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正整数n>1,z^n 1=0的n个跟之和为0,证明z^n÷(z^n+1)的广州积分入户计生证明为0

已知,试求,n的值。(12分) - 跟谁学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搜索吉安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分类:已知,试求,n的值。(12分)已知,试求,n的值。(12分)科目:难易度:最佳答案解:∵,∴,∴……3分,又由得……6分, ∴, ,将代入整理得:,∴,……12分解析
知识点:&&基础试题拔高试题热门知识点最新试题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已知 z = cosθ+ i sinθ,求证 Im(z^n + 1/(z^n))=0n∈Z+
z = cosθ+ i sinθ,所以z^n=cosnθ+ i sinnθ,1/z^n=z^(-n)=cos(-nθ)+ i sin(-nθ),=cosnθ- i sinnθ所以z^n + 1/(z^n)=cosnθ+ i sinnθ+cosnθ- i sinnθ=2cosnθ+0i从而Im(z^n + 1/(z^n))=0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方程·证明设n是自然数,求证:方程Z^(n+1)-Z^n-1=0 - 爱问知识人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491531',
container: s,
size: '150,90',
display: 'inlay-fix'
方程·证明
设ω是方程的一个模为1的复根,则
ω^(n+1)-ω^n-1=0
→ω^n(ω-1)=1
→|ω|^n|ω-1|=1.
∵|ω|=1即ω在复平面的单位圆上,
单位圆上满炅|ω|=1的点ω只能是
e^(±iπ/3)=cos(π/3)±isin(π/3),
而且ω-1=e^(2πi/3),
于是有,1=ω^n(ω-1)=e^[±(n+2)πi/3],
∴(n+2)π/3=2kπ(k为整数),
→n+2=6k,即6|(n+2).
若6|(n+2),
则易验证ω=e^(πi/3)、ω=e^(-πi/3)
都是方程的根,且|ω|=1。
θ+isinθ
则z^(n+1)-zⁿ-1={cos(n+1)θ-cos(nθ)-1}+i{sin[(n+1)θ]-sin(nθ)}=0
∴cos[(n+1)θ]-cos(nθ)-1=-2{sin[(2n+1)θ/2]sin(θ/2)+1}=0
sin[(n+1)θ]-sin(nθ)=2cos[(2n+1)θ/2]sin(θ/2)=0
∴cos[(2n+1)θ/2]=0, sin[(2n+1)θ/2]=±1, sin(θ/2)=±1/2
设θ/2=x.
(1)sinx=1/2, sin[(2n+1)x]=-1, x=2kπ+π/6 或 2kπ+5π/6, k∈Z
(2n+1...
证明:
当6|n+2时, 令z=e^(iπ/3)=1/2+i√3/2, z⁶=1, |z|=1
∴z^(n+1)-zⁿ-1=e^(-iπ/3)-e^(iπ/3)-1=(1/2-i√3/2)-(-1/2-i√3/2)-1=0
∴z^(n+1)-z&#有模为1的复根
若z^(n+1)-z&#有模为1的复根, e^(iθ)=cθ+isinθ
则z^(n+1)-zⁿ-1={cos(n+1)θ-cos(nθ)-1}+i{sin[(n+1)θ]-sin(nθ)}=0
∴cos[(n+1)θ]-cos(nθ)-1=-2{sin[(2n+1)θ/2]sin(θ/2)+1}=0
sin[(n+1)θ]-sin(nθ)=2cos[(2n+1)θ/2]sin(θ/2)=0
∴cos[(2n+1)θ/2]=0, sin[(2n+1)θ/2]=±1, sin(θ/2)=±1/2
设θ/2=x.
(1)sinx=1/2, sin[(2n+1)x]=-1, x=2kπ+π/6 或 2kπ+5π/6, k∈Z
(2n+1)x=(2m+3/2)π, (m∈Z)
∴(2n+1)(2k+1/6)=2m+3/2, (2n+1)/6=2t+3/2, n=6t+4, (t∈Z)
或(2n+1)(2k+5/6)=2m+3/2, 5(2n+1)/6=2t+3/2, 5|4t+3, t≡3(mod5), (t∈Z)
设t=5s+3, 则n=6s+4, 总有6|n+2
综上得证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这个命题是真的,可以用反证法来证明
加入上式有负有理数解,且x=-a/b,y=-c/d,z=-e/f,其中a,b,c,d,e,f为正整数,带入上式,若n为偶数...
A为n阶可逆方阵, 1=|I|=|A A^(-1)|=|A||A^(-1)|
|A^(-1)|=1/|A|
根据:A^(-1)=(A*)/|A|...
解:S'=N*(1-P)^(N-1)-NP*(N-1)(1-P)^(N-2)
令S'=0,解得P=1或P=1/N(N≠0,如果N=0,S=0)
当P=1时,...
cos[2nπ+(-1)^n*π/3] =cos[(-1)^n*π/3] =cos(π/3)=1/2
当n=2k (k∈Z)时,
sin[nπ+(-1)^n...
不是孤立奇点,不存在z=0的去心邻域Uo,使f(z)=cot(1/z)在Uo内解析。
更具体地说:
无论δ多小,总存在正整数n,
使f(z)=cot(1/z)...
大家还关注学年河南省洛阳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理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6秋·洛阳校级月考)若复数Z 的共轭复数是,且满足=i(其中i为虚数单位),则z等于( )
A.1﹣i B.1+i C.﹣1﹣i D.﹣1+i
【考点】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
【专题】计算题;对应思想;数学模型法;数系的扩充和复数.
【分析】直接利用复数代数形式的乘法运算化简,再由共轭复数的概念得答案.
【解答】解:由=i,得,
∴z=1﹣i.
【点评】本题考查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考查了共轭复数的概念,是基础题.
2.(2015秋·高安市校级期末)若(x+)4=a0+a1x+a2x2+a3x3+a4x4,则(a0+a2+a4)2﹣(a1+a3)2的值为(
A.1 B.2 C.3 D.4
【考点】二项式定理的应用.
【专题】转化思想;综合法;二项式定理.
【分析】在所给的等式中,分别令x=1,x=﹣1,可得两个式子,再把这两个式子相乘,即得所求.
【解答】解:在
令x=1,可得
a0+a1+a2+a3+a4=,
再令x=﹣1,可得
a0﹣a1+a2﹣a3+a4=,
两量式相乘可得则=·=1,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项式定理的应用,在二项展开式中,通过给变量赋值,求得某些项的系数和,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属于基础题.
3.(2014·大庆二模)若a<b<0,则下列不等式不成立的是( )
A.> B.> C.> D.|a|>﹣b
【考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专题】计算题.
【分析】选项A,利用作差法可证明真假,选项B,取a=﹣4,b=﹣2,此时不等式不成立,故可判断真假;选项C,根据a<b<0,则﹣a>﹣b>0,进行判断真假;选项D,根据a<b<0,则﹣a>﹣b>0,从而|a|=﹣a>﹣b,即可判断真假,从而选出正确选项.
【解答】解:选项A,﹣=>0,故正确;
选项B,取a=﹣4,b=﹣2,此时不等式>不成立,故不正确;
选项C,∵a<b<0,则﹣a>﹣b>0,∴>,故正确;
选项D,∵a<b<0,则﹣a>﹣b>0,∴|a|=﹣a>﹣b,故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以及列举法的运用,同时考查了利用作差法比较大小,属于基础题.
4.(2014秋·北林区期中)已知动点P(x,y)满足=,则点P的轨迹是( )
A.两条相交直线 B.抛物线 C.双曲线 D.椭圆
【考点】轨迹方程.
【专题】计算题;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
【分析】分别令f(x)=,g(x)=,他们的几何意义分别是点到定点和定直线的距离相等,利用抛物线的定义推断出答案.
【解答】解:令f(x)=,则其几何意义为点(x,y)到(1,2)的距离,
令g(x)=,其几何意义为(x,y)点到直线y=3x+4y+12的距离,
依题意二者相等,即点到点(1,2)的距离与到定直线的距离相等,进而可推断出P的轨迹为抛物线.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抛物线的定义,点的轨迹方程问题.关键是对方程的几何意义的灵活应用.
5.(2015·路南区校级二模)函数y=loga(x+3)﹣1(a>0,且a≠1)的图象恒过定点A,若点A在直线mx+ny+2=0上,其中m>0,n>0,则的最小值为( )
A.2 B.4 C. D.
【考点】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专题】计算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
【分析】由题意可得点A(﹣2,﹣1);故﹣2m﹣n+2=0;从而得=+=++2+;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
【解答】解:由题意,点A(﹣2,﹣1);
故﹣2m﹣n+2=0;
故2m+n=2;
当且仅当m=n=时,等号成立;
【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的性质应用及基本不等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6.(2013·新课标Ⅱ)设椭圆C:=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P是C上的点PF2⊥F1F2,∠PF1F2=30°,则C的离心率为(
A. B. C. D.
【考点】椭圆的简单性质.
【专题】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
【分析】设|PF2|=x,在直角三角形PF1F2中,依题意可求得|PF1|与|F1F2|,利用椭圆离心率的性质即可求得答案.
【解答】解:|PF2|=x,∵PF2⊥F1F2,∠PF1F2=30°,
∴|PF1|=2x,|F1F2|=x,
又|PF1|+|PF2|=2a,|F1F2|=2c
∴2a=3x,2c=x,
∴C的离心率为:e==.
【点评】本题考查椭圆的简单性质,求得|PF1|与|PF2|及|F1F2|是关键,考查理解与应用能力,属于中档题.
7.(2013·临洮县校级模拟)已知结论:“在正三角形ABC中,若D是边BC的中点,G是三角形ABC的重心,则”,若把该结论推广到空间,则有结论:“在棱长都相等的四面体ABCD中,若△BCD的中心为M,四面体内部一点O到四面体各面的距离都相等,则=( )
A.1 B.2 C.3 D.4
【考点】类比推理.
【专题】计算题.
【分析】类比平面几何结论,推广到空间,则有结论:“=3”.设正四面体ABCD边长为1,易求得AM=,又O到四面体各面的距离都相等,所以O为四面体的内切球的球心,设内切球半径为r,则有r=,可求得r即OM,从而可验证结果的正确性.
【解答】解:推广到空间,则有结论:“=3”.
设正四面体ABCD边长为1,易求得AM=,又O到四面体各面的距离都相等,
所以O为四面体的内切球的球心,设内切球半径为r,
则有r=,可求得r即OM=,
所以AO=AM﹣OM=,所以 =3
故答案为:3
【点评】本题考查类比推理、几何体的结构特征、体积法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考查空间想象力、化归与转化思想.属于基础题.
8.(2012·阳谷县校级模拟)已知直线mx﹣y+1=0交抛物线y=x2于A、B两点,则△AOB(
A.为直角三角形 B.为锐角三角形
C.为钝角三角形 D.前三种形状都有可能
【考点】三角形的形状判断.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A和B都为抛物线上的点,设出A和B的坐标,把直线与抛物线解析式联立,消去y得到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利用韦达定理求出两根之积,然后利用A和B的坐标表示出和,利用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运算法则,计算得出·为0,从而得出两向量互相垂直,进而得到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解答】解:设A(x1,x12),B(x2,x22),
将直线与抛物线方程联立得,
消去y得:x2﹣mx﹣1=0,
根据韦达定理得:x1x2=﹣1,
由=(x1,x12),=(x2,x22),
得到·=x1x2+(x1x2)2=﹣1+1=0,
∴△AOB为直角三角形.
【点评】此题考查了三角形形状的判断,涉及的知识有韦达定理,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运算,以及两向量垂直时满足的条件,曲线与直线的交点问题,常常联立曲线与直线的方程,消去一个变量得到关于另外一个变量的一元二次方程,利用韦达定理来解决问题,本题证明垂直的方法为:根据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为0,两向量互相垂直.
9.(2016秋·洛阳校级月考)已知实数x,y满足:,则z=2x+y的最小值( )
A.2 B.1 C. D.
【考点】简单线性规划.
【专题】数形结合;转化思想;不等式.
【分析】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利用z的几何意义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解:由z=2x+y,得y=﹣2x+z
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如图:
由图象可知当直线y=﹣2x+z过点A时,直线y=﹣2x+z的在y轴的截距最小,此时z最小,
由得,即A(1,﹣1),
此时z=2﹣1=1,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线性规划的应用,利用数形结合是解决线性规划题目的常用方法.
10.(2014·鲤城区校级模拟)已知f(x)=|x+2|+|x﹣4|的最小值为n,则(x﹣)n的展开式中常数项为( )
A.﹣160 B.﹣20 C.20 D.160
【考点】二项式系数的性质.
【专题】综合题;二项式定理.
【分析】由于f(x)=|x+2|+|x﹣4|的最小值为6,故n=6,在二项式的展开式中令x的幂指数等于0,解得r的值,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解:由于f(x)=|x+2|+|x﹣4|表示数轴上的x对应点到﹣2和4对应点的距离之和,其最小值为6,故n=6.
故二项式(x﹣)n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为Tr+1=(x)6﹣r=(﹣2)rx6﹣2r.
令6﹣2r=0,解得r=3,故(x﹣)n的展开式中常数项为(﹣2)3=﹣16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绝对值的意义,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求展开式中某项的系数,属于中档题.
11.(2016春·唐山校级期末)已知f(x)为R上的可导函数,且对?x∈R,均有f(x)>f′(x),则有( )
A.e2016f(﹣2016)<f(0),f(2016)<e2016f(0)
B.e2016f(﹣2016)>f(0),f(2016)>e2016f(0)
C.e2016f(﹣2016)<f(0),f(2016)>e2016f(0)
D.e2016f(﹣2016)>f(0),f(2016)<e2016f(0)
【考点】导数的运算.
【专题】计算题;函数思想;转化法;导数的概念及应用.
【分析】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f(x)为R上的可导函数,且对?x∈R,均有f(x)>f'(x)”,结合给出的四个选项,设想寻找一个辅助函数令g(x)=,这样有以e为底数的幂出现,求出函数g(x)的导函数,由已知得该导函数大于0,得出函数g(x)为减函数,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解:令g(x)=,则g′(x)=,
因为f(x)>f'(x),所以g′(x)<0,所以函数g(x)为R上的减函数,
所以g(﹣2016)>g(0)>g(2016)
所以f(0)<=e2016f(﹣2016),e2016f(0)>f(2016),
【点评】本题考查了导数的运算,由题目给出的条件结合选项去分析函数解析式,属逆向思维,属中档题.
12.(2015秋·汕头校级期末)定义在(﹣∞,0)∪(0,+∞)上的函数f(x),如果对于任意给定的等比数列{an},{f(an)}仍是等比数列,则称f(x)为“保等比数列函数”,现有定义在(﹣∞,0)∪(0,+∞)上的如下函数:1、f(x)=x2;2、f(x)=2x;3、f(x)=;4、f(x)=ln|x|.其中是“保等比函数”的f(x)的序号是(
A.1,2 B.1,3 C.3,4 D.2,4
【考点】等比数列的性质.
【专题】新定义;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分析】根据新定义,结合等比数列性质anan+2=an+12,一一加以判断,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解:由等比数列性质知anan+2=an+12,
①f(an)f(an+2)=an2an+22=(an+12)2=f2(an+1),故正确;
②f(an)f(an+2)=2an2an+2=2an+an+2≠22an+1=f2(an+1),故不正确;
③f(an)f(an+2)===f2(an+1),故正确;
④f(an)f(an+2)=ln|an|ln|an+2|≠ln|an+1|2=f2(an+1),故不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新定义,考查等比数列性质及函数计算,理解新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2016·商丘二模)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Sn,若a1=2,S3=12,则a6=
【考点】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专题】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分析】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以及前n项和公式进行求解即可.
【解答】解:∵S3=12,
∴S3=3a1+d=3a1+3d=12.
则a6=a1+5d=2+2×5=12,
故答案为:1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求解和应用,根据条件求出公差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4.(2015春·潮州校级期中)计算定积分(+x)dx=
【考点】定积分.
【专题】导数的概念及应用.
【分析】将定积分分为两个积分的和,再分别求出定积分,即可得到结论.由定积分的几何意义知分dx表示原的面积的二分之一,问题得以解决.
【解答】解;由定积分的几何意义知分dx表示以原点为圆心,以1为半径的圆的面积的二分之一,
(+x)dx=()dx+xdx=π+|=π+0=.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重点考查定积分的计算,考查定积分的性质,属于基础题
15.(2015·安徽模拟)在直角坐标平面内,以坐标原点O为极点,x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已知点M的极坐标为,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α为参数).求点M到曲线C上的点的距离的最小值
【考点】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圆的参数方程.
【专题】计算题.
【分析】利用x=ρcosθ,y=ρsinθ即可把点M的坐标化为直角坐标,进而即可求出直线OM的方程;再把曲线C的参数方程化为化为普通方程,再利用|MA|﹣r即可求出最小值.
【解答】解:由曲线C的参数方程(α为参数),
化成普通方程为:(x﹣1)2+y2=2,
圆心为A(1,0),半径为r=,
由于点M在曲线C外,故点M到曲线C上的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MA|.
故答案为:5﹣.
【点评】充分利用极坐标与普通方程的互化公式及点M到曲线(圆)C上的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MA|﹣r是解题的关键.
16.(2015秋·高安市校级期末)设f″(x)是函数y=f(x)的导函数f′(x)的导数,定义:若f(x)=ax3+bx2+cx+d(a≠0),且方程f″(x)=0有实数解x0,则称点(x0,f(x0))为函数y=f(x)的对称中心.有同学发现“任何一个三次函数都有对称中心”,请你运用这一发现处理下列问题:
设,则= 2015 .
【考点】导数的运算;函数的值.
【专题】整体思想;综合法;导数的概念及应用.
【分析】求出g(x)的对称中心,根据函数的中心对称特点将2015的函数值两两组合求出.
【解答】解:g″(x)=2x﹣1,令g″(x)=0得x=,g()=1.
∴g(x)的对称中心为(,1).
∴g()+g()=g()+g()=g()+g()=…=g()+g()=2,
∴=1007×2+g()=1007×2+g()=5.
故答案为2015.
【点评】本题考查了导数的运算,函数求值,属于中档题.
三、解答题(共70分)
17.(10分)(2014·正定县校级三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原点为极点,x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1的方程为(θ为参数),曲线C2的极坐标方程为C2:ρcosθ+ρsinθ=1,若曲线C1与C2相交于A、B两点.
(1)求|AB|的值;
(2)求点M(﹣1,2)到A、B两点的距离之积.
【考点】参数方程化成普通方程;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专题】坐标系和参数方程.
【分析】(1)利用sin2θ+cos2θ=1即可得到曲线C1的普通方程,把代入C2:ρcosθ+ρsinθ=1,可得:C2的普通方程,由于C2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代入C1得,利用|AB|=|t1﹣t2|=即可得出.
(2)利用|MA||MB|=|t1t2|即可得出.
【解答】解:(1)利用sin2θ+cos2θ=1可得:曲线C1的普通方程为,
由C2:ρcosθ+ρsinθ=1,可得:C2的普通方程为x+y﹣1=0,
则C2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
代入C1得,
【点评】本题考查了把参数方程、极坐标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参数方程的应用、弦长,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18.(12分)(2013·黑龙江校级二模)选修4﹣5:不等式选讲
设函数f(x)=|x+1|+|x﹣a|(a>0)
(Ⅰ)若a=2时,解不等式f(x)≤4;
(Ⅱ)若不等式f(x)≤4对一切x∈[a,2]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考点】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专题】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
【分析】(Ⅰ)不等式f(x)≤4 即|x+1|+|x﹣2|≤4,再由绝对值的意义求得不等式f(x)≤4的解集.
(Ⅱ)当x∈[a,2],不等式即 x+1+x﹣a≤4,解得
a≥2x﹣3,求得2x﹣3的最大值为2×2﹣3=1,可得a≥1,从而得到 1≤a≤2.
【解答】解:(Ⅰ)由于函数f(x)=|x+1|+|x﹣a|(a>0),若a=2时,则不等式f(x)≤4
即|x+1|+|x﹣2|≤4.
而由绝对值的意义可得|x+1|+|x﹣2|表示数轴上的x对应点到﹣2和2对应点的距离之和,而﹣和应点到﹣2和2对应点的距离之和正好等于4,
故不等式f(x)≤4的解集为[﹣,].
(Ⅱ)当x∈[a,2],不等式即 x+1+x﹣a≤4,解得
a≥2x﹣3.由于2x﹣3的最大值为2×2﹣3=1,∴a≥1,
故 1≤a≤2,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1,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绝对值的意义,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函数的恒成立问题,属于中档题.
19.(12分)(2015·上饶一模)近年空气质量逐步恶化,雾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大气污染危害加重,大气污染可引起心悸、呼吸困难等心肺疾病,为了解某市心肺疾病是否与性别有关,在某医院随机的对入院50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到如下的列联表.
患心肺疾病
不患心肺疾病
已知在全部50人中随机抽取1人,抽到患心肺疾病的人的概率为,
(1)请将上面的列联表补充完整;
(2)是否有99.5%的把握认为患心肺疾病与性别有关?说明你的理由;
(3)已知在患心肺疾病的10位女性中,有3位又患有胃病,现在从患心肺疾病的10位女性中,选出3名进行其它方面的排查,记选出患胃病的女性人数为ξ,求ξ的分布列、数学期望以及方差.
下面的临界值表仅供参考:
P(K2≥k)
【考点】独立性检验;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
【专题】概率与统计.
【分析】(1)根据在全部50人中随机抽取1人抽到患心肺疾病的概率为,可得患心肺疾病的人数,即可得到列联表;
(2)利用公式求得K2,与临界值比较,即可得到结论.
(3)在患心肺疾病的10位女性中,有3位又患有胃病,记选出患胃病的女性人数为ξ,则ξ服从超几何分布,即可得到ξ的分布列、数学期望以及方差.
【解答】解:(1)根据在全部50人中随机抽取1人抽到患心肺疾病生的概率为,可得患心肺疾病的为30人,故可得
列联表补充如下
患心肺疾病
不患心肺疾病
(2)因为 K2=,即K2==,
所以 K2≈8.333
又 P(k2≥7.879)=0.005=0.5%,
所以,我们有 99.5%的把握认为是否患心肺疾病是与性别有关系的.
(3)现在从患心肺疾病的10位女性中,选出3名进行胃病的排查,
记选出患胃病的女性人数为ξ,则ξ=0,1,2,3.
故P(ξ=0)==,P(ξ=1)==,P(ξ=2)==,P(ξ=3)=,
则ξ的分布列:
则Eξ=1×+2×+3×=0.9,
Dξ=×(0﹣0.9)2+×(1﹣0.9)2+×(2﹣0.9)2+×(3﹣0.9)2=0.49
【点评】本题考查独立性检验知识,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20.(12分)(2015·上饶二模)如图,ABCD是边长为3的正方形,DE⊥平面ABCD,AF∥DE,DE=3AF,BE与平面ABCD所成角为60°.
(Ⅰ)求证:AC⊥平面BDE;
(Ⅱ)求二面角F﹣BE﹣D的余弦值.
【考点】用空间向量求平面间的夹角;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空间角.
【分析】(Ⅰ)因为DE⊥平面ABCD,所以DE⊥AC.因为ABCD是正方形,所以AC⊥BD,从而AC⊥平面BDE;(Ⅱ)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分别求出平面BEF的法向量为和平面BDE的法向量,利用向量法能求出二面角的余弦值.
【解答】(Ⅰ)证明:因为DE⊥平面ABCD,所以DE⊥AC.
因为ABCD是正方形,所以AC⊥BD,
从而AC⊥平面BDE.…
(Ⅱ)解:因为DA,DC,DE两两垂直,所以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如图所示.
因为BE与平面ABCD所成角为60°,即∠DBE=60°,
由AD=3,可知DE=3,AF=.
则A(3,0,0),F(3,0,),E(0,0,3),B(3,3,0),C(0,3,0),
所以=(0,﹣3,),=(3,0,﹣2).
设平面BEF的法向量为=(x,y,z),则
令z=,则=(4,2,).
因为AC⊥平面BDE,所以为平面BDE的法向量,=(3,﹣3,0).
因为二面角为锐角,所以二面角F﹣BE﹣D的余弦值为.…(12分)
【点评】本题考查异面直线垂直的证明,考查二面角的余弦值的求法,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向量法的合理运用.
21.(12分)(2014·武侯区校级模拟)已知椭圆C的两个焦点是(0,﹣)和(0,),并且经过点,抛物线的顶点E在坐标原点,焦点恰好是椭圆C的右顶点F.
(Ⅰ)求椭圆C和抛物线E的标准方程;
(Ⅱ)过点F作两条斜率都存在且互相垂直的直线l1、l2,l1交抛物线E于点A、B,l2交抛物线E于点G、H,求的最小值.
【考点】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专题】综合题;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
【分析】(I)设椭圆的标准方程,利用椭圆的定义,求出a,即可得出椭圆的方程,从而可得右顶点F的坐标,即可求出抛物线E的标准方程;
(Ⅱ)设l1的方程:y=k(x﹣1),l2的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立,利用韦达定理,结合向量的数量积公式,利用基本不等式,即可求的最小值.
【解答】解:(I)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a>b>0),焦距为2c,
则由题意得 c=,,
∴a=2,b2=a2﹣c2=1,
∴椭圆C的标准方程为. …(4分)
∴右顶点F的坐标为(1,0).
设抛物线E的标准方程为y2=2px(p>0),
∴抛物线E的标准方程为y2=4x. …(6分)
(Ⅱ)设l1的方程:y=k(x﹣1),l2的方程,A(x1,y1),B(x2,y2),G(x3,y3),H(x4,y4),
由消去y得:k2x2﹣(2k2+4)x+k2=0,
∴x1+x2=2+,x1x2=1.
由消去y得:x2﹣(4k2+2)x+1=0,
∴x3+x4=4k2+2,x3x4=1,…(9分)
=||·||+||·||
=|x1+1|·|x2+1|+|x3+1|·|x4+1|
=(x1x2+x1+x2+1)+(x3x4+x3+x4+1)
=8+≥8+=16.
当且仅当即k=±1时,有最小值16.…(13分)
【点评】本题考查椭圆和抛物线的标准方程,考查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考查向量的数量积,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22.(12分)(2015春·包头校级期末)已知函数f(x)=ax2﹣(a+2)x+lnx
(1)当a=1时,求曲线y=f(x)在点(1,f(1))处的切线方程;
(2)当a>0时,若f(x)在区间[1,e]上的最小值为﹣2,求a的取值范围;
(3)若对任意x1,x2∈(0,+∞),x1<x2,且f(x1)+2x1<f(x2)+2x2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
【考点】导数在最大值、最小值问题中的应用;利用导数求闭区间上函数的最值;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
【专题】计算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导数的概念及应用;导数的综合应用.
【分析】(1)求出导数,求出f(1)及f′(1)的值,代入点斜式方程即可得到答案;
(2)确定函数的定义域,求导函数,分类讨论,确定函数的单调性,利用函数f(x)在区间[1,e]上的最小值为﹣2,即可求a的取值范围;
(3)设g(x)=f(x)+2x,则g(x)=ax2﹣ax+lnx,对任意x1,x2∈(0,+∞),x1<x2,且f(x1)+2x1<f(x2)+2x2恒成立,等价于g(x)在(0,+∞)上单调递增,由此可求a的取值范围.
【解答】解:(1)当a=1时,f(x)=x2﹣3x+lnx,f′(x)=2x﹣3+,
因为f'(1)=0,f(1)=﹣2,
所以切线方程为y=﹣2;
(2)函数f(x)=ax2﹣(a+2)x+lnx的定义域为(0,+∞),
当a>0时,f′(x)=2ax﹣(a+2)+(x>0),
令f'(x)=0,即f′(x)=,所以x=或x=.
当0<≤1,即a≥1时,f(x)在[1,e]上单调递增,
所以f(x)在[1,e]上的最小值是f(1)=﹣2;
当1<<e,即<a<1时,f(x)在[1,e]上的最小值是f()<f(1)=﹣2,不合题意;
当≥e,即0≤a≤时,f(x)在(1,e)上单调递减,
所以f(x)在[1,e]上的最小值是f(e)<f(1)=﹣2,不合题意.
综上可得 a≥1;
(3)设g(x)=f(x)+2x,则g(x)=ax2﹣ax+lnx,
对任意x1,x2∈(0,+∞),x1<x2,且f(x1)+2x1<f(x2)+2x2恒成立,
等价于g(x)在(0,+∞)上单调递增.
而g′(x)=2ax﹣a+=,
当a=0时,g′(x)=,此时g(x)在(0,+∞)单调递增;
当a≠0时,只需g'(x)≥0在(0,+∞)恒成立,
因为x∈(0,+∞),只要2ax2﹣ax+1≥0,则需要a≥0,
对于函数y=2ax2﹣ax+1,过定点(0,1),对称轴x=,
只需△=a2﹣8a≤0,即0<a≤8.
综上可得 0≤a≤8.
【点评】本题考查导数知识的运用,考查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考查恒成立问题,正确求导是关键.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您的在线图书馆!
欢迎转载:
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居住证积分 离职证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