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E到F为什么不是乙炔生成乙醛醛而是酸?

从A.甲醛&&B.蛋白质&&C.乙醇&&D.聚苯乙烯&&E.乙酸&&F.淀粉六种有机物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标号填在空格内.(1)羊毛的主要成分是______.(2)可用来检验碘单质的是______.(3)随意丢弃会造成“白色污染”的是______.(4)能用于除去热水瓶内胆中水垢〔主要成分:CaCO3,Mg(OH)2〕的是______.(5)某些装饰材料挥发出______和苯等有毒物质会对空气造成污染.(6)交警检测驾驶员呼出气体中的______含量判断其是否酒驾.
不要走°81
(1)羊毛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故答案为:B;(2)淀粉遇碘变蓝,可可用来检验碘单质的是淀粉,故答案为:F;(3)塑料的随意丢弃会造成“白色污染”,给出的物质中只有聚苯乙烯为塑料,故答案为:D;(4)利用强酸制取弱酸反应可知,酸性大于碳酸的酸可除水垢,给出的物质中只有乙酸为酸,且酸性大于碳酸,可用来除水垢,故答案为:E;(5)甲醛为常用的合成粘合剂的材料,且甲醛有毒,则某些装饰材料挥发出甲醛和苯等有毒物质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故答案为:A;(6)酒精被重铬酸钾氧化,颜色发生变化,交警利用酒精含量和颜色变化鉴别酒驾,故答案为:C.
为您推荐:
(1)羊毛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2)淀粉遇碘变蓝;(3)塑料的随意丢弃会造成“白色污染”;(4)利用强酸制取弱酸反应可知,酸性大于碳酸的酸可除水垢;(5)甲醛为常用的合成粘合剂的材料,且甲醛有毒;(6)酒精被重铬酸钾氧化,颜色发生变化,交警以此鉴别酒驾.
本题考点:
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有机化学反应的综合应用.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常见有机物性质的考查,注意化学与生活的联系,题目难度不大.
扫描下载二维码某有机物A在NAOH溶液上发生水解反应生成B和C,B在一定条件下氧化得D,D进一步氧化生成E,D、E 都能发生银镜反应,C与盐酸作用生成F;F与E互为同系物,且F比E 多一个碳原子,所以A是什么?(只有醛类物质能发生银镜反应吗?)
欲猫人1569
A是乙酸甲酯.B是甲醇、D是甲醛、E是甲酸、C是乙酸钠、F是乙酸.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2)反应①~⑥中符合原子经济性的是①、⑤(填序号);(3)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③,判断有关反应的类型:⑥消去反应;(4)E物质的同分异构体中,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其中一个是羧基的有3种;(5)下列关于E的说法正确的是a b(双选,填字母).a.能与银氨溶液反应&&&&&&&&&&&&&&&&&&&&&&&&&&b.能与金属钠反应c.1molE最多能和3mol氢气反应&&&&&&&&&&&&&&&&&d.核磁共振氢谱中有6个峰.
分析:CH2=CH2与水反应生成A,A为乙醇;乙醇催化氧化得到B,B为乙醛;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反应生成C,C为;催化氧化得到D,D为;乙醛和反应生成E,E为;发生消去反应得到F,F为.再结合对应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以及前后转化关系解答该题.解答:解:(1)CH2=CH2与水反应生成A,A为乙醇;乙醇催化氧化得到B,B为乙醛;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反应生成C,C为;催化氧化得到D,D为,故答案为:;(2)反应②中副产物为水,反应③中副产物为氯化钠,反应④中副产物为水,反应⑥中副产物为水,反应①和⑤无副产物,原子利用率100%,故答案为:①、⑤;(3)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反应生成C,C为,方程式为:;乙醛和反应生成E,E为;发生消去反应得到F,F为,故反应⑥为消去反应,故答案为:;消去反应;(4)的同分异构体中,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其中一个是羧基,则另一个是乙基,两个取代基位置关系可以为邻、间、对,故共用3种,故答案为:3;(5)a、有醛基,能与银氨溶液反应,故a正确;b、有羟基,能与钠反应,故b正确;c、一个苯环能与与3个氢气反应,一个醛基能与1个氢气反应,故1mol最多能和4mol氢气反应,故c错误;d、中共用7种氢原子,故核磁共振氢谱中有7个峰,故d错误;故答案为:ab.点评:有机推断是高考热点题型,每年高考必考,对学生的阅读和思维能力要求较高.题目信息的运用是关键.有机反应方程式的正确书写是基础.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化学
仔细体会下列有机合成过程中碳骨架的构建及官能团的引入和转化,完成下题:已知两个醛分子在NaOH溶液作用下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一种羟基醛:肉桂醛F(分子式为C9H8O)在自然界存在于桂油中,是一种常用的植物调味油,工业上主要是按如下路线合成的:已知:反应⑤为羟醛缩合反应.请回答:(1)肉桂醛F的结构简式为:.E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羟基、醛基.(2)反应①~⑥中符合原子经济性的是①⑤.(3)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②△2CH3CHO+2H2O2C2H5OH+O22CH3CHO+2H2O,③.写出有关反应的类型:②氧化⑥消去.(4)符合下列要求的E物质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其中有一个甲基在对位且属于酯类).
科目:高中化学
肉桂醛F()在自然界存在于桂油中,是一种常用的植物调味油,工业上主要是按如下路线合成的:已知两个醛分子在NaOH溶液作用下可以发生反应,生成一种羟基醛:请回答:(1)D的结构简式为;检验其中官能团的试剂为银氨溶液或新制的Cu(OH)2悬浊液.(2)反应①~⑥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①⑤(填序号).(3)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③.(4)在实验室里鉴定分子中的氯元素时,是将其中的氯元素转化为AgCl白色沉淀来进行的,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BCDA(请按实验步骤操作的先后次序填写序号).A.滴加AgNO3溶液&&B.加NaOH溶液&&&C.加热&&&&D.用稀硝酸酸化(5)下列关于E的说法正确的是ab(填字母).a.能与银氨溶液反应b.能与金属钠反应c.1mol&E最多能和3mol氢气反应d.核磁共振氢谱中有6个峰(6)E物质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其中符合条件: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其中一个是羧基的为:三种任写一种即可(写出其中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即可).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学年辽宁省盘锦市高三9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15分)仔细体会下列有机合成过程中碳骨架的构建及官能团的引入和转化,完成下题:
已知两个醛分子在NaOH溶液作用下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一种羟基醛:
肉桂醛F(分子式为C9H8O)在自然界存在于桂油中,是一种常用的植物调味油,工业上主要是按如下路线合成的:
已知:反应⑤为羟醛缩合反应。请回答:
(1)肉桂醛F的结构简式为:&&&&&&&&& 。E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2)反应①~⑥中符合原子经济性的是&&&&&&&&&&&&&&&&&&&&&&

(3)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②&&&&&&&&&&&&&&&&&&
,③&&&&&&&&&&&&&&&&&&

写出有关反应的类型:②&&&&&&&&&&&&&&
⑥&&&&&&&&&&&&&&

(4)符合下列要求的E物质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其中有一个甲基在对位且属于酯类)。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3年山东省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一)(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肉桂醛F()在自然界存在于桂油中,是一种常用的植物调味油,工业上主要是按如下路线合成的:已知两个醛分子在NaOH溶液作用下可以发生反应,生成一种羟基醛:请回答:(1)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检验其中官能团的试剂为______.(2)反应①~⑥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______(填序号).(3)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③______.(4)在实验室里鉴定分子中的氯元素时,是将其中的氯元素转化为AgCl白色沉淀来进行的,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______(请按实验步骤操作的先后次序填写序号).A.滴加AgNO3溶液&&B.加NaOH溶液&&&C.加热&&&&D.用稀硝酸酸化(5)下列关于E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a.能与银氨溶液反应b.能与金属钠反应c.1mol&E最多能和3mol氢气反应d.核磁共振氢谱中有6个峰(6)E物质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其中符合条件: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其中一个是羧基的为:______(写出其中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即可).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A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E同主族,且E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A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的两倍.B、C两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C、D两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F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D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回答下列问题:(1)用电子式表示B、F两元素形成化合物的过程:;(2)A、C两元素的化合物与B的氢氧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填“大于”、“小于”)E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B(12分)A、B、C、D均为短周期不同主族的元素,分别属于三个不同的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C可形成原子个数比分别为1:1和2:1的两种化合物.A与B能形成一种使湿润红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X,A与D能形成酸性气体Y.A、B、C能形成一种离子化合物,其水溶液成弱酸性,请写出:(1)D的元素符号,X跟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用化学用语解释A、B、C形成的化合物水溶液呈弱酸性的原因.(3)铋(Bi)跟D元素能形成化合物(BiD3),其水解生成难溶于水的(BiOD).①BiD3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把适量的BiD3溶于含有少量Y的水中,能得到澄清溶液,试分析可能的原因..③医药上把BiOD叫做“次某酸铋”,分析这种叫法是否合理?.若认为不合理,请说明理由,.(若认为合理,此空可不作答). - 跟谁学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搜索吉安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分类:A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E同主族,且E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A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的两倍.B、C两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C、D两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F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D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回答下列问题:(1)用电子式表示B、F两元素形成化合物的过程:;(2)A、C两元素的化合物与B的氢氧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填“大于”、“小于”)E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B(12分)A、B、C、D均为短周期不同主族的元素,分别属于三个不同的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C可形成原子个数比分别为1:1和2:1的两种化合物.A与B能形成一种使湿润红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X,A与D能形成酸性气体Y.A、B、C能形成一种离子化合物,其水溶液成弱酸性,请写出:(1)D的元素符号,X跟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用化学用语解释A、B、C形成的化合物水溶液呈弱酸性的原因.(3)铋(Bi)跟D元素能形成化合物(BiD3),其水解生成难溶于水的(BiOD).①BiD3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把适量的BiD3溶于含有少量Y的水中,能得到澄清溶液,试分析可能的原因..③医药上把BiOD叫做“次某酸铋”,分析这种叫法是否合理?.若认为不合理,请说明理由,.(若认为合理,此空可不作答).A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E同主族,且E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A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的两倍.B、C两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C、D两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F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D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回答下列问题:(1)用电子式表示B、F两元素形成化合物的过程:;(2)A、C两元素的化合物与B的氢氧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填“大于”、“小于”)E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B(12分)A、B、C、D均为短周期不同主族的元素,分别属于三个不同的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C可形成原子个数比分别为1:1和2:1的两种化合物.A与B能形成一种使湿润红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X,A与D能形成酸性气体Y.A、B、C能形成一种离子化合物,其水溶液成弱酸性,请写出:(1)D的元素符号,X跟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用化学用语解释A、B、C形成的化合物水溶液呈弱酸性的原因.(3)铋(Bi)跟D元素能形成化合物(BiD3),其水解生成难溶于水的(BiOD).①BiD3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把适量的BiD3溶于含有少量Y的水中,能得到澄清溶液,试分析可能的原因..③医药上把BiOD叫做“次某酸铋”,分析这种叫法是否合理?.若认为不合理,请说明理由,.(若认为合理,此空可不作答).科目:难易度:最佳答案解:【A】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E同主族,且E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A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的两倍,则A为氧元素,E为硫元素;D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D元素的原子序数大于氧元素,则D有3个电子层,故最外层电子数为4,故D为硅元素;B、C两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则B、C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4,原子序数B、C大于氧元素,则B、C两元素不可能为同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1、3组合,原子序数B小于C,故B为钠元素,C为铝元素;C、D两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F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则F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3+4=7,故F为氯元素.故A为氧元素,B为钠元素,C为铝元素,D为硅元素,E为硫元素;F为氯元素.(1)B为钠元素,F为氯元素,二者形成氯化钠,由钠离子与氯离子构成,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钠形成化合物的过程为.故答案为:.(2)A、C两元素的化合物为氧化铝,B的氢氧化物为氢氧化钠,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2O3+2OH-=2AlO2-+H2O.故答案为:Al2O3+2OH-=2AlO2-+H2O.(3)D为硅元素,F为氯元素,非金属性Si<Cl,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小于E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故答案为:小于.【B】A、B、C、D均为短周期不同主族的元素,分别属于三个不同的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与B能形成一种使湿润红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X,则X为NH3,所以A为氢元素,B为氮元素;A、C可形成原子个数比分别为1:1和2:1的两种化合物,C为氧元素,A、B、C能形成一种离子化合物为硝酸铵,其水溶液成弱酸性,符合题意;A与D能形成酸性气体Y,元素为不同主族的元素,分别属于三个不同的周期,故D为氯元素.故A为氢元素,B为氮元素;C为氧元素,D为氯元素;X为NH3,Y为HCl.(1)由上述分析可知,D为Cl;X为NH3,Y为HCl,氨气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反应方程式为NH3+HCl=NH4Cl.故答案为:NH3+HCl=NH4Cl.(2)A为氢元素,B为氮元素;C为氧元素,A、B、C形成的离子化合物为硝酸铵,水溶液呈弱酸性的原因 NH4++H2ONH3oH2O+H+.故答案为:NH4++H2ONH3oH2O+H+.(3)D为氯元素,铋(Bi)跟Cl元素能形成化合物(BiCl3),其水解生成难溶于水的(BiOCl).①BiCl3水解生成难溶于水的BiOCl,各元素化合价为变,所以水中氢原子与氯原子结合生成HCl,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iCl3+H2OBiOCl+2HCl.故答案为:BiCl3+H2OBiOCl+2HCl.②Y为HCl,BiCl3水解BiCl3+H2OBiOCl+2HCl,生成难溶于水的BiOCl,把适量的BiCl3溶于含有少量HCl的水中,盐酸抑制BiCl3水解,得到澄清溶液.故答案为:盐酸抑制BiCl3水解.③BiOCl中的Cl为-1价,不是+1价,这种叫法不合理.&&&&故答案为:不合理;BiOCl中的Cl为-1价,不是+1价.解析【A】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E同主族,且E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A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的两倍,则A为氧元素,E为硫元素;D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D元素的原子序数大于氧元素,则D有3个电子层,故最外层电子数为4,故D为硅元素;B、C两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则B、C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4,原子序数B、C大于氧元素,则B、C两元素不可能为同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1、3组合,原子序数B小于C,故B为钠元素,C为铝元素;C、D两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F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则F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3+4=7,故F为氯元素.【B】A、B、C、D均为短周期不同主族的元素,分别属于三个不同的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与B能形成一种使湿润红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X,则X为NH3,所以A为氢元素,B为氮元素;A、C可形成原子个数比分别为1:1和2:1的两种化合物,C为氧元素,A、B、C能形成一种离子化合物为硝酸铵,其水溶液成弱酸性,符合题意;A与D能形成酸性气体Y,元素为不同主族的元素,分别属于三个不同的周期,故Y为氯元素.知识点:&&基础试题拔高试题热门知识点最新试题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现有九种有机物:A.乙醇&B.甲苯&C.苯酚&&D.甲酸&&&E.溴乙烷&&F.乙醛G.乙烯&&H.甲酸乙酯&&L.葡萄糖,在一定条件下:(1)与钠、碳酸氢钠溶液都能反应产生气体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2)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______;(3)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______;(4)不能使石蕊变红,但能酯化,且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在加热时反应的是______.
(1)甲酸与钠、碳酸氢钠溶液都能反应,分别产生氢气、二氧化碳气体,故选:D;(2)甲酸乙酯能发生银镜反应,同时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甲酸和乙醇,故选:H;(3)溴乙烷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醇,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故选:E;(4)葡萄糖不能使石蕊变红,但能酯化,且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在加热时反应,故选:L.
为您推荐:
(1)能与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物有:醇、羧酸、酚等;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的有机物有:羧酸;(2)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有:醛、甲酸、甲酸某酯、一些糖类等;能发生水解的反应有机物有:卤代烃、酯、二糖、多糖等;(3)能发生水解的反应有机物有:卤代烃、酯、二糖、多糖等;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有机物有:卤代烃、醇等;(4)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发生反应的有机物有:醛、甲酸、甲酸某酯、一些糖类等;酸显酸性,酸和醇能发生酯化反应.
本题考点:
乙醇的化学性质;乙烯的化学性质;溴乙烷的化学性质;苯酚的化学性质;乙醛的化学性质.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性质,比较基础,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注意知识的总结.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乙二醇生成乙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