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全文及译文揣而棁之读音

《老子天道论》道德经揭秘---第九章
所拥有的东西超过自己所需要的,而且还意图使之更多,其实不如恰到好处,不如刚好够用。
持而盈之就是自己所拥有的达到极点而过度,达到满足而不知止,就是功成而不思身退,就是得陇望蜀,已经太过了而不知收敛,太过就不符合天道。如一杯水装满了就会溢出,你继续倒水,杯子里面也不会再多了。这就不如刚好装满,无过不及。
刀锋锻打得过于薄而锐利,并意欲使其更锐,就不可能保持得太久的时间。
刀刃本来是薄而锋利为好,但是过于锋利而薄则易损易折,反失锐利。
这就是做事过头,反为生害。
这就是南辕北辙之害。
拥有的财富财宝多得把大堂都摆满了,就是聚敛过度,就是贪恋难得之货。这样无节制的举自己之高而抑百姓之低,早晚就会出问题,你是看守不过来的。
再说,你需要金玉满堂吗?过多的部分对你有利吗?如果是引起祸害的因素多而需要的因素少,那么满堂之金玉对你是福是祸不是很清楚吗?
要保有那么多的财宝干什么,不如够用为好。
富贵而不知收敛,不知自律,骄横而妄为者必会招致祸端。
这是自己给自己造成的祸害。就如已经金玉满堂,却不知应该损有余补不足一样。如已经脑满肠肥,却不知节衣缩食一般。
富贵而知谦退、行善行,则无祸事。富贵而更加骄横、行恶行,乃自寻死路。
天道之运,顺时而行,顺序而作。
功成之后,不可占据原位不走,否则有害全局。
天道之功成身退,乃指天道运行之顺序、程序、各司其时。如四季顺序而行,日夜交替而作,不退为反常、为妖,反其时即为害。
《洛书》所表现的阴阳二气的相反相成的左旋右转,如时钟般准确,丝毫没有停留,准时的进行自己的工作。完成后就按时退出,进入下一个环节,不会停留在当地欣赏成果、等候奖赏、居功自傲。
验于社会,就是只享受过程,只求奉献,不求索取。
就像四百米接力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段任务,完成任务必须退出,你不能够责备那些跑完自己的一百米以后退出的人没有责任心,如果叫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全部给包了,会发生什么结果?
功成身退就是螺丝钉思想,就是机器和齿轮的关系。
所谓激流勇退者,乃是见到困难就溜,见危险就逃,不作为而躲避,与某些人无耻吹嘘的“敢于不冲”“曲线救国”是同一类无耻行为。老子提倡的是完成任务而不居功,某些人实行的是见到危险就逃跑,这是在境界上有天壤之别的两种思想与行为,把这两种行为扯在一起是对老子的极大污蔑,也证明了持这种观点的人的无知、无耻、无德。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道德经·功遂身退_百度百科
道德经·功遂身退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老子,又称老聃、,字,楚国苦县曲仁里(今河南鹿邑县)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始祖,唐高宗亲临鹿邑拜谒, 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而苦县也因老子被皇帝先后更名为、、鹿邑县,并在鹿邑留下许多与老子相关的珍贵文物。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道德经·功遂身退原文第九章功遂身退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棁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道德经·功遂身退译文
执持盈满,不如适可而止。将铁器磨出锋利的刃,不可长久保持刃的锋利。金玉满堂,不能长久守住。富贵而骄纵,是自己给自己带来祸害。功成身退才是自然之大道。
道德经·功遂身退解析
芸芸众生,谁不追逐名利、贪爱财富、倾慕荣华?能做到超然物外者有几许人?我们生活在现实世界里,不可能不食人间烟火,我们要吃、穿、住、用、行,这是最基本的需求,当这些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我们还会积极地思考如何实现自身的价值,马斯洛的需求五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的需求是分等级的,当低级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我们就会迫切满足自己更高层次的需求,这是十分简单而又非常复杂的道理,说它简单是因为提到需求,每个人都深有体会,不难理解;说它复杂是因为每个人的需求不同,对需求的理解也不同,这是就个体而言的,从整体上说,人类的贪欲是永远都无法满足的,这一劣根性决定了人类会一直追逐名利、富贵。一旦我们名利双收,该如何留住它们,而不致使它们如云烟般飘散?这一章讲的就是怎样才能永久地保住名利和富贵的问题。
手拿一个杯子,往里面加水,当水满的时候,我们还不停地往里加,结果会怎样呢?这是三岁的小孩都能回答的问题,水满了当然会溢出来。换一个问题:我们拉满弓后继续用劲拉,结果会怎样呢?毫无疑问当然是弦被我们拉断了。这两个小问题同出一源,那就是“满招损”,这个道理无人不晓,无人不懂,但要是与我们的实际生活和我们自身的欲望挂起钩来,恐怕就很少有人能够真正明白了。
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这是人的本性使然。我们人类如何克服自身的弱点,这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让我们且看锋利的剑吧,它又尖又锐,锋芒毕露,然而锋刃易卷,再磨再损,不久就会被人捐弃,因而老子说越尖锐的东西,越不会长久保存。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如此比喻人生,听起来有些消极,但也不违背常理。人生的短暂和草木的转眼枯亡没有本质上的不同,所以我们一想到自己的年龄就发憷,不禁哀怨日子太过匆匆。有人在短暂的一生里拼命捞取金钱,试图想用对财富的占有来证明自身存在的意义;而有的人一心想出名,想通过名声来证明自己没有虚度生命。于是人们开始争名夺利,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他们不惜出卖灵魂,结果是得到的没有付出的代价昂贵,何苦呢?当然,我们不反对采用正当的手段来获取金钱和名利,但我们必须清楚,人是赤条条地来又赤条条地去,富贵和名利是分毫也带不走的。
古往今来,没有人能永久地保存自己的名位抑或财富,即便是财富和权力倾天下的王公贵族,甚或一手遮天的帝王也无法保留自己的地位和财富,他们让后人将珠宝和自己的尸体埋葬在一起,并安装上了各种机关,以求保全自己生前拥有的财富,可他们无论如何也不曾想到,就在他们被安葬后,盗贼潜入他们的坟墓,将他们陪葬的金银财宝洗劫一空,并将他们的尸首抛弃在荒野,这是多么悲惨的结局!更有甚者,连自己的尸体也被偷走了,因为他们身上穿的是金缕玉衣,他们不但失去了珠宝也失去了自己。
老子在这一章告诉我们:物极必反。太满会溢,太尖利会断,这就启示我们要适可而止,进退有度。太露锋芒就会遭人嫉妒和陷害,不如到一定的时候退而隐之,即“功遂身退”,绝不可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欲望。退而隐之不是形式上的退居深山,而是要有功不倨傲,有名不恃名,有财不扬财。这就叫遵循大道。
大道就是如此,它滋养万物而不居功,没有恩义的对待,也就无所谓报答;万物接受大道的恩典,不去报答,大道和万物仿佛毫无关联,所以也就没有怨恨和嫉妒,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人类只有和大道同步才能做到收放自如、进退有度,才能达到失也是得、退也是进的境界。
道德经·功遂身退出处
《功遂身退》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九章。
《道德经》,又称《》、《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分家前
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即,河南人)所撰写,是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是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道德经》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为,所以有学者认为《道德经》被分为八十一章有明显的道教的九九归一的思想,在内容的分割上未免牵强。但道德经前三十七章讲道,后四十四章言德,简单说来,道是体,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首次破此惯例而分《道德经》为六十八章,相对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
企业信用信息设为首页||||
还没帐号?
微信号:daoisms
您的位置: >
热门搜索: |
“利而不害”和“为而不争”
来源:中国道教协会&&&&&作者:张宗奇&&&&&时间:&&&&&
具有与世界其他宗教经典同样的神圣地位。今天我们通过研究、阅读这部古老的经典,感知老子的教育,心领神会处,相信老子的观点,依然可以引导人类文明前行的道路。
《道德经》第81章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在这里,老子提出了两个并行的命题:&利而不害&和&为而不争&。静心体悟,这两个命题是相互联系的。&利而不害&是天道,&为而不争&是圣人之道。天道是体,是圣人之道的前提和根据;圣人之道是用,是天道的具体体现和实际应有。两者不能分开。
那么,天道又是怎么一回事?圣人之道怎么从天道来?在人类世界的现实社会生活中,&利而不害&与&为而不争&有什么意义呢?
让我们首先体会老子对天道的示解。
一、&利而不害&?
顾名思义,天道由&道&而来。《道德经》第1章即开宗明义,直接谈&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是&万物之母&。人类,作为万物之一的被造物,不可能认识作为造物主的&道&,就像桌子不能认识制作它的木匠一样。因而,&道&的本体、本质是人不可道、不可描述的。在这一点上,基督教等世界宗教的神学观点与道教一致。&道&即是上帝。&耶和华在他面前宣告说:&耶和华,耶和华,是有怜悯、有恩典的神,不轻易发怒,并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为千万人存留慈爱,赦免罪孽、过犯,和罪恶&。&
《出埃及记》第34章第6节。
这是《圣经》对耶和华上帝美德的描述。虽然上帝的本体不能被人类认识,但通过被造世界的完美,能够感知、体会上帝的美德。这也就是&道&的用,老子所谓&天之道&
《道德经》对&道&的美德作了总体叙述: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道德经》第16章。
&道&是永恒的。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第25章。
&道&统领天地人三才,&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并非指人类社会所处的大自然,是说&道&按照他本身本具的规律自然运行,独立不改,周行不殆。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
《道德经》第32章。
&道&是主宰,天下没有谁能让他作臣。
大道汎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爱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矣;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于大矣。以其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道德经》第34章。
&道&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流泛十方,扶携左右;万物靠他生息、繁衍而他一刻也不退辞,功成不居;不做主,不称大。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道德经》第37章。
&道&正因为无所为,才能&无不为&。
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道德经》第41章。
&道&隐藏自己的本体和功德,甚至连个名字都没有。但只有他,才善于给予和美成。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道德经》第62章。
&道&是奥秘,是宝藏,是庇护。&道&可以求得,是赦罪者。&&这一点,也与世界其他宗教的原罪、赦罪和原恩、救恩理念一致。&道&贵临天下。
&&&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道德经》第73章。
天道不争、不言,却善胜、善应,人不去召唤他,他却自己来。&繟然善谋&,他的网络恢恢遍布,疏落但不遗漏;尊临万物,却不弃毫末。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道德经》第77章。
天道的运行犹如制弓活动,抑高、举下,损有余、补不足。
&道&的美德是语言不能详尽描述的。在物质世界,如果有哪一种东西可以勉强比喻他的品德的话,那就是&水&!《道德经》第8章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以上所述,是老子对天道的总体论述。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老人家自己说的:&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由天道而来,我们再看看老子对圣人之道的论述。
二、&为而不争&
《道德经》第2章说: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对照本文前一部分的分析,由这段话我们完全可以了解到,圣人之道和天道紧密联系在一起。天道如何,圣人之道亦如何。圣人为什么要&处无为之事&?(1)&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所以圣人也无为。&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道德经》第57章。
我无所为则百姓自己自然顺从教化,我喜欢清静则百姓自然会走正道,我不刻意做事则百姓自会富足起来。(2)&为无为,则无不治&。&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道德经》第3章。
圣人治理天下,只做实事,让百姓吃饱肚子,强健筋骨。对生活中没有实际意义的心、志,尽量虚、弱,使百姓返朴归真,没有过分的知、欲。这样,那些恃知逞强的所谓&智者&,也会收敛自己,不敢胆大妄为。无为,天下才能大治。(3)无为才能真正有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无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道德经》第37章。
天下自定,是真正有为了。
《道德经》还启示我们另外一个重要的信息:圣人之道即众人之道。《道德经》第8章还说:&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这是在&上善若水&的比喻后所讲的一段话,针对的应该是包括帝王在内的人类大众群体。老人家在此号召大家向水那样不争.不争,所有的人都没有忧虑了。圣人之道化为众人之道后,对人类世界的进步才能产生作用。如果仅仅是圣人保有天道,一个人能对世界有多大的影响呢?
《道德经》第9章说:
持而盈之,不知其已;揣而棁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这也是针对大众的说法。任何事物都有期限,不能长保。金玉虽好,也没有谁能永远拥有。自满、骄傲于富贵,不过是给自己引来过咎罢了。大家应该遵从天道,什么事完工了,就退身离开。类似的针对大众的说法在《道德经》的章节中,还有不少。这就是人类的这位导师对芸芸众生的教育。再举几例: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道德经》第10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道德经》第12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道德经》第13章。
人们应该具备&玄德&,什么事工完成后,不占有、不依恃、不主宰。抛弃那些妨碍身、心、行健康的事,做像能吃饱肚子一样的实事,不事华而不实的虚套。&身&本是我的大患,但这个大患有它的妙用:尊贵的是志愿亲身给天下做事,好像可以寄存天下、托付天下。&&这是真正的&玄德&啊!?
由圣人之道到众人之道,并非一蹴而就。一方面圣人需要施行教化,&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道德经》第42章。
而另一方面,众人需要为道、得道、守道。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道德经》第48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
《道德经》第39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为道(即修道)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断修为,才有可能达到天道无为的境界。&一&在此是&道&的代名词,得一者,得道也。但为道、得道、守道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事。&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道德经》第41章。
圣人的教化也非大家都能接受,&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道德经》第70章。
我的语言、文字很容易理解,很容易付诸实施。但天下人没有谁能理解它们,实践它们。因此在这种情形中,圣人只能是怀揣着宝玉,身上却穿着破烂的粗布衣裳。
《道德经》五千个字,但它给人类提出的命题何止是我们上面分析的这两个。由于众所周知的各种原因,今天的人类世界真正走到了十字路口。我们究竟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大家给出的答案不少。用心灵阅读《道德经》,我们感知到两千五百年前的老子,其教诲弥久长新。本人的观点是,由自由资本主义带来的竞争观念,它的历史作用应该结束了。人与人竞争,人与社会竞争;国家与国家竞争;人类与自然竞争&&竞争复竞争,竞争何时了?由竞争充斥的人类世界不可能消停、和谐。竞争实际上已变成了今天人类文明前进的大敌。人类社会在今天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是,摒弃竞争意识,建构合作机制,逐渐走上&利而不害&和&为而不争&的道路,只有这样,建立和谐世界、和谐社会、和谐宗教、和谐人生的理想才能实现。
(责任编辑:张恒溢)
欢迎投稿:
Email:server#daoisms.org(注:发邮件时请将#改为@)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道教之音"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道教之音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道教之音"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道教之音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猜你会喜欢
最近更新热点推荐
所谓悬棺,是指人死后用棺材装殓,然后把棺材悬于山崖上这种悬棺葬多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出现,中原地区比较罕...[]
《荀子宥坐》中子贡问孔子: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孔夫子回答水有九德,是故君子逢水必观。作为...[]
妈祖是海丝路上各国人民敬仰的神女,是世界和平女神。一带一路的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大...[]
三清宫 景愈藏而境界愈大 上清宫 天师殿 道教建筑中的装饰 道教创始初期,修道者大多住在深山的茅舍或洞穴之中,...[]
门神,是最受人们欢迎的家宅保护神之一。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就有过春节时在门上贴门神的习俗。随着历史的演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揣而锐之读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