本近年来推行教育改革的两个侧重点。然而他一再强调必须明确目的和做好准备工作。他告诫人们:“在不明确目的的情况下推行改革,只会招致不良效果”;若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甚至会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目前,小学生课余生活受课业负担所累、以促进课业进步为主导的状况还相当严重,这说明,我们在减轻课业负担,增加课余时间方面,无论思想上、物质上、组织上的准备,都有不少地方需要加以检讨,尤其是对学生课余生活的价值,还有重新认识的必要。国外学者布洛南的研究表明,学生参与正当的休闲活动具有下列的功能:(l)使学生有机会体验成就与能力;(2)促进创造力与自我表达;(3)使学生自我成长与自我界定;
(4)使学生自我实现与发现个人的人生意义;(5)发展个人特质与人格;(6)发展人际与社会技巧;(7)达到或维持心理健康;(8)促进学业进步。国内研究者也明确指出,合理的闲暇时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自由充分发展,有助于学生的自我教育、身心健康、人际交流,还有助于他们完善知识结构。学校、家庭和社会要从社会需要和个体发展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学生课余生活价值的认识,强化闲暇教育意识,真正把“减负”落到实处,尽力为学生自由、和谐、充分的发展创造条件????。 ????
????吴奇程,袁元.城市小学生课余生活现状调查报告[J].现代教育论丛,2002,(6). 刘培英,肖秀平,熊少严.中小学生课余生活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教学与管理,.
????吴奇程,袁元.城市小学生课余生活现状调查报告[J].现代教育论丛,2002,(6).
4.4 形成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课余生活网络
儿童课余生活的组织与指导,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形成整体合力:(l)开辟少年儿童活动场所,管理好社会文化市场,营造一个让学生有去处、有玩处、有事干,在愉悦中获益的社会生活氛围,是各级政府的职责。(2)满足少年儿童高层次的需要,开发其课余活动的潜力和创造性地开展课余活动的能力,是各种校外教育机构的重要目标。(3)学校在学生课余生活中起着主导作用,可以根据学校的师资、设备等条件组建各种兴趣小组,举办各种可为学生提供展示课余生活和活动成果的活动,开设“课余生活指导”课程,还可以在双休日、节假日和寒暑假适当为学生提供活动场所。(4)家长在学生课余生活指导中责任更为重要,要强化教育意识,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深入了解孩子的需要、内心世界和独处生活,及时地、有针对地加以引导。为此,家长的自我教育和社会、学校推行家长教育极为重要。(5)社区对学生课余生活也负有责任,应建立教育组织,增加公共文化设施,发展闲暇生活服务事业,为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创造有利条件,使社区和学校、家庭相辅相成,成为学生课余生活的“第三空间”????。
(一)充分发挥学校的主渠道作用,将小学生课余生活纳入学校管理的重要轨道
真正的课余生活应使学生有能力在课余时间“过一种有头脑的生活”,而不是“无所用心的生活”;真正的课余生活需要思维、智慧、灵感和创新。我们倡导学生在课余生活中玩出品位、玩出创意、玩出新见,这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它对学校教育提出了符合生命节律、符合人性发展的极为苛刻的要求。其一,学校必须把课余生活教育列入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其二,要加强对学生课余生活的指导,逐步培养学生对课余生活的自我规划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其三,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特别是要加大对校园物态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建设力度,使校园物质设施体现出文化功能,并要注意发挥学校图书资料的作用????。
(二)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强化家长的小学生课余生活教育意识
家庭是课余生活教育的主阵地,家长有责任、有义务引导并帮助子女科学地安排好闲暇时间。其一,家长要重视对孩子进行课余生活观念和方式的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课余生活态度。其二,要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的作用,并鼓励家长共同参与孩子的课余生活????。
(三)优化社会环境,把社区教育作为实施小学生课余生活教育的一种有效载体与场所
首先各级政府和教育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部门要加强文化市场管理,严格审查各种传媒的宣传内容和有效控制文化出版物的发行流通,严格管理各种娱乐场所的营业对象。其次要发挥社会的正面导向功能,为小学生创设一个优良的课余生活环境。再次要????
????吴奇程,袁元.城市小学生课余生活现状调查报告[J].现代教育论丛,2002,(6). 解腊梅,贾霞萍.关于中小学生课余生活的调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35).
????解腊梅,贾霞萍.关于中小学生课余生活的调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35).
建立健全社区教育组织,充分利用社区有利资源,开辟校外教育基地,拓展学生的审美体验空间,优化学生成长的环境,延伸学生课余生活的范围,使学生真正成为社会的人????。
4.5 坚持学生主体地位
现代社会、现代教育十分强调人的主体性。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应如此。独处和自由支配闲暇时间,是人格和谐发展、创造能力充分发挥所必需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当孩子每天按自己的欲望随意地用5一7小时的空余时间,才可能培养出聪明的、全面发展的人来。这就要求教育者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努力使学生的课余生活由受约束转向自主、自由:(l)把课余时间的支配权还给学生。教师、家长不得任意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2)把课余生活的自主权交给学生。教师、家长对课余生活的指导,只有通过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参与,才能充分发挥作用。(3)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及时发现、捕捉孩子的兴趣、爱好、潜能和闪光点,给予鼓励和有针对性的引导,使学生乐于参与课余生活,并在其中发挥特长,培养个性。教师、家长单凭主观臆断,强迫孩子向某一方面发展,效果往往适得其反。(4)让学生在多样化的人际交往中发挥主动性,从中感受课余生活的魅力。学生如果囿于有限的、固定的、单一的活动空间和交往范围,难免导致孤陋寡闻、心胸狭隘、目光短浅,甚至出现种种心理问题????。
4.6 课余生活与行为和品德教育相结合,体现课余生活的方向性
小学生年龄小,社会经验浅,辨析能力低;行为带有盲目的从众性;思想带有兼容性和反叛性。因此,老师和家长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孩子们的成长特点和当前社会现状,在课余生活的安排上及时作出正确的分析和指引,身体力行地为孩子们灌输正确的思想观点,引导学生从小学会分析、学会选择,有目的、有方向地投身到积极、向上、健康的课余生活中。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体现课余生活的知识延伸性。课余生活对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必须以扎实的基础知识为根基,同样,课余生活在安排和设计中假如能与课堂学习相结合,采用游戏、活动、实践等形式巩固和深化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学到的知识还会在学生热情、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运用,而增加学习的乐趣和强化其求知欲。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结合,体现课余生活的自主性。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课余生活的安排假如只是家长的主观愿望,孩子就会失去参与的热情。假如家长能采取尊重、民主的态度,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安排选择课余生活,既保证了孩子参与课余生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可以抓住契机培养他们分析、思考的能力,体现了新时期民主、平等的亲子关系????。
4.7 提高班主任了解、指导学生课余生活的自觉性和科学性
(一)了解和指导学生课余生活是班主任的重要职责
1988年,国家教委颁布实施的《小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规定:小学班主任要“关心学生的课余生活,支持并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有益的课外活动”。2006年6月,教????
????解腊梅,贾霞萍.关于中小学生课余生活的调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35). 吴奇程,袁元.城市小学生课余生活现状调查报告[J].现代教育论丛,2002,(6).
????孟源北,黄洁.家长指导孩子课余生活状况与思考[J].教育导刊,2002,Z1.
育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再次明确,“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积极组织开展班集体的社会实践活动、课外兴趣小组、社团活动和各种文体活动”是班主任的职责之一。因此,中小学班主任要进一步增强了解、指导学生课余生活的自觉性和紧迫性。一方面,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要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促进未成年人健康、和谐、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当前社会上还存在着一些低级趣味腐朽落后的文化,它们通过各种途径传播有害信息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不能低估????。
(二)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以及上网的指导
小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重,书籍和网络对于他们具有极强的吸引力。但是,书籍和网络犹如双刃剑,其中健康有益的内容可以丰富小学生的精神生活,使他们受益终身;而其中低级趣味的内容又是腐蚀摧残小学生的精神鸦片,贻害无穷。小学班主任有责任引导、指导学生阅读好书、健康上网????。
(三)提高班主任对学生校内外课余生活的指导能力
班主任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深入了解学生课余生活实际,设计、组织、指导学生开展他们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各种课余活动,增强课余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4.8 加强对学生课余生活理论的探索
(一)积极开展关于小学生课余生活教育的研究和实验
各种不同的课余生活由于在内容、形式、品位等方面存在差异,它们产生的效能也一定会有差异,因而,要最大限度地提高课余生活的质量和效益,就必须对现实的课余生活可导致的心理效果进行深入的研究????。
(二)对学生课余生活进行理论探索
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多,是人类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标志。学生课余时间增多,必然引起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的诸多变化,使教育者面临一系列新问题。从实际层面看,如:小学生日常在校时间和家庭作业份量,以多少为宜?学校如何挖掘潜力,为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供各种条件?教师如何配合家长对孩子课余生活给予科学、合理的指导?家长如何保证孩子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如何指导孩子进行课外阅读、参与课外学习活动,从事各种有益于身心的游戏,如何让孩子较早地接触电脑等现代科学技术,又有效地抵御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从理论层面看,如:课余生活在儿童发展中居何等地位、有何价值?学生课余生活指导与现代教育理论中的“闲暇教育”、“终身教育”、“人的自我发展”等理念关系如何?教育理论工作者在注重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研究的同时,如何把视角转向学生????
????王维虹,褚建和,张波,冉霞.中小学生班主任指导学生课余生活的现状调查[J].教学与管理,2013,04. 王维虹,褚建和,张波,冉霞.中小学生班主任指导学生课余生活的现状调查[J].教学与管理,2013,04.
????王维虹,褚建和,张波,冉霞.中小学生班主任指导学生课余生活的现状调查[J].教学与管理,2013,04.
????解腊梅,贾霞萍.关于中小学生课余生活的调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35).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行业资料、中学教育、各类资格考试、高等教育、外语学习资料、城市小学生课余生活调查研究23等内容。 
 林莉等(2005 年 10 月)的杭州市小学生课余生活现状调查研究中表明, 城市小学生休闲生活内容丰富, 休闲方式有多元分化的迹象, 最常参与的课余活动依次为阅 读(28...  我们小组的成员觉得有必要进行这次调查。我们此次研究的目的主要是要寻求 有益小学生成长的课余生活,使小学生过得既充实又丰富。 第二部分 实践概况简介 时间: ...  本文通过对凯里市城区小学生的课外生活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造成小学生课外生 ...2.2 城市小学生课外生活内容比较丰富,但是主要是以课业为主 表4 做作业 选项...  从小学生课余生活现状调查研究中 表明, 城乡结合部 (本校为城乡结合部) 小...城市小学生课余生活现状调查报告[J].现代教育论丛,-16. 5、井研....  小学生课余生活情况的调查问卷_教学案例/设计_教学研究_教育专区。课余生活情况的调查问卷你认为自己符合的情况,在后面打(√)。 1、你每日的睡眠时间是 7 小时...  小学生在校课余生活调查及分析建议_教育学/心理学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孩子,你有...”因此,我们应该研究游戏,让 这个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  3.大学生课余生活活动选择情况调查 2 活动总体 男大 学生 女大 学生 大一 大...从年级来看,大一的大学生喜欢呆在宿舍看言情类的小 说等书籍,大二的大学生...  小学生如何安排课余时间的调查研究_社会学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课余时间的科学安排意义重大课余生活是指学生在学校课程计划以外的时间、 活动的总和。 它包括学生平时...如何有效开展中学生课外阅读活动_新课程杂志社官网
当前位置: >
  [关 键 词] 中学生;课外阅读;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8-01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唐代诗人杜甫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诗句。朱熹也曾经指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义务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九年课外阅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的要求。由此可见,课外阅读对于学生的学业及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有效补充,是联系课堂内外的纽带和桥梁,它不但能蚬毯屠┐罂翁媒萄С晒鼓芄惶岣哐脑亩聊芰Γ镏刍罅糠岣坏男醋魉夭暮托醋骷记桑寡谛醋魇保换嵊星筛灸盐廾字兜霓限巍?瓮庠亩粱鼓芊⒄寡母鲂裕岣凰堑木袷澜纾嘌己玫牡赖缕分屎妥匝芰Α
  一、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一)课业负担繁重,没有时间进行阅读
  现阶段,无论是学校、教师、家长还是学生,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一味追求高成绩,而忽视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更别说让学生利用空闲时间去读课外书。以民勤县第五中学和第六中学学生为例,学生每天平均在校时间为11小时(包括早、晚自习),休息时间8小时,另外的5小时则为繁重的课业负担所累,大量的“题海战术”充塞了学生的课余时间,大大小小的考试使学生疲惫不堪,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进行课外阅读。
  (二)资源缺乏,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
  目前农村中小学都有自己的图书室,但里面的图书数量有限,种类不多,内容较为陈旧,加上没有专人管理,致使图书室形同虚设,根本不能满足学生的课外阅读需求。加之农村经济条件差,有相当多的家庭除了承担学生必需的教学教辅书籍外,很少有家长愿意在课外阅读上为孩子持续投资。再加上家长文化程度不高,对课外阅读的认识不够,一听说要买课外书籍,90%的家长首先想到的就是优秀作文选,形成了优秀作文选等于课外书籍这样一种狭隘的概念。
  (三)教师、家长不重视课外阅读
  美国吉姆崔利斯的《朗读手册》、英国艾登钱伯斯的《打造儿童阅读环境》和美国最佳教师的《第56号教师的奇迹》等书中在对当前的儿童阅读情况深入研究后得出了一致的结论,他们一致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教育机构和老师的责任就是要不遗余力地引导孩子爱上阅读。但在升学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学校注重的是升学率,教师为了完成学校下达的目标,不得不布置给学生大量的作业,,不留空余时间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对大部分家长来说,让孩子考上理想的大学是他们唯一的愿望,除了学校布置的作业外,他们又买了大量的学习参考资料给孩子。在他们看来,课外书就是“闲书”,读它会分散精力,耽误学习。
  二、有效开展课外阅读的途径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情感和兴趣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最好动力。事实证明,如果没有一定的阅读动机,也就没有一定的阅读行动。那么,怎么才能培养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首先,应该靠语文本身的魅力去打动和吸引学生,通过语文课程、语文课堂使学生品味到语文的形象美、意境美、思想美,感悟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有目的的阅读中逐渐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其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帮助学生选择适合他们的读物,引导学生阅读优秀的课外作品。中学阶段可以推荐一些扩展学生的阅读视野,促使学生对社会与人生进行全面的观察、细腻的体味、深入的思考,并涵养心灵的书籍,如,《苏菲的世界》《东方哲学的故事》《史铁生自选集》《科学的旅程》以及四大名著等。
  (二)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在目前的高考体制之下,学生为了升学,整天埋头于书山题海之中,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的学习没有快乐,也使学生失去了自由,更别说是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了。怎样才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快乐自由地阅读呢?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首先应该从课堂入手。教师除了备教材,更要备学生,通过对学生情况的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有效地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效率。其次,要建立合理的作业机制,教师要有选择地布置作业,应避免大量重复性的练习,还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留不同的作业。最后要建立正确的评价机制,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做到既关注学生成绩,又看重学生的态度,真正做到不以成绩论英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目的。
  (三)切实改变教师、家长对课外阅读的态度
  语文教师要解放思想,摒弃那些阻碍学生发展的陈旧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从封闭、沉闷、繁琐的分析中走出来,彻底解放学生的头脑、手脚,开放课堂、教材,使教学向课外延伸,向社会延伸,使它与社会发展、知识剧增相适应。家长必须积极配合学校、教师,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和个别差异,不要把个人的意志、愿望强加给孩子,应该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鼓励孩子多看书,以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总之,有效开展学生的课外阅读是一个“积水成渊”的过程,正如人们所说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尽心尽力、不断探索,那么我们一定会使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蔡帼芬,张开,刘笑盈.媒介素养[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76.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本文标题:如何有效开展中学生课外阅读活动当前网址:
其他人正在浏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课余生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