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胸阔处于自然位置时,肺支气管扩张能治愈吗的阻力等于

第一节& 肺通气&肺通气是指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一、肺通气的原理&& & & &肺通气的实质是气体流动进出肺的过程,该过程的实现有赖于推动气体流动的动力克服阻止气体流动的阻力。肺通气的动力& & & &肺通气时气体的流动发生在肺泡与外界环境之间,所以,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是肺泡内压力和外界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这种压力差源于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节律性呼吸运动,因此呼吸运动是肺通气的原动力。可归纳如下:&&1. 呼吸运动& 呼吸运动是指呼吸肌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胸廓节律性扩大和缩小。包括吸气运动和呼气运动。参与呼吸运动的肌肉统称为呼吸肌,分为吸气肌和呼气肌。主要吸气肌有膈肌和肋间外肌,此外还有一些辅助吸气肌,如斜角肌、胸锁乳突肌等;主要呼气肌有肋间内肌和腹肌。&(1)呼吸运动的过程:安静状态下的平静呼吸由主要吸气肌的收缩和舒张完成。平静吸气是由膈肌和肋间外肌收缩实现的。膈肌收缩时,膈肌顶部下降,使胸腔上下径增大;肋间外肌收缩时,肋骨和胸骨上抬,使胸腔前后径增大,同时肋骨下缘向外侧偏转,使胸腔左右径也增大。因此膈肌和肋间外肌收缩使胸腔容积增大,胸廓扩大,带动肺扩张,肺容积增大,肺内压下降,当肺内压小于大气压时,外界气体流入肺泡,产生吸气。平静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膈肌、肋骨和胸骨自然回位,使胸腔和肺容积缩小,肺内压升高,当肺内压高于大气压时,气体由肺泡排出,产生呼气。平静呼吸的特点是:吸气运动是主动过程,呼气运动是被动过程。& & & &机体在活动增强或缺氧状态下进行用力呼吸。用力吸气时,除膈肌和肋间外肌收缩加强外,辅助吸气肌也参与收缩,使胸廓和肺的容积进一步扩大,更多的气体被吸入肺内。用力呼气时,吸气肌舒张的同时呼气肌收缩。其中,肋间内肌收缩时使肋骨和胸骨下移,肋骨向内侧旋转,使胸腔的前后径和左右径进一步减小;腹肌收缩可压迫腹腔脏器,推动膈肌上移,使胸廓和肺容积进一步缩小,肺内压进一步升高,呼出更多的气体。用力呼吸的特点是:吸气运动和呼气运动均是主动过程。&(2)呼吸运动的形式:根据参与的呼吸肌多少、主次和用力程度,可将呼吸运动分为不同的形式。&& & 1)平静呼吸和用力呼吸:机体在安静状态下均匀平稳的呼吸运动称为平静呼吸。呼吸频率为12~18次/分。机体活动增强或者缺氧时,呼吸运动加深加快,称为用力呼吸或深呼吸。&& & &2)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以膈肌舒缩活动为主的呼吸运动,主要表现为腹壁的起伏,称为腹式呼吸。以肋间外肌舒缩活动为主的呼吸运动,主要表现为胸壁的起伏,称为胸式呼吸。一般情况下,成年人的呼吸运动呈腹式和胸式的混合式呼吸,胸部活动受限如胸部肿瘤、胸水、肋骨骨折等时主要表现为腹式呼吸;腹部活动受限如腹部巨大肿瘤、急腹症、腹水等时主要表现为胸式呼吸。婴幼儿由于肋骨倾斜度小,主要呈腹式呼吸。&2. 肺内压 肺内压是指肺泡内的压力。吸气时,肺容积增大,肺内压下降并低于大气压,外界空气在大气压的推动下进入肺泡,随着肺内气体逐渐增加,肺内压也逐渐升高,当肺内压升高到与大气压相等,气流也就停止,吸气结束。呼气时,肺容积缩小,肺内压升高并超过大气压,气体由肺内流出,使得肺内气体逐渐减少,肺内压逐渐下降,肺内压降低到与大气压相等时,呼气结束。&3. 胸膜腔和胸膜腔内压 在呼吸运动过程中,肺组织不能主动扩大或缩小,其容积之所以能随胸廓容积的改变而改变,除因肺具有弹性外,还与胸膜腔的特征和胸膜腔内压的作用有关。&(1)胸膜腔:是由紧贴于肺表面的脏层胸膜和紧贴于胸廓内壁的壁层胸膜所围成的密闭潜在腔隙,内有少量浆液,起减少摩擦、润滑的作用。。&(2)胸膜腔内压:胸膜腔内的压力称为胸膜腔内压。测量表明,平静呼吸时,胸膜腔内压通常较大气压低,为负压,并随呼吸运动而发生周期性波动。平静呼气末胸膜腔内压约为-5mmHg~-3mmHg,吸气末约为-10mmHg~-5mmHg。&1)胸膜腔内压的形成:与作用于胸膜腔的两种力有关:一是肺内压,使肺扩张,胸膜腔内压升高;二是肺回缩产生的肺回缩力,使胸膜腔内压下降。胸膜腔内的压力是这两种方向相反的力的代数和,即:&胸膜腔内压=肺内压-肺回缩力&在吸气末或呼气末,肺内压等于大气压,因此&胸膜腔内压=大气压-肺回缩力&若以大气压为0,则:&胸膜腔内压=-肺回缩力&可见,胸膜腔负压主要是由肺回缩力造成的。而在呼吸过程中,肺始终处于被扩张状态,总有回缩的倾向,胸膜腔内压无论是在吸气相还是呼气相均为负值,且吸气相较呼气相更负。吸气时,肺扩张程度增大,肺回缩力增大,胸膜腔负压增大;呼气时,肺扩张程度减小,肺回缩力减小,胸膜腔负压减小。&2)胸膜腔负压的生理意义:①维持肺扩张状态,并能使肺随胸廓的张缩而张缩。②降低心房、腔静脉和胸导管内压力,促进静脉血和淋巴液的回流。因此气胸时,除肺通气功能障碍外,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也将受阻,循环功能也将受到影响。&& & &综上所述,肺内压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是实现肺通气的直接动力;呼吸运动是肺通气的原动力;胸膜腔和肺的结构功能特征,以及胸膜腔负压的存在是使原动力转化为直接动力的关键(图5-2)。&(二)肺通气的阻力&肺通气阻力有两种:一是弹性阻力,包括肺的弹性阻力和胸廓的弹性阻力,约占平静呼吸时总通气阻力的70%;二是非弹性阻力,包括气道阻力、惯性阻力和组织的粘滞阻力,约占平静呼吸时总通气阻力的30%,其中以气道阻力为主。&1. 弹性阻力与顺应性 弹性阻力(R)是指弹性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对抗变形的力。可以用顺应性来反映弹性阻力的大小。顺应性(C)是指在外力作用下弹性组织的可扩张程度。弹性阻力与顺应性成反比关系,弹性阻力大者不容易扩张,顺应性小;弹性阻力小者易扩张,顺应性大。肺通气的弹性阻力来自肺和胸廓,一般情况下主要来自于肺。&(1)肺的弹性阻力:肺的弹性阻力即肺回缩力,它总是使肺泡缩小。因此,在肺通气过程中肺弹性阻力,始终是吸气的阻力,呼气的动力。&肺的弹性阻力有两个来源:一是肺组织弹性纤维产生的弹性回缩力,约占肺总弹性阻力的1/3;二是肺泡表面张力,约占肺总弹性阻力的2/3。&①肺泡表面张力:肺泡内表面覆盖有一薄层液体,该液体层与肺泡内气体之间的液-气界面处由于液体分子的相互吸引,形成一种使肺泡表面积缩到最小的力,即肺泡表面张力。&②肺表面活性物质:是复杂的脂蛋白混合物,由肺泡II型上皮细胞合成释放,主要成分是二棕榈酰卵磷脂。其主要作用是降低肺泡液-气界面的表面张力,降低肺的弹性阻力。&肺表面活性物质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①使肺泡保持扩张状态,防止肺泡萎缩和塌陷。&②减少肺间质和肺泡内的组织液生成,防止肺水肿的发生。(2)胸廓的弹性阻力:胸廓的弹性阻力来自胸廓的弹性成分。胸廓处于自然位置时,胸廓无变形,不表现出弹性阻力。因此,一般情况下肺通气的弹性阻力主要来自于肺。&2. 非弹性阻力 包括惯性阻力、粘滞阻力和气道阻力,主要指气道阻力。气道阻力是指气体流经呼吸道时气体分子间和气体分子与气道壁之间的摩擦力,约占非弹性阻力的80%~90%。&影响气道阻力的因素有气流速度、气流形式和气道管径等。气流速度快,阻力大;气流速度慢,阻力小。气流形式有层流和涡流,层流阻力小,涡流阻力大。气道管径大小是影响气道阻力的重要因素,气道阻力与气道半径的4次方成反比,气道管径越小,气道阻力越大。&二、肺容量和肺通气量&肺容量和肺通气量是衡量肺通气功能的指标。&(一)肺容积(图5-3):&1. 潮气量:每次呼吸时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正常成人平静呼吸时,潮气量为400~600ml,平均为500ml。&2. 补吸气量:平静吸气末,再尽力吸气所能吸入的气体量。正常成人为ml。补吸气量反映吸气贮备能力。&3. 补呼气量:平静呼气末,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正常成人为900~1200ml。补呼气量反映呼气贮备能力。&4. 余气量:最大呼气末存留于肺内不能呼出的气体量。正常成人为ml。支气管哮喘和肺气肿患者的余气量增加。&(二)肺容量&1. 深吸气量:平静呼气末做最大吸气所能吸入的气体量。它是潮气量与补吸气量之和,是衡量最大通气潜力的一个重要指标。&2. 机能余气量:平静呼气末存留于肺内的气体量。它是残气量与补呼气量之和。正常成人约2500ml,肺气肿患者的功能残气量增加,肺实质病变时机能残气量减小。&3. 肺活量: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是潮气量、补吸气量与补呼气量之和。正常成年男性平均约 3500ml,女性平均约2500ml。肺活量反映肺一次通气的最大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肺通气功能的指标。&由于测定肺活量时不限制呼气的时间,肺活量并不能充分反映肺组织的弹性状态和气道的通畅程度,即不能充分反映通气功能的状况。用力呼气量能更好地反映肺通气功能。&4. 用力呼气量(又称时间肺活量):指一次最大吸气后尽力尽快呼气,在一定时间内所能呼出的气体量占肺活量的百分数。正常成人第1、2、3秒末分别为80%、 96%、 99%。其中以第1秒的用力呼气量意义最大,低于60%为不正常。用力呼气量是一种动态指标,不仅能反映肺活量的大小,而且因为限制了呼气时间,还能反映呼吸阻力的变化,因此是衡量肺通气功能的一项较理想的指标(图5-4)。&6. 肺总量:肺所能容纳的最大气体量。它是肺活量和余气量之和,成年男性平均约 5000ml,女性平均约 3500ml。&& (三)肺通气量&1.每分通气量:指每分钟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等于潮气量乘以呼吸频率。正常成人平静呼吸时,每分通气量约为6~9L/min。每分通气量随性别、年龄、身材和活动量不同而有差别。&& 最大通气量:尽力作深快呼吸时,每分钟所能吸入或呼出的最大气体量。其值可达70—170L/min。能反映肺通气功能的储备能力。&2.无效腔和肺泡通气量:呼吸过程中,每次吸入的气体,总有一部分将留在鼻腔至终末细支气管之间的呼吸道内,这部分气体不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故将这部分呼吸道气体容积称为解剖无效腔。正常成人其容积约为150ml。进入肺泡的气体,也可因血液在肺内分布不均而未能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未能发生气体交换的这部分肺泡容量称为肺泡无效腔。肺泡无效腔和解剖无效腔合称为生理无效腔。健康人,生理无效腔等于或接近于解剖无效腔。真正有效的气体交换量应以肺泡通气量为准。肺泡通气量是指每分钟吸入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新鲜空气量。其计算公式为:&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潮气量和呼吸频率的变化对每分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有不同的影响。就气体交换效率而言,从表5-1可以看出,深慢呼吸比浅快呼吸的气体交换效率更高。&表5-1 不同呼吸频率和潮气量时的每分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呼吸频率潮气量无效腔气量每分通气量肺泡通气量(次/分钟)(ml)(ml)(ml/min)(ml/min)165001508000560081000150800068003225015080003200&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生理学第五章 呼吸 习题及答案
下载积分:2000
内容提示:生理学第五章 呼吸 习题及答案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81|
上传日期: 22:19:30|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生理学第五章 呼吸 习题及答案
官方公共微信人人网 - 抱歉
哦,抱歉,好像看不到了
现在你可以:
看看其它好友写了什么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以下试题来自:
单项选择题胸廓的弹性回缩力成为吸气的弹性阻力见于A.深吸气B.深呼气C.平静呼气末D.胸廓处于自然位置时E.发生气胸时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A.胸内压与大气压之差B.胸内压与肺内压之差C.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D.气体的分压差E.呼吸肌收缩和舒张2A.胸内压与大气压之差B.胸内压与肺内压之差C.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D.气体分压差E.呼吸肌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呼吸运动3A.肺活量B.时间肺活量C.通气/血流比值D.肺通气量E.每分钟肺泡通气量4A.脊髓B.延髓C.脑桥D.中脑E.大脑皮层5A.安静时正常值为0.84B.通气/血流比值减少,意味着生理无控增大C.肺动脉栓塞时,比值增大D.肺尖部比值增大,可达3E.肺下部部分血流得不到充分气体交,比值减少
热门相关试卷
最新相关试卷||||||||||
您的位置:&
2006考研西医综合生理学呼吸生理部分模拟试题及答案
】【我要纠错】
  一、名词解释
  1.呼吸&&&&& 2.胸内负压&&&&& 3.肺泡通气血流比值& 4.肺活量&&&&&&&& 5.时间肺活量
  6.胸式呼吸7.生理无效腔&&& 8.肺牵张反射&&&&&&&&& 9.血氧饱和度& 10.中枢化学感受器
  二、填空题
  1.外界空气由呼吸道出入肺的过程,称为_______;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称为_______.
  2.内呼吸指的是_______与_______之间的气体交换或称组织换气。
  3.使支气管平滑肌张力增加的神经是_______,该神经兴奋时释放的神经递质是_______,其作用的受体是_______.
  4.使支气管平滑肌张力减小的神经是_______,该神经兴奋时释放的神经递质是_______,其作用的受体是_______.
  5.表面活性物质是由_______分泌的。其主要化学成分是_______,作用是_______.
  6.肺通气的原动力来自_______.肺通气的阻力有_______和_______两种。
  7.迷走神经通过M型胆碱受体,引起支气管平滑肌_______,使气流阻力_______.
  8.正常成人腹式与胸式呼吸同时存在,但以为主_______;小儿主要是_______呼吸;妊娠后期的妇女则以_______为主。
  9.CO2在血液中运输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另外还有_______和_______两种形式。
  10.呼吸的无效腔越大,则肺泡通气量越_______.
  11.氧解离曲线为_______形曲线,它表示Hb中O2的饱和度与_______的关系。
  12.低O2对呼吸中枢神经元的直接作用是_______,而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作用是_______.
  13.肺牵张反射包括_______和_______两个反射。
  14.机体对呼吸运动调节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
  15.调节呼吸运动的外周化学感受器是_______和_______.
  16.调节呼吸运动的中枢化学感受器位于_______,它对细胞外液中_______浓度十分敏感。
  17.调节呼吸运动的基本中枢位于_______.
  三、判断题
  1.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迄体交换过程称为呼吸。(&&& )
  2.功能残气量代表了吸气肌处于松弛状态时肺容量。(&&& )
  3.关于胸内压,吸气时比呼气时低。(&&& )
  4.呼吸的无效腔越大,则肺泡通气量越小。(&&& )
  5.人体呼吸过程中CO2的运输主要是由肺至组织,而O2的运输主要是由组织到肺。(&&& )
  6.肺回缩力主要来源于肺内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 )
  7.一定范围内,浅而快的呼吸可明显增加通气效率。(&&& )
  8.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可以降低肺泡表面张力,减小肺的顺应性。(&&& )
  9.气体在血液中运输时,其物理溶解形式是化学性结合的必要前提或中介阶段,溶解的气体量随分压增高而增多。(&&& )
  10.肺的顺应性越大,其弹性阻力也越大,故顺应性可作为弹性阻力的指标。
  11.通气/血流比值越大则肺换气越好,越小则肺换气越坏。(&&& )
  12.温度升高可使氧解离曲线左移。(&&& )
  13.在缺氧时呼吸中枢神经元兴奋性升高,因而使呼吸增强,以体现调节作用。(&&& )
  14.CO2在血液中的浓度变化所引起的呼吸运动变化,主要是通过中枢化学感受器而起作用。(&&& )
  15.由于CO2的分子量比O2大,所以临床上常见到气体扩散障碍应该是CO2的扩散障碍。(&&& )
  16.血液的氧容量越大,表示其含氧量越多。(&&& )
  四、各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
  1.评价肺通气功能,下列哪个指标较好
  A.时间肺活量&&& B.肺活量
  C.潮气量&&&&&&& D.深吸气量
  2.肺总容量等于
  A.余气量加肺活量&&&&&&& B.功能余气量加肺活量
  C.功能余气量加潮气量&&& D.肺活量加潮气量
  3.每分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之差为
  A.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B.潮气量×呼吸频率
  C.余气量×呼吸频率
  D.功能余气量×呼吸频率
  4.维持胸内负压的必要条件是
  A.吸气肌收缩&&& B.胸膜腔密闭
  C.呼气肌收缩&&& D.肺内压低于大气压
  5.肺的有效通气量是指
  A.肺活量&&&&&&& B.肺通气量
  C.时间肺活量&&& D.肺泡通气量
  6.呼吸频率从12次/min增加到24次/min,潮气量从500 ml减少到250 ml则(&& )
  A.肺通气量减少&&&&& B.肺泡通气量减少
  C.肺泡通气量增加&&& D.肺通气量增加
  7.吸气末肺内压(&& )
  A.大于大气压&&&&&&& B.等于大气压
  C.等于胸内压&&&&&&& D.小于大气压
  8.胸膜腔内压等于
  A.大气压+肺内压&&&&&&& B.大气压+肺回缩力
  C.大气压-非弹性阻力&&& D.肺内压-肺回缩力
  9.呼吸的基本中枢位于
  A.桥脑&&&& B.脊髓&&& C.延髓&&&& D.中脑
  10.某人肺通气量为7.5 L/min,呼吸频率为20次/min,无效腔容量为125/ml,每分心输出量为5 L,他的通气血流比值是
  A.0.8&&& B.0.7&&&& C.1.0&&& D.0.9
  11.CO2对呼吸运动的调节作用,主要通过刺激
  A.延髓化学感受器
  B.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C.脑桥呼吸调整中枢
  D.延髓呼气神经元
  12.缺氧对呼吸的刺激主要是通过
  A.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B.直接刺激中枢的呼吸神经元
  C.刺激中枢化学敏感区
  D.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感受器
  13.切断兔双侧迷走神经后,呼吸的改变是
  A.呼吸幅度减小&&& B.吸气相延长
  C.呼吸频率加快&&& D.血液CO2张力暂时升高
  14.在血液中CO2运输的主要形式是
  A.物理溶解&&& B.形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
  C.碳酸氢盐&&& D.与水结合成碳酸
  15.进行腹式呼吸的吸气时,下述哪块肌肉收缩为主
  A.肋间外肌&&& B.腹直肌
  C.肋间内肌&&& D.膈肌
  16.血液中H+增多时,氧解离曲线
  A.上移&&& B.不变&&& C.左移&&& D.右移
  17.关于平静呼吸的描述,下述哪项错误
  A.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
  B.吸气时膈肌收缩
  C.呼气时呼气肌收缩
  D.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
  18.当氧离曲线左移时,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氧
  A.增多&&& B.减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不变
  19.正常人安静时通气血液比值为
  A.0.84&&& B.0.94&&& C.1.0&&& D.2.0
  20.血氧饱和度是指(&& )
  A.血氧容量占血氧含量的百分比
  B.血氧含量占血氧容量的百分比
  C.溶解氧量占血氧容量的百分比
  D.以上全错
  21.正常情况下,维持呼吸中枢兴奋性的最有效刺激是(&& )
  A.一定程度的缺氧&&& B.血〔H+〕升高
  C.一定浓度的CO2&&&& D.以上全错
  22.血液中使呼吸运动加强的主要因素是(&& )
  A.CO2分压升高&&& B.O2分压降低
  C.乳酸增多&&&&&& D.非蛋白氮增多
  23.关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下述哪项不正确? (&& )
  A.能降低肺的顺应性
  B.能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C.由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分泌
  D.成分为二软脂酰卵磷酯
  (二)多项选择
  1.用力呼吸时,参与呼吸运动的肌肉有(&& )
  A.肋间外肌&&&&& B.肋间内肌
  C.胸锁乳突肌&&& D.膈肌
  E.腹壁肌
  2.呼吸气体在血液中运输的形式(&& )
  A.吞饮作用&&& B.物理溶解
  C.化学结合&&& D.渗透作用
  E.分泌作用
  3.下列关于平静呼吸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
  A.吸气时肋间外肌舒张
  B.呼气时呼气肌收缩
  C.吸气时膈肌收缩
  D.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
  E.呼气时胸骨和肋骨恢复原位
  4.肺泡回缩力来自(&& )
  A.胸内负压&&&&&&& B.肺泡内层液面的表面张力
  C.肺的弹力纤维&&& D.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E.肺内压
  5.与弹性阻力有关的因素是(&& )
  A.肺回缩力&&&&&& B.气道口径
  C.气道长度&&&&&& D.气体密度
  E.胸廓回缩力
  6.正常成年人在最大吸气后,以最快速度呼气,在前两秒末所呼出气体量分别占肺活量的百分数是(&& )
  A.83%&& B.96%&& C.70%&& D.80%&& E.99%
  7.引起呼吸道平滑肌强烈收缩的体液因素是(&& )
  A.5-羟色胺&&&& B.肾上腺素
  C.缓激肽&&&&&& D.去甲肾上腺素
  E.以上全错
  8.关于肺泡通气血流比值描述正确的是(&& )
  A.安静时正常值是0.84
  B.比值减小、如同发生动-静脉短路
  C.肺尖部比值可增至3.3
  D.比值增大,使生理无效腔增大
  E.肺底部比值降低
  9.影响肺通气的因素有(&& )
  A.胸廓弹性回缩力&&& B.呼吸道阻力
  C.肺血液循环速度&&& D.肺的弹性回缩力
  E.呼吸作功大小
  10.与胸膜腔内负压形成有关的因素是(&& )
  A.肺的弹性回缩力&&& B.胸廓的弹性回缩力
  C.肺泡表面张力&&&&& D.胸膜腔内少量浆液
  E.胸膜腔的密闭状态
  11.影响肺泡通气量的因素有(&& )
  A.通气血流比值&&& B.肺泡内气体分压
  C.无效腔&&&&&&&&& D.呼吸频率
  E.潮气量
  12.影响氧解离曲线的因素有(&& )
  A.酸碱度&&& B.CO2
  C.温度&&&&& D.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
  E.以上四种因素都不是
  13.CO2对呼吸的调节是通过(&& )
  A.直接刺激延髓呼吸中枢
  B.加强肺牵张反射
  C.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D.刺激延髓中枢化学感受器
  E.直接刺激脑桥呼吸调整中枢
  14.外周化学感受器主要包括(&& )
  A.颈动脉窦&&& B.主动脉弓
  C.颈动脉体&&& D.主动脉体
  E.以上均是
  15.关于肺牵张反射,下述正确的是(&& )
  A.其感受器在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的平滑肌层
  B.传入神经在迷走神经中
  C.包括肺扩张反射和肺缩小反射
  D.它在呼吸节律的形成中起一定作用
  E.以上全对
  16.与呼吸运动有关的中枢部位有(&& )
  A.脊髓&&& B.延髓
  C.脑桥&&& D.下丘脑
  E.大脑皮层
  五、简答题
  1.何谓呼吸?呼吸全过程由哪几个环节组成?
  2.简述气体交换的原理与过程。
  3.简述胸内负压的成因及生理意义。
  4.氧解离曲线左移,右移各说明什么问题?
  5.肺活量、时间肺活量及肺通气量、肺泡通气量在检测肺通气功能中意义有何不同?
  6.何谓有效通气量?
  7.呼吸过程中肺内压有何变化?
  8.呼吸过程中胸内压有何变化?
  9.何谓肺扩张反射?有何生理意义?
  10.简述外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的部位及其敏感刺激。
  11.CO2对呼吸的作用及其生理意义如何?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是指机体与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本质是吸入O2排出CO2.呼吸全过程由外呼吸、内呼吸及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三个环节组成。
  2.指胸膜腔内的压力。在平静呼吸过程,因其比大气压低,故叫胸内负压,主要由肺回缩力所形成。
  3.指肺泡通气量(VA)与每分钟肺血流量(Q)的比值,正常为0.84.
  4.指尽力吸气后,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量,通常男性为3500 ml,女性为2500 ml左右,是反映呼吸功能贮备的重要指标之一。
  5.在一次最大吸气后,用力以最快速度呼气,在第1、2、3秒末呼出的气量占肺活量的百分数。正常人第1、2、3秒末分别为83%、96%、99%。既反映肺活量又反映肺通气速度。
  6.以肋间外肌活动为主要动力而致胸廓运动明显,腹壁运动不明显的呼吸称胸式呼吸。
  7.解剖无效腔加上肺泡无效腔则为生理无效腔。由于正常肺泡无效腔容积不大,故生理无效腔与解剖无效腔几乎相等。
  8.由肺扩张或缩小所引起反射性呼吸变化。它包括肺扩张反射和肺缩小反射。
  9.血红蛋白氧含量占血红蛋白氧容量的百分数,叫做血红蛋白氧饱和度。通常叫做血氧饱和度。
  10.存在于延髓腹外侧表浅部位,对脑组织液和脑脊液中H+浓度变化敏感的化学感受器。它接受H+浓度增高的刺激而反射地使呼吸增强。
  二、填空题
  1.肺通气肺换气
  2.组织细胞血液
  3.迷走神经乙酰胆碱M型胆碱受体
  4.交感神经去甲肾上腺素β2型肾上腺素受体
  5.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二软脂酰卵磷酯(DPPC)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6.呼吸运动弹性阻力非弹性阻力
  7.收缩增加
  8.腹式呼吸腹式呼吸胸式呼吸
  9.碳酸氢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物理溶解
  11.S&&& PO2
  12.抑制&&& 兴奋
  13.肺扩张&& 肺缩小
  14.神经调节
  15.颈动脉体&& 主动脉体
  16.延髓腹外侧&& H+
  17.延髓
  三、判断题
  1. Χ&&&& 2.√&&&& 3.√&&&& 4.√&&&& 5.Χ&&& 6. Χ& 7. Χ& 8.Χ
  9.√&&& 10.Χ&&& 11.Χ&&& 12.Χ&& 13.Χ&&& 14.√15.Χ&&& 16.Χ
  四、各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
  1.A&&& 2.A&&& 3.A&&& 4.B&&& 5.D&&& 6.B&&& 7.B8.D
  9.C&&& 10.C&&& 11.A&&& 12.A&&& 13.B&&& 14.C15.D&&& 16.D
  17.C&&& 18.B&&& 19.A&&& 20.B&&& 21.C22.A&&& 23.A
  (二)多项选择
  1.ABCDE&&& 2.BC&&& 3.AB&&& 4.BC5.AE&&& 6.AB&&& 7.AC&&& 8.ABCDE
  9.ABDE&&& 10.ABCDE&&& 11.CDE&&& 12.ABCD13.CD&&& 14.CD&&& 15.ABCDE&&& 16.ABCDE
  五、简答题
  1.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全过程包括:①外呼吸:指在肺部实现的外环境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包括肺通气和肺泡气体交换。②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③内呼吸:指细胞通过组织液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2.气体交换是O2和CO2按照各自的分压差持续的扩散过程,可用以下简图表示。
  ①&&&& 肺泡气体交换过程
  (数字单位为kPa)
  PO2&&&&&&&&& 13.6&&& O2&&&&&&&& 5.3&&&&&&&&& 变成&&&&&&&& 13.3
  肺泡&&&&&&&&& 肺毛细血管静脉血&&&&&&&&&&&& 动脉血
  PCO2&&&&&&&& 5.3&&& CO2&&&&&&&& 6.1&&&&&&&&&&&&&&&&&&&&&& 5.3
  ②组织气体交换过程
  PO2&&&&&&&&& 4.0&&& O2&&&&&&&&& 13.3&&&&&&&&&& 变成&&&&&& 5.3
  组织液&&&&&&&& 体毛细血管动脉血&&&&&&&&&&&& 静脉血
  PCO2&&&&&&&& 6.6&&& CO2&&&&&&&&& 5.3&&&&&&&&&&&&&&&&&&&& 6.1
  3.①形成原理:胸内负压是指胸膜腔内压比大气压低而呈负值。由于腔内只有少量浆液而无气体,故其内压并不是由气体分子运动而来,而是由大气经膜传导而成。人出生后胸廓的发育速度比肺快,而胸膜脏、壁两层紧贴在一起,肺就始终处于被动扩张状态。肺泡的弹性回缩力和肺泡表面张力使肺回缩,胸廓因其弹性而弹回其原位,这时两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其与大气压力的方向相反,抵消了一部分大气压力,使胸内压低于大气压。习惯上以大气压为标准,设为零,其公式为:胸内压=大气压-肺回缩力=-肺回缩力。
  ②生理意义:a.保持肺泡及小气道扩张,为肺通气和肺换气提供有利条件;b.降低中心静脉压,促进血液和淋巴回流。c.维持气管及纵隔的正常位置。
  4.左移表示:在同样PO2下,血氧饱和度增加,即Hb与O2的亲和力增加,不易放出O2.右移表示:在相同PO2下,血氧饱和度比正常低,即能放出较多O2.
  5.肺活量反映一次呼吸的最大通气量,可了解呼吸功能贮备量的大小。时间肺活量反映呼吸肌力度及所遇阻力变化,是动态指标,能较好地评价肺通气功能。肺通气量反映单位时间内肺的通气效率。肺泡通气量反映单位时间内真正有效的通气量,是换气功能的基本条件。
  6.又称肺泡通气量,指每分钟吸入肺泡或由肺泡呼出的气量,由下式表示:
  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7.吸气开始及吸气过程中肺内压小于大气压;呼气开始及呼气过程中肺内压大于大气压。吸气末及呼气末则肺内压与大气压相等。
  8.平静呼吸过程中胸内压始终为负压(低于大气压)。吸气时负压值增大,吸气末可达-0.67~-1.33 kPa(-5~-10 mmHg);呼气时负压值减小,呼气末可达-0.40~-0.67 kPa(-3~-5 mmHg)。用力呼吸较平静呼吸时负值变化大。
  9.肺扩张反射是指肺扩张时抑制吸气而产生呼气的反射。其感受器位于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平滑肌中,传入冲动沿迷走神经到达延髓,抑制呼气中枢的活动,发生呼气。该反射可使吸气不致过深过长,防止肺过度扩张,同时也促使吸气及时转为呼气,参与节律呼吸的形成。
  10.外周化学感受器指颈动脉体和主动体化学感受器,它们对血液中PO2、PCO2和〔H+〕变化敏感,当主动脉中PO2降低,PCO2升高或〔H+〕升高时,感受器兴奋,传入冲动增加,反射性使呼吸加深加快。中枢化学感受器位于延髓腹外侧浅表部位,主要对脑脊液和局部细胞外液〔H+〕敏感,CO2也可刺激它,但不感受低O2刺激。
  11.CO2对呼吸有很强的刺激作用,当吸入气中CO2浓度增加,并小于7%时可使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但当吸入气中CO2浓度超过7%时,会引起CO2在体内堆积,呼吸受到抑制。CO2是调节呼吸的重要化学因素,可使呼吸运动与代谢相适应,在一定范围内,对维持呼吸中枢兴奋性是必要的。
◇&编辑推荐
&考研教育网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账号cnedu_cn
&网上辅导课程特色
&24小时报名咨询
2006考研西医综合生理学血液部分模拟试题及答案
2006考研西医综合生理学循环生理部分模拟试题及答案
考研网上辅导课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扩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