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陈清洲个人工作心得体会大全会

学习清洲好榜样 立足岗位作奉献
  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向陈清洲同志学习的决定》前日在本报全文刊出,号召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向陈清洲同志学习。昨日,市委政法委在集美公安分局组织开展了全市基层政法干警学习陈清洲先进事迹座谈会。
  来自集美区委政法委、区法院、检察院、公安分局、司法局的干警代表及灌口镇综治干部结合本职工作,交流了学习身边好典型陈清洲同志先进事迹的感想体会,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姚新民主持并作讲话。姚新民说,大家感受真切、感想丰富、感悟深刻,可以看出,集美区政法系统对学习陈清洲同志先进事迹抓得紧,学得认真,已见初步成效。集美是陈清洲精神的发源地,更应该成为传颂英模、争当先进的热土。政法系统是学习陈清洲的首倡者,更应该在学习陈清洲先进事迹中走前头、作表率。
  姚新民要求,要迅速在政法系统掀起学习陈清洲先进事迹热潮,全面认识陈清洲先进事迹的丰富内涵,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学先进比先进超先进&活动,把学先进典型激发出的热情,转化为勤政为民、扎实奉献的动力,以工作实绩落实学习成效成果,重点要抓好&四个结合&,即学习陈清洲先进事迹,与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与贯彻全国、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工作推进会精神紧密结合,与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紧密结合,与全力做好明年金砖会晤安保维稳工作紧密结合,确保学习活动取得实效。
  【现场】
  为什么陈清洲3年穿烂27双皮鞋?
  政法干警热烈讨论,思考如何学习陈清洲精神
  &为什么陈清洲3年穿烂27双皮鞋,而我们有的同志一双鞋子多年穿不烂,是不是下基层不够?&昨日的陈清洲先进事迹学习座谈会上,与会同志在讨论中抛出这个问题。大家热烈讨论,思考如何结合本职工作,进一步学习和发扬陈清洲精神。
  总结:平凡岗位上的伟大
  现任集美公安分局治安大队大队长王光锋曾在灌口派出所担任所长,与时任教导员的陈清洲是老搭档。王光锋说,他眼中的陈清洲可以用三个&爱&来总结&&爱岗敬业、爱管&闲事&、爱民无私。
  虽然之前天天跟陈清洲在一起工作,但王光锋说,要学习他不容易。陈清洲获得50多次表彰奖励,奖章挂满胸前的警服,但他不像缉毒、排爆等岗位上的民警轰轰烈烈,而是在平凡中见伟大、细微中见真情。
  陈清洲爱管&闲事&,分内分外的事情他都尽职尽责。&刚开始合作时我还不理解,你又不是蜘蛛侠,不是奥特曼,管这么多有什么用?&但王光锋很快理解了陈清洲,因为派出所门口一个无人修理的窨井堵塞,不少老人小孩跌倒报警,虽然不属于警察的职责范围,但陈清洲找部门、找媒体,很快就解决了问题。
  与陈清洲共事10年的集美区司法局调研员黄进勤用《敢问路在何方》、《用心良苦》、《好人一生平安》等九首歌,总结他接触10年多的陈清洲。他认为,要学习陈清洲始终把满腔热情倾注在事业上,忘我工作、无怨无悔的精神。
  思考:我们该如何向陈清洲学习
  陈清洲的老搭档、同事、工作伙伴们讲述了他的先进事迹后,座谈会气氛渐入高潮,与会代表踊跃发言讨论。大家对陈清洲的两个事迹印象十分深刻,一件是陈清洲曾对老搭档说过:&想让警察放下、停下工作,除非是他趴下了!&这句话,体现出陈清洲二十年如一日甘于奉献的精神。
  另一件事是陈清洲为&点亮&国道324线15公里辖区的路灯,3年时间里穿烂了27双皮鞋。市委政法委委员、政治部主任彭剑平在说到这件事时,语气变得凝重:&为什么陈清洲3年穿烂27双鞋子,而我们有的同志鞋子多年都穿不烂,是不是下基层不够?&
  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陈清洲身上体现出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心上的公仆情怀,正因为这种倾情倾心倾力的付出,他才赢得广大群众的真心爱戴。陈清洲应该成为每一位政法干警立足岗位作奉献、勇于担当创佳绩的榜样。我们要用陈清洲的先进事迹和精神对标校准人生价值追求,忠诚履职,勤政为民,努力提高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率。
  【幕后】
  放弃高薪去上大学
  应聘特警超龄落选
  本报独家采访陈清洲,解密他鲜为人知的成长故事
  ●祖辈和父辈的言行,在我心中打下深深的烙印,犹如一盏明灯照亮我的人生路,让我从小树立起爱党、爱国、爱人民的信念。
  ●一条导向正确的微博有时会救一条命,这是我的微博存在的意义。这种事,开不得玩笑!
  ●多读书多历练才是根本。我要努力学习、历练,让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当警察,保护大家的安全,能够实现我最大的价值。
  厦门好民警陈清洲从警21年点亮灌口路灯和老百姓&心灯&的故事,感动了成千上万的读者和网友。那么,又是什么样的一盏&灯&,照亮了陈清洲的脚下,让他走上从警之路?又是什么力量,推动他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警察?连一双破拖鞋都舍不得换的他,为何愿意每个月花三四百块钱电话费,成为一个网络&大V&?近日,在医生的许可下,本报记者对陈清洲进行了一次限时的独家专访,解密他鲜为人知的成长故事。
  [ 传承 ]
  &红色印记&深入骨髓
  受两辈人的深刻影响
  &旭日一轮红,草场绿葱葱,党旗飘飘我窗东&&&每当陈清洲想起奶奶时,总会情不自禁地哼起这首闽南话革命歌曲。
  奶奶是&老革命&
  陈清洲的奶奶洪绿叶是翔安马巷镇人,13岁加入共青团,曾参与组建农民赤卫队、做过地下交通员,秘密资助过抗日救国运动。1944年到1949年,洪绿叶从事大量地下工作,为同安地区革命运动做出过贡献。
  1970年,陈清洲出生,奶奶为他起名&清洲&,寓意&清明为人、志在远洲&。6岁那年,陈清洲缠着奶奶唱歌,奶奶一字一句地把这首闽南话革命歌曲教给他。
  陈清洲不仅记住奶奶哼唱的革命歌曲,也记住奶奶的谆谆教诲&&&共产党人是真心为劳苦大众的,是真心为人民的。做人一定要有理想,要有自己的追求,要对社会做出贡献。&
  父亲毕生贡献给乡村教育
  陈清洲的父亲陈荣田是当地少有的大学生,响应国家号召,回到偏远乡村当小学老师、校长。陈清洲记得,1989年夏天的一个早晨,台风来袭,6点多,父亲起床穿衣服要出门,母亲拦住他说:&下这么大雨,你出去干什么?&父亲说,他要去学校看看,校舍太破旧,学生们还没接到停课通知,这种天气很危险。说完,父亲披着雨衣,骑着自行车冲进大雨里,赶往10多公里外的学校。晚上10点多,父亲才回来,浑身湿漉漉、几乎感受不到人体的温度;第二天,父亲开始生病,半个多月后因器官衰竭去世。后来陈清洲才知道,当天父亲急着赶往学校,不慎滑倒摔进路边水沟,但父亲坚持赶到了学校,将学生们安全转移。
  父亲把一生都奉献给乡村教育,也从小培养出陈清洲坚毅、奉献的精神。父亲离开多年之后,陈清洲揣着肝癌确诊的通知书站在了三尺讲台前,继续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案例,为集美的大学新生做反诈骗讲座。这一刻,父亲为教育鞠躬尽瘁的身影,仿佛在陈清洲身上重现。
  [ 坚持 ]
  为上大学辞去工作
  实现当警察的梦想
  1986年,初中毕业的陈清洲进入同安一家中外合资的漂染厂工作,成为同安第一批合同工,月工资达400到500元,这在当时已是&高薪&,但陈清洲一直有个梦想&&上大学。
  借缝纫机上的灯光读书
  在工厂上班时,他坚持学习,找人担保插班进入同安夜校,完成了高中学业。毕业时,陈清洲和16名夜校同学一起参加成人高考,无一人被录取。其他人放弃了,陈清洲却坚持不懈。
  白天上班,晚上自学很辛苦,而且当时夜晚用电灯并非每个家庭都能承受的消费。为了晚上学习,陈清洲托关系找到当地鞋厂厂长,一番软磨硬泡,厂长批了&条子&,准许晚上10点工人下班后,借一台带照明灯的缝纫机给他读书。
  3个月的时间里,每晚10点后,鞋厂车间里,都有一个消瘦的身影借着缝纫机上的灯光读书。1991年,陈清洲成功考上福建广播电视大学。
  升职加薪之际辞职上大学
  1992年,陈清洲所在的漂染厂业绩辉煌,他升为车间班长。别人看来是喜事,陈清洲却为此犯愁&&工厂上班讲效率,请假很难,而完成大学课程需要时间,与工作冲突,他萌生了辞职的念头。
  其实,还有另一件事在陈清洲的心头挥之不去&&一名工友下班骑车带着孩子横穿马路,被大卡车撞上当场殒命。陈清洲因此想当警察保护大家的安全,实现自己最大的价值。上大学、当警察,成为他坚定的追求。
  当时基层民警工资才200多元,陈清洲即将升职加薪,他家庭经济也处在困难期,辞掉高薪的工作上大学,家人十分不解。但是,陈清洲还是毅然从工厂辞职,找了一份临时工工作,保证完成大学课程的时间。
  特警落选应聘交警被录用
  1994年7月,陈清洲大学毕业,参加了市公安局特警招聘,却因为年龄超限1岁未能录用。看着陈清洲失望的样子,负责招生的民警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好像个把月之后要招交警。&陈清洲立即来了精神。10多天后,厦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贴出通知,招收20名交警。和陈清洲一起报考的有近300人,陈清洲考第4名。经面试后,陈清洲等来了录用通知书。
  日,陈清洲成为一名交警。除了在街头站岗执勤,枯燥的办公室工作他也干得有声有色&&制作交通安全提醒标语、给辖区学生们上交通安全课、向《厦门日报》投稿宣传交通法制教育。乐此不疲的原因在于,他读完了大学,成为一名警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 担当 ]
  路见&不法&一声吼
  &单挑&微博&大V&
  本报曾讲述过陈清洲&小气&的故事&&一件白背心破了三四个洞还在穿,一双拖鞋穿了十几年还不肯换。但是,为了上网发微博,陈清洲却甘愿每个月花三四百块钱的电话费。
  开微博初衷不是为了寻人
  我们现在熟知的是陈清洲的&微博寻人&,5年帮助寻回300多名失踪人员,但在最初,陈清洲开通微博的目的,却是为了宣传交通安全。
  &交通安全工作,一半系于宣传。通过各种有效的渠道,让交通安全信息入心入脑,也是我身为一名交警的职责所在。&陈清洲对记者说。
  网络的宣传阵地不能丢,这是陈清洲的一个信念。这个信念,在一次亮剑&大V&的过程中,愈加坚定。
  驳斥&大V&以正视听
  日,某知名&大V&发布一条微博:&一酒驾司机被交警拦下,就在他下车一瞬间,这哥们抄起瓶二锅头,一扬脖就喝了半瓶。边喝边说,&我不是酒后驾车,我是驾后喝酒&&&&微博一发,就被当成&对付交警查酒驾&的&妙招&转发2000多次。不一会儿,这条大量转发的微博就被陈清洲看到,陈清洲当场&拍桌子&:&这怎么行,不管是不是段子,都是教大家做错事啊!&
  陈清洲立即发帖驳斥:&酒驾司机再喝酒交警就木有办法吗?交警查酒驾时,遇有驾驶员继续喝酒或故意喝酒企图混淆调查时,以抽取驾驶员血液的酒测值为处罚标准&&&字里行间,都能看出一位交警对肩上责任的承担。
  第二天,看到越来越多的&大V&转发这条微博当笑话,陈清洲当即在微博发起讨论话题:&#酒后驾车再喝酒能混淆执法吗?#&一发布就获得网友热烈讨论,大家纷纷站队陈清洲,&顶交警蜀黍&。随后,陈清洲不仅贴出《关于公安机关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犯罪案件的指导意见》当依据,还@微博小秘书、微博辟谣、新浪中国等官方微博,正式对数个拥有千万粉丝、转发过该损招的&大V&亮剑:&这种内容传播之广让人痛心!那些不负责任、颠倒是非、诱人走歪路还自以为好玩的,应受到社会谴责!&
  在陈清洲义正词严的理论下,隔天,该源头微博被删除,陈清洲这才松口气。
  不论在生活中还是网络上,陈清洲都是那个爱管&闲事&、遇到&不平&、&不法&随时&亮剑&的好警察。这也是网友成为陈清洲粉丝,力挺他成为拥有80万粉丝的微博&大V&的原因。
  【相关】
  骑摩托车没戴安全帽被罚
  数月后戴安全帽逃过一劫
  陈清洲一张罚单
  &救&了骑士一命
  本报讯 (记者 王玉婷)15日,灌口个体协会主席周育辉向本报记者讲述了他和陈清洲关于&一张罚单&的故事。
  2007年年底的一天上午,周育辉骑着摩托车经过灌口农贸市场时被拦下,一名民警满脸严肃说:&怎么没戴安全帽,麻烦出示下行驶证和驾驶证。&
  半路被拦下,周育辉一肚子火,故意刁难:&你到底是不是警察,警察说话前都要先敬礼的。&话音刚落,面前的民警&啪&一声敬了礼:&我是交警陈清洲,麻烦您出示驾驶证。&
  这一弄,周育辉有点不好意思,拿出相关证件给陈清洲后,一张罚单递了过来,&去集美交警大队处理,罚款5元。&为了这&5元罚单&,第二天,周育辉整整跑了一天,转车、排队、取车,憋了一肚子火:&就5块钱,你要罚就直接罚,折腾我一天算什么!&
  几天后,陈清洲经过周育辉在农贸市场附近的店面时,进门跟他拉起了家常:&老兄啊,我并不是要罚你的钱,我就是想让你长个记性,以后才能记得戴安全帽。&几句话说得周育辉心里暖暖的。
  距离那张罚单开出仅过了几个月,日晚,周育辉骑着摩托车出了车祸。等他清醒过来时,人已经在医院了。&还好戴了安全帽,只是耳朵缺了一块&&&医生后面说了什么周育辉没听进去,当时他脑海中浮现出陈清洲的脸,&陈警官,是你保住了我的命啊!&
编辑:张帆 厦门市委政法委号召全市政法干警向陈清洲学习|政法委|同志|厦门_新浪新闻
  原标题:厦门市委政法委号召全市政法干警向陈清洲学习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10月24日讯 10月21日上午,市委政法委召开全体委员会议,听取陈清洲同志先进事迹汇报,研究通过了《中共厦门市委政法委员会关于开展向陈清洲同志学习的决定》,号召全市各级政法机关和全体政法干警向陈清洲同志学习。
  决定指出,陈清洲同志是近年来厦门政法战线敬业奉献的突出代表,是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期“五个过硬”政法干警的先进典型,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党员模范。他忠诚履职、勤勉敬业、一心为民、忘我工作的事迹感人肺腑、催人奋进,集中体现了新时期政法干警的优秀风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很强的示范引领作用。
  决定要求,全市政法干警要学习陈清洲同志牢记宗旨、信念坚定、不忘初心的政治品格;要学习陈清洲同志扎根基层、锐意进取、务实创新的敬业精神;要学习陈清洲同志大爱无疆、真情服务、无私奉献的公仆情怀;要学习陈清洲同志一身正气、淡泊名利、任劳任怨的崇高品德。
  厦门市委政法委要求,全市各级政法机关要把开展向陈清洲同志学习活动,作为加强过硬政法队伍建设、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迅速在全系统掀起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热潮,锻造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政法队伍。
  (马勋先 谷莉)
如何在乘电梯时,从一群陌生人之中准确分辨出领导,也可以说如何在乘电梯时装领导。
空房子越来越多,它们像失去了灵魂的空壳,等待看起来无解的命运——要么一栋一栋消亡在风雨中,要么被成片成的仿古建筑取代。前者是浪费,后者是灾难。
腐败是中国发展的最凶恶的敌人,但谁是腐败的敌人?强有力的纪检监察部门是,而权力规范阳光运作,也是腐败的最有力量的敌人。
在今天看来,2011年的故事,应该不会再次上演。社交网络推动社会变革的可能性,今后或许也只存在于学者案头的文献之中了。Copyright ? 2009 - 2015 .cn
| 联系邮箱:.cn(将#该为@) |
| 京ICP备 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习三十讲心得体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