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教科书主题图的建筑学教科书是什么地方

六年级数学专题教研《圆的认识》--张英华的个人空间
时 间 记 忆
最 新 评 论
专 题 分 类
最 新 日 志
最 新 留 言
用 户 登 录
友 情 连 接
六年级数学专题教研《圆的认识》
9:46:00 | By: 800037 ]
【教研专题】读懂学生之错题分析(计算)
&&& 一、改善目标预设
1.在探索和实践中真正理解分数乘除法计算的算理和方法。
2.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感觉简算是一种“趣事”。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4.学生分数乘除法计算的准确率高。
二、教研策略
1.集体备课,研究教法,寻找最适合本班的教法授课。
2.提倡同伴互助,分享交流的教研策略。
3.大胆尝试、积极反思的教研策略。
4.以“学生”为载体,采用“说、听、评”的活动与交流策略。
三、预设成果
1.经过约两个月的训练,学生能在理解乘除法算理的基础上,熟练计算或简算,方法正确确率超过85%。(专项比赛成绩)
2.简算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作业、测验卷)
3.能灵活、有效解决相应实际问题。(作业、专项比赛、测验卷)
4.分数乘除法计算的典型错题成因分析及解决策略得到认可和推广,为后来年级和总复习的教学提供参考意见。(成因分析与解决策略分析表)
【前期相关准备工作】
1.经过集体讨论、反复推敲,结合教学进度,最后确定本年级“认识圆”和“鸡兔同笼”两个教材作为组内轮流课的课题,由苏丹和朱丹华老师执教“认识圆”;覃向雄和蕾蕾老师执教“鸡兔同笼”。
2.结合“课标”和教参,认真学习“读懂学生”相关材料,通过观课之后的评课与交流,最后由执教本节课的张英华老师展示“认识圆”。
3.确定课题后,组内进行集体备课、听课和评课,三两次试教,多次修改。
【本课关注重点】
1.一般概念课教学的有效性?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只有概念明确才能判断正确,概念不清便会引起错误。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方式明晰概念。
目前小学数学教材已经淡化概念,但一些固定的概念又不得不学,如何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较好完成概念教学。
2.运用所学概念解析现实生活的某些现象。
【电子教材】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 “圆的认识”P56-58  
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圆及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2.会用圆规画圆;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观察、分析、综合、概括的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画圆。
教学难点:辨析圆的概念和学会画规定大小的圆。  
教具准备:直尺、圆规、课件、圆片、记录表等。  
学具准备:圆规、直尺、圆片 
教学过程:&& &&&&&&&&&&&&&&&&&&&&&&&
一、源于生活,初步感知
1.示圆,揭题。
&2.举例圆:生活中哪些物体表面是圆形的?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认识圆各部分名称
(1)找圆心
&&A对折圆片:你发现了什么?
& &B多媒体:出示圆心概念。
&&& &&C学生标圆心及字母O。
(2)认识半径
A用自己的话说半径。
B示半径概念, 强调“圆上”,“任意一点”。
C指名一生画半径。
D学生在圆片上标半径及字母。
(3)认识直径
A判断哪条是直径。
&&B 强调直径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通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 。
C学生在圆片上标出直径及字母。
2.探究圆的特征。
(1)小组合作,用不同的方法探究圆的特征,填写“发现单”。
(2)学生汇报交流。
(3)总结:在同一圆内(或等圆)有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所有的直径都相等,所有的半径都相等.直径都是半径的2倍。
(4)半径、直径关系口头练习。
3.圆规画圆
(1)学生自由画圆。
(2)画得好的学生小结方法。
(3)师小结学生的画法:定点& 定长&& 旋转一周。
(4)师画规定半径的圆。
(5)生画规定半径的圆。
&& (6)小结: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三、实际应用,深化认知
1.判断。& &&&&&&&&&&&
2.生活中圆的应用:车轮为什么是圆的?
四、全课小结
[ <span id="t_-12-16 17:00:14 | By:
本期优秀点评奖:张英华、于
巧、黄志海
[ <span id="t_-12-15 22:18:25 | By:
那天很遗憾错过了一次学习的机会,没能听到张英华老师精彩的授课。今天特地到网上看看大家的评论,向各位老师学习。
[ <span id="t_-12-10 16:16:28 | By:
不好意思,请原谅我来晚了,因为一直忙着课的事情。 《圆的认识》是小学阶段研究曲线图形的开始,是学生图形认识发展的又一次飞跃。今天张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节精品课,让我耳目一新。原来六年级的课堂,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样沉闷,而是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不断的提升。有两点亮点很值得我学习。 (一)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学习数学。 因为圆是一种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平面图形。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通过生活中的圆,激活已经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感性经验,促使学生逐步归纳内化,上升到数学的层面来认识圆,体会到圆的本质特征。因此,张老师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物品为入手,进行情境引入。 (二)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张教师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半径、直径、半径与直径关系的探讨过程中,张老师采用了“放”,有目的地放,“找一找圆的特征?”“折一折,发现了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研究、观察、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从而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主动获取了相关知识和宝贵的学习方法。 可见这是一节成功的研究可,但是有一点小小的建议如果注意是不是就更完美了,在教学“半径和直径的关系”时,老师小结时出示“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在你的教案里也有提到)在探究过程中,也有个别同学从数量上去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从数学角度来说,这话不严密,如果可以改为“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呵呵……说得不对还请大家包涵。 [张英华037]回复:许老师虽然上一年级,却有着六年级的严谨,赞一个。 [ 10:17:48]
[ <span id="t_-12-10 8:44:21 | By:
第一次用自己的用户名登陆参与我们组的网络教研,弄了半天才进得来!感慨自己终于不是游客了!
听了这节六年级的数学课感觉很亲切,我也是刚从六年级下来,现在上一年级,觉得孩子突然从大变小很难适应。现在回过头来看六年级的课觉得真是不一样!《认识圆》这节课不是第一次听了,我曾经听过特级教师潘晓明老师上过这个内容,这次听张英华老师上《认识圆》这节课感觉别具一格。张老师让孩子从生活中去发现圆的存在,体现了数学就是来源于生活,在教学中给出孩子问题“在同一个圆里,有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直径和半径的长度有什么关系?”让孩子自己讨论、发现通过讨论对圆的认识不断的完善。这样的开放式教学让孩子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像这样的教学方法很值得我学习!我想孩子需要他们的一片天,我们应该把课堂教给孩子,相信孩子能行![张英华037]回复:热烈欢迎黄老师成为我们中的一员!谢谢你的支持! [ 10:12:54]
[ <span id="t_-12-8 18:05:35 | By:
虽然还没有上过六年级的课,可是圆的认识这一课已多次结缘。今天再次看到成熟、务实的六年级团队展现的一节网络教研课,课上张老师沉着、淡定的教学,简介、干练的语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孩子们有这样优秀的老师真是幸福呀!
圆是孩子们很熟悉的一个图形了,在日常的生活中真是比比皆是,这节课能让孩子们从数学的角度,全面、有序的认识圆在数学中的定义,从认识圆心到半径、直径,步骤明确,层层深入,通过学生的探索发现、合作交流、自主汇报真正做得了将课堂还给孩子,让他们得到了动手的机会,也会增强这些枯燥的文字概念在他们脑中的生成和记忆!
能看出这节课真是凝聚了六年级组老师们的智慧和辛劳!谢谢老师们给我那么好一个学习的机会![张英华037]回复:感谢李老师,过奖了!能否引起大家的思考,是这节课的价值所在。 [ 1:32:25]
[ <span id="t_-12-8 16:33:47 | By:
首先感谢六年级组的老师们,因为你们的付出,让我有幸听到这节精彩的数学课。我也曾深入的思考过这节课。在画这一环节,我在教学中是分两个层次进行,首先让学生利用多种方法进行尝试画圆,接着学生反馈自己画圆的方法。在反馈时,主要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先区别用实物画圆和用圆规画圆方法的不同,然后指出正确地用圆规画圆的方法,让学生学会用圆规正确画圆。第二步联系用线绳画圆的方法,体会在实际运用中用线绳原理画圆的优点。最后比较用圆规画圆和线绳画圆的相同点,小结出画圆的方法是定点、定长、旋转一周。我觉得设计的意图是开放的,学生探索画圆的方法是主动的,但在反馈的过程中层次比较乱,听了张老师的课后,她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反馈层次的把握,让学生在两次比较画圆方法的不同与相同过程中,体会它们的各自特点,找到画圆的原理和方法。 我发现这样的教学来得更深入人心,学生的印象更为深刻,。感谢张老师给我带来了这样的一种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
[张英华037]回复:覃老师,您的设计总是棋高一着,非常盼望听您的课.学习了! [ 1:24:56]
[ <span id="t_-12-8 16:24:35 | By:
很荣幸能听到张英华老师执教的《圆的认识》,这节课不仅让学生直接的图形感受的圆形特征,从而引出圆的概念,还通过CAI、动手操作、比较等活动使学生感知进一步弄清同圆中半径与直径的关系,正确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此外,本课的知识点比较多,在小组合作讨论的时候,教师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通过有目的的探究活动,讨论交流半径的特征、直径的特征、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以及圆是轴对称图形等相关知识。这样的设计避免了教师冗长的讲解,学生学习方式的单调,而且通过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有兴趣的,主动的进行探索。这节精品课不仅给学生探究的机会,也给我们五年级教师一个很好的指向。[张英华037]回复:谢谢王老师,把我的课升级为“精品课”,我会继续努力打磨!欢迎你和大家参与打磨! [ 1:20:51]
[ <span id="t_-12-8 15:18:31 | By:
感谢张老师给我们呈现了这样一节精彩的课,六年级的老师辛苦了!
张老师这节课通过放手让学生折、画、量等操作,达到对圆的认识慢慢丰满起来,让学生对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教学当中,教师又以探究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为侧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小组自己想办法证明,此环节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这样孩子是有需要的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发言时,可能有些孩子一下没有把语言组织好,因此举手回答的人数不多,这时,如果老师能及时采取先小组讨论,集思广益后再个别提问,可能就能照顾到多数学生,以上属本人不成熟的想法,如有不对之处,请批评指正![张英华037]回复:黄老师过谦了!小组合作这个环节由于时间关系,收得稍快了些,时间再充裕些,孩子们的思考会更充分。 [ 1:14:05]
[ <span id="t_-12-8 13:00:34 | By:
这节课不仅数学组的老师讨论热烈,也吸引了其他学科老师的参与,看来的确有价值和意义。先学习了前面老师的观点,收益颇深。一直都很欣赏张老师抓教学搞研究的态度,周全细腻,这节课的处理也同样体现了她的这个优点。
在教学设计中,张老师针对概念教学这个类型的课,抓住了概念的本质进行教学,循序渐进,这点做得较好。另外,在得出概念后,通过多媒体的直观演示提供反例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体现了“辨析”“”“辩证”的方法在教学概念中的运用。
关于“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这个问题,我也有同感,得到的启发是对于某个问题的探讨,想要学生理解你设问的意图,教师提问的技巧很重要,否则就容易“南辕北辙”了达不成教学目标。 [张英华037]回复:谢谢陈丽老师,互相学习,共同成长!问题一定要问明确,问到位! [ 1:06:49]
[ <span id="t_-12-8 9:56:41 | By:
感谢张英华老师给我们呈现了一节精彩的课,辛苦了!    我认为张老师本节课亮点很多,前面许多老师都谈了,本人就不重复了,下面仅谈两点
1、联系生活,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硬币)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上课一开始出示一枚硬币,让学生把硬币与学过的图形进行比较,发现:圆是曲线图形,接着让学生让学生找生活中的圆,使学生获得较丰富的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2、教学中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做为主线。
在引导学生理解圆的意义的基础上,教师将课本中圆的特征这一部分内容留给学生自主探究,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讨论验证等活动进行主动探究学习,让学生在操作中领悟、体验,认识圆心、圆的直径、圆的半径及半径与直径的关系等一系列知识学习,努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则真正成为课堂上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张英华037]回复:得到资深前辈--刘老师的肯定,我心里挺激动的!我特羡慕你们班孩子,口才超好,“生如其师”阿,多教教我吧! [ 1:04:13]
[ <span id="t_-12-7 23:59:39 | By:
感谢张老师给我们呈现了一节精彩的课,张老师辛苦了!
我认为张老师本节课设计的亮点是能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以剪的圆为素材,用圆规和尺子为研究工具,有目的、有意识安排学生用量一量、折一折、画一画、比一比的方法合作探究直径和半径之间的关系。启发学生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参加讨论,用耳去辨析同学们的答案,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经历观察、操作类比,归纳等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意识。这一开放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具体、直观的操作中发现了半径、直径的本质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不但突出了教学重点,而且分散了教学难点,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整个环节都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与合作交流中感悟、体验、认识圆的各方面知识,都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他们变被动的操作为主动的探究,不是在学数学,而是在“做数学”和“数学的思考”。教师作为指导者与参与者,自然的引导学生将活动过程上升为数学概念来认识。学生在研究活动中,对圆的特征的认识过程就是一种研究与发现的过程,是一种对话与共享的过程。学生在获得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数学思维不断发展,同时也获得了积极丰富的情感体验。 [张英华037]回复:苏老师也辛苦了!咱们同甘共苦啊! [ 0:56:33]
[ <span id="t_-12-7 23:39:54 | By:
《圆的认识》是小学六年级教材中相对较难的一堂课,教学中既需要学生理解很多概念性的内容,同时还需要学生通过大量的动手操作去理解并掌握圆的特征以及相关的知识。这节课张教师准备的非常充分,准确把握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教学设计合理,环环相扣,做到了数学知识严密的逻辑性。教学时张老师能将概念的获得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在活动中的发现,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如在学习圆的特征的时候,教师让学生通过折圆找到圆心,并布置了在折圆时候的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和疑惑去操作,寻找灵感碰撞的那一瞬间。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逐渐发现半径和直径的特点,感知到半径是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直径是通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并根据它们的特点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直径和半径的概念,以及半径、直径的关系,然后在形象的理解它,真正的将几何中抽象的语言描述与具体形象联系了起来,实现了学生的内化。与其他老师有同感,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是很透,对各概念的辨析时间不够,造成在解决“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这一实际问题时,学生理解不到位。[张英华037]回复:柯老师不愧是资深教师,功力深厚。您多赐教! [ 0:55:08]
[ <span id="t_-12-7 21:31:29 | By:
圆的认识这节课知识点有很多,有半径、直径、圆心等,容量很大。上起来确实不容易。学习圆的特征时候,教师布置了学生进行折圆。在学生的折的过程中,逐渐发现半径和直径的特点,感知到半径是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直径是通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并根据它们的特点用概括出直径和半径的概念,以及半径、直径的关系,将几何中抽象的语言描述与具体形象联系了起来。教师还注重了课件的实用性,对于一些概念中的重电子用不同颜色标注,帮助学生更好理解记住这些概念。[张英华037]回复:感谢柯静婷老师,概念教学的设计从直观入手,学生的确较易掌握。 [ 0:52:31]
[ <span id="t_-12-7 20:15:55 | By:
圆的认识》一课中涉及有圆的概念、半径、直径特征及其之间关系等多块知识板块,是一节颇具难度的空间与图形领域典型课。这节课的概念比较多,张老师适时地通过一些反例,让学生对比辨析,加以理解。另外还有一点值得我欣赏的就是张英华老师注重引导学生剖析关键词的含义。要使学生对概念有完整、深刻的理解,必须深刻剖析定义,揭示定义中关键性词语、术语或符号的意义。对定义的分析是帮助学生认识概念的又一次提高,如教学圆的半径定义时,先引导学生理解“圆上”、“圆内”“圆外”,再引导学生理解“圆上任意一点”的含义,让学生在体会到圆上有无数多个点;在确定两个端点位置时,教师要使学生体会到:半径的另一个端点在圆上,这个端点具有任意性,最后将其概括为“圆上的任意一点”,从而使学生从半径的外延方面进一步理解半径的概念。[张英华037]回复:谢谢张慧老师,你看课非常地细致!向你学习! [ 0:46:27]
[ <span id="t_-12-7 9:47:49 | By:
经过多次的试教,今天我们看到了一节层次清晰、环节紧扣、浅入深出的概念教学课。 概念教学确实是比较难上的,因为有些概念学生一看就能明白,就能直接运用概念来解决问题了,但是要深入地去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却是非常困难的,而我们教学的重点就是让学生真正地更深层次地去理解概念。如何去解决这个难题呢?今天我们看到了张英华老师不同的呈现方式:开课伊始,张老师基本于对六年级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状态的了解,直接引出了基本概念,而没有让学生绕圈子,费劲地去寻找它,让学生误认为学习就是直接摘取信息而已,但实际要去了解知识的真实含义还需要费很大的工夫,老师幽默的一句“概念学完就可以了,我们可以下课了”来引申后续学习。看到这一幕,我想起来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思想的引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主动构建对数学的真正理解,才能催化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 []回复:的确如此,光备教材还不行,还要学会备学生。遗憾的是,我没有朱老师的功力,一节课,以画圆为主线,巧妙地引导学生学习,圆画完了,知识也教玩了。看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我还需努力! [ 9:57:17]
[ <span id="t_-12-7 8:53:08 | By:
《圆的认识》是小学六年级教材中相对较难的一堂课,教学中既需要学生理解很多概念性的内容,同时还需要学生通过大量的动手操作去理解并掌握圆的特征以及相关的知识。这次,我非常有幸的欣赏到了张老师的一堂课,张老师在教学本节课时,主要是以直观的内容为主,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资源,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营造朴实无华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始终充满信心,充满激情地学习数学。不仅如此,教学中,张老师还用形象的活动材料、富有趣味化的活动形式,为学生创设了独立思考、自我体验、自我探索的学习情境,使得教学过程始终宽松、愉快。本节课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数学味浓,充满着智慧,我认为主要有以下的亮点:圆的对折;测量直径的长度和半径的长度等等,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来学习和了解圆的相关知识,学习兴趣盎然,感性认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的积极和主动。在教学“同一圆内的每条直径都相等”以及“半径和直径的关系”时,结合学生的测量,非常直观的表述了这些知识点。[张英华037]回复:
感谢何老师的表扬和爱护!何老师上课非常务实,多给我支几招吧! [ 11:28:24]
[ <span id="t_-12-7 0:02:20 | By:
纵观本节课,我认为张英华有如下几点做得比较好的:   1、 虽经多次试教和修改,但最终还是能形成有自己特点的课: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其主体地位,让他们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动手操作与合作学习就是最好的体现。
2、有效利用多媒体直观、形象教学概念。在认识“直径”时,教师利用媒体出示圆上的“几条线”,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辨别、分析认识“直径”的特征,深入理解概念的本质。
3、教学环节设计合理。圆的学习与研究来源于生活,学习有关圆的概念知识后,不仅可以利用圆规画圆,还可以解释生活中有关圆的一些形象。教学设计即遵循教材编者的意图,又有老师独到的处理环节,如:在小组合作探究圆的特征时,教师对学生提出的了一个要求:“想办法证明你的发现!”我觉得这个要求提得很好,能有效的促进学生思考,引发学生在探究行动后进行反思;于此同时在这个问题的引领下还能提升学生在探究发现活动中的严谨度。(注:与温晓春老师的看法一致。)
不过,作为研讨展示课,有些地方还是不尽如人意,比如:老师在解决“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这一实际问题时,做了,由于时间问题而导致“不到位”;课堂中学生的一些动态生成没有抓住时机处理,如:学生说:“球是圆的”,而老师的处理显得有些模糊,也可能是我没听清楚。。。
总之,张老师辛苦了,大家是帮助、支持你的。[张英华037]回复:
你们的支持和帮助使我能更从容地行走。雄哥辛苦了!六年级组老师们也辛苦了!本次展示课,课件由雷主任制作,学具圆由苏丹老师制作,教学经验丰富的于红老师、朱丹华老师、雄哥都在反复地对课进行研讨与修改。在观课、磨课、评课的过程中我收获甚丰。
“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课前雄哥已提醒我,可以让学生用笔盒在桌子上翻滚,做实验,让孩子们与圆做比较,在教学时我不够细腻,没有及时发现孩子们对这个问题体验不深。
“球是圆的”,我找了一个孩子补充,说:“球的一个截面是圆的”。也许光是这样说,孩子们的理解不够深入,可能要配合实物演示,把“体”变成“面”来解释会更好。 [ 11:17:22]
[ <span id="t_-12-6 23:51:43 | By:
最近一直忙听课,感觉总在挖空心思“挑毛病”,大脑有些缺氧,所以尽管是组内的课,可一直迟迟不愿动笔。而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当局者迷,没法象大家一样清晰的看问题,所以就简单说说我的一些感受吧。
这次作课,最深切的一个感受就是――个人的教学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节课的设计及效果。例如我与雄哥共同执教《鸡兔同笼》一课,差不多的教案上起来感觉就是两种味道,而《圆的认识》一课,三位执教老师六个班上下来,至少有四五种版本,也不能说哪种版本最好,但张老师确实在不停地寻求着既适合她个人风格又经得起大家“挑剔”的版本。
另外,大家都把目光聚焦在“圆的应用”这一环节,找寻学生们感悟不强烈的原因,我也在思考,除了在教学手段和教师的点拨上可以有所改进外,是否在之前的概念教学也存在问题――作为一节公开课,张老师为了顾及课的完整性,所以在概念的学习及辨析环节有些“赶”了,学生只是在字面上对圆的概念和特征有了一个粗浅的了解,就立马要运用而且要准确的表述确实不容易,如果我们在前面的环节能让学生多说一说,给学生内化的机会,而在应用的环节让学生缓一缓,小组内议一议,相信效果会有所不同的。[张英华037]回复:雷蕾的建议甚好!除了对圆的概念在前面的环节能让学生多说一说外,我觉得活动的设置也很重要,可能要对某个环节加强设置,强化对圆相关概念的理解。具体怎么操作,还在思考。大家出点招。 [ 11:23:39]
[ <span id="t_-12-5 11:34:31 | By:
我认为本节课有如下做得比较好的地方: 1、 在认识“直径”时,教师利用媒体出示了几个错误的例子,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辨别、分析认识“直径”的特征,深入理解概念的本质。 2、 在小组合作探究圆的特征时,教师对孩子们提出的了一个要求:“想办法证明你的发现!”我觉得这个要求提得很好,能有效的促进学生思考,引发学生在探究行动后进行反思;于此同时在这个问题的引领下还能提升学生在探究发现活动中的严谨度。 另外,从课前给出的:“运用所学概念解析现实生活的某些现象。”这一课堂关注点上进行课堂观察,我觉得在进行这部分环节的教学时,教学效果不明显。表现在: 探讨“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部分学生没有将本课学习的圆的特征和生活中的现象联系在一起分析,导致抓不住问题的本质。例如,有的学生解释说:“因为三角形、正方形有角,而圆没有角!”这时教师是否可以出示“椭圆形”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 [张英华037]回复:感谢晓春的提醒!思考ing [ 16:26:24]
[ <span id="t_-12-4 21:53:01 | By:
很遗憾,因为特殊原因,没能欣赏到六年级组精彩的教研课展示,所以只能通过校园网的教研平台欣赏一下老师们的精彩点评,来进行一下补充学习。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在引导学生理解“车轮为什么是圆的”这一知识点时,有老师提到了“车轮,做成圆形会比较省力,且不会颠簸,但并不是‘一定’,只能说它有优势”、 “播放骑不同形状车轮的车录像或是动画,让生直观感受车轮圆和不圆的区别,也能更好的认识圆在运动的过程中圆心的运动轨迹是保持在同一直线上的,不会造成颠簸感。” 对于这一点我有一些个人不同的看法,想与老师们探讨一下。确实多媒体课件可以让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让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但使用的同时我们还要考虑到这一动态化是否符合生活实际。例如:三角形的车轮、正方形或长方形的车轮,这在现实生活中能动起来吗?既然不能,我们如果强制性的运用课件技术让它们动起来,这对于学生的认识是否是一种误导呢?[张英华037]回复:王老师的思考总是那样的有见地,非常赞同您的观点。 [ 16:24:04][黄志海118]回复:这里面的逻辑错误就更大了,怎么会动不起来呢?三角形、长方形比较费力,那六边形、八边形、星形,应该能走吧?至于走得平不平稳,有多费力,那正是学生需要思考和讨论的问题。 通过分析圆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来加深对圆的特点的理解,而不是生硬地让学生去证明“车轮一定要是圆的”。[ 8:16:55]
[ <span id="t_-12-4 18:40:43 | By:
六年级的老师选择《圆的认识》一课作为网络教研的展示课,之前还有团队其他老师也以轮流课的形式同上一课,这节课还有很多名家喜欢研究,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教学设计,也就生成了不同的课堂效果。我想,每一种教学设计的背后都有老师们对本课教学目标的设定、对学生学习起点的思考,以及个人教学理念的体现。
圆是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也是最简单的曲线图形。学生已经对圆有了初步的感性知识。回顾张老师的课堂上,很喜欢张老师开课直奔主题,从圆与其他平面图形的区别入手,让学生初步认识圆。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地方是教师开放教学的时空,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小组交流、指名展示的方法主动经历学习过程,不断完善对圆的特征的认识和理解。但在观课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一些现象:个别学生与张老师的对话较为积极;课尾,学生对圆的应用价值感悟不太强烈,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记得,课前张老师也与我有过交流,觉得这个内容概念多,这节课到底要不要让学生画圆,如果画,时间不够。但最终张老师还是让学生在课堂上画了圆。那么让学生画圆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有的老师一开课先让学生回想生活中某些圆形场地,直观、动态地渗透“在平面内到一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然后组织学生用圆规画圆,在亲自实践的过程中体会定长、定点和旋转,从而自然引出圆心、半径、直径的概念。这样从生活现象中引发数学思考,并在体验中揭示概念,我个人认为是一种值得借鉴的教法。有时,我们重在了概念的认识与个别关键字的理解上,当然这是必要的,但容易忽略的是对圆的本质特征的数学思考,圆各部分名称的由来,应该没有多大的思维含量,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与分配上应有所把握。这节课真正促学生发展的点应该在哪儿?是否是对生活现象的理解与解释?如果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够悟出车轮为什么做成圆的,篝火晚会为什么要围坐成圆形?那么,我相信学生已经不仅停留在认识这是个圆形,知道它的各部分名称,而是真正能够学以致用,能够跳出现象看本质,能够悟出圆的价值,这是我们所期盼的。所以怎么样让学生学得主动,感觉到数学学习有挑战性、有思考味,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张英华037]回复:专家就是专家,点评很精彩。我在试教中曾尝试让孩子设法用“直尺”画出圆,来感悟圆是“在平面内到一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并让孩子用圆的知识来解释学生围坐、水中的涟漪、大圆桌等生活中圆的现象。孩子们对圆的本质把握还是比较好的。但这样就把放在“概念”和“概念辨析”上的时间分配得比较少了。后来经过组内老师们的讨论,还是把“概念”和“概念辨析”放在首位。我很赞同罗校长的说法,如果这两个块面能相互融合、相互补充就更好了。 [ 16:40:15]
[ <span id="t_-12-2 21:45:00 | By:
《圆的认识》是小学高年级的教学内容,很多名师都用过这节课来“吟诗作画”,各领风骚;而教学一线的老师们更是喜欢用这节课来“小试牛刀”,异彩纷呈。前两周在南宁举行的“绿城之秋”名师课堂观摩中有幸听了潘小明老师的《圆的认识》,今天再次听张英华老师执教这节课,课后和六年级组的老师进行了交流,了解到他们共同研讨这节课的点点滴滴。这节课,他们执教了几个版本,有朱丹华老师的灵动生成版、有苏丹老师的自主探究版,真是各有各的精彩,各有各的长处。而张英华老师也是有自己独到的想法,可见六年级组老师的聪慧及雄厚实力。感谢六年级组的老师给我们呈现这样一个课例,让我们再一次的交流和思考。老师们,辛苦了。 这节课,教师首先通过学生能直接感觉的圆形特征引出圆的概念,接着通过直观演示、动手操作等活动使学生感知并了解圆的基本特征。弄清同圆中半径与直径的关系,正确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教学能围绕已确定的教学目标展开,取得一定效果。但是,在观课之余,也引发我的几点思考: 第一,教学中,我们常常注重组织学生通过折叠、测量、对比等操作活动来发现圆的特征,但是课堂中是否也可融入推理、想象、思辨等思维活动来概括出圆的特征呢? 第二,教学中我们注重让学生学会“用圆规画圆”,但是能不能进一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用圆规可以画出圆”? 第三:动手就体验了吗?数学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强调体验的过程,学生经历过才能更深刻的领会。动手操作是体验的手段,但是不是所有的动手都能得到体验。怎样的动手才能有所体验呢?
这几点仅是我个人不成熟的一点思考,在此提出来和老师们共同探讨,见笑了! [张英华037]回复:
我选这节课来上,是因为它发挥的空间比较大。然而,在磨课的过程中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六年级老师们的严谨与平实。的确有很多名家在这节课上“各有千秋”,我也在这节课上琢磨着怎么“与众不同”,上出“数学文化”,上出“数学趣味”,使学生看见圆,而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几何图形,而是一个了承载着深厚的中国文化意蕴,包含有深刻哲理的图形。可最终,还是回归到了“家常课”上。
用“推理、想象、思辨”等思维活动来概括出圆的特征,这个问题我意识到了,但是如果依据教材的设计,是从“折纸”入手,圆上的3个概念是很直观的,所以“推理、想象、思辨”等思维活动来概括出圆的特征不知道该如何实施,还请参加“绿城之秋”活动的老师们给我们介绍一下。
“为什么用圆规可以画出圆”?我在试教时问过,学生答得不清楚,需要一番引导;上课前我还在想:这个问题究竟问好呢,还是不问的好?上到这个环节的时候,学生出了一些小插曲,这个问题我就忘记问了。现在看来要让学生对圆的特征有更深入的认识,还是要问的好。
学生动手“对折”(两边完全重合),而不是随便“折”,然后在折痕上找、画出圆心、半径、直径,圆上的3概念很直观就建立了。
“怎样的动手才能有所体验呢?”我也在思考,陈主任多指教。
[ 8:53:38]
[ <span id="t_-12-2 11:43:09 | By:
张英华老师的课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而且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比较到位,比较符合数学课的特点。还有,张老师利用学生作为“助手”的方式,也是我比较欣赏的。学生辅助老师进行板书,让老师跳出来,变换一下角色,有更多的时间跟学生互动,同时也给了学生锻炼和展示的机会。平时上课我也见到过张老师这样做,觉得这要比从头到尾都是老师站在上面讲啊写啊的要好。 不过,我还有一些个人看法,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时应当注意其严谨性,例如“×××一定要是圆的”我认为老师要仔细考虑清楚,“一定”的东西很少,不要轻易下结论,以免禁锢学生的思想,对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这个地方可以跟学生一起分析:哪些东西做成圆形会比其它形状更好?为什么?如车轮,做成圆形会比较省力,且不会颠簸,但并不是“一定”,只能说它有优势。(动画片或漫画里面各种奇形怪状的车子小孩可能都见过)教师的提问如果过于主观,或者过于局限,就会出现学生回答不了,或者不愿回答你。就像本节课,来来去去就是那两个学生在回答问题,这样的课堂不够活跃了。数学是一门发散思维很强的学科,应该给予学生更多想象的空间,这样才能适应如今素质教育的趋势。 希望张老师课堂上的问题能够巧妙设计,让大部分学生有能力回答且愿意回答,老师能利用学生的回答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渗透知识。[张英华037]回复:感谢海哥积极参加我们数学组的学习,希望你早日成为数学组的一员。你是信息技术组的骄傲,相信有一天也会成为数学组的骄傲! [ 15:33:59][张英华037]回复:
我在课上问:“ 一定要做成圆的吗?”是想让孩子们反观生活,进行辨析:生活中圆形的物体其实分为两类:一类是可以做成圆形,也可以做成其他形状的,比如扣子等;另一类是做成圆形比做成其他形状的更好,所以要做成圆形的,比如车轮。因此,这句问话应该是“一定要做成圆形吗?圆形的更好吗?”
[ 8:18:46][黄志海118]回复:可以提问:×××为什么会做成了圆的?做成圆的有什么好处?这能让学生主动去观察和分析圆的特点,对比它与其它图形的区别,从而加深了学生对圆的理解,应和了本课教学目标的要求。 [ 17:00:55]
[ <span id="t_-12-2 10:37:48 | By:
让学生准确的把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至关重要的,更要把握住概念彼此间的联系与区别。这是数学科学性的体现。张老师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半径的概念,在教学圆的半径和直径时,让每个学生通过折一折,学习找圆的圆心和半径直径,在这的活动中去体会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也强调了在圆内、圆上、圆外的不同。在用圆规画圆的教学环节,如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画圆的过程,让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选用一种工具来画圆,再在对比教学中让生感悟各种工具画圆的优势和局限性,从而感受圆规画圆的灵活性与规范性,也更能在画圆的过程中体悟圆“一中同长”的特性可能会更好。在教学“车轮为什么是圆的”这一环节时,如能播放一段录像或是动画,让生直观感受车轮圆和不圆的区别,也能更好的认识圆在运动的过程中圆心的运动轨迹是保持在同一直线上的,不会造成颠簸感,从而解决问题。这一知识点是静态化的圆所不能展示的。
个人不成熟的想法,如有不妥之处,仅供大家探讨。再次感谢张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一节精彩的课。[张英华037]回复:这一节课知识点比较多,时间有些紧张。在集体教研的时候,我们曾讨论要不要把“画圆”放到下一课时,因为在老教材中,“画圆”是在第二课时教的。反复斟酌之后,还是放到本课时来教,因为它更能让学生体会圆的特点。至于“车轮为什么是圆的”这一环节时,如播放“骑不同形状车轮的车”录像或是动画,我也考虑过,黄爱华老师用过,但找了很久,在网上搜索不到相关动画,如果要自己做,教学成本太高,因此没有用。 [ 15:41:13][张英华037]回复:对了,黄老师电脑制作的水平很高,应该早点请你帮忙,下次(*^__^*) 嘻嘻…… [ 9:11:15]
[ <span id="t_-12-2 0:16:55 | By:
本课属于概念教学,在这一课中,张英华老师为求让每名学生都去探究知识、发现规律,从而成为知识的创造者,做了有益的探索,我有以下浅见。
1.常言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各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只有结合教学实际,做到优缺互补,就能高效完成教学目标。张老师在本课教学的方法选择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上以引导探究、对比观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同桌交流、自学为主要方式进行教学,由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出圆,再通过折一折、想一想、画一画,从而探究出圆的特征,由浅入深。在讲解半径与直径的时,采用对比的方法,在规范圆的画法,老师采用讲解加演示等方法示范,落到实处。
2.张老师有效的组织本课的教学,她十分注意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型的探究性活动,让学生在观察、实验、讨论、交流、合作学习中理解新知识。如教学圆心、直径、半径,不急于传授,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折圆,发现圆中心的一点,比一比、量一量、画一画,发现圆的一些特征,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同圆中,所有半径都相等,所有直径也相等,半径是直径的一半,直径是半径的2倍,教师适时引导,使学生懂得归纳知识的一般方法,同时学会了观察、实验、操作、发现等学习方法,并伴随新知识的获得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1.感受:通过这次教学研究活动使我深刻认识到教学过程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这也是我们每位教师值得借鉴的,只有这样的教学设计才能使学生不光学到知识,其动手操作能力、交流能力、合作技能、综合实践应用能力才能得到发展。
2.质疑:课堂教学过程中,总感到学生的配合不是那么理想,学生的主导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怎样引导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这种教学艺术需要我们去研究,去探索......[张英华037]回复:谢谢于老师精辟的点评,您提到问题我也在认真思考,今后还要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多下功夫。 [ 9:54:10][罗静088]回复:于老师从学生的表现看课堂,顶一个! [ 18:45:44]
[ <span id="t_-12-1 16:46:19 | By:
《圆的认识》这节课在六年级全组老师的关心、支持、帮助下,今天呈现在大家面前。免不了有青涩和不尽人意处。魏征说“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请大家有啥说啥,尽情拍砖。谢谢!
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圆的认识评课稿 的文章

 

随机推荐