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对网游对青少年学习生活的影响的研究 最好有文献

国外关于青少年社会比较的文献综述分析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国外关于青少年社会比较的文献综述分析
上传于||文档简介
&&国​外​关​于​青​少​年​社​会​比​较​的​文​献​综​述​分​析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网络游戏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与引导研究”中期检查报告
&&日15:01&&来源:
(一)本课题的总体执行情况与相关成果可分五个方面
1. 网络游戏相关文献搜集与分析
本课题针对文献搜集与分析工作组建了11人团队,从网络游戏群体行为、网游产业、网游市场营销、网游成瘾与脱瘾、网游政策与法规、网游内容与文化、网络游戏调查报告七个方面入手,详细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共获得文献总量808份。此部分文献已共享给各子课题,并在持续更新中。
2. 青少年网游玩家资料库的建设
课题组通过现有团队的社会关系,建构了青少年网游玩家资料库。从规模上看,此玩家库现已达百人,随着研究的推进也在不断扩充中;从玩家类型上看,此玩家库主要包括高小及初中生、高中及中专生、低年级大学生及大专生、已辍学青少年四类玩家,较完整地代表了当下青少年网游玩家的所用年龄类型;从玩家所涉网游类型上看,此玩家库的网游玩家在角色扮演类、动作冒险类、射击类、策略类、益智休闲类、竞速类、格斗类、模拟经营类、体育类与音乐类这十种主要网游类型中均有所分布。总体来看,课题组较合理地建构了青少年网游玩家资料库,可为各子课题研究提供丰富的研究资源。
3. 青少年网游玩家访谈
课题组对青少年网游玩家的访谈分深度访谈和焦点小组访谈两个部分。首先,在深度访谈部分,课题组在月与月的假期集中开展了针对多类青少年网游玩家的深度访谈,共获得访谈资料176份。其中,针对高小及初中生玩家的访谈资料有28份,针对高中及中专生玩家的访谈资料有36份,针对低年级大学生及中专生玩家的访谈资料有77份,针对已辍学青少年玩家的访谈资料有11份,另还有未分类的青少年网游玩家资料共24份。所有的访谈资料已共享给各子课题用作初探性研究。同时,课题组正在着手对这些访谈资料作进一步分析,将在后期提交相关的访谈报告;其次,在焦点小组访谈部分,月课题组首席专家杜骏飞教授主持了针对低年级大学生网游玩家的焦点小组访谈,所获访谈资料也共享给各子课题作初探性研究所用。
4. 与网游企业的联系与合作
为与网络游戏产业紧密结合,课题组努力与网络游戏的开发商、运营商取得联系并且建立合作的关系,希望在合作的基础之上为课题组提供后台资料数据、分享业界的直接经验等。课题组在2012年4月-5月通过电话和邮件联系了腾讯、网易和盛大三家网游企业,并且根据双方需求拟定了企业合作。经多方接洽,课题组在2013年2月与网易公司进一步面谈了合作事项,初步建立了初步合作关系。
5. 课题网站建设与运行
为方便课题组成员共享资料、及时跟进各方研究进度,本课题建立了此项网游课题的专题网站,从2012年5月至今网站建设已经完成并顺利运行。网站目前已具备邮箱、通讯录和项目管理论坛等多元功能。
(二)各子课题的进展情况与相关研究成果
本课题共含六个子课题:子课题一是网游产业对青少年的整合营销影响研究,由南京大学蒋旭峰教授负责;子课题二是网游内容及其对青少年的文化影响研究,由南京大学朱丽丽教授负责;子课题三是参与网络游戏对青少年个体的发展影响研究,由南京大学巢乃鹏教授负责,并与浙江大学韦路教授合作;子课题四是参与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群体的发展影响研究,由南京大学周海燕教授负责;子课题五是青少年网游玩家“成瘾―脱瘾”的心理机制研究,由北京师范大学刘儒德教授负责(目前,刘儒德因赴美长期访学,提出更改子课题计划及负责人,我们正在提出相关更改计划报批);子课题六是网络游戏的引导与治理策略研究,由南京大学李永刚教授负责。各项子课题均在稳步推进,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前四项子课题。
具体来说,子课题一至今已完成三篇论文初稿与一篇期刊论文。代表性成果有蒋旭峰教授所撰写的《网络游戏的社群营销策略及其伦理反思――以&魔兽世界&为例》一文。此文以《魔兽世界》为例,概括了网络游戏社群营销的主要策略,包括:通过回应和满足成员的分众化需求,推动社群融入;通过挖掘核心成员并发挥其在社群关系网络中的关键结点作用,促进社群成长;通过线上线下的持续互动,维持社群粘性以及通过符号元素的运用和引导成员价值观趋同,塑造社群文化。文章在肯定此类营销策略的同时也批判了其伦理风险。子课题二着重推进了有关网游玩家的“迷”研究,针对魔兽世界的网游玩家进行深度访谈,获取访谈资料十余份,已完成论文初稿一篇(修订发表中)。子课题三主要推进了有关网游玩家的身份认同研究,已完成期刊论文《“为承认而斗争”:网游玩家的话语与认同》。此文通过深度访谈的方法探讨了网游玩家的身份认同。研究发现,网游玩家的群体身份源于外界归类,玩家身份认同成为被动认同;玩家虽处边缘地带但不希望与主流群体对立。其日常话语趋于温和,只有在被严重剥夺权利时才展开抵抗。可即使抵抗,玩家群体也会将自身设置为弱势群体,赢得外群体的同情与承认。子课题四主要研究了“网游成瘾”在新闻报道中的话语建构问题,已完成期刊论文《“网游成瘾”在新闻中的建构――基于话语分析理论的考察》。此文根据话语分析理论及新闻生产社会学理论,通过内容分析,研究“网络游戏成瘾”这一概念的形成,以及该概念如何被新闻报道二次建构,试图发现其中的不合理性。研究认为,新闻媒体对“网游成瘾”的概念建构是在重构预先制定的意识形态,此种片面性对社会实践存在负面影响。
上述研究成果均在南京大学第三届“新闻传播学CSSCI来源期刊双年会”上进行了重点推介,近期将在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
阶段性成果
刊物名或出版社、刊发或出版时间
转载、引用、获奖等情况
《网络游戏的社群营销策略及其伦理反思――以“魔兽世界”为例》
《当代传播》2013年第4期“网络游戏研究专题”
《“为承认而斗争”:网游玩家的话语与认同》
《当代传播》2013年第4期“网络游戏研究专题”
《“网游成瘾”在新闻中的建构――基于话语分析理论的考察》
《当代传播》2013年第4期“网络游戏研究专题”
《网络游戏迷的投射、补偿与社会动员――以&魔兽世界&迷为例》
《压抑或是满足:青少年网游玩家的使用动机、行为和满足》
《:中国网络游戏研究进展分析》
《青少年网游玩家访谈报告》
(课题组供稿)
(责编:赵晶)
项目动态由李晓峰担任首席专家的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史”开题…
申报资料下载
管理资料下载
结项资料下载
数据库查询教师对青少年网络游戏的认知、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广告大观(理论版)》2015年03期
教师对青少年网络游戏的认知、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随着网络游戏的普及,如何正确认识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影响,如何更好地发挥网络游戏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正面影响,有效避免可能存在的负面影响,是当前青少年教育面临的重要命题。本研究从生态环境的视角,选择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教师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整群抽样、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他们对网络游戏的认知与态度,以及影响教师认知、态度的可能性因素。研究发现:教师群体比较认可网络游戏存在的正面影响,但对网游青少年以及网络游戏本身评价偏负面,且在与家长态度的相互作用下,教师对青少年玩网络游戏持更保守的反对态度。其中,教师游戏参与、教师子女游戏参与等因素会对教师的认知与态度产生显著影响。本研究的结论从一定意义上描绘出了当下青少年接触网络游戏的学校环境,并为引导青少年合理接触网络游戏指出了可供思考的教育建议。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C913.4;G451【正文快照】:
网络游戏与青少年教育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游戏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以其虚拟性、自由性、平等性、挑战性、社交性迅速成为青少年生活的主要部分,深刻地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因此,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影响研究成了学者们研究的热门领域。就网络游戏对青少年个体的影响而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迪;刘德寰;;[J];广告大观(理论版);2012年06期
燕道成;黄果;;[J];国际新闻界;2013年01期
周忠生;[J];九江师专学报;1999年01期
王胜;石砩;;[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杨健;[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崔哲,李育辉,张建新;[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罗德红;;[J];保山师专学报;2009年04期
陈猛;;[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黄必文;;[J];成功(教育);2011年05期
陶涛;;[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06期
霍礼强;熊桂玉;程双双;;[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01期
黎琼锋;;[J];中国德育;2008年02期
许芸芸;;[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6期
林华冬;;[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韩慧华;;[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黄岑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邓友超;;[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天平;[D];西南大学;2011年
王忠厚;[D];西南大学;2011年
冯旭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姚林群;[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吴琼;[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刘鹏;[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曹正善;[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沈嘉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钟志华;[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黄远振;[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戴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杨寒凝;[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陶艳;[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雍花;[D];江南大学;2010年
宋明亮;[D];河南大学;2011年
原晓慧;[D];河南大学;2011年
文欣;[D];西南大学;2011年
王清霞;[D];西南大学;2011年
张婷;[D];西南大学;2011年
林斌;[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鹏;胡春;;[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黎力;[J];中国传媒科技;2004年09期
梁艳,宋辰;[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杨明智;;[J];大众科技;2006年04期
邓天颖;;[J];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刘潇潇;;[J];法制与社会;2009年30期
屈琦;;[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0年02期
刘德寰;;[J];广告研究(理论版);2006年01期
尚慧;郑玉刚;;[J];改革与战略;2009年01期
S.T.金,D.韦弗,陈源;[J];国外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全振海;[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章恩伟;[D];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章浩芳;[D];浙江大学;2006年
郭兵;[D];浙江大学;2006年
孙超;[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沈明伟;[D];山东大学;2006年
魏锋;[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陈慧敏;[D];东华大学;2007年
朱守宇;[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郭欣;[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静;;[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刘俊彦;;[J];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11期
董小苹;华桦;;[J];中国青年研究;2012年02期
;[J];少年儿童研究;2014年04期
付佳荣;;[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高中建;董莎莎;;[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闫俐;;[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S2期
周敏;;[J];北京青年研究;2014年01期
童欣;;[J];下一代;2007年Z2期
陈红莉;;[J];河北教育(综合版);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发展研究报告——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8)[C];2008年
;[A];科学发展观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五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9)[C];2009年
刘俊彦;;[A];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六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A];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六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A];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六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黎陆昕;;[A];青少年事务与政策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2)[C];2002年
;[A];“十一五”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二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6)[C];2006年
安国启;;[A];和谐社会建设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三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7)[C];2007年
;[A];和谐社会建设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三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7)[C];2007年
;[A];社会管理创新与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七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1)[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N];光明日报;2002年
沈衍;[N];常州日报;2009年
周庄;[N];徐州日报;2010年
王萍;[N];长白山日报;2010年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万勇;[N];法制日报;2012年
罗云川;[N];中国文化报;2005年
李建华;[N];河南日报;2000年
黄新彦;[N];通信信息报;2005年
解永孚 作者单位:团市委;[N];鞍山日报 ;2006年
沈祖芸;[N];中国教育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于凤杰;[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龙丽达;[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孟芳兵;[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杨雄;[D];上海大学;2006年
徐夫真;[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武忠刚;[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张鹏;[D];复旦大学;2011年
曲淑华;[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常淑敏;[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刘肖岑;[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丁菲;[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卢阳;[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周洁;[D];复旦大学;2009年
高晓龙;[D];青岛大学;2009年
闪勇;[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赵赏;[D];复旦大学;2010年
张超;[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林海英;[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冯金平;[D];河南大学;2006年
包克冰;[D];浙江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2016诠释青少年对网络游戏成瘾的心理分析
更新时间:&&&&&&&&
来源:网络&&&&&&&&
&&&&&&&&字数:3000字
【看准网()】教育论文频道小编搜集的范文“2016诠释青少年对网络游戏成瘾的心理分析”,供大家阅读参考,查看更多相关论文 ,请访问教育论文频道。
【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青少年网游成瘾问题成为焦点。文章从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为视角,探讨了网络游戏吸引青少年的本质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预防和矫治的策略。【关键词】 青少年 网游成瘾 心理需求作21世纪是一个网络化的时代,网络的发展给人类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也正是因为它神奇的魅力,使青年一代对它流连忘返。作为一种高科技发展的新兴产物,网络游戏的内容十分精彩,它所具有的形象性、挑战性和可操作性,特别容易激起青少年的兴趣。它一方面可以极大地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促进青少年智力的发育;然而,它给众人留下的深刻影响还是它给青少年所带来的身心的伤害。近年来有关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而身体状况下降、厌学、退学、离家出走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的报道也是屡见不鲜,许多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而难以自拔。本文试图从心理学的层面探讨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问题。一、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心理原因1、团队归属与人际交往的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也指出人际交往,归属和尊重是个体的基本需要。这种个体需求的不满足会使个体产生一种内驱力,去寻找人际交往的平台,寻求团队的支持,获取他人的尊重。网络游戏就成为了这样一种高效的交往平台。每个人对友谊、对团队都会有一种理想化的期盼,在网络游戏的虚拟空间里,人们似乎可以完全从道德、良心出发,做一个最本质的人,来维护一个更纯洁和温暖的团队。网络游戏交往中虽然也有道德的弱化,但是它可以满足青少年的一系列的心理需求,因此,很多青少年会沉浸在网络游戏的虚拟互动中。2、自我实现的需要在网络游戏的BBS帖子里很多人提到这样的感觉——“网络游戏让我变的很神气”;“得分高的时候就会爽一些”;“最高兴就是打得赢,升级的时候了,玩游戏有时就是为增强这方面的能力,锻炼智力和耐性”。在网吧里观察,就会发现游戏者的喜怒哀乐完全是随着游戏进展发生变化的,升级或通关时就会情不自禁地大声喊叫。网络游戏通过让游戏者在虚拟世界实现“现实中所不能的”来使他们体验到成功。3、对现实的逃避和自由的追求现实和虚拟空间有它们异质性的一面,和现实中的各种束缚相比,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限制和约束无疑要少的多,同时青少年的独特个性和自我意识不仅尽情地表现,而且会得到认同和赞许,在游戏中他们可以组成团队,共同作战相互支持,这和现实生活中难以形成“群体认同”形成了很大的反差,其中的乐趣只有经历过的青少年才能体会出。二、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矫正策略目前,对于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矫治尚处于探索阶段,学校、家庭、社会都在积极努力,寻求各种办法和途径对这种青少年进行治疗和干预。1、认知疗法:找出网游成瘾者潜意识里的错误认知,并进行改变其错误的认知,重建对网络游戏的正确认知。此外,还要训练网游成瘾者做事要有计划,并且训练自我调节能力。养成“三思而后行”和在进行中养成“停停、看看和听听”,进行自我调节。2、疏泄疗法:让网游成瘾者把对人,对事的不满和意见都讲出来,然后与家人一起分析,对者加以肯定,错者加以改正,以达到心情舒畅,同家人融洽相处和相互合作的目的。此外,建议多参加体育活动和社会活动,使其过剩的精力得到疏泄。3、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学家们认为,认知行为疗法是目前治疗网络成瘾的主要方法,它吸取了行为科学的理论和分析性心理治疗技术而日趋完善和系统化。认知治疗可以用于治疗许多心理障碍,如网络游戏成瘾症,其原因是网瘾的产生包括含有认知的偏差或歪曲。4、帮助青少年确立发展目标。研究发现,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更喜欢玩网络游戏。教育者应该从青少年积极向上的心理特性出发,帮助其树立起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目标,培养其正确看待事物、判断问题的能力,这也是预防和治疗网络游戏成瘾工作的关键。三、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预防策略网络游戏是高科技发展的产物,应当也已经是青少年娱乐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预防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关键不在于禁绝网络游戏,而是在于如何引导青少年正确对待网络游戏,怎样为青少年提供宽松的成长环境。在制定预防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措施时,应当将上述研究中影响网络游戏成瘾的因素综合起来,形成合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1、青少年学生应加强自我调控和心理锻炼,预防网络游戏成瘾(1) 明确上网动机,理性看待网络游戏研究结果发现,游戏者的使用动机对其网络游戏成瘾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青少年应当明确自己的上网动机,正确对待网络游戏。现实中有很多无法控制的东西,这给人带来了失落、自卑和迷茫,而试图在游戏中寻找满足感、成就感则极易产生心理依赖,以致无法面对现实,而最终导致成瘾。同时,游戏者应认清网络游戏对自己的利弊,只有把握好“度”,网络游戏这把双刃剑才不会伤到自己。因此,只有对自己和游戏理性地分析后,青少年才有可能趋利避害,在游戏中较好地把握自己。(2) 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培养健康、成熟的心理品质研究发现,许多游戏者玩游戏是为了在游戏中寻求自我肯定,建立人际关系,甚至沉迷于网络游戏。因此,青少年应多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集体活动,来分散自己对网络游戏的专注,在参加活动中获得身心的愉悦,增长自己的知识,提高认识能力。在活动中,通过各种感官去感受事物,也可以接触各种人与事从中获得知识,开阔视野,增强思考能力。通过班级集体活动能够促进自己良好个性的形成。学生的个性品质、兴趣、才能等集体活动中能得到表现,也在活动中得到巩固、发展和调整。(3) 分清网络游戏和现实生活的关系青少年产生网络游戏成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网络的虚拟性,如果没有处理好现实与虚拟的关系,一直沉迷在虚拟世界的欢乐中,那么当某一天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时候就会产生不适应。因此,只有处理好现实与虚拟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接触真实的人,学习处理人际关系,在以后的生活中才不至于产生茫然和无所适从。2、强化学校教育功能,优化家庭教育环境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根源是现实生活和情感需求出现了障碍,青少年在诸多种游戏中选择了网络游戏,不是无缘无故的,情感上的心理需求和网络游戏自身强大的吸引力对部分青少年是无法抗拒的,在他们刚开始接触网络游戏的时候家长和老师们需要给与积极健康的引导,让他们在得到游戏快乐的同时又能看清楚这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从而能够控制自己的游戏时间;在他们沉迷的时候给与接纳、理解和关怀,冷静地思考一下现状,而不是一味地否定他们。总之采取简单粗暴的做法最后只会是两败俱伤。家长和老师们要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青少年沉溺于网络游戏的真正原因,就需要沉下心来,以他们的生活为中心,确实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学校也应尽量创造宽松的氛围,多鼓励和表扬青少年,发现他们的优点,帮助他们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急功近利的心态下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其次,学校要注重青少年其他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不能让素质教育成为一纸空文和点缀,同时,要花大气力在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上,对急速成长过程中的青少年来说,这会成为他们一生的精神财富。再次,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也是良好的风向标和指引,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各种课外活动合理有效地开展也是在和网络游戏争夺资源,只不过这种资源的主体是学生的精力和情趣。只要用心,学校是能够因材施教,将快乐教学运用到实践中去的。如今,网络游戏已经成为青少年休闲的一种方式是不争的事实,对于网游的批判已经完全无助于青少年戒除游戏瘾。我们只能加强引导,让游戏产业的快速发展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共同前进。参考文献[1] 陈猛.网络成瘾的剖析[2] 才源源.青少年网络游戏者的心理需要探究.华东师范大学27硕士学位论文[3] 刘晓华.《网络游戏成瘾现象研究》,北京印刷学院25年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4] 崔涌. 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问题分析. 上海交通大学27年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5] 肖存.青少年人格发展与人格特点探析. 山东教育科研,21(78),73-76.[6] 易建.《对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现象的深层思考》,天津教育,26年第7期
看了这篇文章的还看了
当前,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由于比较严重地存有医患关系紧张、药品回扣盛行、就诊暗送红包等不正之风,使传统的医德观念和医德价值受到严重的冲击。为此,作为培养初级卫生人才的卫生学校,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造就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便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首...…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文章引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阐述了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中小学生健康心理品质培养,应从正面引导、情感的培养、坚定意志锻炼和良好行为习...…
摘要:教师专业知识发展研究已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从个人知识理论角度这一新的视角,对教师教学专业知识发展进行了研究。 关健词: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个人知识理论视角 教学专业知识发展 一、教学专业知识研究简介 近年来,教学专业知识作为教师专...…
论文关键词:师德 学生权利 保护论文摘要:文章从目前教师中存在的侵犯学生权利的问题出发,指出学生权利保护的意识对于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认为新时代更应注重以现代法治意识构建教师道德基础,并时如何培养教师学生权利保护意识进行了论述。一、问题的提出1.教师中存在的侵犯学...…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推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特别是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对《纲要》的重要性、先进性、及时性已达成共识,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有效地实施《纲要》,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使其真正地发挥作用。在中小学教育的问题中,我认为最为重要的应是道德教育问题,而道...…
论文热门标签
友情链接链接合作QQ:网络游戏对青少年消极影响的对策研究--《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11期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消极影响的对策研究
【摘要】:根据青少年成长发育阶段的心理特点,网络游戏成瘾之所以多见该群体,归结于其心理机制。网络游戏对青少年具有双重影响,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方面。应积极探寻造成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通过心理矫治方法从宏观角度采取预防措施,为国内该领域研究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G441【正文快照】:
一、网络游戏对青少年消极影响的现状分析2009年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显示,网瘾青少年逾2400万,比之前网瘾治疗机构公布的数字增长了10倍[1],网络游戏容易导致青少年道德感及价值观偏差,甚至引发心理障碍等问题。(一)心理学视角首先,网络游戏制约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健康形成。青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徐小龙;程春玲;孙力娟;;[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S1期
陈钧宝;;[J];菏泽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彭阳;[J];零陵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程亮;[J];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23期
张轶楠;[J];现代传播;2003年05期
李向华;;[J];新闻爱好者;2010年08期
昝玉林;[J];中国青年研究;2005年07期
王凤民;;[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卜荣华;;[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易菊香;;[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1期
刘映海;丹豫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08期
王前;刘文宇;李良敏;;[J];道德与文明;2005年06期
王亚静;钟音团;杨小帆;彭浩;;[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S1期
刘瑞儒;符永川;任锁平;;[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顾玉军;;[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年16期
牛影辉;;[J];大众科技;2006年03期
张鑫;李安渝;;[J];电子商务;2012年05期
李万兵;;[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映海;丹豫晋;;[A];首届全国网络成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宋予;[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王文星;[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李惠;[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李恩泽;[D];长春师范学院;2011年
刘红蕾;[D];河北大学;2010年
王玉影;[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郭淼;[D];广西大学;2011年
桑望鑫;[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陈江;[D];贵州师范大学;2004年
杨莹;[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田宏碧,陈家麟;[J];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07期
宗源;;[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苑芳江;;[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12期
曹殿朕;;[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罗明,林玲;[J];广西社会科学;2001年04期
王冲;[J];教育科学;2004年02期
刁生富;[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年06期
黄超;孙宝玉;;[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8年10期
聂晶;郭晓红;;[J];理论导报;2007年10期
呼勤;;[J];林区教学;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夏斐;[N];光明日报;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鑫;[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轶楠;[J];现代传播;2003年05期
赵晓军;;[J];华章;2011年17期
谭密;[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年11期
邢西深;;[J];信息技术教育;2007年10期
朱惠娟;;[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8年03期
徐雷达;;[J];网络科技时代;2008年06期
王博群;;[J];中小学电教;2008年03期
李曼;;[J];决策探索;2007年05期
娄章胜;袁校卫;;[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7年06期
谢美红;叶福军;;[J];硅谷;2009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建文;黄顺;龚茜;;[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陈陈;霍嘉恩;;[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梅建文;何金彩;刘文;;[A];浙江省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成立大会暨2006年浙江省心身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雷雳;柳铭心;陈辉;;[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龙先明;罗艺远;赖武佩;赖永平;;[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南卷)[C];2012年
贾民伟;刘卫华;;[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刘玮;;[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张思宁;;[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5——辽海讲坛·第三辑(家教卷)[C];2008年
李勇;王洪;;[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杨召丽;;[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北京师范大学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 黄小玉;[N];中国教育报;2005年
北京邮电大学文法学院教授
任建东;[N];中国教育报;2007年
北京师大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 黄小玉;[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张书乐;[N];中国文化报;2007年
刘非小 叶伟民;[N];中国教育报;2003年
张碧涌;[N];光明日报;2006年
刘正高 丁为民;[N];三峡日报;2009年
整理;[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本报记者  张然
实习生 朱海淼 湘华 刘宗德;[N];市场报;2006年
龙超凡;[N];中国教育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渭玲;[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彭成;[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梅松丽;[D];吉林大学;2008年
魏婷;[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孟薇;[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才源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严万森;[D];苏州大学;2010年
汝晓红;[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胡海龙;[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赵琦;[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方芳;[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刘栋;[D];广州大学;2008年
路培培;[D];温州大学;2011年
王连功;[D];山东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