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要上中学了,让孩子拥有国际化视野的中学,你们觉得哪个比较稳靠?

更多公众号:ukeclondon英国教育中心:升学、转学、大学申请、签证咨询、就业指导。最新文章相关推荐搜狗:感谢您阅读国际学校和英国传统中学有什么不同,本文可能来自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管理员。QQ:上海国际学校一站式择校、咨询服务平台
中国民办教育研究实验基地
加拿大BC省教育部认证
报名咨询电话(咨询时间:08:30-22:00)
021-、400-631-6616
您的位置:&>&&>&&>&
报名指南Application guidelines
协和教科国际高中家长代表分享择校心得
来源:上海教科实验中学国际高中&&发布时间:&&关键词:国际学校择校心得
上海协和教科国际高中家长代表说明会发言
&&国际学校择校心得分享
  在日协和-加拿大BC课程的招生说明会上,10年级的学生朱雨辰爸爸作为家长代表,在说明会上分享了一些关于当初择校的想法,以及孩子在教科学习期间的收获,最后更是为家长们支招如何帮助孩子在国际学校中取得进步。会后不少家长表示,朱雨辰爸爸的发言非常真实、坦诚,作为&过来人&在很多地方都讲到了自己的心坎上,解开了还在纠结的困惑,帮助很大。
  本文为编者按照家长发言的录音整理,在此分享给大家,希望能通过家长的视角给予各位正在择校的家庭一些帮助。
  今天非常感谢宓老师给我这个机会分享我女儿在这里的生活。2年前的这个时
候,差不多也是这样一个早晨,当时我跟宓老师在谈我女儿下一步的高中学习。当时我正在纠结中,因为不知道是去面临中考的备考还是直接转到国际高中学习。当时正在纠结中,是因为我们还在想能不能有机会进七宝中学。后来我一个在Stanford研究教育的一个同学,跟我说了一句简单的话,&不管是中国的初三的中考,还是高三的高考,这一年的时间你都在刷题。你在不断重复你过去学过的知识,争取把考卷做的完美无缺,争取很好的一个名额。但是如果进入一个国外资质的学校,在一年的时间里,孩子可以学到新的不同的东西,不断发现新的兴趣。尤其在初二、初三这个年纪,对未来兴趣的形成是很重要的&。他的这句话让我下定了决心,决定早点把孩子转到国际课程。当时在上海,在初二就直接转入国际课程的学校也不太多。当时我女儿考的是预备班,然后也很顺利地在这边读了预备班。
  刚刚宓老师的PPT里出现了我女儿爬山的照片,那为什么会有爬山这件事?当时我对女儿说&你就这么不参加中考了?其实中考对你的挑战还是蛮大的。要不要来点更刺激的事情?老爸也从来没有爬过5000米以上的高山,也没有去过非洲,有没有兴趣去一次?&当时那种情况下,她肯定就说&去吧去吧&。当然这个过程很艰难,但我们一家三口也终于登上了非洲的最高峰。然后下山以后我就去了解了,中国人爬这座山的有多少。但好像没有什么小孩子爬过这座山,好像最年轻的就是我女儿了。然后新闻晨报的记者就来采访,还特意把教科的名字写上去了,我女儿就很高兴,为学校争光了。所以这就是这张照片的来历。
  接下来的时间,我想跟大家分享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国际高中对上海的孩子意味着什么?第二件事情,孩子在国际高中里面生活是什么样的以及他们学到了什么,获得了什么。第三件事情就是作为国际高中学生的家长,我们需要做些什么,怎样引导孩子面对这样的学习?
  国际高中在上海意味着什么,一些数字各位家长可能研习过。今年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在上海招生包括他们医学院自主招生一共是1190个。如果去掉这两所高校的两个医学院的话,一共是1000人左右。我记不清今年高考的人数了,应该跟去年差不多,应该会再多一点。也就是说,只有很少的不到1000的学生能够进入到上海两所最好的高校。那这个数字的背后是什么呢?上海的初中到高中,中考的淘汰率还是比较高的,基本上是50%升入高中这样一个比例。也就是说,我后来算了一笔账,如果我们的孩子不在华东师范大学二附中、上海中学、复旦附中、七宝中学这样的学校的话,孩子有机会进到复旦、交大的机会是非常低的。淘汰的比率非常高,竞争是真的非常惨烈。所以说高考差十几二十分,跟学生的智力比起来真的是没有意义的。可是这个十几二十分以及这个评分机制可以刷掉几百人。
  第二个数字,是另外一种情况。国际知名大学发榜的数字,我昨天看到了今年常春藤8所大学的发榜数字。大家猜猜看,常春藤8所大学在中国招生的数字是多少?
80,去年是130个。北大一个经济学院的一个专业一年就要招200多人
,这里面大部分是各省的高考状元。所以这些数字给我们一个警示,如果我们的孩子要上北大、清华,按照现在的淘汰分制来算的话,如果孩子没有进华育、南模或者七宝中学这样的学校的话,没有机会进入到上海排名前几位的高中的话,未来孩子进入到清华、北大、复旦、交大的机会是非常糟糕的。所以我想说,在这个阶段,我们孩子的知识还没有完全成型,孩子还没有对自己的未来确定想做什么的时候,他们已经蛮少有机会进入国内一流的大学了。那么我们作为家长要不要给孩子多一点机会?撇开常春藤大学80个人的名额来看,在美国排名前100的大学,在加拿大排名前20的大学,事实上比国内大部分大学要好的多。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去年美国排名第50名的大学,有多少得诺贝尔奖的,大家可以去看看。所以国际高中会给我们孩子一个更好的机会。对于那些的确出类拔萃的学生来看的话,国际高中的课程,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去挑战世界第一流的大学,挑战哈佛大学、挑战斯坦福大学、挑战麻省理工。对于那些还没有显示学习才能的孩子来说,他们在一个新的学校环境里可以发现新的学习兴趣,给自己未来一个新的机会。
  对于现在有些学习跟不上的孩子来说,这些孩子大部分问题出现在理科上,数学成绩跟不上。他们在学习物理的时候,因为数学的弱点,尽管物理知识点掌握很好,但是他们的物理成绩还是不太好。那这样的孩子在中国的体制内会很吃亏。可是,如果你给他一个机会,让他到国际高中里面学习,他有机会学习艺术、他有机会学习管理。所以,在我看来,国际高中给孩子多一个新的机会多一个选择。好在各位家长基本上也都是事业有成的家长,我们承担得起孩子的学费,我们承担得起孩子将来在国外学习一些额外的费用,让他们能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我有时候在外面跟大家开玩笑说&拼爹&。拼爹不好,拼爹对孩子当然不好,拼爹对孩子有依赖当然不好。可是拼爹也是一个正常的社会现象,所以作为家长的使命来看,我就是想让孩子有一个更好的起点。所以读国际高中也是这样一个想法。
  我问她说,在教科学习,你觉得好的地方在哪里?不好的地方又在哪里?她说,&foundation课程最好的地方是有机会去发掘自己的兴趣,这些兴趣让我知道未来想做什么事情,可以让我在正式进入高中BC课程选课的时候有所准备。&我又问不好的地方呢?她说不好的地方,很多东西都没有标准答案,特别像是文史方面的课程都没有标准答案。所以就需要花很多时间找很多资料,所以虽说学习的压力不算大,但是却需要大量的钻研时间。我经常看到女儿为了做一份paper(论文)忙到晚上11点多。因为国家的网络管制,百度上的资料真的很少。所以我专门花钱给她买了一些google上的学术资料。当然这个过程中也有很多有趣的事情,这边是分班走班制、跨班级选课。她不仅可以跟自己班上同学、朋友交流,也可以跟其他班上同学交朋友。他们会一起组织乐队、一起组织乐团。
  接下来我要谈论到底是让孩子在国内读国际高中,还是出国读美国高中、英国高中?我一个朋友的孩子去年去了瑞士读高中,是在瑞士读美高,个人看来这是很奇怪的一个选择。也有朋友的孩子去了美国读高中。在瑞士读美高的这个孩子的爸爸是我的中学同学,他是一个建筑师,龙之梦就是他设计的。瑞士周边有很多欧洲学校,学生就在欧洲那些学校选择暑期工作。但是在美国读高中的那个孩子就比较惨一点,他当时申请美高的时候是找中介的,然后就申请了德州的一个高中。我对这所学校也不是很了解。去年我正好在美国出差,碰到了这位同学,他告诉我说他女儿情绪不太好,也不知道是什么事情。然后我就查了一下她去的高中,发现一件事情,这所高中在媒体评论上是有比较严重的种族歧视问题。我相信,他的孩子应该是承受了种族歧视这方面很大的压力。我们想一想,一个初中二年级的孩子,孤零零一个人跑到德州这样一个地方,举目无亲的,这得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坚持。后来我飞过去,的确发现就是种族歧视这个问题。后来我跟他们校长聊了聊,发现这个问题也不大好解决,因为当地的风俗就是这样。后来孩子就转到了另外一所高中。
  如果你的孩子想去申请美国一流的大学的话,那么也许在美国读高中,的确会有一些机会。前段时间ACT也出了一些事情,对国内孩子的诚信有所怀疑,所以从这一方面来说,读美国高中会有一定的优势。但另外一方面来看,如果你的孩子非常非常优秀,在国内读国际高中的话,他有能力领导一个社团,有能力当学生会主席,有机会跨省市去做一些活动。但是这些孩子如果空降到美国读高中的话,会怎么样呢?大家可以想一想。
  第三件事情是想跟大家讨论一下,作为国际高中学生的家长,首先是一个教育观念的改变。如果我们遵守高考体制的话,那我们会选择分数。在教科我们追求的是学生的学习而不是单纯的分数,我们要看他们未来的兴趣是什么,他们所选择的课程是不是跟未来的兴趣有关,然后去引导他的兴趣。BC课程有些东西我非常喜欢。一个是他们的选课老师,我非常鼓励我的女儿每半个月跟选课老师交流一下,聊聊课程怎么样,课程怎么选法。第二个就是升学指导老师TED,他会比一些中介机构更了解国外的教育体系。
  作为家长,我们要充分信任孩子。前两天我女儿在选11年级课程的时候,看到她的课程,我感到非常crazy。我问她你选这么多理科课程,你以为很轻送吗?她说,&爸爸如果我想做未来学习能力的培养方向的话,那么这些课程就是必须的,我也跟老师交流了一下,老师说如果努力的话,也还是可以挺过来的。&我说,&that&s
choice。既然是你自己选择的,那么咬紧牙关也要走下去。&后来我问我女儿,&你不是挺喜欢画画的吗,为什么不选艺术课程放松一下,或许以后你会在这方面有发展机会。&她说,&爸爸,我画画只是兴趣,我并没有这方面天赋,所以我在课余时间学是可以的,要是在学校学的话,第一学费很贵,花钱去学一个兴趣,好像对不起爸爸的钱包。第二,学习艺术对我未来想学的商学、药学、医学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在学校我还是把时间花在学业上吧。&当时我听完,觉得孩子成长了,不像以前做什么都问我要一个游戏卡。所以作为国际高中学生家长,要对孩子更信任一些。
  其次就是英语方面,中国孩子刚开始学习英语都是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中国孩子的听说在进入国际高中以后,不会有太大问题,因为教科这边外教老师配置很高,学生之间平时英语交流也很多。但是读和写,即使你进入了国际高中也还是一个短板,而且还会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我有一个同学的女儿,她是复旦的学生,去年被LEC伦敦一个管理专业录取,当时她看到《西方古罗马史》这样一门课程,她非常喜欢,所以就打算选这门课。结果后来了解到这门课每周是有500页的报告要读,并且每个月要写大概10000字的报告,所以最终她没有选。因为她不是native
speaker(英语是母语的人),英语没有那么好。
  其实中国学生大多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中考英语写作大概需要100词左右,但是在教科,即便是foundation的课程,写作需要800-1000词。我女儿现在10年级,每次做paper都是3-4页纸或5-6页纸。她写的有些东西比我工作时写的东西还要长,内容也还要更丰富,而且还很有逻辑性。所以就这方面来看,我们家长也需要对阅读和写作更上心一点。我是这样帮助女儿阅读的,送了她一本在美国买的《kingdom》,家里也订了一本杂志《纽约客》。因为《纽约客》我自己要看并且它最大的好处就是不断地有新词出现。英语和中文不一样,中文常见字字,加上《康熙字典》的话也就6000多字,一些新词从字面意思也是可以看出来的。但英语不一样,英语基本上每天都有新词出现,如果你不是native
speaker,你不多看几次,这些新词根本就没法去理解,像《纽约客》杂志或者《economic》杂志上面都会有很多新词,会对孩子的阅读有很大提高。
  最后我想说,我们都是希望给孩子更好的未来,都希望孩子在国际化的教育里面成为国际化的人才,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千万不要有一种想法,读国际高中是一个backup
plan(备选方案),是一个 Plan B,
而是要明确这是一条正确的路线,是可以让孩子实现未来的一个路线,这条路线走下去,孩子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明天。谢谢大家!京ICP备号 | 京公网安备号
Copyright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51国际教育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400- 国际学校合作QQ:
版权所有:北京三行华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小学面临升学压力 基础教育国际化看上去很美?
来源:南方日报  发表时间: 10:46
制图:仇婷
外教在给学生上物理实验课。 资料图片
中小学面临升学压力,中西课程的融合、评价机制尚未完善
前些年,虽然留学低龄化曾屡受质疑,而今天,国际化教育在国内却不断升温,于是在“家门口读国外名校预科”成为许多人的选择,不仅民办教育纷纷与之接轨,就连公办中学也接连开起了国际班。通过国际高中的学习成功申请外国知名大学,这条升学之路受到学生和家长们的青睐。
然而,高中国际班的“速成国际化”却并不尽如人意,就在2012年,在中国送到美国学习的30多万留学生中,近25%被退回到美国的社区学校,这些学生很大部分成绩很好,却适应不了国外大学研究型学习方式,只好到社区大学“回炉”。还有部分生活无法自理,不得不找“保姆”,甚至父母不远千里去陪读。还有部分学生成绩“挂科”,未毕业就被淘汰……
旅加教育学博士朱凡说,这是中国式教育方式的产物,在应试教育中成长起来的孩子虽然经过高中“国际班”的速成,也改变不了他们的高分低能的状况。他认为,要让中国学生融入国际化教育大潮,成为国际化人才,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早在1983年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提出教育国际化的理念。然而三十年过去了,不少人认为,基础教育国际化仍然只是看起来很美。
●南方日报记者 刘茜 实习生 向婉莹
家长担心教育国际化
孩子应试能力差
“接受另一种教育模式必须从基础抓起,不然就会做成‘夹生饭’,在国外我看到的留学垃圾太多了”,朱凡表示。在他看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需从基础教育抓起。
上世纪80年代,中国教育代表团到美国考察,看到课堂上学生跑来跑去,老师也不管,断言美国很快就会被中国打趴下;而美国教育代表团到中国后,看到学生都坐得笔直,纪律性特别好。美国人很吃惊,在报告中称,不久之后美国肯定远远落后于中国……30年过后,双方的预言都失败。
“中国的教育现在陷入了特别大的焦虑中,而美国几乎每年都有5-6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而且都是相关领域的领先者,而中国大部分的高考状元如今都无声无息,原因何在?因为美国的教育方式符合人才成长的规律”,旅加教育学博士朱凡说。如今西方的教育模式得到了广泛认可,为了让孩子成为国际化人才,现在中国留学生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
“但接受另一种教育模式必须从基础抓起,不然就会做成‘夹生饭’,在国外我看到的留学垃圾太多了”,朱凡表示。在他看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需从基础教育抓起,西方的基础教育很值得借鉴。而如今基础教育国际化的学校主要是民办学校。
选择让孩子从小学开始进入国际教育,不少家长也充满纠结。王女士的孩子今年九月份就要上小学了,她一方面希望孩子接受重自主性、独立性、素质培养的国际化教育,一方面也觉得国内的基础教育也有其优势的一面,更不愿意孩子分数落后于其他人,因此内心充满矛盾。
在漫漫的求学道路中,家长接受着各种考验。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她的一位朋友在孩子很小时便将其送到了国际学校,上了几年后,发现其孩子与在国内体系的孩子有不少差距,例如学习内容不深,同一张国内试卷,他甚至考不过比他低一年级的孩子。
中山大学附属外国语小学校长李赋说,几年前刚开始国际化教育实验时,前来就读的几乎都是不适应公办学校的差生,如今孩子不仅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而且学习成绩并不比公办学校的差。他说,2009年才开办的、国际部人数仅5名的中大附属外国语小学,今年国际部原计划招收40多名学生,结果参加报名考试的多达180人,注册的已有80多名,学位严重供不应求;中山大学附属学校黄埔实验小学自2008年从双语特色学校升级为国际化学校后,国际部人数由最初的6名发展到今年的160名,5年时间增长20多倍。
国际教育整体落后
因学校怕风险?
由于国际化办学的审批权限是在全国和省一级教育部门,北京、上海作为直辖市在政策上享有优先审批的优势,使得广州的国际化教育在办学的形式上、数量上、管理上落后于北京和上海。
“现在家长的层次比前些年有了显著提升,很多家长都有国外留学的经历,希望孩子也能接受国际化的教育。但现在广州基础教育的国际化还停留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李赋校长说。
据了解,目前广州国际化办学的整体情况远远落后于北京、上海等地,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需求极不对称。在不久前广州举办的一次基础教育国际化论坛上,记者了解到,上海有33间学校承担了国际课程,而广州具备实验资格的仅16间。而民办国际学校,广州数量也远远落后北京、上海。
华美英语实验学校副校长陈锋告诉记者,其实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在基础教育方面国际化起步上都差不多。后来由于地域的差异和教育方面的审批权问题,广州渐渐暴露出了差距。由于国际化办学的审批权限是在全国和省一级教育部门,北京、上海作为直辖市在政策上享有优先审批的优势,使得广州的国际化教育在办学的形式上、数量上、管理上落后于北京和上海。在办学形式上,广州的国际化教育大部分是中介变相进入学校,真正的国际学校很少,办学主体不够多元。
“基础国际化也不一定要办大量的国际学校,把西方的课程体系融入传统教育培养孩子创新的思维公办学校完全可以尝试,北京、上海这方面就做了大量的探索”,中大黄埔国际教育集团总监赵亚洲说。他认为,中国的传统基础教育有很多优点,但学校是把孩子封闭在校园里,忽视了孩子的探索精神和能力的培养。
从一开始中大黄埔的国际教育引入了IB课程体系,让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进行探究型的学习。这种超学科主题探究课程,旨在让孩子自己探索、主动学习,进行学习成果共享,重在培养学生的能力。“孩子的探索精神的培养,应该在他们的价值观形成之前,从小学做起”,赵亚洲说。
其实这种与国际接轨的教育方式,近年来公办学校以素质教育的形式推出,但是到三年级之后这样探索不得不戛然而止。“我们面临很大的风险,每学期全区统考,小升初的竞争,都是要拿分数来说话,我们想做下去,家长、教育部门也不答应”,一位公办学校校长无奈地说。
其实广州市教育部门已意识到基础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性。不久前,为加快基础教育国际化的建设,广州市教育局向所属的各区教育局下达了红头文件,正筹备“133”战略:即建设1个建立在外国语学校的国际化大平台,3个城区,3个国际化基地。
“文件归文件,上级考核仍然是成绩,家长看重的是升学,基础教育国际化是看起来很美”,该校长表示。
编辑: 何平 1深圳市中学教育国际化调查研究报告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深圳市中学教育国际化调查研究报告
上传于||文档简介
&&为​了​提​高​调​查​研​究​能​力​,​并​为​深​圳​教​育​国​际​化​建​言​献​策​,​深​圳​市​第​三​高​级​中​学​教​育​国​际​化​调​研​组​采​用​文​献​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开​展​了​深​圳​市​中​学​教​育​国​际​化​课​题​研​究​,​翻​阅​大​量​书​籍​资​料​,​投​放​《​深​圳​市​中​学​生​国​际​化​素​养​》​调​查​问​卷95​份​,​组​织6​名​学​生​在​全​市​范​围​内​展​开​调​查​,​采​访​刘​晓​明​等4​名​人​士​,​发​表​国​际​化​建​言2​份​,​由​郭​相​成​等5​ ​名​核​心​成​员​组​成​的​专​门​小​组​完​成​报​告​撰​写​,​跨​时年​之​久​。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00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觉得一个男人很孩子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