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写荷花的句子。

写荷花的意境诗句
写荷花的意境诗句
学习啦【荷花的诗句】 编辑:欣欣
  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转在中州。美人笑隔盈盈水,落日还生渺渺愁。露洗玉般金殿冷,风吹罗带锦城秋。相看未用伤迟暮,别有池塘一种幽
  写荷花的意境诗句
  1、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苹。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李白《渌水曲》
  2、平池碧玉秋波莹,绿云拥扇青摇柄。水宫仙子斗红妆,轻步凌波踏明镜。&&张文潜《莲花》
  3、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柳永《甘草子》
  4、雨馀无事倚阑干,媚水荷花粉未乾。十万琼珠天不惜,绿盘擎出与人看。&&王月浦《荷花》
  5、水上摘莲青的的,泥中采藕白纤纤。却笑同根不同味,莲心清苦藕芽甜。&&丁鹤年《竹枝词》
  6、霞包霓荷碧,天然地,别是风流标格。重重青盖下,千娇照水,好红红白白。每怅望,明月清风夜,甚低迷不语,妖邪无力。终须放,船儿去,倩香深处住,看伊颜色。&&苏东坡《荷花媚&荷花》
  7、荷花含笑调薰风。两情着意尤浓。水精栏槛四玲珑。照见妆容。醉里偷开盏面,晓来暗坼香风。不知何事苦匆匆。飘落残红。&&沈瀛《画堂春(风中荷花)》
  8、结亭临水似舟中,夜雨潇潇乱打篷。荷叶晓看元不湿,却疑误听五更风。&&杨万里《荷花》
  9、风生杜若洲,日暮垂杨浦。行到田田乱叶边,不见凌波女。独自倚危栏,欲向荷花语。无奈荷花不应人,背立啼红雨。&&张孝祥《卜算子》
  10、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摇柄柄香。多谢浣沙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郑谷《莲叶》
  11、绿塘摇艳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萍。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温庭筠《莲》
荷花的意境诗句
  12、小桥划水剪荷花,两岸西风晕晚霞。恍似瑶池初宴罢,万妃醉脸沁铅华。&&白玉蟾《荷花》
  13、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李商隐《赠荷花》
  14、水阔雨萧萧,风微影自摇。徐娘羞半面,楚女妒纤腰。别恨抛深浦,遗香逐画桡。华灯连雾夕,钿合映霞朝。泪有鲛人见,魂须宋玉招。凌波终未渡,疑待鹊为桥。&&钱惟演《荷花》
  15、曲沼芙蓉映竹嘉,绿红相椅拥云霞。生来不得东风力,终作薰风第一花。&&何中《荷花》
  16、解道芙蓉胜妾容,故来江上采芙蓉。檀郎何事偏无赖,不看芙蓉却看侬!&&沈野《采莲曲》
  17、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18、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9、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卢照邻《曲池荷》
  20、面面湖光面面风,可人最是白芙蓉。分明飞下双双鹭,才到花边不见踪。&&姚勉《四望亭观荷花》
  21、轻轻姿质淡娟娟,点缀圆池亦可怜。数点飞来荷叶雨,暮香分得小江天。&&完颜畴《池莲》
  22、秋至皆空落,凌波独吐红。托根方得所,未肯即从风。&&弘执恭《秋池一株莲》
  学习啦网:十里荷花带月看,花和月色一般般。只应舞彻霓裳曲,宫女三千下广寒。
本文已影响 人
[写荷花的意境诗句]相关的文章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76人看了觉得好
160人看了觉得好
117人看了觉得好
【荷花的诗句】图文推荐
Copyright & 2006 -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啦文学网 版权所有当前位置:
>>>古诗文中赞美莲花的句子很多,请写出一句:,。-九年级语文-魔方格
古诗文中赞美莲花的句子很多,请写出一句:&&&&&&&&&&&&&&&&&&&&&&&&&&&&&&&&&&&&&& ,&&&&&&&&&&&&& &&&&&&&&&&&&&&&&&&&&&& 。
题型:填空题难度:偏易来源:浙江省期末题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或“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古诗文中赞美莲花的句子很多,请写出一句:,。-九年级语文-魔方格”主要考查你对&&诗文背诵&&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古诗文:是我们中华民族最灿烂的明珠,源远流长的古诗文是祖国文化经久不衰的瑰宝。那一曲曲动人心弦的诗词给了我们美好的享受;那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给了我们无尽的教益。正因如此,古诗文背诵默写也作为中考必考的范围。诗文背诵技巧:诗文背诵的考查方式主要有:古诗词默写、课文默写、名篇名段默写以及对内容的理解性默写。一、加强诵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反复朗读,可在大脑皮层形成连贯的信号刺激,从而强化记忆效果,提高背诵效率。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①字典随身带,边看边查;②开动脑筋,边看边想;③笔不离手,边看边画;④防止遗忘,边看边批;⑤为讲故事,作好准备。这种导读方式,训练了学生多种阅读能力:①阅读的思维能力;②阅读的理解能力;③阅读的知行合一能力;④阅读的记忆能力;⑤阅读的表述能力。反复朗读,不厌其烦,读得顺畅、流利、朗朗上口,读出节奏,读出语气,读出感情。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如果把背诵比作“砍柴”,那么“朗读”就是“磨刀”。事实证明:反复朗读后,就会发现课文差不多背下来了。读得越熟练、越流利,背诵就越快、越好。二、用科学的方法有计划地安排背诵“德国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名叫艾宾浩斯,他在1885年揭示遗忘的规律。在通过实验表明:在学习材料之后,隔20分钟重新学习时初中语文论文,记忆量为58.2%;1小时后,记忆量为44.2%;一天后记忆量为33.7%;6天后记忆量下降到25.4%。根据这些数据绘成的曲线,就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①根据遗忘曲线,科学家们找出了最佳的记忆周期:第一个记忆周期是1小时,第二个记忆周期是 1天,第三个记忆周期是 4天,第四个记忆周期是7天 ,第五个记忆周期是15天,第六个记忆周期是31天。根据这个记忆周期,对于背诵科学安排,有计划地背诵。如果按照上边的记忆周期来进行安排背诵时间,就可以减少遗忘,达到长期记忆的效果。按照这个记忆周期进行巩固循环,就能有计划的、轻轻松松地将这些古诗文烂熟于心了。②另外,“科学研究表明,人每天有四个高潮记忆点:第一点是清晨六至七点,第二点是上午八至十点,第三点是傍晚六至八点,第四点是临睡前一两个小时。”因此,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利用晨起和临睡前的时间背诵,以期收到最好的学习效果。三、背诵方式①理解记忆 “按识记是否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可以把识记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意义识记是一种与思维活动紧密联系的、积极主动的识记,所以它的效果总是优于机械识记。”因此,我们必须进行意义识记。对于未教的诗文可以通过辅导书对全文有个大致的理解,明确文章的脉络来背诵,自然能够提高背诵的效率。②结合思路层次背诵。每一篇,每一段课文都有思路层次,结合思路层次,既背的快,又不易忘。在哪儿背不下去了,想一下层次,往往会记起应该是哪一句。本方法常和第三条结合使用。比如背诵蒲松龄的《狼》。课文有四个层次,依次未:屠夫遇狼;屠夫惧狼;屠夫御狼;屠夫毙狼。按照这个思路,背诵起来就会比较轻松。背到“缀行甚远”时,如果背不下去了,想一下下一层是“屠夫惧狼”,就很容易想起来下一层句是“屠惧,投以骨”。有的课文比较长,可先分析原文段落层次,概括其要点,然后对照要点背诵,可以大大节省背诵时间且不容易忘记。以《出师表》为例:A、提出三点建议:(1)广开言路(分析形势,提出建议)。(2)严明赏罚(正反论述)。(3)亲贤远佞(推荐文臣,举荐武将,总结教训)B、表达一片忠心:(1)自叙经历(表明志向,感激先帝)。(2)劝勉后主(报效先帝,共兴大业)C、明确各方责任:(1)先说自己(讨贼兴复)。(2)再说大臣(兴德之言)。(3)后言陛下(咨诹善道)③动笔写写抄写能够加深学生对字形的掌握,而且还是一种很好的记忆方式,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以,完成背诵时,要结合抄写,当注意力无法集中的时候就抄写。而默写可有效巩固已经背诵了的课文,而且对加深记忆大有好处。四、及时巩固利用一段时间背会了一段课文,并不就是万事大吉了,还必须及时巩固。根据记忆规律,记忆内容要经过7遍左右的复习巩固才能真正保持住。一般地说,复习需要第二天一次,三天后一次,一周后一次,一月后一次,半年后一次,一年后一次,这样才可说真正背诵了记忆内容,而且几乎不会再忘记。总之,要提高背诵的效益,就要在朗读、理解上下功夫,采用灵活有效的方法,注意复习巩固背诵成果。这样,背诵古诗文就不难了。中考背诵诗文: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内省也。——《论语·里仁》&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2.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5.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6.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诸葛亮《出师表》&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7.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8.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远《三峡》&
9.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韩愈《马说》&
10.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陋室铭》&
1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记》&
1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1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1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15.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诗夜游》16.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7.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18.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19.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20.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2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2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2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7.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28.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0.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2.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白居易《观刈麦》
33.几处早莺争暖树,夜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4.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35.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36.商女不天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37.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38.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3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40.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4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4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4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46.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48.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9.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5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发现相似题
与“古诗文中赞美莲花的句子很多,请写出一句:,。-九年级语文-魔方格”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579941977151011868007119368561563最近更新 标题热度
推荐阅读 标题热度
植物趣闻 标题热度赞美荷花的句子有哪些?
赞美荷花的句子有哪些?
08-10-14 &
咏 荷 诗·词·文 【咏白莲(其二)】 唐·皮日休 细嗅深看暗断肠,从今无意爱红芳。 折来只合琼为客,把种应须玉甃塘。 向日但疑酥滴水,含风浑讶雪生香。 吴王台下开多少,遥似西施上素妆。 【莲】 唐·唐彦谦 新莲映多浦,迢递绿塘东。 静影摇波月,寒香映水风。 金尘飘落蕊,玉露洗残红。 看著余芳少,无人问的中。 【独芙蓉】 唐·王贞白 方塘清晓镜,独照玉容秋。 蠹芰不相采,敛苹空自愁。 日斜还顾影,风起强垂头。 芳意羡何物,双双鸂鶒游。 【菩萨蛮】 荷花 宋·陈与义 南轩面对芙蓉浦,宜风宜月还宜雨。 红少绿多时,帘前光景奇。 绳床乌木几,尽日繁香里。 睡起一篇新,与花作主人。 【卜算子】 荷花 宋·辛弃疾 红粉靓梳妆,翠盖低风雨。 占断人间六月凉,期月鸯浦。 根底藕丝长,花里莲心苦。 只为风流有许愁,更衬佳人涉。 【南乡子】 李绚 乘彩舫,过莲塘, 棹歌惊起睡鸳鸯。 游女带花偎伴笑, 争窈窕,竟折团荷遮晚照。 【高荷】 唐·元稹 种藕百余根,高荷才四叶。 颭闪碧云扇,团圆青玉叠。 亭亭自抬举,鼎鼎难藏 。 不学著水荃,一生长怗怗。 【荷花】 唐·李商隐 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 瑶席乘凉设,金羁落晚过。 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 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 【醉桃源】 芙蓉 宋·吴文英 青春花姊不同时。凄凉生较迟。 艳妆临水最相宜。风来吹绣漪。 惊旧事,问长眉。月明仙梦回。 凭栏人但觉秋肥。花愁人不知。 【五律 荷】 清·纳兰性德 鱼戏叶田田,凫飞唱采莲。 白裁肪玉瓣,红翦彩霞笺。 出浴亭亭媚,凌波步步妍。 美人怜并蒂,常绣枕函边。 【秋莲】 元·刘因 瘦影亭亭不自容,淡香杳杳欲谁通。 不堪翠减红销际,更在江清月冷中。 拟欲青房全晚节,岂知白露已秋风。 盛衰老眼依然在,莫放扁舟酒易空。 【卜算子 咏莲】 清·吴绡 谁种白莲花。秋到花开处。 陶令腾腾醉欲归。香满庐山路。 莫笑出青泥。心净还如许。 一片琉璃照相馆影空。常向波中住。 【咏同心莲】 昭明太子 江南采莲处,照灼本足观。 况等连枝树,俱耀紫茎端。 同逾并根草,双异独鸣鸾。 以兹代萱草,必使愁人欢。 【奉和钱七兄曹长盆池所植】 唐·韩愈 翻翻江浦荷,而今生在此。 擢擢菰叶长,芳根复谁徙。 露涵两鲜翠,风荡相磨倚。 但取主人知,谁言盆盎是。 【题白莲】 唐·白居易 素房含露玉冠鲜,绀叶摇风钿扇圆。 本是吴州供进藕,今为伊水寄生莲。 移根到此三千里,结子经今六七年。 不独池中花故旧,兼乘旧日采花船。 【小庭水植率尔成诗】 钱微 泓然一缶水,下与坳塘接。 青菰八九枝,圆荷四五叶。 动摇香风至,顾盼野心惬。 行可采芙蓉,长江讵云涉。 【南轩盆植重台莲移种池】 宋·梅尧臣 彤云赤雾生绿房,朝霞变蕊朱粉光。 白玉入泥不满盎,羽盖裹露明目口。 浊水一石乱蛙龟,凿池五丈如斗方。 萍根科斗得自在,荷芰明年出水央。 【房莲】 宋·司马光 莲房前后熟,供噉不须齐。 肉嫩山蜂子,稜深天马蹄。 尚怜食蘂在。深映绿荷低。 脆美如新采,近根犹带泥。 【采莲曲】 宋·陆游 采莲吴妹巧笑倩,小舟点破烟波面。 双头折得欲有赠,重重叶盖羞人见。 女伴相邀拾翠羽,归棹如飞那可许。 倾鬓障袖不应人,遥指石帆山下雨。 【芙蓉曲】 元·萨都剌 秋江渺渺鞭蓉芳,秋江女儿将断肠。 绛袍春浅护云暧,翠袖日暮迎风凉。 鲤鱼吹浪江波白,霜落洞庭飞木叶。 荡舟何处采莲人,爱惜芙蓉好颜色。 【采莲曲】 南朝·梁·萧纲 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 风起湖难度,莲多采未稀。 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 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 【采莲】 南朝·梁·吴均 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 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 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 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 【采莲曲】 南朝·梁·刘孝威 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 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 房垂易入手,柄曲自临盘。 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 【赋得涉江采芙蓉】 南朝·梁·祖孙登 浮照满川涨,芙蓉承落光。 人来间花影,衣渡得荷香。 桂舟轻不定,菱歌引更长。 采采嗟离别,无暇缉为裳。 【咏同心芙蓉】 隋·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 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 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 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采莲曲】 隋·殷英童 荡舟无数伴,解缆自相催。 汗粉无庸拭,风裙随意开。 棹移浮荇乱,船进倚荷来。 藕丝牵作缕,莲叶捧成杯。 【折荷有赠】 唐·李白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越女】 唐·王昌龄 越女作桂舟,还将桂为楫。 湖上水渺漫,清江不可涉。 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 将归问夫婿,颜色何如妾。 【古意】 唐·韩愈 太华峰头玉井莲,开花十丈藕如船, 冷比雪霜甘比蜜,一片入口沉疴痊。 我欲求之不惮远,青壁无路难夤缘。 安得长梯上摘实,下种七泽根株连。 古采莲 元·吾丘衍 湿风吹花生冷香,冯夷为舞冰丝裳, 霏霏粉金飘晚塘。浮兰舟,鼓桂楫, 歌采莲,为君发:迟迟归来弄明月。 【莲塘霁望】 唐·刘兼 新秋菡萏发红英,向晚风飘满郡馨。 万叠水纹罗乍展,一只鸂鶒绣初成。 采莲女散吴歌阕,拾翠人归楚雨晴。 远岸牧童吹短笛,蓼花深处信牛行。 【新荷出水】 宋·岳珂 贴水初翻紫玉团,忽惊矗立傍阑干。 瑶池七日来青鸟,玉镜孤奁舞翠鸾。 晓露走盘珠颗莹,晚风飏盖雪衣寒。 从今十丈开花面,太华峰头更一香。 【三益塘芙蓉】 元·萨都剌 斑帘十二卷轻碧,秋水芙蓉隔画栏。 彩扇摇风霞透影,锦袍弄月酒生寒。 游魂翠袖留江浦,仙掌红云湿露盘。 只恐淮南霜信早,绛纱笼烛夜深看。 【并蒂莲花】 明·沈周 耶溪新绿露娇痴,两面红妆倚一枝。 水月精魂同结愿,风花情性合相思。 赵家阿妹春眠起,杨氏诸姨晚浴时。 今日六郎憔悴尽,为渠还赋断肠诗。 【莲实】 金·张擑 水妃擎出绀珠囊,玉笋雕盘喜乍尝。 肤白已搀新藕嫩,心清尤带小荷香。 斗馀翠鸟零珍羽,飞尽黄蜂露蜜房。 口腹累人良可笑,此身便欲老江乡。 【盆池】 唐·韩愈 莫道盆池作不成,藕梢初种已齐生。 从今有雨君须记,来听萧萧打叶声。 池光天影共青青,拍岸才添水数瓶。 且待夜际明月去,试看涵泳几多星。 【莲花】 明·申时行 碧沼停寒玉,红蕖映绿波。 状凝朝日丽,香逐晚风多。 游戏金鳞出,飞扬翠羽过。 纳凉依水榭,还续采莲歌。 【采莲曲】 唐·李康成 采莲去,月没春江曙。 翠细红袖水中央,青荷莲子杂衣香。 云起风生归路长。归路长, 那得久,各回船,两摇手。 【荷珠】 清·朱奕恂 小雨林塘净碧罗,田田分得夜光多。 江姝唾逐天风落,仙掌晴分曙月过。 幸未赠来愁结佩,若为采去误凌波。 荡舟耶女休相妒,乐府虚裁一斛歌。 【芙蓉】 清·邵瑸 曾从楚客赋兰茳,喜见风翻赤玉幢。 欲采名花遗良友,还凭远梦落秋江。 盘承雨露珠无算,茎并鸳鸯蒂自双。 此日仙城谁作主?凝眸遥望凭红窗。 【池莲】 元·倪瓒 回翔波间风,的历叶上露。 清池结素彩,华月映微步。 云阴花房敛,雨歇芳气度。 欲去拾明珰,踟蹰惜迟暮。 【南池嘉莲】 唐·姚合 芙蓉池里叶田田,一本双枝照碧泉。 浓丽共妍香各散,东西分艳叶相连。 自知政术无他异,纵是祯祥亦偶然。 四野人闻皆尽喜,争来入郭看嘉莲。 【重台莲】 唐·李绅 绿荷舒卷凉风晓,红萼开萦紫莳重。 双女汉皋争笑脸,二妃湘浦并愁容。 自含秋露贞姿洁,不晓春妖冶态秾。 终恐玉京仙子识,却持归种碧池中。 【阕下芙蓉】 唐·包何 一人理国致升平,万物呈祥助盛明。 天上河从阙下过,江南花向殿前生。 庆云垂荫开难落,湛露为珠满不倾。 更对乐悬张簨簴,歌工欲奏采莲声。 【赋得涉江采芙蓉】 隋·孔德绍 莲舟泛锦碛,极目眺江干。 沿流楫渡易,逆浪取花难。 有雾疑川广,无风见水宽。 朝来采摘倦,讵得久盘桓。 【游荷花荡】 明·朱方中 平湖秋色十分饶,醉卧楼船逸思飘。 水国荷香浮录醑,夕阳帆影逐金飚。 堤边属玉惊人起,天际蛾眉共客招。 歌罢采莲归路晚,塔西云树正迢迢。 【仲泰安招游湖西荷花荡】 明·朱曰藩 杂佩摇湖月,明状隔镜心。 轻桡随鹭转,别墅入花深。 翠盖水中宝,丹霞酒畔吟。 非君能泛舟,讵得独开襟。 【白莲草堂】 明·朱曰藩 水屿山潭曲曲幽,芙蓉亭子碧云秋。 踏歌侬亦解吴语,一笑端能破客愁。 露下采香霑袂湿,月中摇影入杯流。 君看印诸何如此,况复司州得并游。 【白莲】 清·秋瑾 莫是仙娥坠玉珰,宵来幻出水云乡; 朦胧池畔讶堆雪,淡泊风前有异香。 国色由来兮素面,佳人原不借浓妆; 东皇为恐红尘涴,亲赐寒潢明月裳。 【白莲】 清 ·盛锦 玉井分栽到野塘,冰销翠袖回生凉。 半江残月欲无影,一岸冷云何处香。 真相尚留开士社,红衣洗尽美人装。 水仙操罢扁舟去,谁与凌波解佩珰。 【浣溪沙】 宋·苏轼 四面垂杨十里荷,向云何处最花多, 画楼南畔夕阳和。天气乍凉人寂寞, 光阴须得酒消磨,且来花里听笙歌。 【采莲曲】 唐·李白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摘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人落花去,风此路蹰空断肠。 【钱氏池上芙蓉】 明·文征明 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转在中洲。 美人笑隔盈盈水,落日还生渺渺愁。 露洗玉盘金殿冷,风吹罗带锦城秋。 相看未用伤迟暮,别有池塘一种幽。 【点绛唇清香莲】 宋·王十朋 十里西湖,淡妆浓抹如西子。 藕花簪水。清净香无比。 记得曾游,短棹红云里。 聊相拟,一盆池水,十里西湖似。 【虞美人】 宋·陈与义 扁舟三日秋塘路,平度荷花去。 病夫因病得来游,更值满川微雨、 洗清秋。去年长恨拏舟晚, 空见残荷满。今年何以报君恩? 一路繁花相送、过青墩。 【怨王孙】 宋·李清照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 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 苹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荷花媚 荷花】 宋·苏轼 霞苞电荷碧。天然地、别是风流标格。 重重青盖下,千娇照水,好红红白白。 每怅望、明月清风夜,甚低迷不语, 妖邪无力。终须放、船儿去, 清香深处住,看伊颜色。 【咏芙蓉诗】 南朝梁·沈约 微风摇紫叶, 轻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绿, 待我泛红光。 【衰荷】 唐·白居易 白露凋花花不残,凉风吹叶叶初干。 无人解爱萧条境,更绕衰丛一匝看。 【阶下莲】 唐·白居易 叶展影翻当砌月,花开香散入帘风。 不如种在天池上,犹胜生于野水中。 【残莲花】 唐·崔橹 倚风无力减香时,涵露如啼卧翠池。 金谷楼前马嵬下,世间殊色一般悲。 【莲花】唐·温庭筠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萍。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黄子陂荷花】 唐·唐彦谦 十顷狂风撼麴尘,缘堤照水露红新。 世间花气皆愁绝,恰是莲香更恼人。 【秋池一枝莲】 唐·郭恭 秋至皆零落,凌波独吐红。 托根方得所,未肯即随风。 【莲花】 宋·杜衍 凿破苍苔作小池,芰荷分得绿差差。 晓来一朵烟波上,似画真妃出浴时。 【鸡叫子荷花】 宋·张耒 平池碧玉秋波莹,绿云拥扇青摇柄。 水宫仙子斗红妆,轻步凌波踏明镜。 【池莲】 金·完颜畴 轻轻姿质淡娟娟,点缀池园亦可怜。 数点飞来荷花雨,暮香分得小江天。 【夏歌】 南朝·梁·萧衍 江南莲花开,红光照碧水。 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 【莲曲二首 (其二)】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 催园辅 玉溆花争发,金塘水乱流。 相逢畏相失,并著木兰舟 【莲花坞】 唐·王维 日日采莲去,洲长多暮归。 开篙莫溅水,畏湿红莲衣。 【白莲】 唐·陆龟蒙 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时。 【采莲曲】 刘方平 落日清江里,荆歌艳楚腰。 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 【采莲曲】 陈去疾 粉光花色叶中开,荷气衣香水上来。 棹响清潭见斜领,双鸳何事亦相猜。 【采莲】 五代·孙光宪 菡萏香销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 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 【雨中荷花】 宋·杜衍 翠盖佳人临水立,檀粉不匀香汗湿。 一阵风来碧浪翻,真珠零落难收拾。 【题败荷】 元 ·王翰 曾向西湖载酒归,香风十里弄晴晖。 芳菲今日凋零尽,却送秋声到客衣。 【采莲歌】 清·王鸿绪 采莲江水滨,荷花照脸新。 莫愁西日晚,明月解留人。 【采莲贡(其二)】 皇甫松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秋池一株莲】 隋·弘执恭 秋至皆空落,凌波独吐红。 托根方得所,未肯即从风。 【芙蕖】 晋·陆云 绿房含青实,金条悬白璆。 俯仰随风倾,炜晔照清流。 【曲池荷】 唐·卢照邻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莲叶】 唐·李群玉 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 在君塘上种,埋没任春蒲。 【芙蓉】 唐·陆龟蒙 闲吟鲍照赋,更起屈平愁。 莫引西风动,红衣不耐秋。 【白莲】 宋·王禹偁 昨夜三更后,嫦娥堕玉簪。 冯夷不敢受,捧出碧波心。 【莲塘】 宋·梅尧臣 不畏塘雨急,钿叶自相遮。 文禽忽惊去,冲落波上霞。 【和文与可菡萏轩】 宋·苏辙 开花浊水中,抱性一何洁! 朱槛月明时,清香为谁发? 【采莲曲】 明·常伦 棹发千花动,风传一水香。 傍人持并蒂,含笑打鸳鸯。 【采莲曲】 明·熊卓 采莲复采莲,盈盈水中路。 鸳鸯触叶飞,卸下团团露。 【秋荷】 清·郑燮 秋荷独后时,摇落见风姿。 无力争先发,非因后出奇。 【莲叶】 唐·郑谷 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摇柄柄香。 多谢浣沙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 【荷叶】 宋·欧阳修 池面风来波潋潋,波间露下叶田田。 谁于水面张青盖,罩却红妆唱采莲。 【荷花】 宋·王安石 亭亭风露拥川坻,天放娇娆岂自知? 一舸超然他日事,故应将尔当西施。 【横湖】 宋·苏轼 贪看翠盖拥红妆,不觉湖边一夜霜。 卷却天机云锦缎,从教匹练写秋光。 【荷花】 宋·王氏 白藕作花风已秋,不堪残睡更回头。 晚云带雨归飞急,去作西窗一夜愁。 【再赋郡沼双莲】 宋·范成大 馆娃魂散碧云沉,化作双莲寄恨深。 千载不偿连理愿,一枝空有合欢心。 【立秋后二日泛舟越来溪】 宋·范成大 西风初入小溪帆,旋织波纹绉浅蓝。 行到闹红无水面,红莲沉醉白莲酣。 【新荷】 宋·朱淑贞 平波浮动洛妃钿,翠色娇圆小更鲜。 荡漾湖光三十顷,未知叶底是谁莲? 【荷叶】 宋·林景熙 净根无不竞芳菲,万柄亭亭出碧漪。 乘露醉肌浑欲洗,无风清气自相吹。 【荷花】 金·赵沨 谁开玉鉴泻天光,占断人间六月凉。 日落沙禽犹未散,也知受用藕花香。 【藕花】 明·许成名 藕花塘上雨霏霏,无数莲房著水垂。 羞见鸳鸯交颈卧,却将荷叶盖头归。 【再过露筋祠】 清·王士禛 翠羽明珰尚俨然,湖云祠树碧于烟。 行人系缆月初堕,门外野风开白莲。 【芙蓉】 清·郑燮 最怜红粉几条痕,水外桥边小竹门。 照影自惊还自惜,西施原住苎萝村。 【瓶中红白莲】 宋·杨万里 红白莲花共玉瓶,红莲韵绝白莲清。 空斋不是无秋暑,暑被香销断不生。 【白莲】 清 ·徐灼 凉凉簇簇水冷冷,一段幽香唤未醒。 忽忆花间人拜月,素妆娇倚水晶屏。 【莲塘】 清·朱克生 日暮莲塘里,浴水两鸳鸯。 低飞不远去,只在荷花傍。 【咏荷】 现代·朱诚 冲出污泥顶骄阳,风吹雨打亦何妨? 纵然夺得玉容去,留却莲子溢奇香。 【西湖夏荷】 现代 ·范承祚 芙蓉出水立娉婷,湖面天波影随形。 红颜多赖绿叶衫,画意浓郁富诗情。 【白莲】 现代·范承祚 悄悄碧池水生花,面如敷粉洁无瑕。 出身污泥竟不染,里表清白均属她。 【红莲】 现代·范承祚 好景分明水面铺,嵯峨山下月牙湖。 鱼触萍草轻飘荡,红莲数朵丛中浮。 【荷塘春雾】 泱泱十里水平湖,新叶田田绿渐舒。 黄鹂一声春雾里,微风吹动泻明珠。 【采莲歌】 明·黄琼 苍茫漠漠董家潭,绿树阴阴向水湾。 十里锦香看不断,西风明月棹歌还。 【采菱诗】 南朝·梁· 江洪 风生绿叶聚,波动紫茎开。 含花复含实,正待佳人来。 【采莲曲规戒律】 清·史夔 拨棹里湖去,连堤种芰荷。 折来与郎嗅,香比外湖多。 【题月色白荷】 现代·陆家衡 碧玉天然不染尘,眼空兜率是前身。 可怜弱质多情甚,却恋秋光不爱春。 【咏金丝荷叶】 现代·夏国衔 从来荷叶水中生,竟有金丝壁上存。 想是怕遭风浪险,独寻幽处自为春。 【残荷】 现代·许介文 芦花翻白夕阳黄,秋色萧萧碧藕塘。 残叶数枝君莫折,留供避雨双鸳鸯。 【题画秋荷】 现代·齐白石 不染污泥迈众芳,休嫌荷叶太无光。 秋来犹有残花艳,留着年年纸上香。 【题画秋荷】 现代·齐白石 飞过池南水同碧,穿来竹外色无疑。 有鱼足饱休飞去,直到荷枯水尽时。 【晚荷图题诗】 近代·吴昌硕 避炎曾坐芰荷香,竹缚湖楼水绕墙。 荷叶今朝摊纸画,纵难生藕定生凉。 【临湖亭】 唐·王维 轻舸迎上客,悠悠湖上来。 当轩对樽酒,四面芙蓉开。 【雨后池上】 宋·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澹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莲花】 明·李东阳 不见峰头十丈红,别将芳思写江风。 翠翘金钿明鸾镜,疑是湘妃出水中。 【题画荷花】 明·朱耷 若个荷花不有香,若条荷柄不堪觞。 百年不饮将何为,况值新槽琥珀黄。 【题荷花翠鸟】 明·朱耷 侧闻双翠鸟,归飞翼已长。 日日云无心,那得莲花上。 【题画荷花】 明·朱耷 一叶数尧蓂,一程远长耳。 道是踏灯回,九莲花队里。 【题画荷花】 明·朱耷 家公记得好儿郎,何事儿郎记莫详。 画与习池冠倒着,为它辛苦在人旁。 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怕听江头江水声。 【画荷】 现代·齐白石 习习微风入小窗,舍南何处芰荷塘。 清风也有轻狂意,经过莲花亦自香。 【莲花】 唐·郭震 脸腻香熏似有情,世间何物比轻盈。 湘妃雨后来池看,碧玉盘中弄水晶。 【咏露珠】 唐·韦应物 秋荷一滴露,清夜坠玄天。 将来玉盘上,不定始知圆。 【重台莲】 唐·皮日休 欹红媠婑力难任,每叶头边半米金。 可得教他水妃见,两重元是一重心。 【白莲】 宋·杨亿 昨夜三更里,嫦娥堕玉簪。 冯夷不敢受,捧出碧波心。 【莲花】 宋·文同 金红开似镜,半绿卷如杯。 谁为回风力,清香满面来。 【荷叶】 宋·苏轼 田田抗朝阳,节节卧春水。 平铺乱萍叶,屡动报鱼子。 【千叶红莲】 宋·洪适 步有凌波袜,掌为承露盘。 尚嫌花片少,千叶映朱栏。 【梦行荷花万顷中】 宋·陆游 天风无际路茫茫,老作月王风露郎。 只把千樽为月俸,为嫌铜臭杂花香。 【荷花】 宋·杨巽斋 翠盖红幢耀日鲜,西湖佳丽会群仙。 波平十里铺云锦,风度清香趁画船。 【竹枝词】 元·丁鹤年 水上摘莲青的的,泥中采藕白纤纤。 却笑同根不同味,莲心清苦藕芽甜。 【荷花】 元·何中 曲沼芙蓉映竹嘉,绿红相倚拥云霞。 生来不得东风力,终作薰风第一花。 【荷花】 元·叶梅峤 未花叶自香,既花香更别。 雨过吹细风,独立池上月。 【盆莲】 明·徐阶 四面花开玉露滋,晓风翻雨叶垂垂。 泉明酒思濂溪癖,凭仗盆池借一枝。 【题扉面荷花】 明·曹鼐 玉井芙蓉红粉腮,何人移向月中栽。 高轩忽漫看图画,疑是昭阳镜里开。 【采莲曲】 明·沈野 解道芙蓉胜妾容,故来江上采芙蓉。 檀郎何事偏无赖,不看芙蓉却看侬! 【风莲戏鱼图】 清·恽寿平 萍风将散绿,香气欲成露。 美人采红莲,曾过南塘路。 【荷花】 清·曹寅 一片秋云一点霞,十分荷叶五分花。 湖边不用关门睡,夜夜凉风香满家。 【咏双开莲花】 唐·刘商 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 西方采画迦陵鸟,早晚双飞池上来。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莲花】 宋·杨万里 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船香。 恰似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 【荷九首 (选一)】 明·徐渭 镜湖八百里何长,中有荷花分外香。 蝴蝶正愁飞不过,鸳鸯拍水自双双。 【荷叶露】 金·段成己 泉客将归返故渊,西风渺渺碧波寒。 主人情厚无他赠,一把真珠泣翠盘。 【青阳渡】 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咏新荷】 宋·蔡袡 朱栏桥下水平池,四面无风柳自垂。 疑是水仙吟意懒,碧罗笺卷未题诗。 【粲公院各赋一物得初荷】 唐·李颀 微风和众草,大叶长圆阴。 晴露珠共合,夕阳花映深。 从来不著水,清净来因心。 【咏芙蓉诗】 南朝梁·萧纲 圆花一蒂卷,交叶半心开。 影前光照耀,香里蝶徘徊。 欣随玉露点,不逐秋风催。 【赠荷花】 唐·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荷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渚莲】 宋·范仲淹 武陵谁家子,波面双双渡。 空积心中丝,未成机上素。 似供织女期,秋宵苦霜露。 【子夜吴歌】 唐·李白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采莲曲】 清·徐倬 溪女盈盈朝浣纱,单衫玉腕荡舟斜。 含情含怨折荷华,折荷华,遗听思, 望不来,吹参差。 【江南曲】 晋·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如梦令】 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同庾肩吾咏莲舟买荷度】(简文帝) 采莲前岸隈,舟子屡徘徊。 荷披衣可识,风疏香不来。 欲知船度处,当看荷叶开。 【后庭花】 元·赵孟頫 清溪一叶舟,芙蓉两岸秋。 采菱谁家女,歌声起暮鸥。 乱云愁,满头风雨,戴荷叶归去休。 【干荷叶】 元·刘秉忠 干荷叶,色苍苍,老柄风摇荡。 减清香,越添黄,都因昨夜一番霜。 寂寞秋江上。 【荷诗】 晋·张华 荷生绿泉中,碧叶齐如规。 回风荡流雾,珠水逐条垂。 照灼此金塘,藻曜君玉池。 不愁世赏绝,但畏盛明移。 【咏荷诗】 南朝梁·江洪 泽陂有微草,能花复能实。 碧叶喜翻风,红英宜照日。 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 如何霜露交,应与飞蓬匹。 【芙蓉花】 隋·辛德源 洛神挺凝素,文君拂艳红。 丽质徒相比,鲜彩两难同。 光临照波日,香随出岸风。 涉江良自远,讬意在无穷。 【荷】 唐·李峤 新溜满澄陂,圆荷影若规。 风来香气远,日落盖阴移。 鱼戏排缃叶,龟浮见绿池。 魏朝难接采,楚服但同披。 【芙蓉】 唐·柳宗元 有美不自蔽,安能守孤根。 盈盈湘西岸,秋至风露繁。 丽景别寒水,浓芳委前轩。 芰荷料难比,反此生高原。 【高荷】 唐·元稹 种藕百余根,高荷才四叶。 颭闪碧云扇,团圆青玉叠。 亭亭自抬举,鼎鼎难藏 。 不学著水荃,一生长怗怗。 【荷花】 唐·李商隐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乘彩舫,过莲塘, 棹歌惊起睡鸳鸯。 游女带花偎伴笑, 争窈窕,竟折团荷遮晚照。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 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 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 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宁静的夏夜月朗风清,总是能给我一种清逸娴静的感觉。明净清澈如柔水般的月色倾洒,清光流泻,意蕴宁融。月色柔和而透明,轻盈而飘逸。&我喜欢借月色沉淀心情,如水月色,可饮。推开窗户,任月色静静流泻在肌肤上,轻盈飘逸的韵致,清新蕴涵的情调自然流淌在心际。月华如练,心情在月色中变的清朗而柔软,恍然间生命中的种种感动和美丽灵动浮若。&曾经,天真烂漫的我依偎在奶奶的怀里数星星,悠然欣赏着乡村清澈而恬静的月色。&曾经,在菁菁校园里和同学在清朗月色中促膝谈心,感悟似水年华的美丽与忧愁。&曾经,在如水月色中我与你一起泛舟太湖,在桨声灯影里,在月色和湖水交相辉映中欣赏人间美景。清漾的湖水,飘渺的琴声,让我在江南的温婉情怀里沉醉不知归处。&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张生相约莺莺,待月西厢下,古琴传幽思,月下待佳人。一份古典的美丽。淡月染西窗,淡淡的思绪亦弥漫。&流年处,月色在古典的含蓄和现今的浪漫中演绎着唯美,带给人无限沉思和悠然陶醉。&清绝的月色吸引着我,于是披衣出门,踏着如水的月色,缓步走入花园,栀子花沐浴在月光下,寒凝带露,如一帘清远的幽梦。竹影随韵轻舞,如水月色轻轻穿过,回映着明月的清辉。万物都在月色中丰盈灵动起来。俗世的喧嚣与浮躁,犹豫与彷徨都消融在这如水月色中。顿然心悟,豁然开朗。&如水月色,可饮。似水流年,可悟。&静立于花园幽径,听取静默一片……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