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向课堂4015分钟课堂教学要教学质量

浅谈如何高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水平要求不断提高.教育部明确规定小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各学科课时相对紧张.要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只有靠这课堂四十分种.因而,我在如何高效地运用这40分钟上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在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山东省平度市门村小学
年,卷(期)
机标分类号
本文读者也读过
加载中,请稍候
.客服电话
&&8:00-11:30,13:00-17:00(工作日)如何有效利用40分钟课堂教学时间
  随着课程改革广泛深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数学课堂变得更为丰富多彩。但在一些&热闹&的课堂之后,静下心来思考,也难免产生疑问。&热闹&的课堂上教师带给学生的究竟是什么?学生学到了多少?看似丰富多变的教学活动中蕴涵的教学有效性有多少? 怎样做能使我们迷失的课堂回归本真,从而真正达到教学的有效性?下面我就&如何有效利用40分钟课堂教学时间&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浅见。
  一、认真分析教材和学情,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新教材把数学置于生活实际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变得丰富了,文化视野也开拓了。但在教学中,我们也发现了由于受所处地域上的限制和学生本身知识建构的限制,感觉教材有些内容离学生较遥远,并不为学生所熟悉、所了解。那么,使用新教材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前准备很重要,而备课则是重中之重。教师只有认真研读、感悟、领会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分析教材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学生活动的科学内涵,才能体会新教材中蕴含的教学理念。当然除了分析教材,也要分析学生,即学情分析。现代教育的理念强调学生的学,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基于教材但又不完全拘泥于教材,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或根据教学的需要,或针对教材中的一些不足之处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教材更加切合本地实际和学生的实际,使学生学得主动,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落实好&四重&,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小学数学每节课的教学时间为40分钟,上课应做到&提前2分钟,少讲5分钟,表扬3分钟,不拖1分钟&。教学各节段时间分配大致为:教学准备5分钟左右,教学展开20分钟左右,反馈练习10分钟左右,教学评价5分钟左右。 在课堂教学中要落实好&四重&:
  1、重纪律。课堂纪律,主要是指对学生的课堂行为施加的外部控制与规则。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良好的课堂纪律作保证。良好课堂纪律的形成,不仅需要强制性的规则,更需要学生的自制与自律。因此,教师在提出课堂行为规范,进行外部控制时,要注意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帮助学生自觉发展纪律。
《如何有效利用40分钟课堂教学时间》摘要:少?看似丰富多变的教学活动中蕴涵的教学有效性有多少? 怎样做能使我们迷失的课堂回归本真,从而真正达到教学的有效性?下面我就如何有效利用40分钟课堂教学时间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浅见。 一、认真分析教材...: ◇
&? &? &? &? &? &? &? &? &? &? &? &?
 | 
 | 
 | 
 | 
 |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9:00-17:00)
电话:010-长度不能超过200个字
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依据户县教育局“新课堂”展评课的安排意见,我校在11月底举行了“五步三查”课堂教学模式同课异构活动。为了更好地展现“临帖”成果,我校选取语、数、英、体、音、美六门学科参展,各学科至少有两名以上的教师进行“同课异构”,参选的17位教师课前充分备课,精心编写导学案。为了更好地宣传推广课改,本次“新课堂”规定一节课时间控制在40分钟。导学案的编写要做到“四个统一”即:统一编写程序、统一基本环节、同一课时容量、统一编写格式。“五步三查”的教学模式在时间分配上,由于科目、文本内容和学情不同,很难统一。就一般预设而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3---4分钟;独学7---8分钟;对学、群学5分钟;展示25分钟;整理导学案、达标测评5分钟。活动结束后,我校各教研组在一起反思,大家有一个共识:如果要想在40分钟内完美精彩地做好课堂展示,必需对目标预设(明确目标)、独学环节、对学环节进行课堂结构性调整。即把明确目标作为导学问题预设,教师在课前经过精心设计,把具有启示性、递进性的问题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目标性的课前学习。以这种方式就可把目标学习与独学结合起来,还可把没有解决的问题和产生的新问题在对学和群学中商讨解决。教师在开始上课时,第一项工作就是检查独学情况,这就为课堂展示提供充分的时间,这也为教师在学生展示环节中没有吃透或训练巩固创新存在的问题提供较充分的时间进行补充、点拨、小结等,只有这样课堂展示才更有效,课堂才会更高效。以语文科为例,我在长期教学活动中总结了一套培养学生预习的方法-----五步预习法,通过读、圈、查、划、问,以培养学生自主预习的习惯。通过精心设计预习的引领问题,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想学,要么在文本中能找到答案,或是通过思考和交流能总结出答案,最后内化成学生自己的知识。这样学生展示起来才胸中有数、游刃有余。一句话,预习、独学、对学甚至群学可放在课前或课外预习,课堂关键是知识与能力的巩固和创新性练习展示。&
您可以在这里发表评论...
谁看了这篇日志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openresty/1.9.7.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意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